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國小英語教師班主任工作總結(精選5篇)

欄目: 班主任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2.53W

國小英語教師班主任工作總結 篇1

根據《關於在“十五”期間開展教育課題研究的通知》精神,20__年6月---20__年7月,薊縣教研室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這一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經過為期三年的認真研究和探索,現已如期結題,並取得了預期成果。

國小英語教師班主任工作總結(精選5篇)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世紀發展教育的客觀需要,這種需要不僅是從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從民族進步、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塑造適應新世紀經濟全球化人才競爭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巨集偉目標而提出的。20__年6月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確立了基礎教育發展的總方向——素質教育。國家《新課程標準》的頒佈與實施,使我們明確了這輪新課程改革是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協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學生髮展為本是改革的中心任務。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要落實這些先進的理念和任務,就必須轉變原有的一些教學理念,改革障礙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的組織形式,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創設適合於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發展和未來服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

21世紀是資訊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基礎是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在世界範圍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國教改都不約而同的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關鍵凸顯出來。世紀之交,第三次全教會吹響了向素質教育進軍的號角。國家站在整個民族在21世紀的國際地位的高度,加大了推進素質教育的力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的時代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由於我國的傳統教學思想束縛了教師,再加上教育體制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適應考試,從國小到中學形成了應試教育的格局。以陳舊的教學內容侷限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怎樣來改變這種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開展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題研究,迴應和反應了時代對教育的需求。

目前,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的指導下,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廣大教師正在大力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課程改革的重點。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新的這輪課程改革,是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的,這需要轉變觀念,解放思想;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淡化學科界限;自主選擇合適的教育載體,為學生的發展和未來服務,為終身學習服務。教學強調均衡性、合作性、選擇性和共創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對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邏輯延伸,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高形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對於中國小生的成長來說,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實施過程。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和培養要求學生手腦結合,是學生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需要的基礎教育,因此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不能缺位的,必須在實踐中進一步進行探索和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任務和理論依據

(一)課題研究的任務:

1.進行教學原理、教學過程結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可行性、適用的範圍,它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

2.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包括調整教學內容、構建課堂教學新體系的教學結構、改革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

3.進一步探索適合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方法。

4.通過創新性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具有紮實基礎知識與技能,能積極進行創新思維,善於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途徑與方法,形成有實踐價值的實驗研究報告、教學設計案例、實驗經驗論文等。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一課題的研究,要堅持運用各種教學理論的新體系,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為指導,“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的指示,根據我國國情吸收發達國家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改革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進行教學原理、教學過程結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可行性、適用的範圍,它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包括調整教學內容、構建課堂教學新體系的教學結構、改革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探索適合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

本課題實驗從20__年6月起批准立項到20__年7月結束,研究時間持續3年多,中途無間斷,研究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__年6月—20__年7月,確定實驗校和子課題,制定可行性實驗方案。

20__年6月-8月,利用三個月時間,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了有關檔案,並對全縣各中國小進行認真分析論證和篩選,把全縣國辦中國小、鄉鎮中國小確定劃分為不同層次課題研究試驗校。批准實驗校根據本身教育資源確定子課題,撰寫可行性課題研究方案。

20__年9月-20__年3月,課題組成員開始研究論證,並及時掌握子課題校研究進展情況。20__年6月,結合薊縣中國小教師中開展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薊縣教研室制定下發了《關於薊縣中國小、職校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實施意見》。在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中,倡導全縣各學校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積極推進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改變落後的教學結構,構建“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等多種課堂教學模式。

20__年4月-5月,結合我縣教育教學實際,探索出適合我縣教育的教學模式、理論框架及其操作體系。如縣教研室的“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擂鼓臺中學的“立體效應”型教學模式;馬伸橋中學的“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等包括各學段各學科多個課堂教學模式,有利地激發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使學生真正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

20__年5月底,在對全縣承擔子課題研究的學校調研的基礎上,縣教研室中心課題組組織了全縣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和所取得初步成果的交流活動,會上有8所學校的8個子課題組,分別代表不同層次的學校將開題一年來研究進展情況及撰寫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交流,並把這些典型經驗和先進的教學模式向全縣推廣,推動了薊縣中小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20__年5月-6月,根據全縣課題研究實際,制定下發了薊縣《關於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意見》,推動了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開展。通過在全縣中國小、職校廣泛開展此項活動,調動全體教師積極主動參與教改,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正確處理了“五個關係”:即前瞻性與現實性的關係,教科研與教師學科基本功、一般基本功的關係,教學改革與常規教學的關係,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基礎與能力的關係。深入開展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思維方式的“四基”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課題的實施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了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結合我縣具體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們還邀請北京三十五中特級教師、教科室主任顧義群講授“雙主教學”理論與實踐。教研室主任、主管主任和各學科教研員為全縣中國小領導、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講座8場,舉行新大綱、新教材輔導、六年級教材教法和高中會考專場輔導16場,有的學科結合輔導與講座,還展示了的創新教育優秀課。對幹部教師增強教改意識,更新教育觀念,加強教學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階段:20__年9月—20__年1月,重點探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體系。

在完成第一階段任務的基礎上,《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組的領導和教師更加深刻認識認識到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課題組成員利用現代教育資訊手段,及時瞭解了全國各地在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先進經驗。縣教研室又組織全縣的課題組骨幹教師,到山東臨淄、江蘇洋思和河北衡水等名校學訪,學習先進經驗,回來後認真進行學習心得體會交流,進一步深化本課題的實驗工作。

根據我縣城鄉教育差異,課題組成員可根據薊縣《關於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意見》的要求,指導和探索各學段、各學科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在教研室“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的大模式下積極建立各學科的教學模式。如:國小語文的“單元授課,激情導學,協作實踐,能力發展”模式,國小數學的“自學——探究”模式,高中語文的“立體效應”模式,中學語文、數學的“協作實踐、點撥反饋”模式等等。不同的教學模式都強調了“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將課堂教學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的過程;以人為本,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我們還通過研究課、研討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開展系列交流活動,促進全縣中國小任課教師掌握《天津市中國小學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實質,引導教師從實際出發,注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基礎性,使培養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設計和要求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為宗旨,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進行整體優化,並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探索貫徹《天津市中國小學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意見》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發現、認識新知識、新事物,獲得新思想和新方法,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

國小英語教師班主任工作總結 篇2

任現職以來,我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德、能、勤、績等方面表現優異,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的各項任務。現將我的工作表現總結如下:

一、為人師表,忠誠事業,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任現職以來,本人能一心一意跟黨走,堅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積極配合和支援地方黨政的中心工作,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執行《中國小教師日常行為規範》,為人師表,在市、鎮教育系統“揚師德,樹師表”系列活動中,表現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其中,20xx年、20xx年、20xx年被評為周山鎮優秀教育工作者。

二、愛崗敬業,服從分工,紮實工作,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任現職以來,我堅持“腳踏實地、積極進缺的工作作風,恪守“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教育理念,紮紮實實地備課、上課、複習、鞏固,營造輕鬆、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法來教書育人,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備課時,我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適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時間安排等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

授課時,努力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與時俱進,加強進修,積極進取,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博學為師、身正為範”是我一生的追求。從事教學工作,我不斷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1996年6月通過自學考試取得英語大專學歷,20xx年取得《現代教育技術》考核合格證書、20xx年獲得《資訊科技與教育》考核合格證書,20xx年獲得《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考核合格證書,20xx年獲得省專業技術人員《資訊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書、20xx年通過普通話測試獲得“二級乙等”證書,20xx年教學基本功考核也已取得2A(製作類、操作類),2B(教學類、口語表達類)的好成績。

四、率先垂範,關愛學生,以德服人,切實做好學生思想工作。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終把“育人”當作天職,且注重用情感育人,用德行育人,用愛心育人;班規班紀嚴格而不苛刻,注重人文性,特別關心留守學生的生活、身體和心理,採用多種形式密切家校聯絡。對家庭特困的學生曾無數次給予資助,經常為生病的學生墊付醫藥費。善於和“問題生”交朋友,用真愛喚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我十分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我從學習思想、學習態度入手,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學困生的求知慾和上進心,首先解決他們的畏難情緒或厭學情緒。而後,再從學習方法與學習勤苦的角度來引導他們一點一點地求得進步,並一再地強化他們成功的喜悅,真正使學生樂學,愛學。長期以來,我用摯愛和真誠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用文明的行為影響學生,用高尚的思想引導學生。我堅持德育為首的原則,耐心而細緻地為學生擺事實講道理,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儘可能做到及時預見,妥善解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漸漸地,班級就形成了和-諧向上的風氣和良好的競爭氛圍。

五、虛心求教,鑽研教材,探索教法,積極嘗試教研教改試驗

積極進修,提高業務能力。為了提高教學業務能力,我節衣縮食,自費買輔導書自學,遇到疑難問題,利用節假日去高郵向老師請教。還用業餘時間參加自學考試,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基本功考核,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積極開課,提高競爭能力。主動承擔校內外舉辦的公開課、觀摩課任務,均獲得市教研室領導和同行的好評。積極參加“青藍工程”的建設,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主動幫扶年輕教師,相互促進,相互成長。

積極撰文,提高研究能力。教學中我不斷地總結得失,積極撰寫論文。《啟用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一文, 20xx年5 月送揚州市教育學會交流;《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加強學生素質培養》一文,20xx年7 月 作為暑期教科研培訓材料交流;《談談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的培養》一文,在20xx年高郵市英語教學研討會上交流;《運用興趣 啟用潛能》一文,20xx年11月獲江蘇省優秀教育論文二等獎;《融生活於英語教學之中 》一文,20xx年5月獲高郵市17次論文評選二等獎。

在教研組內,我工作也是任勞任怨,寬以待人,熱情關心每一位同事,樂於把自己探索出的語文教學的新方法、新體會與全組老師共享,共同研討,共同提高,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的不斷提高。

總之,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以“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育人為先,求知為次”為理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努力工作,恪盡職守,切實履行一名中學一級教師應盡的職責。

國小英語教師班主任工作總結 篇3

根據《關於在“十五”期間開展教育課題研究的通知》精神,20xx年6月---20xx年7月,薊縣教研室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這一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經過為期三年的認真研究和探索,現已如期結題,並取得了預期成果。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世紀發展教育的客觀需要,這種需要不僅是從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從民族進步、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塑造適應新世紀經濟全球化人才競爭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巨集偉目標而提出的。20xx年6月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確立了基礎教育發展的總方向——素質教育。國家《新課程標準》的頒佈與實施,使我們明確了這輪新課程改革是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協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學生髮展為本是改革的中心任務。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要落實這些先進的理念和任務,就必須轉變原有的一些教學理念,改革障礙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的組織形式,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創設適合於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發展和未來服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

21世紀是資訊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基礎是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在世界範圍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國教改都不約而同的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關鍵凸顯出來。世紀之交,第三次全教會吹響了向素質教育進軍的號角。國家站在整個民族在21世紀的國際地位的高度,加大了推進素質教育的力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的時代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由於我國的傳統教學思想束縛了教師,再加上教育體制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適應考試,從國小到中學形成了應試教育的格局。以陳舊的教學內容侷限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怎樣來改變這種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開展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題研究,迴應和反應了時代對教育的需求。

目前,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的指導下,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廣大教師正在大力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課程改革的重點。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新的這輪課程改革,是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的,這需要轉變觀念,解放思想;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淡化學科界限;自主選擇合適的教育載體,為學生的發展和未來服務,為終身學習服務。教學強調均衡性、合作性、選擇性和共創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對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邏輯延伸,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高形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對於中國小生的成長來說,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實施過程。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和培養要求學生手腦結合,是學生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需要的基礎教育,因此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不能缺位的,必須在實踐中進一步進行探索和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任務和理論依據

(一)課題研究的任務:

1.進行教學原理、教學過程結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可行性、適用的範圍,它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

2.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包括調整教學內容、構建課堂教學新體系的教學結構、改革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

3.進一步探索適合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方法。

4.通過創新性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具有紮實基礎知識與技能,能積極進行創新思維,善於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途徑與方法,形成有實踐價值的實驗研究報告、教學設計案例、實驗經驗論文等。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一課題的研究,要堅持運用各種教學理論的新體系,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為指導,貫徹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以及江_澤民的“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的指示,根據我國國情吸收發達國家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改革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進行教學原理、教學過程結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可行性、適用的範圍,它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包括調整教學內容、構建課堂教學新體系的教學結構、改革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探索適合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

本課題實驗從20xx年6月起批准立項到20xx年7月結束,研究時間持續3年多,中途無間斷,研究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確定實驗校和子課題,制定可行性實驗方案。

20xx年6月-8月,利用三個月時間,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了有關檔案,並對全縣各中國小進行認真分析論證和篩選,把全縣國辦中國小、鄉鎮中國小確定劃分為不同層次課題研究試驗校。批准實驗校根據本身教育資源確定子課題,撰寫可行性課題研究方案。

20xx年9月-20xx年3月,課題組成員開始研究論證,並及時掌握子課題校研究進展情況。20xx年6月,結合薊縣中國小教師中開展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薊縣教研室制定下發了《關於薊縣中國小、職校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實施意見》。在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中,倡導全縣各學校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積極推進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改變落後的教學結構,構建“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等多種課堂教學模式。

20xx年4月-5月,結合我縣教育教學實際,探索出適合我縣教育的教學模式、理論框架及其操作體系。如縣教研室的“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擂鼓臺中學的“立體效應”型教學模式;馬伸橋中學的“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等包括各學段各學科多個課堂教學模式,有利地激發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使學生真正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

20xx年5月底,在對全縣承擔子課題研究的學校調研的基礎上,縣教研室中心課題組組織了全縣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和所取得初步成果的交流活動,會上有8所學校的8個子課題組,分別代表不同層次的學校將開題一年來研究進展情況及撰寫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交流,並把這些典型經驗和先進的教學模式向全縣推廣,推動了薊縣中小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20xx年5月-6月,根據全縣課題研究實際,制定下發了薊縣《關於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意見》,推動了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開展。通過在全縣中國小、職校廣泛開展此項活動,調動全體教師積極主動參與教改,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正確處理了“五個關係”:即前瞻性與現實性的關係,教科研與教師學科基本功、一般基本功的關係,教學改革與常規教學的關係,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基礎與能力的關係。深入開展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思維方式的“四基”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課題的實施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了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結合我縣具體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們還邀請北京三十五中特級教師、教科室主任顧義群講授“雙主教學”理論與實踐。教研室主任、主管主任和各學科教研員為全縣中國小領導、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講座8場,舉行新大綱、新教材輔導、六年級教材教法和高中會考專場輔導16場,有的學科結合輔導與講座,還展示了的創新教育優秀課。對幹部教師增強教改意識,更新教育觀念,加強教學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重點探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體系。

在完成第一階段任務的基礎上,《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組的領導和教師更加深刻認識認識到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課題組成員利用現代教育資訊手段,及時瞭解了全國各地在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先進經驗。縣教研室又組織全縣的課題組骨幹教師,到山東臨淄、江蘇洋思和河北衡水等名校學訪,學習先進經驗,回來後認真進行學習心得體會交流,進一步深化本課題的實驗工作。

根據我縣城鄉教育差異,課題組成員可根據薊縣《關於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意見》的要求,指導和探索各學段、各學科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在教研室“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的大模式下積極建立各學科的教學模式。如:國小語文的“單元授課,激情導學,協作實踐,能力發展”模式,國小數學的“自學——探究”模式,高中語文的“立體效應”模式,中學語文、數學的“協作實踐、點撥反饋”模式等等。不同的教學模式都強調了“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將課堂教學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的過程;以人為本,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我們還通過研究課、研討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開展系列交流活動,促進全縣中國小任課教師掌握《天津市中國小學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實質,引導教師從實際出發,注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基礎性,使培養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設計和要求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為宗旨,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進行整體優化,並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探索貫徹《天津市中國小學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意見》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發現、認識新知識、新事物,獲得新思想和新方法,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

國小英語教師班主任工作總結 篇4

國小班主任特別是一年級的班主任,是一個複合性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並幫助他改正。於是,我認為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既艱鉅而又辛苦的工作。說其艱鉅,是指學生的成長,發展以至能否成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說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衛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儘管這樣,下面我就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常規習慣,常抓不懈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節課、一兩天說說就行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於是我制定出詳細的班規,要求學生對照執行,使學生做到有規可循,有章可依。由於低年級學生自覺性和自控力都比較差,避免不了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過急。於是,我經常利用班會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及時教育,給他們講明道理及危害性,從而使學生做到自覺遵守紀律。

二、細處關愛,親近學生

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於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穫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

三、具體要求,指導到位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是整體性的,能熟知輪廓,但不注重細節。

我認為,首先要蹲下來,以孩子的視角觀察事物,用孩子能聽懂的話和他們交流。其次,要注重細節教育,把該做的事指導到位,因為他們很想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

四、示範帶頭,直觀引導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低年級的學生對自己的班主任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他們會留心觀察班主任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種表情,會細心傾聽班主任的每一句話,他們對班主任有著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的榜樣。

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範,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的學生。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學生講衛生,不隨便亂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隨手撿拾垃圾。要求學生不遲到,在我的帶動下,我們班的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講衛生不遲到,個個講文明守紀律。

五、及時表揚,延遲批評

德國美學家黑格爾說:“不應該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長久地集中在一些過失上,對此,儘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夠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生身上激發出對自身力量和自身榮譽的信念。”教過低年級的老師都知道:孩子小,事兒多,一上課就“告狀”。當老師的又不能不公平處理,這樣耽誤的時間太多,而且學生因為受了批評,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自己的過失上,情緒受影響,低落的情緒體驗使智力活動水平明顯下降,課堂吸收效率變低。針對這一情況,我採取延遲批評,這樣既培養學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又給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機會,之後老師只要加以指導,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六、抓住優點,激勵成長

每個學生都有潛力,能否發揮他們的潛力關鍵就在於老師能否幫助他們樹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讓孩子永遠生活在希望之中”我相信它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抵擋的。

當老師的都知道,在每個班裡,都有所謂聽話的孩子和淘氣的孩子。那些聽話的孩子,不用我們多說,只要你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就心領神會,能認真的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總之,國小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很繁雜的工作,每個班主任都有過酸甜苦辣,特別是國小低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一班孩子,教育好一班人,確實不容易。但國小低年級又是學生剛跨入校門,接受人生觀世界觀的起始階段,因而,國小低年級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重要而光榮的。我覺得只要自己充滿愛心,關心和愛護他們,並嚴格地要求和教育他們,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嚴結合,細緻入微,一定會到達令人滿意的效果。

國小英語教師班主任工作總結 篇5

在國小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時往往為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經常會利用遊戲,因為遊戲受到學生的喜愛。課堂上唱唱跳跳,說說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熱鬧,使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但時間一久,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原有的最初的學習熱情急劇下降,原始的興趣正逐漸地不復存在,他們會因為有些遊戲的重複,而顯得無精打采。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前教師不遺餘力的精心設計遊戲組織來吸引學生興趣;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這樣的教學次序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流於形式;往往一堂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學生捧著課本迷惑地望著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學習和掌握書上的哪些內容。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課堂環節安排不合理,所學的知識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教學的畸形,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大家都不滿意。面對如此頻頻告急的教學危機,這不能不引發我們的反思。

我個人認為,激發學生對學科興趣的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我們更要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後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 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遊戲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差生。我們設計的遊戲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

二、組織得法,嚴謹有序

做好遊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國小生天性愛遊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時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因此,首先,有開始遊戲之前講清規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在遊戲過程中即使還出現一些混亂,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評,而是積極講清楚,在集體活動中,大家應該遵守規則。

三、 適時適度

我認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遊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內容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把英語課上成遊戲娛樂課,那就適得其反了。課堂遊戲應該為課堂教學服務,當他成為一種擺設,或者是為遊戲而遊戲的時候,課堂遊戲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