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地球空氣汙染問題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6W

在這個暑假,我們小組的人員苗瑋藝、曲瑩瑩、王政龍、繆蕾蕾調查了地球的空氣汙染問題。為了讓我們對現在的空氣環境有一個瞭解,保護地球空氣的清新,我們通過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誌、問卷調查等方法完成了這個問題。調查完以後,我們覺得我們的缺點是少了更詳細的對地球臭氧層的解釋,優點是可以全面地寫出地球空氣問題。

地球空氣汙染問題調查報告

什麼叫作空氣汙染空氣汙染即空氣中含有一種或多種汙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質及時間會傷害到人類、植物及動物的生命,損害財物、或干擾舒適的生活環境,如臭味的存在。換言之,只要是某一種物質其存在的量,性質及時間足夠對人類或其他生物、財物產生影響者,我們就可以稱其為空氣汙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現象,就是空氣汙染。換言之,某些物質在空氣中不正常的增量就產生空氣汙染的情形。

空氣汙染的危害『上』

大氣汙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汙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汙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國倫敦發生的煤煙霧事件死亡4000人。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據分析,這是因為那幾天倫敦無風有霧,工廠煙囪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廢氣煙塵瀰漫在倫敦市區經久不散,煙塵最高濃度達4.46毫克/米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濃度竟達到3.83毫升/米3。二氧化硫經過某種化學反應,生成硫酸液沫附著在煙塵上或凝聚在霧滴上,隨呼吸進入器官,使人發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這也就是所謂的光化學汙染。

由上例可知,大氣中汙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汙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汙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汙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2)對植物的危害:大氣汙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汙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汙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空氣汙染的危害『下』

(3)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大氣汙染物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①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裝置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據觀測統計,在大工業城市煙霧不散的日子裡,太陽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沒有煙霧的日子減少近40%。大氣汙染嚴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會導致人和動植物因缺乏陽光而生長髮育不好。

②增加大氣降水量:從大工業城市排出來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氣凝結核的作用。因此,當大氣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條件與之配合的時候,就會出現降水天氣。在大工業城市的下風地區,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汙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鏽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汙染建築物。

④增高大氣溫度:在大工業城市上空,由於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要高一些。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⑤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近年來,人們逐漸注意到大氣汙染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問題。經過研究,人們認為在有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各種大氣汙染物質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從地球上無數煙囪和其他種種廢氣管道排放到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約有50%留在大氣裡。二氧化碳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使近地面層空氣溫度增高,這叫做"溫室效應"。經粗略估算,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氣溫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溫度可以增高1.5~6℃。有的專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現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後會使得南北極的冰熔化,導致全球的氣候異常。

大氣環境汙染之光化學煙霧

l 根據排放源的不同,大致可將光化學煙霧分為城市型光化學煙霧、工業區型光化學煙霧和區域型光化學煙霧。由於光化學汙染與輻射強度、溫度、溼度等氣象因子密切相關,所以一年當中光化學汙染通常在夏秋季節較為嚴重。

l 光化學煙霧就是大氣環境汙染之一,對人體健康和植物生長等均有嚴重危害。光化學煙霧能促使哮喘病患者的哮喘發作,引起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惡化,降低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加速人的衰老。大量的流行病統計表明,光化學煙霧與呼吸道系統發病及死亡率、眼病等有關,同時亦是某些癌病產生的重要誘因。

大氣環境汙染之霾

當前造成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隨著人類活動向大氣排放的汙染物增加,各種汙染物進入大氣中,通過微物理和化學作用,包括吸溼增長,形成了氣溶膠,最終使大氣能見度降低。

中國氣象局大氣成分觀測與服務中心從能見度理論和我國大氣能見度與氣溶膠關係的角度出發,分析得出,近二三十年來我國以東部能見度顯著變差為特徵的區域霾問題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大氣氣溶膠的顯著增加導致的。影響霾的氣溶膠組成複雜,其中細粒子對能見度和霾的影響較大,它們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也較大。紫外線是自然界殺滅大氣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減弱,易使空氣中傳染

性病菌活動性強。

大氣環境汙染之沙塵暴

在廣袤的耕作區,由於植被破壞、土壤風蝕,在一定的天氣形勢下,伴隨的大風塵粒捲入空中而導致沙塵暴天氣的出現。

特強沙塵暴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災害性天氣。形成後,會滾滾向前移動,攜帶沙礫的強勁氣流,通過汙染大氣等方式,致使農作物有的絕收;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對交通和供電線路等基礎設施人民生命財產產生嚴重影響。降塵會對城市的大氣造成汙染,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

地球保護層——臭氧層『上』

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僅一億分之一,但在離地面20至30公里的平流層中,存在著臭氧層,其中臭氧的含量佔這一高度空氣總量的十萬分之一臭氧層的臭氧含量雖然極其微少,卻具有非常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陽光紫外線中對生物有害的部分(uv-b)。由於臭氧層有效地擋住了來自太陽紫外線的侵襲,才使得人類和地球上各種生命能夠存在、繁衍和發展。 1985年,英國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並證實其同氟利昂(cfcs)分解產生的氯原子有直接關係。這一訊息震驚了全世界。到“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公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薄,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地球保護層——臭氧層『中』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質是臭氧層破壞凶。利昂是本世紀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學性質穩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當作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廣泛用於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80年代後期,氟利昂的生產達到了高峰,產量達到了144萬噸。在對氟利昂實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已達到了XX萬噸。由於它們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達數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氣層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對流層,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層。在對流層相當穩定的氟利昂,在上升進入平流層後,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釋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會發生連鎖反應,不斷破壞臭氧分子。科學家估計一個氯原子可以破壞數萬個臭氧分子。 控制臭氧層破壞的途徑和政策 在現代經濟中,氟利昂等物質應用非常廣泛,要全面淘汰,必須首先找到氟利昂等的替代物質和替代技術。在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也應努力回收,儘可能重新利用。目前,世界上一些氟利昂的主要生產廠家參與開發研究了替代氟利昂的含氟替代物(含氫氯氟烴hcfc和含氫氟烷烴hcf等)及其合成方法,有可能用作發泡劑、製冷劑和清洗溶劑等,但這類替代物也損害臭氧層或產生溫室效應。同時,也在開發研究非氟利昂型別的替代物質和方法,如水清洗技術、氨製冷技術等。

地球保護層——臭氧層『下』

n 為了推動氟利昂替代物質和技術的開發和使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許多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類是傳統的環境管制措施, 如禁用、限制、配額和技術標準,井對違反規定實施嚴厲處罰。歐盟國家和一些經濟轉軌國家廣泛採用了這類措施。一類是經濟手段,如徵收稅費,資助替代物質和技術開發等。美國對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實行了徵稅和可交易許可證等措施。另外,許多國家的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還發起了自願行動,採用各種環境標誌,鼓勵生產者和消費者生產和使用不帶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材料和產品,其中綠色冰箱標誌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各國對空氣汙染的措施『上

1985年,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推動下,制定了保護臭氧層的《維也納公約》。198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組織制定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對8種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簡稱受控物質)提出了削減使用的時間要求。這項議定書得到了163個國家的批准。1990年、1992年和1995年,在倫敦、哥本哈根、維也納召開的議定書締約國會議上,對議定書又分別作了3次修改,擴大了受控物質的範圍,現包括氟利昂(也稱氟氯化碳cfc)、哈倫(cfcb)、四氯化碳(ccl4)、甲基氯仿(ch3ccl3)、氟氯烴(hcfc)和甲基溴(ch3br)等,並提前了停止使用的時間。根據修改後的議定書的規定,發達國家到1994年1月停止使用哈倫,1996年1月停止使用氟利昂、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發展中國家到XX年全部停止使用氟利昂、哈倫、四氯化碳、甲基氯仿。中國於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爾議定書》。 為了實施議定書的規定,1990年6月在倫敦召開的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上,決定設立多邊基金,對發展中國家淘汰有關物質提供資金援助和技術支援。1991年建立了臨時多邊基金,1994州年轉為正式多邊基金。到1995年底,多邊基金共集資4.5億美元,在發展中國家共安排了1100多個專案。 到1995年,經濟發達國家已經停止使用大部分受控物質,但經濟轉軌國家沒有按議定書要求削減受控物質的使用量。發展中國家按規定到XX年停止使用,受控物質使用量目前仍處於增長階段。中國由於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產品都大幅度增長,受控物質使用量比1986年增長了一倍以上,成為世界上使用受控物質最多的國家之一。

各國對空氣汙染的措施『中』

從各項國際環境條約執行情況而言,這項議定書執行的是最好的。目前,向大氣層排放的消耗臭氧屋物質已經逐年減少,從1994年起,對流層中消耗臭氧層物質濃度開始下降。預計到XX年,平流層中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濃度將達到最大限度,然後開始下降。但是,由於氟利昂相當穩定,可以存在50至1XX年,即使議定書完全得到履行,臭氧層的耗損也只能在2050年以後才有可能完全復原。

另據1998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研究報告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作出的預測,大約再過20年,人類才能看到臭氧層恢復的最初跡象,只有到21世紀中期臭氧層濃度才能達到本世紀60年代的水平。 密蘇里*鬆獅 15:20:29 環繞在地球表面至高空8~16公里範圍內的一層大氣稱為對流層,對流層向上至大約50公里左右的範圍,就是通常所稱的平流層。平流層中最重要的化學組分就是臭氧(o3)。平流層中儲存了大氣中90%的臭氧,位於這一高度的臭氧能有效地吸收對人類健康有害的紫外線(uv-b),從而保護了地球上的生命。 科學家大約在XX年前,就已實際觀測到臭氣層的「破洞」。西元1985年,英國南極觀測站(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的科學法曼(joseph c. farman)等人發現,從1977~1984年,南極郝利灣(halley bay)上空,春季時的大氣臭氧含量大約減少了40%以上。其他研究團體也迅速證實了這項發現,並指出臭氧量急遽減少的這塊區域,其面積甚至大於南極大陸,高度則是介於12~24公里之間的平流層。這就是所謂的「臭氧洞」(ozone hole)。

各國對空氣汙染的措施『下

1985年,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推動下,制定了保護臭氧層的《維也納公約》。198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組織制定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對8種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簡稱受控物質)提出了削減使用的時間要求。這項議定書得到了163個國家的批准。1990年、1992年和1995年,在倫敦、哥本哈根、維也納召開的議定書締約國會議上,對議定書又分別作了3次修改,擴大了受控物質的範圍,現包括氟利昂(也稱氟氯化碳cfc)、哈倫(cfcb)、四氯化碳(ccl4)、甲基氯仿(ch3ccl3)、氟氯烴(hcfc)和甲基溴(ch3br)等,並提前了停止使用的時間。根據修改後的議定書的規定,發達國家到1994年1月停止使用哈倫,1996年1月停止使用氟利昂、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發展中國家到XX年全部停止使用氟利昂、哈倫、四氯化碳、甲基氯仿。中國於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爾議定書》。 為了實施議定書的規定,1990年6月在倫敦召開的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上,決定設立多邊基金,對發展中國家淘汰有關物質提供資金援助和技術支援。1991年建立了臨時多邊基金,1994州年轉為正式多邊基金。到1995年底,多邊基金共集資4.5億美元,在發展中國家共安排了1100多個專案。 到1995年,經濟發達國家已經停止使用大部分受控物質,但經濟轉軌國家沒有按議定書要求削減受控物質的使用量。發展中國家按規定到XX年停止使用,受控物質使用量目前仍處於增長階段。中國由於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產品都大幅度增長,受控物質使用量比1986年增長了一倍以上,成為世界上使用受控物質最多的國家之一。 從各項國際環境條約執行情況而言,這項議定書執行的是最好的。目前,向大氣層排放的消耗臭氧屋物質已經逐年減少,從1994年起,對流層中消耗臭氧層物質濃度開始下降。預計到XX年,平流層中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濃度將達到最大限度,然後開始下降。但是,由於氟利昂相當穩定,可以存在50至1XX年,即使議定書完全得到履行,臭氧層的耗損也只能在2050年以後才有可能完全復原。

空氣汙染的防治

w 防治空氣汙染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個人、集體、國家、乃至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可考慮採取如下幾方面措施:

w

1、減少汙染物排放量。改革能源結構,多采用無汙染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

w 太陽能

w 和低汙染能源(如天然氣),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燒煤前先進行脫硫),改進燃燒技術等均可減少排汙量。另外,在汙染物未進入大氣之前,使用除塵消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等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汙染物,可減少進入大氣的汙染物數量。

w

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氣自淨能力。氣象條件不同,大氣對汙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樣數量的汙染物,造成的汙染物濃度便不同。對於風力大、通風好、湍流盛、對流強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強,可接受較多廠礦企業活動。逆溫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較多的汙染物,否則會造成嚴重大氣汙染。因此應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段進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w

3、廠址選擇、煙囪設計、城區與工業區規劃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戶過度集中,不要造成重複迭加汙染,形成局地嚴重汙染事件發生。

w

4、綠化造林:茂密的林叢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絨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葉子經雨水沖洗後,能繼續吸附飄塵。如此往復攔阻和吸附塵埃,能使空氣得到淨化。

w

5、身邊的小事。哪怕像扔紙屑一類的小事也不能忽視。畢竟,一個很完美的城市不會容忍

酸雨

大氣汙染物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①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裝置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據觀測統計,在大工業城市煙霧不散的日子裡,太陽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沒有煙霧的日子減少近40%。大氣汙染嚴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會導致人和動植物因缺乏陽光而生長髮育不好。②增加大氣降水量酸雨:從大工業城市排出來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氣凝結核的作用。因此,當大氣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條件與之配合的時候,就會出現降水天氣。在大工業城市的下風地區,降水量更多。③下酸雨: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汙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鏽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汙染建築物。④增高大氣溫度:在大工業城市上空,由於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要高一些。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⑤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近年來,人們逐漸注意到大氣汙染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問題。經過研究,人們認為在有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各種大氣汙染物質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從地球上無數煙囪和其他種種廢氣管道排放到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約有50%留在大氣裡。二氧化碳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使近地面層空氣溫度增高,這叫做"溫室效應"。經粗略估算,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氣溫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溫度可以增高1.5~6℃。有的專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現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後會使得南北極的冰熔化,導致全球的氣候異常。

對於現在的空氣環境,我們想說: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可是空氣汙染也越來越重了,為了我們不再一出門就聞到汽車尾氣的味道,為了我們不再聞不到清新的空氣,為了我們的地球,請不要汙染空氣!!——( 苗瑋藝)

地球的空氣汙染現象越來越嚴重了,地球臭氧層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水,空氣無不遭受著我們的汙染,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天空將黑沉沉一片,佈滿著惡臭,太陽散發著強烈的紫外線……所以,請保護環境!——(繆蕾蕾)

對於現在的空氣環境,我們想說:

大家多騎自行少開汽車,少用電器,那樣對空氣的汙染就會大大消減,酸雨也會理我們而去,建築物也不會再受傷害,我們不能讓廢氣摧毀“臭氧”沒有了汽車尾氣,垃圾的臭氣等等,那樣就會讓地球變成一個美麗的星球。 ——(王政龍)

地球的空氣是多麼清新啊!可是,它卻被我們人類糟蹋著,破壞著。所以,

為了讓清新的空氣在地球永駐,我們應該一致行動起來,保護臭氧層,把它的漏洞補起來,不讓地球變成一個 “臭球”!——(曲瑩瑩)

對於現在的空氣現象,我們呼籲:

為了我們的地球,請不要汙染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