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7篇)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65W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大家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世界精彩——我聽到》。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7篇)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的"愛耳日"。早在1998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 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提案。當時這一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衛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從20xx年開始每年3月3日定為全國愛耳日。

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耳聾的殘疾人達2057萬人。其中耳聾兒童可達100多萬。因此青少年聽力健康保護,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引起聽力障礙的主要原因有:遺傳因素;藥物,特別是慶大黴素,它是造成中黴性兒聾的主要藥品,我們同學應當慎重用此類藥物;噪音;感染與疾病;外傷與精神及情緒,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及情緒激動可使聽力短期內下降,造成突發性耳聾。

同學們我們瞭解了這些原因,從現在起就應學會科學護耳,保護聽力。因為幾乎所有這些導致聽力損傷的因素都是可以預防的,但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有聽力損傷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應做到:

1.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緒。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品,切忌暴飲暴食。

3.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氨基糖或類抗生素為併發耳蝸損害最多的一種耳毒藥物,要避免濫用此類抗生素

4.遠離噪音:聽收音機或耳麥的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高。

5.經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背,捏耳垂。

6.不要隨便掏耳朵: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還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

同學們今年我校的"愛耳日"口號是"世界精彩——我聽到"讓我們一起珍惜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新年好,歡迎大家又再次回到了校園,開始了工作,開始了學習.濃濃春意驅散了冬季的寒冷,永珍更新孕育著新年的期望。經過了一個平安、愉快的寒假,我們滿懷希望迎來了20__年春季新學期的到來。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學期要有新的規劃、新的起點,新的學期對我們學校來說,將是收穫的季節。凡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重視開學第一天,第一週。作為學生,要把假期中玩的心思收回來,專心聽課,按時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交通安全,行為安全,實現良好開端。作為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六年級的學生,更要懂得“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堅信付出總有回報,一分辛勞一分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大家知道嗎?今年的3月3日是全國第__個“愛耳日”。根據20__年國家的一項調查顯示,全國有聽力障礙2057萬人,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3萬人的速度遞增,其中以小兒先天性耳聾為主,也有少部分為後天性耳聾,這樣的病例多為老年人。因此,為了讓我們有一副健康的體魄,我們必須好好保護我們的耳朵。

“鼻子不通氣,扯張手紙捂住鼻子擤,這是很多人的習慣性動作。但是,這是非常不科學的。 ”。專家說:“兩個鼻孔最好分別擤鼻涕”。因為耳鼻喉都是相通的,鼻子內的壓力可能會讓炎性分泌物流入鼻竇或中耳,引起中耳炎。所以,兩個鼻孔最好分別擤鼻涕。

在過度勞累和壓力太大的時候,耳朵會出現音高而尖銳的鳴叫聲。這就是耳朵在“說話”:“供血不足,需要休息。”專家表示,近年來突發性耳聾出現年輕化趨勢,以往都是中老年得這個病,現在中青年的比例在增加。“如果出現耳鳴,患者可以安靜休息,或到戶外做運動。另外,耳部按摩也可以有效緩解耳鳴。”

專家表示,在嘈雜的環境中聽MP3是最損傷耳朵的行為。因為MP3會對人的聽力直接造成刺激,嚴重會導致噪聲性耳聾,也叫神經性耳聾。他建議廣大青年,聽MP3最好每次不超過一小時,聲音不要過大,最好不超過50分貝,聽起來不費勁就行。手機比MP3的影響更大,會對腦細胞產生輻射作用,“煲電話粥”是有害健康的,每次撥打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

青春少年無價,為了使自己的少年時代、青春年代無悔,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現在,保護好自己,勤學苦練,不斷完善自我。父母養育我們如此地辛苦,那麼我們報恩的方式也就是要認真讀書,努力讀書!拿出實際行動,以一顆感恩之心,爭當一名合格、優秀的學生,讓老師放心,讓家長放心。

最後祝全校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全體同學健康成長,學習進步!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1979年,糧食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也就是糧農組織建立紀念日這一天定位“世界糧食日”,以引起人們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教促各國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加強全世界的團結,共同與飢餓、營養不良、貧窮作鬥爭。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早已遠離食不裹腹的年代,吃飽飯、吃好飯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還有誰會在意糧食的由來,還有誰會在意隨手丟棄的糧食?然而,現實情況令人堪憂:一方面,全世界人口與日俱增,糧食供應日益緊張。更何況,全世界還有很多地方和我國的一些偏遠貧困地區一樣,人民生活水平極其低下,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尚未解決;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仍然有八億多人口處於飢餓當中,這是一個比整個歐洲人口還要多的群體。全世界每年有約九百萬人死於飢餓和飢餓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說每天有兩萬四千人,每四秒鐘約有一人因為飢餓離開人世,而在這當中,有一多半是兒童,換句話說,由於直接或間接的飢餓原因,每八秒鐘就有一個孩子被活活餓死。每位同學包括我在內,捫心自問,這種亂浪費糧食的做法是否是在謀殺生命。

另一方面,浪費糧食的行為屢見不鮮,就以我們身邊為例,食堂和飯店裡的剩飯、剩菜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隨意將饅頭掰成碎塊後棄之不食.很多同學挑食,將滿盤的的蔬菜倒掉.....如此珍貴的糧食就這樣被我們有意無意的浪費著,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慚愧!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人類得以發展的先決條件。古往今來,每一個國家都很重視糧食生產,把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當作第一要務。如今人民生活條件好了,卻不應該丟棄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為,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糧,至少需要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這每一粒粒糧食都浸透著勞動者的心血和汗水!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從自己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有人推測,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全國每天可節約32500公斤大米。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一些建議:

1.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 不偏食,不挑食,不倒剩飯剩菜。

2.看到別人浪費的現象,主動地制止,減少浪費。你身邊的夥伴能做到嗎?互相監督,比一比,誰是節約糧食的好孩子。

3.做個小小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後果。讓所有人都加入到節約糧食的行列中來。4.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帶回家。

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變為一種自覺,成為一種習慣。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4

說到“節儉”,大家會想到什麼?不浪費糧食,隨時關好水龍頭,花錢要精打細算不大手大腳……我們從小就被教導過要勤儉節約,正確的行為準則早已爛熟於心。但試問,有多少同學是真正做到了?

為什麼鋪張浪費的往往是那些從小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城裡人?我得到的結論是,因為生活富足的城裡人並不需要計較生活,節儉對於他們也就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名詞,充其量也就是掛在口頭上裝裝格調。換句話說,這是平民的形式主義。

而這種“形式主義”的產生根源,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沒有深入的思考。當我們因為水裡進了一個蟲子而將一杯水全部倒掉時,缺水地區的人民卻是將嚴重致癌的泥水當做生命之源。當黃浦江的霓虹照亮了整片夜空時,一些地區卻還在用20瓦的老式燈泡作為夜間的太陽。

再具體點。我們便以每天中午的盒飯為題來做個猜想。如果一個班級每天浪費10斤糧食,那麼一所學校如果有30個班級,一天就要浪費300斤糧食,一個月就是9000斤。這相當於在風調雨順時一個農民一年的收成。

一個學校便是如此,全世界那麼多所學校,那麼多家企業,那麼多戶人家所產生的糧食浪費又有多少呢?除了糧食之外的水、電、木材等等的浪費又有多少呢?那是我難以想象的。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態度,大家只要在舉手投足之間稍稍留意一下,就是一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財富。平日飲食注意取之有度,吃不完的打包帶走。離開房間隨手關燈。用後關好水龍頭。不鋪張浪費,不驕縱淫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對於我們來說,這樣便足夠了。

在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節儉已成為人類社會必須面對的課題。沒有節儉精神,人類社會就不可能持續發展。提倡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並不是要人們當“苦行僧”,再去重複過去那種窮苦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求我們在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富而不奢、努力上進、銳意進取。這裡體現的,是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如果勤儉文明之風盛行於世,將是國之本、家之幸、民之福。

因此——

請節約每一滴水,因為那都是大地的乳汁。

請節約每一粒米,因為那都是農民的血汗。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我們共同行動。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交通安全,伴隨你我。說到交通安全,是一個沉重而又永恆的話題,它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關係到我們的生命,涉及到我們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安定。中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居世界第一,均超過10萬人,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打個比方,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人喪生車輪,每一分鐘都會有一人因為交通事故而傷殘,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種事故領域的“頭號殺手”。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安全,在任何時候都應當被放在首位,沒有安全,任何事情都將是泡影,都只是空談而已。而交通,恰是危脅我們安全的重要因素,細細深究一下,不難發現,大多數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未遵守交通規則。遵守交通規則,這是保障我們人身安全最起碼的要求。同學們,捫心自問,對於交通規則,我們做到了多少?

你是否還在為了幾秒鐘的時間而無視亮起的紅燈?你是否還在為了圖方便在橫穿馬路時無視幾步之遙的斑馬線?你是否還在騎“英雄車”、單手撐把、大撒把、並肩騎車亦或是騎車追逐?你是否還在逆向行車,是否仍在機動車道內飛奔?你是否還會乘坐不安全的摩托車、三輪車、超載車亦或是無牌照的非客運車輛。這些,也許我們在做的時候並不覺得有什麼關係,但如果等到悲劇發生才開始後悔,就真的太晚了。

紅燈短暫而生命長久,為了更好的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更好的珍視我們的生命,同學們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時時記在腦中,貫穿於現實生活的每一天。在此,我向全體師生髮出倡議:

1、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當行走於人來車往的馬路時,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密切注意車輛行駛情況,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3、過馬路時,多一份謙讓與耐心,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絕不能貪一時之快橫穿馬路。

4、騎自行車時不追逐打鬧,不撒把、不併肩行駛,碰到彎道時注意控制車速,小心避讓對面來車。

5、坐車時,不在車內大聲喧譁,不把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遵章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當我們能做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的社會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視交通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更是我們每位同學的責任。為了你,為了大家,我們要牢固樹立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掌握交通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最後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一名文明的交通參與者。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20xx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3個糧食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飯。但是,你們知道嗎?小餐桌,卻顯示著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它不僅關係著每位同學的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一個人良好的整體形象。

你想擁有一個舒適、清潔的就餐環境嗎?你想塑造一個高尚、文明的自身形象嗎?你想為校風文明建設貢獻自身的力量嗎?那就用文明演繹自己的生活,用實際行動來積極響應吧!

一、進餐廳

1.下課鈴響先洗手,然後在教室外集合,集合時做到“快、靜、齊”。

2.各班應由任課老師或正副班主任帶領下進餐廳就餐。

3. 隊伍按規定路線行進,不奔跑、不推擠,不說笑,上下樓梯靠右行,與別班隊伍交匯時自覺謙讓,聽從護導老師的安排。

二、進餐

1. 在護導老師的指引下有序進入餐廳,進餐廳後服從餐廳內護導老師的指揮下,依次在指定視窗安靜有序地領餐。

2. 領餐後慢慢行走到指定餐桌就餐,不私自調換位置。

3. 用餐時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說話,也不要讓匙和筷碰到碗而發出聲音。

4.不要用匙和筷翻騰飯菜,不要挑出自己不吃的食物和佐料 。

5. 用餐時,不要讓食物粘在匙和筷上。

6. 用餐時,不能咽的骨頭或魚刺,避開旁人包在紙上扔到垃圾桶。

7.用餐咳嗽或打噴嚏時,把臉移開後用手或手帕捂著嘴,以免失禮。

8.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與別人統一步調。

9. 自覺養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費的好習慣,以保證均衡營養,身體健康成長。

10. 如果不小心打翻飯菜,應自覺清理乾淨。

11. 飯、湯不夠吃,自覺有序排隊新增,端放小心。

12. 長輩一起用餐時,長輩先動筷子後晚輩才能動筷,等長輩放下湯匙和筷子以後再放下。

13. 用餐後,及時清理餐桌,輕輕起身,小心端盤,以防把湯汁灑到別人身上;對準殘飯桶倒掉吃剩飯菜,以防灑在外面;輕輕將餐盆、勺子、湯盆擺放整齊放在指定地方。

三、出餐廳

1. 用餐完畢,漱口洗手後自覺回到餐桌就坐,聽到護導老師命令再起身排隊。2. 隊伍整齊後,再在護導老師或班幹部的帶領下輕聲慢步離開餐廳。

3.不將食物帶出餐廳邊走邊吃(水果允許在教室吃,但果皮等不亂扔)。

文明就餐環境需要廣大師生與食堂所有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請大家文明就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播種的是一種習慣,收穫的是一種品格”。讓我們爭做一個文明用餐的揚帆娃吧!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上午好!

今天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愚人節”,這個節日在當下的中國,幾乎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了。而我今天要給大家講一講得卻是我們的節日,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傳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傳統節日。其實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博大精深,涵蓋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和農業社會文明,也蘊藏著五千年民族的人文情懷。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強調著一種精神。

我今天要講得是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四月四或五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是人們春遊古代稱踏青的好時候。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在古代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比如蹴鞠、植樹、放風箏、掃墓、插柳、射柳、鬥雞等。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基祭”,後來民間亦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在一些地方掃墓也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描述的就是清明節這一特殊的氣氛。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是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節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20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

清明節的由來其實也是一個感恩的歷程。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君臣相依為命的故事,有史書記載,也有口口相傳。而想起介子推毅然割肉飼主的故事,深藏著忠君固本的思想。重耳執政後即為晉文公,晉文公對介子推忘卻後又幡然醒悟,最後又費盡心機以求感恩報德。這個節日的來歷正是感恩的過程,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

談到感恩,我們不由的會想到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為了拯救勞苦大眾與水生火熱,為了給我們創造美好生活,他們犧牲了自己。在嚴峻的考驗面前,我們的先烈表現出最忠貞的氣節,最豐富的感情,最高尚的情操。今天沐浴著和平陽光的我們,絕對不能忘了這些先烈!而清明節,則是我們緬懷先烈,知榮譽,學習先人、先賢崇高精神的節日。

當然我們不能只感恩於那些已經犧牲的先烈或者已逝的先人,我們更要對身邊生活著的親人、幫助過我們的人感恩,如果清明節能成為我們真正的“感恩節”,豈不美事一樁呢?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高一(2)班的~~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共建美麗中國》。

小的時候,家裡的大人們就教我們:無規矩不成方圓。後來,老師告訴我們: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憲法》就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從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一部憲法到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已走過了63年。為了弘揚憲法精神,20--年10月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決定將每年的12月4日作為中國的憲法日,我校積極響應號召在每年的12月4日舉行弘揚憲法的活動,我們在弘揚憲法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4年。

由於現在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五大發展理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五大發展理念”既反映了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也是今後很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是新時期的中國政治經濟學。“五大發展理念”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秀才編出來的,它來自實踐,它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思想方法。“五大發展理念”和我國的改革開放息息相關,是改革開放的一部分。只有落實了“五大發展理念”才能建設美麗中國,而要把中國發展藍圖變為現實必須要有法治的保障,要有法治的保障首先就要維護憲法的權威。

所以,我們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憲法精神。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憲法精神,就是一要堅持黨的事業、人民利益、憲法法律至上,切實增強公職人員憲法觀念;二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通過完備的法律法規推動憲法實施、加強憲法實施;三要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四要堅持黨的領導,更加註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愛國、守法,不止是說說而已。

憲法很薄,也很重。它的沉重,是我們十多億炎黃子孫的信念與希望,更是照亮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照亮這個嶄新時代的曙光!所以,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學習憲法遵守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共建美麗中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9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現在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熱愛科學、敢於創新》。 什麼是科學呢?古人道:“科學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東西。”鄧爺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說到科學,同學們一定會想,我們只是一個國小生,科學離我們也太遠了吧。其實,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比如可愛的動畫片,迷人的電腦遊戲,快速的列車,還有不管多遠都能接通的長途電話等等,這些,都是科學家們潛心研究後應用於生活的成果。

科學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做為一名國小生,在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的同時,更應該積極地學習各種科學知識。平時多看一些科普書籍、報刊,如:《十萬個為什麼》《百科知識》《我們愛科學》等等。同時還要積極動手搞各種科學小實驗、小製作,寫科學小論文等等。

一個蘋果熟了,落到了地上,這個正常的現象引起了牛頓的思考。為什麼蘋果會往地上落而不是往天上去呢?最終,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它也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科學無處不在,缺乏的只是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和發展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對待科學一定要有敢於創新、勇於創新和樂於創新的精神。要做到這些並不難,勤觀察、勤動手、勤思考,當靈光一閃時,立刻動手試一試。說不準,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呢!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增強自己的創新意識,提高自己的創新本領,真正成為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好少年!讓我們做一個熱愛科學的新一代,擔起新世紀的重任,為我們祖國的明天,譜寫出更加輝煌的詩篇!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今天是3.23,引來了第55個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在1960年決定把3.23定為世界性紀念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創始國之一。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恰逢今天是__高中第四周國旗下講話,G1407班童澤軒同學以環保為主題,向大家介紹了世界氣象日的有關資訊。由於天氣原因,國旗下講話改為廣播會議。世界氣象日,與孩子們一起親近氣象。

童澤軒同學在演講中說到,綠色環境是健康自然的一種象徵,綠色能帶給我們生機、帶給我們活力,而綠色校園中的綠色也不就只是一種顏色那麼簡單。走進我們如今洋溢著書香味的校園,你會被那迷人的風景所吸引。漫步在校園裡這一派綠景下,會使你感到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校園中的綠色風景,對我們是及其有益的。一節課後,站在走廊上看看校園中的綠,讓我們精神達到更高更好的狀態!在課餘時間,同學們又可以在校園小道上走走,看看周圍的景物,不是有著置身花園之感嗎?由此校園的美好可見一斑,所以我們就應該讓校園中的綠色永存。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必然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控壯麗;“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喧鬧;“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親近悠閒;“棠梨葉落胭脂色,薺麥花開白雪香”,讓我們體味斑斕。雨天,讓雨點親吻面頰;雪天,讓雪花棲掛眉梢;喂螞蟻每餐,澆花草甘露;問候晨曦“你好”,道別月色“晚安”。綠色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綠色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人人都渴望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環境李。近年來響應“建立文明城市”的號召,我們的校園環境也正在發生全面的變化。建立了彩色校園,不僅只是要有優美的硬體環境,更應該提高我們自身的修養和素質,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人人都是護綠天使。我們要用綠色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周圍的人。世界氣象日,與孩子們一起親近氣象——記__第四周國旗下講話

同學們,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科學令我們滿懷信心:我們仍然可以改變氣候變化的軌道並將之減緩到可控水平。共同分享並應用氣候知識,支援節約用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愛惜水資源,綠色出行等行動,作為高中生,我們更要一起用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傳統節日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是一個民族文化長期積澱的產物,是一個民族身份識別的象徵之一,是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主要形式,傳統節日是帶給我們兒時最歡樂的記憶,是陪伴我們人生歲月的紀念日,是和家人、國人共歡樂的盛大聚會,是凝聚全民族向心力的紐帶,是一個民族表情達意的重要通道,對一個民族的發展意義深遠。倘若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節日,就不能稱其為真正意義上的民族。

本週三晚上就是西方人的平安夜,而後一天便是聖誕節。聖誕節和聖誕夜作為宗教的產物,其由來有很多傳說,也不可定論。

當今中國,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受到了西方節日的重大影響,他們幾乎不知道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這些中國傳統節日的深層意蘊,卻對西方節日如數家珍,趨之若鶩。形成這種衝擊,與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力量有關,也與青少年學生缺乏足夠判斷的盲目接受有關;既有商家唯利是圖的商業利誘,也有大眾傳媒毫無頭腦的推波助瀾。這股盲潮的湧流泛濫,已經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統節日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面對這種衝擊,我們不能漠然視之,但也並非畏之如虎。我們深知:只有海納百川,才能發揚民族傳統文化,我們既不全盤否定,也決不照單全收。我們要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和態度去批判吸收。我們不能不加選擇不加節制地崇尚西方節日,帶著媚俗醜態去奉迎,甚至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我,理性看待西方節日,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學們,我們既是一名消費者,但也是一名中學生,我們有責任致力於自己的學業,卻絕對無權濫用父母供我們求學的血汗錢。西方文化很有新奇,傳統文化很有內涵,二者兼顧一定會擦出更多美麗的火花。

文明過節,理性看待西方節日,從我做起。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4月22日也就是上週五是一個大家可能不知道的節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於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當時25歲得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群性活動的具體構想,並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援。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巨集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城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大量的消耗水資源和汙染環境,已經把一個美麗的地球毀得不像樣了。水漸漸少了,動植物瀕臨滅絕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不注意保護環境造成的。人們到處砍伐樹木,現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萬公頃森林,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啊!人們還隨手丟垃圾,那發臭的河面上漂浮著垃圾、樹枝上掛著塑料袋、草地上堆著果皮和紙屑。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清清的小河、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都消失地無影無蹤了地球漸漸被毀滅,人類也會漸漸死亡。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那就是地球。可是這個村莊正被人類製造出來的各種環境災難所威脅:水汙染、空氣汙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1.減少或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具,使用可重複利用和可再生物品;

2.提倡使用充電電池,回收廢電池,集中進行科學處理;

3.不亂丟垃圾,把它們丟進垃圾桶裡,並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4.愛護野生動物,注意提醒他人不吃野生動物;

5.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提倡在庭院內養花種草;

6.儘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

7.儘量使用綠色交通工具;

8.積極宣傳環保,協助阻止破壞環境的行為發生;

9.提倡綠色消費u,積極參與環保科技實踐。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做新時代的雷鋒》.

綠色的三月微笑著向我們走來,在這令人感動的季節裡,對於離開雷鋒時代已46個春秋的我們而言,只能從傳頌中認識他,在我的印象中,雷鋒有一張永遠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笑臉,是一個樂於助人,大公無私,捨己為人的青年,他說:"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卻是無限的,他說到了也做到了.我想他那燦爛的笑容就是來自為人民的快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

雷鋒走了,但他的精神體現著人中至善的一面,因而他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學習雷鋒,不是一個口號,更不是一個形式,而是一個個鮮國旗下講話活的事例在生活中現,當我們受挫時,身邊的你一個鼓勵的微笑,讓我們重新鼓起了勇氣,跌倒時,你伸出援助之手拉我們一把,我們明白你一直在支援著我們。這些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感動著我們,這或許也是雷鋒精神的一種吧!這樣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人文的關愛。

雷鋒的精神是豐富的,也是廣泛的,它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不僅屬於今天,也必定屬於明天,一位名人說過:"為人類服務,為社會服務,追求幸福與完美,這是人類的共同目標,雷鋒精神就體現了這一點,所以精神是屬於人類的,是永存的。"

"事實上,雷鋒精神以成為半世紀以來對中國人的精神和道德影響最深刻的一種標準",撫順雷鋒紀念館總攥搞人霍元斌說:"雷鋒精神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歷史發展到今天,那就是熱愛祖國,為人民服務,敬業愛崗,艱苦奮鬥和學習創新。

雷鋒精神以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思想道德的一種體現,而我們也應該有一義務把這種精神繼續發揚光大,雷鋒日記中有這麼一段話:"你既然活者,你又是否為未來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變的更美麗,是呀,我們是否在努力付出我們的勞動,是否知道讓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的勞動,其實就是我們能在自己平凡或不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職?而絕不是口號式的空調行動。

在學習雷鋒46週年的日子裡,我思緒飄飛,然而始終縈繞在腦海中的,還是那張年輕的面龐,燦爛的笑容,一個微笑如此永恆,在我心中猶如明燈。同學們,雷鋒是一個普通人,做的是一件件小事,我們也是普通人如像雷鋒那樣坐好每一件小事,我們的周圍就會充滿了關懷和愛,我們的學習就會成功,希望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做一個充滿愛心,敢於進取的新時代青年。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孩子們:

大家早上好!

剛剛過去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所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講究衛生,做健康的主人”。每年的世界衛生日,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強調健康對於勞動創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今天,已經是第63個世界衛生日了。世界衛生組織將20xx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確定為老齡化與健康,口號是“健康有益長壽”。它重點關注健康的身體如何有助於老年人度過圓滿和有益的一生,併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財富。

那麼我們國小生,應該怎樣參與到“做健康的主人”的活動中來呢?下面,我講四點,大家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做好衛生工作,保持良好的正確的衛生習慣,促進健康成長。

第一,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隨便使用別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遵守作息時間,做到起居有規律。

第二,均衡飲食,隨氣候變化而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應該按照生活規律,定時用膳,三頓飯做到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特別是早晨,我們有的同學就往往因為睡懶覺而不吃早餐,這對身體健康和學習精力都是不利的;還有的同學挑食偏食嚴重,有時休息天隨便吃點零食就當一餐,這對生長髮育中的你們來講,也是及其有害的。同學們早晨起床後到戶外鍛鍊,呼吸一些新鮮的空氣,伸伸腰,踢踢腿,跑跑步都是很有好處的。學校組織的廣播體操和大課間等室外活動是非常好的鍛鍊機會,不要馬虎了事。

第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儘量減少去空氣流通不暢、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教室一定要保持通風狀態,讓門窗敞開,使空氣對流,把人體撥出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隨著空氣排到外面去,避免造成室內有異味存在。同學們在校如果發現自己有任何不適,就要迅速告訴家長或老師。 第四,注意心理衛生。我們在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要做到緊張而活潑,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找好朋友或老師傾訴一下或自我調節,千萬不能一直悶悶不樂,這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同學們,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注意提高衛生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時刻注意個人衛生,那麼我們就會擁有美麗的生存空間,就會擁有健康的體魄,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5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預防近視,珍愛光明”。

眾所周知,眼睛是人類最寶貴的感覺器官,它是感知五彩繽紛大千世界的心靈之窗。我們無論學習、工作都離不開它。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近距離作業急劇增加,如:長時間看書、寫字、微機操作等。為了適應這種近距離的學習和工作,加之青少年學習負擔日益加重,我國近視患病率在逐年增加,目前近視發病率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也許有的同學錯誤的認為“只要我學習好就行了,視力不好配戴眼鏡就行了。”;更有甚者認為戴眼鏡是有知識的象徵。但現實生活告訴我們:一旦患了近視,戴上眼鏡會給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例如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打籃球或踢足球時,打破眼鏡甚至傷及眼睛到醫院做手術縫合是常有的事。戴上眼鏡如仍不注意用眼衛生,常會使視力下降加快,形成高度近視。還會發視網膜剝離、黃斑出血、以及青光眼和白內障等眼病。這些眼病會使視力顯著下降,甚至失明。而且患高度近視的同學在將來考大學選擇專業和將來工作擇業都會受到限制。如果你學習成績很好,只是因為眼睛近視而被你所鍾愛的專業拒之門外,那你將會抱憾終生。

所以,同學們為了你的現在和將來,請你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要自覺的注意科學用眼。1.看書寫字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要保持在30釐米左右,姿勢要端正。2.連續書寫50分鐘後需休息10分鐘。3.光線太強或太弱時不要看書。4.走路或乘車時不要看書。5.不要躺著看書。6.堅持做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能促進眼睛的生理功能,預防近視,對假性近視和輕度近視有矯正治療作用,並能防止近視程度加深。但是,只有在注意用眼衛生的基礎上,堅持做眼保健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眼保健操是根據中醫的推拿、穴位按摩結合多年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強視力功能的醫療保健操。

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保持視力,預防近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注意用眼衛生,堅持認真做眼保健操,貴在堅持,只要你有恆心,有毅力,能堅持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就能預防近視的發生及近視程度的加深。

婀娜多姿的山河,絢麗多彩的萬物,浩瀚宇宙的巨集觀世界,物質內部的微觀世界,一切都需要用眼睛來觀察。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注意科學用眼,把堅持不懈的做好眼操變為自己的自覺行動,使我們擁有一雙健康明亮、視力敏銳的眼睛。我的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綠色世紀。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萬物的母親,人類的家園。曾經,她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地球媽媽的臉上開始籠罩起陰霾,她開始哭泣,開始呻吟!

地球媽媽為什麼如此黯然神傷?

原來,過量的農藥、大量的白色垃圾、隨意丟棄的電池汙染了鬆軟的土壤,使地球媽媽的面板變得既板結又貧瘠。

原來,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汙水,不經處理就排進河流,流入海洋,使地球媽媽的血液變得骯髒。

原來,隨意堆放的垃圾散發出腐爛的氣味,越來越多的汽車排放出超標的尾氣,越來越高的煙囪散發的烏煙直入雲霄,使地球媽媽呼吸不到新鮮空氣。

原來,良田遭遇荒蕪、森林遭遇濫伐、綠洲遭遇荒涼,沙塵肆虐,地球媽媽的肺逐漸衰竭。

當地球媽媽千瘡百孔的時候,我們人類才發現幸福生活不只在於豐衣足食,也在於碧水藍天。地球媽媽她病了,病的很重,太需要我們的關愛和呵護了!同學們,在4月22日第40個“世界地球日”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都積極行動起來,讓我們用智慧淨化生活環境,用良知阻止破壞環境的現象,用勇氣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用熱情傳播環保的理念。讓我們在地球日為地球媽媽許下承諾:精心呵護那鬱鬱蔥蔥的草地,讓小草迎著春風歡唱;隨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果皮、紙屑,勸阻將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的行為,養成將垃圾分類處理的好習慣;隨手關水龍頭,不浪費一滴水;離開房間時關掉電燈和冷氣機,不浪費一度電,節約能源;不剩飯,不浪費糧食;商店購物時拒絕不必要的塑膠袋,並把塑膠袋多次使用;習慣隨身帶手帕,少用紙巾,少用一次性筷子,減少樹木砍伐;揮起鐵杴,種植樹苗阻擋風沙的侵襲從今天開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

謝謝大家!

四月份有什麼節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7

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昨天是星期天,也就是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也許,我們的一些小朋友已經不太願意吃這些每天都能吃到的白米飯了,挑剔著,浪費著,纏著父母要去吃肯德基、麥當勞。而就在昨天,今天,明天地球上仍有8.4億人因吃不飽、失去尊嚴而直不起腰來,飢餓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高達13%左右。在發展中國家,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在非洲地區,有三分之一的兒童長期營養不良。全世界每年有600萬學齡前兒童因飢餓而夭折。目前全球約30個國家陷入糧食危機。

追溯人類的歷史,飢餓總是伴隨人類而存在。自聯合國糧農組織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五次世界糧食調查。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糧食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人口大約半數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糧食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是:總的營養水平比戰前降低。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糧食調查得出的結論是:發展中國家60%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糧食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全世界有4.55億人處於營養不良狀態,尤其是兒童和婦女的營養不良更加嚴重。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中國除外的112個發展中國家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從這些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

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當時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捱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捱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所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為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將作為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決定舉辦世界糧食日活動的宗旨,在於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在我們當今居住的地球上,不僅動植物,而且農作物的品種也在日益減少。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現在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佔60%左右,而大多數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於滅絕的邊緣。而相反的是,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萬的增長速度繼續增長,隨著農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長,全世界糧食供應正變得日益脆弱。地球提供給人們以足夠糧食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許多人正以焦慮的心情在進行研究。

中國政府重視農業,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22%的世界人口,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們的小朋友們甚至年輕的老師們,年輕的父母們都已經不甚瞭解1958-1961年的中國大饑荒了, 這次災難實際導致了中國三千多萬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似乎這場災難已經早已遠離了我們,可油荒的到來警示了我們,似乎什麼都很遠,似乎什麼又都很近。居安思危,勤儉節約仍是我們國小生和老師們應該做到的基本美德。我們深刻體會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句,節約每一顆來之不易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