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小區工作總結(通用3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01W

小區工作總結 篇1

寶元居委轄區內的紫虹嘉苑小區面積75000平方米,綠化面積2325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1%,小區居民戶580戶,總人數1700人。小區硬體設施優越,物業管理模式先進,居民普遍素質比較高,自20xx年至今,連續被評為市級文明小區。幾年來,在有關領導的關心支援下,我們把向社群居民灌輸綠色理念、培養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作為建立“綠色小區”的出發點;把整合各方面力量參與建立,作為建立“綠色小區”的重要手段;讓綠色進家庭、進樓組,不斷提升小區的環境質量和居民的生活質量,使居民身心更健康、生活更美好,作為建立綠色小區的目標;以營造濃厚的環境文化氛圍為建立特色,努力探索建立綠色小區的途徑和方法,取得了明顯成效,小區環境綜合指標不斷上升,小區居民的滿意率也不斷提高。一年來,我們在建立綠色小區過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小區工作總結(通用3篇)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形成合力

紫虹嘉苑小區內的居民文化層次高,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因此特別注意居住地環境質量的有效改善和提高。居委幹部充分認識到,只有順應民意,建立綠色小區,才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表現。居委會組織小區居民開展關於建立綠色家園活動的討論,自覺形成了小區居民環保守則。

我們把建立綠色小區作為精神文明建立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為此居委成立了以黨小組長為組長,居委、物業、業委會、民警、學校、小區志願者共同參與的“創綠”工作班子,並制定了建立綠色小區的工作計劃,創立了“創綠”工作管理網路,組建了創綠工作監督小組,健全了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和協調創綠工作中的各項問題和實施計劃措施,形成合力,共創綠色小區。

自建立工作開展以來,嘉興街道領導就十分重視,把紫虹嘉苑“綠色小區”建立作為街道建立“環境優雅、功能現代、素質良好”的知識型全國文明社群的一個重要抓手,親自牽頭工作,指導協調。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整個建立工作的具體規劃部署,定期檢查考核,解決突出矛盾。由於有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建立活動得到了各方面的有力支援。

二、加大投入,全面整治,長效管理

要建立成“綠色小區”,物業管理部門是否具有綠色管理意識和綠色理念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小區內硬體條件較好,綠化覆蓋率達31%,小區物業管理又有一套較為嚴格、規範的管理模式,並配備有一支專業性很強的保潔、保綠、保安隊伍,這為建立綠色小區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居委會通過與物業部門的不斷溝通和協調,相互間形成了共識,幾年來物業管理部門也一直堅持把建立綠色小區工作納入到小區的各項建設和管理之中。一是加大環境建設投入,物業管理部門每年投入一定經費對小區路燈、綠地、小區內道路、防盜門、走廊裡損壞的地磚進行整修。同時對小區的綠地重新進行規劃佈局,增植綠樹,補植草皮,挖潛增綠,使小區內的草坪常綠、花壇鮮花常開,綠樹成蔭。還在花壇中設定了文明警示牌,真正達到黃土不見天,點上有景、面上有綠的綠化格局。為了搞好垃圾分類集放,物業專門設定了保潔箱存放有害有毒垃圾,還設定了廢舊電池箱,方便居民集中回收。二是堅持物業長效管理,保持小區環境整潔。物業定期對小區的汙水管進行疏通,製作了機動車進小區應減速、禁鳴的標誌,有效地提高了小區的環境質量。

三、加大宣傳,提高理念,形成共識

我們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使居民人人關心小區環境質量,積極自覺參與“建立綠色小區”的各項活動。

去年,居委幹部先後多次到外街道綠色小區學習,還參加了由區舉辦的各種建立綠色小區交流會、研討會、推進會等。我們還環保專業人員來小區舉行環保知識宣傳活動,組織小區居民開展綠色家園的學習會、座談會、交流家庭綠化心得等活動。通過這些學習和活動喚起了廣大居民崇尚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樹立了生態道德,使居民們從心底裡認識到保護環境,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在建立綠色小區工作中,小區還建立了一支志願者隊伍,隊伍由退休黨員、樓組長和居民積極分子組成。我們通過黑板報、宣傳欄倡導綠色生活,並向居民發出了建立綠色小區的倡議書和各類環保宣傳資料1000多份。還利用每年的環境相關紀念日開展各種形式的環保宣傳活動,例如在“世界無煙日”、“世界環境日”、 “世界水日”等環境相關節日期間,在小區舉行環境保護法規諮詢和綠化常識問答的大型環保宣傳活動。小區各樓組制定的居民行為規範中也有關於環保、愛綠、護綠的內容。生動、真實的大量資訊,讓廣大居民們受益匪淺,不但增加了節水節能意識,還自覺付諸行動。現在有些居民將洗衣服的水沖洗陽臺和庭園、沖洗馬桶,還有些居民在抽水馬桶的水箱內放置存滿水的瓶子來節約用水。

假期是對中國小生進行環保宣傳教育的大好時期,居委會組織學生在小區內舉行宣傳“七不規範”和爭當護綠小衛士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小區衛生清掃工作,學生們主動向養狗戶發放倡議書等有關宣傳資料,他們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小區的環保活動中,也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影響了小區中的大人們。

四、創新載體,全力以赴,共同創綠

“建立綠色小區”是一項群眾參與、大家受益的活動。一年來我們因地制宜,建立了一系列環保活動的載體。我們在小區開展種綠、養綠、護綠活動期間,組織居民到公園參觀學習,獲取養花護綠的經驗,同時又在小區內開展了小型家庭花卉展。許多居民自己掏錢購買了蘭花、牡丹花、桂花樹等各種盆花,種植和放置在樓前屋後的綠化帶裡,供大家觀賞。還大力倡導居民在自家的庭院、窗臺、圍牆柵欄中種花養草,提高垂直綠化的密度。

五:突出重點,打造特色

在“建立綠色小區” 活動期間,我們緊緊契合環保護綠這一理念,以共迎世博為契機,在小區廣泛開展環保護綠特色活動。如在小區開展綠色特色樓組評比,對居民樓組中養綠護綠的突出居民樓組予以嘉獎和表彰,從根源上培養起居民的綠色理念,在小區營造起人人種綠,家家護綠的養好環境氛圍。不僅如此,街道和居委為加強小區的環保硬體,提高建立力度,特別從陽光集團購置一批節能燈泡,以街道補貼的方式低價售予居民,此舉也受到了小區居民的廣泛歡迎,居民購置節能燈泡的熱情高漲,僅一週時間就售出各類節能燈泡1000餘隻。此舉不僅實惠了居民,也極大提升了小區節能環保行動的步伐。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綠色行動,使廣大居民的環保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愛綠、護綠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不斷增強。實踐證明,貼近居民的具有特色的創綠活動,能吸引廣大居民參與,並得到他們的支援和認同。

綠色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努力拓展建立綠色小區的內涵空間,充分發揮小區各項優勢,讓建立綠色小區活動進一步教育人、啟發人、改變人、塑造人,不斷提升小區精神文明的建立水平。

小區工作總結 篇2

紫荊花東社群成立於二0xx年,社群佔地面積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共有居民754萬戶,人口3016人,在市、區政府的號召下,在物業公司及廣大居民群眾的大力支援配合下,經過12年來的努力奮鬥,栽樹種草、植綠護綠,使社群內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在5平方米以上,小區內綠色滿園,風景如畫,達到了花園式社群標準。幾年來,我們紫荊花東社群先後被瀋陽市環保局評為無噪聲安靜小區、生態環保模範小區和環境達標小區,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我們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法”,離不開廣大居民群眾的積極參與,離不開上級的指導,因此現將我們建立綠色社群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建立綠色社群工作

社群黨委成立至今,始終把社群建設放在首位。由於小區建成居民入住後,軟硬體建設不配套,缺樹少綠,因此我們積極與開發商聯絡,按照審批開發的圖紙進行綠化建設,由於居民剛剛入住,加之素質差異,因此我們社群黨委首先成立了綠色領導小組,成員分別為社群、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組成。對於創綠,我們走群眾路線,讓居民群眾說了算,同時也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因為這是他們的家園,他們珍愛這片土地,同時物業公司投資50萬元對小區內的景點進行綠化,種植喬灌木近萬株,種植草坪近萬平方米,使小區規模初步成形,為保持初建成果,我們針對本小區居民的構成成立了護綠巡邏隊,發現被破壞的樹木及時補種,並動員一樓的住戶在房前屋後栽花種草,護大綠地面積。幾年來小區內樹木越種越多,成活率基本達到100%。有的居民住戶深有感觸地說,這個小區就是花園,能在這種環境下居住能多活十年。

二、廣泛宣傳環保法規教育居民積極參與創綠

我們始終認為貫徹“國家環保法規”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職責,也是我們社群份內的工作任務,建立綠色社群不單單是栽花種樹,而最本質的工作是教育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特別是近二年的創模和創衛工作我們更深有感觸。

為結合創模工作,我們開展了環保法規的培訓教育,從我們國家目前環保狀況深入淺出的宣傳了環境及環保知識,並制了《社群居民環保公約》,為從細節入手,我們首先開展了資源再生工作,在全社群內垃圾點分別設立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教育居民將廢棄物按類投放,並統一組織回收。為充分利用水資源,我們利用現有的廣播站、宣傳欄、和板報對節水工作進行廣泛的宣傳,特別是一樓的住戶將水綜合利用,澆水養花,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通過我們的宣傳教育,廣大居民群眾參與環境保護建設的積極性空前提高,也使我們感到,只要宣傳到位,把環保工作納入社群管理工作,形成政府與民眾的良好合作,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文明素質,提高和搞好社群的環境建設是每個居民的願望,確保社群有一個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也是每個人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保氛圍。廣大群眾紛紛表示,社群是我家,環境建設靠大家,我們只有共同努力,建設我們的社群,建設好我們的家園,讓我們所居住的家園環境更美,樹更綠,天更藍,水更清。

我們在建立綠色社群工作中,還狠抓了減少噪聲汙染,讓社群遠離噪聲工作。從目前來看,商業網點的噪聲和社群車輛的噪聲汙染已成為一種公害,為使廣大居民有一個良好的居住休息環境,解決群眾的呼聲,是我們對噪聲汙染必須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分類排隊,登記造冊,對社群周邊商業網點的噪聲汙染源和停放在小區內的所有車輛逐一登記,掌握第一手資料。首先我們深入各飯店、歌廳,要求在營業期間機器裝置必須達到環保局所規定分貝以下,並且執行的裝置必須是環保產品,車輛在院內通行須在5公里以內,並不準鳴喇叭,同時我們建立健全了各項有關環保的規章制度,要求所有居民群眾遵守,同時我們還要求物業公司敢字當頭,嚴格管理,使環保工作納入日常管理,現在已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調整思路,繼續奮進

雖然我們社群在創綠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基本達到了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滿意。但我們不能躺在成績上,還要繼續努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調整思路,以適應工作發展的需要。首先提高綠化面積,向空中發展,居民的陽臺都比較大,這就為綠化有了發展空間。我們擬成立社群花卉協會,並開展花卉展覽和花卉比賽,每家每戶養盆花,。繼續發揮社群宣傳的優勢,開展科普環保知識講座,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同時重點抓好六、五環保日的宣傳活動,把環保知識送到千家萬戶。總之,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千千萬萬,但環保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涉及到我們國家今後的經濟發展和後代的生活,所以我們決心在政府的帶領下,繼續努力,鞏固創綠成果,為瀋陽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我們的貢獻。

小區工作總結 篇3

三月份是 “全民義務植樹月”。為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化紅花崗,3月11日,社群積極分子、志願者以及社群居乾等一行20餘人前往螺螄山、空殼寺參加義務植樹。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共植下20餘株小樹苗,活動中,兩三人一組,有的扶樹苗,有的用鏟子給樹苗培土,有的則提著水桶給樹苗澆水,還有的在給樹木鬆土、修剪枝型。大家都開心地勞動著,儘管累了但仍然樂此不疲地繼續植樹。

義務植樹是一項很好的活動,它既可以綠化我們共同的家園,還能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弘揚一種生態文明和環保精神。

Tags:小區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