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精選15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3.9K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

第一課時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精選15篇)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知道當他人有不同看法時,我們要理性對待分歧。

②懂得坦率的溝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進和諧。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活動的探究中培養學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品格。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準備課件、《課堂練習案》和《課後拓展訓練案》。

教學過程: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新課導入:

(1)同學們,在上學期的足球比賽中,我們班輸掉(贏得)了比賽,你能説説你的看法嗎?

(2)同一場足球賽,同班同學的看法為什麼不一致呢?

對於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溝通交流,引入課題《學會溝通交流》。

2.目標解讀:

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要達到以下兩個目標:①當他人有不同看法時,我們要學會理性對待分歧。②坦率的溝通可以有效的化解矛盾。

3.檢查《課前預習案》的“預習自測”部分,學生彙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正確對待不同的看法

活動一:教材P11“活動園”。

1.學生在小組內思考探究以下問題:假如你是樑毅或吳雲飛,請依照下面的問題深入思考。

①你會對這種分歧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②你的態度對自己的心情會產生什麼影響?

③你的態度對朋友關係會產生什麼影響?

④你的態度對自己的棋藝會產生什麼影響?

2.教師組織學生展示交流。

3.你有沒有和誰發生過類似的衝突?此時,你想對他説些什麼?

小結:有不同看法時,只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考慮他人,就容易產生矛盾或衝突。理性對待分歧,會讓我們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

(二)真誠坦率很重要

過渡:對於不同看法,採取“簡單拒絕”或“一味接受”的態度都不利於問題的解決。真誠坦率的溝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進和諧。

1.閲讀12頁活動園,思考:當與同學意見不同時,你通常的想法、做法是什麼?

2.出示“換位三部曲”説説你對它的理解。

穩定情緒----冷靜思考-----尋找合理點

3.在“換位三部曲”的引導下,現在你想出的解決方法是什麼?可能有怎樣的結果?

3.在“換位三部曲”的引導下,你對某件事是否有新的的解決辦法,請舉個例子。

三、精講點撥、學科建模

(一)鍛鍊表達很重要

活動二:教材P13“活動園”

1.身處這樣的場景,你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呢?

2.在表達上往往有同學會有很多問題,比如不敢表達、表達不清、角度不同等,你能幫他們想出解決辦法嗎?

3.小結:交流中產生分歧時,我們可以坦誠地向對方提出意見,平和、冷靜、友好地與對方交流。這樣我們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長,收穫友誼。

(二)正確對待分歧

活動三:教材P14“活動園”

1.閲讀材料,提示學生思考:①要求別人與自己保持一致,可能的後果是什麼?②假如王小雨向你請教,你會採取什麼態度?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如果總是試圖改變他人,會給自己和他人制造許煩惱。如果總是抱怨他人不合作,卻從未想過他人持不同意見的原因,就難以進行正常的交往。尊重他人與自己的不同,也是尊重自己。

四、當堂訓練、鞏固新知

利用《課堂訓練案》,當堂達標,鞏固所學。

五、歸納總結、拓展提升

1、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分發《課後拓展訓練案》,如果有時間就當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題。

教學反思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與人溝通的方法。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會欣賞、寬容和尊重他人。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準備課件、《課堂練習案》和《課後拓展訓練案》。

教學過程: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新課導入:

世界成功學大師、心理學家卡耐基説:“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由此可看出溝通的重要性,這節課繼續學習《與人溝通講方法》。

2、目標解讀:

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要達到的目標是掌握與人溝通的方法,懂得與人溝通要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傾聽,也要給對方解釋的機會。

3、檢查《課前預習案》的“預習自測”部分,學生彙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動一

1.自學15頁活動園中的“學一學”

2.試一試(小組討論)

假如你和體育委員錢小明因為運動會項目報名的事發生爭吵,本來你的強項是短跑,他卻讓你報跳遠。你會怎麼跟錢小明説?參考上面表格完成下列活動。

“你”句式

可能的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句式

可能的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彙報交流。

4.小結表達的方法。

過渡:與人溝通,既要注意表達的方法,還要學會傾聽。

活動二

1.當你與別人主動溝通時,如果對方面無表情、左顧右盼,你的心情如何?你會有何表現?

2.你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困惑?請根據自己的經驗説一説。

3.你認為與人溝通時需要怎樣傾聽?

4.小結溝通的技巧。

活動三

1.小組內圍繞“溝通交流與我們的同學關係”的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2.彙報交流。

3.看來大家在小組內與同學溝通後意見仍未達成一致,此時,你會如何處理?

4.小結:與人溝通,即使未能達成共識,也不要相互指責。我們可以結合具體問題進行討論。

三、精講點撥、學科建模

1.表達的方法:

表達有方法

①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表達時要自信。

②説話前做好準備,明確觀點,充分説理。

③表達是為了讓對方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見。説話要態度誠懇,語氣平和,音量適中,有理有據,可以適當輔以手勢。

2.傾聽的技巧:

傾聽要耐心

①身體前傾,目光專注。

②邊聽邊觀察,從對方的表情、手勢和語氣中獲取信息。

③從對方的發言中把握關鍵內容,做好迴應的準備。

④用點頭等方式表示你的認同或禮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3.與人溝通要學會傾聽。這樣做既是良好修養的體現,也能讓我們準確理解和領會對方的想法和目的。

4.與人溝通,即使未能達成共識,也不要相互指責。我們可以結合具體問題進行討論,給對方充分解釋的機會。

四、當堂訓練、鞏固新知

利用《課堂訓練案》,當堂達標,鞏固所學。

五、歸納總結、拓展提升

1、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分發《課後拓展訓練案》,如果有時間就當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題。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獨立意識,明白自主選擇是一項重要的權利。

[能力目標]能夠自主選擇、合理選擇課餘生活。

[知識目標]瞭解課餘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學會自主選擇課餘生活。

【教學重點】學會自主選擇課餘生活。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課餘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視頻:《走近國小生的課餘生活》

2、導入語:你的課餘生活是怎麼樣的呢?也是這般的精彩嗎?我們應該過怎樣的課餘生活呢?

二、講授新課

(一)課餘生活的重要性

1、你説我説:什麼叫做“課餘生活”?“課餘”都是指哪些時間?

2、解釋什麼是課餘生活和課餘時間。

3、算術大師:請你計算一下你一天、一週的上課時間和課餘時間。

4、小小觀察員:請你觀察一下上面的數據,思考一下,看看有和發現和感悟?

5、温馨提示:粗略計算,我們一週的課餘時間是上課時間的5倍,由此可見,我們應該珍惜課餘時間,安排好自己的課餘生活,讓自己得到更好的進步和發展。

6、小小分享會:你平時都參加一些怎樣的課餘活動呢?你課餘時間都做些什麼?

7、過渡提問:看着這麼多讓人眼花繚亂的課外活動,你會怎麼選擇呢?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呢?

(二)課餘生活我選擇

1、情景探究:你認為華華應該怎麼選擇呢?

2、活動園(課本第二頁):你是如何選擇課餘生活的?如果你的選擇與父母的意見不一致,你會怎麼辦?

3、總結:自主選擇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發展的能力。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增多,我們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也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作出自己的決定,特別是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課餘生活,但是我們由於知識和經驗的不足,有時候不能很好的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在自主選擇中,我們需要聽取父母的意見,也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一些鍛鍊和成長的機會。

4、活動園(課本第3頁):

(1)李玉紅同學在選擇課餘生活時遇到了一些問題。請你為她提建議。

(2)面對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我們有時候也會像李玉紅同學一樣,會遇到一些困惑,你還遇到過哪些困惑呢?

5、温馨提示:我們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課餘生活,但有的時候又會面臨着許多的矛盾和困擾。這時,就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合理選擇了。

(三)課餘生活助我成長

1、活動園(課本4-5頁):從三個片段的分享中,你認為課餘生活可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收穫?

2、總結:豐富的課餘生活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讓我們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交流,學會合作,體會親情的温暖、友情的寶貴,學習待人接物的文明禮儀;能激發我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體現我們作為社會小主人的責任與擔當。

3、課餘生活大分享:請你選擇自己熟悉的校內外課餘生活片段,與同學分享你精彩的課餘生活和收穫吧!

三、課堂小結

學校開展的跳繩、拔河、合唱、剪紙、書法、植物栽培和機器人制作等活動,是我們校內課餘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家人一起購物、遊玩、讀書或做家務,和同學一起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是我們校外課餘生活的豐富內容。精彩紛呈的課外活動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我們從中學習、收穫、成長。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4

第一課時煙酒有危害和毒品更危險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好奇心的態度,能既堅決抵制和遠離煙酒與毒品。

[能力目標]通過查閲和蒐集資料,瞭解認清煙酒與毒品的危害。

[知識目標]知道煙酒與毒品的危害。

【教學重難點】

[重點]煙酒的危害。

[難點]毒品的危害。

【教法學法】

[教法]調查、訪問、合作交流

[學法]小組討論交流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多媒體課件、素材,調查吸煙情況、查閲煙酒危害的資料。

[學生準備]預習課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吸煙情況調查

1.將學生課前調查材料的整理結果進行展示。

(1)統計:

被調查對象年齡段:

青少年人;成年人人。

每天吸煙支數:

1-10支(  )人;11-20支(  )人;

21-40支(  )人;41支以上(  )人。

煙齡:

1~3年(  )人;3~5年(  )人;

5~10年(  )人;10年以上(  )人。

患病情況:

何種疾病:(  )(  )(  )(  )……

(2)結論與啟示:(由同學們自己填寫)

2.分小組討論結論與啟示。

3.每個小組在白紙上寫出本組同學的主要觀點和理由。

4.交流各個小組的觀點。

二、講授新課

煙酒有危害

(一)結合書本資料及課前調查情況討論“吸煙危害知多少”。

1.學生閲讀P18活動園資料。

2.觀看肺部圖片(P18)

正常人的肺部為灰白色且表面光滑,而達8年以上煙齡的肺部卻為煤黑色,不僅會整體乾枯萎縮而且表面呈顆粒狀,模樣恐怖。

3.播放視頻“一支香煙毒死小白鼠”實驗。

視頻內容:醫護人員抽取一支香煙中的有害物質,並溶解到水中,再將含有香煙有害物質的水溶液注射到活蹦亂跳的小白鼠身上,小白鼠死亡。

4.學生觀後體會和感受。

5.各組交流吸煙的危害,並彙報。

教師提供資料:僅僅戒煙一天,戒煙給心臟、血壓和血液系統帶來的益處便會顯現出來。戒煙1年,冠心病的超額危險性比繼續吸煙者下降一半。

戒煙5年—15年後,中風的危險性降到從不吸煙者水平。

戒煙10年,患肺癌的危險性比繼續吸煙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腎癌、胰腺癌的危險性降低,患胃潰瘍的危險降低。

戒煙15年,患冠心病的危險與從不吸煙者相似。死亡的總體危險度恢復到從不吸煙者水平。因此,任何時間戒煙都不算遲,而且在出現嚴重健康損害之前戒煙。

(二)酒精危害

過渡語:不僅吸煙有害健康,喝酒也會導致各種身體疾病。

1.小組討論交流蒐集到的酒精危害資料。

2.小組代表進行彙報交流。

(三)煙酒觀點大碰撞

情境一:全家聚會,大人和孩子一起喝酒能活躍氛圍,還能促進血液循環。

情境二:只要是在家裏吸煙就沒關係。

情境三:吸煙能忘記煩惱,結交新朋友,拉近與人的距離,產生靈感。

其它對煙酒的錯誤認識。

結合這些生活中的事例,各小組自選一個情境進行演繹,考慮採用何種“説服理由”,澄清這些“錯誤的認識”。

毒品更危險

1.認識毒品

出示課件:毒品的品種很多,一般我們知道的有嗎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卡因、致幻藥、搖頭丸;它的來源也很廣,既有天然生長的植物,又有從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煉的化學藥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學藥品。

一些新型毒品和偽裝毒品打着“時尚”“娛樂”“刺激”的旗號,有的甚至偽裝成果汁、跳跳糖等,讓人成癮。

2.毒品的危害

閲讀書中P20相關資料,結合自己調查的資料,瞭解吸毒的危害性。

(1)課件出示吸毒者慘狀的圖片(吸毒自毀前程、吸毒引發大腦組織病變、吸毒後的疾病、吸毒引發自殺、畸形兒等圖片)。

(2)案例,視頻,瞭解毒品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的危害。

學生髮言,小組討論。

危害:(1)吸毒損害身體健康:它能摧毀人的消化功能、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循環系統,還會患上傳染性病及“愛滋病”。

(2)吸毒禍害家庭:毒品令吸毒者喪失工作能力,導致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給家人帶來無盡的折磨。

(3)吸毒導致墮落、犯罪,進而危害社會,成為世界公害。

3.看了這些圖片及視頻,你有什麼感受?

總結:(1)毒品摧殘人的身體(2)毒品破壞家庭生活,傾家蕩產,家破人亡,(3)吸毒導致墮落、走上犯罪道路(4)吸毒危害社會,成為世界公害。

三、小結

同學們,生命是寶貴的,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一定要拒絕誘惑,遠離毒品,過健康的生活。

安全教育:上下樓梯時要注意安全,切勿打鬧。

四、作業設計

小組合作將所蒐集資料和本課所學制作成A4紙大小的圖文畫,向低年級同學做一次禁毒宣傳活動。

【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拒絕危害有方法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好奇心的態度,能既堅決抵制和遠離煙酒與毒品。

[能力目標]學會果斷的拒絕煙酒和毒品,懂得求助等方法。

[知識目標]提高對煙酒和毒品的防範意識,遠離可能產生危害的地方。

【教學重難點】

[重點]提高對煙酒和毒品的防範意識。

[難點]拒絕危害的方法。

【教法學法】

[教法]調查、訪問、合作交流

[學法]小組討論交流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多媒體課件、素材。

[學生準備]預習課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回顧舊知——審判台!

1.前兩次課我們探討了煙酒的危害,毒品的危害,它們有什麼危害呢?

(1)香煙危害知多少

學生交流香煙的N條罪狀。

(2)酒精的危害

學生交流香煙的N條罪狀。

(3)毒品的危害

學生交流香煙的N條罪狀。

小結:既然煙酒和毒品的危害這麼大,然而一旦沾染上卻想要戒掉很難,很難。

2.揭示主題:這節課我們就探討“拒絕危害有方法。

二、講授新課

拒絕危害有方法

(一)案例分析

在前期的調查中發現,發現這樣的一些現象。青少年吸煙、喝酒和吸毒的情境照片。

1.你們看到過這樣的少年嗎?

2.你們有沒有抽過第一口煙?喝過第一口酒?

生交流曾經嘗試第一次喝酒或吸煙的情況。

3.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13-18歲的青少年中,吸煙者達1500萬,嘗試吸煙者不下4000萬,

4.對此,你有什麼話想説?

5.師:近年來吸煙人羣呈現低齡化。

6.案例:小王國小時是一箇中學生,國小時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對寫作尤其感興趣,老師也經常把他的作文作為範文給同學們聽,他還立志將來要當一名出色的作家呢!可就在讀五年級下學期的時候,他洗了第一口煙……

7.師:大膽想象,小王當時可能是什麼原因吸上第一口煙的?

8.生猜測。

9.案例:由於覺得好玩,他吸了煙、當時才12歲,不敢公開吸煙,只是偷着吸。有一回,他吸煙後產生了靈感,完成了一篇佳作,更使他和香煙交上了朋友,漸漸地,他上了癮!由於沒有錢買煙,他就偷偷拿爸爸的煙,甚至偷家裏的錢……,終於喲一天被發現了,爸爸狠狠地批評和教訓了他一頓後,他開始自暴自棄,毫無顧忌地公開吸,知道一個月需要吸3條煙。狂吸香煙不僅使他意志消沉,而且嚴重摧殘了他健康的身體,16歲那年,醫生髮現他喉嚨里長了一個惡性腫瘤。由於年齡小,瘤子大,如不及時手術,孩子很快就會被憋死,如果實施手術風險又極大,醫生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10.如果你是此刻的小王,你會想些什麼?

小結:香煙對身體和心靈會有巨大的摧殘,我們要學會拒絕第一口煙。

然而我們生活中卻有時卻會面臨這樣的情況。

(二)情境演練

情境一:放學路上,同學遞給李某一支煙,説:“抽一支吧,反正老師也看不見。”

情境二:朝陽到同學剋剋家玩,剋剋的爸爸媽媽都不在,茶几上放着剋剋爸爸的煙和打火機。剋剋説:“我們試一試吧”。

情境三:同學過生日,提議喝點酒慶祝,還説低度酒喝了也不會醉。

情境四:做火車時,對面的人遞給你一瓶飲料。

1.面對這樣一些情境時,想一想你的對策,四人小組交流,並任選其中一種情景演一演。

2.小組代表通過表演彙報。

3.小結:提高防範意識,果斷或委婉地拒絕,讓我們“遠離第一支煙、第一口酒、第一次毒”。

(三)學會説“不”

1.思考P25《學會説“不”》操作手冊

2.小組討論,完善《學會説“不”》

(1)第一步:用堅定的聲音説“不”→①對自己的決定要有信心②作出負責任的決定③……

(2)給出拒絕的理由→①因為它不健康②……

(3)保證自己言行一致→①……

3.彙報交流。

(四)學會拒絕

1.閲讀P24活動園資料。

2.為什麼“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營業性歌舞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合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不得在學校周圍設置?

3.請同學們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説一説身邊還有哪些場所設置“未成年人禁入”的標誌?

4.發放並簽訂書,遠離營業性網吧、酒吧等場所。

三、小結

1.學生談本課的收穫。

2.“宣傳欄”,禁煙禁酒禁毒我出招。

安全教育:上下樓梯時要注意安全,切勿打鬧。

四、作業設計

你們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讓大家一起拒絕煙酒毒呢?告訴給你周圍人吧。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年級新生入學不久,學生活動力特別強,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習慣還處於自由散漫型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教材分析

1。低年段教科書將課標提出的三經四緯課程框架,三經,即: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四緯,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手動腦、有創意地生活,用三篇課文和一個單元體驗活動創造性地拓展為與兒童發生密切聯繫的家庭、學校、自然、社會四大生活場域,引領置身其中的兒童在4個生活方面學習、活動、提升,用空間邏輯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時間邏輯的編排。因為家庭是兒童德性生長的起點,然後從家庭走到學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會,由近及遠,由小到大。低年級段每冊都由四大場域構成,4冊教材縱向看,相同場域的主題單元內容螺旋上升,凸顯兒童成長髮展的脈絡,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構成兒童習得道德修養與法治意識的邏輯清晰又綜合立體的生活畫面。

2、彰顯立德樹人,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意識教育的啟蒙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新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機滲透在活動主題中。國家層面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的課文有:《我愛爸爸媽媽》、《幸福一家人》等;社會層面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體現的課文有:《我和夥伴一起玩》、《遊樂園裏真開心》、《與規則同行》、《紅路燈在站崗》等;個人層面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的課文有:《我的新夥伴》、《可愛的校園》、《老師,您好》等。

②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

新教材精選了很多經典古詩文,名人名言,農諺等。如《弟子規》《治家格言》,古詩《鋤禾》《遊子吟》,《論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學禮無以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傳統經典,以“寶典箱”的形式呈現,將中華傳統美德中的“孝親、勤儉、自強、厚仁、貴和、好學”等等倫理觀念和行為規範有機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兒童的德性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中得到滋養。

③法治意識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的國小階段目標是“着重普及憲法常識,養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培育學生的國家觀念、規則意識、誠信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3、營造兒童文化,增加兒童道德與法治學習、踐行的樂趣和成效。

新教材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彰顯兒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營造濃郁的兒童文化,使之更加順應兒童的天性,滿足兒童的需求,利用兒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響兒童的人生價值觀、審美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

新教材重塑了兩個小夥伴形象:盼盼和圓圓,他們是教室裏兒童的同齡人,不時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與教室中的兒童互動交流。

同時重塑了四個卡通動物: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創創鼠,形象活潑可愛,巧妙地出現在活動場景中,穿針引線,富有情趣地引導兒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手動腦有創意地生活。

新教材中的活動小欄目,生動形象,指向明確,起着規範教學內容、引領教學活動的作用。如故事屋、遊樂場、音樂廳、觀察哨、碰碰車、寶典箱、誦讀台、法治窗、實踐園、體驗館、小論壇、加油站等。欄目內的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如故事、遊戲、下跳跳棋、小競猜、小辯論、小製作、小養殖、誦讀、特長展示、歌曲欣賞、童話劇表演等等,讓兒童喜聞樂見,有興趣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新教材嘗試創作或改編了“微繪本“故事。配圖活潑明快,文字言簡意賅,富有童趣,啟迪智慧。新教材中原創、改編或選用兒歌童謠和歌曲,讓教材為兒童的歡樂世界。

繪本故事舉例:請翻開一上課本: P6《 兔媽媽和兔寶寶》 P28《孤獨的小豬》 P42《大耳朵和小眼睛》 P62《七隻小猴去旅行》

兒歌舉例:請翻開一上課本:P14《唱兒歌 感受愛》P26《找朋友》P29《一顆星》P40《刷牙歌》

教材這些濃濃的兒童文化的呈現,傳遞童心、童音,激發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標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更有效地讓低年級學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把課堂變成了暖暖的兒童樂園,使兒童獲得了潤物無聲的道德情操與法治意識的薰陶。

4。倡導現代學習方式,引領兒童在體驗活動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觀察哨”、“碰碰車”、“實踐園”、“體驗館”等活動欄目,通過形式多樣的情境創設,在碰撞、探究、思辨、踐行中,幫助兒童獲得探求知識的能力,培養初步的科學精神和道德判斷能力,為兒童提供了更開闊的思維和行動空間。

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摒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通過主題鮮明的活動欄目推動主題學習活動,以先進的學習方式激發兒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發展兒童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新教材精選了很多經典古詩文,名人名言,農諺等。如《弟子規》《治家格言》,古詩《鋤禾》《遊子吟》,《論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學禮無以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傳統經典,以“寶典箱”的形式呈現,將中華傳統美德中的“孝親、勤儉、自強、厚仁、貴和、好學”等等倫理觀念和行為規範有機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兒童的德性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中得到滋養。

三、教學進度

略。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着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剛剛上學,對學校、老師、同學以及學習都很陌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學校這些陌生的事物對於他們都有一種新鮮感,能引起他們強烈的探索欲。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學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三、教材分析 :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生活性;

(2)開放性;

(3)活動性。

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並重點突出以下特徵: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範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着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裏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4、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各地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

四、教學目標:

1、瞭解自己的成長過程,感受自己成長的變化。

2、認識同學和老師,願意與他們交往。瞭解學校概況,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生長的基本情況,手的作用及保健。關注天氣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

3、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學校生活。知道規則在學校生活中的作用並自覺遵守。熱愛集體,樂於與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創意。

4、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按時上學,不遲到;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按時回家;上學和放學途中注意安全;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5、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策劃、創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識。能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充分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

五、教學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説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4、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

6、領略大自然的美,瞭解社會的繁榮,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入學已經有一學期,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友

二、教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並重點突出以下特徵: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範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着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 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

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裏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三、教學總要求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因此本冊教材是培養兒童能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彰顯我們中國的甲骨文。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應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和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結合教育的實際情況、學校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教學要充分體現課程性質,能用知識解答學習上的課論問題,又能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現象,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課程分為四個單元,共八課。

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分為兩課維護憲法權威和保障憲法實施本單元為後三個單元起到鋪墊的作用,所以在整冊教材中舉足輕重。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憲法,對法律有初步的認識。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是認真堅持實施憲法。

第二單元理解權利義務分為二課公民權利公民義務是對上一單元內容的承接,也是本冊教材內容的重點之一。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是瞭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依法行使權力,依法履行義務。

第三單元人民當家作主分為兩課我國基本制度我國國家機構本單元教學重點是瞭解我國的政治制度,國家的國家機構。本單元為下一單元的知識提供了理論依據

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共分為二課尊重自由平等維護公平正義本單元是整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公平正義的重要性教學難點是激發學生對自由的追求,對公平的維護。

三、學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為。本期所任教的幾個八年級班中,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習缺少主動性和探究性。有些學生還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既要求學生掌握好基本知識,又要養成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學會做人。其次要加強能力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方法

備課是教學工作展開的基礎,所以備課尤為重要。備課先備教材,對教材的總體佈局要了解,做到掌握教材具體內容在單元和整套教材的地位任務。在此基礎上結合授課班級學生學習特點對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合理的設計教學結構,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上課是學生接受知識的直接方式,在教學中要營建温馨,積極的學習氛圍。以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髮展作為宗旨,同時滲透德育教育。根據八年級教材特點,本學期的教學要多收集和展示我國的發展過程資料,讓學生在情景中感受和體驗,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憂患意識。

作業是反饋學生課堂效果好壞的途徑之一,所以作業佈置要精不要貪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次佈置,佈置的時候要注意習題的實用性,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標。批改的方式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在作業批改中一定要注意全面,不僅要批對錯,也要注意學生在作業完成情況中所反映的本質問題,從而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再者還要用激勵性評語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

輔導是提優補差的一種有效手段。後進生一直是需要關注的重點,這些學生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學習沒有動力。所以對於後進生要多給予關注,對於他們的進步要給予賞識和鼓勵,對於不良的學習行為要給予監督並督促其改正。對於後進生,在每週對他們要儘量做到一次課後的輔導,及時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必要的指導,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同時也不要減少對優等生的關注,要認真分析每個人的差異即學習能力進行輔導還有的同學則在分析問題的方面還是不到位,都需要在學習方法的適當引導。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9

本學期,我將全面貫徹學校的教學改革方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成績,堅持依法執教,因學論教,充分利用本學科的優勢,突出學科的功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一、本學期的主要教學目標:

1、七年級學生剛進入國中,我打算首先讓學生在正確認識國中思想品德的特點和學習方法、要求,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增強責任意識,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滲透公民意識教育。

2、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瞭解國中學習的新特點、情緒的特點、如何正確認識青春等,進而增進對社會的熱愛,對學習的熱愛。

3、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併為之艱苦奮鬥、有所作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自覺地結合起來。

二、學情分析:

思想品德是一門七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繫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會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學期本人擔任七年級年八個班的政治教學任務。這些學生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1、由於是七年級新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特徵不夠了解。

2、對於學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自學能力有待於進一步瞭解。

三、教材分析:

1.用學生進入現代社會從事現代生產、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基礎內容教育學生。從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出發,適當拓寬知識面,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適應能力,體現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

2.教材內容的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分散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減輕學習時的困難。為了有利於教師安排教學和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些,使重點較突出。

3.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注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根據一個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選教材,從深度,廣度以及習題難度上合理安排。

4.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教材中編入了數頁彩圖和圖表。為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便於教和學外,在教材內容的敍述上力求使學生願讀、易懂、有興趣。

四、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論知識聯繫生產實際、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基本技能,瞭解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國主義教育。

五、具體措施:

在教學中,我將結合實際條件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愛護和培養好學生的好奇心、自尊心,發掘和開發藴藏在學生身上潛在的創造性品質,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幫助學生

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按照課程標準,做好學生的知識技能的教學,抓好常規教學。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依據青春期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教學,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的身心變化,調適逆反心理和盲目從眾心理,幫助學生順利平穩地度過青春期;引導學生體會青春期的美好,幫助學生在珍惜青春期美好時光的基礎上塑造自己的人生。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的變化

教學難點:如何走出逆反困境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第一框身體在生長

一、情境導入

張浩是八年級的學生,一直以來,他在老師眼裏都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是近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變了,變得越來越不聽老師的話了。他覺得老師的觀點太古板,有時還不近人情。於是他處處跟老師對着幹,老師叫他做練習,他偏要趴在桌子上睡覺;老師叫同學們不要去網吧上網,他把空餘時間全泡在網吧裏......張浩這是一種什麼心理?會導致什麼後果?

二、教學過程

1、正在發育

告別童年步入少年,我們在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靜下心來,聽聽自己生命拔節的聲音(3歲的我---7歲的我---13~14歲的我)。

2、青春期

青春期是從兒童成長為成人的過渡時期,世界衞生組織將青春期的年齡範圍定為10---20歲,在我國一般認為青春期年齡為11---18歲。在此階段,我們會面臨三大生理變化:性機能發育成熟;身體外形急劇變化;體內機能迅速健全。

3、快樂生長

青春期急劇的生理變化,也常常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煩惱,如長痘痘、變聲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我們要學習青春期的生理衞生知識,增強自我保健能力。

●相關鏈接

引導學生閲讀並掌握:戰“痘”要訣、護咽有“方”。

第二框走出困境

進入青春期,去哦們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我們的心理也在發生着一系列重大的變化。

1、青春期心理髮育的特點

①智力逐步發展到高峯期。③情感豐富、強烈,具有兩面性

②自我意識迅速發展④性意識萌發

2、青春期“心理斷乳期”的表現

①我們面臨着身心發育不同的矛盾

②我們面臨着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

三、課堂小結

四、課後作業:青春期心理髮育有什麼特點?

【板書設計】

一、身體在生長

二、走出困境

五、教學反思

第2課時

第三框把握自己

一、何必做“刺蝟”

1、“刺蝟”現形

(1)人們通常將人生11歲到17、18歲這段美好的年華稱為“青春期”。它是人由少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青春期,身體從幼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身高體重迅速增長,第二性徵開始出現。

(2)和父母、老師等長輩關係的煩惱。對父母、老師等長輩的關愛不再輕易地接受、認可,而是常常逆反得像個刺蝟,這是我們這個年齡階段的人身上經常發生的現象。

(3)正確認識青春期“逆反心理”現象

青春期產生逆反心理是成長過程中,正常現象,或多或少地會發生在每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身上。從某種意義上講,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個關隘,關鍵在於我們能否過好這個關隘,如果過不好,可能會給自己的整個人生道路蒙上陰影。

2、走出逆反困境

(1)培養多向思維。它有助於開闊我們的思路,使我們從偏激的習慣中擺脱出來。(2)設身處地地分析。(3)學會控制情緒。(4)理解寬容(5)把握自我(6)學會適應(7)坦陳意見(8)主動傾訴

二、別被流行風吹跑

1、流行風向標

流行風源於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追求流行風的原因:(1)顯示自己的時髦,贏得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地位。(2)更好地凸顯個性,煥發青春光彩。(3)青少年接受新鮮事物快,喜歡美,喜歡追求新奇事物。(4)青少年的思想是開拓的,大膽創新不安分,富有冒險精神。

2、跳出流行風漩渦

盲目追求流行風的危害:(1)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荒廢學業,引發虛榮心;(2)過度愛慕虛榮,喪失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質,浪費大好時光。

【板書設計】

一、何必做“刺蝟”

二、別被流行風吹跑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xx大、xx屆四中全會精神,忠誠實踐新課程,關注學生,關注道德與法治,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質量。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在青春初期,有夢想也有挫折,有努力也有困難。道德與法治教學一方面要為學生心扉"開鎖",伴隨學生平穩度過心理生理的"突變期",另一方面要為學生築起防波堤,在法治社會裏懂得有為和有所不為。學生剛開始中學階段的學習,要經過由不適應、較被動到適應而且主動的時期。教學中要增加趣味性強、啟發性大的故事,引導學生講身邊的故事,認識做人處事的原則,遵紀守法。要採取措施來活躍課堂,運用各種有效教學技能,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與法治》教材七年級上冊。 該教材是新修訂完成的教材,今年起開始使用。它落實中國共產黨xx大和xx屆四中全會精神,突出法治,引導學生在法治社會裏生活和成長。教材關注學生生活狀況,關注學生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生活範圍、深度的拓展,要求學生把自我逐步融入開闊的社會生活之中。教材圖文並茂,敍述簡明,論證扼要,故事貼近生活。教材符合新課程標準 的理念,足見組編的功力。

四、教學任務和目標:

本期教學任務:

1.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

我們開始國中階段的學習。從這個起點開始,我們將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學習和生活會發生一些變化,在我們的成長中留下深深的印記。我們要使中學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2.第二單元 友誼的天空: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友誼,友誼與成長同行。我們要多交益友和諍友,不交損友,遵守網上交友的規則,讓友誼之樹長青。 3.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

老師和父母是我們成長中重要的見證者和陪伴者。我們要以真誠的態度,作出應有的努力,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親子關係。 4.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個嚴肅的課題。生命的意義、生命之間的聯繫究竟怎樣,這需要我們去體驗,去探索,去創造,在生活中立志與堅守、盡責與奉獻,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2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衝突發生的原因和後果,掌握解決衝突的方法和智慧,學會寬容他人,替他人着想,正確面對校園暴力,學會保護自己,遠離暴力。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校園暴力及解決辦法

教學難點:解決校園暴力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第一框面對衝突

一、課堂導入

在家庭中,我們偶爾會與父母有一些矛盾。在校園生活中的無帶上,同學之間也難免有衝突。在家庭中,我們處理得很好,在學校舞台上,相信我們同樣能表現出色。

二、教學過程

1、衝突現場(引導學生閲讀教材P61例子)

2、衝突的後果。如果衝突處理不好,會導致:

①人際關係緊張

②造成身心傷害

③影響學習及同學之間的友誼

④嚴重的會受到紀律處分或者法律制裁等

3、衝突也有積極意義

①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誼

②思想上的衝突和碰撞可能帶來更多的創意

③集體中的衝突可能形成一種競爭氣氛,促使大家振奮精神,更加努力等

3、衝突為什麼會發生(原因)

①維護自己的利益

②因為個性、觀念、意見不同

③性格衝動等

第二框我們的智慧

一、化解矛盾衝突的方法

1、寬容待人

2、心理換位

3、主動道歉

4、請人調解

5、主動溝通

6、控制情緒

二、這一招很有效

民主選舉班級調解委員會,其成員必備條件:

1、為人公平正直

2、在班上有一定的威信

3、主意多,做事果斷

4、能明辨是非

5、做事穩重,考慮周到等

第2課時

第三框校園不容暴力

一、校園中的烏雲

1、什麼是校園暴力?

目前,一些學生信奉暴力決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強凌弱,這種現象就是校園暴力。

2、校園暴力的危害

校園暴力不僅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更嚴重的是它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使受害者產生不安全感,產生恐懼和焦慮。

二、這一切必須停止

校園裏不應該出現黑色暴力。我們既不想成為受害者,也不應愛成為施暴者。阻止校園暴力,應該從我做起。

三、建立校園防暴系統

校園不容暴力,我們可以共同參與,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校園防暴系統,讓校園內外的各種資源成為我們的保護,牆,堅決地將暴力拒之門外。

四、課後作業:校園暴力的危害有哪些?

【板書設計】

一、什麼是校園暴力?

二、校園暴力的危

三、建立校園防暴系統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3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對待祕密,懂得心中有祕密既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又可能具有潛在的危險。懂得隱私權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既能夠運用適當的方式保護自己的隱私,又能夠尊重他人的隱私。

教學重點:正確對待祕密,懂得保護隱私。

教學難點: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第一框我們都有“祕密”

一、沒有祕密長不大

1、祕密產生的原因: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祕密。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長大的標誌就是與父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於是萌生了獨享一片心靈天空的願望。

2、祕密對於未成年人的成長有着積極的意義:(1)走向獨立是長大成人的基本特徵之一,而擁有個人祕密並能恰當處置是走向獨立的一個基本要求。(2)沒有祕密的“水晶人”是永遠長不大的。擁有自己的祕密是我們長大的標誌之一,是完全正常的心理現象。

新聞熱點近日兩條新聞耐人尋味。一條是某市兩所中職校將“尿檢”列入學生體檢項目,為的是查學生“早孕”;一條是湖北省推出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新辦法,其中規定,未經允許,偷看孩子短信、書信、郵件屬違法。兩條新聞乍看全無關係,其實有着共同的指向,即教育是否以尊重孩子為前提。推行“尿檢”的兩所學校也許是出於好心,希望藉此教育學生自尊自愛,但對所有學生一概推之,其實是在懷疑和否定他們,有學生説“感覺踐踏了自尊”。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這種方式不可取,反而會演變成“好心傷害”。其實,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長同樣犯了“好心傷害”的毛病。比如,為了解孩子是否早戀,偷看他們的日記和短信;看孩子在房間是不是寫作業,隔着門縫觀察;更有甚者,有的家長為戒孩子網癮,不和他們商量,直接將其送進“訓練營”,孩子遭受了另一種心靈傷害。

第二框為心靈開一扇窗

1、學會辨別生活中的祕密,正確對待祕密。

進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結束了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祕密。生活中的祕密,有些是複雜的,有些甚至是危險的,如果處置不當,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災難。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有些事情卻不能保密。比如使自己心理壓抑、難以排解的事情,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情,或者違反法律的事情。

2、要學會區別對待祕密,有了不能保密的事情應該會正確處理。因為:

(1)生活中的祕密,有些是複雜的,有些甚至是危險的,如果處置不當,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災難。

(2)在成長過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另外一些事情不能保密,比如,使自己心理壓抑、難以排解的事情,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情,或者違反法律的事情等。

(3)有了不能保密的事情,應該找可以信賴的人傾訴,或者向有關部門反映。適當的傾訴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健康,也能使我們從他人那裏獲得幫助。

【板書設計】

一、我們都有祕密

二、為心靈開一扇窗

第2課時

第三框我們有隱私權

一、不要侵犯我的隱私

1、隱私的含義及內容: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祕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1)個人信息,也稱個人情報資料,如個人的財產狀況、身體健康狀況、婚戀情況、家庭資料、社會關係、電話號碼、個人習慣、興趣愛好等。(2)個人活動,指與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無關的活動,如個人的日常生活。個人領域。(3)個人領域,也稱私人空間,是指個人的隱祕範圍,如身體的隱私部分,個人居所,學生的書包、日記、通信等。

2、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3、未成年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保護自己的隱私:(1)保管好自己的信件、日記等含有個人隱私的物品。(2)不向他人講述自己的個人及家庭的隱私;(3)當發現有人披露、宣揚自己的隱私、損害自己名譽的行為時,應當給予制止,並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4、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隱私。我們希望別人不要侵犯我們的隱私,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別人的隱私,我們要樹立隱私意識;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二、課後作業:公民保護隱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板書設計】

一、隱私的含義及內容

二、保護公民隱私權的法律

三、尊重他人的隱私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過上學期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並重點突出以下特徵: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範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着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裏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三、教學總要求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因此本冊教材是培養兒童能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四、各單元要求

第一單元:在父母關心下成長

1、培養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着做,會做的事情堅持做的好習慣。

2、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務的本領,學會疊衣服、洗鞋、整理書包等。

3、瞭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應該做的。

第二單元:我的班級我的家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做事認真細心,做好值日生。

2、養成愛護課桌椅,愛護班級公物和學校的公物。

3、讓學生動手佈置自己的班級。

第三單元:我也能探究

1、瞭解有關科學家的小時候的故事。

2、通過想象設計製作未來的房子和交通工具。

3、讓學生把自己設計和製作的東西展示出來。

第四單元:我是中國人

1、瞭解自己家鄉發生的變化。通過哪些方面舉例説明。

2、使學生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國旗、國徽、首都。

3、知道許多科學家為家鄉、為祖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五、教學措施

1、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2、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

六、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週:1、我長大了

第二週:2、我在變變變

第三週:3、做的自己

第四周單元體驗活動:讓愛住我家

第五週:4、我是值日生

第六週:5、愛護課桌椅

第七週:6、我為班級添光彩

第八週單元體驗活動:美化我們的教室

第九周:7、走進聰明屋

第十週:8、愛思考會研究

第十一週:9、生活需要小創意

第十二週單元體驗活動:玩出新花樣

第十三週:10、可愛的家鄉

第十四周:11、國旗國旗我愛你

第十五週:12、我愛我的祖國

第十六週單元體驗活動:家鄉美祖國親

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5

一、班級環境分析

一年級新生入學不久,學餬口動力特別強,活躍好動,特別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習慣還處於自由散漫型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惟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餬口、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教材分析

1、低年段教科書將課標提出的三經四緯課程框架,三經,即: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四緯,即:健康平安地餬口,愉快積極地餬口,負責任、有愛心地餬口,脱手動腦、有創意地餬口,用三篇課文和一個單元體驗勾當創造性地拓展為與兒童發生親近聯繫的家庭、學校、自然、社會四大餬口場域,引領置身其中的兒童在4個餬口方面學習、勾當、汲引,用空間邏輯取代了原教材的餬口事務和時間邏輯的編排。因為家庭是兒童德性生長的起點,然後從家庭走到學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會,由近及遠,由小到大。低年級段每冊都由四大場域構成,4冊教材縱向看,相同場域的主題單元內容螺旋上升,凸顯兒童成長髮展的脈絡,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構成兒童習得道德涵養與法治意識的邏輯清晰又綜合立體的餬口畫面。

2、彰顯立德樹人,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意識教育的啟蒙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新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機滲入在勾當主題中。國度層面價值目標:強盛、民主、文明、協調。體現的課文有:《我愛爸爸媽媽》、《幸福一家人》等;社會層面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道、法治。體現的課文有:《我和夥伴一路玩》、《遊樂園裏真開心》、《與規則同業》、《紅路燈在站崗》等;小我層面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的課文有:《我的新夥伴》、《可愛的校園》、《教員,您好》等。

②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

新教材精選了良多經典古詩文,名人名言,農諺等。如《門生規》《治家格言》,古詩《鋤禾》《遊子吟》,《論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學禮無以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傳統經典,以“寶典箱”的形式呈現,將中華傳統美德中的“孝親、勤儉、自強、厚仁、貴和、好學”等等倫理觀念和行為規範有機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兒童的德性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中獲得滋養。

③法治意識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的國小階段目標是“着重普及憲法常識,養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感知餬口中的法、身邊的法,培育學生的國度觀念、規則意識、誠信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3、營造兒童文化,增加兒童道德與法治學習、踐行的樂趣和成效。

新教材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彰顯兒童餬口中的德育要素,着力營造濃郁的兒童文化,使之更加適應兒童的天性,滿足兒童的需求,利用兒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響兒童的人生價值觀、審美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

新教材重塑了兩個小夥伴形象:盼盼和圓圓,他們是教室裏兒童的同齡人,不時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與教室中的兒童互動交流。

同時重塑了四個卡通動物: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創創鼠,形象活躍可愛,巧妙地出現在勾當場景中,穿針引線,富有情趣地引導兒童健康平安地餬口、愉快積極地餬口、負責任有愛心地餬口、脱手動腦有創意地餬口。

新教材中的勾當小欄目,活躍形象,指向明白,起着規範教學內容、引領教學勾當的作用。如故事屋、遊樂場、音樂廳、觀察哨、碰碰車、寶典箱、誦讀台、法治窗、實踐園、體驗館、小論壇、加油站等。欄目內的勾當形式豐富多彩,如故事、遊戲、下跳跳棋、小競猜、小辯論、小製作、小養殖、誦讀、特長展示、歌曲賞識、童話劇表演等等,讓兒童喜聞樂見,有樂趣積極參與到教學勾當中來。

新教材嘗試創作或改編了“微繪本“故事。配圖活躍明快,文字言簡意賅,富有童趣,啟迪智慧。新教材華夏創、改編或選用兒歌童謠和歌曲,讓教材為兒童的歡喜世界。

繪本故事舉例:請翻開一上講義:P6《兔媽媽和兔寶寶》P28《孤獨的小豬》P42《大耳朵和小眼睛》P62《七隻小猴去旅行》

兒歌舉例:請翻開一上講義:P14《唱兒歌感受愛》P26《找朋友》P29《一顆星》P40《刷牙歌》

教材這些濃濃的兒童文化的呈現,傳遞童心、童音,激發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標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更有效地讓低年級學心理解和接管,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把講堂變成了暖暖的兒童樂園,使兒童獲得了潤物無聲的道德情操與法治意識的薰陶。

4、倡導現代學習體例,引領兒童在體驗勾當中汲引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觀察哨”、“碰碰車”、“實踐園”、“體驗館”等勾當欄目,通過形式多樣的情境創設,在碰撞、探究、思辨、踐行中,幫助兒童獲得探求知識的能力,培育初步的科學精神和道德判斷能力,為兒童供給了更開闊的思維和行動空間。

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摒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通過主題鮮明的勾當欄目推動主題學習勾當,以前輩的學習體例激發兒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發展兒童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新教材精選了良多經典古詩文,名人名言,農諺等。如《門生規》《治家格言》,古詩《鋤禾》《遊子吟》,《論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學禮無以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傳統經典,以“寶典箱”的形式呈現,將中華傳統美德中的“孝親、勤儉、自強、厚仁、貴和、好學”等等倫理觀念和行為規範有機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兒童的德性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中獲得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