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重陽節發言致辭簡短(通用3篇)

欄目: 科教文衞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6.46K

重陽節發言致辭簡短 篇1

老年朋友們、同志們:

重陽節發言致辭簡短(通用3篇)

大家上午好,在這金秋時節,也是個收穫的季節,又迎來了老年人的節日—九·九重陽節,首先,我代表王典村兩委向在座的各位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祝賀!祝你們身體健康、心想事成、閤家幸福!

今天,原大莊公社南片離退職老幹部給我村送來了賀匾,我們村兩委只是做了應該做的工作,你們給了我們這麼高的評價,在此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後,我們將會更加努力工作,為村民特別是老年朋友做更多的實事、好事。

在過去的歲月裏,你們為農村的建設、發展,為黨的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沒有你們昨天的任勞任怨,就沒有農村今天的進步;沒有你們昨天的艱苦奮鬥,就沒有村級今天的發展。你們的經驗和智慧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為此,我們真誠地道一聲:感謝你們!

近年來,我們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村民的生活有了質的提高,我們村的建設也離不開老一輩同志的努力,為了進一步發揚尊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在此共同慶祝老年人的節日——重陽節。

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希望各位老同志繼續發揚自強、自律、自立的好傳統,為實現我村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並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更進一步增進老年人之間的相互交流,最後再次祝願大家幸福、健康!

謝謝大家!

重陽節發言致辭簡短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助老,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七,過了明天,就是剛才一冰同學告訴我們的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又因為“九九”與長久的“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習俗,據説從漢朝就有了。每年九月九日,人們都要佩茱萸,飲菊花酒,登高,以求長壽。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還有我們到國中要學習的杜甫的七律《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等,都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同學們,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尊老敬老是做人的一個準則,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更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體現。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那麼我們該如何敬老呢?首先是尊敬。由於他們所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與我們這一代有顯著不同,他們對事物的判斷力與價值觀,與我們的看法有差距,我們不能因此便鄙視他們,甚至對他們的話感到厭煩,而應該發自內心的敬重。其次要照顧。老年人受生理狀況的限制,再也不能像年輕人行動自如,社會圈子日益狹小,心理上頓感孤單無助,這時作為晚輩應該體諒老人的苦悶,主動親近他們、多陪他們談話,和他們聊聊天講一講你在學校裏邊見到的趣事,多幫他們做事,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建立良好感情,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使老人感受到温暖。

我國古代的孟子説過一句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説,我們每個人不僅要尊敬、愛護自己家裏的老人,還要像對待自己家裏老人那樣去對待其他的老人。以後,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下車時幫老人拿行李;在節假日時,利用空閒時間去孤寡老人家、敬老院探望,陪老人們聊天,幫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讓天下所有的老人,都遠離孤獨,感到人世間的温馨與美好,幸福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記住:九月九日重陽節,老人節!讓我們記住: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重陽節發言致辭簡短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未來民族國家的希望還在你們。而所謂的青年興不是空話,而需要大家從多個細節多個方面去完成它。

就此引出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尊敬老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這週六某月某日,同學們知道這是個什麼日子嗎?農曆的九月九日 “重陽節”。因為九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是最大的數字,所以這個節日還含有長久長壽之意。,我國將這個隱含着祝福老人長壽的節日最終確定為“老年節”。尊老、敬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每一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無一不在強調尊敬關愛老人。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老一輩曾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辛勤勞動,貢獻自己的才智,創造了大量的物質、精神財富,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而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更應當懷揣着一顆感恩的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同學們,我們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一下。回想一下你們平時生病地時候。當你的身體忽冷忽熱,不受控制的嗜睡,你會懷念着那個能跑能跳健康無比的自己嗎?老人們就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當青春不再,體力漸衰,精力下降,步行緩慢,你開始慢慢地發現生活中原本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也要依靠別人的力量。這時心裏湧出的屈辱感、孤獨感就像是一股深淵慢慢地將老人們拖入一個絕望的境地。而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做到真正地關愛老人,細緻入微而又體貼地滿足他們的需求,那對老人們來説又是怎樣一種暖心的力量呢?

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家裏尊敬長輩,孝敬長輩,哪怕只是陪爺爺奶奶聊聊天,在外禮讓老人,幫助老人,哪怕只是在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個座。尊敬老人之事,無分大小,發揚中華美德,更需從小事做起。“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做到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