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低年級教師英語教學工作總結(精選3篇)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1.94W

低年級教師英語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教師還要努力為學生供給展示自我的舞臺

低年級教師英語教學工作總結(精選3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在其內心深處都強烈渴望著被欣賞、被發現,作為國小生尤是如此。他們生性聰慧、活潑、同時也擁有著更加強烈的表現欲!身為教師,僅有完全瞭解學生,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 供給各種能夠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盡情地、淋漓盡致地表現自我的才華、發揮自我的潛能,才能進一步激起他們渴望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低年級教師英語教學工作總結 篇2

班主任不僅僅應當有著除一般教師的素質之外的特定素質(包括班主任工作技巧)並且這種特定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這一點則越來越被更多的教育者認可。正如“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一樣,“班主任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那裡,“發展”首先意味著“自我發展”,即“自我培養”——我從來都認為,認為一個領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養而不是別人培養的;從根本上說,僅有自我才能夠培養自我。班主任當然也不例外。

在李鎮西教師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中,李教師寫到:班主任堅持寫隨筆是“自我發展”或者說是“提高專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能夠說,結合班主任工作寫教育隨筆,是我成長的捷徑。我不止一次聽到一些教師對教育寫作的怨言,我想,所有吧教育當做事業而不僅僅是職業的教育者都會認為,教育寫作不可是有意義的,並且還是歡樂的。

而我當初之所以想寫教育隨筆,是受蘇霍姆林斯基的啟發。最早讀蘇霍姆林斯基時,我為這位偉大的教育家30多年如一日第堅持寫教育隨筆的精神所感動,正是這幾十年的教育隨筆,使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後人稱做“活的教育學”、“教育的百科全書”。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融真摯的教育情感、生動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於一體,語言平易,娓娓道來,但又不乏文學的魅力。在讀過一些即使硬著頭皮讀也實在讀不懂的教育“理論”著作後,讀到這樣樸素親切而富有感染力的真正的教育名著,我每每感慨不已:沒有令人仰視的“理論框架”,沒有故弄玄虛的深奧術語,通篇只是心靈泉水的自然流淌——這樣的文字,其實我也能夠寫呀!當然,我那時絕多沒有想過將來也要寫什麼“教育名著”,但用文字記錄下自我青春的足跡,總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於是,我也試著寫我的教育隨筆了。

異常需要指出的是,教育隨筆的寫作不僅僅是單純的寫作,它必然伴隨著實踐、閱讀與思考。它與實踐相隨,與閱讀同行,與思考為伴。實踐是它的源泉,閱讀是它的基礎,思考是它的靈魂。異常是“思考”,對於教師來說尤為重要。人們不是常說“一個作家應當同時是一個思想家嗎”?那麼,同樣的道理,任何一位教育者都應當同時又是一個思想家者。而班主任的隨筆寫作,便是教育思考的很重要的途徑,寫作的過程,就是我們反思、審視、總結、提煉、昇華自我的教育實踐的過程。

當一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邊實踐一邊思考一邊寫作(記錄)時,他已經進入教育科研的狀態了,並且這種研究帶有鮮明的人文風格與個性化色彩。我認為,這是一線教師結合自我的實踐進行教育科研的最佳方式。

教育研究,之所以與一般的自然科學研究不一樣,在於它更多關注的不是因果,不是規律,不是物性,而是價值,是精神,是人性。教育學研究的教育現象,不是精確的而是模糊的。在教育實踐中,教育者和被教育這和被教育者已經融為一個整體。具體到班主任工作,師生水乳交融的親密接觸,心靈之間的息息相通,使得班主任的工作與研究完全合二為一,並且充滿感情。更重要的是,這種研究帶有鮮明的個性化色彩。

我認為,生活體驗研究是一種最富個性化的研究,我們每個教師包括班主任都能夠採用這種方式進行研究。“生活體驗研究”,我能夠通俗第理解成一邊“生活”(實踐)、一邊“體驗”(感受)、一邊(思考)——把自我的生活體驗作為研究物件,自我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而這種研究每一個教師都能夠做,不管你是否有”課題“,你每一天的工作,就是你的課題。

應當說,班主任堅持不懈寫隨筆,是需要毅力的。所以沒有崇高的事業追求,是不能對日常工作如此熱愛並且深入思考的。我經常想,包括班主任在內的中國小教師,也是知識分子,而知識分子這四個字首先意味著一種沒有理由不求回報甚至不求理解的神聖的使命感!作為一個普通教師,也學他一輩子都站在最基層學校的教室裡,每一天都和孩子們在一齊,但這不妨礙他以自我點點滴滴的奮鬥精神推動這中國教育的提高,進而推動著中國的提高,無數位班主任用心血寫成的教育隨筆,便是構築中國班主任學輝煌的金磚玉瓦!

班主任在隨筆中成長,就是在實踐中成長,在反思中成長。在攻克難題的艱辛中成長,在收穫成功的喜悅中成長。“班主任專業化成長”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但對每一位有追求的班主任來說,這個課題能夠從自我做成,從小處做起——比如,從寫教育隨筆開始。

低年級教師英語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今日午時學校組織教研活動,又能夠聽到兩位教師的精彩課了。一看聽課表沒有三年級的,有點遺憾,再一看,有四年級楊教師的課,沒關係,教學本來就是相通的。

楊教師選的《小珊迪》是篇選讀課文,自我對於這類的課文真得是力不從心,要麼感到沒什麼可講,要麼是這也得抓,那也得抓,非得二堂課才能解決。今日藉此機會就好好學習吧。課一開始課件出示現代孩子幸福生活的照片,和課文中小珊迪的悲慘生活構成了強烈的比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小珊迪的可憐。自我平時的語言太平淡了,楊教師的每一處過渡都值得我學習,比如:小珊迪只是想要件能禦寒的衣服,要個能夠充飢的便當,這樣的要求過分嗎?吃飽穿暖這樣的要求過分嗎?這樣扣人心絃的話語,怎樣不讓學生感到小珊迪的可憐呢?楊教師的媒體激發,更加呈出小珊迪的可憐以及他誠信的可貴。在黑背景中跳動的白字,讓人從視覺上感受到珊迪的可貴之處,那憂傷的音樂讓人從聽覺上感受到了小珊迪的可憐。聽楊教師說為了選這首背景音樂,他聽了五六十首歌,才選中了這麼一首。這是怎樣的概念啊,難怪感覺那歌與文字似乎是同存的。而後一節六年級胡教師的古詩又是另一種感覺。課前的找兩張地圖的不一樣點,讓學生對北宋和南宋從地理上有了大致的瞭解。抓住《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的遺民和《題臨安邸》中游人這兩種截然不一樣身份的人,細細分析古詩,讓人感生兩種強烈的感想,這兩者間微妙的關係正是課堂的升

華。最終在“醉”和“累”的關係中很自然地結束課文。這種效果特有震撼力。

聽到的終究是別人的,要把這些精華吸收轉化為自我的,這是聽課的最終目的,這樣的學習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