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幼兒園小班教研工作總結(精選5篇)

欄目: 幼兒園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3.07W

幼兒園小班教研工作總結(精選5篇)

幼兒園小班教研工作總結 篇1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研究,我們在園本課程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些優質的方案,推動園本課程的積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幼兒園藝術特色的內涵發展。根據本園業務計劃的要求以及本教研組的實際情況,第二學期中我們把重點研究放在:

一、以《需要為導向的幼兒藝術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科研引領,力求在藝術活動中創設多元的藝術環境,滿足小班幼兒多樣需求,促進小班幼兒個體化發展。

二、繼續以高階教師研修班為引領,繼續推進小班本體遊戲與個別化學習相互融合的遊戲,重點關注教師在遊戲中的觀察與指導。

現在我就本學期的研究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藝術活動中多元藝術環境創設,滿足小班幼兒的需求:

通過總結和梳理,我們結合組內教師的實踐研究活動等,對美術、音樂、語言等等的藝術活動中材料的提供、環境的創設進行了總結提煉對活動素材中的教育價值點進行挖掘,把材料進行細化,解決教師在執教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給教師提供了幫助。

比如在美術教學中大家從理論進行研討,初步瞭解美術活動是促進幼兒創造力發展的有效途徑,幼兒十分喜愛,他們能從這種操作遊戲中發現無窮無盡的樂趣,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慾,同時,便於教師瞭解幼兒奇特的思維特點與個性的萌芽。幼兒生來就有探究的本能,教師在美術活動中應選擇和提供適合幼兒年齡特徵的材料,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並引導幼兒自由探索、交流試驗,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從幼兒美術活動的發生來看,幼兒美術活動特別是幼兒早期的美術活動,是一種自發的塗鴉行為。幼兒最初不會為了表現繪畫內容來使用工具,更不懂得利用材料的特性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而是將工具材料視為一種有意思的玩具來使用,在對材料和工具的探究中,逐步形成具有某種自我意象的塗鴉和建構,併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創設豐富有趣的材料,提供符合幼兒年齡特徵的材料,激發幼兒的創作能力。

上述都是教師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到了,由此在專題撰寫中教研組成員結合日常的工作,從自身的經驗、困惑等方面進行了總結提升,並及時把自己的經驗進行了分享,把自己的實踐提升為理論,更加理性的思考了本次的專題,並且最終的專題也在松江區教育雜誌上進行了發表。

二、區角遊戲與角色遊戲的融合:

結合本學期的課題研究,我們繼續對區角活動中材料的提供,教師的指導進行了研討。在活動中大家結合自身的經驗,以案例的形式展開研討。比如在區角講評中,小班孩子由於年齡小,普遍存在“坐不定”的現象。一段時間來,可以利用數碼相機及時拍攝、引導幼兒在觀看中講評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分析下來,幼兒之所以喜歡這樣的講評方式,原因有以下兩點:

1、及時的回憶重現小班的孩子,受其心理年齡的影響,思維以直覺行動為主。當看到電腦中出現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時,會使他有一種親切感,也便於他主動地回憶與重現自己玩過的遊戲,把好的經驗提供大家分享,有不足的地方共同幫助指出,充分地激發起幼兒想說、敢說的願望。

2、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孩子的年齡越小,就越需要給他展示的機會,從而讓孩子覺得自己很行,老師和朋友都很注意他,從情感上得到一種滿足。在觀看電腦上照片或錄象的過程中,也是給孩子的一種自我的展示,一旦成為了大家關注的主角,必定會增強他的自信心,給孩子以成功的體驗。

因此,我認為,利用拍攝的方法不失為區角講評的新妙招,有利於我們小班孩子更好地參與到集體的講評中,在交流與分享中有所收穫。這些都是通過組內教師共同的研討得到的一些體會,感悟。由此在開展區角講評中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幼兒的個性了更加凸顯了,孩子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了提高,更加適合孩子的發展。

三、新教參的有效使用:

經過一學期的研究探討,教研組成員在如何使用新教參也有了許多心得,比如新教師能夠順利的運用新教參,會上課;組內有經驗的教師能夠上好課,運用新教參中的經驗點,價值分析等組織開展幼兒有興趣的,好玩的主題活動.

在本學期中教研組驗收中,周老師設計的《春姑娘》、陸老師設計的《種花》等等都選自新教材中的活動,結合本班孩子的興趣、熱點,教研組群策群力一起完善活動的內容,最終也取得了專家的肯定。同時在教研組推優評比活動中,從新教師的活動到青年教師的活動都源於新教參,整個小班組也得到了院內領導的認可,得到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和一個鼓勵獎的好成績。

四、問題反思:

1、 教師能夠結合經驗,以案例的形式開展討論,但是總結提升、理論梳理還是有所欠缺的。

2、在材料的投放中,教師能夠考慮到趣味性、新穎性、挑戰性等等,但是在教師的觀察指導、分享交流中,教師還是存在提升不到位,總結不精練等等的問題,尤其是青年教師。

3、在本學期中大家對新教參中的活動進行了研討分析,能夠初步的使用新教參,但是在經驗點的挑選、活動價值點的取向等以及對新教參活動創造性的使用等等,教師還有待進一步推敲。

幼兒園小班教研工作總結 篇2

_我們小班組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班組內非專業的新教師佔大部分、在面臨新入園幼兒的適應上存在著很大的困惑。針對存在的現實問題,我們教研組在園課題《歡樂教育特色活動內容研發及組織實施的實踐研究》的引領下,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集體遊戲促進小班集體適應的實踐研究》,以幫助新教師能順利的做好小班孩子的集體適應。

如何做好課題的研究,幫助教師順利的對孩子進行集體適應的教育,讓孩子能適應集體生活,我思考了許多,在實踐研究中也付出了許多。通過一個學期的研究,我們初步取得了一些經驗,幫助教師們勝利的完成了小班孩子的入園集體適應。

一、開學前教研重點的制定和開展(既孩子入園前的適應對策):

小班的孩子由於第一次從家庭環境走向集體環境,在心理和生活上都會面臨很大的轉變,這一階段的孩子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容易情緒化和牴觸化。他們會對陌生的環境表示及其的不適應,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做好孩子入園前的適應準備是很重要的,而做好的對策就是了解孩子和家庭。

首先從讓新教師明確孩子不適應集體生活的現象這個點來展開教研。

在教研活動的時候邀請了有經驗的小班教師來傳授對小班家長的家訪工作:從家訪的目的、形式、交流的內容、注意的事項、需要了解孩子的什麼內容、家長配合的內容等幾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讓新教師在家訪的時候增強自信。通過大家的研討,新教師們明確了孩子入園前的適應準備,通過適應走訪、調查新生家庭,談話交流和問卷調查的形式,瞭解了幼兒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科學地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入園前的培養和教育,幫助孩子對老師產生了好感和信任感。,使孩子適應了集體生活。

其次,做好入園適應前的環境創設工作。

溫馨寬鬆的環境能穩定幼兒的入園適應。我們在教研活動時圍繞創設怎樣溫馨的、幼兒喜歡的、家庭式的環境進行討論。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幼兒的活動室以童趣的形象出現讓室內的氣氛熱鬧而溫馨,舒適而美麗,有趣而生動。如:牆面環境中出現幼兒喜歡的卡通動物和人物用各種材料進行美化和裝飾、貼上幼兒的照片和全家福的溫馨照片,讓幼兒從入園見到的第一眼起就能強烈地被吸引,感受幼兒園有趣的生活,促進幼兒的入園適應。

二、理清教師的思路,明確小班幼兒的`集體適應表現。

在開展教研活動時幫助教師明確對歡樂特色活動的理論認識,到探討適合小班幼兒適應性的遊戲內容以及採取的措施等方面,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集體遊戲的設計、師幼之間的互動等方面進行具體的研究,提升非專業教師在集體遊戲中的有效指導、觀察能力,促進小班幼兒更好的適應集體環境。

1 、讓教師明確集體適應是社會活動的一個表現。

認識社會活動的定義: 指幼兒將在生活中看到的和掌握的各種經驗,通過各種模擬的社會環境以 社會角色、社會 語言、行為等方式進行表現。

小班幼兒的集體適應是小社會活動中一點,注重的是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包含了適應集體生活的時間安排、規則約束、行為標準、語言的規範、生活行為能力的養成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旨在讓孩子通過集體這個環境來掌握各種必要的生活技能和行為習慣,為更好的融入社會做準備。

教師們將討論和實踐進行結合,讓教師明確幼兒的集體適應表現在一日活動中,然後針對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的注意點開展了討論,讓教師根據自己班級幼兒實際情況進行適時的知道,幫助孩子儘快的適應集體生活。

2 、理清小班集體適應的內容:

我們組織教師討論:你認為小班孩子的集體適應可以包含哪些?教師們紛紛的將自己對集體適應的認識進行了交流,最後大家對交流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得出了小班集體適應的內容:

主要包括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友好相處的能力,自律的能力,表現與理解的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良好的生活、衛生、學習習慣等。社會性內容的實質即如何學習與別人友好相處並適應環境的能力。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內容主要體現在自我意識、情緒情感、個性、社會交往、道德的發展五方面。

在幼兒的實際適應表現中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的適應:

(1)環境適應:幼兒喜歡在熟悉的環境生活,一旦離開這樣的環境就會產生焦慮,從而不適應,所以幼兒對幼兒園的適應環境創設很重要。教師在瞭解幼兒的特點和習慣後應儘量給幼兒一個熟悉的環境,除了教室佈置上突出和諧溫馨的家園主題外,在家訪時可以收集幼兒家長的照片佈置在活動室,收集幼兒喜歡的物品放置在活動區,掛置幼兒認識的動漫圖片,談談幼兒知道的話題,播放幼兒熟悉的歌曲和動畫片等。讓幼兒走進幼兒園就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東西,有一定的寄託,情緒得到滿足。另外教師的態度也是一種環境適應,“愛”孩子大家都會,主要是要幼兒感受到你的愛,體驗到你是最關注他的,會像媽媽一樣給與幫助和愛護,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好話是小班幼兒最高的獎勵和快樂。

(2)生活適應:幼兒入園後最大的不適應就是生活上的不適應,教師應幫助幼兒逐步掌握生活自理能力,漸漸的走向適應,不能有一口吃個大胖子的思想,要明白幼兒的情況,有針對性的教育。比如吃飯時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指導他們正確的拿勺吃飯,半扶半拉的一步一步養成習慣。還可以允許幼兒帶自己喜歡的玩具(依戀物),延緩幼兒午餐午睡時間等都是降低幼兒入園焦慮的有效對策。

(3)學習適應:幼兒一旦入學就是一個群體,就要參與群體活動,接受知識的薰陶,養成一定得習慣,而小班的孩子幼兒年齡的特點,對於學習的意識只限於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一起遊戲,所以我們的各種活動要與遊戲相結合,學習遊戲一體,在遊戲中學習規範準則,學習新知識,提高認知能力、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另外3-4歲的幼兒不適合組織過於安靜的活動,因為安靜的環境會使他們想起家人,因此組織大量有趣的教學和遊戲活動至關重要。除了組織集體的活動外,還可以開設一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親子活動、大帶下活動、自主的區域特色活動等,從中將單調、枯燥、重複性強的學習活動與生活活動情境化,趣味化。

3 、分析哪些集體遊戲適合小班幼兒的集體適應。

通過大家對遊戲內容的分析和實踐驗證,我們在教學中得出了適合小班集體適應的遊戲可以包含以下內容:

小班集體遊戲可以包含很多領域的內容,有社會認知、語言發展、藝術表達、情緒表現、健康安全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在實踐中通常可以分為語言遊戲、音樂遊戲、智力遊戲、體育遊戲、角色遊戲等各類遊戲,通過在一日活動中的滲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適應能力。

三、利用集體遊戲促進幼兒集體適應的對策——既教師在集體遊戲指導中的有效策略。

明確了集體適應的內容,瞭解了集體遊戲對孩子的促進作用,我們加強了教師在集體遊戲指導中的有效策略的探討。

1 、挖掘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的遊戲過渡。

孩子來園後的交流活動,我們通過“找朋友”的遊戲,讓教師先和幼兒做朋友,再引導孩子和教師做朋友,接著進一步引導孩子和同伴去找朋友。通過一系列的找朋友遊戲,孩子們認識了老師、同伴,漸漸的適應了集體人員。

區域遊戲中教師通過和孩子一起玩、做孩子的玩伴來引導幼兒熟悉集體環境,讓孩子融入集體的環境中,在操作擺弄的遊戲中建立自信,幫助孩子互相熟悉和了解,培養合作、謙讓精神,體驗與同伴交往合作的快樂。通過到“娃娃家作客”的遊戲,讓幼兒用小勺喂娃娃飯吃;提供玩具娃娃、小夾子和小衣架,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掛衣服等,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濃厚,通過反覆練習,使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活動中,幼兒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讓幼兒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交往技能,從而引導幼兒學會遵守集體活動的規則,懂得同伴間要相互謙讓,增強幼兒的友好情感和共同活動的興趣。以遊戲本身所具有的自主性、興趣性和社會性,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幫助孩子適應集體環境。

集體學習活動中儘可能的以遊戲的形式來開展,如通過點名的遊戲,讓孩子介紹自己、認識同伴、熟悉朋友;小手拍拍的遊戲幫助孩子穩定情緒、適應集體生活。

戶外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我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多種遊戲,讓孩子在擺弄豐富的運動器具中獲得快樂,促進孩子適應集體生活。

2 、結合主題開展適宜的遊戲,促進孩子適應能力的提高。

我們的課題研究離不開教育教學的實踐,因此在新教材的引領下,我們通過一個個的主題,設計豐富多彩的遊戲進行教學。如主題“上幼兒園”“小寶寶”中,我們設計了“誰的名字”“我的朋友”“找朋友”“小火車開來了”等一些孩子喜歡的遊戲,幫助孩子認識了班級教師、同伴,在和教師、同伴的交往中獲得快樂的體驗,幫助他們適應集體環境。主題“學本領”中,設計了“我的本領大”“我學小動物”“動物捉祕藏”等遊戲,讓幼兒學會了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吃飯、上廁所、獨立午睡、洗手等),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鼓勵孩子向困難挑戰。

3 、加強家園配合、在親子游戲中促進幼兒適應能力的提高。

孩子的集體適應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因此我們在研討中注重家長工作的方式,幫助孩子適應新的集體環境。

為此我們研討和組織了“迎新年親子創意服裝秀”的親子游戲活動,給孩子、家長和教師進一步提供互相熟悉瞭解的機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家長的參與性,增進家長之間、幼兒之間、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聯絡與交流,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4 、教師以積極的鼓勵方式增強幼兒的自信,是促使孩子適應集體環境的有效方式。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地去戰勝困難,努力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的內在動力。因此我們要求教師的方式鼓勵孩子,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因為教師的誇獎和讚揚能使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幫助孩子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享受戰勝困難後的成功和喜悅。激勵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樹立自信,充滿信心,勇往直前,在未來的學習生活和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敢於挑戰新的事物,主動適應新的環境。

幼兒的集體適應不僅僅是短暫的一個學期,而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所以我們要隨時的做好準備,及時解決問題,為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集體做好工作。

幼兒園小班教研工作總結 篇3

通過全園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我們順利完成了一學期的工作。本學期,我們緊密圍繞新《綱要》精神理念進行貫徹落實。根據我園的實際情況,以教委辦精神為引領,開展了豐富有效的教研活動。較好地調動了教師們對“教”“研”活動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和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現將這半年來的工作做如下的總結,希望能借此積累好的經驗,同時反思存在的不足,促使我們不斷學習,努力提高,使教師的工作和業務能力逐漸成熟起來,為下學期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

一、日常教學的管理時時抓

加強一日活動各環節的管理,對照《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和《幼兒園教學活動常規細則》的要求,我們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健康、和諧、安全、豐富、新穎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充分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及時挖掘生活常規的教育功能,通過常規的培養將道德教育同幼兒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發展他們的自理自律能力。

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有效抓

1、緊抓學習機會。幼兒園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積極參加每次的觀摩研討活動,特別珍惜每次鎮級、市級的各類培訓講座機會。這學期我園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共20人次以上。分別組織教師觀摩鎮語言優質課活動、市語言優質課活動、實驗幼兒園“創造遊戲”活動、觀摩鎮級開放日、組織三名教師參加期初工作檢查、選派兩位教師參加市保健員培訓。

2、在學習的基礎上,幼兒園還進行二次培訓,將好的經驗和教學理念進一步傳達與幼兒園的老師們共享,提升全園教師的專業水平。

三、週四教研日週週抓

1、本學期,幼兒園根據園內實際,分別採用結對子、同課異構的形式,共同研討。展開的課題是語言領域的兒歌《家》《尾巴的用處》《動物的嘴巴真有趣》《輕輕地》《水果歌》、散文詩《秋天多麼美》詩歌《美麗的傘》、故事《三隻蝴蝶》《膽小先生》閱讀《小熊睡不著》講述《聖誕樹》。在教研活動中,每個活動都能如期進行,教研氛圍融洽,真正落實了“週四教研日”和“每聽必評”的兩項制度。本次活動一課二研的居多如:《三隻蝴蝶》《秋天多麼美》《尾巴的用處》《輕輕地》等。在活動中,教師能從知識、情感、能力三維度制定活動的目標,且能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另外,環節的設計較清晰有層次性,並能逐步凸顯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主導的,師幼互動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在教學手段上也有所創新,教師能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製作課件利用多媒體讓幼兒更直觀的學習、理解活動內容,藉助圖譜突破重難點。

2、各年齡段的教研力度也逐步加強,新老教師的配對開課學習也取得較好的互動。在教學活動中,結對子的教師們能認真備課,共同準備教具,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每個新教師獨立制訂計劃,獨立設計教案,獨立上一節公開課,促使新教師快速成長。

四、勤於筆耕學寫抓

為提高教師整體寫作水平,我園這學期以教師績效為契機,並對教師的寫作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大膽動筆、積極投稿。大大的提高了教師的寫作水平,每個月都能向教育網線上投稿數篇,並且中稿率也相當高,短短的一學年就投了121篇。相信從不敢寫到敢寫到樂寫中,老師們的收穫也會越來越多。

五、成效與不足

1、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開展教學展示活動。其中,教師提供大班語言活動《雲彩和風兒》代表幼兒園參加鎮片段教學榮獲二等獎,同月參加鎮級語言優質課堂教學評比榮獲二等獎。

2、開展幼兒講故事比賽,11月10日,我園兩位小選手代表幼兒園參加鎮舉辦的“幼兒講故事比賽”,她們分別是大一班小朋友榮獲三等獎、中三班小朋友榮獲優秀獎。

3、12月28日我園六名小朋友參加“皇家杯”百名幼兒迎新年現場主題畫。中2班小朋友榮獲二等獎,大2班小朋友榮獲三等獎、其他優秀獎。

4、老師參加鎮幼兒園教師“一筆一畫”硬筆三等獎。

5、特望參加鎮首屆舞蹈大賽榮獲三等獎。

以上這些是我們在這學期所取得的成績,在成績的背後我們看到是更多的不足:如教研氛圍不夠濃厚、教師思維不夠活躍,在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感想及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時有所保留、不夠大膽。在對幼兒個別輔導時,應找準切入點、抓好大方向、大膽創新。

幼兒園小班教研工作總結 篇4

忙忙碌碌中,一學期又接近了尾聲。回顧這一學期,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大家都過得緊張而又充實。本著“讓幼兒園成為孩子生活、學習的樂園,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快樂地度過每一天”的原則,我們年級組所有成員努力著。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我們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榮辱與共,是一個團結的團隊。年級組無論是開展教師活動,還是幼兒活動,大家都鼎立支援,竭力配合,較好地完成本學期的各項工作任務。下面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認真進行專題研討,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我們年級組的老師都有了相當長的工作經歷,對各科教學也有了一定的經驗,但到達一定程度後,再想上一個臺階,顯得很難。為了提高老師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大家一專多能,本學期,我們小班組的四位教師都根據自身的特點申報了某一學科領域進行專門的有針對性的研究。四個人正好涉及四個不同的方面,有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健康領域以及藝術領域。每個老師精心準備教案,在開展活動的時候邀請其他老師前來聽課,然後就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並修改教案,再在另一個班級進行修改後的教案的展示,再請老師們來聽,最後再次進行修改,最終形成一份比較成熟的教案,也使老師對這一活動有了較好的理解及把握。這對於上課的老師來說,是一個考驗;對於聽課的老師來說,是一次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好機會;對孩子來說,應該也是受益的。

經過一個學期的研討,期末的時候,各位教師還就自定的領域進行了彙報課的展示,我們小班組老師組織的活動都受到了大家的好評,認為大家在該領域有了一定的進步。一個學期的研討,讓每個老師都有了一定的收穫,一定的提高,但我們不能滿足於這小小的收穫,還應該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貫徹,才會有更大的收穫,從而真正在這一領域有長足的發展。

另外,我們繼續進行了角色遊戲的研討。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我們小班組的一位老師專門外出觀摩學習了姐妹園的角色遊戲開展情況,回園後,在全園進行了專項講座。講座分別從角色的選擇、遊戲前的談話、材料的投放以及遊戲後的講評這幾個塊面展開。經過學習,各班的角色遊戲都進行了調整,特別是材料的投放這方面,如插牌卡的運用、區域名字的呈現、流程圖的設計等等,都讓我們的老師從觀念到行為有了更新。

五月,我們小班組的兩位老師參加了市組織的區域活動觀摩活動,回來後也就此向大家進行了介紹,大家特別對於材料的提供這一塊麵有了更新的認識。

二、抓好抓細各項工作,促進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保育工作始終放在我們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做好春季傳染病、夏季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杜絕了傳染病在小班的傳播;孩子活動前進行安全提醒,把安全工作放入每月的日程安排;孩子活動量的達標我們也重點關注,等等。整個學期,我們小班年級組未發生安全事故。

“環境是老師。”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可以給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環境。”可見環境的重要性。針對這點,我們努力創設適合幼兒年齡特點、適合不同主題特徵的活動環境,使環境為課程服務,將環境納入課程實施,同時讓孩子們參與到班級環境的創設中來,使孩子們在環境的創設過程中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為了更好的落實這方面的工作,我們每月定期進行環境方面的評比,鼓勵大家常抓常新。

我們還一如既往地抓好孩子們的活動常規,重視對幼兒良好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讓良好的常規為學習服務。一學期下來,應該說進步是明顯的。而小班配備保育員後,園部把小班作為保育達標實驗班,對進餐活動有了細緻的要求。我們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規定餐前孩子們的座位安排,進餐過程的詳細流程,並認真執行。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已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老師及保育員在熟悉流程的基礎上也逐漸加快了分發的速度。

由於我園戶外場地小,晨間活動時總是顯得擁擠,特別是進入夏天,火熱的太陽烤得大家都往樹蔭底下躲,可有限的空間怎麼能放下這麼多的孩子呢?我們認真分析後做了相應調整,進行了晨間分散遊戲混班的實驗。我們根據當前孩子們的能力、特點、需要制定好各項適宜幼兒特點的活動常規,確保幼兒的安全。同時為了方便孩子認清老師,我們給每個孩子準備了不同顏色的手環,讓每個孩子找到戴著跟他手環相同顏色的老師。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孩子們每天都能進行各方面不同的鍛鍊,也大大提高了器材的使用率。

我們還始終如一地抓好區域活動的管理,每天讓孩子自主選擇區域,進行各方面的學習。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學習活動的需要,提供豐富的材料,給孩子選擇的空間。兩個老師和保育員相互配合,讓每個孩子每天在活動中都能有所收穫。同時也要求孩子學習整理操作材料,養成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研工作總結 篇5

_的時間又在繁忙中悄然度過,這學期我們圍繞《綱要》《指南》的內容,根據園務計劃、現行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教研組計劃,我們把工作重點落在:

1、繼續學習領會綱要精神,增強課改意識,深入開展“一課多研”活動,提高教師運用課改理念進行實踐的能力,幼兒園小班教研組工作總結。

2、以運動為切入口,探討小班情景性活動環境的創設,使活動更富童趣,並積極開展平行班區域活動。一學期來,我們4位教師,在園領導的指導幫助下、在老師們的默契配合下認真學習新教材,邊學邊研究實施,深入開展研討,不斷地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時期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一、加強學習,進一步提升理念

理論學習有利於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教師形成與正確教育觀念相吻合的教育行為策略,為更好的帶領半日活動提供基礎與保障。由於師資水平有限,因而時常給學習和研究帶來許多困惑,反映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缺乏,特別是思想觀念轉變與實踐、行為的脫節,缺乏實踐的總結研討,往往使教學停滯不前或前進步子太慢。通過年級組為大家提供的借鑑和啟發是直接的、具體的、可操作的;首先,統一年級的幼兒特點相同,發展水平接近,教師的教學方法、策略可以相互啟發、借鑑;其次,同一年級使用同一本新教材,有利於大家共同研討,挖掘主題;第三,由於處於同一年齡段,幼兒關注的話題和教師預設的主題比較接近,有利於主題資源的共享。

本學期,首先,我們通過《指南》的學習,使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加大了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理論學習,同時改變了教研的學習方式,從中轉變了教師的課程理念。其次,採用了參與共同理解細讀教材,共同備課,使教師們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相對提高了。在探討小班情景性活動環境的創設,使活動更富童趣,並積極開展平行班區域活動。由於組員們都沒有經驗,沒有可以借鑑的材料,這就需要發掘我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於是我們先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小班幼兒適合的運動器械”、“怎樣創設情景性區域活動”,使教師知道了幼兒園運動活動環境創設的原則,在設計中我們緊緊圍繞原則,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先集體討論備課,從場地的安排、材料的投放、器械的製作一一精心的設計,我們設計了投擲區、平衡區(包括走跑)、鑽爬區、車輛區為了更好的做好保育工作,我們還開闢了休息區供孩子擦汗、休息;然後進行實地操作從場地的佈置、材料的擺放、器械的分佈;針對不足之處組員們就地進行及時的調整;如:我們發現孩子們在車輛區中車輛有亂開亂停的現象,我們及時開設了停車場讓孩子有次序地停放車輛,還在場地上貼上了標誌用影象來暗示提示孩子游戲,進一步激發孩子主動地參與活動,幼教文案《幼兒園小班教研組工作總結》。又如,我們覺得運動中老師提供的運動器械不均衡,比較偏重於下肢發展,考慮到上下肢協調運動,可供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材料不豐富,我們在童趣上為突破口自制了富有立體感和生動形象的、巨大的小動物的頭並突出嘴巴部分以吸引幼兒為小動物餵食,讓孩子在情景性的遊戲環境中運動,提高孩子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同時讓家長一起來製作小動物的“食物”還收集拉小車的牛奶箱,充分發揮家長參與遊戲的作用。我們利用現有的材料進行改進製作了摘水果,讓孩子練習原地向上跳。還收集廢舊襪子做成橡皮筋,製作成蜘蛛網,孩子們在網中鑽爬真象一隻只小蜘蛛,使孩子主動參與遊戲的積極性提高了。在平行班遊戲中我們都按事先討論的指導方案每個運動區做到定點、定人指導真正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我們在設計中還將一些細節的部分都能一一討論。如:材料的保管、材料的擺放位置等,使教師在操作中條理更清晰,更有針對性。

二、繼續注重實踐嘗試,逐步適應改革的發展

由於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更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選擇性、針對性。因此,光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們統一的理解和領會,而目前在實施教材中,又有許多困難。因此,一日活動除了給予教師選擇教材的權力,給予教師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外,重點還是進行實踐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另外加強集體交流嘗試過程中誰有新的、好的經驗及時傳遞給其他教師。如在環境創設中我們遇到了困惑怎樣創設生活化的環境;小班孩子喜歡怎樣的環境等問題,我們教研組老師進行了相關理論的學習,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環境不僅對幼兒起著美化的作用還有教育的作用,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新《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是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的環境應該是生活化的。為此,我們在積極創設生活化環境同時,還努力營造幼兒是環境的主人的互動環境,使孩子活動教育的同時獲得美的情感體驗。我們還利用角落創設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生活區設定的娃娃家投放了衣服、襪子等,讓孩子在為娃娃服務的同時,也提高自理能力。從中理解了在環境創設以幼兒發展為主,環境為幼兒、為教育服務的理念。

在嘗試課程中,深入開展“一課多研”活動,提高教師運用課改理念進行實踐的能力。通過實踐操作體會,本學期教師們對幼兒園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我們學習了相關理論“制定主題目標符合小班年齡特點”集體備課、滾動實踐的方式進行“一課多研”活動,我們把研究重點放在選材和目標定位、提問設計上。一研活動結束後,我們覺得整個活動目標定位不符合小班孩子,與課改精神不符,觀念陳舊,二研時我們調整了活動目標,將孩子的體驗納入目標,活動中增加了情景性的互動這一環節,孩子們帶著問題去欣賞故事,有些能力強的孩子樂意表達,但由於對目標的把握還是不到位,孩子反映不出。因此,三研時,我們又調整教具,加強了互動環節增加了配飾,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整個“一課多研”活動,我們認識到:從教材的選擇到實施教學過程,教師們在評課時能夠用課改的理念,深入地挖掘設計中不斷反思在活動設計和實施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提出了整改的設計方案。通過集體備課上課、聽別人上課、別人為自己評課、為別人評課,大家暢所欲言,談出各自的想法,也能從評課中找到存在的問題,能夠開始客觀的深層次地剖析評價自己和別人的教育行為,許多老師發現了自身需要學習的地方,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今後提高的方向。

三、加強思學習,深化專題研究

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採取小組式研討,使研討活動更靈活性、操作性。在研討中根據“一課多研”活動,教師們開始有了針對性的反思,並能從教材、孩子、活動設計、細節入手。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切入口。活動中不斷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形式,使教師們逐漸樹立了“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標、隨時有教育”的課改思想。讓教師們帶著問題進行實施研討,實踐體會,相互交流分享,又不斷反思、總結、實施。改變以往單純理論研討。通過多形式的活動,教師們已明確自己觀念陳舊,只有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當然,通過學習,使教師們在實施過程中有了新的認識,她們能大膽表達自己見解,提出各種問題和建議,使教師形成一種邊思考邊實踐的氛圍,從思考中尋找疑惑和問題,從同伴中尋求解決的突破口,從而不斷的提升新理念,朝著專業化水平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