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村經濟局工作總結大綱

欄目: 農村農業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9.15K

一年來我們縣農村經濟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農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援下,與各部門、各鄉鎮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高質量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全域性以打造近海現代農業為目標,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核心,以農業經濟區建設為載體,以專案建設為牽動,用創新、開放的思維和工業、市場的理念謀劃、發展了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穩定了糧食生產面積,擴大了設施農業基地規模,優化了淡水漁業品種結構,提高了農機裝備水平,大力發展了農村新能源,加大了農業綜合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力度。特別是在設施農業小區建設和重點農業專案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受到省、市主管部門的肯定與表揚。全年承辦了部及省、市現場會7次,接待農業部領導2次,接待省、市領導檢查工作12次,接待省內市、縣設施農業參觀學習6次。

農村經濟局工作總結大綱

一、全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1、穩定糧食生產,連續五年奪得豐收。全縣種植業產值實現21.8億元,其中糧豆及經濟作物總產值11.8億元,蔬菜總產值11億元。農作物播種面積130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1萬畝,糧食作物總產量達到10.7億斤,產值實現9.1億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8萬畝,產量達到1.02億斤,產值實現1.7億元;花卉種植面積0.5萬畝,五味子等經濟作物0.5萬畝,產值實現1億元。

2、發展果蔬主導產業,擴大設施農業生產面積。

今年全縣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縣政府被評為市農業結構調整先進單位,冷子堡鎮被評為農業結構調整先進鎮,冷子堡鎮忙前村和老觀坨鄉大蘭坨村被評為先進村。全縣設施農業投入約2億元,比上年增加近1億元。果蔬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比上年增加3萬畝;總產量達到60萬噸,間接出口蔬菜5萬噸;產值實現10億元,比上年增加2.5億元,增幅達33.3%。其中棚菜生產面積12萬畝,產量達到35萬噸,產值實現7億元。在省市縣域經濟工作會議後,確定了三年發展設施農業10萬畝的目標,規劃建設了“十大線”和“烏楊線”兩條綠色果蔬產業帶,確定了、冷子堡為果蔬經濟區核心區,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果蔬產業。新增棚菜佔地面積1.79萬畝,設施面積9100畝;建設設施農業小區145個(其中暖棚小區109個,冷棚小區36個)。鄉鎮建設力度大,完成任務好。冷子堡鎮新建設施農業小區38個,佔地面積達6500畝,由設施農業薄弱鎮一舉成為全市先進鎮,進入了設施農業萬畝鄉鎮行列。鄉設施農業基礎較好,今年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全鄉規劃出長、寬各5公里的設施農業連片小區,規劃佔地面積超過2.5萬畝,在設施農業小區驗收中得到省、市專家的認可,提高了果蔬經濟區的知名度。

3、優化品種結構,促進漁業增效。

全縣放養水面為10.2萬畝,其中精養魚池8萬畝,水庫2.2萬畝。水產品產量10萬噸,漁業產值9.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淡水魚出口4000多噸。一是養殖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力發展了黃顙魚、歐洲丁桂、美國鮰魚、德國鏡鯉等名優品種,產量達3.8萬噸,佔總產量的38%,多品種的養殖結構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二是水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開展了水產品投入品市場的整治和監管工作;完成了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工作。經部、省質檢部門檢測,我縣4個品種、48個樣品抽檢全部合格。經市出口檢驗檢疫局對5家出口養殖場抽檢,37項指標全部合格。建設農業部健康水產養殖示範區1個,省級健康水產養殖示範區5個,建設省級武昌魚良種場1個,申報中國名牌農產品1個。三是加大了水產養殖科技推廣力度。圍繞標準化養殖、名優品種養殖、水產健康養殖、病害防治開展了技術培訓。建立了縣水產協會特邀院士工作站,有3名院士、1名教授進站工作,引進國家、省、市科研院所專家15人。

4、加強了農業新技術推廣、農民培訓和農業資訊工作。

一是推廣了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新品種368個,示範新技術50餘項,推廣無公害生產栽培技術10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萬畝,推廣農作物安全控害技術80萬畝,提升了全縣農民科學種田水平。二是加強了農民技術培訓工作,共舉辦電視技術講座36期,舉辦科技大集3次,舉辦縣、鄉、村各級農業技術培訓班280餘次,累計培訓農民9萬人,發放《農業實用技術叢書》1萬餘冊,發放各種農業科技資料10餘萬份。三是組織了農業部新型農民培訓專案實施工作,全縣15個村培訓農民75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專案培訓農民1000人。四是農業資訊工作不斷加強。完成了省農委下達的千村網上行45個村資訊採集任務,建立了省“百萬農民上網工程”10個資訊聯絡點。加強了農業資訊網建設;與移動聯合建立了農業資訊服務平臺;完成了政府網本局網頁設計工作,及時更新資訊。

5、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一是建立了縣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配備了檢測人員,開展了重點批發市場和生產基地的例行檢測工作。二是開展了有機、綠色食品續認證工作,有機食品保持認證標識4個,品種分別為大米、玉米、大豆、花生;綠色認證標識8個,其中稻米3個、蔬菜4個、葡萄1個;使全縣“三品”認證標識達到49個。三是加強了標準化基地建設。加大了20萬畝綠色原料基地的建設力度,建立了示範點,實行質量追溯制度。在、六間房、滿都戶三個鄉鎮建立了1.7萬畝果蔬出口基地。四是在奧運期間組織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組織技術人員深入農戶和田間開展技術諮詢活動,確保了我縣奧運期間食品安全。

6、加強了農業綜合執法工作,規範化了農資市場管理。一是加大了宣傳力度.,提高了農民自我保護意識。聯合縣工商、質監部門“3.15”農資市場大檢查活動,出動宣傳車10臺次,走遍了全縣17個鄉鎮184個行政村。二是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完善了高劇毒農藥及限用農藥臺帳管理制度。三是加大了處罰力度,全年共查辦案件40多起,罰沒款20多萬元。查處種子標籤標識違規案件70起,罰沒款7萬元。通過農資市場整頓,強化了農資經營業戶依法、誠信經營意識,維護了全縣市場經營秩序。

7、提高農業機械化和農村能源發展水平。

全縣旱田機械播種面積達到100%,水稻機械插秧面積達到5萬畝,機械收穫面積達38.6萬畝(水稻機收面積35萬畝)。全年爭取農機補貼資金558萬元,其中落實國家農機補貼資金338萬元,市級補貼85萬元。補貼農機具386臺,拉動農民向農機投入

1150萬元。爭取優質糧工程專案資金135萬元,爭取保護性耕作及玉米全程機械化專案資金60萬元。

全年爭取農村能源專案資金220萬元。落實“一池三改”、“四位一體”沼氣池建設任務710個,爭取資金150萬元,在建設秸稈氣化站一座,爭取專案資金50萬元,在牛心坨鄉建設一處能源環境工程專案,爭取資金20萬元。

8、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2009年申報2個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6個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並獲得批准。完成了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對我縣19家首批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執行發展情況監測工作。龍頭企業的不斷髮展壯大,有效促進了我縣農業產業化整體水平的提升。

9、抓實農業專案,引進資金1億元。

我局全年引進專案35個,資金總額達1億元。其中爭取省設施農業補助資金2400萬元,爭取市設施農業補助資金2800萬元;爭取農業產業化補貼資金947萬元,標準良田建設資金400萬元,農產品質檢中心建設專案資金133萬元,農機補貼558萬元,能源專案220萬元,生防改擴建專案到位資金400萬元,良種補貼專案資金1310萬元。

10、抓實機關作風建設,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一是完善制度建設,建立文明機關。年初修改完善了六項機關工作制度,包括機關管理、政務公開及招待費、車輛管理等後勤管理制度,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帶頭執行,使機關作風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提升了機關工作人員的執政能力和工作效率。二是通過學習實踐活動,提高了科學發展意識。作為張東陽書記的聯絡點,局領導班子帶領全系統黨員幹部在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緊密結合實際,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全域性工作,在農業區域佈局上提出新目標,在發展現代農業上提出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成效。

11、抓實新農村建設工作,創新體制、機制。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工作,今年重新理順了體制機制,組建了新的隊伍。新班子帶領新隊伍重新完善了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農業經濟區發展規劃和食品加工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加強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協調工作,在加快主導產業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舉措,為下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回顧2009年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全縣各鄉鎮設施農業發展不平衡,有的鄉鎮面積超過2萬畝,有的鄉鎮僅有幾百畝。領導重視不夠,工作有畏難情緒,特別是在土地調整和解決貸款等方面難度較大。二是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尚未完善。在工作中反映出現有的農技推廣體系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應進一步探索建設多層次、社會化的新型推廣體系,並加強技術人員的知識更新和考核管理。三是農業產業化步子小,產業鏈條短,農產品附加值低。龍頭企業規模小,對產業的拉動能力弱。急需引進和發展規模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