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德育工作經驗心得體會(精選6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1K

德育工作經驗心得體會 篇1

個人在社會裏,因為時間、地點和環境的改變,他在人生大舞台上的角色也在不斷改變,可能這一刻是上司,那一刻又是下屬;這裏是父親,那裏又是兒子;辦公室是“領導”,家裏卻是“奴隸”。要演好自己的每一角色,在生活的各個舞台上左右逢源,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除了要有高超的演技之外,更重要的是時刻都要有一種角色意識,知道自己此時、此地扮演的是什麼角色,這個角色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哪些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才能演得惟妙惟肖,才能博得“觀眾”的喝彩。

德育工作經驗心得體會(精選6篇)

我認為,作為一位語文教師,認識到這一點尤其重要。我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學生們對語文老師的要求要比其他教師高,如優美灑脱可供描摹的“三筆字”,洋洋千言、文濤雄辯的口才,富有磁性感人至深的朗誦,古今中外無所不知的博學,甚至是舉止文雅或美麗端莊的儀表,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亞於專業演員的演技。其實演技可以慢慢形成,但角色意識必須時時有,因為語文老師常常面對的是不同類型的課,這些課對老師的角色要求完全不同的,如果複習課、新課、活動課都以同樣一種面目出現在學生面前,教學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那麼,語文老師到底要具備哪些角色意識呢?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首先是社會人意識。語文教師必須具有社會人意識。法國教育家、社會學家涂爾干主張:“教育在於使年輕一代系統的社會化,”將“個體我轉化為社會我”。讓學生參加社會語文交際活動,既是語文實踐活動的要求,也是語文開放性的要求、語文教師必須首先“變個體我為社會我”,這是“由自然主體向社會主體發展的必由之路”。

社會處處有語文、生活處處用語文,語文教師必須因地制宜的努力創造更多更好的社會實踐形式,牢記學校小社會,社會大學校思想,才能讓學生經受鍛鍊,增長能力。

有鑑於此,我曾多次組織學生參與語文社會實踐,從社會中學語文,活學活用,增長學生的語文才幹,教學相長。例如,組織春遊,學工學農、植樹種草、慰問軍烈屬、支殘助殘等等,甚至可以創造性的開展一些新穎別緻、生動活潑的語文社會活動,以搭起語文教學中之文本閲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譬如,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我們曾經將第一課堂搬到白雪皚皚的山裏,按部隊“連”的建制,帶領同學們進行一次別開生面的“軍事演習”:哪一“排”第一個把紅旗插上山頂就將享受在“軍旗”下授獎、照相的殊榮,以示鼓勵。頓時,整個登山活動中,友愛精神、爭先意識均得到集中體現。登山結束後,老師再激情誦讀《沁園春·雪》並略作講解,無需文本,同學們大都心領神會,心馳神往。整過活動結束後,我們用一節課及時總結,並佈置了寫作訓練,不是讓同學們馬上寫,而是想一想:怎樣為這樣活動擬一個精確、有意義的、新巧的文題。每人限擬一個題目,然後對題目進行評議,得到教者認可後方能寫作。這時的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意義及精神實質均能領會真切,寫出真情實感,情景交融的好文章。

再如,我在上《挖薺菜》一文時,曾組織學生到山邊的一片竹林中席地而坐。甜美的朗讀映樹得山林更加寂靜。當讀到小主人公被追打,不敢回家一段時,鳥兒也似乎沉浸在這人與自然的情感交流之中,停止了吟鳴。特別是結束課文後的挖薺菜活動,大家都默默無語,一掃平日的躁動……課堂就是社會,就是大自然,這次活動,我們佈置同學們也寫一篇作文,但題目不限,許多同學都記下了那攝人心魄的獨特體驗,且大都不失為上乘之作。

歷史有着驚人相似的一幕。語文教師的社會人角色還要善於捕捉充分利用有關信息,使之為語文學習與實踐大開方便之門。我記得九八年長江流域哪場特大洪水,又一次使當地老百姓目睹了當年從這裏打過長江去的襄陽特功團廣大官兵的風采,他們與當地幹羣一起抗洪搶險,抒寫了又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凱歌。這些情景如今仍在同學們的面前歷歷在目,老師此時恰當的點撥、牽引,再結合語文社會活動“拓寬視野,鍛鍊才幹——社會採訪與寫作”,讓同學們採訪老船工,老支前模範、老戰士,寫一篇新聞採訪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了。同時,再運用跳躍式的教學來串講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同學們的大都感同自受,“潤物細無聲”,寓思想教育於語文實踐活動之中,“解放軍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就深入同學幼小的心靈,長大要當解放軍已成為許多同學的共同理想。

第二是導演意識。在很多時候,上一節課就如同拍一部戲,教室就是舞台,老師導,學生演。

作為導演,自己首先要認真研讀劇本也就是課文和教參,真正瞭解“編劇”的初衷,這裏地“編劇”應該包括作者和課本的編者,知道他們想通過課文告訴觀眾(學生)什麼,最為重要的是希望觀眾能從中學習到什麼。把這些搞清楚後,作為導演才可能在給演員説戲時心中有數,拍戲時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個要做的工作是研究演員。首先一定要清楚我們的演員(學生)可都是羣眾演員,沒有受過什麼專業訓練,因此在給他們設計動作、表情時一定要量體裁衣,萬萬不可揠苗助長,否則拍出來的戲可就是“慘不忍睹”了——像有些老師在給學生教授戲劇單元時,脱離教學實際水平,不顧學生生活閲歷的侷限,讓他們去排異常深刻的戲,學生們熱情倒是很高,但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抱着好玩的態度去參與,表面上熱熱鬧鬧,演的戲卻不倫不類,大大削弱了對學生的感染力和教育意義。與其如此,還不如給學生放一放這些經典劇目的錄像效果好呢。

第三個工作是研究觀眾。其實在語文課堂上的大多時候,做演員的相對來講總是少數學生,更多的人更多的時候還在是做觀眾,所以研究觀眾尤其重要。首先要通過問卷調查社會、查閲資料等方式弄清楚我們的觀眾的愛好是什麼,接受水平如何,思推摸式怎樣等等,拍戲時我們就可以根據他們的品味適當的修改劇本,同時創設適合他們接受的情境,使拍出來的戲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吸引他們的眼球,進而抓住他們的心,最後使他們看完之後還能“感慨萬千”地説一點什麼。這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第四個工作是指導演員演出。一節課就是一部戲,學生是主角,但他們同時又是羣眾演員,不具備專業演員的素質,這就需要導演及時、巧妙、有效地給予他們一些指導。幫助他們正確理解劇本的思想和所演角色的性格特點,幫助他們設計動作、神態、語態等,有時候要親自出馬做出漂亮而到位的示範,比如朗誦 的《沁園春·雪》時,應該把握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怎樣結合時代背景正確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性格,進而確定朗誦的語氣語調,什麼表情神態等等。

第三個要具備的意識是主持人意識。這裏我們講的主要是電視台和廣播電台的主持人。這兩種傳媒對主持人的一個共同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普通話至少要達到一級乙等,而語文教師最起碼的要求是二級乙等,據我所知,有相當一部分的語文老師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這樣在範讀課文時,就難以指導學生,所以有必要在看電視、聽廣播時有意識地向人家那些比較著名的主持人學習學習,還要想一想,假如此刻我是主持人,我該怎麼説?如果我去朗誦,會用什麼樣的語氣語調?學以致用,在課堂上完全可以把自己當作主持人,甜美圓潤的嗓音沒有,至少可以借鑑當時的語氣、語調錶情、動作等。不要怕學生説自己造作,看一看哪一位主持人朗誦不深情、不投入?要感染受眾,首先得感染自己。説得過分一點,煽情是主持人,也是語文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功。

不同的節目,由於性質和目的不同,在很多方面對主持人的要求都不一樣,比如感情、語言風格等。這一點跟語文老師上不同類型的課有點相似。比如課堂上講評作文、時事評論,要提前熟悉材料,評論時語言要有力度,儘可能做到言簡意賅,切中要害,以引經據典,讓觀眾相信自己所講的是完全正確的;向學生課堂提問可以説就是直播,應提前擬好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應該是被訪對象能夠回答同時也是觀眾們感興趣的,提問語氣要緩和,注意提問對象的反應,當問題過難對方不能回答時,要及時給他找個台階下,和學生討論問題就是做談話節目,提前要蒐集,大量談論話題的資料,設想嘉賓可能會談論什麼觀點,同時還能隨機應變;如果搞一些知識競賽等活動,別忘了主持人只是活動的組織裁判,(當然,在選手回答不上來時可以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給一點適當的、善意的提示)不可越俎代皰,否則,你的節目可就沒有人看了。

無論社會人、導演和主持人,語文老師所從事的是一種創造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投入感情,需要不斷創新,超越自我。這樣,導演拍戲和主持人主持節目,社會人語文實踐才會有很多的共同目標,我們語文老師的課堂才會充滿活力,才能真正吸引學生,課餘才能充滿魅力,才會讓更多的學生更好的學習與運用語文,這不僅是語文教學的要求,也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

十七年的教學實踐,我本着科研興教、科學育人的教學思想,努力嘗試先進的教學模式、活學活用,注重語文教師角色變換、實施語文教育。在摸索的前進中我收到了始料未及的效果,堅定了我執着前行的信心,增強了進行教育改革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我將繼續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總結得失,以期在整個教學生涯中日臻完善。

德育工作經驗心得體會 篇2

在我任一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工作半學期的時間中,我盡力履行班主任的各項工作職責,關心愛護學生,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們得到了鍛鍊,得到了教育。通過這半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積累了一些經驗,對於做班主任也有一些心得體會。

一、抓好德育工作

首先我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積極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紀律與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班風。除了班會課進行正面宣傳教育外,課外還聯繫實際,用講故事的方法教會孩子們做一個好人,優秀的人。

二、抓好班幹部隊伍建設

班幹部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在班內的影響甚大。班幹部素質高,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班工作就能做好,良好的班風就能形成;反之,則影響惡劣,良好的班風就無法形成。因此對於班幹部隊伍建設我一向非常重視。人選是一個關鍵,如何選出合適的幹部來呢?我認為必須採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根據班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評選。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因此我班的幹部名稱的後面都加上了“班長”二字。同時給予班幹部一定的權利。我對班幹部要求特別嚴格要求,對他們的工作既要指導,又要放手讓他們去做,沒有限制得很死,我着重樹立班幹部的威信。通過一個學期的鍛鍊,我班產生了一批十分優秀、有能力的班幹部,例如:李雪妍、何星宇等等同學。讓我的班工作輕鬆了很多。

三、抓好班集體建設

一個班級的好壞,從班風中可以體現出來。要使整個班級擰成一股繩,增強凝聚力,這樣才會有良好的班風。這就要着重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主人翁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要教育學生團結友愛、關心集體、關心他人,讓大家都能感覺到班集體就是一個温暖的大家庭。作為班主任,主動到學生中去,瞭解他們,關心他們,與他們交朋友,特別是對於潛能生,更應主動接近他們,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利用賞識教育,經常鼓勵他們多學一些知識。我也儘量為他們創造學習的機會和條件,比如:教室文化佈置上以學生的習作為主,鼓勵他們培養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通過這些做法,使整個班級基本上形成了一個愛學習、同上進的良好學風。

四、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養成教育。

1、豐富德育活動促進養成教育。認真學習貫徹《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同時深入開展了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知識教育等等。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我們要求班主任積極思考,加強班級制度建設、班風和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爭創“文明班級”。班級的學習園地佈置力求彰顯班級特色,規範實用,富有教育性,好人好事都有記錄。

3、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德育處要求各班對後進生轉化工作做到了有計劃,有措施,並比較及時地瞭解掌握有關情況,協助班主任做好個別學生的幫教工作。

五、今後工作設想。

1、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突出全員育人觀念,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務育人,教書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觀。

2、加強德育科研,探討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實效性。加強德育課題研究工作,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時應用到學校教育工作中去。

3、繼續抓好班主任工作,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樹立全體教師皆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體教師能共同教育培養學生自覺遵守《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以嚴要求、高標準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

4、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將在原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從學校實際出發,不斷更新觀念,努力使德育工作邁上新的台階。

今後,我們要進一步結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所教班級躍上一個新台階。

德育工作經驗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我是二年級四班的班主任,學生共有29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5人,我們班在學校的統一組織、領導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及任課老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緊緊圍繞學校工作計劃,本着“以生為本,德育為先”的宗旨,以落實《校規》和培養學生12個養成教育習慣為重點,繼續推進博雅教育“七大行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紮實開展豐富有效的德育和少先隊活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安全、學習、工作等方面都取得較突出的成績,現將我所做的一些工作總結如下:

一、班級管理常抓不懈

本學期,我們二年級四班和三班繼續合班,學生們已經由剛開始陌生、緊張逐漸向熟悉、放鬆過渡,有個別學生在樓道內追逐打鬧,還有的學生大聲喧譁,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針對上述現狀,我在學生中間利用班隊會給學生講了學校制定的“12個好習慣”, 也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衞生習慣,行為習慣,禮儀習慣,讓每一個孩子成為能主宰自己命運的人。同時還公佈了班級的紀律考評細則和衞生的評價標準和要求。一學期下來,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牢固樹立班級主人翁意識

一個學生只有有了主人翁意識,他才會積極主動地為班級出力,為班級爭光。教師的獨裁,一味地發號施令,只會讓學生感到被動,情緒也會因此而消極。一個能幹的班主任應該“放開自己的手”,給學生相對的自由,為學生創設一定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主人翁精神,讓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本學期,我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凝成了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集體榮譽感越來越強。這不,才半個學期,孩子們就向家長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不,四月下旬,我校組織了一二年級春季運動會。我們班的“春種秋收”活動喜得第一名的好成績。這是繼上次“趕豬”比賽取得冠軍之後的又一次第一了。孩子們當時就興奮地又跳又喊,看着孩子們可愛的笑臉,我也由衷地為他們而驕傲!

三、激勵活動,使小朋友自信十足;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孩子渴求被人賞識,就像花草渴求雨露。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賞識孩子”是我每天必做的事。孩子們撿到紅領巾以後,我都不會忘記開一次“慶功會”;孩子們過生日,我們同唱生日快樂歌;孩子們考出好成績,我讓每個小朋友談談自己取得好成績的感受、經驗、以後的打算等等;讓每個孩子都品嚐成功的滋味,綻開如花般的笑臉。

四、培養有管理能力的小幹部。

發揮“小幹部”的大作用,大膽放手使用班幹部,通過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學生各方面做出了嚴格要求,班內形成了團結向上的優良班風。尤其是今年兩個班合併成一個班,小班幹部的作用,就更加充分地體現了出來,到了新的教室上課,周圍全是校領導辦公的場所,為了不打擾他們正常的工作,我們的小班幹部開始輪流值日,監督學生的習慣,現在,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在樓道內不喧譁,不打鬧,這都是班幹部的功勞。

五、其他常規工作有條不紊

積極主動地經常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繫,與家長溝通,協調學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刻苦學習的意志,教會學習方法,學好各門功課。

安全維繫着家家户户的生活,我始終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一方面利用班會、板報宣傳、談心、家訪等形式做好周密細緻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確保一學期沒有發生安全事故。

六、博雅教育,快樂成長

在我校博雅教育的引領下,孩子們越來越快樂了,也越來越自信了。最近我校組織的唱紅歌活動和趣味運動會,把全班學生的心都連在了一起,大家齊心協力,終於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學習上,我校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學有困難的學生臉上也有了難得一見的笑容。我們的工作在今朝,卻建設着祖國的明天;我們的教學在課堂,成就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如果説愛學生的老師是好老師,那麼既熱愛學生,又能成功傳播知識的老師則是優秀的老師。誇美紐斯這樣評價一位優秀的教師:一個能夠動聽地、明晰地教學的教師,她的聲音便該像油一樣進入學生的心裏,把知識一道帶進去。我一直以此為自己的教育座右銘。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精心準備,解讀文本,研究教參,查找資料,常常一忙就到深夜。第二天,我又神采飛揚地出現在課堂。雖然很疲倦,但是我的內心卻是充實愉悦的。因為是我的學生給了我的自信,激發了我無窮的工作熱情和靈感;是我的學生給了我責任感,讓我學會用廣博、寬厚的師愛包容所有的孩子;是我的學生給了我快樂和幸福,讓我在青春歲月裏跳出了最絢爛美妙的舞蹈。

德育工作經驗心得體會 篇4

本學期已將結束,在學校領導的嚴格要求、正確引導下,在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下,我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眾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它是推動班級前進的一項有效的措施。根據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導方針,結合班級實際,我班採取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措施,具體的做法如下:

一、激勵目標,形成推動力

開學初,我在班級提出了一個長期目標:在各項活動中勇爭第一。在這個目標的激勵下,班級學生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在校廣播操比賽中,本着“重在參與,為集體爭光”的宗旨,全班同學盡心盡力,雖未能獲獎,卻也感受到了集體的同心協力;在校運會上,每位同學都銘記大會口號:不揚一片紙,不棄一件廢品,做文明運動員,做文明觀眾。同學們為了班級的榮譽時時刻刻都在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運動員們為了集體的利益在比賽場上你爭我奪,拉拉隊員則在一旁加油助威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一個集體的精神面貌。

隨後,我又不失時機地提出了“爭取好成績向父母負責”的目標,組織了“為提高學習成績立功”等自主學習活動,並給每個學生都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任務,而且分小組、個人展開比賽。由於目標明確,個人任務具體,調動了全班學生學習積極性。成績好的學生利用下課休息時間給成績差的學生補課,成績差的學生虛心向老師,同學請教。各小組經常召開學習交流,檢查學習情況,幫助釋疑解難,出現了人人為實現學習目標而奮鬥的熱潮。在集體目標的激勵和教育下個體目標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強化。

二、展開活動,形成凝聚力

對於剛入七年級的學生來説,常常有自顧自的現象。面對這個問題,我收集大量資料,在課內外號召大家展開有關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討論,並給他們講述“事在人為,重在參與”的道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同學們在班級開展豐富的班會活動,如:《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教育》,《從小事做起,以德律已》,“我能行”才藝展示等等。“人生每月一道作業題”11月份的題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生們都希望有一個像大海一樣能容納無數江河水的寬廣胸襟。從那以後,班級但凡有一點小摩擦,只要一提到這個作業,就都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也寬容了他人的過錯。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同時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三、完善制度,形成約束力

班級常規管理需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構築起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我用自主管理的辦法,給每一位學生管理任務,讓其服務同學、鍛鍊自己、表現自己、提高自己。

本學期我班用的方法是:

1、是建立值周班長制度,按學號輪流“執政”,

2、是對班上紀律管理,實行小組長負責制,時時總結評比。經過近一學期來的教育管理,班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增強,學生的紀律大大改觀。

3、是民主改選班幹部。

4、是全班在學習、紀律方面都開展競賽,先進的加分,落後的減分。

5、是大膽放權,時時指導,讓學生自主管理。自習課、上午、下午各個時段的管理細化到班隊幹部,各種活動的開展等都讓他們自己組織安排,既鍛鍊了能力,又給班級帶來了活力,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四、家教感染,形成吸引力

家庭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能給學校教育以強有力的支持。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長的幫助,良好的家校聯繫在無形中給學生的生活織出了一張無微不至的關懷之網,同時,也能有效地填補對學生督促的盲區。學校的家長會給我們班主任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平台,我們可以和家長面對面地交談,來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也將學生的在校情況及時地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對自己的子女的在校表現有個及時的瞭解。而且家長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得到一些好的方法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密切的家校聯繫,充分調動了家長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家長參與管理,也極大地感染了學生,使他們倍受鼓舞。,從而促進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快速進步。

通過以上的具體措施,本學期我班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點點收穫。在今後聽工作中,我會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不斷優化德育這項艱鉅而具有長遠意義的工作。

德育工作經驗心得體會 篇5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一班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是德育工作。

一、瞭解心理,做好指導

如何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確地進行心理上的輔導與疏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1、充分了解學生。正如“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做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對症下藥,把“心理醫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細,達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耐心勸導。班主任幫助後進生不能急於求成,要注意尊重和愛護他們,教育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教育目的。對後進生,不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尋找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特別要遵循心理規律,注重心理輔導,通過教育、疏導、啟示,使學生的思想問題得到解決。

3、重視心理健康的指導。由於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導致了各種心理障礙的存在:表現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乃至恐懼;表現在人際關係上的懷疑、孤僻、嫉妒;表現在社會關係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學習、生活等遇到挫折時,就心灰意冷,苦悶不安甚至消極態度等等。針對這些現象,平時我就開展一些有益於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談話和活動指導。

二、以身作則,引導學生。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的模範行動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學生,因為學生不僅聽其言,而且觀其行。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的榜樣。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範,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的學生。

三、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髮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針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再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學生問學生,學生問老師,還有時讓學生給老師講。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相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加強溝通,贏得家長支持。

教育學生是一項工程。學生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的整體教育素養。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把與家長的聯繫、溝通當作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來做。通過與家長的接觸,不僅要使家長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而且要使家長能夠協調一致地配合自己的教育工作。

“痴心一片終不悔,心血澆開希望花”,這些年來,我確確實實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與汗水,但我也確確實實得到了同行的讚譽,學校的表彰,既然我選擇了教師,我便會義無返顧,一路走下去。願我的心血澆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

德育工作經驗心得體會 篇6

作為六年級學生班主任,這一學期來,在師生的共同配合努力下,班級的整體面貌有了新的變化,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在享受喜悦的同時,靜下心來想想這一學期的工作,從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品教育方面。

做為一個班主任的我,應該承認這一學期以來,對學生的思品教育抓得不夠嚴實,但相對來説,其中有兩點工作貫徹得比較紮實。

1、充分利用手中現有的思想品德教材,向學生進行思品教育,努力挖掘學生真、善、美的潛質,讓學生殘留的不良因子得到淨化。

2、抓住有利契機,把握學生思想活動的動向,適時引導教育。

①傳統節日慶祝活動。教師節(徵文賽,主題為頌教師),國慶節(祖國在我心中繪畫、手抄報)等,並辦好每期班刊。

②、積極召開班隊會回顧一週的工作任務,指出不良表現,指明糾正方向,提出不同的工作任務,開展好主題班會(“民族精神代代傳”、“我讀書我快樂”、“健康的心理知識”等班會)。在活動中,個個學生激情較高,逐漸形成一股以班級為核心的向心力。例如:《唐山我的夢》得到局好評。

③、本學期,我還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使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運用於實際生活中,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還對學生進行《守則》、《規範》測試,並開展知識競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促進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

二、加大班隊力量,創設良好的班風。

斯賓塞在《教育學》中曾指出:“記住你管教的目的應該是:培養一個能夠有自制的人,而不是需要一個別人來管制的人。”根據六年級學生的特點:獨立意識強,且大部分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慾望。因此,在本學期中,我試着放手讓班幹部大膽地參與班級管理,讓學生自己去開展活動,如:“友誼花更絢爛”主題班會,節假日各項活動。通過這一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學生的學習氣氛較先前濃厚,不少學生工作幹勁增強了,班幹部形成了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

認真負責,為學生服務的好思想,成為了學生心目中的帶頭人,過去那種“不敢管”或“只説不做”的被動局面有所改變。

三、安全工作時刻不放鬆

平時我經常給孩子們講安全,課課講,天天講,週週講.安全工作無論是在任何時侯,任何地方都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我班有一部分都是騎自行車,家裏離學校較遠,所以安全工作顯的尤其重要。我每週星期一、星期五都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從各個方面注意安全,不斷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平時還時刻關注安全問題,發現學生幹有安全隱患的事,就及時制止。

四、培養學生特長,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1、本學期特別注重學生的書寫能力,在每節的寫字課中,我都認真地加以指導,並在班級中多次舉行書法比賽活動,學生的書寫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開展“讀書、讀報”教育活動。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知識對人類的重要性,針對全班學

生知識面滑動度大小,見識偏狹的情況,這一學期,我大力開展“走進生活”讀

書讀報活動,要求學生將生活中的疑問帶進書本,做個克服困難、留意周遭的有心人,提高自身文化修養,豐富充實閒暇的文化生活空間。繼續加強對學生自辦小報編輯、選材、構圖、自撰文章的指導,重視校刊的育人作用,並與學生自辦報緊密結合,爭取創新,選優上校刊。充分利用“圖書角”這個小陣地的功能,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書籍,也可以讓他們選自己所愛的書。

本學期的各項活動,不僅鍛鍊了同學們的能力,增長了見識,還培養了同學們的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但也有個別同學的思想和行為有待於進一步改善。今後,我還將繼續開展豐富的集體活動,使同學們在活動中受到教育,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