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談語文的愉快教學法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28K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應用性的學科,且該學科本身具有生動有趣的內容和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對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優勢,這些因素均有利於語文愉快教學的實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故事、一則笑話、一句幽默甚至一個手勢動作,都可以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材料;一席知心的話、一句讚賞的表揚、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有趣的活動,都可以成為激發學生“願意學”的好手段,都可以帶給學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談語文的愉快教學法

“愉快教育”的實質是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人的全面發展,真正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雙邊作用”,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愉快教育”的特徵:在教育的培養目標問題上,強調愉快發展,在發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展。愉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有助於學生髮展;在受教育者發展的內外因問題上,強調在需要層次上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在處理教育中知、情、意關係問題上,強調以愉快為核心的各種積極情感與認知的互促,達到知、情、意並茂。這三個有機方面,前者是愉快教育的目標之一;中者是愉快教育操作上的支撐點;後者則是愉快教育中貫徹始終的一條主線。實施愉快教育的重點在課堂教學,而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師生雙方各自對教學活動的情感、態度、師生雙方的人際關係和相互作用以及教學的方法。

一、愉快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愉快教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德、智、體、美等諸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個性也能得到健康的發展。當前教育的主要弊端是學校被束縛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中,學生被束縛於沉重的課業負擔中,學生個性受到壓制,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提倡素質教育,使學生適應社會,教師就應根據教學實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其次,愉快教育有利於提高學生素質。提倡愉快教育不僅僅是為了減輕課業負擔,更不是降低教育質量。它以教學的思想轉變為先導,以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核心,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優化育人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以課堂教學為主體,同時着眼於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教育活動的有機結合,把全面發展的教育融合於全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中。

再次,愉快教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語言親切,神態自然,情緒飽滿,心境良好自然會消除學生恐懼、緊張的心理,增強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反之,教師語言晦澀,神態緊張,情緒低落必然會造成學生不安、沉悶和懶散,是課堂成為一潭微波不興的死水,心境即日常人們所説的“心情”,在心理學上講定義為一種帶有渲染作用,比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狀態。

二、實施愉快教學的必要條件

要實施愉快教學,既要語文教師自身樂教,更要學生樂學才行。這是因為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

1、要實施愉快教學,教師本身要“愉快”,否則其不良情緒就會影響到學生,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因此,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必須在上課前及早將不良情緒趕走,迅速進入“樂教”狀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作為現實生活中一個真實的自我、普通勞動羣眾的一員的人民教師,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如果帶着這樣那樣的情緒去上課,肯定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影響到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一旦出現情緒不穩定,必須學會冷卻自己的情緒,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才能進入正常的“樂教”狀態。

2、教師有了愉快教學的心情,還需學生積極配合才能實施愉快教學這一系統工程。因為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活動,缺少任何一方的積極參與均不能算成功的教學。二十一世紀的語文教師的我,已具有素質教育的全新的學生觀,教學活動中已把學生還原到學習主體的地位,能千方百計引導學生進入樂學狀態。

三、實施“愉快教學”的方法

國小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但自制自控能力差,所以作為教師的我教學方法必須靈活多樣,才有助於兒童把學習語文作為一種樂趣,作為一種自身發展的需要。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認為“愉快教學”是優化國小低年級課堂教學效果的好方法。那麼,如何在語文課實施“愉快教學”呢?

(一)圖文結合,説圖學文

低年級文課本中的課文,大多配有與內容相符色彩鮮豔、形象生動的插圖,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幫助學生學習課文的直觀教具,又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材料。所以教學時,應充分利用插圖進行教學。例如教學《操場上》,我先從圖入手,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説話。如“圖上畫了些什麼?”“他們在幹什麼?”“從這些活動中你們最喜歡什麼活動?”接着讓同學們用一句話講講圖上的內容,要“講清什麼時候,什麼人在幹什麼。”這樣大部分學生都能説出“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玩”或“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玩得很高興。”甚至有的説得更詳細“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玩,有的打球,有的拔河,有的拍皮球……”最後,我讓同學們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這幅圖的。

這樣堅持從圖入手,引導觀察,層層深入,由易到難,啟發思維,把具體的語言文字和形象的客觀事物聯繫起來,既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表達的慾望也增強了,學得津津有味。

(二)化文為畫,畫中學文

不光“詩中有畫”,文中也有畫。低年級課文中的許多文章,都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栩栩如生的畫。如《雪地裏的小畫家》、《小小竹排畫中游》、《春風吹》等。因為文字是抽象的圖畫,圖畫是形象的文字,如果一邊讀課文,一邊把文字描繪的內容變成形象的圖畫,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而且可以讓學生把隱性的思維活動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創造一種愉悦的課堂氣氛。如教《春風吹》這一課,文中第一句“春風吹,春風吹”説明春天到了,春風輕輕地吹,於是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長髮飄飄的春姑娘的頭像,笑眯眯的,同學們也笑了。教學“吹綠了柳樹”一句時,我問學生,春天到了,柳樹有什麼變化。學生説:“長出綠葉來了”我緊接着用綠色粉筆畫出一棵剛長出綠葉、在微風中輕輕擺動枝條的柳樹,學生也自然

而然地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於是,我試着讓學生自己理解下一句“吹紅了桃花”,先讓學生認真讀這一句,然後用彩色筆在紙上把這句話所描寫的內容畫出來。學生興趣很濃,都認真地描繪,我請一名學生到黑板上畫,他用綠色筆畫了一棵桃樹,再畫了一些粉紅的桃花。畫完後,我請他説説這樣畫的理由,他説:“因為春天一到,桃樹上就開滿了粉紅的桃花。”我帶頭為他鼓掌,接着放手讓學生自讀這一節後面的句子,同時把句子中寫的內容畫出來。同學們大都能根據“吹來了燕子,吹醒了青蛙。”畫出飛翔的燕子和跳出洞口的青蛙。這樣,學生讀讀課文,畫畫圖畫,説説圖意,沉浸在濃濃的文情畫意中,一篇課文學完,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幅美麗的圖畫,學生們都興奮極了。這種既能學習知識,又愉悦身心的教學活動,何樂而不為呢?只要我們認真琢磨,每一篇課文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三)表演增趣,寓教於樂

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情節生動而又淺顯易懂,可採用“課文劇表演”的方法,既激勵學生主動探求,學到本領,又愉悦課堂氣氛。例如,我在教《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讀通課文以後,根據課文中出現的角色,讓學生自由組合成五人一組,分別扮演小白兔、燕子、小魚、螞蟻和兔媽媽。先讓學生各自認真讀課文,再根據課文的內容來表演,課文怎麼寫就怎麼演,可以互相討論,想想怎麼演才像,特別是對話、動作和表情。接着讓學生離開座位,各小組找地方排練。此時,同學們惟妙惟肖地練習表演,有的互相指正,有的還拿着書,讀讀、演演課堂呈現生動活潑的局面。

之後,請幾組同學到講台前表演,其他同學做“評委”看看他們有沒有根據課文裏寫的來表演。就在大家的評議過程中,我可以瞭解學生哪些地方已經讀懂了,哪些地方還沒有讀懂,相機安排有針對性的訓練,並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評、指導,這樣演演、評評、讀讀、練練,學生不但把知識學得紮實,活學活用,而且課堂上充滿了歡樂,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是處於興奮狀態,各各竟先登台,學習熱情特別高漲。

這種“課文表演”改變了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手段,是學生自己主動參與的過程,老師只是起主導作用,它是一種動態過程,滿足學生“愛動”的慾望,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規律,既學得積極又學得愉快,學得輕鬆。

除外,還可以用“分角色朗讀”、“講故事”等方法來實施愉快教學。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靈活地運用,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求知的願望,從而學得愉快,學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