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心理健康主題家長會設計方案(精選5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14K

心理健康主題家長會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心理健康主題家長會設計方案(精選5篇)

認知目標:讓學生學會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

情感目標:建立良好的自己形象,對自己充滿自信心。

行為目標: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塑造一個良好的自己。

活動重點:

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接納自己。

活動難點:

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發展自己。

活動準備:

一把小鏡子,《相信自己》光碟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品小明拿着剛發下來的考試卷子,背者書包垂頭喪氣地説:“又是不及格!”這時小強從後面追上來,衝他一笑:“聽説要開運動會了,你這個體育健將可要多報幾項啊!”小明卻無精打采地説:“那有什麼用,跑得再快也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2、思考引發動機,製造懸念,創設情境,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

(1)你認為小明説的對嗎?為什麼?

(2)你想對小明説些什麼?

(3)通過這個小品你能明白什麼?

3、師:偶爾一兩次考試不理想並不能説明什麼,我們要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

二、活動主體

1、小品《照鏡子》大致內容:兩位同學按要求閉上眼睛,老師用染紅的手指點一位學生的鼻子,問:“這是什麼?”學生回答:“鼻子”。接着再點另一位同學的額頭,問:“這是什麼?”學生回答:“額頭”。學生回答的同時,顏色已染到他們的鼻子或額頭上了,他們卻全然不知。然後讓他們面向全班同學,同學們鬨堂大笑,他們感到莫名其妙,最後老師把小鏡子遞到他們手裏,他們這才發現真相。

(1)、思考:剛才的小品對你有什麼啟發?

(2)、師:臉上的髒東西,別人看得清,自己卻看不見,用小鏡子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讓同學當一當這把小鏡子,你會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

2、同學眼中的我

(1)學生自由找朋友,請這位同學説説他眼中的我有哪些優點或缺點。(自由活動)

(2)請幾名學生説説聽完之後的感受。

3、老師眼中的我

(1)看看評價手冊老師對你的評價

(2)小組內説説感受

(3)師:是的,只有把你身邊的人或事當做一面鏡子,才能採擷生活中的趣事,由此引發思考。自由宣泄,給學生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機會,通過從他人那裏獲取信息,使學生掌握正確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清楚地瞭解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有這樣的缺點,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缺點呢?

(4)學生想出各種方法解決。

(5)師:努力發現,勇敢講出,堅持改正,樹立信心,什麼都不會難倒我們。

4、填寫“小明星檔案”師:同學們,在老師的眼中,你們都是未來的.小明星,請大家填好這張“小明星檔案”。

三、總結

今天,我們對自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每人都有出類拔萃的長處,每人也會有需要努力改正的缺點,在進步中成長,在進步中提高,揚長避短,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每一名同學都會成為未來之星。

四、課後延伸

讓父母説説眼中的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據父母説的想一想以後怎麼做?

心理健康主題家長會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理念: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養。而此刻的中學生就其心靈的“情”來看,普遍患有“感情冷漠症”。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教師的教導之恩,有時會熟視無睹、置若惘然。應對這種現狀,有必要設計一節以《感恩》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課,讓感恩走進每一位同學的心靈。

教學設計説明: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節,從感恩父母,到感恩教師,感恩幫忙過你的人,感恩社會,最終感恩昇華,感激所有的人。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談父母、教師的付出,到分析我們為他們做的,體會他們的恩情,隨之引出如何感恩,落到行動上。從感恩家人到感恩教師、幫忙過自己的'人,最終上升到感激所有的人,包括傷害我們的人。

教學活動多樣,有聽歌曲、聽故事、講故事、大家説、做遊戲、演小品、大家歌、讀資料、天平稱量等多種形式,學生從聽、講、説、做、演、稱等多方面體會恩情,學會感恩。從意識到行動。到達教學的目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對關懷和幫忙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準則。

2、使學生明白,此刻每個人享受的歡樂生活是通過別人的付出得到的,培養學生對父母、他人、社會的感恩意識。

3、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為關心過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點:

培養學生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的感恩意識。

難點:

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

教學過程

(一)、感恩父母

1、聽音樂《感恩的心》

2、親情遊戲

你們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成長到一名國中生,誰給你們的愛最多,幫忙最大,請寫出五個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愛

4、感悟:烏鴉有反哺之義,羊羔有跪乳之恩。父母為我們費盡心血,我們就應為他們做點什麼,才能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使學生帶着簡單愉快的情緒進入活動主題請同學按照教師的指令進行。

説一説,父母給你那些愛。學生讀材料,談感受。學生針對此刻的我進行暢談。

(二)、感恩教師

師恩回放

生活中除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再就是我們的恩師了。

心理健康主題家長會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幫忙學生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你願意做一個誠信的人嗎你在別人眼裏是一個值的信賴的人嗎

2.引導學生以別人為鏡子進行自己鞭策、自己鼓勵,到達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目的。

3.除了國家政治生活,誠信在人們的生活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4.在法制社會裏更講究道德,沒有誠信寸步難行。

5.任何本領都不比良好的品格與態度更受人歡迎:生活是期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沒有一種廣告,比誠實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以別人為鏡子進行自己鞭策、自己鼓勵,到達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目的。

2.任何本領都不比良好的品格與態度更受人歡迎:生活是期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沒有一種廣告,比誠實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開課題。

師:這天,教師先給你們看一個小故事。

(課件演示)在古時候的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她的孩子哭着叫着,也要跟着媽媽上街。媽媽騙孩子説:“你先回去,我上街回來殺豬給你吃吧。”妻子從街上回來,看見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孩子吃,妻子急忙阻止他:“怎樣?你真的要殺豬給孩子吃嗎?我原是説着哄哄孩子的。”曾子説:“我們怎樣能夠説謊話呢?”於是,他們就殺了那頭豬。

師:同學們,教師不理解曾子為何要這麼做呢?如果你是曾子家的孩子,媽媽失信於你,你會怎樣想呢?

小組討論:

生:做人要有誠信。

師:那你們明白做人為什麼必須要講誠信呢?怎樣樣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人?那麼,這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板書課題)《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評析:以生動的動畫故事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通過觀察生動搞笑的情境,並結合平時的認知,初步悟出做人要誠信的道理。

1.聯繫實際,指導行動。

(1).議一議:實際生活中你遇到此類事情怎樣辦?(出示課件)

事例1:周兵和宋傑是好朋友,他們以前許諾,不管誰遇到困難,必須要互相幫忙。這天周兵想抄宋傑的作業,宋傑沒同意,他生氣的説:“這點忙都不幫,真不講信用。”

討論:你對這件事怎樣看?

事例2:李三看見同學花錢大方,他很羨慕。有一天,他趁他的同桌不注意,便拿了同學的'10元錢。張教師調查時,他怎樣也不承認。之後,張教師説:“如果你信任我,就把真相告訴我,我保證不對任何人説。”聽了張教師的話,他很快就把事情告訴了張教師。

討論:你明白為什麼嗎?

學生交流並彙報:

給好朋友抄作業是一種不負職責的行為,是害了自己的好朋友,也是不誠信的一種表現;雖然李三拿其他同學錢是不對的,但他能夠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其實是一種誠信的表現。

(學生們都互相討論着自己的觀點。)

師:大家都説得很好。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誠實守信呢?以上的事例要求我們,要養成誠信的優良品質,我們就應從小就開始培養誠實守信的好品質,平時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裏如一,言而有信。

(2).説一説:你願意和誰交朋友?(課件出示)

A、當面説好話,背後説壞話。

B、直言不諱,大膽説自己的看法。

C、沒有把握不輕易答應,一旦答應就要盡力而為。

D、對別人的要求滿口答應,但過後就忘,不能兑現。

生討論地很激烈。

(3).師:誇一誇:我們周圍哪些事例是屬於誠實守信的?

(生討論,並舉例説明。)

二.培養誠信觀念,製作“誠信卡”

1.教師引導:

師:好好想想,自己動手製作一張“誠信卡”,資料寫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個誠信的人?從哪些事能夠體現出來?有過不誠信的經歷嗎?你這天學習了誠信之後,你以後又會怎樣去做呢?

2.每個人分發一張白紙,要求學生在上頭寫上自己在生活中有關誠信的事例。

3.寫完後,要求學生疊好後交給教師。

評析:通過誠信卡,讓學生明白自己就應做誠實守信的人,應鄙視虛假和不守信用的行為,對自己不誠實和不守信用的行為應感到不安和歉疚。

三.挖掘誠信好處,激發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人

師:當代少年身系國家未來,肩負歷史的使命。我們的國家能否發達,能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關鍵在於我們這一代有沒有崇高的夢想,有沒有有誠信。當我們揚起知識的風帆,蕩起勤奮的雙槳,就要啟航向人生之海時,經驗豐富的老船長告訴我們:“必須要用誠信去導航!”期望通過這節課,我們班的同學都能做到:守信如節,言而有信。同學們不僅僅對同學守信,對家長守信,對教師守信,也對自己守信!最終期望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能自覺持續誠信的品質。

四.提出倡議,讓世界充滿誠信與愛

五.總結及反思:

我們的社會生活的諸多交往都離不開誠信。誠信是美德,是社會的基石,是人與人交往的先決條件,沒有了它,就沒有了它所帶來的一切。通過課堂動畫的展現,誠信事件的討論、誠信卡的製作,都讓學生印象深刻,明白做一個誠信的人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主題家長會設計方案 篇4

一、設計思路:

隨着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禮貌人的一個重要標誌。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就應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持續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一種用心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就應注意幫忙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願望有衝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心、快樂。

二、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三、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四、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製作表情娃娃的紙。

五、活動流程:

(一)語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説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説説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貌,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説説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説説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説)。

(2)遊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説説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樣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説説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麼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樣樣?

(2)生氣時能夠做些什麼?

(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1)能夠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

(2)能夠對別人説出生氣的原因

(3)為別人想一想

(4)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

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原先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就應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忙你解決困難的。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四)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

幼兒按意願選取材料製作臉譜。

(五)做做高興的遊戲

1、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遊戲。(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提問:如果你是小雞,你被老鷹抓到了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小朋友不留意撞到了你,你會怎樣做?

心理健康主題家長會設計方案 篇5

一、活動背景

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問題的情況受到了社會的廣泛的關注。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社會中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羣體,在這樣的一個階段正處於逐步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更易發生一些心理問題,因此,我班決定開展心理活動,讓更多同學受益與瞭解心理健康知識,更積極的生活。

二、活動名稱和主題

班級心理健康知識交流座談會

三、活動目的

為了更好的宣傳心理知識,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活動內容:

1、班上成員分為六組,每組由六人左右的同學組成。

2、由組織者準備有關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問題卡片,提問,小組自由討論,後選一名代表做回答。

3、各小組自由討論自己平時生活學習遇到的心理問題,以及如何面對解決的。

4、最後組織者進行總結。

五、活動負責人與參與者

負責人:孫李娜

參與者:11級英語教育一班全體成員

六、活動時間

20__年5月27日晚7:00

七、活動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