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上海社科院關於市民住房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35W

4月13日,上海社科院社會調查中心、社會學研究所釋出的上海居民住房及物業狀況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常住居民家庭戶均居住建築面積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築面積為24.16平方米。

上海社科院關於市民住房調查報告

上海人的居住和購房情況如何?4月13日,上海社科院社會調查中心、社會學研究所釋出了上海居民住房及物業狀況最新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上海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環間購房,戶均居住建築面積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築面積為24.16平方米。

中-外環間居住較集中

課題組依據最新獲得的民生民意年度調查資料,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居民(18-65歲本市常住居民,包括戶籍居民和在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戶籍居民)的居住及物業現狀。

調查顯示,上海居民居住於內環內、內-中環間、中-外環間、外-郊環間、郊環外的比例分別為20.3%、19.3%、37.1%、6.5%、16.9%。調查還顯示,上海居民在內環內、內-中環間、中-外環間、外-郊環間、郊環外購買商品房比例分別為17.4%、18%、46.4%、5.3%、12.9%,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環間購房。

另外,居民租住單位宿舍、租住商品房、與親友同住、已購商品房、保障性住房、自建房的比例分別4.8%、16.2%、5.4%、58.5%、13.1%、1.9%。

課題組負責人表示,近六成上海常住居民通過購買商品房實現了“居有其屋”願望,一成居民通過保障性住房解決住房問題。這表明,經過近20年的城市建設,上海百姓居住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

戶均面積71.04平方米

調查顯示,上海常住居民家庭戶均居住建築面積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築面積為24.16平方米,上海常住居民家庭共住人口平均為3.09人/戶。

課題組負責人指出,這表明家庭小型化為上海市主流居住模式。調查同時顯示,上海居民建築面積內部差異仍較大,最高人均建築面積(129平方米)是最低人均建築面積(2.5平方米)的51.6倍。

低學歷“擠出效益”明顯

調查顯示,教育程度與上海常住居民的居住地理分佈,呈現出明顯的“w”趨勢。換言之,教育程度越低的常住居民群體居住於郊環外比例越高,達到了40%,是其他群體之兩倍。

調查同時顯示,個人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3-5萬元的上海常住居民居住在郊環外比例分別是33.6%和19.2%,幾乎是個人年收入在7-10萬、10萬元以上居民的2-5倍。

課題組負責人表示,上海郊環外居住環境雖說不錯,但通勤、就學、就醫設施相對市中心區仍有較大差距。這提示我們,為廣大低收入群體提供更便利、更優質的居住房仍是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艱鉅任務。

30歲以下購房壓力最大

調查統計發現,上海市從業人員中,30歲以下、30-39歲、40-49歲、50-59歲四個年齡段的居民,擁有商品房的比例(不包括購買保障性住房)分別為37.2%、57.9%、62.3%、68.2%。可以看出,隨著年齡增大,購房比例也隨之提高。對照發現,30歲以下年輕群體擁有商品房比例遠低於其他年齡群體,他們當中有近四成(38.5%)人租住在單位宿舍或商品房。

課題組負責人稱,上海30歲以下年輕人的購房壓力最大,政府應該在公積金貸款、提供過渡性保障房等方面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以改善這一群體的住房條件。

收入對購房面積影響小

調查顯示,個人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3-5萬、5-7萬、7-10萬、10萬元以上的上海市常住居民,其人均購房建築面積分別27.51平方米、25.62平方米、23.87平方米、25.93平方米、28.15平方米,趨勢上顯示出“v”字形,但絕對值相差不大,最大面積值與最小面積值差距在5平方米以內,且最高收入群體(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與最低收入(年收入在3萬以下)群體的人均購房面積差在1平方米以內。

課題組進一步互動分析表明,收入對居民購房率的影響更大,高收入群體(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購房率比其他群體高出10%~20%。這一結果表明,收入對居民購房率的影響顯著,而對購房面積的影響並不明顯。

有商品房自我認同增加

調查顯示,租住單位宿舍、租住商品房的居民,自我認同“中產階層”比例分別為19.6%和12.6%,而已購商品房居民,自我認同“中產階層”比例一下子提高到了35.2%。

課題組負責人指出,在上海這樣高房價的大城市,擁有商品房與沒有擁有商品房,會導致居民對社會地位自我認知的明顯差異。

另外,上海本地戶籍居民購買商品房比例,顯著高於非本地戶籍居民。對照發現,本地戶籍和非本地戶籍居民的購房率分別為70.3%和16.4%,前者是後者的4.29倍。

課題組負責人表示,這一方面反映,總體上本地戶籍居民居住條件明顯好於非本地戶籍居民;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出,外地來滬居民若想在“北上廣”大城市生活、工作,必須要具備各種競爭拼搏的條件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