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世界觀的散文:客觀的世界需要主觀的理解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2.84W

編者按:《客觀的世界需要主觀的理解》寫的是用鋤禾來講述主觀世界與客觀存在的差別,讓我們學會用客觀世界去看待事物。

世界觀的散文:客觀的世界需要主觀的理解

從古到今,對寫文章有一條經典的教條: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事件。還有一句相似的話叫“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典型人物到底對不對?這點在目前的文學創作中,典型已經弱化了,更沒有典型人物一說,現在都是在提倡寫普通大眾小人物。有人會說小人物也會有典型,粗看這話不錯,其實,從文學藝術創作的深層來看,這話不一定對,文學寫的是大眾的人,怎麼會典型?典型是新聞的搞法。新聞是什麼?我不說大家心裡都知道。典型人物不對,典型事件總是對的吧?我說也不是的。我想反問一句,什麼是典型事件?我們課本里面寫的事件都是典型的嗎?學生只要回想一下課本里面的文章,沒有典型的事件,都是日常的事件。那為什麼會成為文章的,因為作家在平淡的日常的生活中發現了不平凡的意義,或者看到了不正常的一面,寫出來讓讀者感覺“典型”了,實際上並不是時間典型,而是作者的眼觀“典型”。所以,要說典型,只有文章的主題“典型”,而這個主題的典型恰恰是作者對客觀世界的主觀理解。

有人會搬出《水滸傳》來說事,說那裡面的人物不典型嗎?事件不會很典型嗎?個個是英雄好漢,個個武功絕世。確實很典型,很獨特,虛構得很“典型”。我姑且不說這些人物屬不屬於客觀世界,我只說這些人物本身就是作者主觀所為的,從某些方面來說,已經離開了客觀世界,是作者的主觀理解了。誇張不僅僅是修辭手法,也代表作者的主觀理解。更重要的是,學生初學寫作文,不是要寫水滸傳這樣的大著作。不要以為寫作文和寫文學著作是一個等量級,一個套路,那這也是錯誤的。寫作文是訓練,按照一定的寫作原則來訓練,還不涉及到寫作技巧和寫作的立場、個性等等深層次的方面。所以,學生先訓練寫好真情實感和真實的生活。“真”都不是典型的,

我在這裡談論“典型”和“客觀”“主觀”的觀點,這與我們學生平時學校裡教的相反,讓學生感覺一下子轉不過彎來。上午老師在課堂上明明說寫作文就是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性格,到晚上看我這文章就否定了,變成了寫作文不要寫典型人物,也不要寫典型事件。這世界也真太他媽逗了。

稍安勿躁,且慢,先看看我說的道理對不對,不對再開罵不晚。寫作文假如一典型就撒謊了,對於毫無寫作經驗和寫作基本能力的學生來說。很簡單,學生寫《我的老師》這樣作文,誰不是撒謊?誰不是把老師“典型化”了?請注意,我這裡提出一個詞語叫“典型化”,與“典型”是有區別的,這裡需要區別開來。學生寫作文都是典型化,而不是典型,所以大多學生寫作文都是撒個謊了事。要注意到的是,我這裡說的“典型”與前面說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典型”不同。這裡的典型是寫到一個非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這個典型其實就是屬於非典型人物的細節。

看《鋤禾》。原詩:

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對於學生來說,讀詩歌不是一定要讀很多,也不是背誦的詩歌越多就會寫作文。有這樣一句老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話很多人誤解為背誦了三百首唐詩就會寫詩了。但是很多人背了不止三百首,四百首的,五百、六百首一千首的還是不會吟詩大有人在。轉而就大罵古人是騙子,為了勸人讀唐詩,就說這麼一句假話來哄人。其實,我說這話古人冇哄人,也冇騙你,被騙是因為被“大眾的理解”欺騙了。這樣說不是被古人騙了,是被“大眾”騙了。古人不是要誰背詩歌,是熟讀,熟讀有個標準的。要達到熟讀的標準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首詩歌很簡單,有兒童詩的味道。本著“簡單詩歌並不簡單”和“熟讀”的原則,那我們來看這首詩歌的不簡單之處。

“鋤禾”這個詞有些陌生,在種田的程式裡面,一般來說只有鋤草,意思就是除掉禾田裡面的草。這裡有個小問題,那為什麼不寫 “鋤草”,要寫“鋤禾”呢?原因就是客觀的世界需要主觀的理解。假如換成鋤草當然也對,但是,總感覺怪怪的,原因是鋤草不一定就是鋤禾田裡面的草,也可以是菜地裡的,也可以是茶園裡果園裡的,這樣,鋤草給讀者的理解範圍太大了,沒有專一的指向“禾田”裡面,不專一指向禾田,那就與後面的“粒粒皆辛苦”有些不是完全地對接得上。學生作文裡面有歧義的原因就是這樣造成的,沒有專一指向。文字的歧義與多義有區別的,這裡不說。學生作文的歧義這個毛病,是一個非常普遍和嚴重的毛病,歧義就是表達不準確,不準確原因就是字詞的意思指向不專一。從“鋤禾”這個詞語,給學生一個非常好的範例。什麼是文字寫專一性?“鋤禾”一次就是的,並且,作者還主觀性地改動了一個字。寫作文字就是主觀行為,主要是看你能寫的合符邏輯,也就是道理流暢,別人在閱讀的時候不會有歧義,能夠理解。

作者|逆舟

公眾號:輕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