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雄關》大型政論片觀後感800字(通用3篇)

欄目: 精選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3.06W

2023《雄關》大型政論片觀後感800字 篇1

問責必須刨根問事、精準到人,讓人心服口服,而不能寒了一線黨員幹部的心。想要避免“上面神仙打架,基層左右捱罵”“領導有病,下屬吃藥”“一羣人監督一個人幹活”等飽受詬病的現象,需要嚴謹、慎重地區分抗“疫”火線上領導幹部和具體執行人員的責任。再就是,對問責啟動之後,究竟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該負有主要領導責任或重要領導責任,這是需要進行精準識別的必要環節。有權有責、權責一致,才能問責追責。如果一線幹部無執法權限,亦或單位集體不提供必要的支持資源,強行問責則弊大於益,尤其容易打擊基層一線黨員幹部參與疫情防控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實施問責,要充分辯論、通盤考慮,慎重定論結案,注重多方面聽取意見,尤其讓擬問責對象從主客觀角度對崗位分工和工作推進全程作出充分説明,在查究真相和本原的基礎上,在全面評估其主觀努力和客觀環境的前提下,平等地給人以辯護和發聲的機會,再實施精準問責,保障公平正義,不能簡單地以權壓人、逼迫招認,或者“一棍子打死”。總之,問責既不能放過疫情防控大局中推諉卸責的“南郭先生”“甩手掌櫃”,也不冤枉一線履職擔當的“實幹家”“老黃牛”,從而形成團結協作、幹羣齊心的戰鬥氛圍。

2023《雄關》大型政論片觀後感800字(通用3篇)

問責處理幹部只是手段,盡責防控疫情才是目的。問責更大程度上是為了警醒和約束黨員幹部履職盡責。所以説,在疫情防控中最理想的局面是避免和減少問責黨員幹部事項的發生。各級黨委(黨組)要在謀劃部署具體一項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工作的伊始,就明確目標責任、詳盡驗收標準和失約追責的“量刑標準”,甚至還應包括過程中具體的區段責任,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黨員幹部都能清清楚楚地明白“幹什麼、怎麼幹、幹到什麼程度,責任邊界和配合他人的義務是什麼,以及不盡責的後果”等等,讓疫情防一線履職踐諾的意識深入每一個黨員幹部的頭腦和骨髓,將擔當惠民信號傳達到體內每一個細胞。

抗“疫”大戰當前,正是用人之際。所以,問責要站在發現和關愛幹部人才的角度,處理好問責懲罰人和保護積極性的辯證關係。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原則,對經驗不足、並非有意而造成工作失誤的幹部,根據後果情形酌情給予容錯糾錯,讓疫情防控一線的幹部敞開手腳、大膽作為。疫情防控一線工作條件相對較差,資源相對不足,做好羣眾工作着實不易。各級黨委(黨組)應強化換位思考意識,對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幹部,多一些寬容、理解,多一些耐心傾聽、物資支援,更多讓“督戰隊”變為“戰鬥隊”,更多關心慰問堅持奮戰在一線黨員幹部的家屬和子女,及時解決後方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切實解決前方英雄的後顧之憂,用上下同心、不懈奮鬥迎接抗“疫”大戰的勝利捷報。

2023《雄關》大型政論片觀後感800字 篇2

《見證》回顧了過去一個多月,在這座千萬級人口的城市裏,疫情是如何從快速暴發到逐漸被遏制的全過程。記者們以新聞紀錄片的形式,通過對過去一個多月的重要節點的梳理,用海外受眾熟悉的語態,用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真實記錄了武漢的“抗疫”過程,為海外觀眾展示了他們知之甚少的“抗疫”中的武漢。

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大量出現時,一個名字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他就是84歲的鐘南山。鍾南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一出現,病人就有救了,他應該是呼吸疾病人的大救星。

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物,20__年鍾南山的研發組織在戰勝非典疫情時就立下了汗馬功勞。

鍾南山曾有一句名言“醫院就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而今,耄耋之年的他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再徵武漢。早先在他分析研究病情消息之後曾立即傳達建議:“我總的看法就是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1月18日傍晚,在勸別人不要去武漢的時候,他卻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作為戰士他再次衝鋒在前!多麼可愛的老人啊,鍾南山的出現,彷彿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在民眾眼裏,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更有@人民日報微博這樣評價他: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

其實不只是他,醫護人員也一直衝鋒在前。當面對很多危險和特殊情況時,他們仍舊義無反顧——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在很多人都驚恐不安的時候,藍莓醫生的微博裏就發出了這樣一條消息“同濟醫院第2批志願者報名已滿員”,在其中一份志願申請書中,我們看到這樣的錚錚誓言“如有需要我自願報名加入醫院的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字字千鈞,字字難忘,難忘他們風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身影。

醫生的勞動強度很大,工資並不很高,而且最近幾年來發生的醫鬧事件也不少,從醫是一項高危的工作。但是為什麼學醫的人數並沒有減少呢?我找到了答案。

這些人心中有一個共同的夢想,一個拯救萬千人於疾病水火之中的夢!他們是偉大的!藥王孫思邈説過: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醫生的工作是神聖的,他們捨己為人,默默奉獻,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白衣天使,這個名詞,指代醫生名副其實。醫生不正是把愛平分給世界上每一個人的天使嗎?把生命獻給事業的天使嗎?把健康還給病人的天使嗎?對於這個名稱,他們受之無愧。

古人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泱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行業繁多,唯相醫並論。白衣天使,多麼高貴的稱號。吾嚮往之!行醫之道,需德才兼備,高明的醫生一生為病人忙碌,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以拯救生命為己任,我想當醫生,我想做一個以拯救生命為己任的高明的醫生。我會為之奮鬥,爭取早日站到拯救生命的最前線。

在防控救援中,我們又再次見證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壯舉,作為有擔當有理想的熱血青年,怎能不熱淚盈眶?怎能不勵志奮起?這也再次讓我堅信,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畢竟14億人團結起來的力量是無限的!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希望病友快點好起來,希望病毒早一點得到遏制,這樣醫療人員就可以早點休息休息了……

我的夢想是成為醫務工作者,像他們這樣替他人負重前行,替病人負重前行,還人類一份歲月靜好。

2023《雄關》大型政論片觀後感800字 篇3

今天我與同學們在線上學習“講戰疫故事,鑄強國使命”思政課,這堂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通過這堂課,我明白了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我們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韌;我們要有“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高尚品格;我們還要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許許多多挺身而出的人。有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有大學都還沒有畢業的九〇後……他們每一個人都為抗擊疫情付出了很多,有的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不是天使,卻如天使般可愛,他們不是英雄,卻如英雄般偉大,他們是中國人的脊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我們作為青少年,理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雖然待在家裏,但是也應該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付出,因為這是一場全民行動,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

十天的火神山醫院,十八天的雷神山醫院。多麼驚人的速度,多麼驚人的力量!我們把這種速度稱為中國速度,我們把這種力量稱為中國力量!愛與善良不分階級、不分等級,不分職業。我們身旁除了這些偉大的醫務工作者之外,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人:把辛辛苦苦攢來的一萬多元錢放在公安局的環衞工;努力工作,為了我們更好學習的網課老師;日夜加班生產口罩的工人……他們都在默默的付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縱使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如小流,但彙集起來卻可以成為大江大海,請相信,每個冬天的句號都是春暖花開,讓我們到那時,行走於祖國的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