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材料

欄目: 熱點專題 / 發佈於: / 人氣:2.9W

中國夢,價值魂。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觀建設基礎工程。黨的xx大提出的“三個倡導”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材料

一、基本內容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自《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分成3個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歷程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核心價值觀的發展

“社會主義”作為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其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必然貫穿於新民主主義始終。在一定意義上,必然成為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內容。

一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體系是新民主主義時期培育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石。經過我們黨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艱辛探索,最終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二是“為人民服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內容和精神動力。毛澤東説:“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隊伍,是為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價值取向,為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三是推翻“三座大山”、最終建立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和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主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三座大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明確中國革命的目的是最終走向社會主義,建立人民共和國。

四是集中體現為“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綱領。毛澤東提出了“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綱領,深刻、集中、高度地體現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針對性強,價值指向明確。

五是廣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寫下了《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等光輝著作,號召共產黨員加強共產主義道德修養;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我們黨提出了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良傳統和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核心價值觀的發展

新中國的建立,標誌着我們黨勝利地完成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第一大歷史任務。之後,我們黨開始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歷史轉變。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確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質基礎和文化條件。

一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得到廣泛深入傳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是指引中華民族走向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科學理論武器。

二是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設想。面對舊中國的貧窮落後和一窮二白,我們黨把走向繁榮富強作為國家建設的最主要目標,在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上,我們黨於1964年12月提出了建設“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宏偉戰略目標,成為一面動員、凝聚、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偉大精神旗幟。

三是廣泛開展了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在全社會道德領域除舊佈新,湧現出了雷鋒、王進喜、焦裕祿等一批社會主義道德的先進典型,在全國形成了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和服從大局、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等優良社會風氣。

四是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從新中國建立至改革開放前,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展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兩彈一星”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培育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品質,培育了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典範。

改革開放新時期核心價值觀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提出了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到以“三個倡導”為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斷和戰略任務。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恢復和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改革開放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相結合,科學繼承了毛澤東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

2019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提出“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褒榮貶恥、我國古代的“知恥”文化傳統,同時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的認識。

2019年10月,黨的xx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並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學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開始深入探討。

2019年10月,黨的大會進一步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2019年10月,黨的xx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任務。提煉和概括出簡明扼要、便於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11月,中共xx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