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精選16篇)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1.15W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1

語文新教材教學大綱規定: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教學生“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即培養有語文素養的人。這就需要一個培養過程,即學習過程。有人曾說,一個人的學習過程是這樣的:國小教學重在“扶”,中學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學重在“全放”。由此可見,這個過程明顯體現出逐步加深,互相聯絡的關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銜接”。何謂“銜接”?它指事物間相連線。新教材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國中語文教學是“在國小語文教學的基礎上”,甚至更為詳細地提到“在國小的基礎上擴大識字量”、“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這說明了中國小語文教學之間的聯絡與銜接。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精選16篇)

如何研究“銜接”,如何做到“最優化”,下面我就談談對“銜接”在三個方面的認識:一、研究大綱是做好銜接工作的保證。

語文不如數理化之清晰,因而語文教學往往陷入了一種不可知論的狀態,有人還美其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實,這是不可許的。作為一線教師如今須做到以下三點:1、研究92年大綱與20__年大綱之異同。2、研究20__年中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之異同。3、研究國中、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之異同。這三者的研究正如法律的確定,它使教師有了準繩,有了依據。例如,92年大綱與20__年大綱之異同,也說明它們存在著繼往開來的銜接關係:92年大綱對語文的人文性提得不是很明顯,著重於工具性。而20__年大綱則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相提並論。那如何做好這理念的認可與改變就尤其重要了。其實,語文是一種特殊的工具,是思維和交際的工具,是負載和傳遞資訊的工具;語文的運用,離不開人的思想感情、閱歷和素養的參預。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認為低年級應著重於工具性,而高年級再側重人文性也不遲,那問題就是要如何做好這階段過程的銜接工作。如七年級年在國小識字的基礎上進一步識字,更加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在國小的基礎上進一步注重書寫,並引導學生去認識書法家練字的經過;還有背誦默寫等等都不能一下子鬆開。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先生他在起始年段也曾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某一方面給予大膽的出其不意的肯定,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是從國小到中學“銜接”的典型,同時也是語文教壇一個佳話。發現兩個大綱之異同,我們就能瞭解新大綱的意圖所在了。其實,這就是新舊大綱間的銜接。只有真正做到對大綱之異同而心中有數,那在實際銜接教學過程中會有很大啟示的。這樣才能找到符合教學規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再如,新大綱分明一體化設計,整體考慮,互相銜接,這是建國以來的第一次。由此可見,各方面的銜接問題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越來越受人們重視了。就背誦篇目而言,大綱規定國小不少於150篇,以絕句為主;國中背誦不少於80篇;高中背誦古文20篇,詩詞、曲50首。這些無不說明從國小到國中,乃至高中的連貫性和層次性已尤為突出了。作為教師認識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對此,我採用每天一詩,先誦再背再懂,至於有些詩詞懂與否,我認為隨著孩子長大或年齡的增長會懂的。或在起始年段不提,在八年級、三年再繼續訓練也不遲。這既能體現訓練的層次性與序列性,也符合人的認識與發展規律。二、研究教材之間的銜接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熟悉中國小教材,處理好銜接,明確教法現在屬於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種.種跡象表明了,國小生升國中後,往往覺得國小學過,國中還在學,甚至於高中還學,教材內容的重複性,因而使學生產生厭學畏懼心理,這些表明了國小與國中、高中等在教材的銜接上出現了不應有的“軟”的問題。這就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這往往也造成一種怪異現象的出現:大學厭高中,高中厭國中,國中厭國小;國小厭國中,國中厭高中,高中厭大學的惡性迴圈現象。其實,問題就在於“銜接”上,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正如飛馳的火車,國小中學高中大學等就象一節節車廂,如何使之能與火車頭一塊向前奔,這每一節車廂的交接處就顯得尤為重要,否則,後果就難以設想了。這次新大綱很明顯就給予了一定的考慮:國小低年級課文貼進兒童生活,充分考慮與兒童經驗與想象的關係,課文型別以童話、寓言、詩歌、故事為主;中年級課文題材、體裁、風格多樣,並有一定數量的科普作品;國中課文古代詩詞和文言文佔30%左右,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各佔50%;高中加強了文學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選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學作約佔課文總數的60%,使學生在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研讀中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豐富精神世界。這就使三個層次的教學側重有所分清,再也不會出現那種高中的有可能在國中學,國中的有可能在國小學,國小的有可能在國中學,國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學的不大正常的現象。簡而談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在教學生畫知識樹又何嘗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畫知識樹的同時,實際理清了各知識之間聯絡。這正如新大綱所說的“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意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境之間的聯絡。”應該說在這一點上,新大綱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況下,作為語文教師應將教材吃透了,研深了,才能充分把握意圖,把語文教學帶到新天地裡。

(二)、國中階段教材之間銜接問題的再認識。

92年的教學大綱曾給沉悶的語文教學注入了生命力,全國各線教師高興勁甭說了。在注重主體作用方面,這套教材給予了極大的體現。試用修訂本教材又進一步給予了重現,但更重要的是本次修訂對三個階段的認識有所變化。三個階段體現著互相銜接,逐步遞進的學習程式。第一階段指導學生從整體上學習和把握運用語文的能力;第二階段,進而分解為三種表達方,使對實用文體學習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階段,從文章的學習過渡到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這樣,由簡及繁,由淺及深,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這樣,三個階段的過渡銜接很顯然地突出來了。這可關係到學生學習遞進和加深,因此,教師應從巨集觀角度入手,及時思考各個階段的側重點,並將之施於教學備課中,充分考慮課堂各個環節的銜接,正所謂:有所側重才能有所收穫。

(三)、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與生活之間的銜接。

語文四種能力的培養無不與生活聯絡。新大綱特別注重這點“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絡,拓寬學習班渠道,增強學習語文實踐的機會。”劉國正先生又說“教室的四壁不應成為水泥的隔離層,而是多孔的海綿,透過多種孔透使教學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同時,大綱也提出“國小鼓勵學生自由閱讀,有問題提出來,能與別人商量;國中要求閱讀後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問;高中要求學生能對課文闡發、評價和質疑。”這是需要建立在對生活有著直接感受與間接感受的基礎上的。為此,我試探性地在課內外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1、根據速讀的要求,即一分鐘要500字左右,我適當選擇了課外材料為內容,開展了聽力訓練。由緩而急,由簡而繁,逐漸地使學生認識到聽力訓練單靠課本材料是不夠的。如今經過一階段的訓練,部分同學的聽力能力很明顯地進步了。

2、根據課本中安排的活動課材料,進行了多次語文實踐活動。如家鄉麻城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為此我請學生到城區和郊外作調查,寫題為《我愛美麗的家鄉------麻城》、《歡迎你到麻城來做客》的文章;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過去,我讓學生就姓氏的來源作為調查,寫題為《我從哪裡來------“尋根問祖”姓氏來源調查活動》的報告;對中國小生錯別字尤其嚴重的情況,我就開展了《請講普通話請用規範字》的活動;對中小生看電視非常嚴重的事實,我就開展了《關於中國小生看電視利與弊》的書面爭論等等,不一而足。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對生活的再認識,體現生活主人翁的作用,使所學的不是死知識。3、就課內而言,我主要圍繞課文開展有關銜接工作,如學習了《數字雜說》,我就讓學生寫《也談數字的妙趣》,(可填對聯、謎語、詩詞等等);學習了《皇帝的新裝》,我就讓學生編話劇(曾在校五四晚會上演,效果還好);學習了《大自然的語言》,我就讓學生寫《淺談農諺》等等。應該說這“讀”,就是讓學生投入到別人的直接的感受中去,對學生來說這其實是間接感受,因此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否則的話,只能又回到那種令人生厭的學習中。而“寫”是一種直接感受的表白,這就需要學生很真實地再現了。如何銜接,實際是離不開生活的。這正如劉國正先生所說的“脫離生活,寫就變成無源之水,技巧就變成無所附麗的文字遊戲。而與生活結合,則讀有嚼頭,寫有源頭,全域性皆活”。由此可見,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與生活之間的銜接是必不可少的。

三、研究學生是做好銜接,提高質量的重要因素。

1、心理學告訴我們;研究好各階段學生的特點,各年段學生,各類學生的特點,這包括學生在學校、社會、家庭、年齡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現屬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這就給如何做好銜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視這一點,才能做好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因此,教師應考慮這些環節的銜接。教育是沒有小事,因為事事都有可能在今後給學生產生這樣那樣或好的或壞的影響。

2、作為語文教師,瞭解學生各個階段學習語文水平,幫助他們做好思想、感情、知識等的銜接。特別是中下生應側重於基礎的再現與反覆,優生可著重從拓展、加深方面考慮。3、無論在哪個階段,教師都應及時計劃,及時總結,及時反饋,多與學生探討,找出銜接的問題所在給予解決。

綜上所述,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訓練學生須考慮層次性和連貫性,促使各個環節的銜接聯絡,是學生整體優化,提高語文素養的關健所在。如何考慮“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讓學生真正從憑藉的例子中找到銜接的關係,從而找到讀活語文的辦法,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之,無論是怎樣的教學方法,都應“讓學生帶著社會生活的體驗走進語文課堂”,“讓學生帶著語文課堂的收穫走向社會生活”,經過積累、感悟、薰陶,注重各個環節的銜接與逐步提高,語文素養才會得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才會螺旋式地上升的。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2

語文新教材教學大綱規定: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教學生“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即培養有語文素養的人。這就需要一個培養過程,即學習過程。有人曾說,一個人的學習過程是這樣的:國小教學重在“扶”,中學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學重在“全放”。由此可見,這個過程明顯體現出逐步加深,互相聯絡的關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銜接”。何謂“銜接”?它指事物間相連線。新教材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國中語文教學是“在國小語文教學的基礎上”,甚至更為詳細地提到“在國小的基礎上擴大識字量”、“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這說明了中國小語文教學之間的聯絡與銜接。

如何研究“銜接”,如何做到“最優化”,下面我就談談對“銜接”在三個方面的認識:一、研究大綱是做好銜接工作的保證。

語文不如數理化之清晰,因而語文教學往往陷入了一種不可知論的狀態,有人還美其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實,這是不可許的。作為一線教師如今須做到以下三點:1、研究92年大綱與20xx年大綱之異同。2、研究20xx年中國小語文教學大綱之異同。3、研究國中、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之異同。這三者的研究正如法律的確定,它使教師有了準繩,有了依據。例如,92年大綱與20xx年大綱之異同,也說明它們存在著繼往開來的銜接關係:92年大綱對語文的人文性提得不是很明顯,著重於工具性。而20xx年大綱則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相提並論。那如何做好這理念的認可與改變就尤其重要了。其實,語文是一種特殊的工具,是思維和交際的工具,是負載和傳遞資訊的工具;語文的運用,離不開人的思想感情、閱歷和素養的參預。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認為低年級應著重於工具性,而高年級再側重人文性也不遲,那問題就是要如何做好這階段過程的銜接工作。如七年級年在國小識字的基礎上進一步識字,更加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在國小的基礎上進一步注重書寫,並引導學生去認識書法家練字的經過;還有背誦默寫等等都不能一下子鬆開。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先生他在起始年段也曾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某一方面給予大膽的出其不意的肯定,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是從國小到中學“銜接”的典型,同時也是語文教壇一個佳話。發現兩個大綱之異同,我們就能瞭解新大綱的意圖所在了。其實,這就是新舊大綱間的銜接。只有真正做到對大綱之異同而心中有數,那在實際銜接教學過程中會有很大啟示的。這樣才能找到符合教學規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再如,新大綱分明一體化設計,整體考慮,互相銜接,這是建國以來的第一次。由此可見,各方面的銜接問題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越來越受人們重視了。就背誦篇目而言,大綱規定國小不少於150篇,以絕句為主;國中背誦不少於80篇;高中背誦古文20篇,詩詞、曲50首。這些無不說明從國小到國中,乃至高中的連貫性和層次性已尤為突出了。作為教師認識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對此,我採用每天一詩,先誦再背再懂,至於有些詩詞懂與否,我認為隨著孩子長大或年齡的增長會懂的。或在起始年段不提,在八年級、三年再繼續訓練也不遲。這既能體現訓練的層次性與序列性,也符合人的認識與發展規律。二、研究教材之間的銜接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熟悉中國小教材,處理好銜接,明確教法現在屬於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種種跡象表明了,國小生升國中後,往往覺得國小學過,國中還在學,甚至於高中還學,教材內容的重複性,因而使學生產生厭學畏懼心理,這些表明了國小與國中、高中等在教材的銜接上出現了不應有的“軟”的問題。這就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這往往也造成一種怪異現象的出現:大學厭高中,高中厭國中,國中厭國小;國小厭國中,國中厭高中,高中厭大學的惡性迴圈現象。其實,問題就在於“銜接”上,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正如飛馳的火車,國小中學高中大學等就象一節節車廂,如何使之能與火車頭一塊向前奔,這每一節車廂的交接處就顯得尤為重要,否則,後果就難以設想了。這次新大綱很明顯就給予了一定的考慮:國小低年級課文貼進兒童生活,充分考慮與兒童經驗與想象的關係,課文型別以童話、寓言、詩歌、故事為主;中年級課文題材、體裁、風格多樣,並有一定數量的科普作品;國中課文古代詩詞和文言文佔30%左右,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各佔50%;高中加強了文學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選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學作約佔課文總數的60%,使學生在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研讀中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豐富精神世界。這就使三個層次的教學側重有所分清,再也不會出現那種高中的有可能在國中學,國中的有可能在國小學,國小的有可能在國中學,國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學的不大正常的現象。簡而談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在教學生畫知識樹又何嘗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畫知識樹的同時,實際理清了各知識之間聯絡。這正如新大綱所說的“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意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境之間的聯絡。”應該說在這一點上,新大綱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況下,作為語文教師應將教材吃透了,研深了,才能充分把握意圖,把語文教學帶到新天地裡。

(二)、國中階段教材之間銜接問題的再認識。

92年的教學大綱曾給沉悶的語文教學注入了生命力,全國各線教師高興勁甭說了。在注重主體作用方面,這套教材給予了極大的體現。試用修訂本教材又進一步給予了重現,但更重要的是本次修訂對三個階段的認識有所變化。三個階段體現著互相銜接,逐步遞進的學習程式。第一階段指導學生從整體上學習和把握運用語文的能力;第二階段,進而分解為三種表達方,使對實用文體學習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階段,從文章的學習過渡到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這樣,由簡及繁,由淺及深,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這樣,三個階段的過渡銜接很顯然地突出來了。這可關係到學生學習遞進和加深,因此,教師應從巨集觀角度入手,及時思考各個階段的側重點,並將之施於教學備課中,充分考慮課堂各個環節的銜接,正所謂:有所側重才能有所收穫。

(三)、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與生活之間的銜接。

語文四種能力的培養無不與生活聯絡。新大綱特別注重這點“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絡,拓寬學習班渠道,增強學習語文實踐的機會。”劉國正先生又說“教室的四壁不應成為水泥的隔離層,而是多孔的海綿,透過多種孔透使教學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同時,大綱也提出“國小鼓勵學生自由閱讀,有問題提出來,能與別人商量;國中要求閱讀後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問;高中要求學生能對課文闡發、評價和質疑。”這是需要建立在對生活有著直接感受與間接感受的基礎上的。為此,我試探性地在課內外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1、根據速讀的要求,即一分鐘要500字左右,我適當選擇了課外材料為內容,開展了聽力訓練。由緩而急,由簡而繁,逐漸地使學生認識到聽力訓練單靠課本材料是不夠的。如今經過一階段的訓練,部分同學的聽力能力很明顯地進步了。

2、根據課本中安排的活動課材料,進行了多次語文實踐活動。如家鄉麻城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為此我請學生到城區和郊外作調查,寫題為《我愛美麗的家鄉------麻城》、《歡迎你到麻城來做客》的文章;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過去,我讓學生就姓氏的來源作為調查,寫題為《我從哪裡來------“尋根問祖”姓氏來源調查活動》的報告;對中國小生錯別字尤其嚴重的情況,我就開展了《請講普通話請用規範字》的活動;對中小生看電視非常嚴重的事實,我就開展了《關於中國小生看電視利與弊》的書面爭論等等,不一而足。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對生活的再認識,體現生活主人翁的作用,使所學的不是死知識。3、就課內而言,我主要圍繞課文開展有關銜接工作,如學習了《數字雜說》,我就讓學生寫《也談數字的妙趣》,(可填對聯、謎語、詩詞等等);學習了《皇帝的新裝》,我就讓學生編話劇(曾在校五四晚會上演,效果還好);學習了《大自然的語言》,我就讓學生寫《淺談農諺》等等。應該說這“讀”,就是讓學生投入到別人的直接的感受中去,對學生來說這其實是間接感受,因此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否則的話,只能又回到那種令人生厭的學習中。而“寫”是一種直接感受的表白,這就需要學生很真實地再現了。如何銜接,實際是離不開生活的。這正如劉國正先生所說的“脫離生活,寫就變成無源之水,技巧就變成無所附麗的文字遊戲。而與生活結合,則讀有嚼頭,寫有源頭,全域性皆活”。由此可見,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與生活之間的銜接是必不可少的。

三、研究學生是做好銜接,提高質量的重要因素。

1、心理學告訴我們;研究好各階段學生的特點,各年段學生,各類學生的特點,這包括學生在學校、社會、家庭、年齡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現屬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這就給如何做好銜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視這一點,才能做好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因此,教師應考慮這些環節的銜接。教育是沒有小事,因為事事都有可能在今後給學生產生這樣那樣或好的或壞的影響。

2、作為語文教師,瞭解學生各個階段學習語文水平,幫助他們做好思想、感情、知識等的銜接。特別是中下生應側重於基礎的再現與反覆,優生可著重從拓展、加深方面考慮。3、無論在哪個階段,教師都應及時計劃,及時總結,及時反饋,多與學生探討,找出銜接的問題所在給予解決。

綜上所述,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訓練學生須考慮層次性和連貫性,促使各個環節的銜接聯絡,是學生整體優化,提高語文素養的關健所在。如何考慮“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讓學生真正從憑藉的例子中找到銜接的關係,從而找到讀活語文的辦法,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之,無論是怎樣的教學方法,都應“讓學生帶著社會生活的體驗走進語文課堂”,“讓學生帶著語文課堂的收穫走向社會生活”,經過積累、感悟、薰陶,注重各個環節的銜接與逐步提高,語文素養才會得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才會螺旋式地上升的。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3

中學語文教學必須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語文教學必須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既確保課程共同基礎的落實,又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支援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展;必須注重應用性特點,加強與社會、科技及其他課程的溝通,使學生具備紮實的語文基礎和獨立的語文應用能力;必須發揮審美教育作用,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關注學生情感的豐富和發展,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必須發揮學生的探究能力,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促進他們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調發展;必須進一步聯絡學生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活動,博古通今,面向未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文營養和多向度發展的途徑。總之,語文教學必須從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積極開展“教”與“學”的實踐活動,從而使全體學生“習得知識”“養成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在各個不同層次上都得到發展。

一、課前準備

1.學習與調查。每學期初,教師必須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通讀教材,並採用多種形式,調查瞭解學生的思想、學習(主要是語文學習)情況。通過學習和調查,明確學期(模組)教學任務。

2.制訂計劃。以《課程標準》、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認真制定具體可行的學期(模組)教學計劃。計劃一般包括:(1)學期(模組)教學總體目標;

(2)《課程標準》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簡析;

(3)學期(模組)教學總體設想、具體措施和課內外教學活動;

(4)教學進度等。3.認真備課。

(1)強化單元(專題)整體教學,明確單元(專題)教學目標,精心安排單元(專題)教學全過程,處理好各種課型間的關係。

(2)備好每一篇課文、每一堂課。潛心鑽研教材,科學地理解、準確地把握教材的要求,並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課文或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好課堂教學過程、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並按課時寫好教案或學案。教案一般包括:①教學目標;②教學重點難點;③教學過程和方法(包括教法和學法);④板書設計;⑤練習或作業。根據教學實際,教案可詳可略,但教學過程必須切實可行。

(3)加強集體備課。在個人認真備課的基礎上,每個單元(專題)教學前,備課組要開展有效的集體備課活動。事先擬定活動的中心內容和形式,保證活動的質量。

4.其他準備。每堂課前,還要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有關材料、教具、多媒體課件、現代教學設施等。

二、課堂教學

1.實施教學目標。每堂課都要有明確而完整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向”、“激勵”、“評價”作用。2.優化教學過程。

(1)課堂教學要靈活地運用“自主學習”的基本模式,提倡形成基本塊狀結構。要根據教學目標創設活動情境或問題情境,組織好學生的智慧活動,保證學生智慧活動的時間和質量;並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作出評價。

(2)課堂教學中,要加強語言和思維訓練。講究“接受”和“探究”的和諧統一、在不忽視對必要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的同時,特別要重視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大膽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自主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獲取自己滿意的學習效果。(3)要提倡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傾向,積極與各種集體學習活動,既要正確地表達自己的心志,又要善於吸納他人的意見,在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協作和分享,學會寬容和溝通。

(4)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做到“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協調發展,注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3.加強寫作教學。寫作教學必須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明確教學目標,制訂教學計劃,認真備課,認真抓好命題、指導和講評三個環節。每學期大作文8次(包括12次口頭作文),並安排適當的小作文及其他寫作教學活動。

4.高階中學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開設選修課、綜合實踐活動課和校本課程,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開發學校、社群、家庭等各個方面的資源,尊重學生的意願,指導學生選擇選修內容,配好相關教材,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5.樹立良好的教風。課堂上,教師要發揚民主,面向全體學生;教態親切自然,精神飽滿;一律用普通話教學,語言文明、準確、清晰,力求生動;板書規範、清楚;準時上課下課。

三、課後教學活動

1.安排適量作業。根據教學目標,精心選編書面或口頭作業,每次作業量以20分鐘為宜,要求學生嚴格按規定完成,教師應認真及時地檢查、批閱、講評。

2.加強作文批改。每次作文,要有計劃地精批三分之一,批閱中必須有恰當的眉批和總批;其餘作文,也應瀏覽檢查,劃出錯別字、病句,給予恰當的分數;要做好批改記錄;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提倡面批。

3.開展課外學習活動。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推薦健康有益的讀物,使學生每週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0000字,有條件的學校要幫助學生養成每日讀報的習慣;要指導學生採用寫日記、隨筆,辦板報、小報的形式開展課外寫作活動,使學生每週的課外寫作量不少於1000字,並組織學生向有關刊物投稿;每學期還要組織學生參加12次課外聽說活動。組織語文課外活動小組或文學社團,積極開展活動,為部分學有所長、學有餘力的學生進一步發揮特長、發展個性創造條件;抓好課外輔導,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小型的輔導活動,重在補缺補漏補差。

4.提倡寫教學後記,反思教學中的得和失、經驗和教訓。要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每人每學期聽課10節以上,上研究課一節,每學年寫教學論文或經驗總結一篇。

四、評價與測試

1.明確課程評價的目的。通過正確的評價,瞭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狀況,準確地判斷學生的學業水平與發展需求,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和發展功能。

2.要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要加強形成性評價,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如書面考試、觀察活動、成長記錄等,同時要避免評價的繁瑣化。

3.組織好學業水平測試或每學期的期末考試。考試命題要以《課程標準》和教材為依據,試題要覆蓋面廣,難易適度,針對性強。除去上述考試和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考試外,不要任意增加其他考試或變相考試。

4.考試前,要認真指導學生做好複習工作;考試後要認真批閱試卷,做好試卷分析工作,並做好補償教學。

5.高階中學要實行學分認定制度,並努力探尋適合於不同目的的評價手段和方法,提高評價效率。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4

一、最大的收穫是教學觀念上有了明顯的改變。以前的教學中,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認真地在書本上記下教師的講解,以致於字裡行間記得密密麻麻的,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師講得細緻,學生聽得認真。通過探索實踐,感覺到這種教學行為不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於是漸漸轉變了教學理念,嘗試學生的參與活動,從內心深處相信學生,使平時認為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在課堂上能夠得到基本的解決。這一點變化我非常高心,一是自己在課堂上能夠比較省力,只是恰當地適時地給他們做一點指導,感覺到非常愜意,而是學生們非常歡迎討論式的教學,只要問題設定得好,一環套一環,一步跟一步,不一會就下課了,學生感覺不到疲倦,教師也不覺得聲嘶力竭,口乾舌燥。當然,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時時處處可以形成一種討論的氛圍,前後左右的同學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組,隨時隨地的討論。也有不利的一方面,由於前後左右的同學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差異,小組的學習水平優劣不等,討論的效果有時不盡如人意。以後如果水平高低的學生搭配組成學習小組,而且上課的時候,只要老師提出問題,可以隨時隨地前顧後盼地“說”“議”這個問題,不要等著老師說“現在開始討論”後才去討論,這樣顯得僵化呆板。通過這樣的活動,我認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會更加有趣。他們的個性會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互相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表現。教室中沒有了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這樣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

儘管我暫時還沒有真正達到這種語文教學的高超境界,但這是我終生努力的方向。二、上好的兩節課

有時候,上了將近二十週課,不見得能夠上好幾節課。這一學期自己感覺到上好了兩節課:郁達夫的《古都的秋》和姚鼐的《登壇山記》。

在講解郁達夫的《古都的秋》的時候,著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分析找出記敘和議論部分,而且能夠概括出五幅圖畫: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槐樹落蕊而知秋→秋蟬殘鳴而報秋→秋雨淋人人知秋→棗樹秋色之奇觀。在整個講課過程中,設定了8個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郁達夫的寫景藝術以及通過景物描寫抒發出的感人至深的情感。這些問題由淺入深,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另外,我仔細地講解了作者記敘古都秋景的語言特色,留意作者細膩的筆調,動詞、形容詞等詞的使用等,通過課文的講解,然後佈置相應的作文訓練,在作文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景物描寫中如何觀察、如何細膩的描寫有了較好的掌握與運用。

姚鼐的《登壇山記》是桐城派的典範之作,這篇文章我自己在國中學過,以前給學生講過,大專階段也學過,但只有這一回給學生講解過之後,才算對文章對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我的思路是,學生應該瞭解登泰山的路線,應該瞭解作者在文中要表現的重點內容,應該瞭解作者透過本文要表現的思想等,在這基礎上,給學生簡單地介紹桐城派“義理、考據、辭章”的主張。由於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能夠給學生恰如其分的指導,自己覺得遊刃有餘,學生們學習得積極有趣,收效較大。

兩節課的教授,說明了一個道理:上好一節課的前提之一是教師應該對這一節課有了比較獨到地深入的理解(不是人云亦云),否則,沒有意思,自己也覺得無論採取什麼方法,首先提不起教師的興趣,怎能感染學生。另外,完全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探討學習,當然,這需要教授者有很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否則,自然從過去的“填鴨式”變成“放羊式”了。三、試題課的講解

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從這一學期開始,試題的講解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解析能力,即不做詳細的講解,相當於考場上初次見到這個題目,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有較大的依賴性。我一貫的做法是基本上不提倡也不反對提前預習做題,而是當堂做題,一次鍛鍊學生的應激能力與自我做題的速度與準確性。之一方面有了一定的良好反應。當然,還需要不斷的訓練提高。

四、文言閱讀能力的提高

再搞以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這一學期繼續採取課堂講解、課後製作卡片結合的辦法。尤其是這一學期通過廣泛採取討論的訓練方法,學生通過課本下面的詳細註釋、結合平時的文言知識,加以討論,基本能解決重點的字詞句式及大意。長期進行這種訓練,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自身不斷地積累訓練,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五、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要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辦法之一自然是把課文講深講透,把試題講深講透,一步一步地,由淺入深地講解,將自己設想成一箇中等程度的學生,這個“學生”會如何理解這篇課文、這道試題,有了這種設身處地的想法,也就能想出適合於學生的思路,當然這個思路肯定是從學生出發,又高於學生的。師生自然就能達到溝通,達到知識的交流與傳授。其他方法就是教師的語文素養了,包括粉筆字、普通話,閱讀及朗讀能力以及廣泛的課外知識。這些方面我自身覺得還不夠。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個紛繁複雜的工作。從事十多年語文教學我得到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尤其是自己至今還缺少一個系統的長遠的讀書計劃,不能夠持之以恆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僅僅圉於課堂教學,侷限於一篇文章的“文字”講解,沒有從根本上充實自己,沒有有計劃地學習與語文有關的中外知識,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學習和理解。沒有進行系統的有計劃的語文研究,不能夠從語文教學中走出來,不能自拔於繁瑣的天天如此的教學工作,不能高屋建瓴地搞好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自己的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自己的研究能力還很低,還需要在這一方面下大氣力,深功夫。因此,在今後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業務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切實為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更好地服務。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5

一、最大的收穫是教學觀念上有了明顯的改變。以前的教學中,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認真地在書本上記下教師的講解,以致於字裡行間記得密密麻麻的,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師講得細緻,學生聽得認真。通過探索實踐,感覺到這種教學行為不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於是漸漸轉變了教學理念,嘗試學生的參與活動,從內心深處相信學生,使平時認為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在課堂上能夠得到基本的解決。這一點變化我非常高心,一是自己在課堂上能夠比較省力,只是恰當地適時地給他們做一點指導,感覺到非常愜意,而是學生們非常歡迎討論式的教學,只要問題設定得好,一環套一環,一步跟一步,不一會就下課了,學生感覺不到疲倦,教師也不覺得聲嘶力竭,口乾舌燥。當然,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時時處處可以形成一種討論的氛圍,前後左右的同學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組,隨時隨地的討論。也有不利的一方面,由於前後左右的同學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差異,小組的學習水平優劣不等,討論的效果有時不盡如人意。以後如果水平高低的學生搭配組成學習小組,而且上課的時候,只要老師提出問題,可以隨時隨地前顧後盼地“說”“議”這個問題,不要等著老師說“現在開始討論”後才去討論,這樣顯得僵化呆板。通過這樣的活動,我認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會更加有趣。他們的個性會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互相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表現。教室中沒有了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這樣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

儘管我暫時還沒有真正達到這種語文教學的高超境界,但這是我終生努力的方向。二、上好的兩節課

有時候,上了將近二十週課,不見得能夠上好幾節課。這一學期自己感覺到上好了兩節課:郁達夫的《古都的秋》和姚鼐的《登壇山記》。

在講解郁達夫的《古都的秋》的時候,著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分析找出記敘和議論部分,而且能夠概括出五幅圖畫: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槐樹落蕊而知秋→秋蟬殘鳴而報秋→秋雨淋人人知秋→棗樹秋色之奇觀。在整個講課過程中,設定了8個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郁達夫的寫景藝術以及通過景物描寫抒發出的感人至深的情感。這些問題由淺入深,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另外,我仔細地講解了作者記敘古都秋景的語言特色,留意作者細膩的筆調,動詞、形容詞等詞的使用等,通過課文的講解,然後佈置相應的作文訓練,在作文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景物描寫中如何觀察、如何細膩的描寫有了較好的掌握與運用。

姚鼐的《登壇山記》是桐城派的典範之作,這篇文章我自己在國中學過,以前給學生講過,大專階段也學過,但只有這一回給學生講解過之後,才算對文章對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我的思路是,學生應該瞭解登泰山的路線,應該瞭解作者在文中要表現的重點內容,應該瞭解作者透過本文要表現的思想等,在這基礎上,給學生簡單地介紹桐城派“義理、考據、辭章”的主張。由於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能夠給學生恰如其分的指導,自己覺得遊刃有餘,學生們學習得積極有趣,收效較大。

兩節課的教授,說明了一個道理:上好一節課的前提之一是教師應該對這一節課有了比較獨到地深入的理解(不是人云亦云),否則,沒有意思,自己也覺得無論採取什麼方法,首先提不起教師的興趣,怎能感染學生。另外,完全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探討學習,當然,這需要教授者有很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否則,自然從過去的“填鴨式”變成“放羊式”了。三、試題課的講解

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從這一學期開始,試題的講解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解析能力,即不做詳細的講解,相當於考場上初次見到這個題目,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有較大的依賴性。我一貫的做法是基本上不提倡也不反對提前預習做題,而是當堂做題,一次鍛鍊學生的應激能力與自我做題的速度與準確性。之一方面有了一定的良好反應。當然,還需要不斷的訓練提高。

四、文言閱讀能力的提高

再搞以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這一學期繼續採取課堂講解、課後製作卡片結合的辦法。尤其是這一學期通過廣泛採取討論的訓練方法,學生通過課本下面的詳細註釋、結合平時的文言知識,加以討論,基本能解決重點的字詞句式及大意。長期進行這種訓練,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自身不斷地積累訓練,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五、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要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辦法之一自然是把課文講深講透,把試題講深講透,一步一步地,由淺入深地講解,將自己設想成一箇中等程度的學生,這個“學生”會如何理解這篇課文、這道試題,有了這種設身處地的想法,也就能想出適合於學生的思路,當然這個思路肯定是從學生出發,又高於學生的。師生自然就能達到溝通,達到知識的交流與傳授。其他方法就是教師的語文素養了,包括粉筆字、普通話,閱讀及朗讀能力以及廣泛的課外知識。這些方面我自身覺得還不夠。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個紛繁複雜的工作。從事十多年語文教學我得到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尤其是自己至今還缺少一個系統的長遠的讀書計劃,不能夠持之以恆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僅僅圉於課堂教學,侷限於一篇文章的“文字”講解,沒有從根本上充實自己,沒有有計劃地學習與語文有關的中外知識,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學習和理解。沒有進行系統的有計劃的語文研究,不能夠從語文教學中走出來,不能自拔於繁瑣的天天如此的教學工作,不能高屋建瓴地搞好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自己的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自己的研究能力還很低,還需要在這一方面下大氣力,深功夫。因此,在今後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業務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切實為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更好地服務。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6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同事的支援與幫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無論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教學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回顧一學期的工作,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積極參加思想政治學習,關心國家大事,擁護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遵守勞動紀律,團結向志,熱心幫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鑽研業務,勤奮刻苦;工作認真負責,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具有奉獻精神。嚴格要求自己,無論在校內校外或是在待人接物、言語行動等等方面,處處都以為人師表的形象要求自己。希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是一個無愧於社會、家長、學生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二、工作方面:

工作上服從學校領導的安排,聽從學校領導的指揮,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認真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教學工作,本學期本人擔任八年級年級語文科目教學。為了教好語文,本人系統地認真研究了國中的語文教材和相關的練習,並買來一些語文工具書籍。同時加強與其他語文老師的交流,認真研讀他們的教案、教學心得。

經常抽空去聽其他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並認真、詳細地做好聽課記錄。對於學校的優秀語文教師,本人更是悉心向其請教,以儘快熟悉語文的教學。平時,本人還大量查閱有關語文教學方面的書籍、報刊、雜誌,將一些優秀的與本地區情況相近的論文摘錄下來做為教學備用資料。對於語文科組的各項活動,本人都認真積極地參與,並做好記錄、整理。在上每節課之前,本人儘可能從網上、報紙、書籍上搜集相關的資料,結合本校學生情況,認真備好課,設計好教案。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常邀請一些語文教師來聽課,課後虛心地接受他們的點評,同時也將這些意見記錄下來,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同時,針對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反應在課後寫好教學反思,總結每節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以方便今後的教學。總之,都是為了通過積累他人的經驗和自己的教學體會,以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經過一系列的努力,本人很快熟悉了語文教學的方法和技巧,這為本人的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本學期的語文教學中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三、個人學習:

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努力學習英語,以適應當前教育

的形式,給自已充電,我還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上網查詢資料等等。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心,我無悔於我的事業。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總之,本人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個為人師表的老師。雖然經過努力取得一些進步,但由於參加工作的時間還短暫,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教學水平及經驗上尚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仍須努力學習,從實際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工作能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7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二兩個班的語文課。能按“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兩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較為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自己對貫穿於新的“教學大綱”中的語文教學思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更堅定了語文學科是一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學科的認識,對第一次使用的新教材也能較的把握和處理了。

較為滿意的幾點:

一、在寫作教學方面,將課堂作文和課下週記結合起來處理,既完成了教材規定的寫作教學任務,又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本冊教材課文教學與寫作訓練脫節的不足,學生的寫作水平較過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寫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二、在處理新教材的課文教學方面,充分認識到了本冊課本以文學鑑賞為主要教學任務的特點,為配合教學,先後請了山東師大中文系的教授呂家鄉先生和宋遂良先生前來給學生作了“詩歌鑑賞”和“散文鑑賞”兩個專題講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組織了兩次文學活動。一次是詩歌朗誦會,一次是詩歌背誦比賽。兩次活動都受到了學生的。在詩歌朗誦會上,學生踴躍上臺,深情朗誦自己精選的詩歌作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詩歌的迷人境界中。在詩歌背誦比賽中,學生們將“課下十年功”展示於“課上的一分鐘”中,讓詩歌內化為自己的精神以後,又外現為一種氣質。

四、按照“教學大綱”有關課外閱讀的要求,較有效地組織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我不斷地把大綱推薦的閱讀篇目介紹給學生,要求他們制定可行的讀書計劃,利用零碎時間讀名著,並通過考試的形式檢查他們的閱讀情況。

不足的幾點:

一、在學生習作的講評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客觀原因是時間少,主觀原因是自己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擠出時間來完成好這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二、對學生的課後作業檢查的力度還不夠,使得一部分學生沒有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在期末考試中就表露出來了。

三、自己有了“老朽”的感覺,常想得過且過,對新事物(如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新教材中的詩歌背誦、新概念作文等)有些不以為意了。

就總結到這裡吧,工作和生活都還是要向前的。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8

緊張的一個學期的學習結束了。在我自己的教學和學習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並且發現了自己許多的不足。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現在對自己一學期的工作作一個全面的總結,為下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1、對學生做好充分的引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代兩個班的語文課。但是兩個班的學習風氣截然不同。一個班的學生特別活潑、有朝氣,上課氣氛也好,我和這個班的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形成很好的互動,每節課都是在快樂中結束,我和學生都特別輕鬆。但是另外有一個班的學生就特別沉悶,學生不愛回答問題,甚至連讀課文都沒人舉手,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很生氣,剛開始還積極鼓勵他們,後來情況沒有什麼改變。我開始訓斥他們,結果更沒人說了。整節課死氣沉沉,我和學生都特別累。最後造成一個結果,我只喜歡在前一個班上課,每次去另外一個班就發愁。

後來我想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最後只能造成兩敗俱傷。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我的教學工作也會越來越差。隨後我挨個做了學生的思想工作。調查如下:有的學生害怕回答問題;有的學生怕出錯;有的學生怕捱罵。其實仔細想想,還是自己對學生的引導不夠。所以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積極對這個班的學生做好引導工作,調動們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在思想上和學習上雙管齊下。結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從這件事中明白了一個問題,對於一些事情,不是做不好,那得看自己是否用心。

2、把每一個細節做得更專業。

這句話是我的一個高中老師說的。當初似乎對它的理解不是很全面。現在參加工作,才發現,細節不僅僅是我們做題的時候要注意步驟。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學生的一舉一動。如今我們貫徹新課標的教學模式,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的教學過程由講課變成了操作。基本上每一堂課完成幾個環節就結束了。可是我發現效果不是很顯著。

後來一個老師聽了我的課後說,儘管我把每個環節都進行了,但是細節做得不好,對學生完成每一步環節沒有要求。不管哪個環節,都必須對學生作出相應的要求,這樣學生才會有提高,另外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3、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資訊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正好為我們擴充套件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 提供了一個 的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

4、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我將在不斷的學習和工作中總結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9

尊敬的領導:

您好!

時間過得真快,一個新的學年轉瞬即逝,這學年來,由於自己能夠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因此,圓滿完成了學校分配的各項任務,成績突出,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充分肯定。為了能在新的一年裡能再接再勵,使教育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現將年度的工作回顧如下:

一、在德育方面

本人熱愛中國共產黨,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在思想上我積極要求進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政治學習,並且認真記錄,及時反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不斷地完善自我。我不善言談卻踏實肯幹,瞭解我的老師對我的評價大都是兩個字:實在。我相信再笨拙的行動都能使一切華美的語言黯然失色,只有求真務實才能真正所收穫。我的真誠換來的是老師們的信任與照顧,在學校裡與大家和睦相處,團結協作,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服從安排,以大局為重,以學校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較好地處理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多說有利於學校發展的話,多做有利於學校發展的事,盡心盡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心強,服從學校領導的工作調配,樂於接受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勞任怨,對待學校分配的工作,在思想上不敢有半點懈怠,總是積極認真地去完成,向優秀的同事看齊,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二、在出勤方面

這一學年裡,我繼續擔任九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每天都堅持提前半小時進教室輔導學生,從不間斷,堅持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無論自己有多大的事,都是小事,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堅持大事少請假,小事不請假。

三、在教學能力方面

在教學中,我總是刻苦鑽研,大膽創新,時刻走在課改的最前沿,努力用最先進的思想,採用最新穎的方法去引導學生;我從不打“ 無備之仗”,無論是新課還是複習課,每天晚上,無論多忙多累,我都習慣於將當天的教學內容回顧一遍,並把第二天要學的東西瀏覽一遍,堅持做到心中有數。走進課堂,我都是以飽滿的熱情去面對我的學生,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樂於接受學校分配的各項任務,並積極認真地去完成;我重視班風、學風的培養,經常深入瞭解每個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與家長配合,研究教育引導學生的有效方法,及時發現問題,恰當處理問題;對學生常規工作常我抓不懈,在班內實施量化制度的管理,創造了一個團結向上,富有朝氣的班集體,所以我認為自己完全能夠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四、取得的成績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收穫的是一份份充實和沉甸甸的情感。一年來,我出色地完成了學校分配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教育教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所代科目和班級多次得到表彰和獎勵。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用心去教誨學生,用情去培養學生。把自己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我的學生們。

此致

敬禮!

述職人:

年xx月xx日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10

一學年來,本人熱愛教育事業,服從學校分配,對學生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盡職盡責,為人師表,注重身教。回顧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思德教育,培養好的班風

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我充分利用班會課、品德課,有針對性在開展多形式、生動活潑、豐富的中隊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學生零錢多,喜歡買零食,吃喝;學習怕苦怕累,無上進心,不想讀書,我針對這一現象,認真地組織學生開展“新學年新打算”、“我為集體做貢獻”、“家鄉的變化”、“愛祖國,勤奮學習”、“跟奶奶比童年”等主題會,引導學生把零花錢用在學習,使學生認識至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教育他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並用“國小生首則”、“日常行為規範”嚴格要求學生,規範學生言行,提高全班學生的思想素質,促進了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二、在班級中開展“自己與自己比”,提高競爭意識

在班級管理中,一些老師往往希望全體學生向的學生看齊,是不利於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實施素質教育首要問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素質都得到提高。班主任必須關注班中的每一名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全體學生是不科學的。試想:在同一次考試中,一名向來低於九十分的優秀學生只得七十五分,而另一名向來不超過六十分的學生卻只得七十分,那麼,誰更值得稱讚?基於這種認識,為了使班中每一個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我在班中開展“自己與自己比”的教育活動。

在全面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生基礎,智力狀況,身體素質,性格愛好的基礎上,確定每一個學生的奮鬥目標,同時,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客觀地、全面地總結自己過去,充分認識自我,然後在思想、學習、紀律、文體勞動、愛好特長等方面確定今後的奮鬥目標,並堅持每月小結一次。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奮鬥目標,對學生來講是切合實際,可以接受的。雖然是自己與自己比,但實際上也存在同學之間的相互競爭,這種競爭就是比誰的進步大。這樣的競爭是人人都可以爭取的,因而,學生誰也沒有太重的心理負擔,只要努力,就有進步,就能實現目標。這樣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感,經常在他們心中盪漾,班中開展自己與自己比活動,使後進生不再消極、氣餒,信心十足地面對每一天,優生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三、在班級學生轉化工作中

(1)要抓得準,做得細,要有恆心,要樂於幫助。準是指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要摸準會出現過錯的原因,把準“脈搏”,然後再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學生出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例如:好心辦錯事;出於好奇心而幹了錯事;受人唆使幫助別人打架、偷別人的東西;自我要求不嚴格而違反紀律;家庭教育不良。為此要仔細分析,找準病症,區別對待,因事因人而異,力求通過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朝健康的方面發展。細指細心。班級德育工作在於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提高學生的自學性,幫助他們擇善除惡。任何學生都有閃光點,差生也不例外,只要細心留意,就不難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班主任要善於抓住學生學習、勞動、班級活動中閃現的亮點,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求知慾。

恆是指恆心。對轉化工作要按計劃持之以恆,長期堅持下去,不能熱一陣、冷一陣、抓一陣、放一陣,要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表揚、肯定、鼓勵,並不斷強化。後進生畢竟因其後進,在學習上與其他同學落下一段距離。為了使這個距離縮短,我還經常幫他們另開小灶,進行個別輔導,來幫助他們。先跟他們談話,要他們明白老師、家長都希望他們學習進步,都想幫助他們,而只要他們自己加倍努力,老師和家長都相信他們同樣會成為好學生。另外在課堂上,對於一些預知的疑難問題,師生共議解決後,我還特別叫他們起來複述,進行難點突破、鞏固。而課堂上沒解決的,課餘再補,利用放學後的十幾二十分鐘時間,他們進行個別補習。由於長期如此,有些學生樂意配合老師的行動,他們學習也在慢慢地進步。

(2)讓學生教育學生。教育孩子必須走進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心理,決不從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有些事情在大人看來是錯誤的,但在孩子眼裡卻是真實和正確的。大人教育孩子時,總喜歡擺大道理,大談自己的想法和體會,沒有觸動孩子的心理,讓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有效。一次有兩個學生打架,我很耐心地擺出一些道理和事實教育了他們一番,讓他們明白打架的壞處和弊端,我認為這一次教育對全班同學來說是十分深刻的,但沒過兩天,又有另外兩個學生打架。我很氣憤,但我認為如果再批評一次也起不了作用。我將前兩天打架的學生叫到跟前,讓這兩位學生將當天打架的情形和感受與他們分享。這兩位同學很留心聽他們說,聽後深有感觸,並互相道歉,許諾以後不打架,使這兩位同學確實受到深刻的教育。

在教學上,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我首先從自己做起,改變觀念,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做了以下幾點:

一、認真備好課,做好課前準備,上好每一節課

二、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談不上自覺學習,抓學生堅持預習的習慣,學生藉助課後思考題,使用工具書,查閱資料,掃清學習上的障礙,做到勤檢查。培養書寫規範工整的習慣,修改文章和訂正作業的習慣。

三、優化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今天,課堂教學作為實施語文素質的教育的主陣地,運用啟發式、點撥式、討論式、導學式等生動活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學期嘗試用了多媒體教學,藉助網路,製作了簡單的課件,上好實驗課。課堂上,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眼、手、口、腦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培養健康的個性。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訓練為實。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讀的過程中,讀出適當的語氣,重視讓學生默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從而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和情趣。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學生本身積極參與、吸收,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人。

因此,當學生對新知識疑惑不解,產生問題時,就要抓住時機釋難,解決問題。討論理解這個環節就是為了激勵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一節課就四十分鐘不可能讓學生一個一個說。於是我就組織各種形式讓學生參與討論:有同桌討論,有小組討論,有師生共論。這樣就使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也有了說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課堂上騰出時間去說、去寫,學會探索,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常言道:“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通過鞏固讀中學到的知識,檢查教學目標是否落實。課堂上人人動手,既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可體現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課內和課外結合。閱讀教學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學生可以將課內學到的方法遷移到課外。鼓勵學生讀一些適合他們的課外讀物。通過課外閱讀,可以擴大視野,豐富詞彙,增長知識。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11

一、成績分析

我帶的兩班語文,參加考試的人數總共89人,兩班平均103分。七一班39人,平均成績92分,七四班50人,平均成績112分。130分以上人數3人,120-130分人數11人。

通過本次期會考試,發現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一部分學困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綜合運用能力和其他學生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優秀的人數比較少,但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之前的努力,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但總體來說考得不是很理想。

二、存在問題

綜合本次考試,我們發現儘管有許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時也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課文的例子作用重視不夠,對閱讀未過好“四關”,古詩文閱讀和課內閱讀選自課內,從答題的效果來看,部分學生對教材還不能熟練掌握,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

2、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差,要在多讀、多聽、多說、多寫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本次考試閱讀理解部分共有55分,能夠得到35分以上的學生不到總數的15%,大多數學生得分在30分左右。特別是語言概括能力、整體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為欠缺。

3、這次作文考試,非常明確的告訴學生寫作內容,但學生不知道究竟怎樣來緊扣題目的要求,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考慮作文的行文思路,選詞造句沒有錘鍊,寫出來的文章沒有表現力。

4、缺乏應有的書寫基本功。有的筆畫生硬,雜亂無章;有的隨心所欲,敷衍潦草;有的亂塗亂改,卷面模糊。

三、今後措施

1、加強每節課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積極創設和諧,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要求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大膽表達。

2、繼續夯實基礎知識,抓好基本技能的訓練。抓住文字,吃透教材,紮實掌握文字的知識,多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把知識點落到實處。將“字詞關”、“課文關”、“背誦關”、“練習關”紮紮實實落實到位。作業設計要精,題型靈活,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3、以教材為基礎,並加大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辨的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並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提高書寫速度和質量。

4.加強寫作訓練。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讓學生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學生寫好作文要反覆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做到精益求精。

5、加強對學生的書寫要求、指導。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12

時光荏苒,一個學年轉眼即逝。在這一學年裡,我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及教育法律法規,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勇於嘗試和創新,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標準,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成果。當然也還存在遺憾和不足之處,為促今後語文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提高,現將本學年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首先,為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我認真學習教育法律法規,我及時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靈活掌握了不同型別的不同教學方法 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嚴格落實教學常規,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本期以來,我嚴格遵守學校的教學常規,使教學工作井然有序,穩步推進。堅持認真備課,全面鑽研教材,廣泛蒐集課堂素材,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有序的教學流程,為提高教學效果做好第一步準備。按時上課,嚴格課堂秩序,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活潑的課堂交流和研討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思維。精心選擇作業,精練精改精評,加強知識點和能力點的落實。對學習有困難和出現問題的學生對其進行個別輔導,釋疑解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再次積極嘗試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啟用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資訊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啟用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在我的課堂教學上學生感受到的是一種輕鬆、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課堂上充滿著平等、和諧與交流,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多方面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大部分學生的整體素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教學中,我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法,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化虛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期還積極參與科組的教研活動,認真研討交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每週組織組內同志一起集體備課,交流心得體會,大家共同學習促進;認真參加聽評課活動,虛心學習,吸取好的教學經驗,學習好的教學方法。結合本學校學生基礎和學校教學要求,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運用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學習法等,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適應了教學需要,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經過一個學年的教學實踐和提高,我和學生們共同成長。學生在平時各種考試和活動中都取得了不小進步。

不足之處:讀寫結合不足。在今後的有語文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13

一、成績分析

我帶的兩班語文,參加考試的人數總共89人,兩班平均103分。七一班39人,平均成績92分,七四班50人,平均成績112分。130分以上人數3人,120-130分人數11人。

通過本次期會考試,發現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一部分學困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綜合運用能力和其他學生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優秀的人數比較少,但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之前的努力,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但總體來說考得不是很理想。

二、存在問題

綜合本次考試,我們發現儘管有許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時也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課文的例子作用重視不夠,對閱讀未過好“四關”,古詩文閱讀和課內閱讀選自課內,從答題的效果來看,部分學生對教材還不能熟練掌握,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

2、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差,要在多讀、多聽、多說、多寫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本次考試閱讀理解部分共有55分,能夠得到35分以上的學生不到總數的15%,大多數學生得分在30分左右。特別是語言概括能力、整體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為欠缺。

3、這次作文考試,非常明確的告訴學生寫作內容,但學生不知道究竟怎樣來緊扣題目的要求,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考慮作文的行文思路,選詞造句沒有錘鍊,寫出來的文章沒有表現力。

4、缺乏應有的書寫基本功。有的筆畫生硬,雜亂無章;有的隨心所欲,敷衍潦草;有的亂塗亂改,卷面模糊。

三、今後措施

1、加強每節課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積極創設和諧,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要求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大膽表達。

2、繼續夯實基礎知識,抓好基本技能的訓練。抓住文字,吃透教材,紮實掌握文字的知識,多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把知識點落到實處。將“字詞關”、“課文關”、“背誦關”、“練習關”紮紮實實落實到位。作業設計要精,題型靈活,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3、以教材為基礎,並加大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辨的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並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提高書寫速度和質量。

4.加強寫作訓練。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讓學生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學生寫好作文要反覆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做到精益求精。

5、加強對學生的書寫要求、指導。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14

國中語文閱讀是課程自由度較大、課程空間廣泛、課程實施靈活的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國中語文閱讀訓練的這些特點,採取如下措施:完善機制整合資源動態實施

一、完善機制

國中語文閱讀訓練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性,因此教師和學生在活動中應有較大的自由空間。但是,這並不等於說語文閱讀訓練不需要規範和約束,與之相反,明確的要求及保障機制是語文閱讀訓練步入常態的重要保證。我們根據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建立了以下機制。

1、彈性課時制:根據不同年級段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每兩週一次閱讀課或更多,做到集中與分散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

2、三維評價機制:學生評學生的閱讀卡片、老師學生互評、家長反饋學生課外閱讀進展情況,促進閱讀活動的展開。

二、整合資源

閱讀能力的切實提高,僅憑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推廣語文閱讀學習,利用身邊一切可用資源來開展閱讀訓練。

我們的閱讀資源包括1學生自己建立的班級圖書角,圖書來自學生自己的故事書、作文集等等;2師生共同收集的與教材同步的短文或教材的相關文章;3家長訂的報刊雜誌中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4師生利用網路資源。多方有效擴大閱讀面。

三、動態實施

國中語文閱讀訓練的展開需要大量的資源,我們根據教學的實際,結合學生年級段的特點,制定了完善的教學計劃,為引導學生逐步提高語文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全面提高起到以很好的導航作用。

我們為為國中學生制定瞭如下閱讀教學計劃:

1、一年級:由於目前學生大多不看書,看電視多,上網多,為提高學生的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先找故事性強的文章、圖書,讓學生閱讀故事、講故事、自編故事。以興趣為導向,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2、二年級:學生有了較濃厚的閱讀興趣後,引導學生摘抄語言優美的文章、富於哲理的文章、緊扣時代脈博的文章,寫點簡短的評價、感悟等閱讀心得,在班上讀自己摘抄的文章,和同學交流閱讀心得。

3、三年級:在前階段的閱讀訓練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著欣賞美文,能寫一點賞析文字,並結合九年級教材中戲劇單元的教學,讓學生改編、排演課本劇。

在整個落實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經反覆訓練可成自然。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1、培養查閱的習慣: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勤於查閱疑難字詞。

2、培養作批註的習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對於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討的地方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出來,以便過後再多加思考。同時,也要對領悟處簡單旁註。3、培養作讀書卡片的習慣:將文章內容濃縮在小小卡片上,將書讀薄,將優美的語句或新瞭解的知識摘抄下來,建立自己的資料庫。4、培養思考質疑的習慣。

5、培養速讀習慣:不讀出聲,不指認,每分鐘500字。6、培養與他人交流閱讀心得的習慣。

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的閱讀訓練已經逐步步入常態:

多元化的學習經驗,多方面的閱讀興趣,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全新的活動模式,讓每個學生體會到學習進步、個體成長的快樂。學生心智、心態悄悄發生可喜的變化。落實語文閱讀的路是值得上下求索的。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15

一、養成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在九年級時,我發現,很多學生不會學習,首先表現為語文學習習慣不好,不知道什麼該記,什麼該背,什麼該靈活運用,學完了僅有的知識內容後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幹什麼。於是從剛接觸學生開始,我開始培養他們這些習慣,從寫字到聽課到記筆記、做標註到隨筆的寫作,作文的批改、提高。一步一步,從優生開始,再以優生帶差生。進而形成每個人的習慣。當然,這樣很難,最初很辛苦,因為要事必躬親,半年過後,學生漸漸進入佳境,一切都好了起來,自己也漸漸輕鬆了。

二、培養語文興趣

任何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靠“扣”就能提高的,關鍵在於學生主動的學習,我把自己對母語的愛,全部傾注在課堂上,帶學生欣賞,帶學生品評,讓學生深深陶醉在語文的美麗之中。

我教學生填詞造句,教學生吟風唱月,洞察人間真情,學會感恩,懂得回報,知道上進,積極生活,陽光人生。所有的一切感受在學生的情感中,流動在學生的文字中。每一次的寫作,每一次情感的表達,學生都能給我驚喜。就這樣,我運用各種手段,靈活調動各種方法,使學生也越來越喜歡語文。每一次的語文課都能讓他們有所期待。

三、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從一開始我就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六班有將近十多人起初基礎差,習慣差,行為慢,別人一節課完成的任務,只要老師不催,他們就可能一個星期也不完,為此,我親自“跟蹤”,他們的知識點,陪他們一起餓肚子。幾次下來,他們深知,不幹不行。漸漸地,跟上了整個班級的步伐。李帥鋒,張志遠,辛明等人還進入語文優生行列。其實,當學生看到老師不放棄自己,從最初被動,到最後主動,有個過程,當學生跟上了班級步伐後,才能漸漸對學習有興趣。

四、給學生以目標

家長會上,我對家長們作出承諾,在年底會給大家一個交代。於是我給學生擬出目標,打入前四——衝擊前三——奮鬥第一。就這樣,一步一個目標,學生也一步一個腳印的奮鬥。每次考完,大家都認真找問題,相互督促,我親自談話,雖然未能奮鬥到第一,但終於可以兌現給家長承諾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藏,只要我們用心挖掘,將會充滿無限驚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想只要我不斷努力,自己的夢想終會實現。教好自己的語文,督促學生們學好語文,是我的天職,我不能接受一名學生部認真學習而整天就是想著玩,我也不能接受學生不喜歡自己的母語,而學起英語來勁頭十足,語文是我們傳承中華文明文化的最重要的工具。可是很多學生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可能與我們的教育方式有關吧,改革我們的教育方式,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學生的素質教育,是最重要的。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們必須要走出新的道路來,教好我們的學生,才能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富強!

國中語文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篇16

我叫,是**中學語文教師。19xx年*學校畢業,19xx年調入**中學工作至今。工作以來,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學業務能力,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兢兢業業,在德、能、勤、績四個方面表現良好,能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較好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盡到了一個教師應有的職責,受到上級機關、領導、同行和學生的認可和好評。現將我的工作表現總結如下:

一、愛崗敬業,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

為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我認真學習關於教學工作的講話,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重要著作,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虛心接受同志們的批評,注意在實踐中改正自己的缺點;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加強自我修養。我努力地學習政治理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一系列活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切實運用到工作實踐中。注意主動幫助其他同志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在做的過程中得到鍛鍊,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工作的能力。多年的政治學習和教育教學工作使我越來越認識到作為人民教師,關注國家興亡,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培養學生,幹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的表現,就是在盡一個公民的職責。

二、研究教學規律,探索教育教學新途徑,努力做到“學高為師”。

我從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銘是“腳踏實地,積極進取”。在教育理念中,我恪守“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原則。因此,教學工作中,認真備課、上課,紮紮實實地打好基礎,出色地完成“六認真”工作,在教學中我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種方式營造輕鬆、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法來教學。

教學工作中認真備課是第一位的,我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我非常重視學習暫時落後的同學的轉化工作,實際工作中,並不限於對他們進行知識性的輔導,我更重視對他們學習思想、學習態度的輔導,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我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一件充滿快樂的事情,從而使他們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我還加強與同事交流,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有疑必問。在每個教學單元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博採眾家之長,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20xx年-20xx年我所教的兩個班,*班我擔任班主任,這是實驗班,學生學習主動性較高,上課時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後也能認真完成作業。但有為數不少的學生畏懼競爭,存在著想贏怕輸的思想,因此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個別同學甚至抄作業。對此,我在班裡提倡認真、求實的學風。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競爭意識和必勝的信心,我們開展了多種競賽活動,大家互相鼓勵,互相鞭策,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20xx年大學聯考中,這個班取得了優異成績。

三、率先垂範,以德服人,努力做到“德高為範”。

我因教語文課,早自習每週三次,當班主任更是天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全天候為學生服務,風雨不誤。多年來,從不曠工曠課,連事假病假也很少,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近年來我一直擔任年級語文學科組長,任兩個教學班的語文課,併兼任實驗班班主任。在繁重的工作中,我能夠做到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沒有因為個人的原因而拉下工作,從沒有曠工、曠課,也沒有遲到早退現象。在我做班主任幾年中,我十分注重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用高尚的思想引導學生。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德育為首的原則,耐心細緻地為學生擺事實講道理,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我都能夠及時預見,並能及時妥善解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我影響下,我班形成了和諧向上的風氣,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氛圍。

我擔任本年級學科組長,在工作中我能夠做到任勞任怨,寬以待人,熱情關心每一位老師、同事。我不但自己認真研究大學聯考,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探索語文教學的新思想、新方法,而且能夠把自己的心得體會與全組老師共享,合理地有效地組織本組老師積極教研,積極探索,積極聽評課,共同研討,共同提高。經過全體同仁的努力,在20xx年和20xx年的大學聯考中,本學科組都取得了優異成績,並被縣政府授予“優秀學科組”的榮譽稱號。我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毫不保守,有問必答,主動帶頭傳授教學經驗.帶了一屆又一屆徒弟,如今他們也已經成為學校骨幹老師,或者市、縣骨幹老師。

四、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時期教育教學的新形勢。

想要交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當今知識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為更好地適應教學工作,必須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加強業務學習,使自己擁有一條河流。我們說,我們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我們明天的工作,我們今天的工作是為了學生明天的事業。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就是為了更好地幹好教育工作這樣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除了對書本專業知識的學習外,還要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範圍,擴充套件知識的寬度和深度。語文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效率,而成功的語文教育,總離不開執教者先進的教學理念、深厚的人文底蘊、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和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斷通過各種方式為自身充電。平時博覽群書,吸取新鮮血液,做了大量教學筆記與課後感悟;積極參加國家以及省、市、縣的各種培訓以及研討活動,主持縣級以及學校教研以及公開課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又因我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對學生有較深刻的瞭解。所以近年來我不斷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體會,撰寫了多篇論文。比如20xx年第一期發表了我的作品一文,20xx年發表論文一文等,另外20xx年我還在市級大學聯考研討會上做過經驗介紹發言,還在語文專業網站發表多篇教育教學論文,並被國內多家相關網站轉載,多次獨立主持縣級以及學校教研以及公開課活動。

這些活動對我而言是一種有益的鞭策,使我不斷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既鍛鍊了寫作水平,又積累了教學經驗,使我由一名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轉變,這更促使我不斷的努力,為自己確立更高的追求目標。因為多年來出色的工作,20xx我年被授予“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xx年被授予“優秀教師”稱號。

總之,從*年參加工作以來,我聽從組織、領導的安排,努力工作,虛心學習,鑽研業務,提高思想,任勞任怨,總是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已,在教育教學中,體現了一名教師應有的素質,也盡到了一名班主任應盡的職責。今後,我會不斷追求更高目標,努力使自已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