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3000字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3W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3000字_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3000字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3000字_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淺顯的認識。雖然只是短暫的幾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我平時很少看新聞,很少關注國家政策、社會形勢,因此對社會形勢政策基本不瞭解。而《形勢政策》這門課,正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幫我們瞭解和分析形勢與政策。

我們上課的形式是老師講解配合ppt演示。雖然每兩週只有一堂課,但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同學們得興趣也很大。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課堂上,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欽佩他,是因為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應知道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鋭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我想説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一名在校學習的學生,我覺得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的認知出現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的認知存在矛盾。

在校學生對形勢與政策普遍渴望的熱情還缺乏具體內容,比較空泛、抽象,在涉及到具體的指向時,往往出現價值困惑,從而出現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幾種消極認知,影響到課程教學的效果:一是:“不願意”,個別學生認為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這些是硬本領,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則是軟任務,不一定要學;二是“不重視”,部分學生認為專業課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根本沒有功夫再來學習形式與政策教育課;三是“不必要”,不少學生認為要了解形勢與政策,看報紙、上網、聽收音機就行,不必非要來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程價值的認知出現了反差或者矛盾,這種消極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學生自我評價消極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主動思考,而事實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周圍的同學中,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對課程感到滿意,但是隻有部分同學能夠認真聽課,經過課堂教學,只有小部分同學對形勢與政策有了興趣和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同學感到未能從課程學習中直接受益,課程講授也未能真正滿足大多數同學希望能從課程中增強政治敏感性、瞭解形勢與政策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的意願。

《形勢與政策》課不僅僅是貫徹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傳聲筒,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催化劑和必要支撐;不僅僅是依靠課堂教學就能夠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課程,更應該把形勢與政策課滲透於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個環節中來。我覺得《形勢政策》課要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形勢與政策》課要強化服務功能,凸顯人文精神,實現《形勢與政策》課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統一。形勢與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對受教育者來説,一方面要通過接受形式與政策教育瞭解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另一方面,又要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認真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形勢,學會認識、把握形勢與政策,思考應對策略,順應、利用好個人成長髮展所處的社會環境。但是,目前形勢與政策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偏重的是傳達、貫徹的工具理性目的,把學生當作被動受教的一方,大部分時間講授國內外政策、形勢,很多同學感到講授的內容實用價值偏小,更無法理解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中,應切實轉變急於灌輸政治理念的觀念,深入體察學生的內在需求,滲透人文精神,實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勢與政策》課中的交融統一。

(2) 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中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形勢與政策》課與個人的長遠發展、持續發展有着密切的關聯,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很多學生認為,課程內容和自己的學習生活相距甚遠,感覺不到這樣的課程對自己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和價值。大學生的思維具有直觀、活躍的特點,但是在思維的深廣度上有所欠缺,造成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價值認識不夠,教學接受的過程中消極被動應付,導致教學效果自我評價中評價過低,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應該切實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價值和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形勢政策及其教育與個人發展的直接關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課價值意義的深入教育。一是形勢與政策大環境決定着大學生個人的自我發展空間的最大上限和個人的發展方向;二是形勢與政策也制約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客觀準確的把握形勢,順應政策,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正確定位,為自己的發展確定合理的行業和職業①。因此,對大學生應當進行形勢與政策課重要價值意義的教育,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形勢與政策》課在自身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強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進入學生頭腦。

(3) 利用多種形式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

課堂教學作為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主渠道,在傳授知識、培養興趣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但是單一的知識傳授和灌輸以及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完全達到教學目的,需要對課堂教學成果作進一步的鞏固。一是要對課堂上反饋回來的信息給予重視,作為調整教學內容、方式等工作的依據,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切準學生思想脈搏,瞭解學生的思想興奮點。三是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第一課堂,把形勢與政策教育貫穿在學生生活學習的全過程。舉辦知識競賽、主題徵文、專家講座等活動鞏固好《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成果,培養起同學們對時事政策敏鋭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把形勢與政策教育延伸到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來。

以上是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內容的體會,和我對這門課的認識,以及根據周圍同學對這門課的認識提出的幾點建議。總之,我覺得學習這門課是必要的,要使這門課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僅要從學生自身方面加以認真對待,而且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方面也應得到完善。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3000字_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只是短暫的兩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這裏,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通過形勢政策課,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鋭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對於今年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南海問題,我有一些感受。南海是中國四大海域中面積最大的海域,同時也是中國同周邊鄰國爭議最大的海域。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南沙羣島及其周圍海域被探明有着巨大的水產資源、豐富的油氣和礦產資源,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和貿易通道。南沙羣島不僅有可觀的經濟地位,而且還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南沙羣島及其海域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咽喉,地近馬六甲等重要海峽,是從亞洲駛往印度洋、中東、歐洲的最近航路,溝通兩大洋和聯繫三大洲的海上樞紐。從交通航運的重要性來看,世界上1/10強的石油產品由中東運往東亞、日本和美國要取道南沙海域.因此,誰擁有了南沙羣島及其海域,就等於自己掌握了“一條戰略財富”。如越南強調南海是其“天然屏障”,菲律賓則認為南沙羣島是“正對菲律賓羣島腰部的一把匕首”。

歷史證明,中國對南沙羣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東漢楊孚《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圖敍》記載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羣島。其中《元史》記載了元朝海軍巡轄了南沙羣島。 明代《海南衞指揮僉事柴公墓誌鉻》記載:"廣東瀕大海,海外諸國皆內屬","公統兵萬餘,鉅艦五十艘",巡邏"海道幾萬裏"。表明南沙羣島屬於明代版圖,明代海南衞巡轄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羣島。古人習慣把南中國海稱為萬里石塘,《島夷志略》是大旅行家汪大淵的傑作,他在書中對南中國海的人文、物產、自然風貌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可見,自古南海就是中國人民繁衍生息的天然聚寶盆。在清代,中國政府將南沙羣島標繪在權威性地圖上,對南沙羣島行使行政管轄。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洋„„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鄭和 談到中國的海權,就不能不談到南海。南海是中國面積最大、資源最豐富、海權狀況也最複雜的海洋,而南海海權又以南沙羣島的權益形式具體表現出來。這是鄭和畢生海上經歷的總結,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關於海權的論述。

近年來南海越來越引起我們重視的,則是南海的油氣資源。據估計,南海海域可供開拓的石油相當於全球的12%,石油儲量估計有1050億桶至2130億桶,堪稱“第二個波斯灣”;天然氣儲量達到20xx兆立方米。此外,還有數量驚人的“可燃冰”資源。這在能源高度緊張的今天,顯得彌足珍貴。

如果我們再不從海洋戰略的高度上重視南海海權,再不加大對南海的開發與保護,我們的“歷史性水域”將逐漸因為別國佔領的現實化而成為別國的水域,“歷史性權利”將逐漸成為別人的權利。到那時,華夏危矣„„

中國漁船世世代代在南沙羣島萬安灘海域作業。但是在20xx年6月9日上午,中國漁船在上述海域正常作業時,遭到越南武裝艦船的非法驅趕,並導致其中一艘漁船的漁網與在現場非法作業的越南油氣勘探船的電纜纏繞在一起,越方船隻不顧中國漁民的生命安全,拖曳中國漁船倒行長達一個多小時。在中國漁船主動剪斷漁網後,雙方才脱離接觸。越方船隻的做法嚴重威脅了中國漁民的生命安全。越方稱中國漁船試圖剪短越方石油勘探船的電纜,這只是越方託詞罷了。這一幕之所以會發生,其實就是越南以武力威懾我國漁民,從而獨霸南沙資源。

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也加入了進來,儘管中美高層已經商談過南海主權問題,但美國還是聲稱將會支持菲律賓,其實就是不想看到中國發展超過自己。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國際爭端,但面對主權問題並不放棄使用武力。面對外國挑釁,中國始終以和平方式與有關國家商討解決有關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地區穩定和雙邊友好關係大局的誠意。我認為各方在南沙問題上應當剋制、冷靜自己的行為,並適時提出建設性的方案。中美對話的增多可以看出,南海危機並不是很嚴重,只要不出大事,中美之間溝通後就會平息下來。

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正日益明顯地面臨四組挑戰:一是中國海洋戰略發展與南海主權爭議遲遲未能解決之間的矛盾;二是擱置主權、共同開發與有關國家不遵守之間的矛盾;三是“與鄰為善、與鄰為伴”方針與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崛起潛在擔憂之間的矛盾;四是主權爭議留待未來解決與各有關國家都在相繼爭奪資源、時不我待之間的矛盾。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國際爭端。這一立場同樣適用於南沙羣島。中國願同有關國家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和現代海洋法,通過和平談判妥善解決有關南海爭議。中國政府還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願意在爭議解決前,同有關國家暫時擱置爭議,開展合作。中國政府不僅是這樣主張的,也是這樣做的。近些年來,中國與有關國家就南海問題多次進行磋商,交換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

中國主張有關各方在南沙問題上採取剋制、冷靜和建設性的態度。近些年來,越南、菲律賓等出兵強佔南海一些無人島礁,摧毀中國在南沙無人島礁所設主權標誌,抓扣或以武力驅趕我在南海作業的漁民,對此,中方始終堅持通過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與有關國家商討解決有關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地區穩定和雙邊友好關係大局的誠意。

總而言之,學習形勢政策課令我獲益匪淺。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3000字_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3

摘要: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據統計,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超過640萬,這些高校學子的就業問題成為社會和學校關注的焦點。在高手如雲的求職大軍中,如何脱穎而出,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是每個畢業生都在思考的問題。在能力結構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並不是基於職業路徑的需要進行建構與培養,難以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隨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用人單位的需求模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本文從多個方面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以求讓大學生們認清當前社會形勢,從而更好的解決就業問題

關鍵字:經濟原因 社會原因 自身原因 政府方面 社會方面 大學生方面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造成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原因、社會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1.經濟原因

金融危機直接影響行業就業,並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就業衝擊。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國際社會金融海嘯導致了金融機構的連鎖性破產,引發了金融行業的裁員風潮。金融危機滲透到實體經濟領域,會對整個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就中國而言,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行業性的衝擊不可避免,儘管由於資本市場“防火牆”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減緩。此外,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就業會受到最為明顯的衝擊。如果這個過程繼續影響到經濟增長,這對就業增長將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會原因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着“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企業用人的時候,首選是相關專業,其次是高潛質的人,因為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員補給,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這 也為一部分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為什麼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説,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也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學沒有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從傳遞知識的角度上看,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知識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個比重,理論功底及其相應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構建仍然極為薄弱;持續的擴招可能進一步稀釋了大學既有的教育資源。對於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大學缺乏系統的職業指導與服務規劃,導致學生或許有專業能力,但是缺乏獲取職業信息,展示專業能力,適應實際工作以及應對職業轉換的能力。整個就業情況看,大學生的供給明顯大於實際需求。不是總量的供過於求,而是結構性的供過於求,主要是培養的大學生的方向及大學生所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脱節的。

3.自身原因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麼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裏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並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並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還有很多應屆大學生均缺乏實踐能力,對於整個企業的戰略來説,沒有實踐能力的大學生不會給公司馬上帶來業績或許還要賠上老員工的輔導,便拖了整個公司的後腿。

二、當代大學生如何應對就業難問題

看清問題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要求相應方面共同努力,解決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應的舉措。

1.政府方面

政府要發揮它的宏觀調控作用,就要通過各種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進行調節。首先實現經濟穩定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含量;其次面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開展積極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市場競爭意識;第三,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縮小自主創業制度的門檻,同時減輕能擴大就業微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税負,大力支持和發展我國的服務業、中小企業、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第四,加強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第五,健全市場法制建設維護企業和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努力規範就業市場;最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發揮市場服務功能改善就業評估體系和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2.社會方面

企業應提供儘可能多的就業崗位,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接納更多的大學生。在這一點上,企業領導人應該設身處地的為大學生們着想。也許他們也是從大學裏走出來的,也面臨過就業的問題,也許這些大學生就是他們的師弟師妹,他們難道就不念同門之情,就不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來報答自己的母校。

作為工作第一線的各高校,更是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積極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紮實的行動做好就業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黨政一把手牽頭的就業工作領導組織,內設專門的辦事處室。注重對畢業生就業諮詢與指導工作,廣泛蒐集信息,形成信息傳遞網絡,建立實訓基地和內部常設市場。

3.大學生方面

大學畢業生要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營造的就業市場,按市場規律辦事,把個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説,面對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大學畢業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會掉餡餅。要以積極態度,樹立市場經濟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綜合競爭能力。

畢業生應該先就業後擇業。作為高校在校生或即將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要認清就業的大眾化和市場化,要強化自身的素質,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單位選用什麼樣的人才。用人單位的用人原則通常是:挑選最能勝任本工作崗位的人選。具體的講:有學識有才幹有素質,敬崗敬業,吃苦耐勞,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其次對文明禮貌、氣質和語言表達、溝通能力等也很講究。

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在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為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於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考慮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積極主動提高自身能力,為工作打下基礎。

4.結語

畢業生應該先就業後擇業.作為高校在校生或即將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要認清就業的 大眾化和市場化,要強化自身的素質,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單位選用什麼樣的人才.用人單 位的用人原則通常是:挑選最能勝任本工作崗位的人選.具體的講:有學識有才幹有素質, 敬崗敬業, 吃苦耐勞, 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 其次對文明禮貌, 氣質和語言表達, 溝通能力等也很講究.這就要求畢業生既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實踐技能,更要有很高的個人素質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3000字_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4

摘要:文章首先針對中國夢的內涵進行了分析,指出中國夢反應了我國綜合國力水平的巨大提升,同時也揭示了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幸福水平。然後,針對中國夢與當代大學生的關係進行了辯證分析,認為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依賴於當代大學生。最後,就中國夢背景下當代大學生的責任進行了研究,指出當代大學生必須承擔明志、自強、自立三個方面的責任,從而為中國夢目標的實現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關鍵詞 :中國夢;大學生;內涵;關係;責任

在我黨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綜合性事業,需要有志青年一代接一代的為之奮鬥。從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目標實現的角度上説,全黨都需要對青年加以高度關注,給予青年高度的關心與關愛,耐心傾聽青年的心聲,鼓勵青年的發展,支持創業。通過對青年的激勵與發展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提供動力支持。從這一角度上來説,我黨對廣大青年學生的高度關注,對青年工作所給予的充分重視,正是推動我國未來事業,激勵有志青年持續奮鬥的最佳動力。而對於當代的大學生而言,作為有志青年的主力軍,必須將自身的活力、激情、熱情百倍的投入到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偉大事業當中,才能夠為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動力,同時讓自身的青春煥發光彩。本文即從這一角度入手,結合中國夢的內涵,分析當代大學生的責任。

一、中國夢的內涵分析

對中國夢這一概念的最直接理解在於:通過各種方法實現中華民族在近代史以來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是我國近代社會發展過程當中,凝聚了世世代代人深切期望的發展目標,與中華民族的整體發展方向是高度一致。其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中國夢反應了我國綜合國力水平的巨大提升

大量的研究報道中均顯示,中國夢目標的實現無法脱離經濟發展以及綜合國力提升指標而獨立實現。中國夢的實現與中華民族的實力特徵是高度匹配的。我國當前的發展現狀顯示,經濟發展總量提升顯著,當前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背景之下,對小康社會的實現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劃,要求實現社會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進一步擴大人民民主,逐步促進我國步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2.中國夢揭示了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幸福水平

作為新時期的幸福指數,它是物質因素與非物質因素的綜合體,主要是要全面提升當今社會和諧的水平與質量,要堅持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的發展要求。

二、中國夢與當代大學生的關係

憶往昔崢嶸歲月,一代代優秀青年在黨的召喚下,勇敢地擔負起歷史重任,不同時代的青年面臨不同的歷史課題,承擔着不同的歷史使命。我們的大學時代伴隨着國家發展的盛世,承擔的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即主席所強調的美麗“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具體分析來看,中國夢與當代大學生之間的關係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

1.中國夢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現代化建設過程當中最宏偉性的目標之一,海內外中華兒女都需要將中國夢的實現視作共同的夙願

在這一背景之下,中國夢實質上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報告當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綜合性事業,需要有志青年一代接一代的為之奮鬥。從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目標實現的角度上説,全黨都需要對青年加以高度關注,給予青年高度的關心與關愛,耐心傾聽青年的心聲,鼓勵青年的發展,支持創業。只有做到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夠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推動力,並反作用於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

2.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以當代大學生作為支持

少年強則國強。國家的發展需要以青少年隊伍作為主力軍。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隊伍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之一,不但需要積極參與到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當中,更需要在這一事業中發揮中堅力量,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支持。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大學生必須將自身的發展規劃與國家富強的基本方針高度結合起來,在努力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兼顧個人發展目標與價值的實現,綻放青春的光彩。

三、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分析

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生活時代較以往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大學生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與使命也有相應的變化。當代的大學生已經很少在以往比較艱苦的環境,甚至是戰場上經歷磨練,但同樣需要具備報效國家的責任感。除此以外,當代大學生更需要做到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乃至對整個國家負責,以上也正是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建設發展中堅力量,追求目標的重要標誌。作為當代大學生,應當深刻感受到歷史使命的光榮性,自覺的肩負以下幾個方面的責任:

1.明志

即當代大學生必須有遠大的指向,為自身的發展與進步提供動力。當代大學生年齡較低,有着青春飛揚的個性特徵,這種個性在推動他們自身發展方面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這種個性特徵也與我黨在執政興國方面所遵循的根本原則“發展是第一要義”相吻合的。當代大學生必須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工作當中,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與優勢,利用青春活力的個性色彩,不斷為祖國的前行提供“燃料”。簡單來説,當代大學生必須做到敢為人先,積極創造,勤奮求實,在前進發展的道路中不斷的開拓與創新,為改革創新提供支持與保障。

2.自強

即當代大學生需要樹立不畏艱難,堅忍不拔,奮勇拼搏的精神。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隊伍的最中堅力量,這支隊伍最大的優勢在於:充滿了活力與朝氣,有積極拼搏的幹勁,同時,他們也有着激情,始終鼓足創新前行的動力,更關鍵是的當代大學生有不可多得的鋭氣,在面對挑戰與挫折時能夠迎難而上,不拘一格。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之下,為了積極實現中國夢的發展目標,要求廣大青年大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在學習上獨立奮鬥,在工作上獨立創業就業。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在中國夢建設實現的進程中,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與發展是一個非常長遠的過程,僅僅一代人或幾代人是完全不夠的,甚至需要幾十代人堅持不懈的奮鬥,投入建設事業當中。因此,當代大學生只有具備了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精神,才能夠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自立

即當代大學生需要勇於承擔人才強國的歷史責任。在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發展的過程當中,為了在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以及面向未來)的過程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就需要始終堅持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同時遵循人才強國的基本方針政策。以上兩個方面的工作內容不但是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基本戰略,同時也是社會發展所賦予當代大學生的重大責任之一。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一方面充分體現了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基本意志,同時也與廣大青年人的願望是高度一致的。從這一角度上來説,在社會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之下,當代大學生學習並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機會較多,他們應當義不容辭的肩負起新技術革命挑戰所賦予的責任,竭盡全力成為優秀的創新性人才,並在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青年一代已經發展成為了一支充滿活力同時極具朝氣的生力軍,在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代大學生作為有志青年的主體,中國夢所賦予他們的任務是學習、工作、以及奉獻。他們身處黃金時代,必須學會競爭,敢於創新,投入全身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積極有利的貢獻。可以預見的是,中華民族將長期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在其中佔據越來越關鍵性的地位。當代大學生需要做的是積極探索,肩負起身上的責任與重擔,追求並實現中國夢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戴木才.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支柱——關於“中國夢”成為精神旗幟的若干思考[J].道德與文明,20xx(5):5-8.

[2]雙傳學.論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國際視野——學習關於中國夢的有關論述[J].南京社會科學,20xx(7):1-5,12.

[3]張定鑫“. 中國夢”研究:現狀與展望——兼論中國夢戰略的內涵[J].探索,20xx(4):182-187.

[4]郭樹勇.中國夢、世界夢與新國際主義——關於中國夢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J].國際觀察,20xx(3):1-16.

[5]王繼軍.論大學生社會實踐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11(2):79-81,89.

[6]王永明.通過自我教育提升大學生履行社會責任的意志力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xx(6):89-91,100.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3000字_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5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只是短暫的兩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這裏,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通過形勢政策課,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鋭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對於今年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南海問題,我有一些感受。南海是中國四大海域中面積最大的海域,同時也是中國同周邊鄰國爭議最大的海域。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南沙羣島及其周圍海域被探明有着巨大的水產資源、豐富的油氣和礦產資源,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和貿易通道。南沙羣島不僅有可觀的經濟地位,而且還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南沙羣島及其海域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咽喉,地近馬六甲等重要海峽,是從亞洲駛往印度洋、中東、歐洲的最近航路,溝通兩大洋和聯繫三大洲的海上樞紐。從交通航運的重要性來看,世界上1/10強的石油產品由中東運往東亞、日本和美國要取道南沙海域.因此,誰擁有了南沙羣島及其海域,就等於自己掌握了“一條戰略財富”。如越南強調南海是其“天然屏障”,菲律賓則認為南沙羣島是“正對菲律賓羣島腰部的一把匕首”。

歷史證明,中國對南沙羣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東漢楊孚《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圖敍》記載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羣島。其中《元史》記載了元朝海軍巡轄了南沙羣島。 明代《海南衞指揮僉事柴公墓誌鉻》記載:"廣東瀕大海,海外諸國皆內屬","公統兵萬餘,鉅艦五十艘",巡邏"海道幾萬裏"。表明南沙羣島屬於明代版圖,明代海南衞巡轄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羣島。古人習慣把南中國海稱為萬里石塘,《島夷志略》是大旅行家汪大淵的傑作,他在書中對南中國海的人文、物產、自然風貌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可見,自古南海就是中國人民繁衍生息的天然聚寶盆。在清代,中國政府將南沙羣島標繪在權威性地圖上,對南沙羣島行使行政管轄。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洋„„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鄭和 談到中國的海權,就不能不談到南海。南海是中國面積最大、資源最豐富、海權狀況也最複雜的海洋,而南海海權又以南沙羣島的權益形式具體表現出來。這是鄭和畢生海上經歷的總結,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關於海權的論述。

近年來南海越來越引起我們重視的,則是南海的油氣資源。據估計,南海海域可供開拓的石油相當於全球的12%,石油儲量估計有1050億桶至2130億桶,堪稱“第二個波斯灣”;天然氣儲量達到20xx兆立方米。此外,還有數量驚人的“可燃冰”資源。這在能源高度緊張的今天,顯得彌足珍貴。

如果我們再不從海洋戰略的高度上重視南海海權,再不加大對南海的開發與保護,我們的“歷史性水域”將逐漸因為別國佔領的現實化而成為別國的水域,“歷史性權利”將逐漸成為別人的權利。到那時,華夏危矣„„

中國漁船世世代代在南沙羣島萬安灘海域作業。但是在20xx年6月9日上午,中國漁船在上述海域正常作業時,遭到越南武裝艦船的非法驅趕,並導致其中一艘漁船的漁網與在現場非法作業的越南油氣勘探船的電纜纏繞在一起,越方船隻不顧中國漁民的生命安全,拖曳中國漁船倒行長達一個多小時。在中國漁船主動剪斷漁網後,雙方才脱離接觸。越方船隻的做法嚴重威脅了中國漁民的生命安全。越方稱中國漁船試圖剪短越方石油勘探船的電纜,這只是越方託詞罷了。這一幕之所以會發生,其實就是越南以武力威懾我國漁民,從而獨霸南沙資源。

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也加入了進來,儘管中美高層已經商談過南海主權問題,但美國還是聲稱將會支持菲律賓,其實就是不想看到中國發展超過自己。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國際爭端,但面對主權問題並不放棄使用武力。面對外國挑釁,中國始終以和平方式與有關國家商討解決有關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地區穩定和雙邊友好關係大局的誠意。我認為各方在南沙問題上應當剋制、冷靜自己的行為,並適時提出建設性的方案。中美對話的增多可以看出,南海危機並不是很嚴重,只要不出大事,中美之間溝通後就會平息下來。

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正日益明顯地面臨四組挑戰:一是中國海洋戰略發展與南海主權爭議遲遲未能解決之間的矛盾;二是擱置主權、共同開發與有關國家不遵守之間的矛盾;三是“與鄰為善、與鄰為伴”方針與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崛起潛在擔憂之間的矛盾;四是主權爭議留待未來解決與各有關國家都在相繼爭奪資源、時不我待之間的矛盾。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國際爭端。這一立場同樣適用於南沙羣島。中國願同有關國家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和現代海洋法,通過和平談判妥善解決有關南海爭議。中國政府還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願意在爭議解決前,同有關國家暫時擱置爭議,開展合作。中國政府不僅是這樣主張的,也是這樣做的。近些年來,中國與有關國家就南海問題多次進行磋商,交換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

中國主張有關各方在南沙問題上採取剋制、冷靜和建設性的態度。近些年來,越南、菲律賓等出兵強佔南海一些無人島礁,摧毀中國在南沙無人島礁所設主權標誌,抓扣或以武力驅趕我在南海作業的漁民,對此,中方始終堅持通過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與有關國家商討解決有關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地區穩定和雙邊友好關係大局的誠意。

總而言之,學習形勢政策課令我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