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小教師自培總結

欄目: 教師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7.78K

教師的培養一般包括兩個部分,職前學歷教育和職後進修提高。各國對教師職後進修的研究結果認為,教師的發展只能發生在任職學校,教師自培提升專業能力,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國小教師自培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教師自培總結
國小教師自培總結篇一

從事教育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以適應對人、對社會的一個又一個新的要求。本學期,我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從自己的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後再上一個新臺階,現總結如下:

一、能夠按時參與校本研修活動,並做好記錄,並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1 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批改的研究,嚴格要求自己,在每週聽節課程之後,會大家共同討論分析,取長補短,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使我受益匪淺。

2、積極聽課、研討,總結優點,發現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給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備課時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調整了教材,為什麼調整教材;反思上課時是否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問題,自己是怎樣及時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自己確實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豐富、完善了自己的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注意做好課堂實錄,並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時上交。

(三)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質

1、積極參與網路研修,多看看同行們對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並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博友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瞭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自培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四)研修內容豐富多彩

1、加強師德培養

教書育人,師德為本,認真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規章,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於創新,成為教書育人的楷模,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2、新課程理念研修。本學期繼續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師資研修的重點任務來重點學習。加強通識研修,做到課前反思新舊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課改的理念如何滲透、三維目標如何落實、運用怎樣的教學策略等等;課中根據教學實際,反思如何調整教學策略;課後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麼目標,用了什麼教學策略,有哪些成功之處等,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

總之,在工作中,有收穫信任的喜悅,也有困惑的苦惱。路漫漫兮我將上下求索,為這最光輝的事業奉獻著無悔的人生。

國小教師自培總結篇二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市的《國小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爭取全面覆蓋素質教育,以“輕負擔高質量”為主題,緊扣“學本課堂與高效作業”這個重心,推進“高效教學”和“教育名師培養”兩大工程建設,深化“課程、教學、評價”三方面改革,履行業務部門所擔負的“研究、指導、服務、管理”四項職責,推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教育質量提升兩方面的發展,為促進我校教育品質發展和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二、重點目標

1.全面進行課程改革。認真貫徹《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加強選修課程的開發與指導,助推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的建立。切實做好20xx年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研讀與培訓,進一步加大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學科綜合性學習課程建設力度,積極開發校本精品課程。

2.全面深化“高效教學推進工程”建設。以學科基地建設為抓手,以打造學本課堂為重點,紮實推進基地學校磨課診課主題化、團隊化和基地教師課堂教學展示全員化、優質化。實行學科教研員擔任基地學校指導師制度,組建片區學科教研聯盟共同體,定期深入基地學校和共同體指導、診斷課堂教學活動,舉辦1次全區性的羅峰大講堂活動(每校選1-2支團隊、校長擔任隊長),研製並實施國小學生學習常規,努力實現兩大轉變(學生學的方式、教師教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師“五課” 能力。

3.全面深化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實驗。堅持以學生為本,以關注課堂、研究教學為中心,以研製、實施“學本課堂”教學評價量表為突破口,立足課堂觀察,重點開展與學習過程密切相關的學生精神狀態、課堂注意、習慣方法和學習效率的研究,初步形成區域性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4.全面加強教學質量管理。認真貫徹《溫州市教育局關於加強中國小生學業質量合格率監測的若干意見》,規範中國小學業質量檢測行為。文化學科質量抽測國小為每年12月份,國中為每年1月份,並將義務教育學業質量合格率指標納入學校和校長的評價體系,同時開展學生學業負擔監控,通過課堂教學調研、教學規範評估和學生學習常規檢查,重點關注教學過程與終端質量,推動中國小關注全面、全體、全程的教育質量。

5.全面加強教育名師培養工程建設。大力推進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骨幹培訓、高階培訓,切實做好教師專業發展“十項行動”計劃和中國小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

6.全面加強研訓員隊伍建設。建立研訓員每週聽課、每半月學習交流、每月彙報制度和專業發展制度;推行研訓日常工作“三三制”,開展研訓員進“三堂”活動,每學期聽課不少於30節,上示範課或下水課不少於2節,做專題講座不少於2個,做學術交流不少於1次,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調研報告,做到日常研訓認真選題、認真組織、認真反思,提高研訓工作效率。

三、主要工作

(一)深化教研工作

1.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1)認真學習《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等檔案,組織教師參加省、市學科培訓;通過區域調研視導,落實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各項舉措。通過專題研討及“疑難問題解決”專題培訓,幫助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行為;落實選修課程的研訓人員,建立普高深化課程改革學科專家指導小組,加強普高選修課程的開發與指導,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助推特色普通高中學校的建立。

(2)圍繞“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新評價”,組織義務教育階段20xx版課標學習和新教材解讀活動。梳理新舊版課標、教材不變的內容,著重研究變化之處及其內在的原因。認真總結十年課改的經驗和做法,反思存在的問題。以新課標、新教材培訓和研討為載體,探索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效益。

(3)進一步加大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學科綜合性學習課程建設力度,進一步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效益、效果和效率。積極開發校本精品課程。

2.積極推進“高效教學推進工程”建設

(1)深入研究學本課堂。將“學本課堂”建設作為高效教學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以常態課為重點,落實學本課堂評價量表,提煉學科學本課堂要素,探索學科學本課堂新正規化,努力轉變重教輕學現象;舉辦學本課堂教學論壇,組織學本課堂示範課活動。

(2)悉心打造精品課堂。以“精品課”行動為抓手,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呈現與創生”為切入,引導教師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設計、研磨教學、反思交流,促進課堂教學的精細化建設。努力實現學生學的方式、教師教的方式兩大轉變,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提升教師備課、說課、上課、觀課、議課能力。修訂完善國小學生學習常規,探討國中生、高中生學習常規。學前教育以“有效地學和快樂地玩”為主題,以集體教學與遊戲為兩條活動主線,協調整合,全面發展幼兒的能力;放低教研重心,擴大普及面,以《溫州市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工作規範》為抓手,全面推進農村幼兒園課程的規範和保教質量的提升。

(3)深度推進高效作業。將高效作業和學本課堂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研究。加強對學生學習狀況和作業情況的調研,深入學校、課堂、教師、學生調研,指導各校尋找高效作業突破口,紮實推進作業改革,撰寫調研報告。組建學科高效作業研究共同體,對學科高效作業細則進行系統的論證。將高效作業作為校本研訓的重要內容予以落實,進一步釐清教師的作業觀,總結高效作業的典型經驗;繼續深入研究作業講評課和試卷分析課的課堂教學;倡導學校間結對幫扶,實現資源共享,破解校際之間、中國小銜接中作業改進的不協調現象。鼓勵學校組織作業展覽等活動,樹立典型,創新特色作業,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益。

(4)加大對學校的調研力度,完善調研方式,強化策劃和後續跟進,提高調研效率,特別關注學校的特色專案,培育典型;關注轉變明顯的學校,提煉經驗。

3.全面加強教學質量管理

(1)認真貫徹《溫州市教育局關於加強中國小生學業質量合格率監測的若干意見》,制定我區加強中國小生學業質量合格率監測實施方案,規範中國小學業質量檢測行為。將義務教育學業質量合格率指標納入學校和校長的評價體系,並開展學生學業負擔監控,通過課堂教學調研、教學規範評估和學生學習常規檢查,重點關注教學過程與終端質量,推動中國小關注全面、全體、全程的教育質量。總結上半年技能學科教學質量監測的經驗,進一步完善中國小技能學科教學質量監測方案,做好國中技能學科教學質量監測。配合市教研院做好四、八年級資訊科技質量監測工作。

國小教師自培總結篇三

我是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從踏上教師崗位的那一天開始,就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參加工作已快二十年了,我立足本職工作,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做到敬業愛業,積極參與教研教改,改革課堂教學,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良好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

一、個人分析:

1.優勢:

(1)、善於捕捉課堂國小學生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不斷激勵學生的自信。

(2)、熟練運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學過程的流暢。同時可以利用網路資源,達到資訊的重組和優化。

2.不足:

(1)語文教師專業素養不夠。

(2)、在面向每一個學生方面做得不夠,在教學中沒有兼顧到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二、目標及措施:

發展目標: 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多讀書、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緊跟教育發展的新形勢,用先進的思想和理念武裝自己,做思想型教師,積極學習關於自己專業的教學理論知識,並能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及時進行反思及重構。多讀多思,堅持寫教學隨筆,提高自己的理論層次

1、多讀書,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做一個高雅的人。

讀書是一種至關重要的途徑,所以我在本學期要堅持讀有關教育的書籍.。同時,教師的師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為底蘊的。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完成其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把"學習與思考"真正成為自己的一個習慣。

2、虛心請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要積極向同事們學習,多走進同教研組教師和優秀教師的課堂,多向大家學習。積極參加每週的教研,就當天發生的教學突發事件,教學感悟反思,學生的思想問題及解決方法等與同組教師交流學習。

3、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做創新型的教師。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嘗試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對教材要認真分析,認真設計每一節課,並及時對每節課進行反思,認真分析課堂和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做好反思記錄,爭取一學期下來能有一篇質量較高的反思和教學設計。

4、堅持教學相長,在師生交往中發展自己。

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增強自己的管理能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不要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遇到了你而留下任何遺憾。

5、教研、科研方面:

以科研培訓為先導,以校本培訓為主體,以教研培訓為輔助,抓住“問題即課題”,在教學中留心積累、思考,積極撰寫教育科研論文,積極參加學校教科研課題的開發與實踐,成為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確立自己的研究課題,力爭在三年內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

三、教育教學方面

樹立依法治教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轉變教育觀念,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知識,參加各種培訓及研討活動,積極投身於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提升業務水平;勇於創新,能夠靈活自如地處理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緊跟教育發展的形勢,掌握教育發展的動向,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帶領學生多讀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能力,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做到靈活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教學質量,力爭在區級優質課比賽中提高成績。多參加外出學習和培訓,緊跟課改的動向,學習優秀同行的經驗。儘量把每一節課都當作公開課,認真備課,精心上課,注意總結反思。積極投身於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提升業務水平;勇於創新,靈活自如地處理教材,使自己的教學風格在一定領域(鎮)內獨樹一幟。繼續和學生一起多讀書,使讀書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研討活動,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勇於探索和實踐,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四、多反思

自我反思是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的活動方式、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時進行反思、總結、改進,從“經驗型”的教師向“科研型”的教師轉型。

1、不斷進行師德自查,反省自己的行為,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正為師,學高為範。

2、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時刻做到三個反思:教學前反思,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著手,拓展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教學中反思,及時自動地在行動中反思,培養反思和

自我監控地習慣;教學後反思,隨時審視,隨時修正,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五、多實踐

1、努力探索、大膽實踐,用新的教學藝術充實課堂教學。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尊重、讚賞、寬容的師生關係,加強師生的對話交流,力爭完成從教學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現代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的轉變。

2、積薄厚發、開拓創新,做教育教學的研究者。積極參加各類的教育教學活動,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的磨練自己,在挫折中不斷的成長完善,結合教學實踐實現創新和開拓,實現“模式化”向“個性化”的轉變。

3、整合資源、為我所用,在課堂教學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發達的資訊和媒體手段,觀摩名家教學,撰寫讀書筆記、教學反思,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電教多媒體手段立體展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景,授予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巧,營造氛圍,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習慣。

七、多總結

定期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總結,通過及時總結,有所沉澱,不斷為今後的工作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