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精選4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3W

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精選4篇)

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 篇1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道德模範。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儲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資料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為二者之和佔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 篇2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是維繫一個社會不斷髮展的基本保障。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但是自古以來,一直是私德繁榮,公德匱乏。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公德在當今社會已然成為人的立身之本、社會和諧發展之基、治國安邦之道。在日新月異的21世紀,社會公德更要與文化氛圍,環境狀況結合在一起。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社會公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21世紀我國的面貌和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實現。《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育大綱》:“現在和今後一二十年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他們的思想道德和學科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能否實現,關係到能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這樣的評價和預估是科學明智的。那麼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究竟如何呢?我們做了相關調查,以期在瞭解到大學生社會公德現狀的情況下,分析原因研究對策,為大學生公德建設獻計獻策,最終促進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的公德意識進步和發展。

二、大學生公德現狀調查及分析

各文獻中對大學生社會公德的定義略有不同,這裡採用的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這一定義。針對各個方面分別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17個問題,面向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本科生髮放問卷300份,收回291份,其中291份有效。

(一)積極方面占主導地位

從調查問卷反饋的結果來看,應當說大多數人具有比較正確的公德意識,能夠在日常行為中遵從社會公德。主要表現在:

1.在文明禮貌和助人為樂方面。被問及“在學校見到老師或者同學,會主動打招呼嗎?”83.5%的同學能夠做出積極正面的回答。以及“上課時,你會把手機調成振動嗎?”高達88.7%的同學一定會調成振動。說明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夠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禮貌待人的重要性。同時73.2%的同學願意積極參加各種校園公益活動,還有89.7%的同學會主動給有需要的人讓座。從這些數字中就能看出,當代的大學生具有很高的文明素養和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

2.在環境保護和愛護公物方面。83.5%的同學不會在景區隨意扔垃圾,77.3%的同學對於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的行為非常反感。高達75%以上的比率說明,隨著近幾年國家在環境保護和愛護公物方面的大力宣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當代大學生的保護環境和愛護公物的意識得到了穩步提高,形成了非常明晰的環保概念和意識。

3.在面對網路言論方面。72.1%的同學都會“非常謹慎”地在網路上發表言論,74.2%的同學能夠不受網路上一些抨擊社會的言論的影響。在被問及“如何看待人肉搜尋這種行為”時,72.2%的同學表示反對,對於網路上的不文明用詞85.6%的同學都表示非常反感。這些資料表明,當代大學生在面對網路世界的一些偏激言論和不健康內容時能夠保持基本的公德認識,不受影響和蠱惑,堅持自我認識事物的標準。

4.在誠信方面,當被問及“如遇到路人問路,你會如何作答時”,87.6%的同學都選擇了“如實回答”;被問及“如何看待網路抄襲行為”;69.1%的同學都表示堅決反對;這說明大多數大學生都恪守誠信準則。

(二)缺失方面有待提高

雖然現階段,當代大學生的整體社會公德水平是很高的,主流是積極進步的,但是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很多地方值得深思,並不斷改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主要體現在:

1.責任感和正義感的缺失。在調查中,當被問及“如果發現有人作弊通過四、六級考試,你會如何?”時,僅有17.5%的同學選擇“立即舉報”,33.0%的同學選擇“裝作不知道”還有49.5%的同學選擇了“會告訴其他人,但是不會舉報”。還有在被問及“在公共場所遇到小偷,如何做”時,僅有10.3%的同學選擇了“奮不顧身去抓小偷”。這一資料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都選擇了明哲保身的做法,缺乏主人翁意識,並沒有極強的責任感和正義感。眾所周知,責任感和正義感是一個人應有的優秀道德品質,但是調查資料顯示的結果令人十分擔憂,一群沒有責任感和正義感的青年人如何能夠承擔起國家的未來和命運。

2.公共責任意識不強,在問卷中,當被問及“你會打掃宿舍的公共區域嗎?”僅有62.9%的同學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相比於其他社會公德問題,平均低出15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公共意識是現代公德意識的前提和出發點,是對自我意識的昇華,同時又是對自身以外事物的肯定。我們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能夠將外界與個人聯絡在一起,才是真正做到了實現自身的價值。而相當一部分同學,並不能認識到公共意識的重要性。

3.法制觀念不強,這一點在問卷中表現得極為明顯。當被問到“在無人看守的十字路口,會闖紅燈嗎?”僅有37.1%的同學回答“一定不會”,4.1%的同學回答“一定會”,而58.8%的同學回答“沒有車輛通過就會”。這一資料暴露了,當代大學生法制觀念的模糊和法律意識的淡漠。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體人民的奮鬥目標。遵紀守法是對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公民道德規範的底線。當代大學生作為整個社會群體中的高知識階層,理應有更加過硬的法律道德意識,但是依然出現為一己方便而不遵守法律的現象。

三、原因研討

當代大學生本應該是國民表率,社會棟樑,但卻依然表現出與實際知識水平不相稱的道德水準,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這不禁使我想起司馬遷在《資治通鑑》中曾提到: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造成當今大學生社會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複雜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

(一)社會的多元化

目前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趨勢。社會多元化導致大學生對於社會公德的認識有向碎片化發展的傾向。尤其是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更是對廣大正在由青年人向成年人轉變的大學生產生了侵蝕和動搖。同時我們注意到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形形色色的價值觀念融入大學生生活中,大量的負面資訊“一切向錢看”“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衝擊著大學生的道德底線,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產生不健康的心理預設。

(二)家庭教育觀念陳舊

在中國家庭中,家長大都抱著“學而優則仕”的封建思想,寄希望於孩子能通過上大學,找好工作來光宗耀祖。很少甚至沒有家長把真正提高孩子自身的道德修養才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另一方面生活上父母的大包大攬,使得大多數學生成了只會學習的工具,缺乏道德養成的機會。再由於獨生子女政策,使父母給予孩子太多的愛,造成大學生思想的不夠成熟,最終可能釀成大禍。馬卡連柯曾說過:“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愛不夠,子女會感到痛苦。但過多的溺愛雖然是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三)學校教育模式的不完善

學校本應是有意識、有目的進行道德教育的主戰場,可是當今中國的高校將學生的成績當作評價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素質教育。如清華投毒案、馬加爵事件,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反映了中國高校在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上存在的缺失。

四、探索增強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途徑

當代大學生公德意識的缺失,雖然不是主流,但確確實實地存在著。讓人痛心疾首。但在歷史變革時期,我們既要認真對待,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要放平心態,客觀地看待事實。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積極開展社會公德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防止社會公德教育在大學生中斷檔

應在大學課堂中加入社會公德認識與實踐的課程,使同學們首先在校園中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如協助宿舍管理員共同清理宿舍樓,杜絕在公共場所摟摟抱抱等不雅行為;然後再到社會上參加實踐活動,如義務獻血,幫助環衛工人。通過身體力行的實踐活動,達到社會公德教育的目的。

(二)發揮家庭作用,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悖的情況。這種現象使廣大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困惑。如,面對暴力行為,學校教育要求學生要勇於與惡勢力鬥爭,而家庭教育則要求孩子知難而退,明哲保身,這樣的結果是無論大學生怎樣做,都不能得到整個社會的共同認可。而對於青年人來說,得到社會各層的認可是十分重要的激勵,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對廣大學生灌輸正確的社會公德思想,也要對廣大家長們輸入正確的理念,帶動整個社會公德意識的提高。

(三)優化社會環境,為提高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的滑坡,與當下社會存在著大量不正之風有密切的關係。腐敗現象,網路上抨擊社會的言論,沒有道德底線的娛樂節目和八卦新聞,都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極為不好的影響。作為媒體人和娛樂人,應該樹立先進的典型,傳遞正能量。如近幾年央視的《感動中國》節目就對全國人民,特別是大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筆者認為應該多多弘揚先進感人的事件,而不是去大肆宣傳負面訊息,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媒體應有的作用,將社會風氣向積極健康的方面引導。

(四)健全獎懲機制,真正做到獎罰分明,扶正壓邪

對於那些嚴重踐踏社會公德的同學必須有相應的懲罰機制,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打擊校園存在的不正之風,以幫助、教育同學為目的,加強他們的社會公德意識和自律能力。對社會公德方面表現突出的更要給予精神或物質上的鼓勵,積極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公德意識和行為。

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 篇3

男生兼職多半為鍛鍊自己

此次的問卷調查,在男女、年級上的分佈比例,可以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別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職的主要目的上存在著很有意思的差別:男生衝著錢去做兼職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43.9,女生的這一數值是53.9;男生兼職為鍛鍊自己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52.4,女生的這一資料是41.5。

男生中為鍛鍊自己而選擇做兼職的佔了大半,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生兼職為賺錢的佔了大半。學工處心理輔導老師表示:“可能是男生更有遠見”,同時他又補充道:“也許是因為女生比例比較大,貧困生相對較多造成的。”

而在年級的分佈上,主要是以大二大三為主體,這基本上是出於對現實情況的考慮:大一新生剛跨進大學校門沒多久,有兼職經歷的人還不是很多,同時,大四的學生,由於忙著各自前程,並且畢業在即,較難實施調查。

學生的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在被調查學生中,在“第一次兼職的時間”這道題上,165個人填答了,還有6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大一就開始兼職的學生佔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職,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在調查中,這一比例佔到了45.0,而由同學介紹、自己找、學校勤工助學找到兼職的分別是24.0,18.1,9.9。

比照其中的兩個資料,記者發現裡面隱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57的同學從大一開始兼職,而同時又有45.0的學生,第一次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找工作的。就以上兩個資料看,其實,整個學生兼職中介還是相當有市場的。但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兼職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個大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做過兼職的同學沒有受騙,但也有多達百分之四十的同學有過受騙經歷。

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撥打110或315消費者會,一般中介為了長期經營考慮,只要有關部門介入他們都會歸還中介費。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學們,與中介籤合同,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問題,不要輕易交中介費,以防上當。

在兼職次數調查這道題上,只有133個同學填答,33個同學沒有填答。從調查結果看,做兼職次數最多的同學多達10次,而平均兼職的次數是2.33,絕大多數同學僅做過一次兼職。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被調查學生中,在“為做兼職,可曾逃課”這道題上,170個人填答了,1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表示翹過課的佔了31.2,可見翹課比例還是相當高的,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65個人填答了,有106個人沒有填答。從填答的65個人看,大部分人選擇了很少,這一資料佔到了64.6,另外表示其翹課頻率一般(每週一兩次)的佔26.2,表示經常翹課的(每週3次以上)的佔9.2。

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才是大學裡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為主。長期的兼職,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學被評選為最穩定的兼職,家教和勤工助學是由家長和學校支付,故可信度較高,不失為兼職的選擇。促銷成為最有鍛鍊效果的兼職,眾多兼職高手也是從促銷練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那麼促銷無疑是的選擇。

採訪中,有兼職高手告訴記者,他們大部分成功的兼職都是自己主動尋找的,無論是找兼職,還是做兼職每一個過程我們都應該主動地去跟別人聯絡,主動做好應該做的事,讓老闆放心,同事開心。

兼職人氣排行榜

兼職百分比

促銷43.3

家教33.9

服務生26.3

銷售21.1

市場調研員17.5

校園代理15.8

導購9.4

其他7.0

自己經營生意6.4

文員4.1

翻譯1.2

導遊1.2

禮儀0.6

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 篇4

調查時間:XX年6月14日

調查地點:x職業技術學院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調查內容:關於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情況,以及其中所反應出來的問題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一、目的:大學生的空閒時間很多,但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要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而兼職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對此,為了瞭解大學生對兼職的看法以及選擇兼職工作的型別等,我們開展了此次調查活動。

二、資料統計1.46%的同學對做兼職持良好、贊成的態度,並且66%的人都有兼職的經歷,這些同學做兼職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當然,也有22%的是為了賺點生活費,減輕父母的負擔,這22%的同學中,月生活費在300-600元左右佔大多數。2.40%的同學認為兼職會影響學習,40%的同學認為合理安排就不會影響學習,而48%的同學會在寒暑假做兼職。3.92%的同學選擇兼職工作的型別是派發傳單、做促銷和禮儀。極少數同學則會選擇模特兒和家教等兼職工作,80%的同學獲得兼職資訊主要是通過熟人介紹和兼職中介推薦。

三、資料分析

1.絕大部分同學對兼職持贊成態度,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社會經驗,而是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而選擇做兼職的同學卻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學認為做兼職會影響學習,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議同學們在寒暑假等長假時期做兼職。

3.既然做兼職的目的是為了積累經驗,那就要選擇能鍛鍊自己能力的兼職型別,如果是經管系的,可更多地考慮促銷方面的工作,學習旅遊管理的,可選擇促銷、禮儀和餐飲等多種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小心兼職騙局。四、心得體會大學生可適當地、適時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兼職工作,這樣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豐富大學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確看待和對待兼職,要有選擇性,不能有“錢”就做,這是極度錯誤的一個觀點。最後提醒大家一句:作為學生的我們,一切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