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某區城鄉衛生事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17W

為全面掌握xx城鄉衛生事業發展情況,不斷促進城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城鄉衛生事業發展。10月下旬,我們組織有關科室人員深入招賢、梅嶺、羅亭、太平、梅嶺防保站、站前和幸福等7個鄉鎮衛生院〔站〕、社群衛生服務中心,47個村衛生室和6家個體診所及區人民醫院、區疾控中心、區衛生監督所、區婦保所、區農醫局等,採取聽彙報、實地檢視、走訪群眾、翻閱資料、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瞭解我區城鄉衛生工作情況,並廣泛徵求和收集鄉村醫生、區鎮幹部、就醫患者等對我區城鄉衛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某區城鄉衛生事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一、我區城鄉衛生事業的現狀

近年來,我區城鄉衛生事業認真貫徹落實“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城鄉為重點”的工作方針,以建立覆蓋全區醫療衛生藥物基本制度為目標,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著力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府責任,堅持城鄉統籌,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我區城鄉衛生事業協調發展。

(一)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服務條件有了較大改善。近年來,區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不斷加強區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著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醫需求。一是服務網路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我區有區級醫院2家,鄉鎮衛生院4家,村衛生室47個(已建成規範化衛生室32所),個體診所6家,區鎮公立醫院有病床210張。區鎮兩級醫療機構有在編人員238人(其中鄉鎮衛生院75人),有衛生技術人員197人(其中鄉鎮65人)。在編人員中大學本科52人,專科93人,中專66人,中專及以下27人; 高階職稱5人,實際在崗2人(其中2人內退不在崗,1人非領導職務正科級),中級職稱61人,初級職稱131人。基本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鄉鎮衛生院為主體,村級衛生室為基礎,民營診所為補充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極大地方便和滿足了廣大群眾的就醫需求,基本解決了城鄉群眾看病難的問題。二是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初步統計,近年來爭取中央、省、市專項資金以及區鎮配套資金5000多萬元,用於改善業務用房、新增裝置、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城區改廁、配置急救車等,使區鎮村醫療衛生條件不斷得到了改善。

(二)不斷強化內部管理,醫技水平和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強醫療衛生人員業務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通過開展“醫院管理年”“創先爭優”等主題活動,採取“醫技大比武”、在崗培訓、選送進修和開展鄉村醫生培訓等措施,對職工進行了業務水平提升和醫德醫風教育。二是全面加強了醫療質量管理。全區醫療機構不斷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了各項質控措施,制定了醫療服務考評標準,並將服務質量與個人工資掛鉤,嚴格實行考核獎懲,確保了醫療安全,促進了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三是實施了鄉鎮衛生院醫療制度改革,逐步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XX年起,制定實施了《xx區醫療機構績效工資考核辦法》,今年,開展了招賢鎮衛生院副院長公開競聘試點工作,鄉鎮衛生院院長逐步實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職工實行全員聘用制,人員工資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由於強化內部管理,增強競爭意識,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就診人員不斷增加,業務收入不斷提升。據初步統計,全區4個鄉鎮醫院中,年營業額超100萬元的2個,佔鄉鎮總數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順利推進,醫療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新農合工作自XX年開始在我區推行以來,區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堅持以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著力點,制定了《xx區新型城區合作醫療實施細則》,相繼成立了區農醫局和鄉鎮農醫所。工作中強化宣傳動員,創新工作機制,完善監督體系,促進了全區新農合工作紮實穩步推進,新農合參合率逐年穩步提高,補償方案不斷優化,補償標準連續提升,農民群眾受益面持續擴大,保障能力顯著增強。6年來,全區參合率由85%逐年提高到98%,累計籌資5400餘萬元(其中個人籌資870餘萬元)。累計就診18萬人次,其中住院統籌2萬人次,醫療費用5600萬元(截止XX年12月),總報補金額達4200萬元,報補率達75%以上。大病住院補償封頂線由原來的5萬元調整為12萬元,實行了個人賬戶過渡到門診報補,建立了新農合與民政醫療救助制度的無縫銜接機制,完善了農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使參合農民重大疾病補助總額得到不斷提高,極大地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使民生工程得到進一步落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優越性得到進一步體現,社會和諧得到進一步促進。

(四)公共衛生工作紮實推進,基本衛生服務均等化成效顯著。區政府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認真履行公共衛生職責,加強衛生健康宣傳教育,構建了區、鄉、村三級防疫網路。一是建立了疫情報告制度。各醫療機構對發現的法定乙類傳染病病例(如對麻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等)及時報告。二是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區鎮醫院分別開設了腸道專科門診,加強對外環境的監測,對報告的麻疹病人進行了個案調查。認真開展以“甲流”為重點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各鄉鎮衛生院按照“甲流”防控預案的整體要求設立了發熱門診室,購置了相應的儀器裝置及醫療消毒藥液,有效地防止了傳染病的傳播。三是計劃免疫工作得到強化。區人民政府認真部署,強化責任,重視接種門診達標建設,目前已有達標接種門診6個,免疫工作有序推進。四是婦幼保健工作穩步推進。結合城鄉“降消”專案的實施,區鎮醫院把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不放鬆,切實開展產前健康檢查和婦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婦幼保健和孕產婦管理系統,為婦幼保健工作科學、規範、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五是強化職業病防治工作。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重點對製藥、磚瓦、化工、有毒有害工種等重點企業負責人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培訓,督促用人單位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制定和落實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開展對企業職業衛生的專項監督檢查和整治,今年,對全區有毒有害行業生產企業職業衛生開展了專項整治,加大了對造成職業中毒的有關責任單位和個人的處罰。六是開展城區和城鎮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加強對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各鄉鎮衛生院和社群服務中心對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進行健康體檢服務,並對精神病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篩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報”制度,適時開展家庭隨訪。

(五)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城鄉食藥市場得到有效淨化。在食品衛生安全方面,一是加強對從事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業務素質。二是加強對食品市場的檢查,開展食品衛生專項整治。加強打擊非法行醫力度,XX年立案查處各類非法行醫案件4起,取締非法行醫場所1個、人員3人,沒收醫療器械3件、藥品2箱,罰款0.9萬元。通過一系列的監督檢查,有效地淨化了城鄉食品、藥品市場,保障了食品、藥品的安全。

(六)醫藥購銷體系和鄉村醫療機構管理不斷創新,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得以體現。為了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區人民政府積極落實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關政策,嚴格按照《江西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藥物目錄(XX年版)》,將國家規定的520種和省裡增加的226種藥品品種作為我區衛生機構使用的基本藥品,區鎮醫院藥品統一實行網上採購,從XX年起又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構建了有效的城鄉醫療基本藥物供應保障體系,降低了患者的醫療成本。藥品供應制度的改革,保證了藥品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藥品採供中間環節,降低了藥品價格。據測算,藥品實行網上採購和零差率銷售後,使藥品價格較以前下降了12%左右。為了進一步彰顯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補償機制,保證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後鄉鎮衛生院的正常運轉,各級財政對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按照藥品價額的30%予以補助。

(七)強化環境治理,城鄉愛衛工作蓬勃開展。一是加強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重點以學校、托幼機構、村莊為重點,採取上衛生知識課、專題會議、發放宣傳資料、廣播電視、黑板櫥窗等形式對傳染病的預防進行廣泛宣傳,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疾病防控能力,XX年6月被評為省級“慢病防控示範區”。二是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各鄉鎮結合新農村建設,把改廁和環境衛生整治作為重點來抓。自XX年以來,共改廁3000餘戶,各鄉鎮都聘請了清潔員,建立了衛生保潔制度,實行了垃圾集中處理,有效地改善了城鄉人居環境。

二、我區城鄉衛生事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城鄉衛生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我區城鄉衛生隊伍,呈現出青黃不接的現象。一是學歷、職稱偏低,年齡老化。目前我區75名鄉鎮醫務人員中,還有中專及以下學歷16人,初級58人,中級職稱只有8人,80名村醫中50歲以上的有45人,佔56%。二是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有待提高。調研中我們瞭解到,絕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都因為人手緊缺,經費緊張,無力安排醫務人員外出培訓學習,造成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難以提高。個別醫務人員,特別是村醫職業道德不高,亂開藥方、使用過期藥品、套取合作醫療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三是缺員嚴重。XX年全區衛生系統編制總數474人,現有在冊人員238人,有編缺員236人,遠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據統計,區衛生監督所有編缺員4個,正常工作難以開展。區人民醫院、區疾控中心、區衛監所、區婦保所自聘人員40人,鄉鎮衛生院自聘人員17人,如果按照保證正常運轉安排人員上下班,鄉鎮衛生院和區直醫療衛生單位目前有編缺員分別在19人和217人。由於人手不夠,一些醫務人員一兼多崗,部分醫院的有關科室無法執行,裝置閒置,群眾“看病難”的問題還客觀存在。

(二)宣傳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隨著城鄉醫療體制的改革,政府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傳力度,群眾難以知曉,結果“惠民”就“會不到民”。調研中瞭解到,部分邊遠山區群眾對新農合政策還不夠了解,只知道鄉村幹部在收錢,對醫院藥品實行零差額、農村婦女住院分娩實行全免費、醫院藥物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網上採購的知曉率就更低了,這些都影響著民生工程的落實,更影響了城區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經費籌集難。一是相當部分農民認為自己身體很健康,沒有生病,繳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認為自己已參加了企業的保險或學生保險或其他商業保險,所以不願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二是有的幹部工作方法簡單,工作不紮實,缺乏與農戶溝通。有的沒有主動上門,而是等待群眾上門繳納,不注意協調合作醫療服務、管理與農民的利益關係。三是由於宣傳不到位,大部分群眾對從個人賬戶過渡到門診統籌理解不夠,加之每年的個人繳費都有所增加,有種不信任感。

(四)財政投入還相對不足。我區對衛生事業的投入雖然逐年增加,但與對教育事業投入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公共衛生、醫療機構及其他方面的事業經費基數偏低,增加緩慢。一是鄉鎮醫務人員同時承擔著城鄉預防和保健等日常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工作任務繁重,由於鄉鎮衛生院有編缺員現象嚴重,大部分鄉鎮衛生院不得不自己出資臨聘人員,負荷較重。二是區新農合報補監督面大,全區有35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其中村衛生室30個),還加對外地住院報補的核查,行政成本的增加,導致經費緊張。區衛生監督所負責全區72家醫療機構、130餘家公共場所單位、8個生活飲用水單位、62所學校及托幼機構的監管任務,經費尤顯不足。三是部分醫療單位因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欠賬大,無力償還,如區人民醫院還有外欠845萬元。

(五)村級衛生室的監管工作需進一步加強。由於村醫素質的參差不齊,鄉鎮新農合管理能力跟不上,加上“天高皇帝遠”,他們在從事醫療衛生工作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問題。調研中發現,存在過期藥品、新農合醫報補缺乏真實性、缺乏基本醫療急救裝置等。

三、我區城鄉衛生事業發展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加大城鄉醫療衛生事業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宣傳,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制度的宣傳,加強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藥物網上採購和零差率政策的宣傳,加強大病救助政策的宣傳,加強“降消”專案政策的宣傳。二是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加強《食品安全法》、《傳染病防治法》等的宣傳。三是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政策法律的知曉度,不斷增強經營者遵章守法的自覺性,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

(二)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針對全區醫療機構嚴重有編缺員實際,特別是邊遠鄉鎮衛生院。一是加大留住人才力度,做到感情上留人、待遇上留人、事業上留人。二是加大引進人才力度,到大專院校招錄大中專畢業生到我區各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三是深化醫療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制度,制定優惠政策,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使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四是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升醫務人員業務能力。

(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一是加大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力度,確保食品藥品安全。二是加大新農合資金和城鎮職工、居民醫保的報補監管力度,避免新農合和城鎮職工、居民醫保資金的流失。三是加大基本藥物制度執行和零差率銷售的監管工作。

(四)重視和加強中醫藥事業和民營醫院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區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曾得到過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和認可,儘管發展不盡人意,但畢競保住了區中醫院的牌子,隨著建成小康社會的日益臨近,國家和省有不少縣級中醫院能力建設專案安排,我區要力爭擠上此“班車”。民營醫院是公立醫院的補充,是醫療體制改革的內容之一,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我區應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讓民營醫院健康發展。

(五)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近年來,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國家對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視,應不斷加大醫療衛生的投入,區衛生主管部門要繼續與區發改、財政等部門一道,要加大向上爭取專案力度,不斷改善我區醫療衛生條件,化解已建專案債務。同時,區財政也要加大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不斷推進我區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提高廣大人民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