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調研心得體會(4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W
本文目錄2019調研心得體會百村調研實踐見聞和心得體會會計系“百家明星校友企業調研活動”心得體會暑期三下鄉調研心得體會

“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更是每個黨員的榜樣。焦裕祿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蘇區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寶貴精神財富”xx在河南蘭考縣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時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飽含深情,深刻闡述了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為我們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樹立為民務實清廉良好形象,提供了標杆,指明瞭方向。

調研心得體會(4篇)

3月9日,xx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為領導幹部確立了為政之道和行為準則。

近期,通過觀看電影《焦裕祿》以及閲讀穆青的文章《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對焦裕祿同志有了更深的瞭解,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一行行滾燙的文,撞擊着我的靈魂,昇華着我的思想,淨化着我的心靈。焦裕祿精神是作風建設的新標杆,“三嚴三實”是理論的概括和行為的規範,焦裕祿精神是生動的實踐和現實的典型,兩者有機結合,是作風建設的一體兩面。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踐行“三嚴三實”的有關要求,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力抓手和實踐載體。

一、帶着虔誠之心,深入學習焦裕祿精神

公僕情懷、求實作風、奮鬥精神、道德情操。xx高度概括焦裕祿精神,其實質是始終與羣眾心連心、保持血肉聯繫的宗旨意識,這與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高度契合。學習焦裕祿精神,要一點一滴學習焦裕祿同志的事蹟,一一句學習焦裕祿同志的言論,學深悟透,觸及靈魂。

首先,要學習焦裕祿同志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艱苦奮鬥精神。奮鬥精神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焦裕祿同志參加革命工作十八年,勤儉節約,艱苦創業。他到蘭考後,厲行節約。在生活上,帶頭取消幹部“副食補貼”這本特權證,並以自己的家庭作背景,制訂了《幹部十不準》,規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時侯都不能搞特殊化。工作上,廉潔自律、克已奉公,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羣眾,與蘭考百姓同甘共苦,永葆勞動人民本色。他穿的一件上衣,不知補過多少補丁。他穿過的一條棉襪,僅補丁就補過二、三層,這些都烙在我靈魂深處,深深教育了我。

第二,要學習焦裕祿同志真抓實幹、尊重規律的求實精神。求實精神是焦裕祿精神的靈魂,他以自己親經親歷的實際行動,堅持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踐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尋找着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面對蘭考“三害”,不是坐而等待國家的救濟、上級的扶持、財政的撥款,而且組成調研隊伍,親自帶隊,行程5000多裏,查清了全縣84個風口,走遍了蘭考的村莊,瞭解了人民羣眾的疾苦,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摸索出了自然條件和客觀規律,找到了改造蘭考、戰勝自然災害的正確途徑。

第三,要學習焦裕祿同志面對挑戰、迎難而上的大無畏精神。大無畏精神是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內容,困難面前不退縮、不畏懼,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寶貴品質。焦裕祿同志身患重病,在肝癌晚期,面對病魔的折磨,他豪無畏懼,把藤椅的靠手生生頂破一個大洞,這是何等堅強的毅力!連生死都置之度外的共產黨人,還有什麼困難,什麼自然災害戰勝不了的呢?每每搶險救災,生產第一線都見他的身影,身先示卒,以身作則,和人民羣眾打成一片。

第四,要學習焦裕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奉獻精神是焦裕祿精神的鮮明特徵。焦裕祿一生清正廉潔,無私奉獻,不怕苦,不畏死,不為名,不圖利,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生前沒有把沙丘治好,死後我也要看着你們把沙丘治好。”這是焦裕祿同志的最後遺言。他不僅把自己的生命無私奉獻給了蘭考大地,更是把他那無私奉獻、戰天鬥地的精神豐碑矗立在了人民羣眾心中。

第五,要學習焦裕祿與民同憂、為民解困的公僕精神。公僕精神是焦裕祿精神的本質,集中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他視人民羣眾如父母,他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伏首甘為人民公僕。有一對孤寡老人,生活無依無靠,在大雪紛飛的嚴冬,焦裕祿首先想到了這兩位老人,一大早趕到老人家裏,噓寒問曖,送去禦寒衣物等,並説:“我是你的兒子,是毛主度派我來看望你們的。”

學習焦裕祿精神還要科學找準方法步驟。xx強調“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深學,要用心感悟,感受他“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思考他“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走訪調研的求實作風,領悟他“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和“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子女、親屬謀取任何好處”的道德情操。細照,要認真反思。從思想上反思自己為什麼深入羣眾的時間少了,為什麼與羣眾的距離遠了,為什麼不能夠把羣眾當成親人看待了?追根溯源,從思想和行動上徹底轉變,樹立新時期黨員領導幹部的良好形象。篤行,要抓好落實。作為市文明辦主任,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全市精神文明戰線的同志在思想上、行動上向焦裕祿同志看齊,正確對待羣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二、站穩羣眾立場,大力踐行焦裕祿精神

xx指出,“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50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卻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艱苦奮鬥、執政為民的強大思想動力,永遠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我們雖然與焦裕祿所處的時代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面對羣眾,做好羣眾工作。羣眾性是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特徵,是黨的羣眾觀點和羣眾路線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體現,要把羣眾觀點、羣眾路線貫穿於工作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辦成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一)更加註重發揮羣眾的主體作用,激發羣眾熱情,讓羣眾唱主角。做到謀劃思路向羣眾問計、查找問題聽羣眾意見、改進措施向羣眾請教、落實任務靠羣眾參與、衡量成效由羣眾評判。一是充分尊重羣眾的首創精神,認真總結羣眾的新實踐、新創造,積極推廣羣眾的好經驗、好做法。二是廣泛調動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決不自以為是、對羣眾指手畫腳。三是堅持把羣眾滿意、羣眾贊成、羣眾高興作為衡量創建工作的標準,在評定各種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時廣泛聽取羣眾意見、真正尊重羣眾的選擇。

(二)更加註重提升羣眾的生活品質,努力改善民生,讓羣眾得實惠。利民惠民是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原則。這就要求創建工作必須在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上下功夫,提升羣眾的生活品質。一是堅持從實事做起。從羣眾關心的生活環境、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窗口服務入手,加強城鄉衞生環境整治,加強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加大食品、餐飲、市場的監管力度,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培育行業新風。二是堅持常抓不懈。着眼於精神品質的塑造、道德觀念的形成、優良風尚的樹立,不搞一陣風、走過場,突擊應付檢查,堅持常抓不懈,力求積久為功。三是堅持抓實抓好。堅持每一項工作都有目標、有步驟、有措施、有力度,堅持抓基層、抓基礎、抓典型、抓載體,努力取得羣眾看得見的效果。

(三)更加註重滿足羣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真心服務羣眾,讓羣眾樂於接受。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要做到以文化人,就要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找準羣眾訴求與精神文明創建的契合點,以羣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第一信號,提高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搞清楚應該滿足羣眾什麼。堅持滿足需求與引導需求“兩手抓”,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貫穿到各項文化活動之中,緊密聯繫社會生活實際,積極解決羣眾關注的重大問題,才能使羣眾在普遍受益中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入持久動力。

(四)更加註重培育特色和品牌,搭建實踐平台,讓創建工作上水平。堅持創新內容與創新形式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我市豐厚的地域特色文化資源,突出地方特色、行業特色、部門特色,擴大成效,打造品牌,提升精神文明創建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我們在聯繫實際、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以“樂幫”作為全市志願服務統一標識和品牌,下一步要加快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打響“樂幫”志願服務品牌,促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讓志願者遍佈城鄉每個角落,成為一種新生活方式和價值追求。

三、掃除“四風問題”,時刻弘揚焦裕祿精神

我們現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就是為了進一步增強黨和人民羣眾之間的血肉聯繫,要把焦裕祿精神當作一面鏡子,從裏到外,從上到下,反反覆覆照一照,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差距中增添動力和措施。

一是堅持“嚴”當頭。古人論為官,推崇“清、慎、廉”,常言“公生明,廉生威”。為官做人,首要的就是把自身修煉好,樹立和恪守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權力觀和政績觀,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高地,始終嚴守廉潔自律這條線,做到慎權、慎獨、慎微、慎初。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在思想上、學習上、查擺上、整改上真正嚴起來,把問題找準、找實、找到位,達到紅紅臉、出出汗、醒醒腦、治治病的目的。“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説到底,是約束。是約束,就會對人產生不舒適的感覺。俗話説得好:“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堅持下去,養成習慣,就能將不舒適變成下意識。

二是堅持“實”為本。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黨員幹部的作風體現在謀實事方面,而不是誇誇其談。作為一名從事精神文明建設的同志,必須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從實處謀劃、從實處抓起,落到實處、增進實效。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設,不象有些工作那樣見效快,必須從細小做起,從點滴做起,抓結合點,抓載體,“虛”事實做,一項一項落實。認真研究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創建的特點、規律和途徑,找準突破口和着力點,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城鄉公共文明指數。加強溝通協調,強化工作保障,理順工作機制,爭取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形成強大合力。

三是堅持做到“嚴實”互促。“三嚴”不立,“三實”就成空中之樓閣,只有做到“三嚴”才能打牢“三實”的思想基礎;沒有“三實”,“三嚴”就成了空洞的概念;“三嚴”與“三實”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相互轉化、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不可偏廢。要找准以“三嚴”與“三實”兩者的辯證關係,以“實”的作風,“嚴”的標準,從“嚴”築底,“實”處發力,把“三嚴三實”貫穿做人從政全過程,做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乾部。

四是大力弘揚蘇區精神,踐行蘇區幹部好作風。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與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的蘇區精神內涵高度一致,要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貫徹到全部工作之中,掌握羣眾工作方法,提升羣眾工作能力,大力弘揚蘇區優良傳統和作風,爭做蘇區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再創新時期第一等工作。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要以xx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以焦裕祿為榜樣,以十分過硬的作風樹形象、聚民心、促發展。

百村調研實踐見聞和心得體會2019調研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韋雲福

在辦公室領導的關心下,我有幸參加了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組織的百村調研實踐活動,雖然只有短短六天時間(從 6月8日——13日),但通過在內蒙古太僕寺旗訪談、參觀等活動,期間所見所聞所感,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回憶。

赴太僕寺旗的是百村調研第15團,全團20人、分為4組,其中:兩組人員奔赴牧區,另外兩組人員則扎入農區。我分在第一組,到了條件比較艱苦的農區——太僕寺旗紅旗鎮紅旗村。調研的組織協調工作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團委負責。

太僕寺旗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轄下的一個旗,背靠錫林郭勒大草原,面對經濟發達京津張地區,是個經濟上以農牧業為主,人口分佈為漢蒙融合的經濟欠發達地區,是國家級重點扶貧開發旗縣之一。

在太僕寺旗期間的感受,可以説是沿着期待——愉快——沉重——希望——理性思考的心路,在馳去的車上,可以盡情欣賞着草原的美景,碧草藍天,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但抵達目的地後親歷了種種感動和震撼,我的心情也不斷在困惑和希望中沉浮。

一、困惑——農村的未來在哪裏?

這些年農村一直在發展,我們也耳聞目睹了許許多多脱貧致富的例子,但與此同時,親歷了農村的許多衰敗的現象,特別是農村“三化”——農莊空心化、農業副業化和村民老齡化,讓我深切體會到中國農村全面發展的複雜程度,心情沉重之餘,也不斷激發我們更多的思考:中國農村的未來在那裏?

(一)人口萎縮加劇

進入村裏,最先映入眼簾的是農村的一幅蕭條景象,令人震驚的是農村嚴重萎縮——幾乎是全方面的。村子不大,有1500多人,低矮的平房就撒落在南北走向1公里長的公路兩旁。走上大街,舉目之下也看不到幾個人,青壯年人更是難覓蹤影。據瞭解,45歲以下、具有較強勞動力的青壯年都跑到周邊的城市打工了,只剩下走不動的老人、沒有能力帶走的小孩,人口流失90%左右,並且返鄉創業者寥寥無幾,人口結構和戰爭年代相似,老齡化、空巢化非常嚴重,這種現象在當地極為普遍。我們一位調研團員住在一個三口之家,但這個“三口之家”卻是隔代家庭——小女孩的父母外出務工,留下爺爺奶奶照顧生活。有天早上到地裏一看,兩個老人在廣袤的草原上彎腰耕作,那一幕給人以夕陽西下的悲涼感。

★實錄1——“一切都在萎縮,人們不願多生孩子,青壯年出去打工,再過20年,現在會種地的都老了,村裏就沒有勞動力了。”太僕寺旗紅旗鎮紅旗村王支書説。

★實錄2——“村裏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裏缺乏一個年輕的帶頭人,勞動力也不夠。”太僕寺旗紅旗鎮紅旗村養雞專業户張大哥説。

(二)產業空洞化嚴重

與人口萎縮伴生的問題是農村產業空洞化,基礎設施匱乏。勞動力不足直接導致農業邊緣化,一些農民企業家也不斷反映,在農村僱不到壯勞力,連老年勞力也不易僱到。經濟產業萎縮又影響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紅旗村基礎設施條件在太僕寺旗已算較好,公路比較平坦。但由於人口外流嚴重,鎮上沒有集市,街道兩邊少數的商店也是門可羅雀。鎮裏唯一算得上工業的是一家加工馬鈴薯產品的作坊,那是糧站關閉後已經轉讓給一個返鄉青年創業使用。公共服務部門也在萎縮,公共服務產品嚴重不足。當地郵局因為業務減少已經虧損撤走,僅有的兩家電信營業廳也都已經關門,只有信用社還開着門。交通發展的滯後在經濟變化日新月異的今天更顯得不可思議,雖然路況還算不錯,但公路上來往的車輛少得可憐,這和一些南方農村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當初國家支持發展交通所配套建設的新車站,投入20多萬元後,由於官商勾結,車站路權已轉包私人,村民出行旗裏只能依靠壟斷的早晚兩趟班車,在交通發展迅速的今天反而陷入寸步難行的境地。

★實錄3——“很喜歡看報紙,但現在郵電所撤走了,只能等20多天才能看到報紙,如果有快遞還得到旗裏取。”紅旗村村支書説。

(三)持續發展能力欠缺

歷史上,太僕寺旗曾是個水草豐美的地方,但由於在市場經濟改革的大潮中始終處於價值鏈低端,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還比較落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比較多。近幾年,國家政策向農村傾斜力度加大,旗裏農村經濟發展比過去提高了很多,但仍處於國內較低水平。而且,環境惡化、人口流失等新問題的出現,加劇了這種惡性循環,逐步失去了持續發展的能力。

目前,太僕寺旗仍以農牧業為主,但農業基礎薄弱,資源稟賦不高,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又缺乏拉動規模經濟的工業,缺少對人口和投資的吸引力,因此自身經濟造血功能嚴重不足,近半財政收入來自於中央和自治區劃撥,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差。

村裏普遍每户都擁有土地四、五十畝以上,但農業基礎建設嚴重滯後,大約只有20%具備灌溉條件,其他完全靠天吃飯,近幾年遇上乾旱,種地更是血本無歸,即使擁有灌溉條件,由於地下井水越抽越深,成本越來越高,村民郭大哥説,盼望下雨就像盼望過年一樣,但連年乾旱,今年至今基本沒下什麼雨,主要依靠着種植玉米養豬的他很着急:“下一場雨能讓我節約1千元,兩場雨2千元,三場雨就是幾千、上萬元了。”由於種地難以改善生活,導致勞力大量外流,脱貧致富極為緩慢。

我們被安排住在村裏相對較好、有一定接待能力的農户家裏,但我所客居的那家户主郭大哥,是村裏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加入了養豬合作社,還當上了沼氣服務站站長。經過多年打拼,現在通過種地釀酒養豬,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改善,年純收入2、3萬元,相比多數村民要高很多,但生活仍然清苦單調,終日早出晚歸、辛苦勞作,飲食上也大多是極其簡單的麪食,蔬菜極少,並且幾乎沒有任何文化娛樂生活,像他這樣返鄉並堅守來的青壯勞動力鳳毛麟角。

★實錄4——“(國家)政策好了,老天不幫忙了。”紅旗村村民最擔憂的是持續幾年的乾旱。

★實錄5——“這邊連旱了三年,每年都打不下多少糧食,我們吃的都是從外面買來的。”躍進村村民談到糧食產量時説。

(四)教育發展困境

主要還是貧困的直接影響。到達太僕寺旗的第一天,借捐贈電腦的機會,我在保昌三中和一個學生進行了一次成長對話。“長大了想當醫生”,説到這,七年級的小女孩崔穎臉上這才有了憧憬的笑容,此前突然面對我們這些來自北京的叔叔阿姨,説話一直怯生生地。“為什麼呢?”“因為爸爸得了癌症晚期,沒有錢醫治。”這個因為貧困而有點自閉的小女孩由於營養不良,個子明顯比同齡孩子矮小很多。學校的伙食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説遠遠不夠,主食只有饅頭,每週二、五才有一點肉吃,回家對於她來説過於奢侈——在正藍旗的家距離學校1個多小時、要花60多元的路費,而她每個月生活費只有100元。她希望將來能考上一所好點的大學,但那畢竟對於這個過早經歷家庭、生活的辛酸與無奈的孩子來説,還是有些遙遠,她將來要走的路還很長,不知道稚嫩的肩膀和受傷的童心能否讓她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裏順利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其次是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太僕寺旗留守兒童比較嚴重,這是“三化”派生的龐大羣體,他們正當成長期,本應有一個天真燦爛的童年,卻被很多灰色甚至血色籠罩,對心靈造成傷害,成為我國一個重大社會問題。

由於長期得不到關愛,管教缺失,很多留守兒童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有的甚至走入犯罪道路,寶昌鎮一位中學老師説:“學校裏留守兒童很多(佔全部學生40%—50%),我們也採取了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但因為父母常年在外,這些學生受到的關心比較少,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去上網來排遣他們的孤獨感,而孩子的篩選能力往往是很弱的。因此僅靠學校教育遠遠不夠,希望能夠有機會把孩子帶到北京等大城市、大環境鍛鍊,加強心靈溝通,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大量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也讓當地共青團組織、老師開展青少年工作面臨挑戰,旗團委每年工作經費只有1萬元、鄉鎮團委沒有辦公場所,“我們不缺工作能力,也不缺工作熱情,但是真的很困難,就是想去尋求幫助。”一位團幹部説。

葛老師是紅旗村國小少先隊輔導員,給我們提供了大量有關留守兒童問題的資料。臨走那天清晨,我們特意到學校去轉了轉,眼前一幕令人心酸。不需要着落很多筆墨,等到他們吃早餐的時候就去看看,其情景非常具有衝擊力。看着那些遠離父母(遠的距家60裏)寄宿學校、天真幼稚的國小生,手捧盛着缺乏營養的飯菜的飯盆四散開來吃飯,心靈上受到的震撼是我們這些在大城市裏過着舒適的現代生活、在機關食堂裏享受着豐盛午餐的人所難以想象的。

此外,人口萎縮也給教育資源整合帶來的新問題也令人擔憂。紅旗鎮原來還有一所國中,但去年由於生源減少已經撤銷,學生只能遠離父母來到生活成本更高的縣城寶昌鎮就讀。而紅旗國小則遷入原紅旗中學校舍,但前景仍然讓人不敢樂觀,“最遲熬不過明年,國小也將要取消(併入縣城)”,村支書説。而且,由於孩子太小,到縣城裏生活和學習難以自理,有條件的家長到城裏打工陪讀,沒有條件的,孩子最終的命運恐怕還是輟學。

★實錄6——“沒人的時候,我總是自己哭,不是傷心,是感激感動的眼淚,為了一個養大了三個兒子又養孫女的老母親。”寶昌三中一個學生説出自己的心聲,父母外出務工多年,奶奶撫養她長大。

★實錄7——“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家人的陪伴。”紅旗村國小生文敏這樣回答我的問題,我想到她外出打工的父母,突然覺得這個問題有點殘忍。

(五)基層幹部執政能力缺陷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此行我深深體會到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執政能力對於“三農”發展太重要了,可謂任重而道遠。落實國家政策、規劃農村發展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基層幹部的素質和能力。“人民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調研走訪中看到,羣眾對那些充滿熱情、幹出實事的幹部口碑極佳,但也對貪腐乾部深惡痛決,認為是制約農村發展、影響農民幸福感的痼疾,最突出的是貪污腐敗和政策執行力低下。

一方面是部分村幹部不願放棄既得利益,國家的好政策到了村幹部家裏就出不來。臨到選舉就使用賄選影響民主選舉,甚至勾結黑惡勢力打擊報復,讓老百姓“有怒不敢言,有言不敢怒”,有時被逼無奈通過賄賂才辦妥事情。另一方面羣眾深受其害卻投訴無門。比較典型的是有些村子不大,但青壯勞力都流失了,只剩下老弱病殘幼,而村幹部家裏兄弟十人,勢力龐大,即使村民直接選舉也難阻其控制村委會。因此有的村民希望村幹部選舉也搞任前公示,投訴有門,但又顧慮“天下烏鴉一般黑”,一些基層幹部能力素質可見一斑。現在,村幹部待遇有旗財政保障,更缺乏謀大局、幹實事來推動農村發展的意願和動力。

★實錄8——“村幹部都開上高檔轎車了,老百姓有苦沒處説”,

“政策好,但可憐來可憐去,只是苦了老百姓。”

“政策是好的,但老百姓不敢去接受,不是因為(政策)不好,而是對具體操作過程和效果沒有信心。”

——紅旗村村民對惠民政策落實不到位申訴無門。

★實錄9—— “中國農村的民主改革搞好了,村幹部是個犧牲品。”紅旗村支書有點反對村民直接民主選舉。

★實錄10——“腐敗也有推動力。”費了很大勁才爭取到自己的項目,紅旗村一個青年致富帶頭人有點高興,但透出更多無奈。

這幾年,國家政策鼓勵大學生村官到基層鍛鍊,為“三農”發展服務,確實取得了很多成效,但出現的問題也不少。

★實錄11——“我希望能住到村裏來,這樣才能增強村民對我的認可,有利於開展工作。也希望能真正參與到村委會的具體事務中去。希望我們四年合同期滿後,能給轉成正式的工作。”一位大學生村官談到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希望時説。

★實錄12——“看待遇唄!”紅旗村支書看待如何留住大學生村官時説,一些村官平時都在鎮上或旗裏,根本沒有深入農村。

二、希望——前進的映像

存在那麼多問題,難道農村就沒有希望了嗎?調研期間,我們同樣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感動:農民嚮往美好生活的樂觀,對黨政策發自內心的擁護,還有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很多基層幹部的堅守……更有中央實施農村改革、支農惠農政策的決心,xx—xx年,我們黨頒佈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8年聚焦農村,加快加強對農村的扶持力度,要從根本上轉變“三農”發展的落後狀態,讓我們對中國農村未來發展的充滿希望和信心。

如果問道:中國共產黨最堅定的支持在哪裏?我一定會説,不是在城市,而是在農村;不是享受着現代生活的城市中產階級,而是依然掙扎在貧苦邊緣的農民。革命時期,正是依靠農村根據地,中國共產黨才得以發展壯大,奪取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建設中,也是“三農”默默地無私奉獻,中國的工業才有了長足發展;直到今天,農民還忍受着許多人的歧視,為城市的現代化作出巨大犧牲。但在與農民的訪談中發現,雖然他們生活還很清貧,雖然很多政策還沒有落實到位,但只要提起我們黨和黨的政策,發自內心的擁護溢於言表,中國農民真是太淳樸、太善良、太懂得知足了!xx年,xx總理到湖南雪災區慰問時説:“我常聽到羣眾自發地説出對政府的感謝,但我認為真正應該感謝的,是人民。”從另外一個角度説,8億農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票倉,沒有理由不去反哺農民,讓他們不用背井離鄉,就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實錄13——“在99年,有個孩子特別優秀,成績數一數二,但沒趕上國家‘兩免一補’的好政策,還是輟學了,在地裏還捧着書本看,特別可惜。”紅旗村農民郭大哥感歎現在的政策好多了。

★實錄14——“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政策出台,使農民的日子早日富起來,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台階!”紅旗村農民郭大哥説出自己的心願。

但農村沒有一味等待和索取,紅旗鎮黨委任書記向我們介紹當地發展規劃時,雄心勃勃地説,紅旗鎮要在“十二五”結束時,經濟水平要比目前翻一番。在我客居的那位户主郭大哥,僅有國中文化,17歲就外出打工,挖過9年煤礦,擺過蔬菜水果攤,做過玉米花和糖葫蘆小生意,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始終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又經歷了種地釀酒養豬的多次挫折,終於練就一手技術,成為村裏青年致富帶頭人,雖然事業剛剛起步,但不忘記貸到款事業發展壯大了要向村民傳授自己的技術,將來有一天帶領村裏共同致富……像這樣感動的事例很多。

★實錄15——“國家政策扶你,你得願意站起來,要不白搭。”紅旗村住户劉大嫂評扶貧。

★實錄16——“其實每天干活我全身都麻木了,也只是靠着信念在支撐,因為我知道,只要好好幹,總能幹好。” 紅旗村住户郭大哥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令人感動。

農民的質樸真誠永遠都那麼令人感動,也是中國社會幸福和諧的希望所在。紅旗村治安狀況很好,郭大哥家裏養着很多豬,院落裏停放着拖拉機、雖然也拴着狗看護,但大門都是敞開的,人際間信任和坦誠要比城裏好得多,我們住上幾天,對人戒備之心也少了許多。農民已經為中國維護穩定大局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將來中國社會的要更加和諧,很大程度要依靠農民和我們黨的魚水之情。

★實錄17——“我作為一個返鄉創業青年,很感謝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心。我一定再接再厲,幹好家鄉創業,能帶動更多的農民走上富裕之路,做出自己的貢獻。” 紅旗村住户郭大哥自身艱苦創業,卻不忘黨的恩情。

★實錄18——“你們今天就要走了,我心裏特別複雜,(凌晨)四點鐘就睡不着了。” 紅旗村住户郭大哥對我們依依不捨。

三、推動“三農”繁榮穩定發展的幾點思考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這些年來,太僕寺旗的農村面貌有了顯著變化,但似乎仍然面臨着諸多難題,特別是糧食、人口、生態問題還很突出。人口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尤其是連年乾旱,地下水位劇減),糧食難以自給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最終結果是農民生活仍很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所以必須把培育人口控制機制、完善農田基礎設施、開展生態建設和調整重點扶持政策等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相互之間協調發展和良性循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實行大農業規模生產戰略

這次目睹的農村衰敗景象有點超出我的想象,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崛起、大力實施農村改革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這種景象極不符合發展趨勢。“三農”舉步維艱,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三化”中的農業副業化,直接影響糧食生產,低收入無法維持生活,又直接導致大量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掙錢。類似太僕寺旗農區這樣的地區,無法像江南魚米之鄉那樣,坐擁自然資源稟賦,僅靠小農生產經營即可衣食無憂。北方平原和牧場土地遼闊,但自然資源條件、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較差,“靠天吃飯”的困境更為突出,自我保障能力較差,一旦連續收成不好,農民返貧、人口流失、土地荒漠化、農業副業化立即浮出水面。

因此,有必要實施大農業規模生產戰略,採取集體農莊產業化經營的方式,就像現代企業制度一樣,在不改變農民土地權益的前提下,建立企業+合作組織+農户的利益聯合體,統一規劃、合作生產、集中管理,實行種養加、供產銷、農工商一體化經營,發揮生產技術、設施建設的規模優勢,比如農民土地集中管理後,可以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更快地走向集約化、自動化,提升生產效率、保障能力、市場話語權等農業產業鏈價值,把農村從“原始材料生產基地”轉化為全面開發、深化加工,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

(二)大力推行開發建設式扶貧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村發展多種多樣的合作社,多建一些種養合作社,多成立一些綠色環保節約的沼氣站,幫助農民通過努力獲得自身發展,要比直接撥款救濟要有效得多。中國農村基本上是小農經濟狀況,農業起步低、規模小,依靠原始積累來脱貧致富存在風險大、效率低、見效慢的先天性弱點。一大批農村青年特別是返鄉創業青年,是農村人才中的精英,有志氣、有思路、有技術,但苦於缺乏信貸支持,無法啟動創業計劃或擴大再生產。在太僕寺旗調研期間,那些青年致富帶頭人有的希望擴大生產,還有的希望創立合作社帶領羣眾致富,但普遍面臨的最大困擾是缺乏信貸支撐,大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少,農村信用社貸款則條件苛刻。如果中國多幾個像孟加拉鄉村銀行和尤努斯這樣的金融機構和銀行家,多提供一些小額貸款,那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脱貧致富來説,是一個很大的福音。大批農村精英去創業,農民企業家成長起來,這是農村的希望。

(三)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從黨的十六大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以來,“三農”工作一直是全黨和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已連續發佈8個涉農一號文件,農村發展加快,農民收入也有恢復性增長。但城鄉二元結構形成的兩種制度安排和政策產生的矛盾日益凸現,城鄉居民收入差別繼續擴大。以目前國家經濟水平,完全有能力加大反哺“三農”力度,將更多更好政策向“三農”傾斜,可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同時,農村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分解了城市發展壓力,確保社會穩定發展。

(四)改革農村民主制度促進農村全面發展

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中出現一些濫權、腐敗現象,支持農村健康發展,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必須要有廣泛的民主監督和公正嚴明的黨紀國法。特別是與過去相比,農村發展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遠不是很多人心中往日的舊農村概念了,比如農村“三化”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一個大問題,對農村民主造成很大影響,遠遠超出“三農”範圍,成為中國一個重大社會問題。我深感迫切的是,新形勢下應切合實際,針對農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中的新問題早日進行研究解決。

四、難忘的經驗和體會

“很苦、很累,但很充實。”這次調研實踐讓我感悟很多。雖然時間很短,但對於我們這些久居城市、常坐機關的青年來説,得到了很好的歷練,錘鍊了為人處事作風,提高了思想認識境界,收穫了終身受益的財富,是一次終生難忘的人生經歷,希望將來這種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一、瞻前顧後,提高了組織協調能力

調研團安排我為第一組組長,開始就面臨這很大的壓力。一是人員少,完成調研任務主要依靠4個組員,在調研團中,我們是人數最少的一個組。二是組員頻繁變動給組織協調工作帶來困難,短短几天就變動了五次,直到出發當天仍在調整。出發前,我抓緊時間根據組員年齡、性格、特長等確定分工,詳細做好調研期間工作計劃;調研期間,帶領組員有步驟、有計劃地落實調研任務,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及時調整工作;回京後,為圓滿完成調研任務,第二天即強化責任,制訂了詳細的後續工作安排。組織工作得到了調研團長的充分肯定,很好地發揮了帶頭作用,很多做法成為調研團的榜樣。調研結束時,陪同調研的太僕寺旗委李村民副書記這樣評價:“準備工作認真細緻,方式方法靈活,調研真實深入。”

二、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多做貢獻

毛主席説:“不僅要讀‘有之書’,而且要讀‘無之書’”。長期在城市生活,習慣了“眼睛向上”的工作思路,讓我們脱離實際、缺乏對社會尤其農村發展變化的認識。這次深入三農,真正體會到了“實踐出真知”的精髓,切身感受到基層是充滿羣眾智慧的肥田沃土。六天時間雖短,但我們瞭解到更多民情社情,瞭解到更多農民的心聲、訴求和困惑,體會到了農民歡迎什麼、反對什麼、期盼什麼;挖掘到更深的問題本質,看清農村發展存在哪些真問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讀懂了很多農民對美好生活的真摯期待和質樸理解,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大啟發,為將來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帶領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更多作用。

三、聚積情感,幹出實事

“樹高千尺不忘根,飲水思源不忘本。”我來自農村,卻又“脱離”農村,這次帶着感情沉下去,是一次心靈迴歸之旅。六天下來,在中央國家機關青年面前強化了工委意識,結下深厚的友誼。更在農民兄弟中展現了的國家機關幹部的優良作風和良好形象,我的住户户主郭佔軍大哥對我説:“你們不抽煙、不喝酒,好招待!”

到“三農”中去,和農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收拾行李離村返回太僕寺旗時,我們和住户家人依依不捨,相約回首再到村裏“走親戚”,郭大哥在給我寫的信《百村調研·國家機關幹部到我家》中説:“他們的到來,受到了周邊百姓熱情的接待……農民兄弟都希望,像這樣的活動多搞一些,把農民的心聲帶到中央……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政策出台,使農民的日子早日富起來,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台階!”他們的殷切期待,更讓我萌發了與基層建立長期聯繫支持幫扶的念頭。臨行前,我們共同用一首《走向復興》的歌聲,表達了對農村的關注和農民的真摯感情,還有對草原青年盛情歡迎的誠摯感謝。太僕寺旗之行的一幕幕已徐徐消失在身後,但腦海中服務“三農”的想法越來越明亮清晰……

6月15日,《新聞聯播》節目播出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和目標,國家惠民惠農政策一定會越來越多,我衷心希望太僕寺旗乃至中國“三農”能夠抓住機遇,未來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會計系“百家明星校友企業調研活動”心得體會2019調研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終於圓滿結束了,這樣的日子讓人很難忘。

通過這一週的校友企業調研,我學到了不少東西,而這些東西,很多是用語言所無法表達的。

從前期籌備到工作的最終圓滿完成,所有的人都付出了很多,但大家毫無怨言,一直堅持到最後。沒有人喊累,沒有人叫苦,就是這樣,在熱浪滾滾的夏日下堅守着自己的崗位,拼搏、奮鬥、努力。這讓我體驗到了一種強大的團隊精神,一種只求付出不索回報的團隊精神!

此次調研分成六個小組進行,每小組三人,一名組長、兩名成員。各小組各自根據校友通訊錄聯繫校友企業,展開行動。白天,根據之前聯繫好的企業去所在單位調研,晚上回來大家在一塊交流感受。每一個日出與日落,都在忙碌奔波中度過。這樣的日子,很充實!

會計系校友,很多都已經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不管是商業企業,工業企業,還是行政事業單位、醫院,都有會計系校友的存在,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在與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們交談過程中,讓我更加清醒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下我就從幾個方面來總結一下這一週來的心得:

一、做好人生規劃

走出高中,步入大學。很多同學都鬆懈了,一下子失去了目標。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要做什麼,或是做什麼都不起勁。

很多人缺乏清晰、明確的人生目標。到底要做怎樣的人,到底要幹什麼樣的事業,這些對於很多人而言毫無概念。大學環境實在是太優越了,太舒適了,外界的誘惑讓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變質,墮落。

人一旦失去了目標就好比航行在大海中的小舟失去了方向,結果不堪設想。

我們應該明確自己進入大學的目的是什麼,要對自己有一個合理清晰的人生規劃,認清自我,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制定出短期目標和長期規劃。只有明確了自己幹什麼,怎麼幹,才能夠在以後的日子裏奮鬥,拼搏。

其實在大學校園裏,有目標的人和沒目標的人是很容易區分開來的。你會看到,那些有目標有方向的人不會浪費一點時間,他們不會整天窩在宿舍或者是沉迷於網絡,他們已經提前在為自己的人生努力了,而你再看看那些沒目標的人們,上網,抽煙,喝酒,談戀愛,盡情揮灑自己的青春,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大學是一個競技場,一種人成為了人才,一種人成為了人渣。

很多學生都説畢業之後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幹些什麼。其實説到底還是沒有目標。所以,訂立目標很重要,目標就是動力,讓人可以不斷前行。

二、丟棄大學生的優越感

訪談交流中,學長學姐們的話對我感觸很大,我開始不斷反省自己。

社會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當代大學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大學生,就比別人優秀,就比別人強,有些人甚至要求公司怎麼樣怎麼樣。其實走出校園,你就什麼都不是。現在的本科生已經比比皆是,更不必説大專生了。處在信息科技大爆炸的時代,我們要學會的是去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讓社會來適應我們。社會是一個冷麪孔,很多時候你十個笑臉也換不來人家一個正眼,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所以,不要覺得上大學就已經出人頭地了,大學只是一個提升自我價值的平台。你要利用一切有利的資源來鍛鍊自己,而不是時刻以主人翁的身份來看待身邊的人,現在的大學生已經是弱勢羣體。如果到現在還認識不到這點,就太危險了。

三、學好知識、鍛鍊自己

大學是我們追求更高層次知識的學府,所以學習始終是第一位的。作為學生,學習畢竟才是我們的天職。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只是學習,那樣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書呆子而已。這樣的人,也是要被社會淘汰的。

理論知識一定要學,將來不管從事什麼,始終都是一種儲備。但在學好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具備各方面的能力。人際交往、為人處世、説話辦事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遲早要學的。

大學其實是一個小社會,一定要好好鍛鍊一下自己,畢業之後,進入企業單位工作,就不避免要處理與同事的關係,與上下級之間的關係。領會領導的意圖,察言觀色等等。很多問題都是書本所解決不了的,所以我們要提前鍛鍊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具備這樣的素質和本領。有時候,這些方面甚至會發揮出比知識更重要的作用。

四、好好學習,多考職稱

從目前的社會來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有人曾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站在北京天安門上扔下一塊磚頭,砸暈的十個人中,就有八個是研究生。”由此可見,北京的人才需求已經達到了何種程度。

作為一個大專生,在學歷方面,我們不佔什麼優勢。如何才能讓自己脱穎而出,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很現實的一個突破口就是多考證,多考職稱。學習會計,要考的證太多,會計證、初級會計職稱,中級、高級、註冊會計師。我們要利用在學校有利的環境刻苦踏實的學習,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為了自己的未來奮鬥!

五、會計實習,加強動手能力

現在企業反映的問題之一就是當代大學生理論知識很紮實,但實際動手能力太差,企業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來培養。

基於這個問題,我們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利用暑假或者課餘時間去一些會計理財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專門從事會計工作的專業性機構鍛鍊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是必要的。把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上去,畢業找工作無疑增加了制勝的籌碼。

通過這七天的調研活動,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懂得了不少道路。我很幸運能有這樣一個機會,這些感觸和經歷將會成為我一筆寶貴的財富。在我失落迷茫時,在我懊惱想放棄時,我會想到它們,它們會讓我增加力量,恢復鬥志,不斷前行!

我會記住和大家在一塊難忘的七天,這七天來,雖然很苦、很累,甚至有時候坐在公交車上都能睡着,但我很快樂,因為有一羣有理想,有鬥志的人一直陪着我,堅持到底,義無反顧。感謝你們,讓我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一種團隊精神。

難忘的暑期社會實踐,難忘的七天美好時光!

暑期三下鄉調研心得體會2019調研心得體會(4篇) | 返回目錄

懷着一顆熱情與好奇的心,我們將年輕的熱血灑在了長沙七月的酷暑天氣中。頂着烈日,冒着高温的襲擊,我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三下鄉”的社會實踐。短短的十幾天的實踐生活中,我們體會了為採訪而被拒之門外的苦澀;我們體會了為得到有效問卷而“厚着臉皮”請別人填寫的用心;我們體會了為設計出一份問卷而頻頻的加點開會的辛苦。為了調研,我們奔走於長沙各市區內的大街小巷中;為了調研,我們奔趕於各輛公交車上;為了調研,我們用心去記錄這一切的一切。回味着十幾天的經歷,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明白了很多,十幾天的“三下鄉”生活,讓我感慨萬千…

(一)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有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我認為從這次調研中體會最為深刻的一點。由於組長從我們每個人的擅長點出髮結合我們個人的特點為我們每個人每天定下了不同的任務,以使得我們每天都十分的明確自己應該幹些什麼,該怎樣去幹。“凡事有所預”保證了我們團隊順利的按計劃完成採訪,調研。這讓我明白了,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要時刻有着明確的計劃目標,凡事先“預”。是的,出發之前,一切永遠都是夢想,上了路,才是挑戰的開始,只有當我們堅定目標,帶上目標上路,人生才會發出自己的輝煌。就讓我們像易卜生説的那樣吧:“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刻刻校準並堅定自己前進的目標”。

(二)態度決定一切

美國作家羅曼.皮爾曾説過:“態度決定一切。”

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我們都沒有任何的經驗。當設計問卷、採訪等問題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緊張的心中更是多了一份堅定,我們始終堅信“態度決定一切”,於是,在我們共持的這份堅定地心態下,一切的困難將不再是困難。問卷設計的不好,我們就再加班加點的重新設計,一次採訪不成功,我們就更加勤快的穿梭於市政府、街道辦事處等地。於是乎,正是由於我們這份良好的心態,我們更堅定了完成“三下鄉”的信念。人生就像一趟旅途,沿途中有數不盡的坎坷,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若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乾涸了心泉,黯淡了月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志,人生豈能美好?不由得想起美國成功學學者拿破崙.希爾曾説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之間卻造就了巨大差異。這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則是成功和失敗。”

(三)細節決定成敗

汪中求先生有言:“細節不是“細枝末節”,而是用心,是一種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這一點我也是感悟極深。深刻地記得我們討論了一個晚上的問卷後,好不容易的定下了最後問卷的方案。可偏偏我們忽視了一個小細節,沒有區分單位卷和其他卷,這使得我們的問卷設計的不合格,我們又不得不加班加點的重新設計。由此可見,細節決定成敗這一點兒也不假。

十幾天的三下鄉生活即將結束,但這將是我一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忘不了這十幾天的點點滴滴…忘不了我那些可愛的隊友們,忘不了我們這十幾天中的團結互助、患難與共;忘不了我們那些一起奮鬥、一起流汗所走過的歲月;忘不了,太多的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