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範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73W

人們通常所使用的價值觀概念,是價值觀念的簡稱,常常是特指關於價值的一定信念、傾向、主張和態度的系統。或者,更確切地說,價值觀是指在對客觀事物或現象進行是或非、有意義或無意義、值得接納或不值得接納判斷時所依據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準則或尺度。價值觀具有一般觀念的共性,它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但又與一般觀念不同,具有時代性、群體性、穩定性、凝聚性和規範性等特點。

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範文

青年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大學生是青年中文化知識水平最高的一部分,思維活躍,思想豐富,將成為日後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價值觀對未來個人的發展、社會的變革與進步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研究在校大學生價值觀是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在校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分析

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借鑑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並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將在校大學生價值觀所涵蓋的基本內容具體化為政治觀、擇業觀、戀愛家庭觀、道德觀、消費觀、法制觀、友誼觀和金錢觀共8個觀念,設計編制了價值取向調查問卷,對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在校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515份,收回有效問卷494份,其中男生274人,女生220人。對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目前高校學生的價值觀主流是好的,符合社會主導的價值觀,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政治觀

調查反映出大學生有明確的政治態度和較高的政治熱情,對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態度是肯定的,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是積極的。80.13%的學生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工作仍然需要黨的領導”;對“一個人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檢點自己的作風”這一觀點持肯定態度的,達到調查總數的74.33%。但對有些問題認識不清,如有8.71%的學生認為“政黨是階級鬥爭的產物,與經濟無關”,7.81%的學生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否實行民主集中制沒有什麼關係”。

2.擇業觀

在擇業方式上,74.55%的大學生期望通過“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方式就業,18.75%的學生希望到“人才市場招聘”,還有2.90%的學生選擇“親朋好友介紹推薦”,僅有3.79%的學生仍然希望通過“國家統一分配”就業。從擇業標準與擇業型別上考察,當代大學生擇業視野更加開闊,職業興趣與經濟收入對擇業方向具有重要影響。62.28%的學生在“你願意到哪種企業工作”的問題上,選擇了“只要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哪工作無所謂”。另外,60.04%的大學生認為“跳槽是為了尋找一個更理想的職業和單位”,說明大學生的擇業風險意識明顯增強。在擇業信心考察中,47.32%的學生對畢業後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充滿信心,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僅有13.62%的學生“沒有信心,感到茫然”。

3.戀愛家庭觀

在選擇戀人的第一標準上,64.73%的學生把“人格品德”作為選擇的第一要素,僅有2.23%的學生選擇“對方或家庭的社會地位”。在婚戀自主的考察中,有83.93%的學生在選擇戀人時“重視父母的意見,但關鍵在於自己”;僅有7.59%的學生對父母的意見“非常重視並起到決定性作用”。在對待婚外戀現象上,26.23%的學生表示“不理解也不贊同”,63.90%

的學生表示“理解但不贊同”,僅有9.87%的學生“理解並表示贊同”。對未婚同居現象,除21.30%的學生表示“不理解不贊同”外,高達78.70%的大學生認為“可以理解”,甚至18.26%的學生“理解並贊同”。這表明我國性知識的教育雖然較為普及,但性道德教育還有很大欠缺。

4.道德觀

在道德認識方面,54.24%的大學生認為“先進人物之所以先進就在於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矛盾時,個人服從集體”。從道德標準而言,大學生對社會道德危機表現出憂慮,有50.00%的學生認為“在現代社會,好人比能人更可貴”,31.70%的學生認為“現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很難說清”。在道德行為方面,大多數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社會生活的現實,恪守社會道德規範,70.79%的大學生認同“義利不能兼顧時,應該舍利取義”。

5.消費觀

在消費方式上,僅有6.47%的大學生認為“一個人的消費可以顯示他的地位和大度”,70.09%的學生崇尚“一個人應該能掙會花”,雖然會花的內容千差萬別,但應自力更生、量力而行,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而對“朋友聚會用餐,應該各自付賬”有23.44%的認同率,則表明當代大學生正在逐步擺脫傳統理念,走向實際。調查中,對“在保持基本生活費的情況下,如果你的手頭還有餘錢,你的選擇”問題答案是:34.68%的學生用於“文化教育”投資,21.17%的學生選擇“休閒娛樂”,19.14%的學生選擇“股票投資”,另有15.99%的學生“儲蓄”起來,僅有9.01%的學生選擇“購物享受”。

6.法制觀

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理論、觀點、原則、方法是認可的。64.73%的學生同意“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這一觀點,81.51%的學生認為“許多人違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執法不嚴”。但令人驚訝的是有76.56%的大學生同意“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最好用私了的辦法解決”。這一資料與他們在調查中表現出的較強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是相悖的。一方面他們認同法制原則,渴望法制平等,崇尚法制的嚴肅,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對法律制度的不信任或不信賴。如何引導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是擺在高校學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7.友誼觀

調查中有76.56%的大學生認為“人與人之間主要是責任關係而非利益關係”,當問到“有朋友邀請你參加其結婚慶典,可是任何一位來賓你都不認識”時,83.26%的人選擇了“願意去認識他們”,而僅有16.74%的人會“藉故拒絕”。從調查資料可以看出,大多數青年學生對人際交往有正確的認識,認為人與人之間必須依靠真情而不是靠金錢和權勢維繫感情,同時也願意不斷結識新的朋友,擴大自己的社交範圍,有著積極、坦誠的友誼觀。37.05%的學生在交友態度上較為拘謹,不願意主動結交陌生人,在人際交往上顯得保守。還有20.89%的學生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認為金錢、利益高於友誼。

8.金錢觀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有58.26%的大學生能正確面對金錢,認為金錢同世間萬物一樣具有二重性,金錢有它的重要性,但錢在人生選擇中處在次要位置。僅有12.28%的學生認為“金錢是萬能的”;當問到“掙錢越多越好嗎”,有37.78%的學生同意此觀點,同時有37.33%的學生否定了此觀點;58·48%的學生認為“人們上班工作的目的”並不光是為了掙錢,還有對事業和理想的追求,僅有20.09%的學生認為“人們上班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特點分析

經過以上對大學生價值觀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大學生價值評價由集體本位向個體本位偏移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價值觀在結構上比較單一,以“無私忘我”、“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為根本。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大學生由公費上學改為自費上學,大學畢業由國家統一分配改為雙向選擇、自主擇業。這些社會體制的改革和完善,無疑促使大學生對自我發展進行更多思考,客觀上推進了大學生價值取向個體化的發展程序。大學生雖能認識到個人只有依靠社會、集體而存在,個人離開了社會和集體就不能發展,但他們更加關注個人在社會、集體中的價值和認可度,更加註重自我價值和個性的張揚。他們不但強調社會價值,也注重自我價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價值觀中的精華,而且注意吸收傳統價值觀中的精華,開始在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傳統價值與西方價值的對立統一中,建構現代價值觀。

2.大學生的價值觀具有實用性和功利性

今天的大學生對“空頭政治”、形式主義、禁慾主義已不屑一顧。他們渴望成才,企盼致富;他們關心事業,關心時事,關心經濟政策,關心“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他們講實效重現實,其價值觀具有鮮明的實用色彩,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是,這種實用性有時帶有一定的庸俗性,有的大學生過分看重“關係”、享受、金錢、地位和眼前,他們欣賞高尚但並不想擁有高尚,讚譽英雄模範但並不想成為英雄模範,少了一點人應有的理想和精神。近年來,校園文化所呈現出的商業化趨向也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的功利性,如許多大學文學社團冷冷清清,做文學夢的青年越來越少;大學社團的發展更看重經濟因素,拉贊助、尋求投資已成為大學社團最時髦的活動。

3.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發展

當代大學生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處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劇烈變化的年代,傳統與現代觀念的衝突,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對抗,使社會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和多樣性。尤其近年來,網際網路的普及,加速了全球資訊網路化革命,也帶來了各種意識形態的碰撞。各種思想跨國界交流,不同的政治立場、文化觀念、道德標準和生活方式在網路上自由碰撞,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明顯影響。這種多元化的文化意識形態註定了大學生價值取向更具多樣化。

三、相關對策與建議

價值觀起著行為導向、評價標準、評價原則和尺度的作用。只有抓住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這一根本,才能正確引導大學生對人生理想與目標的探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認同並接受社會主導價值觀,因此,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引導是非常重要的。

1.積極倡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主導性價值觀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價值觀並存已成為普遍的現象。問題的關鍵已不在於人們是否認同價值觀的多元存在,而是人們的價值觀如何選擇,應該倡導、確立什麼樣的價值觀為主導價值觀。“任何社會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統治地位,為了保障社會的安定,都必然要把能代表本階級根本利益的價值觀作為社會主導價值觀加以倡導”。我國一貫倡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這一價值觀是穩固我國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高校應旗幟鮮明地堅持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教育。

2.發揮高校職能,加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1)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實踐證明,課堂教學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高校的“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原理”、“思想道德修養”等課程中都包含著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核心內容。教師在講課時要注意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將哲理與情趣融於一體,積極進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要使價值觀教育成為大學生歡迎、喜愛並切實從中受益的教學,儘量避免空洞的說教。

(2)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校園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具有明確的目的,通過特定環境的薰陶和滲透形成這一環境中人們共同的價值標準、信念追求、社會心理和行為規範。“大學的辦學理念主要體現了大學的價值觀,其校風、學風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重要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大學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對大學生的理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克服教育過程中的功利化、實用化傾向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的集體活動來營造一種健康、活潑、有序的文化氛圍,體現校園文化的時代特色。

(3)以社會實踐為途徑。“教育是一種導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導向”。實踐是價值觀形成的基本途徑。一方面,在校內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文化活動、社團活動、勤工助學活動等;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到校外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文化科技“三下鄉”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等,通過調查研究和為社會服務,全面瞭解社會,感受現實,使自己的價值認識與現實結合起來,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幹,提高綜合素質。

3.進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要堅持“三個導向”

在校大學生價值取向總體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值得關注的問題。從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實際出發,筆者認為進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應堅持“三個導向”,即文化價值導向、利益原則導向和理想信念導向。

(1)文化價值導向。文化價值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特徵的本質,是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化價值與國家主權密切相關,失去特質的國家將喪失獨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進行文化價值導向,首先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時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青年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覺維護國家的獨立和統一。

(2)利益原則導向。對於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個體化傾向,如不能加以正確引導,就可能導致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潮的泛濫。對大學生價值取向進行引導,使大學生認識到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關係: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保護集體利益,個人也受益其中;維護個人合法利益,集體利益也會得到鞏固和張揚。同時,在利益衝突時,能夠自覺遵循“長遠利益高於眼前利益,全域性利益高於區域性利益,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準則。

(3)理想信念導向。大學生價值取向的世俗化傾向,容易使大學生陷入物慾的陷阱,迷失方向,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的正確導向是十分必要的。要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明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人不僅是一種物質的存在,還應該具有一種精神;人不僅要求得到物質的滿足,還應該有全面的自由的發展;人不僅是為己的,還應該對社會有所貢獻。

4.把握特點,與時俱進,加強價值觀教育引導的實效性

“價值觀教育要建立在對大學生價值觀特點的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我國正處在以經濟全球化為大背景的社會轉型時期,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不斷變化更新。在這種情況下要增強教育的實效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就必須通過調查研究具體地動態地把握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發展變化的特點。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教育者並不真正瞭解今天的大學生,只是憑自己的主觀經驗和一些表面現象來進行教育,這也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工作處於被動,無法收到實效的原因所在。另外,高校教育者應具有開放的視野和現代化的價值觀,堅持與時俱進,按照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特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確立價值觀教育的目標,使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具有時代特點。一方面要以新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法教育和引導學生;另一方面要重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充分發揮現代化媒體的作用,以現代化的工作手段和溝通手段與大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開拓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