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和諧文化 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2.07W

摘要:文化,是指一個群體或社會所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是其理想、價值觀、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的總和,它包括這些價值觀和意義在物質形態上的具體化。文化是建立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充滿創造活力,全體人民各得其所利益關係得到全面協調的、穩定有序的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在現代社會處於轉型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利益關係不斷調整、利益格局複雜化、價值觀多樣化深入發展的情況下,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一個民族、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它可以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用先進文化培育人、塑造人,豐富人們的精神內涵,提升人們的文化精神,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振奮的精神狀態、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設文明法制、穩定和諧、諒解寬容的和諧廣東的極其有效途徑。

和諧文化 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

關鍵詞:文化 和諧社會 基礎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廣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與社會結構的物質生產方式、制度存在方式密切相連、互相滲透,又具有相對獨立形態和特點的精神領域的社會實踐活動和人們精神活動的成果。它的基本內涵有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組成,體現整個社會的文化水準、精神氣質和生活層次。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文化對社會的發展舉足輕重。它決定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決定著社會的價值和倫理取向,也是人的行為取向的重要方面,構成人的行為準則,因此,文化系統是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重要變數因素。人類愈是進行高度的文化創造,也就愈能發展自身生產、勞動的能力,從而不斷地改變其社會關係。作為一種軟實力,文化對一個民族、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它可以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因此,建設文明法制、穩定和諧、諒解寬容的和諧廣東,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營造文化環境上。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用先進文化培育人、塑造人,豐富人們的精神內涵,提升人們的文化精神,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振奮的精神狀態、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奠定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一、和諧社會對文化的訴求

其一,隨著我國社會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我國的階級和階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是工人階級隊伍發生了新的變化,大批非公有制企業和鄉鎮企業的職工,以及進城農民工等成為工人階級的新成員,特別是知識分子作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人階級的科技文化素質。二是農民階級發生了新變化,務農比重下降到.三是在社會中出現了新的社會階層。這些變化一方面使階級基礎增強、群眾基礎擴大,另一方面,階級、階層之間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顯。特別是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競爭、等價交換等原則的滲透,改革開放帶來的環境變化和人口流動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趨勢的影響,社會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體和利益訴求的增加等等,過去相對封閉的環境所產生的群眾對權威和體制的依賴性、依附性已經減弱,獨立性、民主性、多元性開始凸現。社會越是分化,就越需要社會整合,這種整合的過程就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而文化的功能正是一個群體或社會所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它包括這些價值觀和意義在物質形態上的具體化。文化一旦形成體系之後,人便成為文化得以表現自身的工具。可以說,每一類人都受一組特定的文化要素支配和控制,文化環境造就了人。所以建設和諧文化體系,通過進一步弘揚先進思想文化,建立全體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會價值觀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體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匯成一股巨大無比的精神合力。努力實現社會各階級、階層在政治、精神上的和諧,使之“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

其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加強文化發展戰略研究”,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基本功能的認識實現了質的飛躍。從文化的本質來看,文化構成國家或民族的內涵,體現其個性與魅力,是精神和靈魂。從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來看,發展文化有利於樹立鮮明的、富有特色的區域形象,擴大影響力;有利於吸引外資,增強經濟實力;有利於提升文化素質,淨化和優化人文環境;有利於區域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為人們提供更高質量的生活;有利於增強輻射力和吸引力,從而增強綜合競爭力。因此,文化在綜合實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對一個國家和城市而言,文化可以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動和支撐作用,已經提升到全域性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向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方向深化,使文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定位:文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產生巨大內驅作用,不僅是綜合國力的核心要素和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同時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

二、積極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

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用先進文化培育人、塑造人,豐富人們的精神內涵,提升人們的文化精神,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振奮的精神狀態、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設文明法制、穩定和諧、諒解寬容的和諧廣東的極其有效途徑。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首先必須制定文化發展戰略。當今世界由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過渡正在加速,文化已成為經濟增長與文明發展的新的巨大空間,而文化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社會環境、傳播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新形勢下我國文化建設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在更加開放的環境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逐步深化對文化的內涵和功能的認識,把文化建設放到一個突出的位置,提出文化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動和支撐作用。

廣東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作為發展戰略基礎,提出文化立省的戰略,就是通過文化發展與文化變革,再造文化優勢,建設文化強省,指引廣東文化新的發展及文化形態新的變革,全面改善和提升現代化發展的水平與素質,並藉助優勢文化平臺,全面提升廣東的綜合競爭力,支撐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只有領導者、管理者對文化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意義認識到位,制定適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的發展戰略,創造和諧的文化氛圍,才能真正發揮文化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促進作用。

2、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重在建立先進的精神文化核心。精神文化核心是從人民群眾的文化實踐中昇華、提煉、凝聚而成的文化精華,是一種時代精神。它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行為和發展方向。

用先進文化培育人、塑造人,豐富人們的精神內涵,提升人們的文化精神,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振奮的精神狀態、高尚的道德情操。通過提高人口素質,提升社會文化品位、樹立社會文化形象,增強文化競爭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獻精神的現代公民。這種文化必然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與吸收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不斷地豐富發展的開放、相容文化的集合;必然是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滿足人民多層次的精神需求、與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先進文化。既以馬克思主義為靈魂,以科學理性精神、人文價值精神為支柱的現代精神文化體系。全面提升人口綜合素質,教育和引導全體公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具有健康的價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狀態、高尚的道德情操、積極的事業追求並與自然和諧的人,形成強勢發展的能力。

3、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必須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體系。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現代城市文化、國際文化的衝突與融合是現代社會的共同特點,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不同行為方式,都需要創新文化和主流價值觀進行對話、融會、整合與引導。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創造力是千金難求的,而文化建設不僅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奮鬥目標,而且還要靠長期的歷史文化積澱。文化是不能隔絕的,文化是在傳承中發展的,文化傳統是文化發展程序中的脈絡,對於廣東而言,傳統文化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域外文化揉和而成的嶺南文化。與一切傳統文化一樣,我們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時代侷限甚至歷史糟粕,必須加以揚棄和改造,不斷汲取新的營養,不斷革新創造和重構。我們應該創造條件,使各種不同的文化從內容、形式、性質、功能以及價值取向、目標取向等在互相接觸中不斷修正,逐漸融合,形成新的文化體系。

就目前形勢來看,隨著社會經濟建設需要,內地各省調入廣東人員增加,海歸人士加入、流動人口大量湧入,各種文化的衝突撞擊十分明顯,經濟地位及文化層次高低不同,複雜多樣,更加需要建設一個和諧的文化體系,兼收幷蓄,揚善抑惡,以其博大深厚的基礎,來影響、引導人們統一思想,聚合人氣,穩定社會。任何狹隘的地方主義、盲目排斥情緒和厚此薄彼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值得關注的是人類文化正面臨著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和創新,由科學文化走向生態文化——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文化,它代表了人與自然環境關係演進的潮流,它的出現引發了一系列的變革:首先,是人的價值觀的革命,即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觀代替人統治自然的價值觀;其次,是世界觀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學,代替人類中心主義哲學,用關於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聯絡的生態世界觀代替機械論、元素論。這種趨勢必將對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是我們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體系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4、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不是抹殺個性,而是提倡文化個性。戰略性的文化建設總是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求實務真,構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使之自成系統,別具風格。廣東建設文化大省,自然也是根據廣東省的實際和發展戰略,整合廣東文化資源,包括對嶺南文化的再認識、再評價、再創造。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靈魂,以科學理性精神、人文價值精神為支柱的現代精神文化的新嶺南文化體系;廣東歷來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前沿,各種思想觀念、各種文化相互碰撞,用先進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猶為重要。我們應該在大膽借鑑和吸收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開闊視野基礎上,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堅決抵制那些不符合國情的東西、腐朽落後的東西。突出地方特色,發掘潛在優勢,建設高品位現代文化,堅持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統籌兼顧,滿足群眾需求,夯實發展基礎。

5、構建健康向上、協同進步的文化體系,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是各級黨委、政府、宣傳部門和文化部門、各公共事業部門和各社群、各個經濟單位,以及每個公民共同的責任。大家都有義務主動承擔起推進文化創新和發展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強大的精神文化、知識文化承傳、創新、發展的能力和強大的科學知識、先進文化的應用、轉化能力,使科學知識與先進文化轉化為強大的綜合競爭力;特別是建設以現代市場經濟倫理和民主法治精神為支柱的先進制度文化,形成發展的制度優勢,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發展社會文化事業,擴大文化的開放、交流,形成強大的文化吸納和輻射能力,成為建設和諧廣東的堅實的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