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精選15篇)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05W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1

我覺得,靈山大佛這個地方,成就了馬山,也成就了無錫。我周圍的太多太多的朋友,七年級十五必去那裡。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精選15篇)

我是個少根筋的人,對於這個地方,說不出它有多靈多好,但是,真心喜歡。

靈山大佛的所在地,據說是由玄奘法師命名的。相傳法師由西天取經回來,經過此地講經說法,發現這裡和釋迦摩尼得道成佛的靈鷲山極為相似,故而命名此地為小靈山,並且囑咐大徒弟窺基在此主持開法——對,你沒看錯,是大徒弟,但是,真的不是孫悟空,那個是傳說……於是,這裡便開始建造寺廟,稱為祥符禪寺,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歷史。好像但凡是寺廟,總歸要經歷戰火的洗禮,祥符禪寺也不例外,到當年修復寺廟的時候,整個寺廟已經就剩一口井了……

記得當年我們做導遊培訓的時候,老師就曾經說過,這個大佛的位置選的相當的好,極為符合中國的風水說。靈山大佛是前有照(太湖)後有靠(靈山),還有兩旁扶(左邊青龍山右邊白虎山),是絕佳的風水寶地。

現在的靈山已經和我們當年背的導遊詞不一樣了,最早去靈山的時候,只有大佛,後來有了九龍灌浴,再後來有了梵宮,到現在多了五印壇城,相信不遠的將來,還會有別的景點增加的,當然,票價也是……

好吧,我們慢慢講,不過因為開寫無錫這個系列的時候,並沒有特地去拍照,所以,大家可以上網去找找,或者帶著這個去逛景點。

靈山大佛景區位於無錫馬山鎮,一般從市裡開車過去是 40 分鐘左右,如果公交車的話,一般在 1個半小時左右,你也別覺得無聊,去馬山必經的是十八彎風景區,到了那裡,已經可以看見太湖了,天氣晴朗的時候,波光粼粼,很是漂亮。我開車一般會走十里明珠堤,太湖美景盡收眼底——跑題了,回靈山。

我們現在逛靈山,很少用走的了,基本上是景區交通,因為現在的靈山景區實在太大,走一圈挺累的。()

景區檢票口進去,就能看見景區交通車的賣票亭,貌似是 25一個人,隨便坐,只要你在景區內,看好車子的方向,景點到景點間幾乎就不要動腦筋了,很偷懶的玩法,但是爭取時間節省體力。

第一站,佛手廣場。

佛手廣場,有著“天下第一掌”,很多客人都會排隊摸掌,意為沾福壽。佛手佛手即為福壽。這個天下第一掌完全就是靈山大佛右手掌 1 : 1 的複製,高達11.7 米,寬 5.5 米,單個手指的直徑就有 1米了,由此,對大佛之大也可窺一斑了。大佛的手勢是有講究的,這個右手的印相是“施無畏印”,這個手勢的表示了佛為救眾生的大慈心願,據說這個時候能使人心生安寧,無所畏懼。

佛手的旁邊,與它對應的,是“百子戲彌勒”。我是極為喜歡彌勒的,不為別的,只為那句: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整個雕塑上,一共有整整 100個栩栩如生的小朋友,據說是在考驗彌勒是否如傳說中那樣能容難容之事。事實上證明,只有心胸開闊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我有的時候看著這個笑眯眯的彌勒,就會覺得遇見的事其實都不算什麼事,都終究可以過去的……

順著彌勒往上看,就是祥符禪寺了。寺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咱們繼續往前。

穿過了寺廟便是杏壇廣場了。廣場中央那個獨一棵的樹,是棵老銀杏樹,對,沒錯,老的,據說植於唐代貞觀年間,已經有將近 1400年的歷史了(老妖?),而且每年都結果,號稱是祥符禪寺的鎮寺神樹。(這樣說來,看來當年寺廟留下的不止是一口井啊……)

再往前,便是登雲道。站在登雲道上,就能拍到很典型的靈山大佛到此一遊的照片了。但是其實,有說法說了,有兩種地方不適合照相,一種是墓地,一種是寺廟……佛不太好照進照片的,這個我挺信的。

登雲道,一共 216 級臺階,分為 7個平臺,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從上往下看,是隻見平臺不見臺階,寓意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至於為什麼是 216 級臺階,是因為佛教中認為,人生有108 種煩惱和 108 種願望,登上了 216 級臺階,便可拋卻煩惱,得償所願。我曾經有朋友求婚,揹著女朋友爬上去再爬下來,乖乖……

在往上,便是整個靈山景區的核心——靈山大佛了。靈山大佛的建成,使得神州呈“五方五佛”的格局——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

靈山大佛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摩尼立像,高 88 米,重達 700 多噸。整個大佛使用了眾多的高科技,他那一個個的髮髻裡就藏著避雷針呢——

大佛的右手是施無畏印,這個我們之前說過了,而左手則是“與願印”,意思是滿足你的願望,保佑你平安快樂。而且,請大家要注意看啊,你有沒有發現,不論你在什麼地方看著大佛,他都是看著你的,安寧慈祥,真是“佛法無邊,無所不見”。

大佛是可以上去的,乘坐電梯可以上到蓮花臺上,然後去抱抱佛腳吧 —— 話說我每次考試前都會去抱抱佛腳,偶有一次沒抱,便是敗北……掩面遁走 ing。

從登雲道下來,在杏壇廣場就有小交通,所以記得拿好你手上的票,不要搞丟了哦 ——

從杏壇廣場往下一站,就是九龍灌浴了。

這個九龍灌浴,應該是靈山景區中最為震撼的演出了。廣場的是一個大型的群雕噴泉,主體是由四個威武的大力士托起的含苞待放的蓮花,底部是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龍和八位仙人環繞巨大的水池,噴泉的周圍還有八組鳳凰。

這個表演是取自佛教典籍《本行經》,說的是佛祖釋迦摩尼一誕生時香花滿地仙樂飄飄,他一出生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 7步,每走一步,地上便開出一朵蓮花,這個便是步步生蓮的來歷。然後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唯吾獨尊。”這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九條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

故事就是這樣,這個表演被稱為“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因為在《佛之誕》的音樂中,巨大的蓮花花瓣會緩緩的開啟,一尊 7.2米高的鎏金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此時,九條龍的口中一起噴射出數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此時,廣場四方鼓樂齊鳴,噴泉百態千姿。太子佛像會環繞一週,象徵著“佛光普照”。隨著音樂聲減弱,蓮花花瓣將包裹著太子佛像緩緩合攏。

演出結束後,周圍的八組鳳凰口中會流出淨水,稱為“八功德水”,即是“聖水”,大家可以去喝一杯,據說能保佑平安。

如果你不是和我們一樣乘車進來的,那麼這個地方也是個匯合點。我們反著介紹一下。

從門口通向九龍灌浴的這條大道稱為菩提大道,相傳佛祖是在菩提樹下得道的,所以菩提也象徵著智慧。不過我們這裡不太適合種菩提,所以都是用銀杏樹代替。大道的中央刻著7朵蓮花,取自步步生蓮。這裡我扯個題外話,以後去看與佛有關的地方,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幾乎隨處可見蓮花,不管大小不管形態。在大道的兩旁地上,刻著不斷雲的花紋,這個是很傳統的中國式花紋,很多地方能見到,意為“不斷運”。

菩提大道往門口,能看見一個大型石牌樓,稱為五智門。門上方刻有佛教“六度”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組大字。六度就是學佛之人達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種行為準則。

“佈施”即為給予,無私且不求回報,佛教將佈施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

“持戒“就是守法,遵守法律法規、行為規範、社會公德。修行者要持有最基本的五種戒律:不殺生、不妄語、不邪淫、不偷盜、不飲酒。

“忍辱”是指我們處事要安心忍性,忍辱負重,有忍力,有耐心,不魯莽,不浮躁才能成就大事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精進”就是奮鬥,凡成就事業必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奮鬥,要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

“禪定”是一種心性的修養,提高專注力和定力,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專心致志,不輕易被各類事物誘惑。

“般若”就是大智慧,是說我們為人處事要講究大智慧,講究方法,不要蠻幹,要圓融,也不要耍小聰明,要誠信。

五智門的每個柱子上都有一隻威武的石獅子,寓意獅子吼,佛教中是法音傳播四方的象徵。

好了,再往前就出門了,我們回到之前的九龍灌浴的廣場。這個廣場的周圍是轉經廊,一共有 108個轉經筒。轉經筒是藏傳佛教中祈福用的法器,轉經一週等於誦經一邊,功德無量。這個就好像在西北部看見的寺廟外面掛滿彩色的經幡一樣,風吹過經幡,便是在誦讀經文。

再往前,能看見有很多鴿子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個紫銅鍛造的浮雕,記載著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相傳釋迦摩尼在長達 6年的苦行之後,在菩提樹下打禪靜思,併發誓說“若不能洞悉宇宙萬物的道理,永遠不離開此座”。雕像的中間佛祖端坐,一手觸地,為“降魔印”,兩邊分別展示了魔王用權欲、財寶、美色來引誘佛祖,用誹謗來汙衊佛祖,用魔兵來恐嚇佛祖,而佛祖巍然不為所動,經過了七天七夜,克服了金錢、權利、女色、恐懼、誹謗等障礙,終於大徹大悟了。

其實,佛教故事真的能聽出禪理,四大宗教之一是有道理的……

我們的下一站,就是梵宮。

我第一次進這個地方的時候,真的給嚇到了,乖乖,那個氣勢,那個燒錢……

我沒辦法形容梵宮,這個地方真的要親自去了才能體會……

進入梵宮是要穿鞋套的,順著人流往前走,首先進入的門廳,漢白玉門廳上方的匾額上是描金的“靈山梵宮”四個字。門廳的兩邊有一對馱六牙白象,傳說釋迦摩尼投胎至母親腹中時就是乘坐六牙白象的,而且象在佛教中也象徵著法力無窮的意思。普賢菩薩的坐騎就是六牙白象,白象的六根牙齒象徵著佛教中的六度,而四肢則象徵著四如意。

白象的後面是一對近 4 米高的白木雕花瓶,是東陽木雕。東陽木雕是以平面為主的雕刻藝術,從唐代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了,被稱為“國之瑰寶”。

門廳的正門平時是不開的,只有在有貴客到來時候才會開啟,遊覽一般是從兩邊的側門進去,進去便是廊廳。

來,進去之前,我們先深呼吸,因為裡面太過於震撼。

廊廳是進入聖壇的通道,整個廊廳為拱頂結構,高 18 米,長約 80 米,中間由塔廳分隔,整個廊廳全是採用金絲楠木雕刻而成。廊廳兩旁是 16根雕有東陽木雕的廊柱,而在廊柱之間是高達 12 米的《世界佛教傳法圖》,一共 12幅,以時間為序列,以佛教的傳播、交流和當代佛教發展為主題,生動展示了佛教傳播、交流的歷史圖景以及 佛教 的豐富內涵。

廊廳頂部為方形套疊藻井,中央雕刻有立體蓮花圖案,各方形藻井整齊排列,佈滿整個拱頂,讓人有一種舉首高望空曠遼闊的感覺。藻井七種顏色有節奏地變換,映照著捲棚間高懸的4 組仕女飛天,她們容貌秀麗,體態豐盈、飛袖飄逸,或彈琵琶、或吹簫,或捧香花,栩栩如生似攜彩雲飛之慾出,讓人如臨仙境。

再往前走,便是塔廳。塔廳為八角形,四周牆面上裝飾有以“靜、信、孝、和”命名的木雕圖,形象的展示了佛教信仰的內涵。塔廳的中部,空間高度高達 60米,仰天望去,頂蓋星光熠熠,繁星閃爍,空靈而深遠,彷彿置身於一片蒼穹之下。

廊廳的盡頭,是巨型琉璃畫《華藏的世界》,整幅畫是由 106 塊琉璃組成的,寬 8 米,高 10米。琉璃是佛教“七寶”聖物之一,因為其“火裡來,水裡去”的工藝特點,被認為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除卻了琉璃,壁畫中還鑲嵌了黃金、翡翠、珊瑚、瑪瑙等“七寶”聖物12.8 萬顆,涉及了多種中國傳統的手工藝技術。中間的毗盧舍那佛,內胎用了 500 公斤的白銀,外部則是 15公斤的黃金。這幅壁畫算得上是梵宮的鎮館之寶了。

再過去,就是聖壇前廳,這裡是由 6 個直徑近 10米的穹頂構成的,由數十位代表當前敦煌壁畫創作最高水平的畫師歷時數月,將一幅幅神祕的敦煌壁畫呈現在這裡。

整個梵宮最重要的地方莫過於聖壇,這裡是一個集會議、演出、參觀於一體的圓形場館,也是世界佛教論壇的主會場,在這裡可以舉行 20__人的國際會議。聖壇的上方是高達 30 米的巨大穹頂, 1500盞蓮花燈隨著電腦的控制,變化出多種多樣的顏色,這裡建造者巧妙的設計,做到了“見光不見燈”的效果,讓人置身其中,感嘆奇妙無窮。

平時的日子,這裡會有《吉祥頌》的演出,利用燈光、舞臺、音響,演繹了釋迦摩尼成為智者、覺者的過程,很值得一看。不過這個演出要看情況的,如果靈山的梵宮有接待任務的話,演出是會暫停的。

主體參觀完,順著人群便可慢慢的出靈山了,這個梵宮足夠震撼了吧,進去的沒有不感嘆的。

出了梵宮,站在梵宮的廣場上,你能很清楚的看見靈山大佛、代表了汗傳佛教的建築梵宮、代表了藏傳佛教的建築五印壇城和代表了南傳佛教的建築曼飛龍塔。

我們的下一站,便是五印壇城。

“五印”是之佛的五種手印,我們之前已經提到了三種——施無畏印、與願印和降魔印,此外還有說法印和禪定印。“五印”寓意佛說法度生的五種方法和姿勢。“壇城”,在梵語裡叫曼荼羅,有會聚的意思,是供奉菩薩並且修行的場所。五印壇城佔地約5000 平方米,共計 6 層,是由藏族的能工巧匠嚴格按照傳統工藝建造的藏傳佛教風格建築。

五印壇城周圍一片清澈的水面,就是香水海。佛教認為,世界有九山八海,中央是須彌山,周圍為八山八海所圍繞,除了第八海為鹼水外,其他的均為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故稱為香水海。所謂的八公德,為澄清、清泠、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患、增益,這個我們在九龍灌浴的時候也遇見過,體現了佛法的精神特色和價值意義。

我們接觸藏傳佛教非常的少,所以這個五印壇城的裡面也實在沒有辦法解釋個所以然了,只能看個熱鬧。所以,有機會還是親自進去看看的好 ——

出了五印壇城,整個靈山景區也基本逛完了。別小瞧了這幾個景區,連演出全部看完的話,你怎麼也得折騰個大半天,要是你還不坐遊覽車,從早逛到晚都可以。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2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的小靈山地區,該處原為唐宋名剎祥符寺之舊址,為儲存古蹟,弘揚文化,落實宗教政策,由修復祥符禪寺建造大佛立像籌建委籌劃,在恢復祥符寺的同時,興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景區位於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約30公頃。從靈山大型果園停車場步行至照壁廣場,可見三山環抱,靈山大佛巍然屹立,氣勢雄偉壯觀。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為難得之佛國寶地。靈山大照壁長41.6米,高6.63米,正面“靈山勝會”石刻組雕,神仙道偉,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為“唐僧賜禪小靈山圖”。

這尊巨集偉莊嚴的大佛是中國佛教界近百年來最大的一件盛事。同時也將成為太湖明珠--無錫的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佛經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經過開光,其神聖意義方始具備。靈 山大佛開光盛典由當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現場由萬盆鮮花,千米黃絹妝點。五百米朝聖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級登雲道滿植金菊,千棵喬木黃裹身,萬羽信鴿繞佛飛翔。

梵音嫋嫋,鼓樂交鳴,再現佛佗住世之景;信眾雲集,焚香頂禮,盡顯我佛歸心之德。開光當日,從凌晨四時起,各地信眾絡繹而來,自市區至馬山,車流綿延二十餘公里,持續近四個小時。是日,瑞靄低垂,隨著輕風在大佛周圍緩緩舞動,隨著大法師曼妙的經聲,祥雲飄升,霧靄盡散,佛祖慈顏顯現:雙眉半彎,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閉,欲語先聞。數萬信眾虔誠禮拜,默許心願,法喜盈會,盡顯吉祥。現在,大佛開光現場均原樣保留,開光錄相不久將迴圈播放,以使更多未能親臨開光現場的參拜者得以領略開光盛況,共結法緣、同沾法喜! 大佛採用錫青銅材料鑄造,除因青銅件持久永恆外,更重要的是青銅藝術是源於石器時代的古典藝術精粹,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極為燦爛的一部分。青銅藝術的古樸素雅和優美細緻,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大佛的鑄造是一項大規模、高難度的工程,籌建委決定由南京晨光集團承建此項工程。南京晨光集團有令人信賴的技術,並曾在建造香港天壇大佛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大佛的建築結構設計由設計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而名聞海內外的華東建築設計院承擔。大佛藝術造型由南京藝術家吳顯林負責雕塑設計。

靈山大佛的主要資料資料如下:1、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2、靈山大佛佛體(不含蓮 瓣)由1560塊6-8毫米厚的銅壁板構成,焊縫長達30餘公里。3、靈山大佛鑄銅約700噸,銅板面積達九千多平方米,約一個半足球場大小。4、由於高科技的運用,靈山大佛能抵禦14級颱風和8級地震的侵襲。

靈山大佛的塑造,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形相的記載完成。大佛慈顏微笑,廣視眾生,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願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為祝福之相,整個佛像形態莊嚴圓滿,安詳凝重而細緻,顯現佛陀慈悲的法相。

回顧中國的歷史和佛教的歷史,在每一個繁榮時代,都會出現高度文明的藝術結晶,千秋萬代,歷久不衰。為佛立像,成就不凡,從雲崗、龍門到敦煌、大足……如今又有靈山大佛,從而在全國形成東有江蘇無錫靈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壇大佛,西有四川樂山大佛,北有山西雲崗大佛,中有河南洛陽龍門大佛的五方五佛特立聳峙而相呼應的格局。

靈山大佛矗立在無錫太湖之濱小靈山上,反映了華東這一福澤寶地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安定祥和,也是中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體現,並象徵和平與生命如青銅一樣,亙古長青。

靈山勝境距無錫市17公里,有旅遊專線公路相通,位於滬寧高速公路與京滬大動脈之上,交通十分便利。近來開通的高速遊艇將靈山勝境與黿頭渚、三國城、水滸城等新老景點在15分鐘內聯成一體,並有遊船與蘇州、湖州、杭州相通,環太湖一帶從此形成更加緊湊的旅遊板塊。另外,大佛正面對太湖;左邊青龍山;右邊白虎山;後面對靈山,佔吉位。

靈山大佛特點

聞名遐邇的靈山大佛有什麼特別之處,有哪些特殊的因緣際會。

首先,大佛所在位置是由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其次,靈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

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親自主持下建造起來的,得到了中國佛教界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襄助。在靈山大佛建設過程中,趙樸初先生還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隨著靈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圓滿了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靈山大佛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17米,由1560塊青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總用銅量達到了700多噸,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到了35公里。在大佛的建造過程中,運用了現代高新科技,如先進的抗風、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針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髮髻裡。由於使用了特型銅壁板和先進的焊接技術,大佛的外型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稱為“施無畏印”,那是大佛在為眾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稱為“與願印”,那是在保佑眾生平安快樂。莊嚴安詳的大佛,時時刻刻都在祝福遊客呢。可以說,靈山大佛是集文化、藝術和宗教於一體的大型藝術珍品。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國泰民安、國富民強的盛世,才能實現這一盛舉。

不知道在朝拜大佛時是否注意到――瞻仰大佛,不論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總跟隨著,關注著。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佛眼”真的會“動”,難道是“佛法無邊,無所不見”麼?其實是雕塑家的神來之筆和建設過程中的天作之合,創造瞭如此神奇的效果。關於靈山大佛的神奇,在民間和遊客、信眾中還有許多傳說,例如靈山大佛開光時的奇異瑞象、太子像開光千僧大法會時的祥瑞天氣等等,如果有興趣,不妨到靈山探個究竟。

此外,到了靈山,可別忘了去抱抱佛腳,這可是唯一能夠親近大佛的方式。常說:“摸摸佛手有福氣,抱抱佛腳抱平安”,在靈山抱佛腳能給大家帶去平安吉祥、福壽康樂。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3

無錫的靈山是塊風水寶地。靈山大佛、梵宮等佛教文化景點聞名海內外,每一天都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前來遊覽,也有一些信眾來燒香跪拜,祈求佛祖保佑。暑假中,我這個對佛教一無所知的人,也去領略一下勝境風光。

步及景區,穿過“靈山勝地”的山門後,一座五門相連的石牌坊巍然屹立在大道正中,上頭刻“持戒”、“佈施”、“忍辱”的題匾——聽說這是對佛教徒的紀律要求。

過了山門,兩座由青銅澆鑄的蓮花池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傳說中,佛祖是在蓮花中出生的。再往前走一段,就是“九龍灌浴”景點。那裡是一片極為寬大的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座由神像,寶瓶疊起組成的巨大的銅塔,頂端有一朵巨大的、未綻放的蓮花。隨著《佛之誕》的音樂響起,廣場四周眾多噴泉一線沖天,塔頂的蓮花瓣徐徐地打開了,幼年的釋迦牟尼在蓮花中誕生了,巨塔下九條龍口中噴出高高的水柱,為釋迦牟尼洗浴。這一景觀再現了佛祖誕生的故事。九龍噴出的聖水落入池中,化著七十二股清泉從鳳凰口中緩緩流出。一些遊客紛紛拿出水杯,恭敬地接下這表示吉祥的聖水。

列在九龍灌浴東側的梵宮,五印壇城在藍天的映襯下,更顯得光彩奪目。

一汪清澈的流水將五印壇城圍在水中央,讓人感到那座聖殿是那麼遙不可及卻又觸手可即。我在花木叢中穿梭了一陣,最終摸索到了入口,這座藏族佛教殿堂外觀很像布達拉宮。走進壇城,無數精美的佛像、壁畫紛紛進入遊客的視線,精湛絕倫的工藝讓人歎為觀止。

用黃金打造起來的梵宮更是金光閃閃、佛光繚繞。那裡是世界佛教會址。梵宮裡有一座高大、渾圓的演出大廳,天穹般的屋頂上變幼著寶石般的彩光。大廳里約有兩千座席,那裡常年演出大型歌舞劇《靈山吉祥頌》,講述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等人生問題,在四周巨大的環幕電影的配合下,講述了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故事。

遊覽過上述景點已經累得不想走了。可到了靈山不去參拜靈山大佛太可惜了!遠遠望去,大佛站在山頂向我們招手致意呢!我又打起精神向山上走去。途中,首先遇到“天下第一掌”,約有三層樓高,一根手指就有1米粗。這是如來佛祖的手掌,與山頂銅像的手掌一樣大。導遊說,摸一下佛掌能夠帶來福氣,遊客們頓時興致勃勃地去摸佛掌,一個個彷彿沾滿了福氣,喜笑顏開。

過了大佛掌,眼前是沿山而上的幾百級臺階。遊人走走停停,艱難地蹬著臺階。在一陣陣喘息聲中,我來到了大佛腳下,遊客們一個挨一個地去抱佛腳。這座大佛像有88米高,在巨大的佛腳前,我是那麼渺小,任何一個腳趾都比我高,我竭盡全力抱住佛腳的大拇指,留下了一個珍貴的鏡頭。

從佛腳下的平臺向四周看,佛像背後與兩側三面環山,正南方是浩渺無際的太湖。唐代高僧玄奘見到這塊絕佳的風水寶地,把它稱為靈山。我相信這塊秀美的寶地匯聚了天地山水的靈氣。這次遊程使我對佛教知識略知一二。佛教的信仰是要人持善心,做善事,促進社會和諧。這次旅遊讓我大開眼界,其樂無窮。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4

朋友,你明白靈山嗎?如果你想了解靈山,那你聽我給你介吧。六峰山是靈山的一大風景區,它有很多地方能夠遊玩。如情人洞、龍頭洞、一炮臺、二炮臺等,還能夠拜菩薩、觀音、佛祖等保佑你一生平平安安。到了晚上,六峰山上就會亮起許多五顏六色的彩燈,有紅的、黃的、綠的、紫的,各種顏色錯落有致,交相輝映,十分漂亮。山頂上矗立的高高的電視塔。但在山頂上,靈山的秀麗風景盡收眼底,我的家鄉美極了。

雙鶴公園是靈山二大風景區。公園裡有噴泉、假山。假山可好玩了,能夠捉迷藏、做遊戲,我十分喜歡。如果這時是春天,能夠欣賞到美麗的桃花,還沒上山就能夠聞到一股清香的桃花味了,呀!這種香味兒簡直令人陶醉,我都有些飄飄然了。

登上半腰山,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朵朵、一束束怒放著的桃花,春風吹來,陣陣花香引來了一群群小蜜蜂,真美呀!我們彷彿走進了花的世界,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流連忘返的神情,雙鶴公園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步行街是靈山的又一獨特風景,去靈山必須要到步行街去。超市、商鋪林立,商品繁多,品種齊全,什麼都能夠買到,書籍、衣服、精品應有盡有。步行街的中央有個噴泉,噴泉中有個古董,青銅色的,名字叫司母辛方鼎,也能夠叫司母戊鼎,它有兩個名字,至於來歷,那就要自我到步行街看了。以上就是靈山比較有名的地方,朋友們靈山永遠歡迎您!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5

大家好,這裡就是靈山大佛,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石頭基座在內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

有一點是值得介紹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請你們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著你,關注著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並不奇怪,這裡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視覺差產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藝術魅力,或者說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並且採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後再在現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起,使它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這裡麵包含著多少技術內容和多大的工作量呀?!儘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銅佛的方法來說,那又不知道要省多少事了!

由於時間限制,我在這裡只能談兩個“為什麼?”

第一個“為什麼”是:安裝好的大佛,為什麼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為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採用的就是“整體懸掛”方案。佛體銅壁板經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後,是通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於有四、五千隻手從裡面加以託著和拉著。這樣,銅壁板可以鑄得儘可能的薄,節省銅料,經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為什麼”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為什麼?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裡,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個髮髻。人們都知道避雷針必須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範圍內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情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為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於形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髮髻的頂端,豈不正好合適?!

正由於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徵。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麼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6

我覺得,靈山大佛這個地方,成就了馬山,也成就了無錫。我周圍的太多太多的朋友,七年級十五必去那裡。

我是個少根筋的人,對於這個地方,說不出它有多靈多好,但是,真心喜歡。

靈山大佛的所在地,據說是由玄奘法師命名的。相傳法師由西天取經回來,經過此地講經說法,發現這裡和釋迦摩尼得道成佛的靈鷲山極為相似,故而命名此地為小靈山,並且囑咐大徒弟窺基在此主持開法——對,你沒看錯,是大徒弟,但是,真的不是孫悟空,那個是傳說……於是,這裡便開始建造寺廟,稱為祥符禪寺,距今已有 1000 多年的歷史。好像但凡是寺廟,總歸要經歷戰火的洗禮,祥符禪寺也不例外,到當年修復寺廟的時候,整個寺廟已經就剩一口井了……

記得當年我們做導遊培訓的時候,老師就曾經說過,這個大佛的位置選的相當的好,極為符合中國的風水說。靈山大佛是前有照(太湖)後有靠(靈山),還有兩旁扶(左邊青龍山右邊白虎山),是絕佳的風水寶地。

現在的靈山已經和我們當年背的導遊詞不一樣了,最早去靈山的時候,只有大佛,後來有了九龍灌浴,再後來有了梵宮,到現在多了五印壇城,相信不遠的將來,還會有別的景點增加的,當然,票價也是……

好吧,我們慢慢講,不過因為開寫無錫這個系列的時候,並沒有特地去拍照,所以,大家可以上網去找找,或者帶著這個去逛景點。

靈山大佛景區位於無錫馬山鎮,一般從市裡開車過去是 40 分鐘左右,如果公交車的話,一般在 1 個半小時左右,你也別覺得無聊,去馬山必經的是十八彎風景區,到了那裡,已經可以看見太湖了,天氣晴朗的時候,波光粼粼,很是漂亮。我開車一般會走十里明珠堤,太湖美景盡收眼底——跑題了,回靈山。

我們現在逛靈山,很少用走的了,基本上是景區交通,因為現在的靈山景區實在太大,走一圈挺累的。

景區檢票口進去,就能看見景區交通車的賣票亭,貌似是 25 一個人,隨便坐,只要你在景區內,看好車子的方向,景點到景點間幾乎就不要動腦筋了,很偷懶的玩法,但是爭取時間節省體力。

第一站,佛手廣場。

佛手廣場,有著“天下第一掌”,很多客人都會排隊摸掌,意為沾福壽。佛手佛手即為福壽。這個天下第一掌完全就是靈山大佛右手掌 1 : 1 的複製,高達 11.7 米,寬 5.5 米,單個手指的直徑就有 1 米了,由此,對大佛之大也可窺一斑了。大佛的手勢是有講究的,這個右手的印相是“施無畏印”,這個手勢的表示了佛為救眾生的大慈心願,據說這個時候能使人心生安寧,無所畏懼。

佛手的旁邊,與它對應的,是“百子戲彌勒”。我是極為喜歡彌勒的,不為別的,只為那句: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整個雕塑上,一共有整整 100 個栩栩如生的小朋友,據說是在考驗彌勒是否如傳說中那樣能容難容之事。事實上證明,只有心胸開闊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我有的時候看著這個笑眯眯的彌勒,就會覺得遇見的事其實都不算什麼事,都終究可以過去的……

順著彌勒往上看,就是祥符禪寺了。寺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咱們繼續往前。

穿過了寺廟便是杏壇廣場了。廣場中央那個獨一棵的樹,是棵老銀杏樹,對,沒錯,老的,據說植於唐代貞觀年間,已經有將近 1400 年的歷史了(老妖?),而且每年都結果,號稱是祥符禪寺的鎮寺神樹。(這樣說來,看來當年寺廟留下的不止是一口井啊……)

再往前,便是登雲道。站在登雲道上,就能拍到很典型的靈山大佛到此一遊的照片了。但是其實,有說法說了,有兩種地方不適合照相,一種是墓地,一種是寺廟……佛不太好照進照片的,這個我挺信的。

登雲道,一共 216 級臺階,分為 7 個平臺,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從上往下看,是隻見平臺不見臺階,寓意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至於為什麼是 216 級臺階,是因為佛教中認為,人生有 108 種煩惱和 108 種願望,登上了 216 級臺階,便可拋卻煩惱,得償所願。我曾經有朋友求婚,揹著女朋友爬上去再爬下來,乖乖……

在往上,便是整個靈山景區的核心——靈山大佛了。靈山大佛的建成,使得神州呈“五方五佛”的格局——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

靈山大佛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摩尼立像,高 88 米,重達 700 多噸。整個大佛使用了眾多的高科技,他那一個個的髮髻裡就藏著避雷針呢 ——

大佛的右手是施無畏印,這個我們之前說過了,而左手則是“與願印”,意思是滿足你的願望,保佑你平安快樂。而且,請大家要注意看啊,你有沒有發現,不論你在什麼地方看著大佛,他都是看著你的,安寧慈祥,真是“佛法無邊,無所不見”。

大佛是可以上去的,乘坐電梯可以上到蓮花臺上,然後去抱抱佛腳吧 —— 話說我每次考試前都會去抱抱佛腳,偶有一次沒抱,便是敗北……掩面遁走 ing 。

從登雲道下來,在杏壇廣場就有小交通,所以記得拿好你手上的票,不要搞丟了哦 ——

從杏壇廣場往下一站,就是九龍灌浴了。

這個九龍灌浴,應該是靈山景區中最為震撼的演出了。廣場的是一個大型的群雕噴泉,主體是由四個威武的大力士托起的含苞待放的蓮花,底部是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龍和八位仙人環繞巨大的水池,噴泉的周圍還有八組鳳凰。

這個表演是取自佛教典籍《本行經》,說的是佛祖釋迦摩尼一誕生時香花滿地仙樂飄飄,他一出生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 7 步,每走一步,地上便開出一朵蓮花,這個便是步步生蓮的來歷。然後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唯吾獨尊。”這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九條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

故事就是這樣,這個表演被稱為“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因為在《佛之誕》的音樂中,巨大的蓮花花瓣會緩緩的開啟,一尊 7.2 米高的鎏金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此時,九條龍的口中一起噴射出數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此時,廣場四方鼓樂齊鳴,噴泉百態千姿。太子佛像會環繞一週,象徵著“佛光普照”。隨著音樂聲減弱,蓮花花瓣將包裹著太子佛像緩緩合攏。

演出結束後,周圍的八組鳳凰口中會流出淨水,稱為“八功德水”,即是“聖水”,大家可以去喝一杯,據說能保佑平安。

如果你不是和我們一樣乘車進來的,那麼這個地方也是個匯合點。我們反著介紹一下。

從門口通向九龍灌浴的這條大道稱為菩提大道,相傳佛祖是在菩提樹下得道的,所以菩提也象徵著智慧。不過我們這裡不太適合種菩提,所以都是用銀杏樹代替。大道的中央刻著 7 朵蓮花,取自步步生蓮。這裡我扯個題外話,以後去看與佛有關的地方,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幾乎隨處可見蓮花,不管大小不管形態。在大道的兩旁地上,刻著不斷雲的花紋,這個是很傳統的中國式花紋,很多地方能見到,意為“不斷運”。

菩提大道往門口,能看見一個大型石牌樓,稱為五智門。門上方刻有佛教“六度”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組大字。六度就是學佛之人達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種行為準則。

“佈施”即為給予,無私且不求回報,佛教將佈施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

“持戒“就是守法,遵守法律法規、行為規範、社會公德。修行者要持有最基本的五種戒律:不殺生、不妄語、不邪淫、不偷盜、不飲酒。

“忍辱”是指我們處事要安心忍性,忍辱負重,有忍力,有耐心,不魯莽,不浮躁才能成就大事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精進”就是奮鬥,凡成就事業必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奮鬥,要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

“禪定”是一種心性的修養,提高專注力和定力,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專心致志,不輕易被各類事物誘惑。

“般若”就是大智慧,是說我們為人處事要講究大智慧,講究方法,不要蠻幹,要圓融,也不要耍小聰明,要誠信。

五智門的每個柱子上都有一隻威武的石獅子,寓意獅子吼,佛教中是法音傳播四方的象徵。

好了,再往前就出門了,我們回到之前的九龍灌浴的廣場。這個廣場的周圍是轉經廊,一共有 108 個轉經筒。轉經筒是藏傳佛教中祈福用的法器,轉經一週等於誦經一邊,功德無量。這個就好像在西北部看見的寺廟外面掛滿彩色的經幡一樣,風吹過經幡,便是在誦讀經文。

再往前,能看見有很多鴿子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個紫銅鍛造的浮雕,記載著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相傳釋迦摩尼在長達 6 年的苦行之後,在菩提樹下打禪靜思,併發誓說“若不能洞悉宇宙萬物的道理,永遠不離開此座”。雕像的中間佛祖端坐,一手觸地,為“降魔印”,兩邊分別展示了魔王用權欲、財寶、美色來引誘佛祖,用誹謗來汙衊佛祖,用魔兵來恐嚇佛祖,而佛祖巍然不為所動,經過了七天七夜,克服了金錢、權利、女色、恐懼、誹謗等障礙,終於大徹大悟了。

其實,佛教故事真的能聽出禪理,四大宗教之一是有道理的……

我們的下一站,就是梵宮。

我第一次進這個地方的時候,真的給嚇到了,乖乖,那個氣勢,那個燒錢……

我沒辦法形容梵宮,這個地方真的要親自去了才能體會……

進入梵宮是要穿鞋套的,順著人流往前走,首先進入的門廳,漢白玉門廳上方的匾額上是描金的“靈山梵宮”四個字。門廳的兩邊有一對馱六牙白象,傳說釋迦摩尼投胎至母親腹中時就是乘坐六牙白象的,而且象在佛教中也象徵著法力無窮的意思。普賢菩薩的坐騎就是六牙白象,白象的六根牙齒象徵著佛教中的六度,而四肢則象徵著四如意。

白象的後面是一對近 4 米高的白木雕花瓶,是東陽木雕。東陽木雕是以平面為主的雕刻藝術,從唐代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了,被稱為“國之瑰寶”。

門廳的正門平時是不開的,只有在有貴客到來時候才會開啟,遊覽一般是從兩邊的側門進去,進去便是廊廳。

來,進去之前,我們先深呼吸,因為裡面太過於震撼。

廊廳是進入聖壇的通道,整個廊廳為拱頂結構,高 18 米,長約 80 米,中間由塔廳分隔,整個廊廳全是採用金絲楠木雕刻而成。廊廳兩旁是 16 根雕有東陽木雕的廊柱,而在廊柱之間是高達 12 米的《世界佛教傳法圖》,一共 12 幅,以時間為序列,以佛教的傳播、交流和當代佛教發展為主題,生動展示了佛教傳播、交流的歷史圖景以及 佛教 的豐富內涵。

廊廳頂部為方形套疊藻井,中央雕刻有立體蓮花圖案,各方形藻井整齊排列,佈滿整個拱頂,讓人有一種舉首高望空曠遼闊的感覺。藻井七種顏色有節奏地變換,映照著捲棚間高懸的 4 組仕女飛天,她們容貌秀麗,體態豐盈、飛袖飄逸,或彈琵琶、或吹簫,或捧香花,栩栩如生似攜彩雲飛之慾出,讓人如臨仙境。

再往前走,便是塔廳。塔廳為八角形,四周牆面上裝飾有以“靜、信、孝、和”命名的木雕圖,形象的展示了佛教信仰的內涵。塔廳的中部,空間高度高達 60 米,仰天望去,頂蓋星光熠熠,繁星閃爍,空靈而深遠,彷彿置身於一片蒼穹之下。

廊廳的盡頭,是巨型琉璃畫《華藏的世界》,整幅畫是由 106 塊琉璃組成的,寬 8 米,高 10 米。琉璃是佛教“七寶”聖物之一,因為其“火裡來,水裡去”的工藝特點,被認為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除卻了琉璃,壁畫中還鑲嵌了黃金、翡翠、珊瑚、瑪瑙等“七寶”聖物 12.8 萬顆,涉及了多種中國傳統的手工藝技術。中間的毗盧舍那佛,內胎用了 500 公斤的白銀,外部則是 15 公斤的黃金。這幅壁畫算得上是梵宮的鎮館之寶了。

再過去,就是聖壇前廳,這裡是由 6 個直徑近 10 米的穹頂構成的,由數十位代表當前敦煌壁畫創作最高水平的畫師歷時數月,將一幅幅神祕的敦煌壁畫呈現在這裡。

整個梵宮最重要的地方莫過於聖壇,這裡是一個集會議、演出、參觀於一體的圓形場館,也是世界佛教論壇的主會場,在這裡可以舉行 20xx 人的國際會議。聖壇的上方是高達 30 米的巨大穹頂, 1500 盞蓮花燈隨著電腦的控制,變化出多種多樣的顏色,這裡建造者巧妙的設計,做到了“見光不見燈”的效果,讓人置身其中,感嘆奇妙無窮。

平時的日子,這裡會有《吉祥頌》的演出,利用燈光、舞臺、音響,演繹了釋迦摩尼成為智者、覺者的過程,很值得一看。不過這個演出要看情況的,如果靈山的梵宮有接待任務的話,演出是會暫停的。

主體參觀完,順著人群便可慢慢的出靈山了,這個梵宮足夠震撼了吧,進去的沒有不感嘆的。

出了梵宮,站在梵宮的廣場上,你能很清楚的看見靈山大佛、代表了汗傳佛教的建築梵宮、代表了藏傳佛教的建築五印壇城和代表了南傳佛教的建築曼飛龍塔。

我們的下一站,便是五印壇城。

“五印”是之佛的五種手印,我們之前已經提到了三種——施無畏印、與願印和降魔印,此外還有說法印和禪定印。“五印”寓意佛說法度生的五種方法和姿勢。“壇城”,在梵語裡叫曼荼羅,有會聚的意思,是供奉菩薩並且修行的場所。五印壇城佔地約 5000 平方米,共計 6 層,是由藏族的能工巧匠嚴格按照傳統工藝建造的藏傳佛教風格建築。

五印壇城周圍一片清澈的水面,就是香水海。佛教認為,世界有九山八海,中央是須彌山,周圍為八山八海所圍繞,除了第八海為鹼水外,其他的均為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故稱為香水海。所謂的八公德,為澄清、清泠、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患、增益,這個我們在九龍灌浴的時候也遇見過,體現了佛法的精神特色和價值意義。

我們接觸藏傳佛教非常的少,所以這個五印壇城的裡面也實在沒有辦法解釋個所以然了,只能看個熱鬧。所以,有機會還是親自進去看看的好 ——

出了五印壇城,整個靈山景區也基本逛完了。別小瞧了這幾個景區,連演出全部看完的話,你怎麼也得折騰個大半天,要是你還不坐遊覽車,從早逛到晚都可以。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靈山勝境。靈山勝境是歷史文化和自然山水相結合的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這裡三山懷抱,南面太湖,湖山清淨,氣勢恢弘。1997年開園以來,共接待近20__萬海內外遊客,榮獲全國旅遊知名景點稱號和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

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靈山大照壁,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認為靈山勝境與太湖相互輝映,就像佛教中的琉璃世界。因此題寫了“湖光萬頃淨琉璃”的詩句,靈山勝境是在趙樸老鼎力支援下建成的,趙樸老多次到靈山視察,與靈山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照壁的北立面,是趙樸老題的《小靈山》一詩――“昔遊天竺訪靈鷲,嘆息空荒憶法華。不意鷲峰飛到此,天花爛漫散吾家。”1997年趙樸老考察靈山勝境,看到靈山大佛莊嚴慈祥,香火鼎盛,欣然提筆寫下了這首詩,意思是說:我曾去過印度靈鷲山,那裡原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地方,現在一片空荒,令人嘆息,在小靈山看到了法脈興旺盛景,重現靈鷲峰當日的盛況,就像靈鷲飛來一樣啊。這表明樸老對靈山的讚許,希望靈山能成為新時期的佛教聖地、世界佛教文化中心。

小靈山就是大佛身後的這座山。根據地方史記載,唐代時,當地有位杭惲將軍,他曾跟隨李世民打天下立下漢馬功勞。在他告老還鄉時,李世民把這塊地方賞賜給他,於是杭惲將軍邀請與他私交甚好的玄奘法師到此做客,玄奘看到我們這的山形與古印度佛祖說法處靈鷲峰十分相似,便賜名“小靈山”。並命大弟子窺基和尚在此開法,遂建小靈山剎,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多年了,可見靈山佛教文化的源遠流長。

前面我們要走過的這五座橋稱為“五明橋”。佛教把人類文明分為五類。分別為:宣告(語言學)、因明(邏輯學)、內明(哲學)、醫方明(醫學)和工巧明(應用科學)。要廣學五明,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眾生服務。現在我們過“五明橋”,通過不斷的提升自己達到文明大道更高境界。

過了五明橋,就到了靈山勝境的大門口,這座門樓氣勢巨集偉,集徽式建築、皇家建築、藏式建築之風格於一體。門上懸掛“靈山勝境”匾額為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

現在歡迎各位遊客進入靈山勝境。請大家拿出門票,刷票入園,門票特別附有一張靈山大佛景區的吉祥明信片,大家遊覽時可填寫郵寄給親朋好友,把靈山的美景、大佛的祝福寄給家人、朋友和曾經祝福關心過你的人。

已經入園的朋友請回頭往上看,大家猜一猜,門樓背面這塊匾額上題的是什麼字呢?這是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題寫的梵文體“靈山勝境”。回過頭,兩側不遠處是洗心池,大家可能都熟悉一首禪詩“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擦拭,莫使染塵埃”。洗心池寓意就是讓我們要時時洗心反省,清淨心靈,除卻在塵世中沾染的塵垢,放下心中一切執著,恢復清靜純正的自然本心,這樣才能更深刻感受和體味人生的美景、意境和真諦。

現在大家跟我一起繼續往前在,前面的聖壇就是佛足壇,相傳佛祖涅盤前為弟子留下雙足印,稱為“兩足尊”,是佛教徒千百年一直供奉的聖蹟,唐玄奘法師到古印度取經時將其臨摹帶回我國,我們可以看到佛足足底平滿,五趾齊平。佛祖一生傳教50年,足跡遍佈南亞大大小小的國家,直到涅盤,佛足印就是佛祖腳踏實地、精進不止精神的象徵。現在讓我們沿著佛祖的足跡,瞭解這樣一個偉大人物的生平和他創立的淵源流長的佛教思想。

前方我們看到的是巨集偉精緻,具有佛教內涵的石牌樓稱為五智門。佛教認為人們通過修行,不斷提升五明,最終可達到五智圓滿的境界。牌樓上兩面雕刻了佛教的“六度”,就是修行的六種主要方法和原則。正面是“佈施”“持戒”“忍辱”,後面是“精進”“禪定”“般若”,“佈施”,就是給與,無私地不求回報的給與別人。佛教把佈施分為:財施、法施和無畏施。財施很好理解,就是施與財物給需要的人,法施就是把正確的道理告訴他人。無畏施就是給與他人勇敢和自信。“持戒”就是守法,遵守法律法規、行為規範、社會公德。修行者要持五種最基本的戒律:不殺生,不妄語、不邪淫、不偷盜、不飲酒。佛教以戒為師,我們講以法治國。“忍辱”:指我們處世要安心忍性,忍辱負重,有忍力,有耐心,不魯莽,不浮躁才能成就大事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轉過來看這一面,“精進”就是奮鬥,凡成就事業必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奮鬥,要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禪定”是一種心性的修養,提高專注力和定力,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專心致志,不輕易被各類事物誘惑。“般若”就是大智慧,是說我們為人做事要講究大智慧,講究方法,不要蠻幹,要圓融;也不要耍小聰明,要誠信。五智門門柱是由整根花崗岩雕琢而成的,每個石柱上都有一隻威武的石獅子,俗語說:雄獅一吼,威震四方。獅子吼在佛教中是法音傳播四方的象徵。門柱兩面還有名人名家的對聯,意義深刻,值得品味。

現在我們腳下走的是菩提大道,菩提是印度的名樹,相傳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所以菩提樹又是智慧的象徵,由於氣候原因,在中國一般以長壽的銀杏樹象徵佛教中的菩提樹,我們可以看到兩邊的銀杏樹總共有216棵,樹影婆娑,待到秋天,金黃的銀杏葉隨風飄落,獨具禪境。菩提大道路中間有七朵蓮花,引自釋迦牟尼佛出生時候步步生蓮典故,我們沿著蓮花往前走。可以看到,道路兩邊是綠色休閒區,內有四季常青的草坪,竹林,湖泊,小溪,種植了近千種名貴花木,是江南水景園林的典範。大家待會兒累了可以在這裡休息,養心,享受一下大自然。

走到菩提大道的盡頭,我們就進入大千世界廣場,眼前所看到的就是靈山大型音樂動態景觀“九龍灌浴,花開吉祥”,它是佛教文化典故和現代科技藝術的完美結晶,展示了佛祖釋迦牟尼出生時恢巨集壯觀的祥瑞景象。整座群雕高二十七點五米,青銅製作,頂端蓮花座中釋迦牟尼小太子像高7.2米,重12噸,全身鎦金,共使用黃金18公斤。蓮花座下為獅子鼓,在佛教象徵佛法的弘揚,獅子鼓下是四大天王,他們是佛祖出生時的守護神。周圍幾個漂亮的仙女稱為“八供養”是佛祖出生時的供養飛天。當《佛之誕》音樂奏響,頂端六瓣蓮花會緩緩綻開,金身太子佛像從中冉冉升起,順時針環繞一週,周圍蹲踞的九條巨龍將一齊噴出九道高達三十多米的水柱,直衝天際,轟然交匯,沐浴佛身。

在“九龍灌浴”即將結束時,四周八組鳳凰口中將會噴出72道涓涓細流,在佛教稱之為“八功德水”,據說是佛教聖水,有八種有益健康的功效。這水是經過淨化,大家可以放心飲用,飲用此水將保佑你身心安樂,六時吉祥。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現在,讓我們靜心攝神,安心等待九龍灌浴的開啟。

各位遊客,觀看了廣場中心的九龍灌浴表演,我們再看看廣場四周,廣場四周的三十三個大理石轉球,象徵著佛教中的三十三重天境界,外圈是有108只轉經筒的轉經廊,轉經筒是藏傳佛教祈福專用的法器,轉經一週等於讀誦經文一遍,功德無量。如果您有時間也可以把我們108個轉經筒全部轉過來,這就如同誦讀了百遍經文,功德百倍,會保佑你福壽延年。

各位遊客,剛才我們觀禮了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勝景,現在讓我們瞭解一下佛祖降魔成道的過程。在我們面前的這幅銅雕壁畫記載著就是佛祖降魔的故事,整壁由紫銅鍛造而成,寬26米,高8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大家可以走進細看,相傳釋迦牟尼在長達六年苦行後,在菩提樹下打禪靜思,併發誓“若不能洞悉宇宙萬物的道理,永遠不離開此座”。大家可以看到雕塑中間佛祖端坐,一手觸地,為“降魔印”,佛祖兩面分別展示了魔王分別用權欲、財寶、美色來引誘佛祖,用誹謗誣衊佛祖,用魔兵魔將恐嚇佛祖的場景,佛祖威然不為所動,將魔王的攻擊一一擊潰,經過七天七夜,終於克服了金錢、權力、女色、恐懼、誹謗等等障礙是自己的心魔,大徹大悟,成為真正的大覺者,天地都為之震動,佛祖的前下方,土地神跪在佛祖面前,向當地獵戶訴說釋迦牟尼成佛的事蹟。

前面高聳的石柱稱為“阿育王柱”,由整根花崗岩雕鑿而成。高16..9米,直徑1.8米,重達200多噸,是國內罕見的手工雕刻石柱。最頂端的四隻獅子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象徵著要把佛教弘揚到四面八方。阿育王是古印度的國王,與秦始皇同一時代的人,他在統一了整個印度之後受到佛教僧人的點化,感到戰爭罪孽深重,於是皈依佛門。以佛法來教化百姓,為了弘揚佛法,他在各地豎立石柱,上刻有經文供老百姓學習,並派遣使臣出使各國,把佛教傳向周邊各個國家。由於阿育王的大力弘揚,佛教才能夠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

現在我們來到有“天下第一掌”景觀。它與靈山大佛右手形狀大小完全一樣,高達11.7米,相當於三層樓的高度,寬5.5米,手指直徑就達1米,總重量達13噸,由此可見大佛的雄偉高大了。佛掌的印相為“施無畏印”,寓意驅除眾生痛苦,令眾生無畏無懼。“摸摸佛手,增福添壽”,我們不妨帶著美好的心願去摸摸佛手,燃一炷清香,讓大佛為您驅除煩惱,保佑您一生平安。

燒香在不僅在佛教中有重要的意義,也是融入中國百姓幾千年生活中的重要文化活動,不僅祭祀時敬香,還有對月焚香,對花焚香等,讀書的時候也要燃一爐香。燒香除了敬拜祖先、神靈的作用外,還有除汙去穢,滅蟲殺菌的作用,清雅的香氣可以清心醒腦,除去雜念,使人靜心專心安心,佛教中燃香禮佛,主要表示對佛的尊敬,同時香燃燒自己、把益處留給別人,代表了佛教無我利他的精神,用現在的話就是一心為他人服務的精神,所以燒香也表示了一種感恩,感謝那些無私付出,一心為百姓眾生謀福利的人。燒香的意義和規矩也是一門很有講究的學問,大家感興趣可以看看那邊請香處的說明牌就知道了。

現在讓我們欣賞大型青銅藝術珍品“百子戲彌勒”,斜倚而臥的彌勒神情和藹,笑容可掬。在彌勒碩大的身體上,塑有整整一百個正在嬉戲耍鬧的小頑童,各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您看:他們有的在疊羅漢,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拿小樹枝桶彌勒的肚臍,更有調皮的竟然在彌勒身上撒尿。但彌勒一點也不為所動,依舊樂呵呵。這些小頑童為何如此捉弄彌勒呢?據說他們是在考驗彌勒的肚量,是否真如世人稱道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事實證明,只有心胸開闊之人才是真正擁有快樂的人。

走過前面的祥符三橋,便可進入千年古剎“祥符禪寺”。這座寺始建於唐代,後歷經風雨,宋大中祥符年間重建,改名“祥符禪寺”,為禪宗法庭。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我們面前三座橋東邊的是“慈恩橋”,意思是讓我們知恩感恩,佛教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感恩是一個人修身必須具備的基本品德,西邊的是“普渡橋”,佛教中講普渡眾生,幫助別人脫離苦海,意思是讓我們在感謝別人的恩德和幫助的基礎上,學會無私的幫助別人。中間的是大覺橋,意思是說只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擁有無私助人的美德,才能真正走上人生的大覺之路,成就大智慧,獲得大福報。過了橋正對著我們的是天王殿,又是祥符寺山門。殿內供奉四大天王,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寓意國泰民安。相傳彌勒佛便是釋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但要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才能繼承佛位,所以稱之為未來佛。彌勒背面的是寺廟護法神韋馱菩薩,他手拿降魔杵,能除一切妖魔鬼怪。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公安部長。

走出天王殿,可以看到鐘樓、鼓樓。鐘樓裡設定有“江南第一鍾”。重12.8噸,高3.5米,下口直徑2.5米。每年的元旦和除夕都會舉行隆重的撞鐘儀式,佛經中記載人生有108個煩惱,每撞一下便能去除一個煩惱,撞完108下,你就去除人生的108個煩惱,所謂“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

站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面前高8米的一尊佛,這是江蘇著名的雕塑家吳顯林設計的, 88米高的大佛就是根據這尊8米高小佛通過計算機放大11倍建造的。

後面氣勢雄偉的建築,則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一匾為樸老題寫。它是專門供奉佛教締造者——“佛”的大殿,大雄是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尊稱,意思是指能夠進行非凡的努力和奮鬥、擁有非凡的決心和毅力、非凡的成就和智慧的覺者。走進來看到中間坐著的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金身說法相,佛祖的兩邊,一老一少立著兩為弟子,少者阿難,老者伽葉。兩側是十六羅漢。後面則是由整塊漢白玉雕成的淨瓶觀音像。

出了祥符禪寺,來到杏壇廣場,廣場中的這棵古銀杏,植於唐貞觀年間,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此樹姿態神異,樹乳累結。每年秋天枝頭都掛滿白果,據說,這棵千年銀杏曾數次遭到雷擊,主幹中間空心,其間藏有一條青色巨蟒。寺裡的和尚說每到白果豐收之時,巨蟒便在樹內搖動樹身,白果紛紛自動落下,從而免去僧人採摘之苦。

這裡也是觀瞻大佛的絕佳處,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基座在內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靈山大佛佛像總共耗用銅725噸,佛體由20__塊鑄造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每塊銅壁板的壁厚為6-8毫米,最大的面積有20多平方米,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約有一個半足球場大小,把這些銅壁板焊接在一起,焊縫總長度竟達35公里。大佛的蓮花座共有四層蓮花瓣組成,每層22瓣,共88瓣。凡為靈山佛教勝境建設捐資滿人民幣100萬元的,可在一片蓮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流芳千古。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並且採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參觀靈山大佛,不僅可以獲得視覺上的震撼,更能增長可不少科學知識

請大家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著你,關注著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並不奇怪,這裡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靠的就是藝術魅力,或者說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靈山大佛根據佛教“五方五佛”信仰理論體系建造,大佛形象由南京著名雕塑家吳顯林先生設計,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定稿,嚴格按照佛經記載佛祖“三十二相”的體態設計製造,慈顏細目,廣視眾生,似笑非笑,未語先聞。大佛右手造型為佛教“施無畏印”,左手為“與願印”,代表除卻眾生痛苦,給與眾生歡樂。大佛衣著線條流動,立體感非常強,結合了古今雕塑藝術的優點。

總體來說靈山大佛的建造可謂是“莊嚴圓滿”,是文化、科技、歷史、宗教、藝術和自然山水構築的一種永恆。

靈山大佛1997年建成開光。至此,東有無錫靈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壇大佛,西有四川樂山大佛,北有山西雲岡大佛,中有河南龍門大佛,中國大地五方五格局得以圓滿。

我們面前通往大佛腳下的這道長長的階梯,稱之為“登雲道”。登雲大道一共216級,共分七個平臺,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從上往下看,只見平臺不見臺階,正好符合俗語“救一生靈,勝造七級浮屠”。登雲道中間有七幅巨型石刻,組成了一副靈山史卷,記載靈山從唐玄奘弟子窺基法師開寺弘法到靈山大佛開光的重要歷史。登雲道上的一口古井,稱為“六角井”,據說茶聖陸羽曾品過井中的泉水,認為甘洌清甜,非常推崇,被譽為江南十大名泉之一。登上216級臺階,寓意著消除108種煩惱,佛教中認為人生共有108種煩惱,我們每登上兩級臺階便消除一種煩惱,登上七級平臺,諸多煩惱也一掃而空了。

終於上了216級臺階,現在我們休息一下。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要遊覽的是靈山佛教文化博覽館,大家跟我來,遊覽之後我們還要登上大佛蓮花寶座,去“臨時抱佛腳”。佛教文化博覽館展示了中國五方五佛,藏傳、南傳、漢傳三大佛教體系等豐富的文化內容,集中體現了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所謂踏遍千山不如一館盡覽,想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面瞭解佛教的歷史和文化就非遊覽此館不可,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佛博館“鎮館之寶”——用出土的價值百萬的漢代金絲楠木,請名家雕刻的萬壽山五百羅漢堂。館內還藏有展示佛教文化、佛教藝術的古代藝術品以及三大石窟、四大名山、五方五佛的形象展示,大家可以沿著指示牌依次參觀欣賞。

參觀完博覽館,我們一起乘坐電梯去參與“平安抱佛腳”活動,所謂抱抱佛腳,一生平安。抱完佛教我們可以沿臺階下到隨喜堂,欣賞美輪美奐的佛文化吉祥工藝品,佛教圖書音像製品和其它特色旅遊紀念品,也可以去參觀萬佛殿,欣賞朝拜和靈山大佛同時開光的9999尊小銅佛和3500尊小金佛,領略萬佛朝宗的氣勢。現在我們在景區的最高處,這裡遠眺太湖,憑欄臨風,極目盡攬,心曠神怡。大家看看,大佛是多麼巨大,從下往上看是不是有點眩暈的感覺,大佛腳趾都有半人高,抱抱大佛腳趾,和大佛親密接觸一下,拍張照留個影,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喲。

各位遊客朋友,我為大家的講解服務到此就結束了,祝願大家平安健康,吉祥如意,歡迎大家有緣再來靈山!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8

大家好,這裡就是靈山大佛,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三層石頭基座在內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

有一點是值得介紹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請你們不妨注意一下,不論你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似乎始終在跟隨著你,關注著你。當你愈靠近大佛時,大佛的“眼睛”似乎也是逐漸睜開、睜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眼睛”真的會“動”的不成?其實並不奇怪,這裡絕沒有任何“神奇”的色彩,是利用視覺差產生的效果。靠的就是藝術魅力,或者說是雕塑家的藝術功力。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並且採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後再在現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起,使它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大家想一想,這裡麵包含著多少技術內容和多大的工作量呀?!儘管如此,但比起古代造銅佛的方法來說,那又不知道要省多少事了!

由於時間限制,我在這裡只能談兩個“為什麼?”

第一個“為什麼”是:安裝好的大佛,為什麼是“兩腳離地”的?

這是因為靈山大佛的總體設計方案採用的就是“整體懸掛”方案。佛體銅壁板經過拼裝焊接成整體以後,是通過副支架、主鋼架直接懸掛在像樓房一樣的鋼筋混凝土主骨架上的。副支架總共有四、五千根,平均每塊銅壁板有2——3根。整個佛像相當於有四、五千隻手從裡面加以託著和拉著。這樣,銅壁板可以鑄得儘可能的薄,節省銅料,經濟合理。因此,做到最下面一層銅壁板是離地的。

第二個“為什麼”是:大佛頭上沒有看到避雷針,它能防雷嗎?為什麼?

大佛頭頂上如果裝上一根避雷針,像一根小辮子那樣翹在那裡,當然不好看!其實,大佛頭上不是沒有避雷針,而且有很多,所不同的是避雷針不是“尖”的,而是“球形”的,那就有298個髮髻。人們都知道避雷針必須是尖頭的,但是,在英國及其殖民地範圍內的避雷針都是“鈍”頭的。尖頭避雷針只能使自身免遭雷擊,卻保護不了鄰近地區也免遭雷擊。鈍頭避雷針的情況就完全不同,它自身雖然遭到雷擊,但因為接地良好而不受到損害,但卻能以它為頂點,有效地展開一頂錐形保護傘,使傘下的物體免遭落雷的傷害。鈍頭避雷針更有利於形成閃電的通道。這樣,螺形髮髻的頂端,豈不正好合適?!

正由於靈山大佛的建造,包含了這許多科技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靈山大佛的建成,是我國國泰民安、國力昌盛的象徵。如果不是國泰民安,誰還有心思集中精力造大佛呢?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強盛的國力,怎麼可能建成象靈山大佛這樣的大銅佛來呢?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9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太湖邊的小靈山上,是世界上最高的佛祖青銅立像,規模巨集大十分壯觀。大佛是中國五方五大佛之一,開光時有眾多大師前來舉辦盛大儀式,傳說對大佛祈福參拜十分靈驗。

大佛位於靈山勝境景區最內側,距離大門約1.2公里,到大佛面前需要從景區內步行或乘觀光車來到大佛前的廣場,從廣場到大佛腳下需要走288級臺階,不過坡度平緩並不費力。

參觀靈山大佛,首先會感受到的便是大佛的規模,整個大佛通高88米,其中佛體高79米,大佛的每個手指的直徑就有1米。開車行至附近,遠遠就能看到大佛屹立於山上。由於其高大,在大佛腳下並不能拍到大佛的全部,而需要拉開一定距離,在大佛腳下的祥符禪寺附近拍攝最為合適。

參觀大佛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你瞻仰大佛時,不論走進走遠,走左走右,大佛的眼神始終在注視著你,好似“佛法無邊,無所不見”。這體現了大佛建築中雕塑家設計的神來之筆,創造瞭如此神奇的效果。

到達大佛腳下首先來到基座面前,靈山大佛的基座也十分龐大,高9米,相當於兩三層樓房。基座內部是一座佛教文化展覽館,裡面展示了中國五方五佛、漢藏南傳三路佛教的文化和故事,值得參觀。

展覽館內有電梯通到佛腳旁邊,乘電梯而上就可以前去抱抱佛腳,為自己抱來平安。

因大佛而建起的靈山勝境景區現也廣為人知,有靈山梵宮、九龍灌浴、天下第一掌等眾多精彩景點,值得一一遊玩。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10

靈山大佛,位於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約30公頃,包括祥符寺和靈山大佛,靈山大佛導遊詞。靈山大佛面臨太湖,北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為難得之佛國寶地。

祥符寺祥符寺是中國佛教四大宗之一的法相宗的祖庭。相傳,唐代貞觀年間(627-649),唐僧玄奘從天竺(即古印度)取經歸來,看見無錫馬山秦履峰之東彷彿天竺靈鷲山,因此稱之為“小靈山”,並命弟-子窺基在此開法,並慈恩宗(即法相宗)第一世。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重建山寺,並改稱“祥符禪院”。北宋宣和四年(1122),升為寺,稱“祥符寺”。清新肅穆的優美景色和“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境使祥符寺聞名於世。而明、清兩朝的修繕、擴建又使祥符寺殿宇巨集壯,香火鼎盛,寺僧眾多,磬聲跌宕,盛極一時,與無錫惠山寺、常州天寧寺齊名,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

祥符寺歷經千餘年風雨戰亂,幾經興衰毀建,但香火不斷,名僧輩出,導遊詞《靈山大佛導遊詞》。自窺基以後,湛然法師、道巖法師、空海上人、唯安法師、洪儲法師、紀蔭法師先後在此住持。

明代空海上人(即智瀾法師)曾在此致力於環境開發建設,植青松600萬株。由於土質肥厚,數十年後,青松茂盛。當年,翰林修史聶大年曾有《贈空海上人》詩一首:“湖上得幽寺,四圍皆亂峰。二三千畝稻,六百萬株鬆。”多年以後,聶大年再來祥符寺時,已是“彷彿南屏十里鬆”,只得“蒼臺白石認行蹤”了。半個多世紀後的王世貞在《題寺鬆》中寫道:“未拜寺中佛,先看門外鬆。”可見空海上人之無量功德。

康熙年間,祥符寺的紀蔭法師名氣更大。紀蔭法師,字湘漁,號宙亭。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曾三次召見紀蔭,後又多次召見入京。康熙三十八年(1699),敕賜“水月禪心”匾額,並自制詩七絕一首,臨米芾書一幅,臨黃庭堅書兩幅,還賜玉如意、銅雀瓦硯、綠端硯等物。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祥符寺由地方出讓給常州天寧寺,為天寧寺下院,天寧寺高僧圓寂後均於此入塔。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農曆二月十二日,日軍在馬山實行“三光”政策,祥符寺殿堂大部分被毀,天寧寺派往祥符寺的堂主中庸和尚,書記廣渡和尚和其他十二僧人全部被殺。劫後,僅存香積廚與庫房數間。

1992年,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區成立後,作出了重建祥符寺和在寺後小靈山建一座88米高的釋迦牟尼立像的決定。

1995年10月27日,祥符寺大雄寶殿落成,佛像開光,方丈升座。中國禪宗曹洞宗第四十八世傳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當代著名高僧茗山法師出任方丈。

靈山大照壁靈山大照壁位於靈山大佛廣場南側,是勝境廣場上的主建築,於1997年4月3日落成。照壁北倚靈山,南望太湖。長39.8米,高7米,厚1.3米,為目前中國石雕照壁之最,可謂“華夏第一照壁”。

大照壁南立面是題為“靈山勝會”的大型石刻組雕。中間部位描繪佛祖釋迦牟尼法架光臨天際說法,諸佛、菩薩、各路神仙騰雲駕霧,乘龍馭鶴,同來靈山。祥符禪院首任主持窺基大和尚,笑容可掬,垂手恭迎。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11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的小靈山地區,該處原為唐宋名剎祥符寺之舊址,為儲存古蹟,弘揚文化,落實宗教政策,由修復祥符禪寺建造大佛立像籌建委籌劃,在恢復祥符寺的同時,興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景區位於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約30公頃。從靈山大型果園停車場步行至照壁廣場,可見三山環抱,靈山大佛巍然屹立,氣勢雄偉壯觀。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為難得之佛國寶地。靈山大照壁長41.6米,高6.63米,正面“靈山勝會”石刻組雕,神仙道偉,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為“唐僧賜禪小靈山圖”。

這尊巨集偉莊嚴的大佛是中國佛教界近百年來最大的一件盛事。同時也將成為太湖明珠--無錫的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佛經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經過開光,其神聖意義方始具備。靈山大佛開光盛典由當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現場由萬盆鮮花,千米黃絹妝點。五百米朝聖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級登雲道滿植金菊,千棵喬木黃布裹身,萬羽信鴿繞佛飛翔。

梵音嫋嫋,鼓樂交鳴,再現佛佗住世之景;信眾雲集,焚香頂禮,盡顯我佛歸心之德。開光當日,從凌晨四時起,各地信眾絡繹而來,自市區至馬山,車流綿延二十餘公里,持續近四個小時。是日,瑞靄低垂,隨著輕風在大佛周圍緩緩舞動,隨著大法師曼妙的經聲,祥雲飄升,霧靄盡散,佛祖慈顏顯現:雙眉半彎,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閉,欲語先聞。數萬信眾虔誠禮拜,默許心願,法喜盈會,盡顯吉祥。現在,大佛開光現場均原樣保留,開光錄相不久將迴圈播放,以使更多未能親臨開光現場的參拜者得以領略開光盛況,共結法緣、同沾法喜!

大佛採用錫青銅材料鑄造,除因青銅件持久永恆外,更重要的是青銅藝術是源於石器時代的古典藝術精粹,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極為燦爛的一部分.青銅藝術的古樸素雅和優美細緻,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大佛的鑄造是一項大規模、高難度的工程,籌建委決定由南京晨光集團承建此項工程。南京晨光集團有令人信賴的技術,並曾在建造香港天壇大佛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大佛的建築結構設計由設計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而名聞海內外的華東建築設計院承擔。大佛藝術造型由南京藝術家吳顯林負責雕塑設計。

靈山大佛的主要資料資料如下:1、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2、靈山大佛佛體(不含蓮花瓣)由1560塊6-8毫米厚的銅壁板構成,焊縫長達30餘公里。3、靈山大佛鑄銅約700噸,銅板面積達九千多平方米,約一個半足球場大小。4、由於高科技的運用,靈山大佛能抵禦14級颱風和8級地震的侵襲。

靈山大佛的塑造,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形相的記載完成。大佛慈顏微笑,廣視眾生,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願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為祝福之相,整個佛像形態莊嚴圓滿,安詳凝重而細緻,顯現佛陀慈悲的法相。

靈山勝境距無錫市區17公里,有旅遊專線公路相通,位於滬寧高速公路與京滬大動脈之上,交通十分便利。近來開通的高速遊艇將靈山勝境與黿頭渚、三國城、水滸城等新老景點在15分鐘內聯成一體,並有遊船與蘇州、湖州、杭州相通,環太湖一帶從此形成更加緊湊的旅遊板塊。另外,大佛正面對太湖;左邊青龍山;右邊白虎山;後面對靈山,佔吉位。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12

靈山大佛高88米,連同底部的基座在內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靈山大佛佛體由1560塊鑄造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蓮花座的440塊,就剛好塊。總共耗用銅725噸。凡捐資滿人民幣100 萬元的,可在一片蓮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我們整個大佛建造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並且採用了完整的抗風、防震、耐腐蝕、避雷等措施。靈山大佛是分塊鑄造,然後再在現場將它們一塊塊地拼裝,焊接在一起,使它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日本奈良有一尊古代的銅佛,叫做“奈良大佛”,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日本人稱之為“國寶”,其實只有十幾米(14.8)高,當時鑄造它的時候,竟動用 了260萬人,為當時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半。我們建造靈山大佛,最多亦不過涉及到幾百人,而且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造成了。這靠的是現代科技手段。

靈山大佛1997年建成開光。至此,東有無錫靈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壇大佛,西有四川樂山大佛,北有山西雲岡大佛,中有河南龍門大佛,中國大地五方五格局得以圓滿。

我們面前通往大佛腳下的這道長長的階梯,稱之為“登雲道”。登雲大道一共216級,共分七個平臺,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從上往下看,只見平臺不見臺階,正好符合俗語“救一生靈,勝造七級浮屠”。登上216級臺階,寓意著消除108種煩惱,佛教中認為人生共有108種煩惱,我們每登上兩級臺階便消除一種煩惱,登上七級平臺,諸多煩惱也一掃而空了。終於上了216級臺階,現在我們休息一下。各位遊客,現在我們要遊覽的是靈山佛教文化博覽館,大家跟我來,遊覽之後我們還要登上大佛蓮花寶座,去“臨時抱佛腳”。所謂抱抱佛腳,一生平安。大家看看,大佛是多麼巨大,從下往上看是不是有點眩暈的感覺,大佛腳趾都有半人高,抱抱大佛腳趾,和大佛親密接觸一下,拍張照留個影,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喲。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13

1997年建成的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的小靈山地區,該處原為唐宋名剎祥符寺之舊址,為儲存古蹟,弘揚文化,落實宗教政策,由修復祥符禪寺建造大佛立像籌建委籌劃,在恢復祥符寺的同時,興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佛立像。

首先,大佛所在位置是由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其次,靈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親自主持下建造起來的,得到了中國佛教界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襄助。在靈山大佛建設過程中,趙樸初先生還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隨著靈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圓滿了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靈山大佛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17米,由1560塊青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總用銅量達到了700多噸,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到了35公里。

在大佛的建造過程中,運用了現代高新科技,如先進的抗風、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針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髮髻裡。由於使用了特型銅壁板和先進的焊接技術,大佛的外型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稱為"施無畏印",那是大佛在為眾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稱為"與願印",那是在保佑眾生平安快樂。莊嚴安詳的大佛,時時刻刻都在祝福遊客呢。可以說,靈山大佛是集文化、藝術和宗教於一體的大型藝術珍品。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國泰民安、國富民強的盛世,才能實現這一盛舉。

不知道在朝拜大佛時是否注意到――瞻仰大佛,不論走近走遠,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總跟隨著,關注著。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佛眼"真的會"動",難道是"佛法無邊,無所不見"麼?其實是雕塑家的神來之筆和建設過程中的天作之合,創造瞭如此神奇的效果。關於靈山大佛的神奇,在民間和遊客、信眾中還有許多傳說,例如靈山大佛開光時的奇異瑞象、太子像開光千僧大法會時的祥瑞天氣等等,如果有興趣,不妨到靈山探個究竟。

此外,到了靈山,可別忘了去抱抱佛腳,這可是唯一能夠親近大佛的方式。常說:"摸摸佛手有福氣,抱抱佛腳抱平安",在靈山抱佛腳能給大家帶去平安吉祥、福壽康樂。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14

今年國慶節,爸爸帶我遊覽了無錫靈山大佛。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西側的小靈山上,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是太湖明珠——無錫的標誌之一。

靈山大佛坐落於山清水秀的無錫太湖之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由1560塊6-8毫米厚青銅壁板拼裝焊接而成的,總用銅量達到了700多噸,全部銅板展開面積可達到9000多平方米,約一個半足球場大小,焊接它們的焊縫總長度達到35公里。

大佛形態莊嚴圓滿,安詳凝重而細緻,慈顏微笑,廣視眾生,顯現佛陀慈悲的法相。大佛右手指天,稱為“施無畏印”,那是大佛在為眾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稱為“與願印”,那是在保佑眾生平安快樂。

我爬到佛基來到佛腳下靠近大佛向上仰視,湛藍的天空中白雲悠悠,讓人產生佛在“動”的感覺。撫摸大佛身體各部勻稱適度,衣飾褶紋明快流暢、飄逸靈動,更增加了大佛的動感,使遠觀近瞻都十分相宜。可以說,靈山大佛是集文化、藝術和宗教於一體的大型藝術珍品。

從佛腳下下來,我雖然感到很累,但我內心還是異常地開心和激動。心想:下次有機會我一定還要來無錫靈山,再撫摸靈山大佛,抱抱佛腳,這可是唯一能夠親近大佛的方式。

靈山大佛的導遊詞 篇15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七月的杭州總是烈日炎炎,可是靈山洞卻吸引了許多外來的遊客,昨天,我和媽媽也去了靈山洞乘涼。

在離洞口10幾步時,我已經感受到從洞口飄來的一陣涼意,跨進洞口,更是一陣涼快的感覺,就像我們呆在空調裡似的。洞口周圍都坐滿了人,有的人在喝茶聊天,有的人在打撲克牌,還有的小朋友在動口嬉戲,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休息,過了一會兒,我和媽媽就走到洞裡面去了,裡面黑乎乎的,害得我汗毛直豎,山洞裡面很冷很冷,讓我感到十分害怕,好象在拍電影似的……

靈山洞真是一個好地方,既不會花很多錢,也不會浪費電。如果哪裡停電了,可不要忘記靈山洞這個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