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通用21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18W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級領導的精心指導下,在教研組長的積極配合下,在全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教育局、教育學院的精神。通過開展校本教學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現就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通用21篇)

一、規範課程管理,嚴把教學常規關。

教學工作是我校各項工作的重點,為了貫徹新的教班學理念,在校務會,教導處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提出了10條具體的要求。

1、教案檢查

集中檢查教案,大多數教師能按學校要求書寫教案。總體來看,上交及時並能超周備課、書寫規範的教師有:王豔秋、李東萍、阮春燕、王慧、程賀梅、張寶立、李淑賢、孫香萍、王慧玲、李秀芝、白榮傑、王東梅、程桂紅、劉英、袁曉偉、郅雪峰,特別是韓鳳英、曹麗紅、慄鳳秋、王淑琴等,她們不僅備課認真,內容詳實而且每次上交都很及時。

2、課堂監控

教導處每天都不定時的對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檢查,檢查中發現大部分教師都能按學校規定進入課堂授課。本學期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班級輔導的教師有:張洪巖88節、王國奇82節、朱向蓮77節、周晶69節、王洋68節、宋華65節、王春豔64節、王東梅63節、劉英62節、程鶴梅55節、孫香萍52節、楊豔43節、王慧41節、鄭露寒38節、王豔秋37節、楊明佳37節、郅雪峰37節、孫明巖34節、李淑賢31節、李東萍30節、王惠玲30節、劉英傑30節、曲新生26節等。

3、組織階段性測試

為了檢驗教學成果,組織大型階段性測試三次,每次都召開了考務會議,對考試的各項工作提出具體要求,考試過程做到規範、合理,對王國奇、李洪巖、劉玉蘭、陳文閣、孫尚武、張若銀等提出特殊表揚,他們監考紀律好,秩序井然。

4、抓好了七年級新生小初學習的過渡銜接工作。

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在全體任課教師的努力工作下,教學工作一切正常。

二、教研組的管理規範化。

校領導根據學校整體安排,積極深入所轄教研組,紮紮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各個教研組根據學校的教研專題,結合本學科特點可以設立更小的活動主題,教研組開展的各項活動都要有主題,兩週一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不少於兩小時。活動有詳細的活動記錄和過程性材料。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積極參加市片教研活動和網上論壇,教研組長根據學校教研計劃制定出符合本教研組特點的教研組工作計劃,計劃明確具體、實用性強,並認真實施。

各備課組根據教導處安排進行了集體備課,並都及時上交了集體備課記錄。各備課組根據本學科具體情況制定了教學進度,教導處在聽課中發現,大多備課組都能根據進度表實施教學,使教學工作有計劃進行。

教研組內也進行了輪聽課活動。全校任課教師76人,參加研討課做課的48人,佔教師總人數的63、2%,其中除48週歲以上教師語文組11人上課的有王豔秋、阮春豔、徐鶴群、朱向蓮、李淑賢、王慧、張洪巖、張寶立、李東萍、程鶴梅、劉晶慧,共11節全員參加;數學組12人上課的有孫香萍、楊豔、郝麗霞、王東梅、賈榮豔、周晶、王春豔、王洋、孫明巖,共9節;英語組9人上課的曹智龍、劉玉賢、康美玲、鄭露寒、趙博、劉英傑、楊明嘉,共7節;歷史組4人蔘加的有李洪巖、白榮傑共2節;物理組孫洪順、劉玉蘭、袁曉偉、郅雪峰、紀海霞、劉瑛;化學組魏強、付秀華、鍾明慧;生物組趙麗傑、高亞傑;地理組曲新生、鄭善蓮;政治組洪然、程桂紅、閆偉;體育組孫尚武、朱強、魏海濤、陳炳忠;音樂組王萌、李楠。美術組、計算機組沒有參加。對參加的教師提出表揚。參加人數全的教研組有語文組、物理組、體育組、生物組、地理組、政治組、化學組、音樂組。

在這次研討課中,很多老師認真進行聽課。組內聽課較好的教研組有語文組、物理組、數學組、地理組、生物組、體育組。很多教師認真聽課,這種虛心學習的精神值得表揚。參與聽課的教師人數比以往要多,參與聽課的教師共50人,聽課較多的有劉玉賢聽課12節,王春豔、王桂俠8節,王惠玲、賈榮燕7節,王東梅、孫香萍、李東萍6節,李洪巖、王慧5節,還有張寶立、曹智龍、楊明佳、程賀梅、魏海濤、朱強、紀海霞也聽了4節。

總體看,上課老師都能認真對待,精心準備,參與度高,有熱情。

教學各環節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緊湊、紮實,始終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能夠通過預習提綱的發放,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在動手操作中總結歸納問題。能夠做到講練結合,重點強調。教研組長也出題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和上學期教導處的測試相比有提高。

當然,在看到優勢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們還存有差距。

1、有的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簡單的問答式,缺少靈活性。講課只是停在教材基礎的層次,沒有對教材深入挖掘。

2、有的教師還存在板書的書寫不夠工整規範,授課的語言不夠簡練、準確、沒有精心設計臨時想到就說,課堂環節銜接生硬。

3、在有的課上“學生的主體性”體現還不夠。課堂上好學生唱主角,課堂上齊答太多,提問、討論輪不到學困生,結果是表面上轟轟烈烈、課堂氣氛很活躍、正確率高,教師課上得心應手。其實這些都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問題,也就更不能最大限度地解決問題了。

建議大家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我們對新課標內容的學習還應更加深入,準確把握,以此來更好的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希望教師們多讀新課標的書籍,多看優秀教學案例,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三、重視研修落實,提高教學實效。

校領導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校領導在校本研修工作中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上至校長,下至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全程參與校本研修。

校領導重視課堂教學情況,本學期除教導處每天不定時的聽課,對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檢查。

為了強化教師上課質量,我校從本學期9月6日起,開展“領導點名課”活動。採用領導點名上課的方式,在教師上課前才告知教師到多媒體上課。堅持每天至少聽一堂課,不定時聽課。由李校長、戴校長、盧主任、李主任構成的聽課小組進行聽課,聽課後根據當堂所學進行測試並記入平時考核成績。其他沒課教師看樓下通知自覺聽課,教導處檢查記錄。

優點:

1、大部分教師有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意識,有的教師已有了措施。如:

①給學生足夠的消化時間,強化了鞏固複習,通過練習舉一反三;

②有時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③開展了遊戲,競賽等活動;

④傳授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學習;

⑤有的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習慣的培養。

2、大部分教師講課都比較好,課上的認真,從上課看,教師備課較充分,落實目標,結構層次合理,重點突出,教學方法恰當,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體現“雙基”和能力的培養。

3、大部分教師肯吃苦,肯鑽研,努力提升自身素質,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進步。

4、大部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及教材分析,使用的能力較好。教學時,能夠注意學生細節知識及重點知識的強調,能夠擴充套件和延伸知識點。

5、部分教師的課堂體現了科研課題,把課題與實際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注重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建議:

所聽22節課,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效率低,學生接受和掌握的知識不夠多,究其原因如下:

1、教師要轉變觀念,把教學落腳點找好,大部分教師把教學的落腳點落在如何教上,新理念的落腳點應落在學生怎樣學上,課堂應該以它為主線突出出來,整個教學活動,應圍繞這個落腳點來活動。

2、教學時,沒有真正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大部分教師教學時,沒有讓學生如何學的措施。只注重教師本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只完成了教學的40%—50%,學生的學應占教學的50%—60%,教學的目的應是讓學生學會所教的知識,掌握技能和培養能力會用。主要問題體現:①教師講的過多,學生練的少,教師教學流程不夠優化,教學不夠精,例,習題沒有篩選,代表性不夠典型,這樣的教學佔用的時間太多,學生接受思考、消化的時間少,教學效益不高;②教師不組織教學,平時教學不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學生不知道如何聽課。③教師上課沒有激情,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不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多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要多。④真正體現教師是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啟發者,指導者。把學生帶到哪裡、怎樣帶、是否帶到,若未帶到怎麼辦,這四個問題應解決。⑤沒有反饋措施,學生學什麼樣,教師不掌握,沒法進行二次授課或二次糾正。

3、大練教師教學基本功

如:

①如何優化教學流程;

②如何運用教材進行教學,如何設計教學;

③寫好板書,教學語言的運用;

④提高自己教學的組織和調控能力;

⑤如何篩選例、習題等,習題課如何講,不只是對答案,如何教給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主要教給學生讓他們去辦,不是隻看或欣賞教師去辦。

4、理科與文科的教學都沒有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應教給學生如何思維。

理科應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過程,讓學生知道思維的來龍去脈。

文科沒有注重對學生情感、情操的培養,有些內容完全可以讓學生聯絡實際去想去思考。有的教師把課文分析變成了對作者文字的欣賞和讚美,並沒有指出文字本位的特點,也沒有指出今後學習完,怎麼處理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沒有教給學生怎樣去用,把學生培養出評論者,並不是應用者,我們要的應是應用者。

文科也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等。

5、教師要有責任心,要對學生負責任,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缺少有效的溝通。教師教學經驗暫時不足不怕,怕的是不下功夫的教師,希望教師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上,要堅持不懈必有好處。我還要說,咱們要有危機感,要有憂患意識,提倡把十三中看在自己的家一樣來經營。

四、加強教師學習,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唯一途徑是學習。本學期,我們更加註重了學習的實效性,使學習活動不再流於形式。

李校長、戴校長及盧主任每月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教育教學理論具有指導教育實踐,能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加強業務學習,能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積極組織教師以校本培訓為主要方式,各教研組根據本組確定的教研主題尋找有關教學理論,組織教師學習,用理論來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教師寫出自己的自學筆記。教師根據自己的學習和經驗,上交了教學案例和論文。

繼續進行教師資訊科技培訓工作,科任教師每週一第八節、班主任每週二第七節進行培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師通過考核。

五、加強校本培訓,提高科研與實踐能力,以科研促發展。

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抓好對教師課題的指導工作。突出理論學習的實用性,鼓勵教師學以治用,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利用資訊報進行專題講座學習,李洪英《素質教育,育人為先》、戴校長《營造高效課堂的幾種方法》、盧主任《聽課:探解課堂現場的真諦》。教師通過自學、經驗交流、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每月上交一份教學反思。

六、不足之處需要改進的地方

教案還有個別教師沒有關注學情。聽課方面還有少數教師被動聽課不能主動學習。極少數教師私自串課,上課接打手機。在每次的考試中都有極個別教師監考不認真,長時間離開考場,也有的教師合分的誤差比較大,質量分析中難度等級計算錯誤,專案填寫不全。錯誤型別分析的不夠全面。

希望在下學期能夠改進。

總之,本學期教導處在市教育局、市教師進修學院和學校校長的領導下,按照期初制定的校本研修工作計劃的總體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依據教育局、中心校的工作意見,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推進課堂改革為重點,從我校實際出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發揚務實求真、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努力提高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實效,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一.轉變觀念,增強教研意識

開展校本教研是推進課改,加快教育教學創新的客觀要求,是學校建立教育特色,提高辦學水平、提高學校品位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教師素質,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徑。我校全體教師能充分意識到開展校本教研是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內趨力,學校只有以教研為先導,才能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順應改革的潮流,不斷向前推進。我校教師都能樹立教研意識,積極參與教研活動。

二.整體佈局,形成規模

我校做教研工作依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明確主攻方向,全校整體佈局,統一規劃。形成四大板塊:國小高年級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低年級組、英語教研組。四大板塊既有統一教研活動,又有單獨活動,教研分散與統一相結合的方式組成。

三.建章立制,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為引導教師進入教研的狀態,確保學校進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狀態,使我校的教研工作進一步規範化、制度化,保證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開展好教研工作。本學期我校制訂了教研製度,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修訂,使之逐步成為我校教研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本制度明確了“領導小組”“評價小組”的職能,規定了教研管理辦法,強化了教研過程管理的機制,制訂教研獎懲條例,使我校的教研工作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四.研究新課標、新教材,優化課程實施。

通過比較,研究新老教材的變化,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讓全體教師以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積極開展實踐,探索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法和學法。一至四年級教師以用好上好新教材,讓學生感到學習是有趣的、快樂的,真切地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重點。其餘年級老師也要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發展為根本,關注落實過程性目標;以生活為依託,著力構建鮮活性的課堂;以解決問題為主線,建立探究性學習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基礎性學習能力。

五.構建平臺,積極開展資訊科技培訓活動

隨著教育改革形勢的飛速發展,以及資訊科技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有力手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三月份—五月份開展了資訊科技培訓活動,採用集中培訓和自學相結合的形式,做到一抓普及層,面向全體教師;二抓提高層,資訊科技骨幹教師。六月末開展了自制課件評比活動,評出一等獎一件、二等獎二件、三等獎三件、鼓勵獎三件。通過評比活動,促進了廣大教師學資訊科技,用資訊科技的作用,從而限度地發揮了多媒體教學功能,使資訊科技與各學科課程能夠有機整合。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求知慾、好奇心,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六.抓好常規,使教研活動正常化

為使廣大教師能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各組長能按計劃組織各組成員進行學習、研討、聽課、交流、反思。教研活動日趨正常化,營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圍。十一月份開展了新師彙報課活動。

由於我校基礎較薄弱,教師年齡結構偏高,教研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校的教研工作的前景是美好的,它將給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注入新活力和生機。今後我校將腳踏實地,步步為營,將教研工作再創新局面。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3

校本教研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在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的指導下,本人積極參加學校和英語組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積極參加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賽課、評課、總結反思等系列活動,出色完成了教研活動的規定內容。現將本學年校本教研活動情況簡單小結如下:

一、加強了理論學習,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理念

在本學年,我能積極參加學校和教研組的組織各項理論學習,並能不斷進行新課程標準的重溫與研讀,閱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誌和刊物,學習前沿教育理論,不斷豐富自已的理論知識,提高了自已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自已更好的進行教學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學年堅持寫了一萬多字的理論學習筆記;積極參加了網上師德研修,積極撰寫日誌,完成各項作業,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並以網路平臺與同行互動交流,切磋學習,對自己修養與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做好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索,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我們進行了集體備課、上課和互動式評課。每個教師每堂課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點與不足之處,在分析他人之課,改進自己之課,再去第三課堂中加以完善的過程中,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改進之中,對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起著很大的幫助。本學年我第一個參加了賽課活動,所講的創新課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我認真完成了每學期不少於15節的聽評課任務。

為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式下新的教學要求,我積極參加並順利通過了普通話考試與全國中學英語教師資訊科技考試。我虛心學習了杜郎口中學教學模式以及片區兄弟學校的“流程教學模式”,結合自己學校學生實際情況,確立了以預習學案與導學案為主指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新探索,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優化了課堂程式,課堂學習效果較之前大有提高。

三、積極撰寫教學反思,及時把握課堂教學方向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資訊,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對教師提高自身水平、優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本人積極的分階段地實踐校本教研中的專題策略,積極地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堅持每月寫兩篇教學反思,為後繼的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教學方法。

四、積極向學校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並將自己的思考與實踐撰寫成課題論文與教研組其他老師分享教學中的快樂、分擔教學中的困惑,在組內起到了骨幹和引領作用。

總之,校本教研活動對我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幫我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學會了學習,學會了反思,學會了完善自己、豐富自己;使我用最短的時間走進了新課程。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學習,銳意創新,把這項工作搞得更好。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4

以開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為依託,以培養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培養一支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具有先進教育理念、銳意創新改革的教師隊伍,是我們進一步全面提高師資素質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我校緊緊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個中心,充分利用學校校本教研平臺,做透做實校本教研文章。

一、制定校本教研與培訓的目標:

(一)總體目標:建設更加合理的師資隊伍結構,增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水平,提高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重點培養一批具備實施和推廣新課程能力的教師隊伍,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順利進行與發展。

(二)具體目標: 立足於本校、本職、本崗,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新課程的實踐能力。重點關注教師對新課程的適應以及通過實施新課程而達到自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目的是幫助教師儘快地成為新課程的有效參與者和積極的建設者。重點加強對新任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指導工作。使這些教師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課改角色,並能承擔起學校教學的主幹力量。

二、加強管理,確保“校本教研”的有序進行。

(一)建立校本教研製度。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校本教研八項制度》,並在實施的過程中對校本教研製度進行不斷完善。學校還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指導小組”,教研活動由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直接抓,教導處、教科室負責人具體抓,建立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與活動機制,確保教學研究工作落到實處,使教研活動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規範化的軌跡。

(二)建立周研討制度。確定每週二的上午為專科組教研時間、下午為數學教研組活動時間,週三下午為語文組教研時間,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的教學研討活動。總結、交流、反思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次教學內容。從教學研討、教學觀摩、說課、評課、教學反思與交流、案例分析、專題研討等使教師在觀念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建立理論學習制度,每雙週一次集中教師學習,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課改理論知識,組織開展校本培訓活動。此外,還為廣大教師提供專家講座、觀摩專家授課、學習專著等形式的專家引領的學習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週寫一篇理論學習心得。

三、豐富校本教研與培訓內容:

(一)教師通過親身實踐,對照新課程理念,積極剖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每兩週至少進行一次教學反思,每學期上交至少四篇經過整理的教學反思。

(二)推行讀書筆記的撰寫和積累工作,每月至少摘錄一篇教育教學文章,並結合教育行為寫反思。

(三)抓好骨幹教師的培養工作,相對保持參加城區學科中心組人員的穩定性,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和輻射作用,每學期,骨幹教師必須在學校上一節彙報課或示範課,並積極與老師們進行交流切磋,分享經驗,促進教學研究的深入實施。同時,骨幹教師與新上崗教師結成師徒對子,簽訂“師徒協議”,期末學校根據協議內容對師徒工作進行全面考核,並評定等級予以獎勵。

(四)各年級每週至少有一次研討交流時間,實行以年級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增進平時的集體備課與教學研討。要求教師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題,以新理念指導教學,提倡即時交流,教師之間相互聽課,加強互動與研討。將立足點放在解決課改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放在新課程理念與教育教學實踐的結合上。使廣大教師在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發展。

堅持集體備課制度,同年級語、數學科組採用新的備課方式,優化教育資源。語文學科採取的是集思廣益、分工與合作的辦法進行備課,同年級教師分單元進行備課,在資源共享的同時實施個性化教學。數學學科採取的是:零教案法。即執教老師直接在書上寫出教學重點、教學設想,寫出簡單的教學步驟。這樣,老師只要把握好教材重點,理清教學思路即可,減去了原來那些煩瑣過程,體現教法的靈活性。

(五)每學期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至少提供一篇教學論文、一個典型個案或一篇優秀教學反思。

(六)每學期至少參與一個課題研究。

(七)請進來走出去

學校每學期結合當前的教改實際和我校的教改實際,有重點地組織教師外出參加培訓或聽課研討活動,外出學習的教師回校後要有成果彙報,或寫學習心得,或上示範課,或作專題講座,或報教改提案,切實提高學習的成效。另外,我們也將組織學校的學科教改帶頭人和校骨幹教師走出校門,到兄弟學校參觀學習,加強橫向教學研究和交流,同時提高校骨幹教師的知名度。

(八)隨堂聽課

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要經常性地深入教師的課堂,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尋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討教法和學法的改進辦法,進行實實在在的實踐探索。要求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6-32節。

(九)城鄉聯動

__年10月第二週開始了每星期一個鄉鎮的送教下鄉活動,按鄉鎮學校的不同要求分別向國小送出了由吳豔芬老師執教的六年級語文課《只有一個地球》和老師執教的六年級數學《雞兔同籠》以及由老師執教的“三生教育”示範課《學會合作》;國小送去了由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語文上冊《識七》和老師執教的六年級數學《雞兔同籠》。教師共同執教了以上課題,在互相切磋中,對課堂教學的技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送教下鄉活動除了城鄉同上的語文、數學課外,我校還特地準備了一節由老師執教的“三生教育”觀摩課《學會合作》。這一活動獲得了鄉鎮學校的一致認可,為鄉鎮學校“三生教育”課堂教學起到了導向作用,促進了我校及鄉鎮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殷開仙副校長為鄉鎮教師作了“如何聽評課,如何撰寫評課稿”的專題講座,切實提高了鄉鎮老師的教學基本功,促進了學校之間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從而縮小了城鄉差別。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5

依據開學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計劃,以教師成長需求為出發點,以提高教師的學習研究能力,教育教學水平為最終目標,通過主題教研、教研組活動等方式,切實加強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性,提升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內涵,並進一步形成有特色的教研氛圍。同時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有推廣價值的校本教研經驗,現將作文的校本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1.學期初,我校以“作文講評課堂教學的時效性”為主題,積極進行四--六年級的作文輔導工作,進行了“為作文教學尋找最優路徑”的教學研討活動。內容包括課堂教學、經驗交流、熱點研討等,增強了語文學科教師間的溝通,更好地促進了教師進一步思考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習作指導,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服務。

4.本學期進一步豐富了交流內容。本次活動包括教學工作交流,為公開課及課題彙報展示。公開課的教學,教師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多學科的角度,詮釋了對教材及課程的理解,在常態教學中體現了教師的教育智慧與專業技能。學生學得輕鬆,記得牢固,用得靈活。4-6年級習作的課題彙報更為我校交流活動增添了活力。通過活動總結如下:

(1)、到生活中觀察,積累習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產物,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讓國小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在平淡中尋找新奇,豐富視野,增長見識,積累作文的素材。引導國小生體驗生活,培養他們對生活勤觀察、善觀察的好習慣,是豐富學生作文語言的基礎。要求學生寫週記,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真實地記錄下來,這樣就成了一個素材庫,到作文時就不愁沒有寫作素材了。,另外農村的風景優美,鄉土氣息濃厚,美麗的大自然有孕育了千姿百態的動植物。生長在農村的兒童有機會廣泛地接觸自然。教師利用這種優勢,引導學生“見景生情”。把這種情景教育引進國小生作文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學生作文成功的基石。

(2)、從書本中積累素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離開閱讀,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將是無序而枯燥的。沒有大量的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我高度重視課外閱讀的組織和指導,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摘、背精彩的句段,注意積累,增長各方面的知識。加強作文與閱讀的聯絡,讀寫結合,注重一讀一得,得得相連,讀中悟寫,讀中學寫。要求學生把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有趣的對話或者討論、爭辯的原話及時地記錄下來。這對於學生了解不同的人物說不同的話,寫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幫助。

本學期,在保證教學工作穩步有效開展的同時,進一步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了校本教研工作的質量,實現了校內部的教育均衡發展。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6

我校以“育人為根本,教學為中心,管理為重點,課改為動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辦學思路,確定了“自主學習、實踐創新、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的育人目標和“科研興校、育人為本、規範管理、辦出特色”的管理目標,摸索出一條“倡導民主、發揮自主、全員參與、逐步深化、主動發展”的教學新路子。

一、以校本研修為載體,立足於教師專業化成長

校本研修為教師的成長開闢了捷徑,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保障。力爭使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專業知識淵博、教學藝術高超、勇於探索、敢於創造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師。課改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我校的校本研修,是基於“因為教師,為了教師,發展教師”的目的,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浸潤其中,每位教師在對自己重新定位、思考的同時,教育教學行為也在迅速地轉變著。

1、讀書明理感悟昇華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讀書成為生活,才具備當教師的資格。”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教師的學習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制定了以校為本的學習制度,每學期制定學期的學習計劃,落實教師讀書規劃。讓教師們讀蘇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的教育論著,研究全國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等。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並寫下學習心得,定期舉辦教師讀書交流會,讓教師親近書籍,在閱讀中與大師對話,在交流中與同伴溝通。閱讀使教師的精神亮麗了起來,內涵豐富了起來。

2、專家引領明確方向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一項複雜而又系統的工程,需要有專家的引領作保障。我校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為教師與專家、教研員直接對話與交流搭建平臺。如我們聘請鄭州市教研員連柯老師到我校指導我校的校本教研,並直接與教師進行對話;趙校長組織一部分骨幹教師到河北衡水中學、山東杜朗口中學參觀學習等,本學期我們還多次組織教師到開封、鄭州等地聽課學習,讓教師有時間、空間與專家、外校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同時我們還充分發揮我校名師、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通過開展師徒結對、名師上示範課、研討等活動為教師搭建對話的平臺。

3、建設校園網路開闊教師眼界

面對“知識爆炸”的現實,極具海量資訊的網路便成為人們的最愛。我校把網路作為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的又一平臺,建立了我校的網站,開通了校園網、寬頻網等網路資源,學校安裝了6個多媒體教室,建立了一個電子備課室,為各個辦公室配置了兩臺電腦,購買了教育教學軟體等。高效利用網路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開拓了教師的視野,提高了課堂教學藝術。

4、合作研討共同提高

我校把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集於一身,構成了五位一體的大教研形式,其具體模式是“三階段兩反思”,即三次教學,兩次評課、兩次反思。這個三次教學是指一人連上三次同一節課,兩次討論安排在每次教學之後進行,最後一次教學進行全校展示,等到最後一次展示完畢之後,教導處、教研組所有成員坐下來反思本次活動的情況,彙總資料,並進行概括提煉,寫出課例研討總結,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在本學期共開展三階段兩反思活動中,共有17位教師參加了上課,其中楊靖冉、馬改紅、牛玉霞、張桂蓮、王丹丹五位教師執教的課獲得一等獎。

二、實施人本管理,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本學期,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進一步規範了教學行為,加強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1、教學分級段管理,以“幫”促“教”。

我校教學採取分級段管理,分成了低年級、高年級兩個級段進行管理。王淑娥老師負責4——6年級的語文,王烈榮負責4——6年級的數學,商學真、王娜則分別負責1——3年級的數學、語文。從抓教師的培養;抓教材,瞭解本學段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抓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等開展工作。級段主任每天聽課不少於兩節,以聽本學段教師的課為主,兼顧另一學段教師的課。聽課後,及時評課,從 “學生的精神面貌、學生的參與度、教師挖掘教材的深度、教學效果”四個方面進行評課,提出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對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較大的教師,採取跟蹤聽課的方法,即聽一節、評一節,然後再聽再評,直至達到要求為至。發現好的課堂教學,組織本學段或本年級教師共同聽課學習。級段主任對本學段的課一月內至少普遍聽一遍,分出優質課、合格課、一般課三種類型,對優質課,教導處組織全校同科教師進行觀摩;對一般的課,級段主任會同本組有經驗的教師,指導其備課上課,直到達到規範課要求。教導處分級段管理,以幫促教,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2、開展氛圍濃厚的教研活動,以“研”促教

我校自20xx年起進行了教案改革,使用了統一的電子教案,教研對青年教師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們除了要求加強平時的教研外,本學期我們確定每週五為"集體教研日",中午前兩節為科任教師教研,三、四節為語文教師教研,下午前兩節為數學教師教研,第三節和課外活動時間為英語教師教研。要求領導必須參與,還要作到兩個確定:確定中心發言人,確定主題;一個確保:確保效果。各學科組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 除總結、交流、反思本週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週教學內容外,還結合教學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小課題研究,如:“怎樣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如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比例知識的解題技巧”等,這些小問題的研究,使教師在觀念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對教學更有指導性。

我校提出了“人人有問題,組組有主題,學校有課題”的要求,即每位教師要提出研究的問題,每個教研組要有研究的主題,學校要有研究的課題。倡導教師運用行動研究這一方法,樹立“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改進即效果”的教研思想,讓教研真正走入我們的每一個學科,每一個課堂,滲透進我們的每一節課,從而全面優化提升我們的辦學質量和水平,打造名牌學校,培養出一批名牌教師,使學校工作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近年來,我校多次被評為鄭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滎陽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等。20xx年度我校已結題的鄭州市科研課題2個,一批有價值的校本教研成果也已產生,正在研究的鄭州市重點科研課題,鄭州市名師課題,同時還承擔有國家級課題等。近年來,學校有多名教師的論文在國家、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20xx年3月我校結合本校實際,圍繞課堂教學、學生成長教育等,共向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申報25個科研課題,有3項課題被批准為鄭州市級重點課題,他們分別是《新課標下的閱讀教學研究》、《國小語文學困生轉化對策研究》、《培養國小生欣賞與評價作文的研究》。20xx年5月申報了河南省課題的立項,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班大人多,學生差異明顯等問題,把《針對學生差異的有效教學研究》作為校際課題進行研究,有商學真老師具體負責,田瑞霞、王曉蕾、吉英鴿三位教師參與了課題的實驗。

3、開展課堂展示活動,以“課”促“教”

新課改帶給教師們全新的理念,我們的老師在將新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將這種教學觀念演變為自己的個性化理念。這就要求我們的每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做到教學有個性,教學內容有個性,教學方法有個性,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新理念下的課堂是動態生成的課堂,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預設性、計劃性、規定性,學生不再那麼聽話,常常會節外生枝;教師也不再那麼權威,也常常會不恥下問。“演講、辯論、討論、交流、切磋”,這才是現在我們的課堂應表現出來的基本形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欲罷不能,整個課堂顯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活力,這才是我們期望的課堂教學。為此我校舉行了不同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1)名師、骨幹教師上觀摩課(2)青年教師上展示課(3)同組同研同上一節課(4)實驗年級上研討課(5)課堂向社會、家長開放活動。

通過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的觀摩課,為老師們提供了優秀的觀摩課例,老師們找準了自己的差距,上課有了努力的方向。同組同研同上一節課為每一位教師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發現了一批課堂教學新秀。在青年教師展示課中,宋俊彥、賈曉雲、 宋瑞平三位教師獲一等獎,胡曉惠、賈雪茹、許靜獲二等獎。

這一系列的課堂展示活動,使我校的課堂教學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小的課堂變了,老師變了,學生變了,教法變了,學法變了。 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

在四月份教研室舉行的調研校本教研時,對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課前積累、預習展示、當堂檢測等環節得到充分肯定。並選派張豔麗、張慧敏、胡豔柳三位教師分別代表我校到高村、廟子送課下鄉。

舉行不同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把所有教師置身於共同的、真實的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面對共同的話題課堂大家有話可說,也有內容可寫,這樣各種有形成果隨之產生,如精品教案、教後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故事等。這樣,將教學於教研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改進了課堂教學,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4、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以“評”促“教”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聽課、評課是教育管理者檢查教學質量以及教師相互交流經驗的重要途徑。我校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活動時,以“人的發展”為本,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評價學生學的行為,教師教的行為,以激勵師生髮展、自我完善。把評價的焦點落在學習狀態、學習效益及教師素質三個方面。對於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採取了“問題會診”的方法,通過“定格會診”對課堂教學中的具體環節進行研究。我們把老師的課錄下來,然後和老師們坐下來,邊放錄象,邊對這堂課進行分析和研究。當放到精彩處時,定格,開展討論,分析他(她)是如何落實新課程的理念的。當老師們認為某個地方或環節有問題時,定格,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改進、如何設計與實施才算是貫徹新的課程理念。

5、強化教學反思,以“思”促“教”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為了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因此教師的反思能力是諸多教研方式中所不可或缺的。平時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實踐的基礎上寫“教學隨筆”、“教後反思”、“考後反思”、“月反思”、“教學案例分析”等,從案例分析和反思中進一步提升老師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本期我們設有專用教學反思本,語文學科要求一課一反思,數學及其他學科要求一章節一反思,老師們針對自己教學過程進行深刻的剖析,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以利今後的教學改進。在五月份教委組織的教育教學評估中,對我校教師寫的教學反思給予了高度評價,反思寫得有針對性、指導性。

在期會考試後,老師們針對本次考試寫出了考後反思。教導處根據老師們寫的反思,分學科組召開了座談會。那些成績好的班級,介紹了本班一些有效 的做法,成功的經驗,對其他老師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期,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圍繞專家引領、個人反思、同伴互助這一思路 開展,隨之產生了許多有形成果。在專家引領這一塊,我們推薦給老師的有:《名家課堂推介》、《如何開展校本教研》,還有老師寫的《杜朗口學習體會》等;在個人反思這一塊,老師們寫有《教後反思》、《教育故事》、《教學隨筆》、《教學案例分析》等;在同伴互助這一塊老師們寫有《聽課有感》、《他山之石》、《名家教案》、《課堂點評》等,這些有形的成果,記錄著老師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收穫著校本教研結下的碩果。四月份 , 教體局組織了校本教研推進會,並在我們一小設立了分會場。王村、汜水、高村、瀏河、金寨等鄉鎮的領導、教師來我校參觀指導。他們共聽了語文、數學、英語六節隨堂課,並針對這幾節課進行了評課,大家普遍認為,我們的課堂變了,學生們自主參與的積極性更高了,真正體現了“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風采我展現”。接著又參加了我校一至三年級數學大組的“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和四至六年級語文大組 的“ 如何指導學生預習”的集體教研活動。然後領導們又觀看了我們的校本教研專題片,聽取了校本教研工作專題彙報, 參觀了校本教研有形成果展。活動結束後,各位領導、老師對我們的校本教研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我們的校本教研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 我校每學期教師寫反思材料就達500多篇,反思貫穿於我校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6、中層領導進課堂,以“督”促“教”。

我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發揮中層領導的“主帥”作用,中層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各項工作。堅持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指導課堂,指導教科研,注意發現、培養教學中的苗子、典型,關心愛護、熱情指導、總結推廣他們的經驗。中層領導躬身於教學第一線,抓教學,督促了學校的教科研的深入開展,推動了教學工作的發展。

三、張揚學生個性,開闢學生自主發展的天地

實施素質教育的落腳點,主要是對學生的培養。學生素質的高低是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最重要的標準。面對新世紀,我們重新審視了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確立了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終生教育觀,“以學生為根本的理念”紮根到每位教師心中,開創了素質教育的新局面。

1、開展課外閱讀,讓孩子心靈沐浴書香。

為了營造書香校園,讓孩子的心靈沐浴書香,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我校開展了“好書伴我行”讀書工程。學期初,教導處制定學校的閱讀計劃及實施方案,各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實際,制定出各班的閱讀計劃。把每週的一、三、五中午飯間以及週二、週四下午的最後一節課作為閱讀時間,晚上佈置有閱讀作業。學校每學期召開1——2次讀書交流活動,班級每學月召開一次。如六一班召開的“好書換著看”主題隊會,“開卷有益”辯論賽,五七班的《三國演義》讀書交流課等。讀書開拓了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心靈空間,成為孩子必須的精神食糧。

2、以校本課程為載體,以活動促發展。

校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形式,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校以校本課程為載體,開闢第二課堂,拓寬興趣小組活動,我校先後成立了音樂、微機、書法、繪畫、剪紙、攝影、田徑隊、足球、科技等活動小組。每年定期開展詩歌朗誦會、故事會、演講比賽、手抄報評比,書法繪畫展覽、科技製作比賽、大合唱比賽、文藝節目匯演、藝術節,運動會、田徑比賽等群眾性活動,激發了興趣,培養了能力,發展了智力,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四、取得的成績

本期我們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被評為鄭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商學真老師被評為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常青梅、王麗麗老師獲滎陽市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並參加了滎陽市教改成果展示。黑利萍老師實驗的《探究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王鵬老師實驗的《任務型教學的應用》這兩個課題通過鄭州市教科所的評估驗收,分別獲得一等獎、三等獎。20xx年5月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舉辦了20xx年——20xx年度鄭州市已結題的重點課題經驗交流及成果展示會,我校張喜枝、何革命兩位教師參與了這一活動,其中張喜枝老師根據自己的課題實驗寫的經驗材料受到了與會領導的一致好評。賈寶民老師執教的科學課獲鄭州市一等獎。在鄭州市教科所舉辦的“兩評”活動中, 我校王麗娟、張玲玲、孫曉寧、侯雅麗、秦偉娜、王麗麗、王曉霞、羅金燕、張敏等九位教師獲獎。在“第二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中,我校的劉鈺燁、周聰、王素楠等13位同學獲獎。張豔麗、張慧敏、胡豔柳三位教師分別代表我校到高村、廟子送課下鄉。

回首幾年的耕耘之路,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追求,讓我們收穫了累累碩果。立足今天,展望未來,我們決不辜負各級領導、社會、家長、學生對我們的重託,我們將用百倍的努力,續寫我校更輝煌的詩篇。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7

走上教師這個崗位已經20多年了。“老將出馬,一個頂倆”於是,想當然的,憑著老經驗認真上著每一堂課,仔細地批改著每份學生作業。慢慢地發現,數學書裡有許多新內容,憑著老經驗沒法上好了,即使是用以前的“老經驗”完成教學,學生也越來越排斥……

當書教的越來越疲憊時,當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時,當資訊時代日新月異時,我們這批老教師就迫切需要集思廣益,專家的引領,同仁的幫助,以助我們突破瓶頸,轉換觀念。這些都需要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以學習改變自己,以學習提升自己,以學習來充實自己。於是,我也積極的加入到校本學習中。

秋學期,“首席制主題式”教研活動,在我校如火如荼開展起來。全校教師踴躍參加,積極主動為教研活動獻策獻力。在這一系列活動中,雖感覺很忙,對於能力有限的我來說,有時甚至是手忙腳亂,但是經過之後仔細回味,感覺到的是甜,一種成長的美感,一種力量的轉化,一種充實的喜悅。可以說是“我參與,我充實。”

每堂教科學研討課,我積極參與:或認真聽,仔細記;或認真選材,共同準備;或深入淺出,找不足,說反思。每一份材料,細心研磨,認真準備,在教學中多次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兩個學期校本學習的時間結束了,我由衷覺得時間沒白花,我受益匪淺。在此次中心組研討學習中,每一個年級組的中心發言人講座都很精彩,在佩服講座老師博學深思精神的同時,我更關注講座的內容。對我來說,講座中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

一、轉變思想觀念。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家長逐漸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為孩子選擇優質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跟上時代的發展,不在單純做知識方面的權威,將書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教給學生,而應當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做一個能適應社會、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的教師。

二、加強學習

孩子喜歡、家長信任的老師,這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並時刻保持那一桶水是活水,是流動的水。在校本學習中,我能多方面學習,取長補短,武裝自己。過去不代表未來,要轉變觀念靠的是學習,不斷地學習,以學習來改變自己,以學習來充實自己。本次校本培訓,我更強地意識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如,尹文老師的教研課在開課前的說課時的新鮮的備課理念,凡榮老師課堂上的大師風範,課後反思中的自我剖析時的高度,薛興峰老師的沉著冷靜,陳偉豔老師的紮實……

在這些年輕小專家們面前我多像一隻井底之蛙,什麼教科研,什麼新的備課理念,我都覺得很新鮮,我有了一種很強的危機感,所以學習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才能使危機有轉機,所謂“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於是,我儘量讓自己靜下心來讀書,在學校給我們訂的教育教育雜誌裡,我學習了許多先進的理論知識,同時學習到了很多同仁們的教學經驗,慢慢的,我學著把自己學到的運用於平時的教學中,一點一點的實踐著,我就像是一個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看到了綠洲,那份驚喜無語言表。

三、學會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波斯納也說過:“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雖然有過反思,但從來沒有很認真地正規地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去執行,只是在頭腦裡想想就過了。

本學期,在教學中位數時,我在完成教學任務後,總覺得語猶未盡,課堂上還有許多不如意的地方……課後,我有反覆專研教材,又和年級組老師們討論,還上網多次查詢資料,學習專家們的心得體會,觀看名師們上課實錄……慢慢的也發現,自己在教學時的那些不足,以及怎樣改正,於是,又在同年級的其他班試上了一次,徹底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變為學生積極參與的“多言堂”。

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和“導”能力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教學效果很好。我明,白了: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須要時時學會總結反思,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通過校本培訓的學習收穫很大,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使我們的教師能夠儘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在教育這個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老教師也要用上全新教學方法!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8

一、工作思路

堅持科學發展和以教師為本的理念,以師德教育和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為重點,緊密結合本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面向全體,突出重點,通過集體培訓、學科教研、教育教研和個人研修等多種形式,開展校內學習活動和研究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培養一支師生高尚,業務精湛,創新力強,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

二、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

1、學校現有教師105人。退休45人,約佔40%;中青年教師60人,約佔60%。

新學年,初、高中所有年級均已進入新課程實驗,在課改實施中,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方式逐漸改變,課程建設逐步加強,但仍然有許多矛盾和問題,亟待研究和解決。

2、近兩年學校有不少中青年骨幹教師被國辦校招走,補充進來的多是新畢業的大學生,缺乏教學實踐經驗,必須加強培訓,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3、學校有的學科組,青黃不接,缺少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培養亟須加快、加強。

三、校本研修目標

1、通過培訓使新參加工作的教師基本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2、採取各種措施加大各學科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和培養的力度。

3、通過學習、培訓、實踐、反思,進一步改進與加強教師教育理念與教學行為的統一,教學策略的把握,有效地推進高效課堂教學,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實施。

4、以師為本,充分發揮學科組作用,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四、研修內容與措施

1、進一步開展好校本教研活動。

上學年我校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上有進展、有成績、有實效。在總結經驗,找出問題的基礎上,本學期要進一步加強。

校本教研是以校為單位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它有利於新課程改革目標的落實,有利於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改進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全面提升育人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本教研工作的直接領導是教務處和德育處,由主任或主任指定的教導員專門負責統籌領導。

校本教研分兩個層次進行:學科教研組和年級學科集體備課組。

校本教研的內容:

一是研究學校中真實的教育教學問題,是從學生的發展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的在教學實踐中歸納和彙集的現實問題;

二是認真研究教師本身的問題,教師如何利用教研,發展教材,拓展知識領域,落實三維目標等等;

三是研究學生,研究學情,研究學生的發展過程;四是研究我校多年推行的“師生共創優質高效課”怎樣不斷髮展,特別是在“共創”上有突破性進展。

校本教研開展的實效,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的責任心,組織能力,業務水平是個關鍵。組長要不負重託,切實履行職責,為學校發展,為學校提質創優再立新功,並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威望。

校本教研開展要全員參與集體互動。強調學習氣氛和爭鳴氛圍,形成全員參與,互助碰撞的動態過程,要求全體參與教師準備充足,暢所欲言,在觀念、方法的碰撞中,昇華教育思想,豐富教學藝術。

校本教研要有認真思考研究而後制訂的教研活動計劃,並保證認真實施。

校本教研要有時間的保證,現每學科都有一天不排課,學校要用足區教研之外的時間,保證專時專用,保證校本教研每週平均3課時。

校本教研可搞跨學科共研與交流,探討共性問題,促進各學科的整合增效。

校本教研在期末要搞彙報展示交流,學校將獎勵確實做出成績的學科組與備課組。為此兩處要有可信的資料積累與情況記錄。

2、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實驗

在課改工作中,堅持邊學習,邊實踐,邊反思,邊改進的原則,促進教師更新觀念,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本學期繼續組織教師進行各學科的課程標準、考試方案、選修課開設、學分管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的學習和研討,深刻理解領會課改精神,認真貫徹落實課改要求,做好新課改首屆高中畢業班選修課開設與大學聯考複習工作,探討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3、以師生共創優質課為載體,加大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

本學期要繼續抓住集體備課教研、課堂教學例項研討和個人反思三個環節,組織教師學習學校關於高效教學的指導意見,落實“課標引領,狠抓基礎,設問啟發,講練結合,當堂反饋”高效教學的五點要求,注重教學例項的分析和研究,通過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開展青年教師彙報課和師德建設敬業愛生彙報活動,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支援教師進修學習,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培養典型,促進教師隊伍建設。

4、堅持開展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提升教師科研能力

認真進行學校承擔的天津市科研課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與研究》的探索與實踐,組織各科教師結合學科特色,研究設計具有學科特色的研究性學習課題目錄,供學生自主選擇,逐步形成有學校特色的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堅持進行德育課題,區專案帶資金課題,教師個人承擔的各類科研課題的研究與探索,認真進行課題階段研究的彙報交流工作,積累實驗資料,撰寫論文報告,推動學校教育科研的進展。

五、研修時間與形式

1、教師平時自學,提倡自主反思。聽課全學期不少於10次,用電教手段上課不少於5次。學期初制定個人發展的目標和措施,期末發展成果和不足。

2、學科組教學研究活動全學期不少於6次。時間在教研活動日無全區教研活動的半天。按學科組計劃中所確定的專題進行研究。

3、集體備課活動原則上每週一次,全學期不少於12次。時間在教研活動日無區級、校級活動的半天,內容按集體備課計劃中的具體安排進行。

4、集體培訓活動。開學初按全校統一安排的培訓計劃進行培訓和研討。期會考試後按年級進行分析和研討。市區統考或模擬考試前,適時對有關科目的教師進行培訓和研討。結合落實新課程實驗的具體專案:如學分認定、社會實踐、綜合素質評價等在相應的範圍內進行培訓和研討。期末按不同的範圍和層次進行考核。

5、每學期舉辦青年教師培訓班,時間為每週二下午第三節課,參加人為新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

6、充分利用校報《津英報》,刊登教育理論、教學案例、個人反思、教學要求、教學論述等有關內容,每位教師人手一份,供教師學習,並鼓勵教師投稿。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9

本學年,我校教科研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悉心指導下,在學校校長室的大力支援和全體教師的努力下,根據中心國小教研工作計劃,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業務培訓為重點,以多種教研活動為載體,積極實施“科研興師”、“科研興教”和“科研興校”的發展策略,為學校常態教學科研提供平臺,深化校本教研,推進學校校本教研的發展,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現將本學年教科室工作情況作一個簡單的回顧與總結:

一、常規教學

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核心,而常規工作又是教學工作的最基本的內容。我們圍繞學校教學工作目標展開工作,保證學校各項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教學質量獲得穩步提高與發展.

(一)、嚴格執行相關教育教學的政策法規,依法治教,依法執教,加強課程管理。

1、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按規定開滿課程,重視研究性學習課程,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2、合理規範編排課程表、作息時間表、課外活動表。嚴格按課表上課,無私自增減課時和私自調課。

3、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體育衛生工作。開設心理衛生教育課程,學校心理諮詢室正常開放,配有兼職心理諮詢教師。

4、嚴格控制學生教輔書數量,無私訂教輔用書,確保學生課業負擔合理。

(二)、加強常規管理,保證教育教學秩序的穩定。

1、依據學校專題《優化教學方法策略的研究》,制定學校教研計劃、將常規教學工作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

2、加強教師的教研指導和管理監督。檢查了學校教師專業成長手冊,收查了教師個人專業成長年度計劃、教學進度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骨幹教師幫教計劃、教師自修計劃等。教學中,我們按計劃進行教研活動、學期末收查了教師自我培訓總結、心得、筆記、讀書心得、最滿意的教學設計、教案、幫教總結等。全體教師工作認真,較好地成任務,突出的有劉儉忠、蔡軍、紀雙紅、趙傳霞等教師。

3、在開學前及時準確科學地編排學校教學課程總表,將課程表及時發到班級和任課教師手中。根據年級教學要求,及時調整和發放課表並以此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活動。儘管並校,有教師不坐班,但學校嚴肅課堂紀律,不得遲到、早退、中途離開課堂。嚴禁任何形式的空堂,有事請假。課堂上嚴禁做和課堂無關的事,堅決實行執案教學。全體任課教師能嚴格遵守學校紀律,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

4、做好全校學生學籍資訊錄入工作,建立了學生的學籍檔案,順利完成市教育局基教處對學籍卡的核驗工作。

5、認真做好階段驗收工作,安排好各年級的驗收表,進行了期中、期末考試和成績統計工作。

6、完成了學籍檔案的期末成績、學期鑑定、考勤等項彙總、填表工作。

7、完成了各類教學資料的統計、分類、造表、建檔管理。

8、及時準確地填報上級教育部門佈置的各類統計報表,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

9、組織和支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業務培訓、教研活動,促進全體教師專業發展。

(三)注重教學常規的檢查,抓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教育教學成績考核。

上課

本學期教師能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按時上課,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師上課能夠把課堂教學作為突破口,分梯度進行,分層教學,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生的活動均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長負責考核,教師評價。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鍊的機會,以此樹立學習自信心,主動學習。

查課、串課

教務處嚴格執行學校的查課,串課制度,做到一節一查,並有明確的查課記錄。有些教師因事、因病請假,一些教師能積極主動代課。表現突出的有馬立平、劉儉忠、於芙蓉、劉亞奎、紀雙紅;劉儉忠、陳華、周春玲帶病堅持工作,使教學有序進行,本學期無一節空課。

-教案及作業檢查

按照學校備課制度,本學期教務處進行了五次全校教案檢查。從整體來看,大部教師的教案寫得比較好,做到案首齊全,備課量足,教法得當,有課後反思。突出的有趙傳霞、劉亞萍、楊修芳、阮春燕、賈麗華等。

本學期進行四次作業批改抽查,在抽查作業時主要查了學生的完成率和老師的批改率,均達到100%。大部分教師能夠分層作業並認真批改、及時講評、反饋。突出的教師有:劉儉忠、馬立平、呂豔萍、趙桂玲、紀雙紅、王洋等。

學習成績的驗收

本學期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進行了期中、期末階段的驗收,九年級進行了月考,七年級、八年級進行了考查學科的驗收,教師都能按要求驗收學生的學習程度。

做好學生評教工作,及時與老師進行交流。

這學期,針對三個年級,我們進行了學生評教。為更好地進行此項工作,考試學科和考查學科分開評教。對學生評教中反映的問題,我們做了認真的分析,研究相應的對策,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

二、教研活動

本學期,由於受辦公條件的影響,一些教師不坐班工作,給教研工作帶來很大沖擊。但我校立足本校實際,確保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加強校本教研工作小組的作用,帶動全體教師,切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1、本學期,我們繼續致力於構建自主學習型組織,採用教師自學和骨幹教師科研知識專題講座相結合的形式,幫助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新課程教育觀。要求教師人手一冊教學雜誌或報刊,每人每天保證一節課時間自覺網上瀏覽學習,每期精讀一本教育專著,每學期寫一篇1500字以上自學筆記。本期我們相繼學習了教育教學文獻《怎樣構建一個好課堂》、《一堂好課的七個點》等有關文章。實踐證明:這些不同的學習形式和學習要求,對教師提高科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通過“走出去”開闊教師視野。本學期我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教研室舉行的名師、專家有關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高效課堂的講座及觀摩聽課,其中王淑芝、劉儉忠、紀雙紅、黃豔超、劉亞萍、趙傳霞、楊惠麗參加了國培,並取得優異的成績。另外各科教師積極參與網上教研活動,收穫很大。

3、開展反思活動,培養反思品質。

本學期重點放在“有效課堂”上,組織教師圍繞“如何優化教學方法,促進有效教學”進行反思,學校重點查課後反思、教師月教學反思。教師對備課、上課、課堂的突發事件的處理、學生作業的設計,課堂教學環節設計、對教材的取捨整合、對學生的評價(課堂提問、作業完成、學習進步等)及本學科教學中有價值問題的研究、教學中的困惑、新的想法等等進行反思,注重在反思中找出不足,明確自己努力方向。鼓勵教師結合課堂實踐心得撰寫教學經驗,趙傳霞、劉儉忠、黃豔超、蔡軍等教師表現突出。

4、繼續開展“學課標、研教材、優教法”教研系列活動

根據教育局、學院打造“高效課堂”的精神,結合我校校情,圍繞“教學方法策略的研究”的課題,開展了支教教師展示課、全員教師崗位練兵活動、骨幹教師研討課、青年教師展示課以及公開課。每次活動下發通知,時間安排,活動後及時總結,並上傳到學校的網站。

在這次活動中,阮春燕、王洋、紀雙紅、蔡軍、劉儉忠、陳華、黃豔超、杜曉偉、呂豔萍、趙傳霞等教師精心準備、積極參與,認真鑽研教材、備課、上課,課堂設計新穎,選取的教學問題具有典型性、有效性、合理使用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教學中教師能給每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參與機會,善於傾聽學生的意見,課堂活躍有序,師生關係融洽。老教師能充分發揮自身特長,教學基本功較紮實,課堂能注重一個“實”字,年輕教師課改理念比較新,教學手段新穎,注重一個“新”字,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本次教研活動為每一位教師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的平臺,一節節生動有趣的課堂,使每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得到了充分的顯現,推進了我校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新程序。

5、強化骨幹教師培訓考核

我校把骨幹教師培養作為學校發展的根本大計來抓。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名教師)培養是學校工作重點。按上級要求,學校採用集中培訓,師徒結對等形式,繼續組織好骨幹教師的校級培訓。骨幹教師上課——青年教師上課——骨幹教師點評——青年教師反思——修改教案——再上彙報課的雙向互動的方法互助互促,共同提高。

6、積極參加教育局、教育學院的教育教學活動。組織教師及時參加學院教研課、參加南片教研課活動。我校青年教師黃豔超、趙傳霞分別承擔了南山片的英語、數學講座,劉儉忠老師參加暑假教育學院的英特爾培訓,並獲得了優秀學員。

7、積極開展網上備課、教研等活動,積累富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學資訊資源。網上教研活動也進行的有張有弛,全體任課教師積極網上探究、以發帖、回帖方式參與,這既開闊了視野又培養了能力.本學期任課教師按學校要求網上教研每學期不少於2次,其中突出的教研組是英語組,突出的教師有紀雙紅、劉儉忠、黃豔超等教師。

三、存在的問題:

1、由於校舍搬遷暫時在國小部受條件影響,有教師不坐班,教師因事因病休息較多,教研活動開展不集中,不理想。

2、個別課堂存在教師視覺盲區,對“有效課堂”理解不到位,科研活動不主動。

3、教師之間水平差異較大。

4、各學科之間成績不平衡。

四、工作反思:

1、進一步喚醒教師責任意識,積極創設濃厚的教學研究氛圍,促使轉變,讓反思和研究成為一種自覺。

2、在備課方式上必須有真正的突破,真正備出優秀的、高質量的教學設計。

3、加強“有效課堂”培訓,努力推進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0

光陰似箭、日月如梳,轉眼一個學期又過去了。回顧本學期,我校堅持課程改革為核心,以學生髮展為根本,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高效課堂的實施為臺階,結合本校實際,圍繞“真實、有效”的主題,轉變觀念,強化意識,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適合我校教育發展的工作思路。通過師生們一個學期來的努力,能較好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工作。下面將本學期我校教學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高效課堂資料,制定了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開學前期,每位老師都利用休息時間學習了《課程標準》、《“課程標準”解讀》、《教育法》、《教師法》《教學常規管理》等教育理論書籍。開學後,利用每週一晚上集中全體教師開展政治業務學習,加強了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並要求每位教師做學習筆記,使我們的教育目標更加明確,第二週集中教師分科召開教材分析研討會,將教研組分為語文組、數學組和綜合組。四月份組織全體教師學習高效課堂的相關要求,再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麻栗坡縣教育局關於印發《麻栗坡縣推進中國小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達標評估方案(試行)》的通知,要求全體教師根據高效課堂的要求開展教學,要求各科任教師使用導學案,並要求各班組建興趣小組,通過以兵練兵,以兵帶兵,逐步減少“潛能生”的數量。通過學習,我們進一步明白了只有在教學中把學生放在教學的首位,抓住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效率。在學習過程中,大家還針對教學上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同時又結合所任班級的教學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和落實教研活動。本學期我校共上交以高效課堂為主題的論文四篇,其中一篇獲縣級一等獎,其餘三篇的評審結果還未下來。

二、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積極推進“四優課”

我校以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為目標,打造校級“名師”工程,著力抓好“四優課”,做好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管理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著力抓好教師教學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理論水平,著力抓好現代技術使用及學科課程整合,以適應現代教學需要。本學期推薦楊林戰老師上協作區教研活動公開課,推薦吳永林老師參加縣級“四優課”競賽。學校通過學科帶頭人帶動,骨幹教師示範,相互學習,相互交往,相互提高;通過各科組教師教學交流、體會、反思、提高,形成了集體的教學智慧;通過現代技術培訓,學會使用、調節、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在課堂教學上尊重“特長生”,關愛“薄弱生”,努力挖掘學生內在“潛能”,讓孩子在愛心的包圍中健康成長,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習效果喜人。如今,學校的教師隊伍正向著素質化邁進,為孕育未來英才而不斷學習。

三、鼓勵教師自覺學習,形成學習型集體

學校鼓勵教師著眼於終身學習和發展,對自己的未來做一個近期和長期目標的規劃和設計,確立真實生動的願景。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確立的自我發展目標,選定一套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通過自我培養和自我控制,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和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我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全員培訓。

四、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以高效課堂的全面實施為階梯,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積極、穩妥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推動課改實驗健康開展。全面實施高效課堂,要求全體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備好課,備好學生,要求全體科任教師使用導學案。組織年青、骨幹教師上觀摩課,老教師上交流課,通過各種形式開展教學教研活動。進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師的整體水平。我校注重各項活動開展的有效性,著力提高質量。在內容、形式上都認真研究,選擇了集體備課、上公開課、觀摩課、說課、評課組合形式,為求提高教學質量。為了讓我校教師在教學方面取得突破,本學期我校積極參與協作區教研活動,儘量派年輕老師參與,瞭解最新教法。

五、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教師們努力抓好了培優補差工作。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們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後進生,都以良好的心態接納他們,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自己適合的知識,讓他們在學習上有所進步,以提高學校的成績合格率。在對待“潛能生”問題上,我校要求全體教師不但不能歧視他們,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鼓勵。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輔導,通過一學期的工作,我校“潛能生”的數量有明顯減少。

六、加強常規管理

我校嚴格按照麻慄鎮中心學校印發的《貫徹落實教學常規學習讀本》的要求執行,要求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備課,不備課就不上新課,並且每週要提前備課,備課數不超過七課時,上課前要先預習。每月檢查一次教案、聽課記錄、培優輔差記錄及作業批改記錄,並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定期檢查各教師的作業佈置與批改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通過各項檢查工作的日常開展,使我校的教學管理形成常規化。

七、取得的成績

我校教師積極投稿論文、課件、教學感想等,本學期共投稿十多篇,其中有獲國家級獎、省級獎、州級獎及縣級獎,還有部分教師的論文在相關刊物發表。

過去的一學期,我校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關心和全力的支援下,在全體教師努力工作下,雖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們將繼續努力,勵精圖治,把茅草坪國小辦成一所教學研究的活動基地,教學改革的實驗視窗,達到“教師隊伍高素質、教學效果高質量、校園文化高品位、社會效應高聲譽”的辦學目標。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1

我校在區教育局領導下,依據本學期的校本教研計劃,結合本校的實際,積極探索,為提高教學管理和教研水平推進課改,建設師資隊伍,提高教學質量,初步做了一些工作,現簡要回顧如下:

一、轉變觀念,增強教研意識

開展校本教研是推進課改,加快教育教學創新的客觀要求,是學校建立教育特色,提高辦學水平、提高學校品位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教師素質,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徑。我校全體教師能充分意識到只有充分開展校本教研,才能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順應改革的潮流,不斷向前推進。我校教師都能樹立教研意識,積極參與教研活動。

二、整體佈局,形成規模

依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明確主攻方向,全校整體佈局,統一規劃。形成三大板塊:語文組、數學組、綜合組。三大板塊既有統一教研活動,又有單獨活動,教研分散與統一相結合的方式組成。

三、加強教學研究,注重實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

1、 抓好教學常規的管理工作

在當前課改的理念下,探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不偏離常規教學。教導處認真的抓教師的教學評估細則,這樣促使教師不僅面向全體學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2、加強教科研隊伍的建設和培訓工作,努力提高任課教師的教研理論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課改新理念。

在學校工作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根據當前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導處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新的教學思想和新課程標準。結合各學科的課標,依據學生的實際進行說課、評課、教學設計等活動,並進行論壇,這樣激發了全體教師積極投入到教學教研中去,注重實效的活動,不僅提高了教師的課堂質量,也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

(1)開展了青年教師論壇,並且對較好的論壇材料進行了經驗交流

(2)、組織全體任課教師,進行了一次學習《新課標》活動。

(3)、採取“自學”與“互教”相結合的形式,把校本教研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要求各任課教師自學收集資訊資料,新老教師結對子互學,新教師學習老教師的經驗,老教師學習新教師的新觀念,共同提高。

(4)、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開展競技活動,展示青年教師的風采。本學期計劃每位青年教師做到了“五個一”:即上一堂創新教育示範課,讀一本教育名著,寫一至二篇教研論文,寫一本教育理論讀書筆記,製作一個優秀教學課件。

(5)、要求老師積極參加學校、區教育局組織的各項活動,並把反饋情況記入教師考核業務檔案。

(6)、鼓勵教師走出去,展示自我。本學期在學校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派出幾位老師外出學習培訓、考察,把外面的經驗帶回來,為教師提供了學習的機會,為大家提供了發展的平臺。1月份,我們還派資訊科技教師參加了市資訊科技培訓學習,並計劃在下期對全校教師進行二級培訓。

四、加強對教研工作的監控、檢查、指導、反饋,建立評價體系,確保教研工作落到實處,收到了實效。

①學校領導深入一線,參與和指導教研工作。為此項工作把關定向指導,做到心中有數,參與到教研活動組,共同進行研究。

②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要求教研組長按開學初制定的計劃按時組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和對新教材的研究,為新課程實施奠定基礎。

③建立評價體系與考核掛勾。學期末學校對上述工作進行了檢查、反饋、總結,並記入了教師業務考核檔案,評出了優秀教研組。

五、今後工作設想

1、及時修改並健全各種研訓制度,為使各項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實,學校將設立檢查督導小組,負責督促檢查各種計劃、制度的執行情況。

2、教研與科研相結合,發揮課題帶動策略。本學期末我們將根據學校實際,確立研究課題,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組及個人研究的子課題,要求每位教師將自己確立的研究專題在每週教研活動中探究,然後在自己的課堂教學、貝殼、教學成績及撰寫論文中體現出課題實驗的價值。

3、建立教師個人及教研組的檔案,以便更好地記錄教師個人及教研組的成長曆程,戰士校本教研的成果。

4、著手不止校園文化,讓牆壁說話,讓樓梯說話,讓校園說話;儘快將圖書館整理好對全體師生開放,並陸續購入師生急需的好書,營造學習氛圍,建立學習型學校,要求教師沒每學期至少讀2本書,並寫出有價值的讀書筆記4000字,同時每月進行一次讀書交流,使教師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提倡教師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

5、研究從反思開始,培養教師的反思意識。要求教師對自己的行為包括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分析,提出問題並能從他人的行為中得到反思,同時在日常的工作中,還要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要求教師課課有反思,養成課前、課中、課後反思的習慣,教師將自己最滿意、最有價值的反思提交教導處,學校組織中心組的骨幹成員進行身月,彙集反思集。

6、改革備課,實行集體備課制度。計劃從語文、數學教研組開始實驗,組內成員全員參與設計,一人執筆,分單元備課,課後對教案的執行情況人人寫反思。

7、建立共同願景。鼓勵教師個人的自我超越,建立個人願景,指定個人發展規劃;建立教師群體的共同願景,既建立每一位教師都真心向往並願意為之奮鬥的目標。

總之,儘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級領導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為新課程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使我校的教育教學再上新臺階。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2

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在這一學期裡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的,現做一回顧總結。

一、學習杜郎口學校教學改革經驗,同時加強了與學校實際的結合

去年九月市教研室下發了《關於開展學習杜郎口學校教學改革經驗的通知》,我校積極響應並在開學後及早付諸實施,從理論上做了準備。本學期學校結合我校實際情況_了《綿山一中“洋思、杜郎口經驗與本地課堂教學整合實驗”課題研究實施方案》。本課題的研究思路是:從課堂教學入手,研究“導學案”和“堂堂清”材料。研究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提高,研究課堂改革與教學成就的關係,解決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等。從這些方面入手,首先解決教師的觀念,從一部分老師開始推廣,然後全員推開。其次解決老師在實驗過程中的困惑,依據老師取得的成績,學校及時推出示範研討課,通過深入課堂,全體老師認真分析總結,由個性的實驗上升為全校的共同的模式。一學期以來,我們邊實踐邊探索,教師的觀念有了更新,業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二、搞好講課、聽課、評課話動

講課、聽課、評課活動是學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重要形式,本學期我校將這項活動放在週三、週四、週五的下午第1、2節課,分學科進行,學期初在排課時保證了在本學科教研活動時同科目教師沒有上課任務。講課教師課前精心準備、聽課教師在聽課中對照自己備課授課時的不足,力求在自己教學中改進。通過評課互相交流、共同進步。我們還在學期中安排15名九年級教師上了《會考專題複習課》,無論是對九年級其他教師還是對七八年級教師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一學期以來,我校40名教師上了校級公開課,教師聽課共1500多節次,效果很好。

三、嚴格按照市局“5+0。5”要求,搞好集體備課活動

集體備課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對於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按照市教研室的教學進度並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各學科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制訂我校各科教學進度。根據所定教學進度進行集體備課的分工,每週2名主備教師。集體備課時主講教師就下一階段教學任務進行教材分析、大家通過討論解決課時安排、重難點突破、學案設計、作業佈置等問題。真正做到教師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通過開展的集體備課活動,越來越多的教師感到集體備課的重要性,認識到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必不可少,合作意識進一步增強。

四、組織教師進行各種培訓活動

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為此學校十分重視教師的培訓。今年三月,我校派7名教師先後到太原、太谷參加會考複習研討會,回來後校教研室及時分科組織教師進行了的二級培訓。學期中,我們還邀請了市教研室張從艮老師對全校語文教師進行了《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講座》,解決了一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困惑。校教研室主任對七八年級教師進行了《如何開展綜合實踐課》做了專題講座。通過一系列培訓,加快了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適應時代的發展的需要,提高了自身素質。

五、加強教學常規的檢查和反饋

為加強對教師教學常規的督促和檢查,全校分了語文、數學、英語、理化生、政史地、音體美六個組,由六位學校中層任組長,對教師的教案、學生作業批改進行把關驗收。一學期兩次定期檢查,並將檢查情況及時在全體教師會上進行通報,對部分做的不到位的教師進行個別談話,跟蹤檢查。學期末組長將每個組教師的教案、作業批改進行等級評定。

六、開展讀書、徵文活動

為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迎接市教研室組織的讀書作文競賽活動,語文教師加強了學生《自讀課本》的使用,要求認真閱讀並寫好讀書筆記。校教研室積極組織各班學生參加徵文活動,定期在校園閱報欄內張貼,擇優向《太谷報—作文專刊》推薦。5。12四川汶川地震後,及時組織的“心繫災區”的徵文活動,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滲透。

七、積極配合標準化學校驗收,做好檔案資料的整理完善工作

今年是我市標準化學校建設通過省驗收檢查的關鍵一年,我校接到通知後積極準備,把今年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標準化學校建設檔案資料的完善和整理方面。學校派專人蔘加了市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檔案資料完善培訓會。之後,根據有關檔案通知的具體要求積級準備,對以前工作中不到位和遺漏之處進行補充,目前基本完成。

通過校本教研,我校教師無論從理念上還是教學實踐中都有了可喜的變化,使我校的校本教研落到了實處。當然,由於經驗的不足,我校的校本教研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我們今後不斷的改善。不妥之處,懇請局領導給予批評指正。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3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教而不學,工作就將平庸;教而不研,教學就會凝固。尤其在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校本教研則更顯出它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舉措,是促進學校內部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為了提升辦學品味,實現育人目標,我們實驗中學緊抓課改的契機,以研促教,以研興校,大膽實踐,銳意進取,在校本教研製度建設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網路,確保教研機制的暢通執行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任組長的教科研領導小組,並建立了“教研、教務處——教研組——備課、課題組——教師個人”四級教研網路。以教研、教務處為中心,層層負責,逐級推進。

校長是學校建立以校為本教研製度的第一責任人,學校領導成員更是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我們深知,有了搞教研的領導,才會有一個熱心教研的教師群體,領導如不沉於教研之中,教師也很容易袖手旁觀,或者蜻蜓點水,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我們根據領導組成員的不同學科特長,人人分包教研、備課、課題組,參與並負責指導、檢查、督促所包教研組的一切教研活動。學校出臺了關於校本教研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四級教研網路中的每個主體都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要求,並把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情況和學校的《教師積分管理辦法》掛鉤。

二、強化師資培訓,搭建校本教研的學習平臺

教師是校本教研的主體,教師隊伍的素質是校本教研的客觀因素,建立和完善教師教學研究制度是構建校本教研製度的根本。要使教師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永立潮頭,不被淘汰,並且有所發展、有所成就,就必須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搭建學習的平臺。

1、抓好教師讀書工程。

學校在經費十分緊張的前提下,為每位教師訂購了一份學科雜誌,並新近購買了上萬元的課改書籍和電教軟體,供老師們借閱和使用。《走進新課程》、《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風景這邊獨好——一位家長心目中的洋思中學》、《敬畏教育》、《走進校本教研》、《不朽的智慧》等理論專著或刊物,是學校要求教師必讀的內容。我們還創辦了《教師學習園地》、《班主任學習園地》及《實驗中學報》,以便老師們及時瞭解前沿資訊,關注教育動態,開闊教學視野。老師們每人每學期完成一本學習筆記,學校定期檢查,量化評比。

2、邀請專家來校指導,實現專業引領。

校本教研是基於學校,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的,但我們認為它決不能只侷限於本校,參與者當然也不應該完全是本校的人員,專業研究人員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因素。離開了專業人員的學術支援與專業引領,校本教研會產生低水平反覆的危險,自然很難得到理論的提升。因此,我校曾先後邀請(略)。專家們的來校指導幫助老師們揭開了校本教研的神祕面紗,讓我們解開了不知從何處入手開展課題研究的困惑,進一步加深了我校教師對課改新理念的理解,堅定了老師們開展教學教研工作的信心。

此外,我們還誠聘(略)。教研員與我校一線教師的合作,是理論與實踐關係的重建。教研室幾位老師的參與無疑可以為我們的校本教研帶來新的資訊和新的理論支援,能給同組研究人員以智慧和思維的啟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3、啟動了“115實中教師外出培訓工程”。

我們在“骨幹教師培訓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教師培訓制度,擴大了培養範圍,拓寬了培養物件,將全體教師納入專業培養計劃之列。迄今為止,我校共花費8萬多元,先後派出70多名業務能力強,善於研究的中青年教師赴江蘇、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學習考察、接受培訓,共138人次。而且凡是外出學習的教師歸校後都必須當好“二傳手”,在全校教師大會上作詳細的彙報,說認識、談體會,將外地先進的教育理念、課改經驗為我所補,為我所用,從而做到“一人學習,全員受益”,實現資源傳導和共享,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業務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逐步完善教研、備課、課題組管理制度,營造“百家爭鳴,共同成長”的學術氛圍

課改實驗是一件十分艱鉅而複雜的工作,光靠教師“單槍匹馬”必定難以取得成功,因此,教研組、備課組、課題組便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將直接關係到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在強化教研、備課、課題組的建設方面,我們做了如下努力:

(一)深入開展集體備課,注重實效

集體備課是校本教研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集體智慧、個人特長,體現同伴互助的精神,讓教師從彼此身上汲取靈感和創意,從而使個人專業水平得以成長,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1、操作方法

①確定集體備課次數

[組內每學期的集體備課次數應至少與本組教師人數相符,如:組內教師共五位,那麼該組本學期集體備課至少開展五次。]

②確定備課內容

[各組根據學科特點及本冊教材的結構情況進行選擇,每次的備課任務可以是一課,也可是一個課時。]

③個人準備

[每次活動只針對同一課進行,組長提前佈置任務後,組內成員便要投入到認真地備課中去。]

④集體研討

[大家就自己的教學設想暢所欲言,相互借鑑,相互啟發,使彼此成為教學資訊和靈感的巨大來源。]

⑤優化設計

[通過交流討論,集各家之長,避自己所短,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

⑥公開授課

[每次活動只選一位老師承擔本組公開授課任務,授課人選由組內在集體研討之後通過抽籤來決定,並要確保每學期每人都有講課機會。]

⑦聽課評課

[組內成員都須參與聽課評課活動,評課不可流於形式,授課亮點當然可以提,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卻不能避而不談。要求評課做到“三個一”,即:找出一個“亮點”,指出一個“缺點”,提出一個“金點子”。]

⑧自我反思

[每次集體備課,組內教師都要撰寫教後反思,思收穫、思困惑,將教學中的得失物化為文字。]

2、強調事項

①集體備課是一項群策群力、凝聚集體智慧的活動,深入地交流研討是提高集體備課成效的關鍵。所以討論之前,人人都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而不是等坐在一起時才去準備、去思考。研討過程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參與者、爭辯者、商榷者,人人都要踴躍發言,不可只是坐視旁聽,或敷衍了事。

②集體備課並不是幾位老師把各自的教案進行比照、融合、提煉,然後大家拿著相同的教案去上課,而是要求每位執教者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歸納、提升和再創造,使自己的教學既充滿集體的智慧,又能體現個人的風格。忽視個性,如出一轍的教學有悖我們開展集體備課的初衷。

③如果說課前的精心準備是保證上好一堂課的關鍵,那麼課後的自我反思卻能幫助我們一輩子上好課,然而這一點常常被忽視。集體備課倡導老師們要會反思、常反思、善反思。需要老師們通過堅持撰寫教育日記、教學後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教學論文等途徑,將課改中的得失物化為文字,進行教學反思。著重思考六個方面:思成功之處,記下創新亮點;思失敗之處,尋找改進措施;思機智之處,留下瞬間感悟;思學生的不同見解、思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思今後的改革創新。教後反思的撰寫可長可短,即使隻言片語也都是極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

3、制度與措施

①各年級各學科均須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②由備課組承擔集體備課任務,備課組長為負責人。

③各小組根據本組情況確定備課時間、地點、內容,併發通知給校級領導及教務、教研處。

④組內的每次集體備課活動都要有詳細的備課情況記錄,包括備課時間、參加人員、備課內容、討論意見等,記錄內容由備課組長儲存,並於期末同本組其它活動記錄及工作總結一併上交教務處。

⑤教務、教研處隨時檢查各組集體備課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集體備課制度,提高集體備課效率。

(二)以課題促課改,以課題促教學

校本教研必須有符合實際的課題研究為依託,才能促進教師教研質量的提高,而最有價值的課題,則是實踐中產生的問題。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學生在作文中寫到:“我最討厭的一件事——上學。討厭死了,見他的鬼去吧,我要把書扔進高壓鍋裡,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來再用錘子砸、砸、砸,再浸入濃氨水、濃硫酸、濃硝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摔,送入火爐,燒成灰。最後為它拍張照,留作倖福的紀念。”這個學生能有如此豐富的想象力,應該很有潛質,但為什麼竟對上學如此的深惡痛絕?又如:課堂上,我們老師講得唾沫橫飛,可學生為何硬是聽得昏昏欲睡?再如:課後作業佈置不少,可為何總是收效甚微?學生記憶英語單詞費盡心血,可為何仍在老師考查時腦中羞澀?在教學實踐中,有太多這樣類似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而這解決的過程,便成了最有意義的課題研究過程。

明白了課題研究的實質,我們就更堅定了廣泛開展研究的信心。自課改實施以來,我校教師連續申報立項市級課題5個,縣級課題9個,校級課題14個,參與研究者共106人,基本達到科任教師人人有課題,人人搞研究的目標。為了將課題研究工作引向深入,我們多次邀請市、縣教研室專家來校指點迷津,並積極召開了課題組工作彙報座談會。教研、教務處隨時進行督導檢查,要求各組積極開展調查分析,要重視相關資料的收集,及時掌握同類課題研究的動態,忽忘撰寫研究論文和實驗小結,將研究過程中的點滴感受付諸於筆端,用文字記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能圍繞所研究的課題,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將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

從課題的立項到現在,我們花費了大量的資金,而且也深深地感覺到,開展課題研究的確不容易,但我們始終相信,它必將對解決老師們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改進教師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從而提升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專題研討,經驗交流

我們要求各組要針對教學中遇到的現實問題,經常性地進行專題研討。要圍繞課改中存在的熱點問題,進行對話交流。教研組每兩週活動一次,備課組每一週活動一次,有計劃、有計錄、有總結。學校在巨集觀調控的基礎上,還通過組建,“學科教研論壇”“經驗交流研討會”等形式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學術氛圍,一個好的經驗,變成了多個人的經驗;一個新的嘗試,大家一起關注完善;一個新的觀點,大家一起銘刻於心。一次次的“共鳴”與“爭鳴”使老師們不僅收穫了理論,與收穫了反思與實踐的勇氣與信心,使我們深深地感到要使課程改革穩步推進,校本教研就必須落到實處。

(四)成立“青藍工作室”,“以中帶青,以師帶徒”,構建教師專業成長的“溫情小屋”

根據不同的學科,我們成立了語文、教學、外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七個“青藍工作室”,每個工作室均由同一教研組內經驗稍有欠缺的青年教師與業務精湛、又有改革創新精神的骨幹教師組成,每室四、五人,按照要求開展活動,從備課——研課——導課——磨課——上課——評課全程參與,全員參與。案例研討、論文評點、形式多樣,茶座式、沙龍式不一而足。

“精品課”:發揮作為導師的骨幹教師的引導示範作用,每一單元提供一堂觀摩或研討課,供組內成員學習。

“教學爭鳴課”:工作室內教師選擇同一教材上課,同課異構,比較討論,取長補短,求優摒劣,以求螺旋上升之效。

“會診課”:組內指定一青年教師上課,針對其教學的一個環節或一個方面,組內討論診斷後,該教師再上直至滿意。

“錄相反思課”:學校將分批、有序地為所有科任教師自選的一節課進行全程實錄,以便授課人能以旁觀者的身份全面審視自己的教學,發現得意之舉,找出不足之處,從而更有效地改進自己的教學。“青藍工作室”的成員將有優先錄製權。

這樣的一個學術團體,改變了以往“師徒結對”的一對一,研討氣氛不濃,冷冷清清,孤孤單單的弊端。“學而無友必然孤”,這樣一個工作團隊,大家相互請教,廣泛交流,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導師沒有高高在上的權威,學員沒有低人一等的拘束,思維在這裡碰撞,操作在這裡完善。年青老師找到了自己學習的方向和討教解惑的物件,而導師的主動性大大增強,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體現點,暗中較勁,發揮個人所學,把本工作室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各個團隊喊出自己的口號——“為自己鼓掌,為別人鼓掌”、“你的成功裡有我的付出,我的成功裡有你的汗水!”。團隊成員之間努力建立一種視彼此為工作夥伴和朋友的全新觀念。學校教研水到渠成地實現了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從“輸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轉變。

四、以競賽為平臺,大力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

定期舉辦“課改之星”評選大賽,重建評選制度,凸現三大亮點:

亮點一:在常規課堂教學、平時教案兩大評比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充和豐富,增加了教師平時教學情況學生問卷調查、賽後反思、平時作業佈置及批改三個部分,使其評價更加全面。

亮點二:課堂教學評價方面,力求體現“以學論教”的課改新理念,除了關注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式的選擇等因素之外,更著重去關注教師引領下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交往、思維以及目標達成狀態。

亮點三:通過三屆比賽激烈地角逐,學校共有(略)等16名樂於探索、勇於創新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但錘鍊骨幹、樹立典型僅是我們舉辦這一比賽的目標之一,同時,我們也力求借此活動來推動全校聽課、評課教研活動的積極開展。所以,我們要求參賽選手必須在組內通過預賽後產生,凡具備參加“課改之星”評選大賽條件的教師均需參與組內預賽,於是,聽課、評課活動蔚然成風。“課改之星”競賽的平臺,不僅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也有力地促進了全校教研活動的開展、教師整體素質地提高。

五、在“合作、競爭、共贏”精神的指引下,開展豐富多彩的校際教研活動

(略)

六、建立教師校本教研檔案,積累校本教研有形成果

學校給每個教師建立了《教師個人成長檔案》,目的在於:記錄教師的校本教研成長過程,展示教師的個人素質與奮鬥成果,為檢查和評價提供真實依據;建立積極的反饋調節機制,促進教師積極的自我反思,發現並診斷個人成長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補救,促進教師間相互學習,體驗成功,激勵教師不斷進取;學校領導可以借教師個人檔案瞭解本校教師隊伍的優勢與不足,發現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產生的經驗,並及時推廣,形成自己學校的特色。

“教師個人成長檔案”的內容:

1、內容清單:即每一項的具體名稱,可使記錄檔案一目瞭解;

2、教師基本情況(個人簡歷);

3、榮譽證書;

4、自己最信奉的教育格言;

5、教育感悟;

6、工作計劃和總結;

7、成果記錄:課題研究,獲獎論文、教案、發表作品等;

8、教學隨筆、教學反思、教育教學案例(教育教學中的小故事);

9、課例研究;

10、業務學習筆記;

11、教師綜合素質考核情況;

12、教育教學業績。

七、重建教師考評制度,推動校本教研工作持續性發展

在對傳統考評制度反思的基礎上,我校重建了能夠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教科研考評制度。在原來“教壇新秀”、“教學能手”、“課改之星”、“學科帶頭人”的臺階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學術帶頭人”的評價體系,促進了教師的個性發展。

此外,我們還制定了相應的《教師教科研獎勵辦法》及《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辦法》,對教科研成績突出的教師及教研、備課、課題組及時予以表彰獎勵。而且把教研成果也作為評選優秀教師、職稱晉級,甚至是能夠參加外出培訓的重要條件。

考評辦法包括了教師本人在內的多元參與和多樣化評價方式方法結合的原則,客觀真實地反映教師師德、教育觀念、知識素養、專業水平和教科研情況,促進教師有效反思,不斷進取。主要評價方法:

①教師自我評價(10%)。

②教研組評價(10%)。

③教科研領導小組評價(20%)。

④學生評價(10%)。

⑤家長評價(5%)。

⑥教學成績評價(45%)。

八、艱辛探索中,成果初見端倪

在與校本教研同行的探索中,我們實驗中學上下一心,努力實踐,收穫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一)學校的飛躍

短短五年時間,一所剛剛起家的初級中學竟一躍成為一所有口皆碑的“市級示範國中”,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而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教科研能力的增強有著莫大的關係,與學校建立的“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科研興教,科研興學”這一執行體系是分不開的。

(二)教師的成長

(略)

(三)學生的發展

(略)

課堂上,艱難生澀少了,生動鮮活多了,愁眉苦臉少了,會心微笑多了。學生們積極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盡情體驗著與老師、與其他夥伴同品共享的學習愉悅。

九、問題與反思

當然,校本教研作為一種新的理念,新的行為,我們還是剛剛起步,在開展校本教研的嘗試過程中,我們還存在有許多困惑和不盡人意之處。

1、校本教研中的案例研究還停留在表面上。

2、教師間雖然有了同伴的互助與橫向支援,但仍需更多縱向的引領。

3、少數教師對教學研究的認識仍很膚淺,認為開展研究就是要著書立說而且還會給正常的教學工作帶來額外的負擔,部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仍處在“要我做”的狀態,還沒有真正理解“教學即研究”的內涵。

4、我們的理論水平還不高,有許多寶貴的東西我們還不善於發現而總結,這是很可惜的,這就更需要加強學習,豐富我們的頭腦,培養我們的研究精神,提升我們的研究能力。

5、校本教研經驗不足,急需向其他先進學校學習,來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

十、發展思路

1、繼續強化教師的研究意識,探索校本教研激勵機制

“以研興校,以研促教”,絕大多數教師對此在理論上是明晰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傳統的經驗管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我的書”的苦幹作風,仍然佔有一定的市場,科研對於部分教師來說仍處於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而真正意義上的校本教研應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生根於老師們的教學需要,才能真正興起並逐步壯大。

外在約束是基礎,內在激勵是昇華。我們將繼續努力激發教師發展的慾望及潛能,使校本教研真正成為教師職業生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學校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內容。不斷地引導老師們堅持終身學習,在危機意識中超越自己;堅持教育敘事,在教學智慧中發現自己;堅持行動研究,在把握規律中端正自己;堅持教學交往,在師生溝通中發現自己;堅持參與現場,在關係活動中提升自己;堅持合作反思,在總結經驗中提高自己;堅持協同跟進,在借鑑他人中完善自己。

2、重視案例研究,倡導深入反思中提升自我

一個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類典型事件,它的來源不僅包括課內,也包括課外,不僅包括教法、學法,還包括教師、學生的成長等方面。針對我校過去案例研究浮於表面的不足,我們將要求老師們在今後的每個學期都要進行一到兩次案例分析,以便對自己已經發生的教育事實或故事進行追述與反思。這些故事如果不加以整理和研究,過後便煙消雲散,而稍加關注,並作剖析,就可從中感悟到某些共性的、規律性的東西。教師把這些故事轉化成教育案例的過程,就是一個重新認識、整理自己教育思維的過程,它可以促使教師對自身實踐進行反思,以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搭建網路教研平臺

今年,我校將投資建立教師電子備課室和校園網,為了提高多媒體裝置的利用率,切實開闊教師教學視野,改進教育教學手段,我們將定期組織全校教師進行集中培訓。並要求每位教師除了通過豐富的網路資源學習校外教育教學先進理念,教育科研的實踐創新等相關內容外,也需積極地將自己的教學反思、優秀設計、優秀案例、教學實錄等放到學校網頁上,同教研組的教師網上跟帖評論。

4、“想教師之所想,急教師之所急,”進一步完善校本教研的服務制度。

校本教研的服務,包括專業支援、校本培訓經費、資訊、物資等方面的保障,就目前來講,最主要的是建立教師教研專業支援制度。

學校要創造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工作的專業支援環境,和專業研究組織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聘請教研人員做學校的教研指導,並通過開展深入且頻繁的專題研討、教師與專家對話、學術報告、名師講課等活動,提高教師教研能力和學校教研的整體水平。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展望未來,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將在新課程“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廣闊天地裡,讓生命與使命同行,憑藉“校本教研”這一平臺,在執著教學的背後痴心不改地探索教育的真諦,昇華教學的行為,用行動來擦亮教育的夢想天空。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4

我校在區教育局領導下,依據本學期的校本教研計劃,結合本校的實際,用心探索,為提高教學治理和教研水平推進課改,建設師資隊伍,提高教學質量,初步做了一些工作,現簡要回顧如下一、轉變觀念,增強教研意識

開展校本教研是推進課改,加快教育教學創新的客觀要求,是學校建立教育特色,提高辦學水平、提高學校品位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教師素質,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徑。我校全體教師能充分意識到只有充分開展校本教研,才能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順應改革的潮流,不斷向前推進。我校教師都能樹立教研意識,用心參與教研活動。

二、整體佈局,構成規模

依據我校的實際狀況,按照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明確主攻方向,全校整體佈局,統一規劃。構成八大板塊:低年級組、中年級組、高年級組、綜合組、藝術組、體育組、英語科學組、幼兒組。八大板塊既有統一教研活動,又有單獨活動,教研分散與統一相結合的方式組成。

三、加強教學研究,注重實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

1、抓好教學常規的治理工作

在當前課改的理念下,探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不偏離常規教學。教導處認真的抓教師的教學評估細則,這樣促使教師不僅僅面向全體學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潛力。

2、加強教科研隊伍的建設和培訓工作,努力提高任課教師的教研理論水平和教研工作潛力,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課改新理念。

在學校工作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根據當前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導處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新的教學思想和新課程標準。結合各學科的課標,依據學生的實際進行說課、評課、教學設計等活動,並進行論壇,這樣激發了全體教師用心投入到教學教研中去,注重實效的活動,不僅僅提高了教師的課堂質量,也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潛力。

(1)、開展了全員性的教師論壇,並且對較好的論壇材料進行了經驗交流,(2)、組織全體任課教師,進行了一次學習《新課標》測試活動。(3)、採取"自學"與"互教"相結合的形式,把校本教研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要求各任課教師自學收集資訊資料,新老教師結對子互學,新教師學習老教師的經驗,老教師學習新教師的新觀念、共同提高。(4)、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開展競技活動,展示青年教師的風采。本學期計劃每位青年教師做到了"六個一":每月寫一個典型的教育教學案例、設計一個具有新意的教案、上一節具有教改新意的邀請課、寫一篇板書或硬筆書法作品。進行一次聽課交流、每週寫一篇教學反思。(5)、要求老師用心參加學校、區教育局組織的各項活動,並把反饋狀況記入教師考核業務檔案。(6)、鼓勵教師走出去,展示自我。本學期在學校資金十分緊張的狀況下,派張傑、陸春芬二位老師同學校的三位領導一齊去北京參加了北京“新鴻儒”舉辦的“第五屆全國小語閱讀大賽獲獎課展示,並聆聽了幾位全國有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及教授的講座並全程錄象,回來後,二位老師為全體教師各上了一節片課,並利用天天早、中、下午三個時間段為老師們播放錄象,為教師帶給了學習的機會,為大家帶給了發展的平臺。11月份

,我們還派資訊科技教師馮建明參加了省資訊科技整合課觀摩與學習,並計劃在明年一月份對全校教師進行二級培訓。

四、加強對教研工作的監控、檢查、指導、反饋,建立評價體系,確保教研工作落到實處,收到了實效。

①學校領導深入一線,參與和指導教研工作。為此項工作把關定向指導,做到心中有數,參與到教研活動組,共同進行研究。

②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要求教研組長按開學初制定的計劃按時組織活動,加強群眾備課和對新教材的研究,為新課程實施奠定基礎。

③建立評價體系與考核掛勾。學期末學校對上述工作進行了檢查、反饋、總結,並記入了教師業務考核檔案,評出了優秀教研組。

五、今後工作設想

1、及時修改並健全各種研訓制度,為使各項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實,學校將設立檢查督導小組,負責督促檢查各種計劃、制度的執行狀況。

2、教研與科研相結合,發揮課題帶動策略。本學期末我們將根據學校實際,確立研究課題,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組及個人研究的子課題,要求每位教師將自我確立的研究專題在每週教研活動中探究,然後在自我的課堂教學、貝殼、教學成績及撰寫論文中體現出課題實驗的價值。

3、建立教師個人及教研組的檔案,以便更好地記錄教師個人及教研組的成長曆程,戰士校本教研的成果。

4、著手不止校園文化,讓牆壁說話,讓樓梯說話,讓校園說話;儘快將圖書館整理好對全體師生開放,並陸續購入師生急需的好書,營造學習氛圍,建立學習型學校,要求教師沒每學期至少讀2本書,並寫出有價值的讀書筆記4000字,同時每月進行一次讀書交流,使教師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提倡教師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

5、研究從反思開始,培養教師的反思意識。要求教師對自我的行為包括自我的課堂教學進行分析,提出問題並能從他人的行為中得到反思,同時在日常的工作中,還要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要求教師課課有反思,養成課前、課中、課後反思的習慣,教師將自我最滿足、最有價值的反思提交教導處,學校組織中心組的骨幹成員進行身月,彙集反思集。

6、改革備課,實行群眾備課制度。計劃從語文、數學教研組開始實驗,組內成員全員參與設計,一人執筆,分單元備課,課後對教案的執行狀況人人寫反思。

7、建立共同願景。鼓勵教師個人的自我超越,建立個人願景,指定個人發展規劃;建立教師群體的共同願景,既建立每一位教師都真心向往並願意為之奮鬥的目標。

總之,儘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級領導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提高教師的教研潛力,為新課程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使我校的教育教學再上新臺階。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5

本學期,我們數學教研組全體教師在校領導的引領與指導下,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和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辛勤的耕耘著。現對我校數學校本教研經驗總結如下:

一、堅持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素質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沒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教學實踐也是盲目的、空洞的。本學期,我教研組堅持“以校為本”的教研形式,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和教研專業人員的作用,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在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的同時,特別強調教師集體教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援,共同分離經驗,在多媒體教學上,學校更是大力推廣,做課件、用課件,用好課件的思路在教學中廣泛使用,效果顯著。

二、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紮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

本學期,我組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併力求常規與創新有機結合,每位教師都有嚴謹、紮實、高效的良好教風,並努力培養學生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努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師能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能認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注重教法與學法的指導,及時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過程,並依據自己的教學感受做好教學後記。教師互學互促,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每月計算題過關及期中質量檢測,查漏補缺,培優輔差,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三、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本學期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我們充分發揮團體教研的優勢,加強隨堂課、互觀課的聽課、評課活動。本學期,李梅燕、王豔兩位數學老師上了2節同課異構的公開課。這兩節課的課堂氣氛:雖活但亂;調空能力:因勢利導,巧妙融合,井然有序。因此,兩位老師以學生最容易理解的直觀圖形為重點突破口,先通過主題情境圖,在節日裡教室的設計活動經驗,激發思維衝突,引導學生將認識找規律,這學習找規律做鋪墊。在學生初步建立表象之後,老師又組織了學生在生活裡找一找,有了對規律深刻把握。鞏固練習兩位老師給了一組花,叫學生塗上有規律的顏色。兩位教者在整節課的教學中,能夠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安排紮實、開放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主動思考、從容對話,使學生在經歷數學思維挑戰的同時,不僅紮紮實實地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與技能,而且還經歷了情感與態度的的潤澤和薰陶,獲得和諧的發展。

課後及時針對上課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研組成員提出了許多改進建議。通過聽課、交流、參觀、學習,使我們數學組教師開闊了視野,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關注課堂,處理生成與預設等問題有了直觀的認識,激發了教師更深層次的思索。通過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受益匪淺,啟迪深刻。雖然有成功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研討、提高,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求真務實。

四、存在的問題。

1、對聽評課的基本功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雖然學了不少理論知識,但是如何把這些理論知識科學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課堂上,也有待於大家繼續研究。

3、有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如何把這些理念貫穿與自己的教學之中?

4、如何提高教學效率,這也是實際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們來期主要研究的問題。

五、改進措施。

1、進一步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訓練與指導。並定期進行經驗交流。

2、建立學習制度。並進行學習交流與評比。用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學習。以此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

3、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4、加強學法研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教無止境、研無止境“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以飽滿的精神,開拓進取。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6

我校以“育人為根本,教學為中心,管理為重點,課改為動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辦學思路,確定了“自主學習、實踐創新、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的育人目標和“科研興校、育人為本、規範管理、辦出特色”的管理目標,摸索出一條“倡導民主、發揮自主、全員參與、逐步深化、主動發展”的教學新路子。

一、以校本研修為載體,立足於教師專業化成長

校本研修為教師的成長開闢了捷徑,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保障。力爭使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專業知識淵博、教學藝術高超、勇於探索、敢於創造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師。課改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我校的校本研修,是基於“因為教師,為了教師,發展教師”的目的,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浸潤其中,每位教師在對自己重新定位、思考的同時,教育教學行為也在迅速地轉變著。

1、讀書明理感悟昇華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讀書成為生活,才具備當教師的資格。”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教師的學習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制定了以校為本的學習制度,每學期制定學期的學習計劃,落實教師讀書規劃。讓教師們讀蘇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的教育論著,研究全國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等。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並寫下學習心得,定期舉辦教師讀書交流會,讓教師親近書籍,在閱讀中與大師對話,在交流中與同伴溝通。閱讀使教師的精神亮麗了起來,內涵豐富了起來。

2、專家引領明確方向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一項複雜而又系統的工程,需要有專家的引領作保障。我校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為教師與專家、教研員直接對話與交流搭建平臺。如我們聘請鄭州市教研員連柯老師到我校指導我校的校本教研,並直接與教師進行對話;趙校長組織一部分骨幹教師到河北衡水中學、山東杜朗口中學參觀學習等,本學期我們還多次組織教師到開封、鄭州等地聽課學習,讓教師有時間、空間與專家、外校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同時我們還充分發揮我校名師、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通過開展師徒結對、名師上示範課、研討等活動為教師搭建對話的平臺。

3、建設校園網路開闊教師眼界

面對“知識爆炸”的現實,極具海量資訊的網路便成為人們的最愛。我校把網路作為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的又一平臺,建立了我校的網站,開通了校園網、寬頻網等網路資源,學校安裝了6個多媒體教室,建立了一個電子備課室,為各個辦公室配置了兩臺電腦,購買了教育教學軟體等。高效利用網路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開拓了教師的視野,提高了課堂教學藝術。

4、合作研討共同提高

我校把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集於一身,構成了五位一體的大教研形式,其具體模式是“三階段兩反思”,即三次教學,兩次評課、兩次反思。這個三次教學是指一人連上三次同一節課,兩次討論安排在每次教學之後進行,最後一次教學進行全校展示,等到最後一次展示完畢之後,教導處、教研組所有成員坐下來反思本次活動的情況,彙總資料,並進行概括提煉,寫出課例研討總結,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在本學期共開展三階段兩反思活動中,共有17位教師參加了上課,其中楊靖冉、馬改紅、牛玉霞、張桂蓮、*丹五位教師執教的課獲得一等獎。

二、實施人本管理,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本學期,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進一步規範了教學行為,加強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1、教學分級段管理,以“幫”促“教”。

我校教學採取分級段管理,分成了低年級、高年級兩個級段進行管理。王淑娥老師負責4——6年級的語文,王烈榮負責4——6年級的數學,商學真、王娜則分別負責1——3年級的數學、語文。從抓教師的培養;抓教材,瞭解本學段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抓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等開展工作。級段主任每天聽課不少於兩節,以聽本學段教師的課為主,兼顧另一學段教師的課。聽課後,及時評課,從“學生的精神面貌、學生的參與度、教師挖掘教材的深度、教學效果”四個方面進行評課,提出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對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較大的教師,採取跟蹤聽課的方法,即聽一節、評一節,然後再聽再評,直至達到要求為至。發現好的課堂教學,組織本學段或本年級教師共同聽課學習。級段主任對本學段的課一月內至少普遍聽一遍,分出優質課、合格課、一般課三種類型,對優質課,教導處組織全校同科教師進行觀摩;對一般的課,級段主任會同本組有經驗的教師,指導其備課上課,直到達到規範課要求。教導處分級段管理,以幫促教,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2、開展氛圍濃厚的教研活動,以“研”促教

我校自04年起進行了教案改革,使用了統一的電子教案,教研對青年教師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們除了要求加強平時的教研外,本學期我們確定每週五為"集體教研日",中午前兩節為科任教師教研,三、四節為語文教師教研,下午前兩節為數學教師教研,第三節和課外活動時間為英語教師教研。要求領導必須參與,還要作到兩個確定:確定中心發言人,確定主題;一個確保:確保效果。各學科組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除總結、交流、反思本週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週教學內容外,還結合教學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小課題研究,如:“怎樣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如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比例知識的解題技巧”等,這些小問題的研究,使教師在觀念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對教學更有指導性。

我校提出了“人人有問題,組組有主題,學校有課題”的要求,即每位教師要提出研究的問題,每個教研組要有研究的主題,學校要有研究的課題。倡導教師運用行動研究這一方法,樹立“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改進即效果”的教研思想,讓教研真正走入我們的每一個學科,每一個課堂,滲透進我們的每一節課,從而全面優化提升我們的辦學質量和水平,打造學校,培養出一批教師,使學校工作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近年來,我校多次被評為鄭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滎陽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等。20xx年度我校已結題的鄭州市科研課題2個,一批有價值的校本教研成果也已產生,正在研究的鄭州市重點科研課題,鄭州市名師課題,同時還承擔有課題等。近年來,學校有多名教師的論文在國家、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20xx年3月我校結合本校實際,圍繞課堂教學、學生成長教育等,共向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申報25個科研課題,有3項課題被批准為鄭州市級重點課題,他們分別是《新課標下的閱讀教學研究》、《國小語文學困生轉化對策研究》、《培養國小生欣賞與評價作文的研究》。20xx年5月申報了河南省課題的立項,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班大人多,學生差異明顯等問題,把《針對學生差異的有效教學研究》作為校際課題進行研究,有商學真老師具體負責,田瑞霞、王曉蕾、吉英鴿三位教師參與了課題的實驗。

3、開展課堂展示活動,以“課”促“教”

新課改帶給教師們全新的理念,我們的老師在將新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將這種教學觀念演變為自己的個性化理念。這就要求我們的每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做到教學有個性,教學內容有個性,教學方法有個性,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新理念下的課堂是動態生成的課堂,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預設性、計劃性、規定性,學生不再那麼聽話,常常會節外生枝;教師也不再那麼,也常常會不恥下問。“演講、辯論、討論、交流、切磋”,這才是現在我們的課堂應表現出來的基本形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欲罷不能,整個課堂顯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活力,這才是我們期望的課堂教學。為此我校舉行了不同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1)名師、骨幹教師上觀摩課(2)青年教師上展示課(3)同組同研同上一節課(4)實驗年級上研討課(5)課堂向社會、家長開放活動。

通過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的觀摩課,為老師們提供了優秀的觀摩課例,老師們找準了自己的差距,上課有了努力的方向。同組同研同上一節課為每一位教師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發現了一批課堂教學新秀。在青年教師展示課中,宋俊彥、賈曉雲、宋瑞平三位教師獲一等獎,胡曉惠、賈雪茹、許靜獲二等獎。

這一系列的課堂展示活動,使我校的課堂教學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小的課堂變了,老師變了,學生變了,教法變了,學法變了。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

在四月份教研室舉行的調研校本教研時,對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課前積累、預習展示、當堂檢測等環節得到充分肯定。並選派張豔麗、張慧敏、胡豔柳三位教師分別代表我校到高村、廟子送課下鄉。

舉行不同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把所有教師置身於共同的、真實的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面對共同的話題課堂大家有話可說,也有內容可寫,這樣各種有形成果隨之產生,如精品教案、教後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故事等。這樣,將教學於教研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改進了課堂教學,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4、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以“評”促“教”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聽課、評課是教育管理者檢查教學質量以及教師相互交流經驗的重要途徑。我校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活動時,以“人的發展”為本,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評價學生學的行為,教師教的行為,以激勵師生髮展、自我完善。把評價的焦點落在學習狀態、學習效益及教師素質三個方面。對於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採取了“問題會診”的方法,通過“定格會診”對課堂教學中的具體環節進行研究。我們把老師的課錄下來,然後和老師們坐下來,邊放錄象,邊對這堂課進行分析和研究。當放到精彩處時,定格,開展討論,分析他(她)是如何落實新課程的理念的。當老師們認為某個地方或環節有問題時,定格,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改進、如何設計與實施才算是貫徹新的課程理念。

5、強化教學反思,以“思”促“教”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為了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因此教師的反思能力是諸多教研方式中所不可或缺的。平時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實踐的基礎上寫“教學隨筆”、“教後反思”、“考後反思”、“月反思”、“教學案例分析”等,從案例分析和反思中進一步提升老師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本期我們設有專用教學反思本,語文學科要求一課一反思,數學及其他學科要求一章節一反思,老師們針對自己教學過程進行深刻的剖析,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以利今後的教學改進。在五月份教委組織的教育教學評估中,對我校教師寫的教學反思給予了高度評價,反思寫得有針對性、指導性。

在期會考試後,老師們針對本次考試寫出了考後反思。教導處根據老師們寫的反思,分學科組召開了座談會。那些成績好的班級,介紹了本班一些有效的做法,成功的經驗,對其他老師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期,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圍繞專家引領、個人反思、同伴互助這一思路開展,隨之產生了許多有形成果。在專家引領這一塊,我們推薦給老師的有:《名家課堂推介》、《如何開展校本教研》,還有老師寫的《杜朗口學習體會》等;在個人反思這一塊,老師們寫有《教後反思》、《教育故事》、《教學隨筆》、《教學案例分析》等;在同伴互助這一塊老師們寫有《聽課有感》、《他山之石》、《名家教案》、《課堂點評》等,這些有形的成果,記錄著老師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收穫著校本教研結下的碩果。四月份,教體局組織了校本教研推進會,並在我們一小設立了分會場。王村、汜水、高村、瀏河、金寨等鄉鎮的領導、教師來我校參觀指導。他們共聽了語文、數學、英語六節隨堂課,並針對這幾節課進行了評課,大家普遍認為,我們的課堂變了,學生們自主參與的積極性更高了,真正體現了“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風采我展現”。接著又參加了我校一至三年級數學大組的“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和四至六年級語文大組的“如何指導學生預習”的集體教研活動。然後領導們又觀看了我們的校本教研專題片,聽取了校本教研工作專題彙報,參觀了校本教研有形成果展。活動結束後,各位領導、老師對我們的校本教研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我們的校本教研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我校每學期教師寫反思材料就達500多篇,反思貫穿於我校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6、中層領導進課堂,以“督”促“教”。

我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發揮中層領導的“主帥”作用,中層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各項工作。堅持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指導課堂,指導教科研,注意發現、培養教學中的苗子、典型,關心愛護、熱情指導、總結推廣他們的經驗。中層領導躬身於教學第一線,抓教學,督促了學校的教科研的深入開展,推動了教學工作的發展。

三、張揚學生個性,開闢學生自主發展的天地

實施素質教育的落腳點,主要是對學生的培養。學生素質的高低是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最重要的標準。面對新世紀,我們重新審視了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確立了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終生教育觀,“以學生為根本的理念”紮根到每位教師心中,開創了素質教育的新局面。

1、開展課外閱讀,讓孩子心靈沐浴書香。

為了營造書香校園,讓孩子的心靈沐浴書香,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我校開展了“好書伴我行”讀書工程。學期初,教導處制定學校的閱讀計劃及實施方案,各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實際,制定出各班的閱讀計劃。把每週的一、三、五中午飯間以及週二、週四下午的最後一節課作為閱讀時間,晚上佈置有閱讀作業。學校每學期召開1——2次讀書交流活動,班級每學月召開一次。如六一班召開的“好書換著看”主題隊會,“開卷有益”辯論賽,五七班的《三國演義》讀書交流課等。讀書開拓了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心靈空間,成為孩子必須的精神食糧。

2、以校本課程為載體,以活動促發展。

校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形式,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校以校本課程為載體,開闢第二課堂,拓寬興趣小組活動,我校先後成立了音樂、微機、書法、繪畫、剪紙、攝影、田徑隊、足球、科技等活動小組。每年定期開展詩歌朗誦會、故事會、演講比賽、手抄報評比,書法繪畫展覽、科技製作比賽、大合唱比賽、文藝節目匯演、藝術節,運動會、田徑比賽等群眾性活動,激發了興趣,培養了能力,發展了智力,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四、取得的成績

本期我們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被評為鄭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商學真老師被評為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常青梅、王麗麗老師獲滎陽市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並參加了滎陽市教改成果展示。黑利萍老師實驗的《探究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王鵬老師實驗的《任務型教學的應用》這兩個課題通過鄭州市教科所的評估驗收,分別獲得一等獎、三等獎。20xx年5月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舉辦了20xx年——20xx年度鄭州市已結題的重點課題經驗交流及成果展示會,我校張喜枝、何革命兩位教師參與了這一活動,其中張喜枝老師根據自己的課題實驗寫的經驗材料受到了與會領導的一致好評。賈寶民老師執教的科學課獲鄭州市一等獎。在鄭州市教科所舉辦的“兩評”活動中,我校王麗娟、張玲玲、孫曉寧、侯雅麗、秦偉娜、王麗麗、王曉霞、羅金燕、張敏等九位教師獲獎。在“第二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中,我校的劉鈺燁、周聰、王素楠等13位同學獲獎。張豔麗、張慧敏、胡豔柳三位教師分別代表我校到高村、廟子送課下鄉。

回首幾年的耕耘之路,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追求,讓我們收穫了累累碩果。立足今天,展望未來,我們決不辜負各級領導、社會、家長、學生對我們的重託,我們將用百倍的努力,續寫我校更輝煌的詩篇。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7

五中自20__年起一直堅持校本教研活動,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五中校情:

五中地處城鄉接合部,生源70%來自農村,生源素質較差,家庭所營造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也較差。教師70%處在40歲以上,青年教師較少,語文組13位教師中,40歲以下的有2位,中年教師佔85%,年齡層結構不太合理。這樣的年齡結構優點是:教學經驗豐富,精力充沛,但明顯表現出:教育教學理念滯後,經驗主義嚴重,思維定勢禁錮了教師們的思想。

所以,在資訊爆炸的今天,明顯感覺到廣大教師在教法的靈活運用上,在教材尺度的把握上,運用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同時隨著獨生子女數量的增加,新時期學生的特點也在變化,這都需要廣大教師不斷的學習和充實自己。因此根據我校的這些特點,我們制定了本校的教研的目標:即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具體方案是:

第一,各學科針對本學科的情況,具體的提出本學科本學期的目標和措施。

如數學學科在20__年第一學期制定的目標是解決後進生問題,面向全體學生。這是長期困擾我校的一個難題。因為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差生相對突出,所以,在新七年級便提出解決後進生問題,也是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語文學科提出的本學期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因為五中所處的位置,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從小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文化氛圍的薰陶,因此表現出閱讀水平、表達水平以及寫作水平都較差。在作文分值佔語文總分(120分)41。67%的今天,直接制約著我校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所以,經全體語文教師研討,把提高寫作水平作為我憑日常工作的重點。英語學科,根據學生在家裡無人輔導的情況,認真地制定了利用“英語小組”的來提高學生英語水平。這既包括課堂上的英語小組,同時也包括課外英語小組。使學生互相幫助解決難題。國小科以如何利用“遺忘曲線”為依據,探索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的具體措施。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應知應會的內容,以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

第二,以教研組為單位,以教研組長為龍頭,以教研活動為依託,展開本學科的校本教研。

在一所學校中,教研組是最基本的科研單位,我校的辦公室是以學科組為單位來安排的,這更便於在一起協商溝通。在開學之出,各教研組制定本學期的教研計劃,並上報教導處,教導處對歌教研組計劃盡心稽核,對於不切實際的活動和做法,要求教研組進行修訂。然後進行實施。各教研組有組長牽頭,組織本組的教研活動。包括本學科的聽課安排、組內研討、外出學習,同時負責對本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指導。使計劃得以實施和落實。

第三,學校為教師創設寬鬆的教育教學環境,使校本教研得以開展。

1、學校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為每個協作組配置了一套多媒體裝置,用以輔助教學,使教師能更好地進行教學。

2、學校為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每學期為教師解決30元的資料費,用以輔助教學。同時購置了大量的有關新課改的光碟,以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開拓教師視野,提高教學水平。

3、以“活動”,促進教學的發展。學校每個學期都要組織一——二次大規模的,全校性的聽評課活動,首先由教研組長回報你本學期的小本教研要解決的問題,請教師聽完後,填寫《聽課意見反饋表》,寫出有缺點以及建議,進行打分,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然後把反饋表反饋到講課教師,通過教研組互評互改,達到提高的目的。

4、聽課形式有所突破,又以前本學科本專業聽課,變為本協作組,本學科教師共同聽課。目的是互相取長補短,同時是從另一個側面更多地瞭解學生。堅持領導不定期地、事先不通知的聽評課活動。聽課後,檢查其教案,並進行評課。對於教師上課敷衍,甚至誤人子弟的教師,首先進行誡勉談話,然後進行跟蹤聽課,觀其後效。對於那些仍不及時矯正,勒令其停課進行培訓、學習,經審合格後,在令其上崗。

5、以教研室為依託,加大對教師業務的培養和指導。教研室是指導教師業務的專門機構,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所以,要想在教學上有發展,就必須依靠教研室。首先請教研室定期到我校視導聽課,對每一位教師進行業務把關,對於不過關教師,進行跟蹤聽課。對於我校較弱學科,實行不定期聽課,以加大監管力度,促其迅速成熟。其次,通過教研室,加大與外區縣市以及兄弟校的聯絡,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取長補短。

6、向外界學習,獲取營養。“洋思現象”是大家眾所周知的,我們通過印發資料,向老師們宣傳洋思的經驗,通過學習取人之長,結合我校實際,以提高自己。目前,我們已印發了三期“洋思經驗”,老師們都很感興趣,都能提取精華,運用到教學中。

校本教研的收穫:通過校本教研,我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教師,使大部分教師得以快速成長。現在,我校的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達28人。如政治教師zz老師,通過一年的培養,教學水平提高很快,目前在全區的新課例展示中,代表全區作公開課,獲得好評。生物教師__老師,成長很快,在前不久的一次不經意間的隋唐聽課中,_老使的課徵服所有的聽課教師,我們認為,如果在平時講課中,能達到這樣的水平,說明老師進步得很快。英語教師cc老師,由於孩子年齡小,有一段時間,沒有任課,自己感覺有些跟不上新的形式。通過參與校本教研活動,不但課上的很好,而且還寫了教育教學論文,教學成績提高得很快。其次,我校成功地組織了校本教研開放周活動。在這次全區規模的活動中,我校有二十多位教師做課評課,並受到與會教師的好評。語文教研組,為了更好地完成計劃,在20__年9月,成立了星光文學社,社員達300人之多。並出版了社刊《星光報》。每次刊印450份。在次,提高了教學成績,在今年的暑期的統考中,我校多年在低谷徘徊的英語學科,在全區已名列前茅。

以上是我校的校本教研情況,我們始終本著“務本求實”思想,踏踏實實,走自己的教研教改之路。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8

本學期,我在研修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完善自己。現總結如下:

一、不斷加強學習,夯實業務能力

只有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和成長,讓學習成為提高自己的渠道,讓學習成為我一生的精神財富,做一名學習型教師。

1.自主學習:為了讓自己更好地服務於課堂,我進行了學習。並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階段和自身面臨的專業發展問題,自主選擇和確定學習書目和學習內容,認真閱讀,記好讀書筆記。

2、勤思考,多動筆

每天堅持寫教學心得:可以是備課心得,也可以是教學體會,可以寫課堂教學方法實施體會,也可以反思上節課存在的問題,然後找出好的方法解決它。善於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和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對於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教學常規與教學科研一起發展,往科研型教師方向發展。

1、觀摩研討:以語文、數學組為單位,定期參加教學觀摩並上好公開課。同時圍繞一定的主題,開展以課例為載體的“說、做、評、思”等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動。加強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課堂實踐能力,一學年開設1堂研究課。本學期上了一節關於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市級公開課《從現在開始》,受到了與會領導的一致好評。

2、積極參加上級領導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積極訂閱對教育教學有幫助的刊物,學習其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3、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悅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向其他的老師學習先進教學方法。尤其在教學中,我注意學習其他老師的先進經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知識,運用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學期我善於總結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當學生的表率。從小事中總結大道理,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在今後的研修學習中,我將繼續努力學習,力爭使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19

在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的指導下,本人積極參加學校和英語組組織的教研活動,結合新課程的特點,確立了“激—情課堂”為主題的教研活動。經過3個多月時間,我積極參加理論學習、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式上課、評課、總結反思等系列活動,完成了教研活動的規定內容。本人作為本年級組的一名成員,自始至終積極參加。現將本次教研活動情況簡單小結如下:

一、通過校本教研,大大提高了理論水平。

校本教研是教師自身發展記憶體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徑之一,教師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師的積極主動的個性化教研就來源於校本教研,教師要學習前沿教育理論,掌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注重學科整合,教師個人要積極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二、通過校本教研,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在活動中,我們進行了集體備課、上課和互動式評課,雖然我們的課不算是很完美,還存在或多或少的毛病,但這些都是體現我們真實課堂教學的課。同一個主題,但每堂課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點與不足之處,在分析他人之課,改進自己之課,再去第三課堂中加以完善的過程中,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改進之中,對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起著很大的幫助。我個人認為,對自己教學最有幫助的課其實就是同事之間的真實的課,惟有真實的課堂教學,才會有紮實的教學質量,也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名師的課,我們要學的是他的教學理念,做秀的課,我們要學的僅僅是他的一些教學花樣;我們現在真正需要的就是這種校本教研形式的真實的課。一句話,真實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學水平最為直接、最為有效的途徑。

三、通過校本教研,有效促進了自身專業的發展。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行動研究的重要性。我們的校本教研,除了備課、上課和評課外,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寫教學反思和總結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資訊,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是促進了自身專業的發展有效的辦法。

校本教研是教師進行業務切磋、相互學習、提升自我的一個有力平臺。大家在教研活動中暢所欲言,談論教學中的種種困惑,抒發教學中的得意情懷,探討教學中的神來之筆,明辨教學中的是非曲直。教研已脫去了它神祕的外衣,更加平民化、大眾化,不知不覺中,教研已成為了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每一次的授課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冥思苦想,成為了眾多教師智慧的結晶。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20

一、完善教學質量監測,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1、進一步完善和整合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2、改變學校質量檢測方式,以朱德光負責的縣招標課題《__三中質量監測改革的實踐研究》探尋現代化環境下的我校質量檢測有效方式和途徑。

3、開展“補差輔猶”工程,對成績優異的學生通過集中和個別輔導的方式,做好提高工作,對學習困難學生通過師徒結對德育導師制,從思想工作入手,打破學習恐懼心理障礙為切入點,加以學業個別輔導,這幾年會考後20%學生質量有較大提高,受到教師發展中心的肯定和表揚。

4、進一步完善分層施教工作。調整了分層班教師,出臺分層班管理條例,加強分層班管理。

二、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切實做好“四項教學規範”的指導和檢查工作。

1、推行“推門聽課、約課隨堂聽課和過程查案”制度。行政帶隊,學科中心組成員隨同下班檢查交流。

2推行“教學月檢”制度。對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質量測評與評價四個環節加強過程管理。本學期重點對學生的作業批改進行精細檢查,由楊__,朱__和張__分三個年段進行問卷、座談和現場翻看學生作業,結果在教師會上反饋,並和個別教師進行交流意見,教科室對檢查情況進行統計評估,列入期末績效“教學過程獎”。

三、搭建校本教研活動平臺,狠抓教師專業素養提升。

幫助教師儘快度過“高原期”,打造一批名教師,為我校現在乃至今後教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每位教師上好常態課”和“培養一批骨幹教師”為兩個中心任務。為此本學期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 進一步推行教師“常態課”標準。

2、 做好校本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工作。推進《__三中骨幹教師培養規劃》。做好教師個人專業成長規劃。搭建校本教研活動新平臺,根據校情,篩選構建我校教研活動特色,重點推行“一年一人一課主題教研活動”,各教研組根據組的實際情況,確定主題,從五個維度(備課、上課、議課、過程展示、案例撰寫)有側重地選擇開展,做好四個結合——教研和有效課堂相結合,教研和共同體教師全員主題式團隊賽課活動相結合,教研和難教難學內容相結合,教研和資訊化建設相結合。本學期已有40人次開展校級研討課,王麗慧等7位縣市公開課。教師期中經修改後的課件和教案作為精品資源,屆時上掛學校教學資源網,給教師今後參考;存在問題和改進:(1)教研活動集中時間需更充裕,給教師有足夠時間進行研討.(2)以上4各結合還需進一步落實。(3)各教研組開展的不平衡。

3、 完善省市縣各類培訓管理制度。積極創造骨幹教師外出考察、學習條件。本外派30人次外出考察學習。本學期承擔了縣教師發展中心數學、科學、英語和社會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實踐基地,__、楊__、林__老師聘為指導師,在全縣學科培訓上做了專題講座。另外餘軒、林文姬老師還在縣教研組會議上做了專題報告。

4、 積極做好縣市“三壇”、“學科骨幹”、“名師”、 高階職稱、各項課堂評比等指導、組織工作。評比中提升,擴大知名度,提高影響力。期中餘軒老師評為溫州市教壇中堅。

5、 開展教師全員讀書系列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新課標和名家課堂實錄的學習,促進廣大教師自覺學習理論知識,更新教育觀念,總結實踐經驗,提高教科研水平。

四、加強教研組建設,營造教研氛圍。

打造一支凝聚力強、和諧合作、科研能力高的教研組,是推進以上兩個重點工作的強有力的保障。為此本學期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隊伍,聘請了23位學科骨幹教師成立__三中學科中心組,明確職責,承擔教學參謀、督查、組織、指導、科研等工作。

2、教研活動正常化。實行單週備課組活動,雙週教研大組活動。做到“五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主題、定形式。教科室考勤作為先進教研組評比的主要依據之一。

五、興科研務實之風,積極推進有效課堂模式構建

以“聚焦課堂、迴歸學生”為指導思想,以“有效課堂模式構建課題”為平臺,切實開展教科研活動,提升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我校教科研質量。重點工作:

1、進一步推進“__三中有效課堂模式的構建和實施”課題的第二階段實施工作。

2、實施好兩個縣級課題。楊建新負責的《農村國中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觀察實踐研究》,根據自願和動員相結合原則,各學科有卓小紅,陳海雁等18位骨幹教師參加組織各學科開展教研活動,並和“一年一人一課主題教研活動”結合起來。朱德光負責的縣招標課題《__三中質量監測改革的實踐研究》,通過了縣課題論證,建立了教學資源網下__三中組卷網,目前正在組建優秀習題資源庫,試點開展質量檢測改革階段。

3、做好“小班化”試點工作,七年級試點。

4、積極組織和指導教師撰寫論文、教學案例、反思敘事、製作精品課件等工作。本學期有30人次在各類各級獲獎。

六、完善各項保障體系,確保各項教學管理工作有效推進

重點工作:1、制定教學工作五年規劃。

2、修訂完善制度:重點《教學質量監控制度》《教師外出培訓制度》《提前招制度》、《會考獎勵制度》、《學生綜合實踐制度》等。

3、構建師生交流平臺,做好教學宣傳工作。

4、加強實驗室、圖書室、計算機室規範管理。

七、深入開展市現代化學校建立,全面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各科室認真學習和領會市現代化學校建立分擔的各項指標,在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分步驟切實的加以落實,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及時總結和及時建立檔案。

本學期現代化建立八大攻堅任務:1、教學網站建立,實現教師線上答疑和學生網上學習;教師電子備課,網上命題和精品資源收集。2、推進研究性學習實施和校本課程深度開發。3、新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4、做好兩個課題,市級課題獲獎。 5、校本教研有效開展。6、圖書館工程二次自修和投入使用管理。7、探尋教師專業發展新機制。 8、市級骨幹(5%)。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篇21

隨著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開展,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全面提升學校和教師的研究能力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已成為新課程推進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開展校本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提升課改實驗層次的有效手段,是深化教學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我校將校本教研作為課改實驗工作程序中的加油站,針對課改實驗工作中的突出問題,不斷探索、不斷挖掘校本研究的新內涵,按照“邊培訓、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邊提高”的思路,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有效提高課改實驗工作的成效。下面談談我校開展校本研究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抓環境建設,營造校本教研濃厚氛圍。

1、建立“教研超市”。

我們充分發揮“校校通”的優勢,建立“教研超市”,內設“教育資源庫”、“教研論壇”、“教育大視野”、“課改資訊”等欄目,通過上網學習、交流研討,增強與兄弟學校教師的研討、對話、溝通,加強校際間的交流,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通過《南安教育資訊網》及其它教育網站進行學習與交流,瞭解最新的課改資訊,瞭解各地的教研動態,與教研員和課改專家直接對話,探討解決教學過程出現的問題等,為校本教研構建了綠色資訊通道。

2、充實學習資料。

在經費緊缺的情況下,我校撥出一定資金採購中外經典名著、教育著作等充實學校圖書室和學習資源共享櫃。同時發給教師限額的經費,購買自己喜歡的教育名著,為師生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援,真正讓校園成為書的世界、書的海洋。

3、建立學習機制。

⑴我校改變傳統的學習機制,建立學習小組,制訂學習計劃和學習制度,開展經常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習既成為一種制度,又成為一種教師職業生活的自覺行為。積極創設有利於教師間的及時溝通、交流、討論的學習環境,致力於形成個人自學與集體學習、短期培訓與長效學習、理論學習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努力提供教師參與學校、學術團體、教研培訓機構、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培訓、研討的多元化組織學習途徑,不斷完善有利於教師不斷學習、隨時學習的機制,促進人人崇尚學習、熱愛學習的良好風氣的形成。

⑵我們要求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水平,認真制定一份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學校定期檢查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計劃的執行情況,組織交流研討,並給予通報,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計劃的落實,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4、開展讀書活動。

實現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因為新的課程內容要靠教師去實施,新的課程標準要靠教師去實現,新的教學方法要靠教師去探索。因此,教師必須加緊學習,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才能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校根據上級檔案精神,認真制定《關於開展“實施新課程讀書活動”工作意見》,要求各校加強領導,指定專人負責此項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月精讀一篇教育教學文章,做好讀書筆記,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撰寫一篇讀書心得送交學校存檔備查。同時,各校每月舉行一次“讀書心得”交流研討活動,期末開展讀書徵文比賽,而後推薦2—3篇優秀徵文參與中心國小評選。通過開展活動,有效地促進教師本體性知識不斷拓寬,條件性知識不斷提升,實踐性知識不斷完善,啟迪教育智慧,轉變教育觀念。

二、抓機制創新,促進校本教研紮實開展。

1、創新教研製度。校本研究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靠制度來保證。

為此,我校及時組織行政和教師認真學習貫徹市教育局《關於“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的意見》等檔案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經過充分的討論和醞釀,擬定出《校本教研製度》的初步方案,印發到各校,要求各校組織教師學習討論,提出意見或建議,並反饋上報。在廣泛徵求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學校領導根據反饋情況再次進行認真的磋商,反覆的修改,最後在全體教師會上公佈,讓教師表決通過。教師親身參與制度的制定,從而使制度更具約束力,促進了校本研究活動的順利開展。

2、實行領導掛帥。

⑴成立以書記為組長的學區課改實驗領導組,在行動上引路。領導組成員認真學習,廣泛吸收教育報刊、雜誌的課改理論和經驗,輪流開設校本培訓專題講座,帶領廣大教師積極參加理論學習、研討。

⑵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以學科骨幹教師為成員的課改實驗學科指導組,在理論、方法、觀念上給予指導。指導組成員積極參加課改培訓,蒐集報刊雜誌上的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等,組織教師學習討論,引導教師學會理性思考教學問題;選擇教師急待解決的問題聘請專家作專題培訓或自行組織專題研討活動,積極開展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教師研究為主體,以學校發生的教師親身經歷的真實問題為中心,以案例和課例為主要載體,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的校本研究活動。

三、抓教學研討,提升課改實驗工作實效。

1、建立一種激勵機制。

為了保證校本研究深入持久地開展,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校制定了《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獎勵辦法》,設立論文發表、獲獎、科研成果等獎項,並把教師發表、獲獎或交流彙編的文章按級別高低進行量化積分。同時,要求各校對在教研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在評優評先、年度考核、職稱評定、進修培訓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激發教師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投入到教研活動中,教研不再是苦累的代名詞,而是充滿著活力。

2、堅持“兩手”抓課堂教學。(一手抓實驗年段,另一手抓非實驗年段)

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新課程實施的成效取決於課堂教學改革的程度。為此,我校堅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抓手,實施“兩手抓”策略,開展課改實驗,努力創設有利於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成長的學習氛圍,積極構建“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活而高效”的課堂景觀,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校從十月份開始,堅持每月開展兩次課堂教學現場研討活動(一、三、五年段開展一次,二、四、六年段開展一次),實行分年級、分學科對口聽課、評課、研討。由於研討活動形式真正切合教師的實際,既有針對性,又有實踐性,因此,老師們參與研討的積極性高,有效地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通過研討課活動,組織教師探究如何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使老師們感到在探究中自己的認識有了飛躍和昇華;通過同一課活動,展現兩位執教者對教材的不同理解所設計的不同教學方案,組織教師比較同一教材內容所設計的兩種不同教學方案,以及不同的教學方式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展開討論,加深認識,選擇性地吸取經驗,揚長避短;通過示範課活動,發揮輻射作用,以典型引路,以骨幹帶一般,促進教師共同發展。實施“兩手抓”策略,不但在實驗年段取得較好的成效,而且在非實驗年段也取得較大進展,啟動了全員參與課堂教學改革,為課改實驗師資的後續培訓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研討活動中,我們欣喜地發現,課堂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比如李國治老師的語文課《只有一個地球》設計了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動手實踐等開放式的教學活動,不像以往讓學生反覆讀文,找優美詞句,問學生從中受到了什麼教育,有什麼收穫,而是改變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學習形式,把全班同學分成生態播報、繪畫、廣告詞、整改等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啟發。陳玉華老師《迴圈小數》一課,上課伊始,讓學生拍打四二拍節奏,接著投影出示一組圖形,讓學生猜一猜第5個,第8個是什麼圖形,想一想省略號是什麼意思?這樣開課新穎,別具一格。教師敢於大膽對教材進行補充,設計準備題,拍節奏遊戲,探究圖形規律,目的都是激發學生興趣,初步建立“有限”、“無限”、“迴圈”的概念,為引出和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這樣,突出了概念教學的特徵特點,符合兒童認知規律,體現教學思路和風格的創新。

3、抓好“三個層面”的教學研討活動。(“三個層面”即基層學校、學點和學區)

⑴抓好基層學校的常規研討。

實踐創新紮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我鎮現有13所完小,規模不一,條件不同,師資各異,發展不均衡,因而我們要求各校立足於校本,根據各自的實際,每週開展一次常規教學研討活動,把研究的重點放在解決本校教學和教師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我校則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的方式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到各校參與教學研討活動,並以“制度”為依據檢查各校的教研活動情況。同時,將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情況作為學校、教師評優評先及教師年度考核獎金的重要依據。這樣,不斷推動教師在教學研究中總結,在總結中提高,有效地促進校本研究的紮實開展。

⑵抓好學點的教學開放日活動。

為進一步拓展教師間互動的空間,使一些規模小,地處偏闢,教研力量薄弱的學校,走出封閉的圈子,實現教研資源共享,互補長短,達到共同提高的教研實效,我們根據地理位置、學校規模把所有國小分成3個學點,以點校為龍頭,每學期組織一次教學開放日活動,要求各校選派教師參加。活動前,我校認真組織課改學科指導組成員、教研員下校參與備課,活動時參與聽課、評課,與老師共同探討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本學期,鎮中點開展教學觀摩課8節。

⑶抓好週六研討日的研討活動。

我校根據市教育局《關於“週六新課程研討日”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本校實際,對週六研討活動作統一佈署,制定出臺了《關於“週六新課程研討日”活動的通知》,並對研討活動制度作了明確規定,提出“三保證、三具體”的要求。

三保證即:活動時間要保證,參加活動的人要保證,活動的次數要保證;三具體即:活動計劃制定要具體,活動過程記錄要具體,活動評價要具體。實行掛牌研討:即每次活動內容在每個研討日前都能事先做好充分準備,明確每次研討目標、內容,安排研討程式。我們依託“週六新課程研討日活動”,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有集體備課、教學反思交流,有課堂教學研討課,有骨幹教師示範課,有專題研討等,為教師搭起學習交流的舞臺,在活動中,我們著眼於研討的實用性,堅持以理論學習為先導,以解決課改實驗中的實際問題為立足點,以課堂教學為載體,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為上好每一堂課,我們認真組織本校教師、教研員、指導組成員進行集體備課,在活動中,執教教師“上課、說課、反思”,聽課教師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專家或指導組負責人點評,形成“備課—上課—說課—反思—評課”一條龍的教學研討流程,既立足“校本”,又著眼“課堂”;既滿足教研需要,提高教師素質,又為教師所樂意接受。

實現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同伴互助、師師互動的好勢頭,對優化教師群體結構產生了積極影響;達到以教帶研,以研促教,取長補短,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目的,較好地落實貫徹了“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核心要素,本學期共舉行課堂教學研討課16節,泉州市級骨幹教師示範課8節。

4、用活“四種載體”。(即學術沙龍、課例研究、專家引領和課題研究)

⑴學術沙龍。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互動,讓他們在交流與碰撞中聚焦觀點,提升思想,實現共享共進,我校以學點為單位先後組織了6次學術沙龍活動。在開展沙龍活動過程中,我們要求活動形式做到靈活多樣,講求便捷,沙龍的過程追求不同觀點的交鋒;沙龍的結果不苛求形成定論,但注重在交流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活動準備階段,向老師們廣泛徵求選題,然後從中挑選出大家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接著向參加的老師公佈沙龍的主題,大家圍繞主題蒐集資料,尋找支撐,提煉觀點,然後自覺自願地彙集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討。

⑵課例研究。

課例是教師每天都要接觸與實施的,是面對教師而實際存在的,是來自於教師而又常常使教師所困惑不解的!因此,我們認為課例研究是一線教師走進課改的抓手,是我們實施校本培訓,落實校本教研的有效載體。我們通過播放名師課例光碟或教師曾經施教的課例,讓教師結合新課程理念,以此為起點,進行有目的而不盲目的,有主題而不隨意的教研。憑藉課例載體,我們要求教師在觀看時認真做好筆記,進行課例分析研究及反思。一是點評提供的課例。內容包括該課例好在哪裡,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改進更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形成點評書面材料,進而與該課例的專家點評進行比較,開展課例點評比賽。二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對比,尋找差距,尋求解決的辦法,更好地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⑶專家點評、講座。

為進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性,我們主動與上級部門聯絡,不定期地邀請專家親臨指導。市教育局初教科王麗芬副科長、市教師進修學校李玲玲、謝玉霞等老師多次為我們進行課堂教學指導、點評或作專題講座,為我們的校本教研提供有力的支援,從進行更高層次地指點迷津,有效地引領。

⑷課題研究。

我們堅持以課題研究拉動課改實驗,以課題提升實驗,將原有的課題研究與課改實驗有機地整合,用新課程理念指導學科教學、班隊建設及校本課程的開發,形成新的財富。中心校的國家級課題《全國中國小公民道德教育》、省級立項課題《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轉變》及南安市級立項課題《發揮學科特點,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針對性和主動性的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今年參加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學會、中央教科所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優秀成果展評活動”,獲獎論文達25篇,其中一等獎6篇、二等獎12篇、三等獎7篇,學校還被評為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單位,集體成果一等獎;石礱點的南安市立項課題《關於教師角色的轉換與建立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關係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效;旭山、陽光兩所國小的“新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繼續深化。通過課題研究,教師增強了群體研究意識,提高了協作參與課程開發與建設的能力,為各校開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典型的範例,有力地促進課改實驗的深入開展。

5、落實“五個一”,規範教學過程管理。

我校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檔案精神,定期召開課程改革實驗領導組會議,研究階段性工作,及時總結經驗,改革實驗方法;定期召開學科指導組會議,交流學科實驗情況,尋找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紮實推進實驗工作。各校繼續加強“五個一”新課程課堂教學管理,重視經驗積累,強調實驗教師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深入進行教學研究,主動撰寫經驗總結,並嚴格按照教育局《關於基礎課程實驗檔案資料管理辦法》的要求,認真做好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與管理,學校領導定期檢查,切實抓好教學管理“五個一”工作。

四、抓評價改革,調動教師積極參與校本教研。

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是課改實驗成功的根本保證,尤其教師評價是素質教育的呼喚,更是推進課改工作的瓶頸。我校依據《福建省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的若干意見(試行)》,按照《南安市發展性教師評價方案(試行)》,以“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發展性評價”為主題,結合職稱評聘、教師常規管理方案的制定,展開專題調研,認真探索。為更科學、公正、合理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我校通過教代會提案,公開徵集意見,深入基層學校與教師談心,並先後召開5次教師代表座談會和各學點點長會,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遵循科學性、客觀性、鼓勵性、導向性的原則,制定了《豐州中心國小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和《評聘國小高階教師職務量化評分方案》。《豐州中心國小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教師工作德、績、能、勤量化評議表,校本教研製度表,教師職業道德評價表,教師專業發展評價表,課堂教學效果評價表。學校領導考評組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評價,主要採用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辦法,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學校、教研組、備課組、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對教師工作態度的評價,根據教師勞動的複雜性、個體性、成果集體性的特點,堅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突出過程管理,採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檢查教師的備課、教學、作業批改、複習、考試等工作情況,通過學生座談、聽課和問卷調查,瞭解教師的師德、教學態度以及教師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對了解的結果作認真記錄和及時反饋,不僅為教師工作態度的評價提供依據,而且使教師及時瞭解自己的工作情況,適時地對教學活動予以相應的調節,以便更好地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更是讓教師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進一步明確自我發展和努力的方向,從而進一步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

五、反思校本教研成效與問題。

㈠校本教研製度建設

有力地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一是教師的觀念在轉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觀變了,形成了學生意識,包括學生本位意識、學生主體意識、學生個性意識;課程觀變了,教師是與學生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學觀變了,教學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二是教師的專業素質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教學反思已成為實驗教師的自覺行為,如評課時,他們娓娓道來,既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又有精闢的案例分析,既有對他人教學現象的獨立思考,又有對自己教學行為的深入反思。三是教師學術水平進一步提高。三年來,教師刊登在CN刊物的論文有20多篇,刊登在各級各類刊物的論文有60多篇;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論文評選比賽屢創佳績,獲國家級獎勵的有80多篇,獲省級獎勵的有50多篇,獲市級獎勵的有200多篇。值得一提的是,豐州中心國小參加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學會、中央教科所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優秀成果展評活動”,獲獎論文達25篇,其中一等獎6篇、二等獎12篇、三等獎7篇,學校還被評為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單位,集體成果一等獎,同時被確定為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課題實驗校。20__年參加第二屆“健康杯”全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獲得一等獎的有1篇,獲得二等獎的有2篇,獲得三等獎的有11篇,中心校、玉湖國小還榮獲集體獎。

㈡問題

1、教育觀念有待進一步轉變。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課程目標領會不深,理解膚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改實驗的開展。

2、理論學習氛圍不濃,教師素質參差不齊,課改實驗難以均衡發展制約著課改實驗的推進。

3、教師的評價雖做了些改革,但教師和家長仍是顧慮重重,評價改革的步子邁得不大,評價的瓶頸問題沒有根本解決,還需做大量的工作。

4、課改經費緊缺,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較少。

總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是新課程改革實驗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儘管我們有這樣不足,那樣不利,但我們堅信課改必勝,機遇與挑戰並存,我校將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以科學的態度、敏銳的視角審視教育的今天和未來,分析成功與失敗,立足本校實際,加強實踐,勇於創新,使校本教研製度建設更加深入和完善,確保新課程實驗順利開展,讓新課程步入全新的未來,讓我們攜手開創教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