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蒙山大佛導遊詞(通用15篇)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5.46K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蒙山大佛導遊詞(通用15篇)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為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之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的時候,大閣雖然失修破敗,然而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一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置太原雙塔寺儲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裡。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2

蒙山大佛景區,位於太原市晉源區西北的開化溝內,毗鄰晉祠、天龍山、龍山、太山、古晉陽城、晉陽湖等景區,山體雄渾,松柏成蔭,溪水潺潺,鳥鳴幽谷。

蒙山大佛(古時又稱“晉陽西山大佛”)座落於蒙山北峰,遠觀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為釋迦牟尼坐像佛。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史書記載高200尺(唐尺,約合今63米),比西方認為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於四川樂山大佛,但開鑿時間卻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確切紀年的開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處的開化寺,歷來是晉陽地區的佛教中心。從北齊到元,歷代統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齊歷時20xx年建成,《北齊書》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官內”。《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記載,李淵以唐國公身份“至此瞻禮,夜夢化佛,滿室毫光數丈”。《法苑珠林》載,顯慶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瞻禮開化寺大佛,大敕珍寶財物,由內宮為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時,佛教高僧即現在日本最為興盛的佛教淨土宗師曇鸞,曾在開化寺(時稱幷州大巖寺)鑽研佛法,繼曇鸞大師後弘揚淨土業的道綽禪師,最初也在此處精研經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巨集雄偉,開化寺莊嚴肅穆,誦經之音嫋嫋縈耳,溪水潺潺、鳥鳴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風貌,受到海內外宗教界和旅遊界的廣泛關注,開始顯現出極強的吸引力。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3

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頭部早在元代就已經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風采。由於寺毀閣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裡,僅現胸頸部分。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剩下的還需清理髮掘,無怪乎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峨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已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為古太原縣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曉月”之稱。史籍記載這尊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鑿,經五個皇帝二十餘年,至後主高緯時鑿成。《北齊書》記載在《後主恆紀》中:“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所以稱為“晉陽西山大佛”。《北史》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宮”指歷史上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據有關部門測量,晉陽西山大佛現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說66米,一說70多米,比樂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於“3至7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年),時值6世紀。如按“巴”佛鑿於“7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據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傳說李淵做太原留守時曾參拜蒙山大佛,當晚就夢見佛光普照,以為祥瑞,從而堅定起兵決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則天於顯慶五年(660年)幸晉陽瞻拜(此寺及南十餘里的龍山童子寺瞻禮二寺大佛),次年又派專使賜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幷州。晚唐晉王李克用再建大閣,五年用工三十萬。五代後晉時,北平王北京留守劉知遠,重修莊嚴閣,共五層一百三十間。北漢劉繼元在蒙山頂造避暑宮,開化峪內設御駕橋。宋時又在蒙山開化前寺建連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毀閣傾,大佛頭部脫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從此便埋沒六百餘年。

大佛往下不遠,就是開化寺,遺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連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殘磚敗瓦。可誰又曾想到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東魏高僧曇鸞弘修的淨土法門,東魏孝靜帝“勒令住幷州大寺”,日本淨土真宗經籍載為“幷州大巖寺”,北齊高洋賜額“開化”寺,曾是佛教淨土宗的早期道場。仰望著大佛,大佛頭顱毀損崩落,不知蹤跡,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風化崩落,胸下淹沒於亂石瓦礫之中,一幅慘敗不堪的情形,實屬千古遺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晉陽城盡收眼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只覺往事越千年,倏忽間滄海桑田,海枯石爛。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4

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頭部早在元代就已經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風采。由於寺毀閣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裡,僅現胸頸部分。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剩下的還需清理髮掘,無怪乎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峨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已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為古太原縣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曉月”之稱。史籍記載這尊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鑿,經五個皇帝二十餘年,至後主高緯時鑿成。《北齊書》記載在《後主恆紀》中:“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所以稱為“晉陽西山大佛”。《北史》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宮”指歷史上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據有關部門測量,晉陽西山大佛現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說66米,一說70多米,比樂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於“3至7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年),時值6世紀。如按“巴”佛鑿於“7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據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傳說李淵做太原留守時曾參拜蒙山大佛,當晚就夢見佛光普照,以為祥瑞,從而堅定起兵決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則天於顯慶五年(660年)幸晉陽瞻拜(此寺及南十餘里的龍山童子寺瞻禮二寺大佛),次年又派專使賜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幷州。晚唐晉王李克用再建大閣,五年用工三十萬。五代後晉的時候,北平王北京留守劉知遠,重修莊嚴閣,共五層一百三十間。北漢劉繼元在蒙山頂造避暑宮,開化峪內設御駕橋。宋時又在蒙山開化前寺建連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毀閣傾,大佛頭部脫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從此便埋沒六百餘年。

大佛往下不遠,就是開化寺,遺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連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殘磚敗瓦。可誰又曾想到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東魏高僧曇鸞弘修的淨土法門,東魏孝靜帝“勒令住幷州大寺”,日本淨土真宗經籍載為“幷州大巖寺”,北齊高洋賜額“開化”寺,曾是佛教淨土宗的早期道場。仰望著大佛,大佛頭顱毀損崩落,不知蹤跡,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風化崩落,胸下淹沒於亂石瓦礫之中,一幅慘敗不堪的情形,實屬千古遺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晉陽城盡收眼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只覺往事越千年,倏忽間滄海桑田,海枯石爛。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5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為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置太原雙塔寺儲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裡。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6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

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為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

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置太原雙塔寺儲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裡。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7

蒙山大佛本是開化寺後的佛像。開化寺建於公元559年(北齊天保二年),北齊文宣帝高洋賜額開化寺。寺後鑿石修路,在寺後一里處依山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開鑿的年代存在爭議。一種觀點根據《永樂大典》中《太原志·太原縣》的記載,認為蒙山大佛的開鑿始於北齊天保二年。另一種觀點根據明嘉靖《太原縣誌》、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記載,認為蒙山大佛的開鑿在開化寺建寺之後,即晚於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據五代蘇禹圭《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中所述北齊文宣帝天保末年,鑿石通蹊,依山刻像,認為蒙山大佛的開鑿始於公元559年(天保十年)。

隋朝仁壽年初,開化寺中新建佛閣以保護大佛,並改名為淨明寺。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淵曾來此禮佛,並將寺名改回開化寺。另一說李淵禮佛是在稱帝之前,禮佛回去後當夜夢化佛滿空,毫光數丈,登基後李淵將寺名改為開化寺。公元657年(唐顯慶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幷州,與皇后武則天同遊童子寺、開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開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與皇后、妃嬪、宮人施捨了很多珠寶、財物、衣服。

公元844年(唐會昌四年),開化寺佛閣在唐武宗滅佛中廢毀,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風雨中。公元895年(唐乾寧二年),盤踞幷州的河東節度使、後來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晉王李克用參拜蒙山大佛後,命人重建開化寺佛閣。歷經五年,佛閣終於建成。公元945年(後晉開運二年),鎮守太原的北平王、後來的後漢高祖劉知遠到開化寺焚香禮佛後,出資重修佛像和佛閣,留有蘇禹圭所撰《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8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為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之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的時候,大閣雖然失修破敗,然而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一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置太原雙塔寺儲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裡。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9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又是一個端午時節,正是遊玩避暑好時候,我們全家去晉源區的蒙山大佛遊玩。一路上,我坐在觀光電瓶車上,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轉眼間,就到了半山腰,走下車來,放眼望去,只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石路通向了一尊巨大的佛像。遠遠望去,就像在雲端似的。

我們順著小山路往上爬,中夏的美景盡收眼底。小路兩旁,小草碧綠一片,小樹已能成蔭,各種野花紅的、白的、紫的開得到處都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路上形狀多樣的手工音樂盒子。它是用木頭製作的,有的像蘑菇房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蘋果,從那裡發出的音樂令我心情愉悅。到了山頂,爬上高高的臺階,一尊巨大、雄偉的石頭佛像呈現在眼前,這就是有名的“蒙山大佛”。我們全家在大佛下留下了幸福全家照。

多愉快的一次遊玩啊!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0

蒙山大佛自雙腿下部至頸高約30米。研究者按照雙肩寬度18米估計佛像頭部高度大約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為40米,加上後世重修時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總高度大約46米。這與史籍的記載有所不同。唐代的《冥報記輯書》記載蒙山開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現代0.295米,唐代記載中蒙山大佛的高度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實際高度多十幾米。一些媒體按現代一尺合0.33米計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為66米;也有媒體計算為63米;還有媒體稱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這些媒體由此認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還要高。甚至有媒體聲稱,蒙山大佛與樂山大佛、巴米揚大佛齊名,並根據三者的高度關係(認為蒙山大佛高66米)將蒙山大佛稱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臺上存有面闊三間(約15米)的建築遺蹟,門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斷建築年代可能晚於五代。建築遺蹟北面存有一龜趺,碑已失。佛龕西側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閣時嵌入樑檁所用。大佛龕外東側,崖面上還有一塊摩崖碑刻和二個洞窟的遺存。摩崖碑刻大約處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為長方形,高2.50米,寬1.85米,是預先雕刻成之後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斷出刻的是佛經,無法確知是哪一部經。摩崖碑刻東側的小窟高、寬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壞。小窟的東邊是一平面為方形的大窟,面闊2.97米,進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攢尖頂。長方形的窟門高1.74米、寬0.97米、深0.52米,門兩側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櫨鬥,櫨鬥之上是雕刻的闌額,闌額的斗栱為一斗三升式,柱間斗栱為人字形叉手。叉手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翹。結合四角攢尖頂、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翹兩個特徵,研究者認為此窟可能開鑿於北齊。窟內為素壁,並無龕像,屬於禪窟,窟內殘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題記。

另據《嘉靖太原縣誌》載:“法華寺在縣西北十五里,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建,賜額開化,寺後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壽初(601年)建佛閣,改額淨明。唐武德三年(620年)李淵自守河東來遊於禪之後,復改為開化寺。會昌甲子歲(844年)佛閣廢毀,乾寧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釋迦如來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廢毀,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晉恭王重建。”

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前,於後晉自運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閣,名曰“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將高200尺石刻大佛,庇蓋於內,同時建“雁塔蜂臺”,修“鹿苑雞園”。大閣凌雲,氣勢非凡,豪華之極。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莊嚴閣”等建築塌毀,從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殘磚、碎石、泥沙之中。明晉恭王朱棡鎮守太原,重修開化寺,實際是隻修了前寺院,即現在的開化寺,後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為後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區地名辦公室在地名普查中,發現大佛遺蹟。1982年順勢探索“大肚巖”一名的來歷時,實地勘測實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寬約8丈,頭部尚未找到,僅現找到的頸部高達五尺,真經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個大佛還有待發掘現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圍發現的建築遺蹟,經與史籍記載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國內有關史學界的關注。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1

今天,我和媽媽坐火車來到了太原,準備明天與二姨,弟弟,姐姐一起去遊玩有名的蒙山大佛。

在車上迷迷糊糊的睡了一會後,我們就來到了蒙山大佛的腳下。二姨去幫我們買票,票買完後,我們就坐上了遊覽觀景車去看我夢迷以求的大佛像。在遊覽車上二姨給我講了好多關於蒙山大佛的歷史由來。蒙山腳下綠樹成蔭,枝葉茂盛,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我們順著山間的小路往山上走,看到了許許多多的遊客,背上還著遊包,包看起來鼓鼓的,我猜他們一定和我們一樣背了好多好多的乾糧吧!在往前走,一個水簾洞吸引了我,我連忙跑過去,哪裡有好多和我一樣大的小朋友在哪裡玩水,弟弟終於按捺不住了,大聲喊:“媽媽,媽媽,我也想玩水。”好的,不過你們要小心點。我們幾個就跑過去玩起了打水仗,好開心呀!

一陣水仗過後,我們繼續往山頂走,一座小山一座小山的爬過,我們累得氣喘噓噓,終於看到了打佛像了,好大的佛像呀!我從來沒有看到那麼高那麼大佛像,它的高度有幾十米那麼高,聽導遊說這個佛像還有一定的由來哪!導遊說:“好多年前,這個山上野草長得非常的旺盛,我國有一位教授來這裡遊玩,發現了這個佛像,但是佛像的頭在戰國時期被敵軍砍掉了,這位教授在山上找了好長時間才找到大佛的頭像,經過國家的修補才看到一個完整的大佛像。蒙山也是近幾年經過國家的修建和改造才成了有名的旅遊景點。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2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曉月為舊太原八景之一。北齊高洋帝於天保二年( 551)將東魏大莊嚴寺擴建為開化寺,開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稱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國最大的樂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時新建了庇蓋大佛的殿閣,唐高宗和武則天曾來此禮佛,賜宮內袈裟。由於寺毀閣傾,大佛淹沒於亂石瓦礫之中,僅見胸頸部分,胸寬25米,高17.5米,頸部直徑寬五米。目前做為旅遊資源正在規劃開發之中。

蒙山大佛,也稱晉陽西山大佛,是一尊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現為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蒙山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本是蒙山開化寺後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後唐武皇帝李克用、後漢高祖劉知遠都曾來此禮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發現,發現時佛頭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風化嚴重。古籍記載,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據實際測量,蒙山大佛兩腿底部至頸部高約30米,按比例估計原來的佛頭高約10米,加上後世重修時補築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約為46米。20xx年起,太原市對蒙山大佛進行了保護和開發,加固了佛身,並參考太原出土的北齊佛頭新修了高12米的佛頭。20xx年10月,蒙山大佛景區向公眾開放。

蒙山大佛本是開化寺後的佛像。開化寺建於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齊文宣帝高洋賜額“開化寺”。寺後鑿石修路,在寺後一里處依山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當時太原被稱為晉陽,是北齊王朝的陪都。北齊太祖高歡在此創業,擊敗爾朱榮,後來實際掌控東魏朝政,為北齊的建立打下基礎。此後北齊各代帝王常往來於首都鄴城和別都晉陽之間,相當重視對晉陽的建設。按照五代蘇禹圭《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中的記載,《北齊書》等史料中北齊後主高緯“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然油萬盆,光照宮內”說的就是蒙山開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時也被稱為“晉陽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開鑿的年代存在爭議。一種觀點根據《永樂大典》中《太原志·太原縣》的記載,認為蒙山大佛的開鑿始於北齊天保二年。另一種觀點根據明嘉靖《太原縣誌》、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記載,認為蒙山大佛的開鑿在開化寺建寺之後,即晚於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據五代蘇禹圭《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中所述“北齊文宣帝天保末年,鑿石通蹊,依山刻像”,認為蒙山大佛的開鑿始於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據《北史》中後主高緯“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然油萬盆,光照宮內”的記載,認定蒙山大佛完工於後主高緯時;又根據宋人記載中蒙山曾有北齊天統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統五年三四月間北齊後主身在晉陽且有重要佛事舉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時間就是北齊天統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為利用陡直崖壁開鑿而成,位於蒙山近山頂處。佛龕為摩崖敞口式,寬29.60米,進深17米,平面大約為半橢圓形。佛像頭部已經遺失,山與頸部平齊,研究者推測當時此處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開鑿時將它刻成佛頭。佛像背後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遺址,散落有殘碎磚瓦,還有刻著“杭州天目山峰徹禪師”的斷碣。蒙山大佛為單體佛像,龕內外沒有脅侍像的遺蹟。

大佛頭部遺失。頸部直徑5米,高2米餘,有三條陰刻項線。頸部至腹部高22米,兩肘間距22.70米。兩肩平而寬,胸胛肥厚, 身形壯碩。由於大佛的巖體為疏鬆的砂岩,風化、崩塌相當嚴重,佛像衣紋服飾已無法辨認。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據推測為重修大佛時留下的遺蹟。佛像小臂長12米、寬2.80米,儲存較為完好。佛像施禪定印。右手長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殘。兩手之下為條石補砌的雙腿,高3米,結跏趺坐式。腿下為條石臺基。雙腿和臺基均為重修大佛時砌。研究者認為,佛像原來的坐姿雖未必是重修時的結跏趺坐,但是由兩手的禪定印判斷很可能就是結跏趺坐式。宿白根據清理前的遺蹟推斷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彌勒佛。然而,清理之後的佛像施禪定印,結跏趺坐,並不是倚坐的佛像。後來的研究者認為,蒙山大佛可能是釋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提到“成招提之勝因,侔釋迦之真相”;另一個理由是北魏開鑿的雲岡石窟第20窟的釋迦佛也施禪定印,結跏趺坐,與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雙腿下部至頸高約30米。研究者按照雙肩寬度18米估計佛像頭部高度大約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為40米,加上後世重修時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總高度大約46米。這與史籍的記載有所不同。唐代的《冥報記輯書》記載蒙山開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現代0.295米,唐代記載中蒙山大佛的高度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實際高度多十幾米。一些媒體按現代一尺合0.33米計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為66米;也有媒體計算為63米;還有媒體稱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這些媒體由此認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還要高。甚至有媒體聲稱,蒙山大佛與樂山大佛、巴米揚大佛齊名,並根據三者的高度關係(認為蒙山大佛高66米)將蒙山大佛稱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臺上存有面闊三間(約15米)的建築遺蹟,門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斷建築年代可能晚於五代。建築遺蹟北面存有一龜趺,碑已失。佛龕西側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閣時嵌入樑檁所用。大佛龕外東側,崖面上還有一塊摩崖碑刻和二個洞窟的遺存。摩崖碑刻大約處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為長方形,高2.50米,寬1.85米,是預先雕刻成之後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斷出刻的是佛經,無法確知是哪一部經。摩崖碑刻東側的小窟高、寬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壞。小窟的東邊是一平面為方形的大窟,面闊2.97米,進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攢尖頂。長方形的窟門高1.74米、寬0.97米、深0.52米,門兩側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櫨鬥,櫨鬥之上是雕刻的闌額,闌額的斗栱為一斗三升式,柱間斗栱為人字形叉手。叉手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翹。結合四角攢尖頂、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翹兩個特徵,研究者認為此窟可能開鑿於北齊。窟內為素壁,並無龕像,屬於禪窟,窟內殘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題記。

另據《嘉靖太原縣誌》載:“法華寺在縣西北十五里,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建,賜額開化,寺後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壽初(620xx年)建佛閣,改額淨明。唐武德三年(620xx年)李淵自守河東來遊於禪之後,復改為開化寺。會昌甲子歲(844年)佛閣廢毀,乾寧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釋迦如來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廢毀,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晉恭王重建。”

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前,於後晉自運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閣,名曰“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將高200尺石刻大佛,庇蓋於內,同時建“雁塔蜂臺”,修“鹿苑雞園”。大閣凌雲,氣勢非凡,豪華之極。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莊嚴閣”等建築塌毀,從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殘磚、碎石、泥沙之中。明晉恭王朱棡鎮守太原,重修開化寺,實際是隻修了前寺院,即現在的開化寺,後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為後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區地名辦公室在地名普查中,發現大佛遺蹟。1982年順勢探索“大肚巖”一名的來歷時,實地勘測實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寬約8丈,頭部尚未找到,僅現找到的頸部高達五尺,真經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個大佛還有待發掘現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圍發現的建築遺蹟,經與史籍記載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國內有關史學界的關注。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3

天主教堂:位於解放路367號,是一座古羅馬風格的高大建築,通體鐵紅色,間以白線裝飾。天主堂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1900)被毀,光緒三十一年(1905)重建,佔地約13.3萬平方米,現存4300平方米。主建築為禮拜堂,旁有兩座西式尖頂鐘樓。天主堂是太原市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友活動場所,也是省市天主教愛委會的所在地。

古清真寺:古清真寺,位於太原市內解放路南段東側,在群樓聳立中獨居街畔。門前牌樓雕鏤精緻,裝飾精美。橫匾“清真古寺”四個鍍金大字,筆力雄健,分外醒目,引人觀瞻。寺為唐代貞元年間建立,去又經宋代重修。現存寺字,是明代重建後的遺物。寺內大殿為磚木混合結構,殿內為阿拉伯式古典裝飾,富麗典雅。柱周木壁,刻有阿拉伯文,經文雕刻工整、清晰、精細、優美。整個大殿,寬大疏朗,佈局嚴謹。進入院內,裝點頗覺雅緻,佈局合理、緊湊。院中央有明代建築省心樓,外形美觀,重簷歇山頂,樓角、飛簷挑起,彩色熠熠,頗為壯觀。省心樓兩側,左右碑亭對峙,亭閣風雅秀麗,氣度不凡。亭內,有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碑刻草書,元代趙子昂、清初傅山觀後題銘碑刻,字跡勁秀,筆力挺拔,給古寺添色不少。院內,多處堅有書法榜題,這愈益加重了清真寺古樸、蒼老的氣氛。

南十方院:在太原市南,原名白雲寺,建於明初,萬曆年間增修,清康熙年間建藏經閣。因臨近狄村“白雲飛處”古碑,巡撫圖納改名白雲寺。又因太原城北門外有禪院曰十方院,故通稱此寺為南十方院。寺院巨集敞,風景清幽。現為文物保護單位。

傅山書法碑林公園:傅山書法碑林公園,位於太原市迎澤大街迎澤橋東南,汾水之濱。公園佔地二萬二千多平方米,建有一進四院仿明清建築。園內迴廊、池水、石山、亭閣,一派古色古香。各種建築多以傅山書寫的條幅題名,如園內人工湖池,按傅山題寫的“得造花香”命名為“得香池”。另有承顏堂、鼎臣殿等大型殿堂建築。傅山不僅是傑出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愛國者,而且也是著名的書畫藝術大師。他的書法從晉唐入手,上溯篆籀,博採諸家之長熔於一爐,真草隸篆行各體無所不精。為繼承和發揚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山西傅山書法研究會廣泛收集整理了傅山書法中的大部巨幀墨跡,並摹勒石上,在碑林公園室內外豎起一百八十四塊書法石碑。現在還在繼續收集刊刻中。整個傅山書法碑林公園氣勢巨集大闊廣,古樸典雅,是繁華城市中難得的一處“山林野趣”之地。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4

大家好!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於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亞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於94年12月被原國家林業部批准設立,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總面積5.5萬畝,自然資源豐富多采。擁有野生動物: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8種,植物100餘科9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99 年經中科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854167個,為北京地區195倍,居全國之首,為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被譽為“天然氧吧”、“超潔淨地區”、成為“中國最佳綠色健身旅遊勝地”。

景區奇峰聳立,氣勢雄渾,自古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之勝景,尤以巍峨俊秀的山嶽景觀和原始森林風貌為世人稱頌。她是道教文化的聖地,是鬼谷子王禪老祖修煉神道之地。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魯”的記述,康熙、乾隆、李白、杜甫、蘇軾、公鼐等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曾遊歷蒙山,留下千古絕唱。公園包括水簾洞、雨王廟、雲蒙峰、百花峪、老龍潭、望海樓六大景區。開發出中國瀑布、雨王廟、大小云蒙峰、棲鳳山、邵家寨、等180餘個景點。四季景色:春季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秋季紅葉映照,冬季玉琢冰雕。

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5

蒙山大佛景區,位於太原市晉源區西北的開化溝內,毗鄰晉祠、天龍山、龍山、太山、古晉陽城、晉陽湖等景區,山體雄渾,松柏成蔭,溪水潺潺,鳥鳴幽谷。

蒙山大佛(古時又稱“晉陽西山大佛”)座落於蒙山北峰,遠觀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為釋迦牟尼坐像佛。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史書記載高200尺(唐尺,約合今63米),比西方認為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於四川樂山大佛,但開鑿時間卻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確切紀年的開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處的開化寺,歷來是晉陽地區的佛教中心。從北齊到元,歷代統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齊歷時20xx年建成,《北齊書》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官內”。《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記載,李淵以唐國公身份“至此瞻禮,夜夢化佛,滿室毫光數丈”。《法苑珠林》載,顯慶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瞻禮開化寺大佛,大敕珍寶財物,由內宮為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時,佛教高僧即現在日本最為興盛的佛教淨土宗師曇鸞,曾在開化寺(時稱幷州大巖寺)鑽研佛法,繼曇鸞大師後弘揚淨土業的道綽禪師,最初也在此處精研經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巨集雄偉,開化寺莊嚴肅穆,誦經之音嫋嫋縈耳,溪水潺潺、鳥鳴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風貌,受到海內外宗教界和旅遊界的廣泛關注,開始顯現出極強的吸引力。

太原蒙山的導遊詞篇3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為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

(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為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

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1 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臵太原雙塔寺儲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裡。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