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精選18篇)

欄目: 節日習俗 / 發佈於: / 人氣:2.7W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李白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仇遠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錢時

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籬門日高卧,衰懶愧無功。——文圭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裏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王稚登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鬆門許夜敲。——釋文珦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紫金霜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陸游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2

詩仙李白的《立冬》:“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明代詩人王稚登的《立冬》:“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裏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元朝陸文圭《立冬》:“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籬門日高卧,衰懶愧無功。”

當寒冷的冬天來臨時,寒風瑟瑟,萬物凋零,給人蕭瑟之感。但不要忘了,在冬天之後,就是春天的降臨,到那時,陽光明媚,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宋代詩人錢時的《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宋代詩人紫金霜的《立冬》:“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宋代詩人陸游的《立冬日作》:“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立冬有三候:第一候水始冰,天氣漸漸寒冷之後,外面的水開始結冰。

中國古人常説:“玉潔冰清”“冰肌玉骨”,以此來象徵清潔和純淨。

宋代僧人釋文珦的《立冬》:“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鬆門許夜敲。”

宋代詩人仇遠的《立冬即事二首》裏有“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3

一候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於水,所以是水與凍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二候地始凍。立冬之後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立冬之後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NO2、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晏殊《破陣子·春景》

NO3、舞煙眠雨過清明。

——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NO4、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NO5、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NO6、困人天氣近清明。

——蘇軾《浣溪沙·春情》

NO7、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黃庭堅《清明》

NO8、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高翥《清明日對酒》

NO9、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5

【蒹葭】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雜詩】

魏晉·左思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6

1、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雲卿《寒食》

2、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3、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4、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5、清明時節雨聲譁。——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6、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楊萬里《寒食上冢》

7、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8、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王安石《壬辰寒食》

9、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0、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7

1)半園新杏連綿雨,送盡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詩》

2)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韓翃《寒食》

3)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唐·孟雲卿《寒食》

4)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5)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唐·宋之問《途中寒食》

6)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唐·張繼《閭門即事》

17)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宋·王禹《清明》

8)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宋·楊萬里《寒食上冢》

9)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醉,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宋·程顥《郊行即事》

10)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唐·白居易《清明夜》

11)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唐·劉長卿《清明後登城眺望》

12)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唐·張繼《閭門即事》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8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毛滂。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祗與東君偏故舊。

【譯文】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構思新穎,饒有情致。

《田家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説此年豐。

【譯文】

昨天夜裏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裏耕作的農夫,扛着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説這一年是豐收年。

《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世民。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璫。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薰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後軌,循古鑑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粧。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譯文】

高高的軒台輝映着春色,深邃的樓閣沐浴着朝陽。紅色的宮牆內飛舞着彩色的飾旗,翠玉珠簾映曜着宮女們的玉佩。我效仿古代的明君們,恭謹而節制地治理着國家,終於使八方安定、四海昇平了。(現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長廊裏迴盪着絲竹樂聲。壯美的和煦之風浩蕩在華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運途正昌。(我)將繼承周文王的事業,遵循他的先例、並借鑑古代帝王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來治理國家。春天來臨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樣沐浴在春風裏,梅花也像往年一樣綻蕊怒放。我想渡過巨大的河流到達彼岸,但最終還要靠舟船才能渡過去。

《元日述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盧照鄰。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筮仕無中秩,歸耕有外臣。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

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早朝行》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鮑防。其古詩全文如下:

乾元發生春為宗,盛德在木鬥建東。

東方歲星大明宮,南山喜氣搖晴空。

望雲五等舞萬玉,獻壽一聲出千峯。

文昌隨彩禮樂正,太平下直旌旗紅。

師曠應律調黃鐘,王良運策調時龍。

玄冥無事歸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宮。

九韶九變五聲裏,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樂無窮,廣成彭祖為三公。

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辛棄疾。其全文如下:

誰向椒盤簪綵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上元日二首》作者為唐朝詩人李昂。其古詩全文如下:

上元高會集羣仙,心齋何事欲祈年。

丹誠儻徹玉帝座,且共吾人慶大田。

蓂生三五葉初齊,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愛仙家登真訣,願蒙四海福黔黎。

《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作者為明朝文學家王守仁。其古詩全文如下:

城裏夕陽城外雪,相將十里異陰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樓台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

布衾莫謾愁僵卧,積素還多達曙明。

【翻譯】

城裏有夕陽而城外卻下雪,相距十里天氣竟不一樣。可知道造物主是何心意?莫非人心中的苦難還沒有磨平。御史府的樓台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瀉出寒冷的信息。有布被不要擔心睡覺凍僵,多一點耐心總會等到天明。

《除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世民。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出自宋詞三百首,其作者為宋朝文學家吳文英。其古詩全文如下: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翻譯】

剪出了含情的紅花,裁出了有意的綠葉,應着花期而來的春風吹得釵股上花葉葱蘢。除夕的殘日戀戀而墜,吹來了帶着春意的東風。彷彿不願放那歲末的年華了終。有些守歲的人西窗夜話,添燭點燈,徹夜不眠,直到天明,在連綿不斷的笑聲中,傳來了元旦黃益鶯的啼鳴。

回想舊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纖纖玉手曾剖開黃柑薦酒,那温柔的香氣朦朧,至今縈繫着我的心靈。我回到那湖邊的夢境,那湖水如鏡,留連忘返,我又朦朧朧迷失了路徑。可憐吳地白霜染鬢髮點點如星,彷彿春風也不能將寒霜消融.更何況斑斑鬢髮對着落梅如雨雪飄零。

《高陽台·除夜》出自《宋詞三百首》,其詩人為宋朝詩人韓疁。其古詩全文如下:

頻聽銀籤,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青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粧了,更峯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哪有年年好,逞豔遊、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台,遲日園林。

【翻譯】

我難以入睡,頻頻傾聽銀籤之聲,又重新點起紅燭,讓屋室一片光明,突然想到年華飛逝,如東去流水,令我不覺心驚。告別舊歲,迎接新春,無需多久,新的一年又會來臨。而今我年老體衰,怎能象往日那樣通宵暢飲?想要等候新年不睡,又怕寒氣難擋。我輕輕放下酒樽,致謝那梅花,陪伴着我私語低吟。

鄰家的姑娘已試穿春衣,美麗的發上戴着好看的頭飾。蜂腰形的翡翠透明靈氣,燕股形的寶釵嵌金光閃閃。春風引起人們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難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盡情地遊樂吧,趁着現在大好的光陰。好好地去享受生活,遊覽那些斜陽輝映的美麗景象吧。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蘇軾。其古詩全文如下: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譯文】

有人邊行走邊唱歌,有人在野外啼哭,兩種聲音都令我心中傷悲,遠處的燈火夜空的疏星,漸漸地趨向暗淡低微。病眼睡不着並非因着守歲,鄉音無人為伴我苦苦地思歸。蓋着幾條被子雙腳依舊冰冷,知道冬霜重滿是寒氣,剛洗過頭髮覺得輕鬆,卻感知鬢髮又已變稀。多謝殘燈並不將人嫌棄,孤舟中整夜裏許我相伴相依。

《除夜雪》作者為宋朝詩人陸游。其古詩全文如下: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翻譯】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着來年的豐收。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有來得及舉起慶賀,我依舊在燈下用草字體趕寫着迎春的桃符。

《浣溪沙·庚申除夜》作者為清朝文學家納蘭性德。其古詩全文如下:

收取閒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採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江外除夜》作者為宋朝文學家曹鬆。其古詩全文如下:

千門庭燎照樓台,總為年光急急催。

半夜臘因風捲去,五更春被角吹來。

寧無好鳥思花發,應有游魚待凍開。

不是多岐漸平穩,誰能呼酒祝昭回。

《元日觀朝》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厲玄。其古詩全文如下:

玉座臨新歲,朝盈萬國人。

火連雙闕曉,仗列五門春。

瑞雪銷鴛瓦,祥光在日輪。

天顏不敢視,稱慶拜空頻。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9

1)窗中草色妬雞卵,盤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2)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3)府醖傷教送,官娃豈要迎。——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4)最愁人,啼鳥清明,葉底青圓。——吳文英《高陽台•落梅》

5)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6)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7)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8)回首西陵松柏路,腸斷也,結同心。——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9)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10)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户。——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0

1.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

2.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鬆兒和。——張耒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杜甫《端午日賜衣》

4.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5.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殷堯潘《端午日》

6.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7.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8.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魚家傲》

9.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痴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高箸《重午懷舊》

10.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趙蕃《端午三首》其二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1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2、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5、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6、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7、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8、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吳文英《西子粧慢·湖上清明薄遊》

9、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孟浩然《清明即事》

10、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1、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12、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13、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14、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衝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15、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16、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17、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18、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斷橋西堍。——吳文英《西子粧慢·湖上清明薄遊》

19、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

20、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2

1、《已酉端午》元·貝瓊

【原文】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譯文】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個汨羅江上,沒有一處可以讓人競渡龍舟,藉以憑弔遠古英雄屈原的靈魂。

石榴花如火地開着,似乎正在笑話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實,陶淵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樣仰慕屈原卓然不羣的清醒。今天,我雖無法憑弔屈原,我也一樣仰慕他。

【註釋】

①端陽:端午節

②晦冥:昏暗;陰沉,昏暗氣象,出自《史記.龜策列傳》。

③汨羅:汨羅江。

④吊:憑弔,弔祭。

⑤英靈:指屈原。

⑥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傳自海外,故名。

⑦淵明:指陶淵明,東晉詩人。

⑧獨:獨自。

⑨醒:清醒。

2、《端午日》唐·殷堯藩

【原文】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譯文】

年輕時,每逢佳節,總愛生出許多情感,

現在老了,誰還有心思平白無故去感慨萬千;

在端陽這天,懶得學人家懸掛艾草和驅邪符的習慣,

只祈望一盞蒲酒,共話天下太平。

鬢髮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銀白,

石榴花如紅錦般射目,年年應節而開;

可歎在歲月面前,聖賢也罷蠢人也罷都是瞬息過客,

誰知道有幾人湮沒無聞,有幾人名垂青史呢。

【註釋】

少年:年輕。

艾符:艾草和驅邪符。

榴:石榴花。

賢愚:聖賢,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3、《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原文】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譯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你贈與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卻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里之外。

往日能夠為國盡忠的人,現在已經白髮蒼蒼。我想要從屈原那裏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較遠。

【註釋】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詠。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結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夙昔:指昔時,往日。

靈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這裏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瀟湘、資湘(或蒸湘),合稱“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帶。

隔:間隔,距離。

遼海:泛指遼河流域以東至海地區。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3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此詞作於1920xx年重陽節,為當年陽曆10月11日。毛澤東在閩西征途中,欣逢重陽佳節,觸景生情,因成此詞。詩情畫意,最為濃郁。它寫了濘秋的戰地風光,寫得那麼鮮明爽朗;它表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現得那麼豪邁樂觀。天空海闊,氣度恢宏。使人讀過以後,毫無感到肅颯之氣,而會受到無限鼓舞。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4

安靜堂書事(蔡襄)

勿學異世人,過常不可深。

勿學慢世人,側身隨浮沈。

白日當中天,難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煩濁,清泉流高岑。

烈士無戀嫪,至理須推尋。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5

《夢樑錄》吳自牧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晉書》

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

《介雅》蕭子云

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元會》曹植

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七年元日對酒五首》白居易

眾老憂添歲,餘衰喜入春。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元旦》孟浩然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裏堪驚兩鬢霜。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嚐。

《回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猶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佔氣候,共説此年豐。

《已酉元旦》陸游

夜雨解殘雪,朝陽開積陰,桃符呵筆寫,椒酒過花斜。

《歲旦》宋伯仁

居間無賀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隨人換,梅花隔歲香。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6

1、《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原文】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譯文】

到處採擷艾蒿、蒲草繁忙,誰家的青年男女,預備過端午節?五色絲帶纏繞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心裏惆悵,還有誰在端午節追悼屈原?

曩昔的事不要評論衡量,屈原忠義時令,可與日月比較。讀完了《離騷》總能感到哀痛。沒有人瞭解我的心境,只要在樹蔭底下納涼。

【註釋】

⑴小重山:詞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⑵端午: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亦以紀念相傳於是自沉汨羅江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賽龍舟等風俗。

⑶碧艾:綠色的艾草。香蒲(pú):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稱蒲草。生長在水邊或池沼內。葉狹長,夏季開花,雌雄花穗緊密排列在同一穗軸上,形如蠟燭,有絨毛,可做枕頭心;葉片可編織蓆子、蒲包、扇子。花粉稱蒲黃,用為止血藥。舊時端午節有在門口掛菖蒲、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的習俗。明陳汝元《金蓮記·就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龍舟飛競。”

⑷端陽:端陽節,端午節的別稱。明馮應京《月令廣義·歲令一·禮節》:“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名女兒節,九年級日扇市,初五日端陽節,十三日龍節。”

⑸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紅、黃、藍、白、黑五彩絲係臂,相傳這五彩絲線代表着東、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禦邪祟災瘟,人們稱之為“長命線”。一説這五彩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服鬼怪。

⑹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楚辭·九辯》:“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⑺吊:憑弔,悼念。沅(yuán)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並稱。沅水發源於貴州,湘水發源於廣西,都經過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戰國楚詩人屈原遭放逐後,曾長期流浪沅湘間。湘水支流中有汨羅江,為屈原自沉之處。《楚辭·離騷》:“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這裏指代屈原。

⑻往事:過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觀往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識。”此指屈原投江自盡之事。論量(liáng):評論,計較。唐吳兢《貞觀政要·論任賢》:“至於論量人物,直道而言。”

⑼千年:極言時間久遠。晉陶淵明《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忠義:忠貞義烈。《後漢書·桓典傳》:“獻帝即位,三公奏典前與何進謀誅閹官,功雖不遂,忠義炳著。”此指屈原的忠貞義氣。

⑽日星光:屈原《九章·涉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這句是説屈原的忠義氣節永不泯滅,就像太陽和星星的光輝一樣。

⑾離騷:指屈原的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此詩抒發了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⑿解:懂得,明白。無人解:此句寫出作者感歎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

⒀午陰:中午的陰涼處。常指樹蔭下。宋蘇舜欽《寄題趙叔平嘉樹亭》詩:“午陰閒淡茶煙外,曉韻蕭疏睡雨中。”

2、《同州端午》唐·殷堯藩

【原文】

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説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譯文】

白髮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我離家已經整整三十五個年頭(端午節)了。

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

【註釋】

鶴髮:指白髮。

尺:量詞,舊時長度單位。

3、《南鄉子·端午》宋·李之儀

【原文】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樑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譯文】

端午佳節的傍晚被連綿小雨滋潤,我寂落的獨自輕掩門扉。樑間的燕子帶着它的雛鳥全都離開了,面臨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讓人黯然銷魂,只能白費的向樑間尋找燕子往日休息的痕跡,思念一下往日熱鬧歡欣的韶光。

僑居的客舍就好像鄉野山村相同,有了高興的工作也沒有人共飲一杯。這種沒有知音好友分享陪同的惋惜,只有黃鶯的啼鳴瞭解,所以才周到的鳴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韶光中在夢中、枕上聽到的相同。

【註釋】

濕:浸潤。

獨:獨自一人。

巢燕:巢裏的燕子。

客舍:旅居的客舍。

村:鄉野山村。

好事:喜悦的事情。

唯:只,僅僅。

恰似:好像是。

聞:聽到。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7

《朝中措·清明時節》

宋代:張炎

清明時節雨聲譁。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户,雲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賞析:

上片“清明時節”二句,描寫的清明時的雨,不是毛毛細雨,而成了嘩嘩大雨。恰在此時作者冒雨尋春,卻被大雨所困,見到江邊水急,浪潮翻湧。

“翻被梨花冷看”,二句,作者此時心口難言,無心看花,但作者卻使梨花有感,冷眼旁觀作者雨中的狼狽,責怪作者不思故土暖被,卻對他鄉山水花木如此病情苦戀。作者的此番“遭遇”有口難言,而其中源由,無限辛酸無限悲恨,盡在不言之中。

下片“燕簾鶯户,雲窗霧闊,酒醒啼鴉。”“燕簾鶯户,雲窗霧闊”是指歌舞之所。雨中尋景不成,因而只能到鶯啼燕舞的珠簾玉户消磨時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鄉雖好,難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見歸鴉啼鳴,人去樓空。

“折得一枝楊柳”二句,楊柳,古時清明節中家家户户門上插柳以祛邪。歸去的途中,作者也隨手摺了一枝楊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羈駐之旅,哪會有自己的家門呢?作者不禁感歎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一種天涯遊子欲歸無處,欲住無家的悲哀,猛然襲向心頭。一枝無處可插的楊柳,滿腹悲怨溢於詞中,幽默中見無奈。詞人用筆舉重若輕,不見着力,是那麼自然,用筆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絕。

《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

清明時節,春雷萬鈞,驚醒萬物,宇宙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春雨綿綿,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開。野田荒蕪之處,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們長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裏感到難過。詩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詩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個齊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別人祭奠親人的飯菜,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裏,還要對妻子和小妾撒謊吹噓,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裏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這種人的人生萎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戰國時代的介子推,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不要高 官厚祿,寧可隱居山中。晉文公想讓他出來做官,下令放火燒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動搖,意抱樹焚死在綿山中。黃庭堅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他感歎地説,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後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鑑賞:

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歎。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歎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的景象,正與後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醜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自己抄寫的關於立冬的詩句 篇18

1.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陳與義《臨江仙》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端午日賜衣》

3.見説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上元竹枝詞》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6.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9.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10.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11.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