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精選21篇)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2.11W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

本次視導是對高三年級教學的全市性視導活動。整個視導過程,視導組融入師生、深入課堂、瞭解調查,掌握了大量目前高中學校的教學資訊和管理資料,現將地理學科的情況總結如下: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精選21篇)

一、好的變化

1.推進課程改革,課堂教學變化喜人

一是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課堂教學的關注點正在由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教師眼裡開始有了學生,一部分學校、教師肯於花時間讓學生在探究、交流、表達、展示中學習新知識。教師有了容忍學生犯錯誤的胸懷,有了聽學生把話講完雅量。教師備課環節由過去的備教材、備教法增加了備學生這樣一個重要環節。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多了師生、生生間的互動,而且這一表現正在由形式轉變為實質,學生開始參與教學,體驗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反應,關注學生的問題,學生也學會了探究、交流和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是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教師由“居高臨下的傳播者”轉變為“平等對話的首席”,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由課堂教學的管理者轉變為“三維目標”達成的引導者。

三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學生的學習行為由“被動”轉向“主動”,學習情感由“厭學”轉向“樂學”,“自主”、“合作”、“探究”有了基本的內涵。

四是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由傳統向創新悄然轉變。平面到立體,預設到生成,教與考有機接軌,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增強。很多學校結合新課改初步構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新課堂教學模式。各學科導學案編寫恰當,容量適當,難易適度,有利於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其中,通過自己的努力梳理舊的知識,探究新的方法。新授課教學備課充分,對課程標準研究深入,課堂教學引申恰當,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自然、得體、富有啟發性。課堂上教師有耐心聽學生把話講完,有耐心看學生探究,有耐心容忍學生失誤,課堂教學師生交流充分,學生參與廣泛,教師教學的啟發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升。複習課教學知識梳理得法,問題設計層層遞進,由淺入深,有利於培養學生興趣,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體現了集體備課的優越性。

2.學案的實用性有了很大改觀。學案是重要的教學資源,大部分學校積極推廣三案合一的導學案,書寫認真規範,結構完整,圖文並茂,能夠做到超前備課。

二、存在問題

通過聽課、問卷調查、師生座談和查閱資料等環節,我們認為全市高中有些學校還存在以下幾方面不容忽視的問題,還需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尋找對策,改變現狀。

1、複習教學忽視基礎。忽視基礎知識,拋開課本是本次視導中不能迴避的問題。檢查中發現個別教師過分依賴複習資料,甚至以成冊資料為複習藍本,將課本拋到一邊,而有些資料與課本的編排體系和表述存有差異。這樣做無疑將學生引入岐途。

2、個別教師教學效率不高,滿堂灌的現象依然十分突出,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沒有根本的轉變。對新課改下的大學聯考研究不透,教學內容沒有取捨,該放給學生的不敢放手,該刪減的知識點不能大膽捨棄,導致課堂面面俱到而沒有側重,教學效率低下。課堂教學活動單一,尤其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枯燥,僅限於師問生答的形式,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亟待改善。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方面方法方式欠缺,無效的教學環節還是有不少存在於課堂,浪費時間的亂講,學生無任務的學習等。

3.“高效課堂構建”有待加強高效課堂建設應採取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走進有效,第二步,走近實效,第三步,走向高效。各學校在推動“高校課堂構建行動研究”的意識和實踐雖然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變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部分學校領導在推進“高校課堂構建行動研究”中的作用發揮不足,缺乏巨集觀而細緻的制度建設、重要舉措、監控手段、指導力度等,存在著領導浮在上面,僅僅依靠教研組、備課組自發推進的現象。講風較盛,三維目標未能有機融合。有的課堂形似而神不似,只注意形式上的熱熱鬧鬧,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空間不足,缺乏對學習過程和方法的關注,生成不足,淡化了學科素養的提高,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有的教師課堂教學關注學生不夠;有的教師教學顯得比較生疏,要麼自己被教學難點繞住,不能自拔,要麼講課如隔靴搔癢,不得要領,人為地增加學生負擔;有的教師課堂教學有一定的隨意性,板書不夠規範;有的教師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有的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管理不夠,導致教學秩序不好。希望進一步加強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加強集體備課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苦練教學基本功,加強教學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創新,在創新中成長。

4、個別學校個別學科的學案編寫質量不高,選題不精、不準、訓練考點針對性不強,難度定位不準,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現狀等。

5、集體備課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有些學校集體備課注重形式的多,研究複習內容多,探討大學聯考考點的少,探討教學設計的少,探討課堂具體問題的少,研究學情少,缺少有效課堂教學的環節步驟研究。

6、聽評課方面,部分學校的評課方式和評課氛圍不夠好,只說好不說孬的現象依然存在,沒有真正做到評課的客觀、公正,從而也就失去了實效性。有些學校年輕教師一週只聽一節課,並且不參加評課活動,不利於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三、對下一步教學的建議

1、進一步研究學情、考情,大膽取捨,真正進行有效教學。要認真研究大學聯考考查特點和命題趨勢,簡單問題簡單處理,淡化處理,重點問題重點講解,重點複習,強化學科思想的滲透,要相信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還原學生的思維過程和解題過程,提高教師高三複習備考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2、專題複習課和講評課要進一步提高實效性。要突出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專題複習指導,強化對學生對錯誤問題的矯正突破,注重效果,突出問題,避免面面俱到。講評課要針對學生出現問題的癥結,矯正學生在知識和方法方面的不足,要講題目之間的聯絡,要講知識和方法的聯絡,要強化題目的延伸和變式,杜絕就題論題。

3、要進一步研究專題複習課的高效教學模式。要加強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讓課堂每一分鐘都發揮出效益,去除無效的教學環節,杜絕課堂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4、集體備課和聽評課要進一步加強。集體備課要多研究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尤其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活動,要在課堂設計上多研究,要分析大學聯考命題特點和規律,要多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在怎麼突破難點和落實上多研究。年輕教師要多聽課,多參與評課,備課組長要想方設法營造良好的集體備課和聽評課氛圍,以利於整個備課組的建設。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2

今年是教學工作中的關鍵年,本學年我在年級地理教研組的領導下,努力貫徹學校辦學思路,立足課堂,抓教學質量,並加強了學校社團活動、拓展型課程的開設,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現將本學年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能夠認真抓好教學常規,能認真備課,認真組織教學,認真批改作業。作業批改能夠認真處理,針對學生現實情況,本學期我加強了作業的評講。

2、本學期我注意利用地理教具、圖片,特別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

3、加強組內教師的相互交流,互相聽課,圓滿完成了本學期聽課任務,並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教育教學科研以日常教學活動為基礎,並貫穿在日常教研工作中

1、我能夠利用教研活動學習相關課題材料,並爭取機會與校外、區外進行交流學習。

2、貫徹科研落實課堂的原則,繼續推進科研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使我組的課題《地理課堂常規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整合的探索》獲得較大的進展,並進行了中期彙報。

三、抓好社團活動、拓展型課程及校本課程建設

1、認真組織好學校天文知識方面的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探索宇宙奧妙的興趣。

2、能結合研究課題,進行校本課程的建設,但相關方面的理論與經驗相對不足,需要今後認真學習。

總的來講,我個人對今年的工作還是相對滿意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力求做到最好!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3

整個高二學年,我們主要是學習了區域地理,而區域地理是綜合性很強的內容,主要涉及到一個區域的位置,自然環境特徵、社會經濟人口發展狀況三大模組。在教學中,我們如何把高一的自然地理知識滲透進來,如何引導學生複習以前學的知識,這是我們教學的關鍵,結合本人一年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心得,現總結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精心引導記憶,讓學生在掌握記憶方法中提升記憶力

區域地理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尤其是對其空間定位方面很難,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地理位置,而空間定位是我們解答區域地理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應成為學生記憶的探索者、引導者,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記憶,本人歸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讓學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記憶。

例如,在講解中國行政區域和各國輪廓時,引導學生髮揮想象,例如把南極洲比作“仰臥在蛋殼中的一隻小鴨”,黑龍江省像天鵝,青海省像一隻玉兔,甘蕭省象電話聽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像西伸出的鐵拳,江西省和湖面省如姐妹美女頭,這樣讓學生在形象比喻中記住重要國家和省區。

2、引導學生記憶一些重要經緯網來判讀

例如,對於中國區域地理,我們重點記憶以下幾條重要的緯線和經線穿越地區。

然後佈置學生課後去檢視地圖,以作業形式交上來,內容包括經緯線穿越重要省區、地形、河流、山脈等。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就不會感到茫然,同時又加強記憶了重要的地理事物。

3、引導學生記憶一些地區相對位置。

有的區域空間地位需要根據周圍重要的相對地理事物來判斷,例如重要的湖泊、交通、河流、城市等。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看圖要注重看圖例。這些圖例往往會隱含重要的資訊。

記憶方法很多,我們教師只要做個有心人,讓學生有興趣地記住更多的內容。

第二、利用比較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區域地理內容很多,但有的區域在某些方面有相似點,我們在教學中善於利用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起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把記憶中零散的,支離破碎的知識點構成知識網路,培養他們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青藏高原時,我引導學生比較西北地區在自然環境,農作物分佈特點及其區位有利條件等方面的相同點及不同點,並分析二者的形成原因,通過比較讓學生髮現二者的本質區別。同時又複習了以前講的西北地區知識。

第三、精心梳理思路,讓學生在明確思路中提升多無思維能力

思路是學生在客主觀題時的答題角度,學生記憶了大量知識但不會用,要從無以下筆,要麼觀點不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收集整理解答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思路。建立答題模式尤其是分析區域地理問題時,例如我們在講解一個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徵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自然環境包括的要素有以下方面:地形、氣候、水文、植彼、土壤,分析地形主要分析地形型別、地勢特點和主要地形區;分析河流水文特徵包括:流量、訊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並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要素形成的原因,這樣學生記住了這個思路,只要遇到分析河流水文特徵時,學生就會按思路逐條分析。在以後講解不同河流水文特徵時,就讓學生自己看書歸納,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多元思維的能力。

第四、精心引導學生讀圖、看圖能力,做好圖文轉化的能力

讀圖能力是學生學習地理必備的能力,地圖是地理學科的顯著特色,讀圖能力的培養也是我們大學聯考和能力要求,而加強圖文訓練是培養讀圖能力的有效途徑。圖文轉換包括資料表格與影象之間。地圖與地理文字間的相互轉換。在教學中,我一方面充分利用教學掛圖、地圖冊、教材中的插圖,表格等進行教學,培養學生在地圖中說文、析理表達觀點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在精心處理教材的基礎上,把文字內容變成圖表。讓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的圖形,讓繁瑣的敘述變成簡單的圖形。例如,我在講解“地形”這節內容時,五種基本地形和山地的幾種要素都是通過等高線形式講解各自的特徵,把那些繁瑣的敘述變成幾條閉合的曲線。在講解“我國不同地區河流的流量”時,我也是用圖表的形式表達不同地區河流流量差異和形成原因。

以上幾點總結,是我在一年教學實踐後的真實心得和體會。區域地理教學涉及內容相當廣泛,知識點多而零散,如何整理那些零散而廣的知識點。確實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多花點心思,多去反思和總結。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4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來,我們地理備課組四位老師都能認真積極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學習,在平時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堅持真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勇於吃苦的精神,立足崗位,與時俱進,履行職責,紮實搞好本職工作。把良好的師德化為實際的行動,把教學的高質量作為工作追求的目標,把教科研的能力作為自我培養的重點,力爭做到才學高、師德好、質量優、創新精神強。平時經常學習教學常規,落實教學五認真,做到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課、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格控制作業量。

二、主要工作彙報

(一)認真制定工作計劃

在開學初共同針對高二地理學業水平測試特點,制訂詳細的授課計劃。目的是劃分好時間段,並控制好各時間段的用時計劃。現在高二學測我們的地理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贏得了學校領導的肯定,這說明我們的計劃比較科學和成功。

(二)注重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刻苦鑽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學參考資料和網際網路,瞭解學科大學聯考最新動態,提高理論水平和修養,高質量的完成地理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環節中特別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備課組成員的作用,堅持集體備課,儘可能形成通案,共同探究問題,解決教學中的疑惑。

課堂教學要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精心備好課,提高個人的好課率和備課組的優課率,課堂上,各位教師注重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尤其是適合地理學科的“直觀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自學討論教學法”等。

1.加強教學科研工作。

我們四人認真參加每週一次的教研組活動,認真參加每天一次的備課組討論。備課組活動時,每次都進行進行重點、難點分析,分析教法、學法,估計學生學習時會出現的困難以及應該採取的相應措施。認真組織好每次試卷分析,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加強補差與提高。

2.加強課堂教學的模式化

(1)教學內容地圖化。

地圖(影象)及各種圖幅是實現該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資訊通過圖片、影象、音像等多媒體技術根據教學需要突現給學生,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獲得一些難以直接觀察、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地理資訊,從而能較快感知認識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

(2)教學過程訓練化。

教學本身就是通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技能,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個認識、理解、練習、再認識、再理解、再練習……

最後達到熟練的過程。本模式以圖作為出發點,又以圖作為落腳點,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技能過程。

3.教科研成績突出。

本學期我們四人無論在教學工作中還是在科研工作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莊志文獲評高中地理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本人獲評連雲港市333工程名教師,《地震災害中的自救與互救教學設計》發表在全國核心期刊《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雲在肩上教育部落格先後獲評東海縣十佳教育部落格,連雲港市十佳教育部落格,江蘇省一等獎教育部落格。

三、有待改進的方面

1、與新課程緊密聯絡不夠,下學期要成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集思廣益,針對新課程和大學聯考要求,抓大學聯考複習,提高複習效率。

2、因為抓學測,所以本學期達到的大學聯考要求比較低,給下學期的複習帶來更大的壓力。下學期複習時要更科學地安排好時間,更有效地提高複習效率。

3、進一步通過個別談話、交流,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幫助學生形成內需學習動力。

4、要針對我校學生實際選擇練習試卷,提高學習有效率。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5

《中國旅遊地理》是一門集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為一體的學科,是現代旅遊業大規模發展而興起的地理學分支學科。中國旅遊地理》是中職學校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旅遊從業必備的中國旅遊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旅遊欣賞能力。

根據學校教學安排,20xx年春季學期本人擔任了客戶資訊(酒店服務與管理)1班的《中國旅遊地理》課程的教學工作任務,周課時為4節。教學內容包括中國旅遊資源概述、旅遊資源賞析、中國旅遊客源地理、中國旅遊交通與旅遊路線、旅遊資源開發與旅遊環境保護、旅遊資訊與旅遊地圖、中國旅遊區劃、自助旅遊等等內容。《中國旅遊地理》是一門集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為一體的學科,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較高,多數學生課堂上注意聽講,積極做筆記,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全班23人,參加期末考試的有22人,90分以上2人,80分至89分8人,70分至79分5人,60分至69分2人,50分至59分3人,40分至49分2人,最高分92分,最低分45分,平均分72.52分,及格率77.27%。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中國旅遊地理的有關知識。但是由於教學條件等原因,《中國旅遊地理》在教學上也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1)實訓室裝置不齊全,實踐課少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還不能很好地多角度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

(3)教學方法還是重理論輕實踐,旅遊地理學的教學僅有知識和要領是不夠的.,必須有實地考察等實踐課,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教學要求。

總之,學習《中國旅遊地理》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掌握中國旅遊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樹立較強的空間地域意識,並能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景中陶冶情操,樹立環保意識,在光輝璀璨的中華文明中受到啟迪,激發愛國熱情,成為具有現代化服務與管理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中國旅遊地理的教學應結合旅遊地理學課程的特點,採用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實踐鍛鍊法等等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6

國小階段的《自然》學科,介紹了一些淺顯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學會觀察並思考發生在生活和身邊的地理現象。進入國中階段開設的《地理》學科,由淺入深地介紹系統的地理知識。學生要認知眾多的地理事物名稱,培養一定的理性認知能力,學會分析、理解地理現象,去理解成因、演變超勢,影響等。讓學生在瞭解大自然的奧祕的同時,瞭解一些經濟、文化現象,進而學會運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詩身邊的一些事情,更科學地選擇,安排生活和生產,樹立尊重自然規律,保護自然資源及生態平衡,因地制宜及可持發展的人文理念。

國中《地理》,側重於自然地理,次於人文即社會經濟地理、內容主要包含:地形、水文、資源、氣候、植被、及工農業生產,國家與城市、人口交通等諸多內容。然而,知識的重點側重於簡單的認識和記憶。那麼如何高效地讓學生識知如此眾多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及分佈,就是擺在國中地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題。

人類為了更直觀地探知地球,瞭解地表各種地理事物的分佈,發明了地圖儀及種類多樣的地圖。因此,我們教師要學會如何運用這些地圖,去形象、直觀地呈現地理知識,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學得高效,則是現代地理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理念。

在前階段的日常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地理學科饒有興趣,但對地理事物名稱仍處於一種枯燥之味地機械記憶模式,且對具體的地理事物的分混浠不清,記憶難度較大,學習興趣未得到充分地激發。

我們知道,地理知識重位置、重分佈,而地圖卻正好能直觀形象地解決此問題。為此,教者能言簡意賅,圖文並茂、生動高效地組織教學,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因而,我在今後的地理教學中,儘可能地多而巧地去運用地圖。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7

新課程教學呼喚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僅專業學識要較為豐富,而且還善於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有心理學家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新課程的評價則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期望的是學生未來的發展,集中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對比新課程教學理念,我反思如下:

一、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儘量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教學。可見我們教學中非常有必要根據地方特色、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知識背景來創設情境、設計案例。

因為當新的知識被賦予鮮活的背景時,學生的興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強,使學生達到想學的境界。例如:我國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學生要理解這一知識點可能比較抽象,如果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說明可能易於理解,如我國北方和南方種植的農作物有明顯差別,北方適宜種植小麥、花生、甜菜,而南方適宜種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蘋果、梨,南方盛產柑橘、香蕉、菠蘿等。再如我國位置優越造就了我國豐富的旅遊資源,象海濱風光、內陸沙漠、北國冰雪、海南熱帶風光等等。

二、進一步改變地理學習方式

地理課程標準強調:“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律,聯絡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的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習的活動真正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上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如學生學習過程的自我調控、學習目標的自我確定以及學習方法自我選擇。

在課堂的合作學習中,要合理分組,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要教給學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資訊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充套件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如:學生小組展示交流問題時的合理評價。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過程是一種具備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機會、而且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的知識得以豐富。

三、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對新課程標準的一次再創造、再組織,教師要深入鑽研課程標準、教材、學生,找準三者的連線點,必要時對教材進行取捨、整合。如本節課學習中國的位置時,緯度位置就可以和我國最南最所在的緯度,南北所跨近50個緯度整合在一起。我國海陸兼備,教材從兩方面進行了闡述,首先簡明扼要地說明了我國海陸位置的特點,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我國瀕臨的海洋一段內容實際上是我國海陸位置的延伸,即我國東臨遼闊的海域。因此可以將海陸兼備和我國瀕臨的海洋整合在一起。再如:學習瀕臨的海洋時,教師應適當補充領土、領海、領空、內海的有關內容。

四、學生活動要有“質”

課堂的學生活動是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教學方式,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儘量符合學生的經驗水平,情境的創設儘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才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動過程中多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慾望。本節課中我設計了大量學生活動,有些活動在“質”上需要再下工夫。如:鼓勵學生自編口訣或用自己的記憶方法,而後大家交流,這樣效果會更佳。

總之,一堂好課是通過師導生演,讓學生很好地融入到了課堂中去,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在輕鬆愉快中就完成教學。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想把握好這門藝術得付出巨大的努力。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想擁有教學創新的先進意識與能力,訣竅唯有兩個字“學習”。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8

隨著中國現代旅遊業的興起和發展,旅遊業已成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朝陽產業之一。早在1999年國家旅遊局在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提出:“到20__年把我國建設成世界旅遊強國”的目標。因此大力培養高素質的、符合社會需求的旅遊人才就成為各高等院校旅遊專業的主要任務。

中國旅遊地理是旅遊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從該課程的性質來說,它是一門集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為一體的學科。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為今後從事旅行社經營與導遊工作、旅遊飯店管理、旅遊地建設與區域旅遊開發工作等,打下必備的中國旅遊地理知識基礎。

筆者根據近年來對旅遊管理專業中國旅遊地理教學的實踐、研究和探索認為,要提高中國旅遊地理的教學質量,應該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幾個關鍵方面。

1、合理定位中國旅遊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

中國旅遊地理是一門在旅遊地理學理論指導下關於區域旅遊地理研究的學問。就這門學問目前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由旅遊地理學的部分原理和方法,與中國這個特定區域有關旅遊的地理知識結合而成的實用知識領域⑴。它綜合了地理學、歷史學、建築學、園林學、民俗學、考古學、生物學、經濟學、環境科學、社會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學、文學、藝術等學科的知識,是一門知識性、實踐性以及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其知識涵蓋面廣,不僅對教師,而且對學生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目前,在旅遊類、地理類等專業都普遍開設了旅遊地理課程。然而不同專業學生培養的目標不同,所具有的知識結構不同,因此教學目標和要求也應該有所不同。同時,在我國高等本科教育從以前的精英教育轉為目前大眾教育的背景下,對旅遊管理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其培養目標應該從培養“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轉變為培養“寬(專業)口徑,厚(專業)基礎的複合型、交叉型人才”。這樣,既可以增加本科畢業生就業的靈活性,又可為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⑵。

基於這樣的培養目標,按照國際國內當代大學課程發展的趨向、教育部21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總目標的要求,根據旅遊管理專業的特點以及現代資訊社會對旅遊人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可以確定中國旅遊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

(1)使學生系統地掌握中國旅遊地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2)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的中國旅遊地理知識,科學地解釋旅遊資源形成的原因、旅遊路線的設計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旅遊素養;

(3)樹立空間地域意識,形成旅遊綜合動態思維。

2、合理規劃和設計中國旅遊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改革與課程改革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學校教育核心的核心。根據旅遊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中國旅遊地理的教學目標,中國旅遊地理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應以綜合性為基礎,以應用性為動力,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教學內容應特別注意向自然、人文相容,文化性與專業性兼具;向既有理論深度,又有較強實際應用性特徵的綜合性、開放性方向發展。為此,中國旅遊地理課程在內容體系上除主要研究中國的旅遊實際外,還可適當引入一些理論旅遊地理和應用旅遊地理方面的理論和知識,而且要重視學生實踐教學環節,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動手能力。具體來說中國旅遊地理的教學內容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避免重複,重點突出

中國旅遊地理課程中的一些內容,如旅遊者空間行為與旅遊客流規律,旅遊市場需求,區域旅遊資源開發、規劃等在旅遊管理專業或專業主幹課程:旅遊學概論、旅遊市場營銷學、旅遊心理學、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等課程中均有專門的講授;另一方面旅遊資源是一國、一地區發展旅遊的基本前提。在現代旅遊活動三要素中,旅遊資源與地理環境的關係最為密切。目前中國旅遊地理知識體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旅遊資源地理為主要內容的。因此,為了避免重複,突出重點,該課程應把中國旅遊資源和旅遊區劃等作為重點內容進行講授,讓學生明確中國旅遊資源的種類、成因、地域分佈特點、主要代表性景區景點以及各旅遊區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特徵、主要旅遊路線等。 2。2明確學習目標,擴大知識面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應該強調學以致用。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學生除了要系統學習旅遊管理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外,導遊資格證的考取也是學生明確的目標之一。因此,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通過導遊資格考試,應結合導遊資格考試的要求,適當補充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加強內容深度,提高旅遊素養

中國旅遊地理教育可以展示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獨具風采的自然、人文景觀,並揭示它們形成、發展的奧祕,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的自豪感,樹立旅遊意識。對於豐富的旅遊地理知識,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們在講授過程中要加深涉及到的地理、歷史、建築、宗教等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對旅遊景觀的鑑賞能力,增強建設美好未來的責任感,從而自覺地保護旅遊環境,愛護旅遊設施,宣傳我國的旅遊資源及其知識。

4、引入旅遊地理研究的新理論,關注旅遊資源開發的新動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旅遊需求會發生不斷的變化,出現新的趨勢。為了適應旅遊需求的.不斷變化,旅遊目的地會不斷地進行再次開發,推出新的旅遊產品。我們應把旅遊地理研究的新理論,旅遊資源開發的新動向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時刻關注旅遊業發展的新變化。 3改進中國旅遊地理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指標內涵說明(教高司函[20__]187號)中,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是“教學建設與改革”中的二級指標“課程”項的三大重要觀測點之一,並明確指出“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心是加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改革‘灌輸式’和過分偏重講授的教學方法,實施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的教學方法”。改革要有利於加強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個性和才能的全面發展。同時明確教學手段的改革就是要積極採用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利用計算機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象、圖形、動畫等資訊的新技術。這就為中國旅遊地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指明瞭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因此中國旅遊地理教師一定要更新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深入鑽研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並掌握多媒體技術這一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5、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中國旅遊地理知識的講授需要大量的圖片、地圖、視訊、音訊等材料。多媒體技術是集各種資訊載體,包括文字、符號、聲音、圖形、語言、靜止畫面以及活動影像於一體的資訊科技,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合理利用多媒體有助於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聲音、語言、圖片等綜合講解可以直觀形象地再現地理事物和旅遊景點,它的新穎性、多樣性、直觀性和趣味性使本來比較枯燥的、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直觀,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如利用照片、視訊等材料向學生介紹黃山、九寨溝等旅遊景區的特徵、成因等狀況時,就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有利於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其次,合理利用多媒體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力的提高。旅遊地理的某些教學內容需要揭露事物的本質特徵,需要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便於學生的理解。如在講到花崗岩地貌景觀時,堅硬的花崗岩岩石在球狀風化和差別性風化的作用下會分別形成巨大的“石蛋”造型、渾圓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態和各種維妙維肖的象形峰石,這時可以結合青島嶗山的“石蛋”、海南的“天涯海角”、黃山的“老人峰”、“猴子觀海”等景點的圖片進行講授。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很容易的理解這些奇特造型的形成原因,而且容易記憶這種型別旅遊資源的典型代表。

第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有利於縮短學時,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課件資訊容量大、圖文音並茂、呼叫方便,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傳統教學方法不能放到課堂上操作的、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清楚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很容易的展現出來,這樣可以大大節約教師在課堂上的時間及勞動,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科學知識,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6、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

課堂講授法雖然因為具有在較短時間內能系統地向學生傳授比較多的資訊而成為一種應用廣泛的教學方法,但是其單向的資訊傳遞方式容易造成學生思維和學習的被動,不利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及創新。針對課堂講授法的不足,我們可以引進課堂討論法、提問法、自學指導法等一些其它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針對課時較少,許多領域的知識不能在課堂上系統講授的問題,我們可以採用自學指導法和提問法,給學生介紹相關方面的書籍、雜誌,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自學;結合課堂講授內容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家鄉的或熟悉的旅遊資源狀況。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利用課餘時間主動收集資料,提高表達能力和管理的組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大教師和其它學生的知識面。

7、重視野外實踐教學

雖然資訊科技越來越先進,可以通過很多渠道獲得豐富的旅遊地理知識,但是實踐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仍然是不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把學生帶到野外讓其親臨其境進行觀察、判斷和體驗,一方面可以加強課堂講授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把書本里和課堂中學到的理論和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內化為素質。此外實踐教學可把旅遊地理新事物、新現象以及相關最新理論成果及時反映出來,使中國旅遊地理課堂教學和野外實踐教學互為補充,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所以根據旅遊管理專業及中國旅遊地理課程的特點,合理安排旅遊地理野外實踐教學時間。並選擇典型的、且開發較成功的旅遊景區作為實習地點,也可利用週末及寒暑假組織學生到一些旅遊景點進行考察,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到雲臺山實習後,不僅加深了對山嶽旅遊資源形成原因、景觀特徵的認識,而且對其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的問題也有直觀的認識,增強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業務素質。

8、小結

本文對旅遊管理專業中國旅遊地理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目的在於進一步促進我國中國旅遊地理課程教學的研究,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符合社會需求的旅遊管理人才。希望通過我們的有益探索,能推動中國旅遊地理課程教學的改革程序。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9

本學期我任教七年級四個班的地理教育教學工作。在學校的教學常規指導下,兢兢業業,紮實刻苦,圓滿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實效。現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基本情況

七年級同學剛剛踏入中學課堂,雖然同學們在國小的科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已經瞭解一部分地理知識,但馬上要完整、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同學們顯得力不從心、無從下手。因此,在本學期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充分發揮地理趣味性的功能。

二、教學工作情況

1、積極進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與運用實踐。現正值教學改革的新時期,本學期,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教改的活動,把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來。本學期學校搞了教師公開課,我也積極的參加。在整個公開課的活動中,我學會了許多,在以後工作和學習中去我將會更加積極、主動。

2、學以致用,課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模式。本學期,我大膽嘗試,積極進行地理教學與資訊科技的整合,摸索的教育教學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學實效。課件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各個模式的優長,達到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落實情況

1、上好一堂課,前提還在於備課的質量好與壞。“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離不開認真研究教材及學生、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為上好一堂課竭盡所能,我付出了許多的精力,也為課堂良好教學奠定了基礎。因此,每次課堂下來,我都有種充實的感覺,同學們開心的笑容是我的鼓勵與快樂。

2、精講精練抓提高。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絡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在本學期的內容講解中,我重點交給學生們如何總結歸納教材內容,把比較煩雜的內容梳理清楚。在課堂上講究教學技巧,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練,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

3、地圖訓練抓能力。學生地理成績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的高低。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在黑板上繪畫相關的地理資訊或示意圖,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教學中培養他們讀圖分析能力。教學中我善於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重點掌握最基本的地圖閱讀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影象思維能力,掌握讀圖技巧,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熟練地掌握圖文轉換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絡,完成對地理事物的準確定位,鼓勵學生識記世界地區和國家的名稱和位置。

這就是我在地理教學方面的些許認識和做法,我相信地理知識取之不盡,地理資源用之不竭。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用我全部的智慧,打造自己的地理教學一方蔚藍的天空。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0

本學期我擔任了六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高二兩個文科班、兩個理科班和高一兩個班的),並擔任高一地理備課組長的工作,任務艱鉅,在與諸位地理教師的協同合作下,明確職責,腳踏實地的工作,各項教學活動開展的井井有條,現將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我與備課組其他老師頂高溫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參加了高二地理學科新課改培訓。三天培訓期間,通識培訓,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進行了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的專家從教材編寫方面對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設計思想和教材內容作了介紹;廣東省的一線教師介紹了課改實驗區的'教學經驗和教訓;省地理教研員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地理學科的開設時間、方式、課時安排、教學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導意見;科學的培訓使我們對國家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理論、目標、策略、步驟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理論學習的加強是走進新課程的第一重要關口。。

本學期切切實實做好高中地理會考工作,力爭全部學生達標,重點做學習困難學生的工作。注重對高二文科班打好根底及培優,

組織高一備課組成員做好以下工作:

1、學習地理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培訓工作認真學習和鑽研學科課程標準新教材,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力求實現突破課改中的重點和難點。

2、安排每一個星期的教學進度、課時安排,每堂課的大致上法,從而保證十個班級的教學進度一致。高一備課組內,每位科任老師上倆次公開課,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3、做好期中、期末複習工作、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探討複習教學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試的組織、閱卷、分數統計和閱卷分析等有關工作。

4、抓教學常規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培養良好的道德標準和學習習慣,在教學中多采用啟發式創造性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大膽想象、主動參與。課堂上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彩"任務性"活動,設計各種真實的活動,通過各種實踐,到達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為了更快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訓期間高一地理備課組就擬訂了針對必修《地理1》的備課暢想,開學後及時制定了周密詳細的方案並已把任務落實。安排我承當第一章三、四兩節與第五章的集體備課主講任務。備課組採用"個人精備-集體研討-個人修改"的備課新模式,發揮了個人的優勢和特色,整體提高了備課效率。通過舉辦組內備課活動,老師之間的交流、研討、相互借鑑的時機增多,對更好的把握、駕馭新教材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幾次集體備課活動不僅積累了珍貴的經驗,教師的研究視野也開闊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課程的能力增強了。此外還積累蒐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課程資源。

新課改實施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湧現,經過屢次認真分析總結,本學期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明顯問題:

1、課時緊張與教學任務繁重的矛盾

2、理念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較大,"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銜接問題和矛盾突出

4、配套習題難度較大,與教學進度不統一問題

回首這即將過去的一學期,各項工作紮紮實實、井井有條,這讓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將到來的下學期,新課改尚處於不成熟的探索階段,卻又頗感任重道遠。要正確引領並促進自己教育教學技能的專業成長,必須不斷突破舊的思維方式和個人時間管理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加強日常工作的歸納、總結與反思。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1

1、認真研讀和領悟高中地理課程標準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編寫地理教材的依據,各種版本的教材無一不是是圍繞課程標準編寫的。對於課標無論是教材的編者,還是教材的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們覺得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揮的餘地過大(變相地加重了教師負擔);針對正文篇幅小、彈性大的特點,我們備課組的幾位地理教師每週都堅持集體備課,統一要求,集體討論;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說明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成因及規律,同時緊密結合實際,尋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識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並掌握有關的原理等。

2、“帶活地圖”

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地理影象,包括分佈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影象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影象來設計教學,注意發揮影象作用,注意教給學生讀圖技巧,啟發學生如何挖掘圖中的顯性資訊和隱性資訊,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影象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

由於國中階段地理雖然是會考科目,但由於採用開閱考試,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懶於記憶,造成地理基礎非常差,進入高中後普遍感到地理難學,而且地理知識缺乏系統性,比較零散,許多老師說:地理新課程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針對知識缺乏系統性、零散的情況,上課時我們利用第二教材幫助學生了解三維目標和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教師每上完一節課要進行課堂小結,每學完一個單元也要進行小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把一些陳述性知識變成生成性的知識,讓知識開花結果。

4、營造探究式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慾望。

針對難學這一點,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們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儘量發現學生某方面的優勢並不斷強化其學習地理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①把課程標準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讓學生嘗試到成功,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②充分利用模型、文字、圖片、多媒體動畫等,以創設一個新奇的環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直觀表象,激發學生的興趣。

③注意發揮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④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學資源,讓學生去體驗身邊的地理,並從體驗中去探索、領悟、學習。

通過上述做法,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教師教起來容易,學生學起來也就不太難了。

5、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

現代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與課堂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絡,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髮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鬆、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大腦皮層活動處於最大程度的興奮,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2

這個學期我教的是1-8班的八年級地理上,這是一個很特殊的階段,因為在八年級下學期就要進行地理會考,因此,不僅要紮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增強他們對地理的信心,這樣對會考的幫助將會很大。但對於剛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說,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需要改進,這就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進行總結。

我的學生們大部分在七年級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因此,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加之地理學科由於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複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靈活,難度大。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在教學中除了運用一定的技巧紮實他們的知識基礎,同時滲透著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他們的地理思維能力。

首先,備課前,我會將課本、教學大綱、會考說明認真鑽研,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收集一些相關的事實材料,把握好每節教材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完整而詳細的教案。同時,我會特別注意匯入的設計,因為這樣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其中可採用的方法很多,比如歌謠法、地理故事、地理遊戲、地理大事件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

其次,課堂上,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教師都以自己為中心,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聽。這樣不但對老師沒有任何的挑戰意義,也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今天,地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告訴我們: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學,不再是盲目的教授教材,傳授知識要點。而是要教授對學生的生活及終身發展有利的地理知識。教學中,我積極地學習老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先進經驗,平時主動了解實況動向,學習各種知識,並運用到教學中。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了他們對地理知識的深刻理解。

地理這門學科由於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複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來卻很難。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學中運用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知識性是要求學生掌握教科書上地理知識,這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趣味性則是為避免課堂教學的單調枯燥,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行。國中學生好奇心強,這是他們的特點,也是我們要充分利用的特點。因此,如果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利用影像資料、圖片、電腦等生動的教學模式,除了能讓學生多看、多聽之外,還能調動他們積極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強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如果再適時地引導學生動腦筋,結合事實和生活中較常見到的事物去想問題,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好地瞭解和熟悉課本內容。這樣不僅紮實了基礎,而且使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變濃。有人說“當學習充滿樂趣的時,才更為有效”。在興趣的基礎上,加上我經常性的表揚,學生學習的效果相當好。

最後,課後,時常找學生了解情況,比如上課的速度是否適宜,作業的完成是否有困難,並讓課代表收集同學的意見,及時瞭解學生的情況,這樣就可以適時改進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讓學生的學之有效。

期末複習期間,我以以強化訓練作為主要手段,以提綱複習為輔,並抓住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通過反覆識記、理解與運用,實現對知識點的識記和讀圖題解題思路的培養,為期末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事實證明,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帶的8個班級都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

作為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日為師,就應該扛起責任,為學生負責到底。因此,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保持現在的工作狀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總結經驗,查詢不足,同時,將教學常規和教研活動結合起來,把常規的每個環節都落到實處。強化集體備課,做到形式多樣化,上課前通過相互聽課、修改,充分利用樹德強大的師資隊伍,讓自己從前輩身上學到更多東西,不斷的完善教學,充分地鍛鍊自己,從而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進步。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3

不知不覺已經到高二下學期了,在這學期裡課程較重,但我還是合理安排時間,好好做好教學相關工作,主要負責高二13、14、15班的教學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一、認真閱讀地理課標,認真備課,積極參與備課組備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1、認真鑽研地理課標,將疑問的地方圈出來,並且在備課組備課過程中提出,虛心請教。

2、認真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等。

二、抓好課堂,重視課外時間

在課程上多引生活例項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且重視引導學生自身思考問題,然後以評價的語言來激勵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多關注新聞時事,用新聞中的相關地理知識來激發學生把握最新資訊,最新動態,也讓他們學會自主蒐集相關資料的能力。課上還會以一些幽默的地理語言來調動課堂的興趣度,減少學生走神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外,重視學生及時反饋的課堂情況,並且針對一些疑難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同時加強與後進生的溝通交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地理的有趣性,實用性。

三、經常聽課,虛心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每週有15節,課時較多,但我仍然堅持多去聽老教師的課,特別是同一個年段。在聽課過程中特別注意他們如此安排課程,如何啟發學生思維,如何結合生活例項,如何管理課堂,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聽完課,傾聽老教師的分析,並且針對自己有疑問的問題反思,並積極提問,從而完善自己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能力。

四、設計導學案,督促作業,及時批改講評,起到鞏固作用

每週一份導學材料的設計,主要內容為一週所學知識的提煉,並總結出體系,思路,並且強調重點。除外還附有近年來的大學聯考題。導學案精選精編,針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學習地理的指導意義重大。還強調配套練習三維設計的利用。整體作業量合理。安排時間給學生做,並且及時交上來批改,分析問題,總結上一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講評的時候給予重點強調,達到效果。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4

高一地理備課組由六位老師組成,在這一學期裡,我們地理組老師在教育教學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勤奮踏實,較好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併力爭做好每一項工作。現將這一階段所做過的工作做一小結。

一、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在上學期即將結束時,我們小組按照教科所的進度要求認真制定了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並將可能耽誤的時間也考慮在內,儘量將課程向前趕,力爭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

二、加強集體備課,統一教學思路。充分利用每天的教研活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研討、分析教材、研究習題等,瞭解學科最新動態,提高理論水平和修養,高質量的完成了地理課的教學任務。我們備課組堅持按時集體備課,討論授課的方法,做到目標,進度,作業,測試的統一。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寫出初備手稿,加強對教材的理解,明確教學目標,深研教學重點及難點,不僅注重備課本更加註重備學生,選擇恰當的教法和學法。然後大家研討、交流,由各個老師針對班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操作環節,集思廣益,最後確定統一的課堂學習提綱。通過集體備課,我們相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每一節的學習提綱和課件我們至少討論兩遍,第一遍是初備,大家說出各自在6環節的思路,然後整合大家的思路,一個人負責整理出學習提綱的大體框架;第二遍針對學習提綱的框架再看看個人有沒有更好的思路,沒有的話做出課件;時間允許的話我們會在這節課先行課的前一天大家把課件和學習提綱集體再過一遍加強理解,也有利於先行課的進行。

三、堅持每輪課的先行課。我們備課組一直堅持每輪課的第一個講課的老師為先行課,這節課凡是沒有課的老師都要參與聽課,並且每聽一節課,都互相交流意見,肯定優點、指出缺點,後面講課的老師根據先行課教師課堂存在的問題和課件、課堂學習提綱中存在的問題加以修改,力爭上好每一節課。

四、認真選擇習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給學生的配套練習在定稿之前我們會在集體教研的時候分析題目的難易程度和學生在做題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這樣也有利於我們講課時有的放矢。五、做好試題質量分析,加強教學反思。每天的練習和每次階段性考試之後,組內第一時間探討學生反饋情況,分析其中得失,利用集體備課認真分析箇中原因,懲前毖後,查漏補缺,絕不諱疾忌醫。

我們在取得一些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學生不重視地理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我們要增添措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技能還需進一步提高;教學理念還需更新。

今後努力的方向

1、更好更嚴格地抓好備課組建設,特別是從備課組成員的思想入手,要不滿足於現狀,做到精益求精。同時,要認真研究在6+1高效課堂模式下如何進一步利用多種手段改進地理課堂教學。

2、強化對課程改革的有關方針和政策以及有關資料的學習,掌握更多的資訊,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3、使備課組內的教研、討論氣氛進一步濃厚起來,通過討論、交流,使備課組成員的知識、理論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4、勤寫教學後記,即反思,要重視教學的積累,為日後的教學提供參考。

5、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理念,並將新理念運用於教學實踐中,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式,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參與、合作、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真正走進我們的課堂。

總之,本學期我們高一地理備課組的六位老師都在竭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各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在以後的時間裡,我們備課組將始終堅持不驕不躁的優良作風,繼續以積極姿態投入到教育教學中,不斷創新,將工作做得更好,為我們精英明天的輝煌再做貢獻!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5

在過去的201x年裡,本人能積極參加上級和學校組織的各類政治及業務學習,認真學習領會“xx大”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思想上能同學校的整體發展保持高度統一,積極要求進步,各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下面就一年來的工作表現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堅持黨的領導,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重要著作,特別是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做好政治學習筆記,作為校團委書記的我,認真學習團“xx大”精神,嚴於律己,樂於助人,積極為困難師生捐款捐物,為人師表,樂於奉獻,服從學校各項工作安排,顧全大局,

積極找老黨員談心,緊緊地團結在黨的身邊,嚴格按照黨員標準去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並認真執行好黨、團的政治思想工作。

二、教學工作方面

在教學工作方面,上學期擔任高三年級219班、228班、229班3個班的地理教學,並擔任228班班主任,下學期擔任高一年級268班、269班、270班、275班、276班5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擔任學校團委書記職務。

在地理教學中,能認真貫徹地理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吃透和把握地理教材,能做到“上課六認真”,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課堂實效,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注入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這樣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效果突出,在20xx年的大學聯考中,所任教的三個班成績優秀,所考人數上線比例排第一,在下學期的高一班級教學中,班級優秀率和及格率在全年級列前兩名,這也說明地理教學是成功的。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班級的整體發展。在校領導下,根據我班的實際,我著重加強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常與學生談心,排除學生的心裡疙瘩,多鼓勵,傳授他們學習方法、技巧。通過常規管理,逐步培養數名班級學生幹部,併發揮了他們個人積極能動作用。我深知:教育好學生不能光靠老師,還離不開家長。所以我還特別重視家校聯絡工作,經常和家長互通電話,利用家校通平臺做好交流工作,認真接待來訪家長。經過不懈努力,本班被評為“優秀班集體”,在20xx年的大學聯考中本班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校團委工作中,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熱愛、尊重、關心學生,深入學生中去,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引導學生以團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積極開展團內活動,如進行團知識講座、元旦茶話會等,讓他們在愉快的、健康的環境中學習成長。通過團委會組織各類活動,培養和鍛鍊了一大批學生能手,如組建校園治安隊、衛生小分隊、食堂就餐秩序護衛隊等組織,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體現出他們主人翁的姿態,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支援。同時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家的課餘生活,如舉辦第十二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我家三十年”徵文徵物比賽等活動,充分地展示了學生的才華,也使學校的學風、校風有了更大的改善。

三、業務學習方面

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始終堅持不忘學習的原則。不斷閱讀相關專業書籍,觀摩兄弟學校優秀教師上課,學習先進經驗,並做好業務學習筆記,在暑假利用假期到市裡進行新課程培訓,參加各種教學教研活動,勤寫教學論文,如論文《淺談大學聯考地理第二輪複習方法》獲市二等獎。教學課件《地球表面的形態》在學校的課件評比中獲二等獎,同時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讀書活動,部落格製作比賽等。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汗水終有碩果,然而都將成為過去,在這一年的工作中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但我有信心,有決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加倍努力,以更優異的成績來譜寫自己的人生之路。

這個學期我教九年級年級4個班的地理課,這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時間過的真快,轉眼本學期又要結束了。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並認真蒐集每節課的可件和課外知識,儲存在電腦中。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根據學生的特點,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理解力,提高教學效果。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特別是在複習階段,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6

本學期我擔任5、6班和1、6班的地理教學。由於八年級是中途接手的班級,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多方面瞭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鑽研課程標準,結合備課組的,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在思想上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學校的,恪守良好的師風師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認為,要想在學生心目樹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的知識和廣闊的知識面,還要在道德行為上以身作則,以已服人。

在教學方面,我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虛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首先是做好備課工作,新的教材更加貼近生活,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講課時加入生活元素。通過認真閱讀研究和經常上網瞭解相關的學科資訊,還關注每天的新聞時事等,以便經常在課堂上加入一些新鮮元素。當然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習慣。我通過課堂觀察、課後瞭解和測驗瞭解他們的原有基礎,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考慮教法,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和安排活動,備教材,也備學生。

其次,適量適時的練習、作業和測驗也是必要的。課後通過對學生的作業、測驗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並在每次測驗中總結學生的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加以強調訂正。讓學生改正後告訴我為什麼,確保他們真正懂,使知識真正得到理解鞏固。

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意識不顯著、會考成績不盡人意等,這些現狀都值得在今後的很長時間裡去不斷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恆心和毅力,今後的教學定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7

本學期我在高一年級從事四個班級的地理教學,現在已經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完成兩個模組的教學任務和三個模組的複習,面臨學業水平考試的過關,現就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第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情境教育實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運用生活化的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將學習目標達成的從而更好地將學生引上自主學習的軌道,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地理教學中必修一側重於自然地理的學習,研究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地理環境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與人類活動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必修二側重人文地理的學習,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一些。必修三側重於以區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案例教學為手段,最容易實現情景教學。新的地理課程標準倡導“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生髮展有用的地理”這兩個基本理念,新版本注重“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展,充分發揮夏荷生與生俱來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儘量選貼近生活的事例,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地理,從中體驗快樂。

比如在講必修一第二章中《天氣系統》時,對於冷鋒的講解,讓學生自己進行感悟昌吉秋天的天氣特徵,“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利用前後幾天的一次天氣變化來感受降水過程和氣溫變化來進行鋒面知識的學習,因為學生有自己的親身體驗,所以教學效果還不錯。這樣,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地理事物的能力。

還有,在講必修一第四章的“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中的外力作用時,我將外出旅遊的額爾齊斯河旅遊景點的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接著提出老師和學生都要用“地理眼”來看問題,觀察河流上游、中游以及下游,老師提示學生看十塊的大小,水流速的急緩,河道的寬窄,河道兩岸的陡峭程度等,通過形象感知內外力作用,通過歸納總結在應用中深化知識,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凸顯學生學習生活化地理的新課程理念。

第二,利用實物、圖片、身邊的所有能用的物品,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

比如我們學習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因,我用衛生筷子來演示,我用書籍演示岩層向上拱起和向斜彎曲。用衛生筷子演示背斜成谷的原因時,筷子不但能彎曲,而且還有可能折斷,得出結論: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侵蝕成谷地。逆推向斜槽部受擠壓,岩石性質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

又如,人文地理側重於方法的探究,教材中的案例離我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的太遠,所以,我就拿學生身邊比較熟悉的案例來替代,同時配以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方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的目的。在講農業區位選擇時,我用身邊的案例鷹嘴豆,學生對此比較熟悉。

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在材料中讀取資訊的能量,一舉兩得,目前的大學聯考就是考學生的綜合能力,就是要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內心感受和困惑。新課標中要求學生關於教學目標的描述,最重要的過程性目標,因為過程性目標具有多元化的價值。如果學生有了過程,就有了學習這部分知識的能力生成;有了過程,就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有了過程,就有了情感態度。

第三,必須精準教學,讓學生形成“先入為主”的最早認知。

教學講究科學、精準,切不可疏忽大意讓錯誤根植於學生大腦中,難以糾正,在知識的梳理、問題分析、習題剖析等發麵注意做到語言精煉、條理清晰、思考全面、表述科學,讓科學思想和科學智慧“先入為主”,有利於學生科學智慧的動態生成。

比如,在講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大氣的.受熱過程》時,學生對於這部分抽象的地理知識難以理解。我就用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為例,青藏高原地區的特徵是高寒,影響因素是高海拔的地形地勢,這些抽象的難懂的語言,通過一張圖片就可以輕鬆搞定,一張藏民和懷中抱著的小孩的照片,兩張臉有著截然不同的顏色,媽媽爸爸的臉膛發紅,小孩子的小臉膚色是白,我問:“父母與孩子的膚色差別如此之大,為什麼?”生答:“晒得。”也有答:“紫外線強”的緣故。我接著問:“這說明什麼”?生答:“青藏高原太陽光照強烈”。我又追問:“為什麼”?學生:“海拔高,空氣稀薄,降水少,多晴朗天氣,大氣的削弱作用弱”。繼續追問:“我們昌吉地處準格爾盆地,海拔低,為什麼我們這裡夏季太陽輻射也很強?”生答:“夏季白天長”。學生結合第一章的內容回答問題。

我又繼續問:“我們當中有同學家住鄉村,那你說說看,昌吉市和郊區或鄉村比較,地面的建築物、綠色植物有無差別?有。那麼與其所在地的溫度又有何關係”?經過學生的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市區的溫度高與郊區。“那又是為什麼呢”?“市區的交通工具多,說明排放的尾氣多”。“此外市區高樓大廈多,硬化的路面多,吸熱快導致升溫也快,所以氣溫高”。“氣溫高氣流會出現怎樣的運動”?“上升”?“結果呢”?“會成雲致雨”;所以我們可以把昌吉市叫“幹島”或“熱島”,“雨島”或“溼島”,還可叫“煙霾島。我接著問:“昌吉市區夏季天氣悶熱時,我們常常盼望能下一場大雨,就能緩解酷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陰雨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烈,尤其是雲層的反射作用”。此外,還有其他因素嗎?學生們又開始議論,昌吉市區與二宮鄉比較,哪裡的空氣更清新?當然是二宮鄉了。這說明什麼因素的影響?

經過步步設問,影響光照的影響因素是:太陽輻射、白晝長短、天氣狀況、海拔高度、大氣的汙染狀況,這樣可以給學生呈現清晰的思路。只有把生活引入地理課堂,把“是什麼”的老師講授式的稱述地理知識變為“為什麼”的探究式的策略研究地理知識,鼓勵學生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就可以把機械式的學習轉變為有趣的、探究式的研究性學習當中,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距,改善了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了基礎。

我們在教學時,設計的問題只有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學生才求職的慾望,也就是遵循維果茨基所說的:只有跑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這就是要求地理教師佈置教學任務時,儘量使教學任務的難度處於中等水平,依靠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不能獨立解決,但是在老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就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老師在最後的探究結論上,必須給學生出示言簡意賅的答案。不然學生對知識到底怎麼描述、怎麼表述模糊不清,那麼這種教學還是無效的。

第四,歸納分析、構建知識體系。

我們的教學最後的結果就是讓學生對本節內容、或者本章內容、乃至一本書的內容都有一個清晰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必須將零散的知識點用一條線構築起來,只有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那在做題時才會遊刃有餘。那麼學生自己當然是不具備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此時必須藉助老師的幫助,每學完一節內容,我都會在黑板上板書本節內容的框圖,一章甚至一本書的內容學完後,我會在黑板上把本章內容在進行一次知識體系的框圖,把知識之間的因果關係、內在聯絡再次梳理,給學生一個完整、全面的框圖展示,讓學生腦海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在綜合運用知識時就能迅速調動運用地理知識。

最後,歸納分析、構建知識體系。

我們的教學最後的結果就是讓學生對本節內容、或者本章內容、乃至一本書的內容都有一個清晰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必須將零散的知識點用一條線構築起來,只有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那在做題時才會遊刃有餘。那麼學生自己當然是不具備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此時必須藉助老師的幫助,每學完一節內容,我都會在黑板上板書本節內容的框圖,一章內容學完後,我會在黑板上把本章內容在進行一次知識體系的框圖,把知識之間的因果關係、內在聯絡再次梳理,甚至上完一本書之後,我也要把一本書的主題內容給學生在黑板上完整的板書框圖,讓學生腦海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在綜合運用知識時就能迅速調動運用地理知識。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8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本學期要結束了。回憶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根本知識和根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開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根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加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開展觀念。在教學中舉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舉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根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根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開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成心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異,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根據學生現真實情況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那麼,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這批學生在國中沒有系統的學習地理,地理根底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消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高二的學生來講,由於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大學聯考中所佔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

咱們的學生在國中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個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根底知識。多從高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由於高中地理誇大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與國中比擬,難度加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現實,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網路一些相干的時事材料,如"赤潮",油輪洩漏,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震事件等,結合深圳市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絡,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樂趣的切入點,駕馭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節課,寫出較好完備而具體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根底上,講好每節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精確無誤的向學生教授教材知識,時常開導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樂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候藉助多電視臺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冷鐸,暖鐸的形成。讓學生加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購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舉行環境掩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汙染,海洋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粉碎得得。

精心編著單元練習,力求每份單元練習能覆蓋該單元的全部重點內容,有較大份量的讀圖分析題,亦增加一些反映時下最新的科技,經濟,環境動態的題目。嚴酷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評講練習時,不是單純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而是對題目所表達的知識點舉行一次交流複習,辯析錯誤所在,適當變換練習的提出問題角度,開導學生思維。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審題,如捉住"題幹"(關鍵詞)等,和如何更標準,表達地理學科特色的表述往返覆問題,提高學生日文字表達能力是近一、二年,著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練習中適當讓學生練習此類題目。讓學生的所學知識得到穩固、提高,這是提高學天生績的重要方面。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網路材料、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開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備活潑的思維,從而到達培養立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1、綜合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重點學習分層教學,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和理論的探索。

2、通過多種形式實現教學效果的反響,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

3、接續強化"思路-線索學習法";接續強化過程性評價和整體優化。

整個高二學年,我們主要是學習了區域地理,而區域地理是綜合性很強的內容,主要涉及到一個區域的位置,自然環境特徵、人口開展狀況三大模組。在教學中,我們如何把高一的自然地理知識滲透進來,如何引導學生複習以前學的知識,這是我們教學的關鍵,結合本人一年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心得,現總結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區域地理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尤其是對其空間定位方面很難,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地理位置,而空間定位是我們解答區域地理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應成為學生記憶的探索者、引導者,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記憶,本人歸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讓學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記憶。

例如,在講解中國行政區域和各國輪廓時,引導學生髮揮想象,例如把南極洲比作“仰臥在蛋殼中的一隻小鴨”,黑龍江省像天鵝,青海省像一隻玉兔,甘蕭省象聽筒,自治區像西伸出的鐵拳,江西省和湖面省如姐妹美女頭,這樣讓學生在形象比喻中記住重要國家和省區。

2.引導學生記憶一些重要經緯網來判讀

例如,對於中國區域地理,我們重點記憶以下幾條重要的緯線和經線穿越地區。

然後佈置學生課後去檢視地圖,以作業形式交上來,內容包括經緯線穿越重要省區、地形、河流、山脈等。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就不會感到茫然,同時又加強記憶了重要的地理事物。

3.引導學生記憶一些地區相對位置。

有的區域空間地位需要根據周圍重要的.相對地理事物來判斷,例如重要的湖泊、交通、河流、城市等。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看圖要注重看圖例。這些圖例往往會隱含重要的資訊。

記憶方法很多,我們教師只要做個有心人,讓學生有興趣地記住更多的內容。

區域地理內容很多,但有的區域在某些方面有相似點,我們在教學中善於利用比擬法,可以幫助學生起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把記憶中零散的,支離破碎的知識點構成知識網路,培養他們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青藏高原時,我引導學生比擬西北地區在自然環境,農作物分佈特點及其區位有利條件等方面的相同點及不同點,並分析二者的形成原因,通過比擬讓學生髮現二者的本質區別。同時又複習了以前講的西北地區知識。

思路是學生在客主觀題時的答題角度,學生記憶了大量知識但不會用,要從無以下筆,要麼觀點不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收集解答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思路。建立答題模式尤其是分析區域地理問題時,例如我們在講解一個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徵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自然環境包括的要素有以下方面:地形、氣候、水文、植彼、土壤,分析地形主要分析地形型別、地勢特點和主要地形區;分析河流水文特徵包括:流量、訊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並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要素形成的原因,這樣學生記住了這個思路,只要遇到分析河流水文特徵時,學生就會按思路逐條分析。在以後講解不同河流水文特徵時,就讓學生自己看書歸納,表達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多元思維的能力。讀圖能力是學生學習地理必備的能力,地圖是地理學科的顯著特色,讀圖能力的培養也是我們大學聯考和能力要求,而加強圖文訓練是培養讀圖能力的有效途徑。圖文轉換包括資料表格與影象之間。地圖與地理文字間的相互轉換。在教學中,我一方面充分利用教學掛圖、地圖冊、教材中的插圖,表格等進行教學,培養學生在地圖中說文、析理表達觀點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在精心處理教材的根底上,把文字內容變成圖表。讓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的圖形,讓繁瑣的表達變成簡單的圖形。例如,我在講解“地形”這節內容時,五種根本地形和山地的幾種要素(山頂、山脊、山谷、陡崖)都是通過等高線形式講解各自的特徵,把那些繁瑣的表達變成幾條閉合的曲線。在講解“我國不同地區河流的流量”時,我也是用圖表的形式表達不同地區河流流量差異和形成原因。

以上幾點總結,是我在一年教學實踐後的真實心得和體會。區域地理教學涉及內容相當廣泛,知識點多而零散,如何那些零散而廣的知識點。確實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多花點心思,多去反思和總結。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19

四修訂後的課程標準,在字面上的轉變並不是很多,主要是提升"前言"部分和"課程目標"部分的時代性、前瞻性,加強"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的明確性、可操作性,強調"實施建議"部分的適應性、實用性。但這部分的調整卻是整個國中地理教學中需要教師探索和思考的最多,在思想和教學實踐中需要轉變的跨度最大的部分。修訂後的課程標準更加重視地課程的育人功能,陶行知先生說:"在教師的手裡掌握著幼年人的命運,也就掌握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擔負著國家和人類的未來和命運,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必再拘泥於知識系統,不必糾結於再機械的知識記憶,我們重在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強調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利用,並重視加強對國情、國策的理解和體會。

當然由於長期的教學慣性,或者考慮到目前的考試因素,轉變教學觀念,一下子很難完全調整。但只要我們努力去改善,就會體味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公民,不是未來的地理學家,從這一點考慮就釋然了,放開再放開,走一步再走一步,肯定要跨出原來的知識體系本位,有舍才有得,我們捨棄的是"魚",得到的是"漁",何樂而不為?是磨刀還是砍柴我們自能取捨,正值在新課程標準修訂剛剛開始實施之際,是我們課堂探索的有利時機,領先半步,步步領先,大家應該當機立斷,努力改善調整教學思路,在課程改革新的起點上做出不菲的成績。

1不重視知識的系統性,突出學習方法的學習與遷移地理課程的內容多,目前的課時少,同時要鼓勵學生去探究,還要解決課改的一些現實的問題。

針對這一現狀,如果再把知識眉毛鬍子一把抓,必會得不償失。從巨集觀形勢到課標、教材、地理教學現狀逼迫我們必須突出學習方法的學習,用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理念指導教學,通過學習知識能遷移學習其他的內容。如講長江、黃河教學中,作為中國的'主要河流,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它們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和對民族文化的影響。作為一般河流,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它們的主要水文特徵:河流、水系、流域、流量、水文資源等。學習這兩條河流水文特徵的目的:不只為單純瞭解長江、黃河的水文特徵,而是通過這兩條河流做為案例,讓學生學完後,既能認識長江、黃河,又能跳出來,通過長江、黃河的學習方法去學習認識、分析學習其他一般的河流。

2不強調知識記憶,突出利用資料的分析歸納,側重於對知識的理解和利用在傳統教學觀念中,地理課程有大量的需要記憶的知識,如氣候部分:

以前教學中需要記憶的知識包含氣候型別的名稱、分佈、氣候特徵、景觀特點、影響因素等,而由於認知水平決定學生不能對知識進行全面的理解,只能是機械記憶,這對學生來說記憶的負擔很重。修訂後的課標要求學生學會繪製氣溫曲線和等降水量線圖,在此基礎上,能根據所查到的資料分析特徵,在生活中能利用就可以了。在中國地形的教學中也不必再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記住主要山地名稱、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等,因為這些很容易能查到,我們的教學重點落實在能利用這些突出的地理型別分析中國地形、地勢的基本特徵。表面上學生的記憶負擔減輕了,但不等於地理教學變簡單了,實際上是重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其實是對教師、對學生、對教學都明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教學中方法和手段的適當選擇、難度的控制等,這一點請大家務必注意。

3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做到綱舉目張

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是課標,要根據課標、結合教材的內容來確定教學目標。在理解課標的時候要注意:

①明確具體的標準。這一節課要落實哪一條標準,或者這條標準的哪一點要求,明確課標要求到什麼程度。

②把課標中比較巨集觀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進行分解,結合到具體的教學內容中去。

以上兩者結合就確定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確定以後,所有的教學設計、材料選擇和教學安排等都要圍繞這個目標的完成去落實,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的理念。在看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的時候,不是看有沒有把這節課講完了,而是看學生有沒有達到目標要求。

在第一模組學習的時候,甄老師就向陳澄教授提到過教學目標的寫法,有兩種觀點,首先是三維目標分開來寫,如:知識與技能目標,一二三;過程與方法目標,一二三;情感與價值觀有的一條,有的兩條。第二是傾向於把這三維目標用一個標準,行為目標陳述的方式,完整地表述出來。在這一模組甄老師和高俊昌教授又一次談到這個問題,專家們的建議是比較提倡傾向於後一種,但也沒有對前一種進行肯定的否認。這一點,大家在教學實踐中適當把握。

4讓學生在理解與感悟中加強國情國策教育國情國策教育是我們地理學科一直重視的內容。在這裡大家一起再明確這樣兩個問題:首先是國策的制定是根據國情來的,理解國情才能進一步理解國策。例如:水資源的保護、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的保護、人口政策等的制定,無一不源自於最基本的國情,包含我國既是一個陸上大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我國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及其差異,自然災害頻繁等基礎。

第二是通過區域地理總論的學習突出地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這種教育不是告訴學生來完成的,是通過區域地理總論的學習潛移默化的,學生在學習國情過程中逐漸滲透。例如在土地資源的教學中,將自然屬性的土地資源與我國的基本國情相融合,衍生出我國的自然土地國情和人文土地國情,能拓展了學生視野,加深了學生對我國土地國策的理解,這將有利於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培養活躍的、有責任感的公民。而收集資料,討論"我國為什麼要實行最嚴厲的耕地保護制度",是在學生了解我國土地資源國情的基礎上,理解實行耕地保護制度的原因,樹立明確的必須要保護土地的觀念。通過分析歸納我國土地資源"總量大、人均少、分佈不均的特點",一方面深化對我國自然資源特點的感知,另一方面讓學生能把握分析自然資源問題的思路,及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和技能,舉一反三,進一步認清我國國情,並進行保護與節約資源的教育。

有一點需要強調,在新的起點上重新審視地理教學,並不是忽左忽右地跟風趕潮,並不是推翻20xx年以來的課程改革成果。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們必須堅持與鞏固課程改革基本理念,堅持與鞏固實驗稿原來設計的"幾個不變",堅持順應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的需求,堅持緊跟地理科學發展前進的步伐。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深思修訂後的課標前言: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有助於學生感受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徵,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從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體驗層次,增進學生對地理環境的理解力和適應能力;有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不錯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應對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初步能力。這將利於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培養活躍的、有責任感的公民。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20

本學期我所擔任的是七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在學校教務室的指導下,兢兢業業,紮實刻苦,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實效。現歸納如下:

一、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本學期所使用的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編寫的教科書。七年級地理教學的主體任務是瞭解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於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基礎較差,並且地理被視為副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再加上我教學經驗欠缺,這樣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為此,我首先分析和了解學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與班主任教師進行溝通,瞭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通過與其他科目的學習效果對比分析;從與同學們的交流、交談中,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的真實呼聲和感受。七年級學生是剛從國小畢業來的,所以在國中第一學期的學習中一定要給他們打好基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對學生入學的成績進行分析,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及間接瞭解,對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為本學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好了脈,明確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重點。

二、常規工作一刻不容忽視

(一)一堂好課,前提還在於備課的質量好與壞。“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離不開夜以繼日的研究教材及學生、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由於第一次參與地理教學工作,第一次接觸新教材,對教材的思想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經常為了備好一堂課,不厭其煩的問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學中積累豐富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從他們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到網路上查詢各種資料等,為上好一堂課竭盡所能,付出了許多的精力,也為課堂良好教學奠定了基礎。因此,每次課堂下來,我都有種充實的感覺,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汗水沒有白流,同學們開心的笑容是我的鼓勵與快樂。

(二)注重方法的傳授。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學中必須注重方法的傳授。地理概念和規律是地理知識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關注地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學習地理規律。既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避免靠單純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地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律要使學生學得更好一些,並且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培養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要求其過高過急。

(三)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四)精講精練抓提高。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了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絡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帶水等一些問題。在本學期的第五章內容《世界發展差異》講解中,我重點教學生們如何總結歸納教材內容,把比較煩雜的內容梳理清楚,從四個方面瞭解各個國家之間的差異,最後又回到各個國家地位是平等的,這樣本章內容條理就非常清楚,學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練,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地指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了複習效率。

(五)認真對待每個同學的作業,因材批閱,為每位同學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都在四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業就是一項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本,我沒有覺得是一種負擔,而深感責任之重,是一種使命。對成績差的同學的作業,我更顯得認真仔細。要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作業是與他們最直接的交流、與溝通。在學生的作業本上我很少劃“X”,對於錯題我只是在題的旁邊劃上“?”,或者給一些提示性的評語以及告知學生應該怎樣避免錯誤。對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我都不吝筆墨,用鮮紅的話語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使之成為他們進步的起點、臺階。期會考試結束後,有些學生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他們的學習態度發生了改變,變得厭學了。這樣作業便成為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我給了他們更多鼓勵的話,也希望他們在期末的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就是對老師的安慰。

地理教學學科工作總結 篇21

一、教學情景

1.教學成績

本學期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我所教的高二1、2、3三個班的地理成績不斷取得提高,學生對與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地理的學習觀念有所轉變,一部分學生有了突破性進展。

2.課堂教學情景

本學期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心理特徵研究,瞭解他們的知識、本事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因生施教,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我的教學安排。同時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一樣的學生提出不一樣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景給予了耐心幫忙,鼓勵他們經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去發現結論,如地理名稱、概念、事實、原理等,使他們基本到達教學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採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本事。如涉及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技能、方法策略的.構成,即地理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學生素質發展情景

本學期教學中,在課堂教學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積極創設學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學習過程,並且注意將知識內化為不一樣的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同時,鼓勵學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幹,富有創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學要以讀圖、分析為基礎。引導學生聯絡身邊的實際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對地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經過一學期教學,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本事、識圖本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本事等方面提高迅速。 4.作業完成情景

大多數學生能夠及時按質按量按時完成教師所佈置的作業,但也存在個別學生作業完成不及時質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景。今後應注重思想教育,加強輔導,端正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本學期的作業分了好幾部分:配套練習活頁卷、綜合題分析、課堂作業及訓練卷的形式給學生增加做題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5.日常考核

本學期學生考核除進行單元檢測外,也注重了新課標要求下的構成性評價的實施,從多個方面考查學生,而不是隻盯在學生的成績上。

二、教研情景

本學期積極聽取同校各科教師的優秀示範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同時,還積極參加區縣級教研活動,並積極評價經驗,要求提高。

三、考核情景

我遵守教師道德規範及學校規章制度,按時到班上課,不拖堂。

四、主要經驗或教訓

1、在知識爆炸的今日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學中注重方法的傳授。地理概念和規律是地理知識的核心資料,培養學生關注地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中構成地理概念,學習地理規律。既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避免靠單純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地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本事,對重點的概念和規律要使學生學的更好一些,並且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智力、培養本事方面的作用。可是,知識的理解、本事的培養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要求其過高過急。

2、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幫忙學生經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的分佈規律,降水的分佈,天氣預報等等。讓學生明白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3、應經過讀圖、學生練習和課堂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本事。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做練習時,要求學生弄清地理事實,獨立思考,自我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能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確定。

4、考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在重視考試的同時也要構成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而不是僅停留在成績上。五、存在問題及改善方法措施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原先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資料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以後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教學改革,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

4、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5、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