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美國人談美式教育觀,培養職業興趣最重要

欄目: 職業生涯規劃 / 釋出於: / 人氣:1.27W

斯科特先生目前在重慶工作,他非常喜歡重慶這個城市,也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在談到美國教育觀點時,他以自己家庭教育為例告訴我們:他們兒子在他的影響下,較早確立專業興趣和職業定位,進入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畢業後就獲得不錯的計算機的工作職位。而對於女兒,過於溺愛,在大學專業選擇上遷就於女兒的興趣愛好,選擇了強調通識教育而弱化專業研究的東北部的文理學院英文專業,畢業之初並沒有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在一家報社做編輯, 但是不滿意工作現狀,所以準備攻讀博士學位,這形成了“good study, no job”。

美國人談美式教育觀,培養職業興趣最重要

文理學院:“good study, no job”?

從他們家裡的案例可以看出,在美國的只是就讀文理學院的學生,如果本科畢業後就工作,仍面臨對口就業的困難。如果對於美國本土學生如此,我們的中國學生更要小心選擇文理學院,特別是希望4年後就準備留美找工作掙錢的同學,國際學生在美就業的優勢領域還是專業技能和數理或研究方面,而回國發展就不得不面對國人對文理學院的瞭解匱乏和誤解。有個笑話:“一名畢業著名文理學院colgate college(有同學戲譯為高露潔學院)回國後,應聘某知名國企,哪知人力總監看完簡歷疑惑問他:為什麼不去高露潔應聘?不是專業更對口。”搞得海歸學生哭笑不得。

建議選擇文理學院的2個基本原則:1.選擇文理學院的大部分學生是因為現在的興趣而非為了將來的就業;2. 選擇文理學院的大部分家庭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事業而非當下職業; 當然中國學生和家長選擇文理學院還有一個現實的意義就是相對於綜合大學拿獎學金和財政資助更容易, 比較適合學生成績優秀(但非頂尖,如託福100上下,sat左右)但家庭經濟普通(如每年僅能支付1-2萬美金=10萬人民幣左右).

中學時代就應逐步培養未來職業目標的興趣

斯科特先生認為學生應該從中學時代就應該逐漸明確未來的職業目標和有意培養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否則會耽擱和浪費學生的時間, 以他自己為例,在高中畢業的時候並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最開始覺得對教師工作還可以,但大二的時候對文學感興趣, 又選修了不少英文和文學的課程,但一年後他在接觸到一次植物研究的專案,發現這才是他最喜歡的工作,但那時他的4年大學已經快度過了3年,因此他又花了三年時間完成了本科和碩士的學習,最後畢業的專業是植物學碩士,現在兼職美國一家著名的環境生物機構, 每年穿梭在美國和亞洲各國,幫助政府和機構預防,監控植被環境,很多的論文在美國頂尖大學的研究刊物發表, 也多次受到農業與生物環境聞名的美國康奈爾大學邀請完成博士研究學位. 因此, 他認為中國的高中階段文理分班和大一定專業是不錯的制度, 可以幫助學生做一個未來的職業或發展的決定和規劃, 但不好的就是”一次定終身”, 沒有機會改變.

中美家庭對於孩子教育觀點差異

美國父母一般都是支付孩子到高中教育,高中畢業生的大學教育主要是靠學生貸款或財政資助,但也有部分美國家庭為孩子支付大學教育,大部分願意為孩子支付部分或全部費用的家庭是擔心通過貸款的大學生在畢業時候的壓力太大,因為4年的大學貸款對於剛剛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的畢業生而言,仍是一筆非常大的償還壓力,而希望孩子在畢業後可以更好的獨立生活和輕鬆工作。即使有這樣想法的家庭,也一般是有良好的家庭收入和不影響父母的生活質量的情況下的“幫助”,而不認為“家庭資助孩子上大學或私立中學”是父母理所當然的責任和事情,同樣一般被父母資助的大學生並不願意被人知曉,而是儘量希望結束這樣的父輩支援。他認為中國的學生很幸福,父母可以為孩子存錢讀大學,甚至為孩子買房買車. 中國學生簡直就是生活在”幸福的天堂”和”一直被寵愛的寶貝”。

斯科特先生認為中國的中學教育是不錯的, 教學的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都是不錯的, 但他們仍希望孩子去美國讀高中,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 讓孩子遠離家庭. 他認為中國的家庭氛圍和觀念都是圍繞孩子轉,這樣孩子就很難脫離家庭的圈子, 父母也不願意輕易讓孩子脫離關愛, 但一個已經15歲的學生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對於孩子將來發展並不不是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