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致辭 > 畢業感言

大學學生代表畢業感言

欄目: 畢業感言 / 釋出於: / 人氣:1.35W

大學學生代表畢業感言

大學學生代表畢業感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在座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謝母校給了我這一次難得的機會,和大家共同銘記這難忘的大學畢業典禮。我作為一名學生代表,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激動!

謝謝!

青春,是個美麗的字眼,人在青春的時候,心裡總會滋生出無限遐想,胸懷遠大的志向,憧憬美好的未來。畢業在即,讓青春的我們更是躍躍欲試,想要用實際證明自己,堅定自己。可是這個社會又總有些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阻礙了我們的前行,我們到處碰壁,我們隨時受傷,我們漸漸退縮。由此,我們開始懷疑自己,並不斷地拷問自己:“我行嗎?”

你行!只是你還沒有把青春安放好。

那麼,到底該怎樣把握自己的青春,才能無愧無悔無怨?

做你該做的,要腳踏實地!

在學校裡,我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就像大海里的一粒沙,繁星中的一顆星。既沒有過人的才能,也沒有出眾的長相。然而,我不氣餒,面對困難,我給自己打氣,我做一個學生該做的事情,那就是學習。事實證明,我的大學收穫不少,先後通過了英語四級、六級、專業英語四級、專業英語八級,並且利用課餘時間自學了日語,考取了日語三級證。

大學的四年,我將青春投入到了獲取知識上,做學生該做的,腳踏實地。

然而畢業前夕一次重大的抉擇卻讓我的一生為之改變:我選擇做一名村官。

當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做出選拔一批大學生去基層任村官決定時,我已經在蘇州的一家企業上班,生活也基本走上軌道。然而,當我的班主任給我打來電話,告知我回蘇北任村管這個政策時,我的心一下子跌進了深深地沉思中。我冥想這一生什麼才是我該追求的。財富?聲譽?地位?還是親情?我猶豫,彷徨,不知該是去是留。經過了連續幾天的深思熟慮,我終於想通,我在人生道路上真正捨不得放下的是親情,是隔了一條大江的母女情!我的父親在我八歲那年因意外事故永遠離我們而去,而我的母親是個聾啞人。年幼無知的我根本無法體會到一個殘疾人是怎樣克服生活中種種困難和不便將我拉扯長大。現在的母親不再年輕,身體不再硬朗,白髮開始爬上了母親的髮絲中。我在想,我只有這麼一個母親,在她日漸衰老的時候,在她生病沒人照顧的時候,我卻不在身旁,盡我應盡的職責,就算有再多的金錢,再大的名譽,也彌補不了我做女兒的孝義!因此,我相信,這個時候,該由我來承擔生活,承擔家庭的時候了。

就是這樣,就是這一份割不斷的親情。我辭掉了工作,倉促地收拾行李,往家的方向趕去!

經過一系列的嚴密、緊張、有序地選拔,我最終如願以償分配到我的家鄉淮安。這多少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慰藉。因為我想,接下來,不管再分到什麼地方,都是在淮安範圍之類,都是和母親共享一個藍天,母親的生活我多少也能照顧到了。

從此以後,我將青春奉獻給家鄉,做女兒該做的,腳踏實地。

去年的七月十四號,我們蘇北五市的大學生村官共聚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殷殷期望同樣讓我下定決心,既然選了這條路,不管前途怎麼樣,哪怕再苦,我也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自南京回來後我們就立即進入了崗前培訓。從市委黨校培訓到漣水縣培訓,課題內容全都是農村基層工作:如何致富,如何辦實事,如何處理農村矛盾等。而說到計劃生育時,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也沒深刻的理解到農村工作任務的艱鉅性、壓力性。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漣水縣領導特意安排我們85個大學生村幹部入住漣水縣朱碼鎮農戶家中。三天在農家和戶主同吃同住的生活確實給我很深的印象,讓我進一步瞭解了農村的基本生活狀況。

但是,各個鄉鎮的情況並不一一相同,朱碼算是個大鎮,農民比較富裕。而我所在的鄉鎮是餘圩,還只是個辦事處,下屬九個行政村,其中八個村均屬於經濟薄弱村。可想而知,這個鄉的經濟有多麼地差了,生活水平有多麼地低了。分到餘圩鄉有八個同學,我聽從組織上的安排,將我分到洋河村擔任主任助理一職。

鄉里的條件自然不能和城裡的相比,沒有多餘的房間,我們被安排住在學校老師宿舍裡。當然,宿舍裡有些雜亂,光線不是很好,但是準備了桌子、椅子、床等這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我感到很滿意。

生活就這樣開始了。工作也隨即拉開了序幕。

農村的工作多而繁雜,可謂是千頭萬緒。大大小小的事務有時忙的我們中午沒法踏踏實實的睡個午覺。剛去的那會,正是狠抓計劃生育的時候。這可是農村工作的重頭戲啊,我要做好它,作為我工作的好開端。然而,我有些天真,想法淺薄,農村裡的婦檢可不像城裡那種體檢那麼容易,因為,很多農村人都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這按時婦檢怎麼能達標?大部分農戶都會超生,主要想要男孩,所以每到計劃生育嚴查時,都不知躲去了哪,只留個空空無人的大房子或是老爺老太駐守陣地。像這種超生多生的必須接受處罰,可是找不到人,怎麼辦?

我所在的洋河村是個計劃生育工作困難村,超生的不在少數。光為了說服那些多胎婦女做人流,我幾乎天天下鄉,從村這頭奔到那頭。陽光依然很濃烈,我的決心也同樣很剛強!

功夫不負苦心人,我做到了:洋河村達到當天婦檢率,並且達到了總的婦檢率,可以說超額完成任務了。面對數字,雖然沒有太大的舉動,但內心還是一陣雀躍。

忙完了計劃生育季度服務工作,就遇上了一場颶風韋帕。這場暴風雨差不多毀了大半個田莊,道路上橫七豎八地倒下了粗壯的大樹。而在此前,稻穀剛受南方蚊蛾侵蝕,現在又再一次受到摧殘痛得其實是農民的心啊!他們全年的辛苦全都寄託在這稻子上,也許他們想著,賣了糧食,給娃兒交學費,給家裡補貼點,給上輩買點補品,可是還沒完成心願,就硬生生地接受可能什麼都無法實現的可能!就是我這個外人,站在田頭,看著這些曾經很美的金色的稻子,心裡都生起一種莫名的憂嘆。

在農村,還存在這樣的情況,老人和小孩頗多。年輕力壯的都出去打工,留下老人留下孩子。老人們享受不到天倫之樂,小孩則體會不到受寵愛的滋味。學習和生活自然沒有大人的悉心照顧和教導。我曾經專門為此尋訪了兩家農戶,其中有個女生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她的膽怯和無助。說起自己的父母時,眼睛裡閃爍著隱隱的淚光。

農村的工作就像是處理家務事似的,總有忙不完的活。但是我仍熱愛這種忙碌的生活,這說明,我很重要,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即使我力量微薄,我權利甚小,但我還是要讓其發光。因為他們是一群純真的、善良的農民,是養育了全國三分之二的種地人,是隻靠天靠地靠自己的實在人!

所以,我愛他們,愛餘圩鄉的一切,我要用結識的文字記錄下我的每一次成長。工作和生活期間,寫下兩篇文章,先後刊登在《漣水快報》和淮安的《幹部之友》上。

三個月的農村生活讓我真切地體會到了基層人民的苦楚,原先的那份心高氣傲在一次次和群眾接觸中徹底消失了,穩重了許多。

十月二十三日,經縣組織部的安排,我由鄉鎮借調進入縣經濟開發區國土規劃局工作。不同的工作環境,有了不同的工作要求。規劃上的工作情況有別於鄉鎮,主要負責開發區內國土的規劃、建設工作。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工作量就少了,相反,對規劃專業知識的要求更高,以前在鄉鎮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根本不管用。這又是一次考驗,我不得不重新開始積累新的知識。局裡分給我的任務主要是工程款的建立和撥付。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緻認真地態度。之後,工作量漸漸擴大到負責工程招投標、檔案管理、擬寫工作總結和計劃等,併發揮所長,寫些規劃工程方面的及時新聞,進行投稿。

不知不覺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也讀過了近九個月,在這個九個月裡,也並不是沒有別的收穫的。五四青年節時被評為“漣水縣傑出崗位能手”。正值“七一”時,我被開發區管委會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除此之外,我還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如“教育杯”xx大知識競賽,獲得三等獎;“迎奧運”漣水機關運動會,獲得女子八百米第一名等。

這些榮譽的背後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沒有領導的關心,沒有同事的支援,我想以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勝任的。

我努力地生活,認真地工作,我按照心中所想的路線勇往直前!但這一路走來,我很平靜,沒有太多的失望,亦沒有太多的激動,我只是做一名村官該做的事情,做一名規劃局人員該做的工作,做一名受群眾歡迎的服務者。

青春去了,就不再來。所以,年輕的學弟、學妹們,無論你們今天作何選擇,請相信自己是對的,然後揮灑青春,做你們該做的,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