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博物館導遊詞(通用22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2W

博物館導遊詞 篇1

下面我們將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編鐘陳列處了,編鐘是我們的鎮館之寶。大家看,這個龐然大物就是編鐘了,它是整個墓裏最為壯觀驚人的,這個巨大的鐘架是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蔚為壯觀。六個青銅佩劍武士和八根圓柱承託者七根彩繪木樑構成曲尺型鍾架。架及鍾鈎共246個構件,鍾架分為三層八組懸掛有65件青銅件。上層是三組紐鍾,共19件,中層為三組鏞鍾,共33件,下層為大型鏞鍾兩組,共12件。大家數一數,下層是不是多了一口鐘,而且它還與其他的鐘不同?那是楚王博鍾,為了紀念他們的情誼,便那走了原來懸掛在那裏的輜鍾,而把它懸掛在下層居中的位置。編鐘是音樂史上的一個奇蹟。首先它是一鍾雙音,按照鐘體上的標音銘文所示,分別敲擊鐘的正鼓部和側鼓部,一口鐘能發出相差三度的兩個音。例如敲擊鐘的正鼓部是哆音那麼敲擊它的側鼓部就是發音了,那麼一鍾雙音的奧祕在那裏呢?大家請看編鐘的兩側有稜,發音時,稜和對鍾起到不同的阻尼作用,所以就出現了一鍾雙音的現象。另外角鍾還有一個優於普通圓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長這樣才能奏出旋律優美的音樂。全套編鐘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個八度音程,它把宮商角紫羽五音發展成1234567七個音階,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博物館導遊詞(通用22篇)

現在大家是比是特別想聽一聽這天外來音呢?我們在旁廳設有編鐘演奏廳,現在大家可以去領略一下了。到這裏我的講解就結束了,現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聽一下編鐘演奏,然後再自由參觀,湖北省博物館除《曾侯乙墓》、目前還舉辦有《楚文化展》、《鄖縣人》、《屈家嶺》、《盤龍城》、《曾侯乙墓》、《九連墩紀事》、《書寫歷史》、《秦漢漆器藝術》、《樑莊王墓》、《古代瓷器專題展》、《荊楚百年英傑》等十多個展覽,大家可以隨意參觀。12點我們在省博的大門口集合,祝大家玩得盡興遊的順心。歡送詞略。

根據鎛種上面的記載,我們知道了,當時吳國大軍攻進楚國郢都,楚惠王的父親楚昭王逃到隨國也就是曾國,吳軍隨即趕到,要求隨君交出昭王,作為交換條件,吳國答應把漢水以東的土地劃歸隨國。但隨君不顧吳國威脅利誘,拒絕交出楚王,因此贏得了時間,楚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打退了吳國軍隊。隨國在吳國大軍壓境的情境下保護楚昭王的故事,是歷史上一個不背盟誓的佳話。所以楚惠王為代父親向隨君的子孫表示不忘救難的恩情,送給了曾侯乙這個鎛鍾。

博物館導遊詞 篇2

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位於其西側300米遠的漢兵馬俑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着衞戍楚王陵的部隊,兩處遺址距今已有2100餘年的歷史。

1984年12月,在徐州東郊的獅子山西麓發現了一組漢代兵馬俑。經過考古人員的全面發掘,這支沉睡於地下兩千多年楚漢軍隊撩開了神祕的面紗。獅子山兵馬俑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共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衞士俑、執長器械的髮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10餘種4000多件。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着同樣的價值。

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楚王陵,這座楚王陵不僅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奇特的結構更是獨樹一幟,前所未有。墓中出土了各類珍貴文物近二千件,其中不少文物是國內考古首次發現。尤其珍貴的是,科學工作者根據墓中殘留的楚王遺骨,成功地復原了2120xx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

博物館導遊詞 篇3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國家軍事博物館。我是天華旅行社的小熊,我將和大家一起觀看軍事博物館。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軍事博物館大門,你們看,那閃爍的八一紅星聳立在館上,似乎讓我們看到了這裏記載了中國紅軍、新四軍。。。。。的抗戰歷史和久經沙場的武器,這裏一定會讓你們流連忘返。

首先我們來看空中館,這裏有中國抗美時期的“雄鷹”----殲八飛機。這就是打敗了五百多無人偵察機的“老將”,看到這已經打成黑色的敵機,我們可以想到中國的飛行員可真是高水平的。

下面讓我們看這一輛主戰坦克,是中國向蘇聯購買的用來抗日的,它雖然有些笨重,但其實鎧甲足足有二十六毫米!很不錯吧,告訴你們,這還不只呢,讓我們接着往下看。驚訝的武器又來了,這就是我們八路軍繳獲的一門日式發明的大炮,口徑足足有二百二十毫米那樣大,有一個大型地球儀那樣大。我們可以想像那樣大的炮口,打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是一片廢墟。不過最後它卻成了我們中國的了。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這一段快樂的旅程就要結束了,博物館的武器還有許多許多,希望下次大家能再有機會來細細觀賞。

博物館導遊詞 篇4

濰坊風箏博物館坐落在山東省濰坊市,建於1987年,系全國第一座風箏專業性博物館。佔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館內有大小展廳12個。琳琅滿目的風箏展品,展現了從公元前5世紀“魯班風箏”至今的中外各式風箏。

濰坊風箏博物館座落在濰城白浪河東崖岸,佔地面積一萬三千平方米,建築面積八千一百平方米,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風箏博物館。其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為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陶瓷巨龍,託於孔雀蘭琉璃瓦屋頂上,似蛟龍遨遊長空,擊蕩九霄。館內有一個近一千六百平方米的大廳和大小十個共三千多平方米的展室。如今本館在原來展覽的基礎上,又從文、圖、物等方面進行調整充實,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業性民俗博物館。

館內將收藏、陳列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還可通過錄相重現歷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盛況,給觀眾系統地介紹中國濰坊的風箏發展、沿革及各流派的風箏製作技藝和由風箏技術啟迪派生的人類飛行的廣闊前景,陳列介紹了世界各國的風箏發展及扎、畫、放的技術。還有風箏藝人的現場製作風箏。

風箏博物館又具有多功能用途,既是一個收藏、陳列古今中外風箏、民間工藝的專業性博物館,還是一個文化娛樂中心。如果全部配套,它將成為風箏都的一個旅遊、文化、娛樂和風箏貿易中心。本館以大量的實物、照片、資料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風箏的起源和風箏沿革史;介紹了風箏的流派、種類和特點;展示了濰坊國際風箏會與各國風箏團體和人民的友好交流。

展出的風箏有:一、傳統風箏。主要有各種大中小型龍頭蜈蚣,軟硬翅蝴蝶風箏,七星、八卦風箏,各種魚鳥、昆蟲風箏以及筒子風箏和傳説故事人物造型的人物風箏。還展有吉林、濟南、浙江的優秀作品。二、濰坊創新風箏。是濰坊風箏藝人和業餘愛好者扎制的新意風箏、特技風箏、多特點風箏、微型和巨型風箏,表現出濰坊風箏愛好者大膽創新的精神和豐富的想象力。三、國外風箏。

是近幾年來國外風箏愛好者製作的具有本國風情特色的風箏。所收藏陳列的風箏在選材、色彩、藝術等方面,把自然界千姿百態的物象進行誇張昇華、剪裁加工後運用於風箏的創作之中,使主體內容與風箏造型協調,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相溶,表現了濰坊風箏工精藝巧、渾厚大方的獨特民俗風格。

博物館導遊詞 篇5

今天我去了中國航海博物館,它的外形像一艘正在揚帆起航的白色帆船,兩個“白帆”交叉起來,當中鑲嵌着藍色的大字“中國航海博物館”,感覺很奇妙。

一進大門,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映入了我的眼簾。這船名為“寶船”,它長27.4米,排水量由200多噸,桅杆足有三層樓高,尾巴那兒還有一個比現在的船舵都大的巨舵!船的兩頭向上翹起,船頭上還刻着一條騰飛的龍。

在船後方的客室位置有一個祕密哦,那就是至今仍然舉世聞名的“水密隔艙”。有了它,如果船隻進水,水就會流到水密隔艙裏,隔艙只要把門關牢,那麼進水就不會流進房間,船就安全了。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艙”這個裝置,可是因為進水量實在太大最後沉沒了。

帆船旁邊還有一個它曾經使用過的木錨,那木錨長7.4米,重達一噸,在當時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錨的前端是用鐵打造的,這樣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錨緊緊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 在船旁的房間裏,我還驚奇的發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獨木舟殘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獨木舟了!

從八千年之前中國就開始製造各種各樣的船舶。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貨輪和油輪全部都是“中國製造”,最大的貨輪能裝載一萬多個集裝箱,是不是很了不起呢?!但是中國的郵輪製造技術還不算髮達,我希望能夠多發展一下郵輪製造技術。要知道“郵輪,讓生活更美好呢!”。

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知道了我們中國從古到今在造船技術上一直處與世界領先的位置上,還了解了我國古代的造船技術和今天的發展,這真是讓人高興。

博物館導遊詞 篇6

今天我將陪同大家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是我國十大博物館之一,它位於武昌東湖之濱,佔地面積5.1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9100平方米,其中陳列大樓面積3000平方米,實際展覽面積1600平方米。館內藏有歷史文物20多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600餘件,國家級文物16件。陳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銅器,盛楚時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時竹簡,歷史名人字畫,隕縣猿人,長陽人齒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銅編鐘,越王勾踐青銅劍,吳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圖等珍品舉世矚目。湖北省博物館是武漢市建築規模最大,館藏最多的博物館。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省博的入口處,湖北省博物館這幾個餾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於1960年題寫的。大家請看那邊那幢建築是於1999年才竣工的編鐘陳列館,它是我國迄今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功能最完備的古樂器陳列館。想必大家都非常想聽一聽這天外來音。我們不妨先去參觀其他文物,最後有足夠的時間再來欣賞編鐘音樂。大家請隨我往這邊走,現在我們來到了今天主要參觀的一個展廳,曾侯乙墓展廳。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槨室模型,它分為東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個門洞是用來連接各室的,其形制有點象我們現在住房的三室一廳。東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銅禮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銅編鐘就是從這裏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館,北室放有兵器,車馬器,竹簡等。

曾侯乙墓是鑿石為穴的豎穴式墓葬。整個墓室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總面積220平方米,據殘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約為13米,這與同時期的墓葬相比規模是較大的。

如此規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誰呢?我們在出土的青銅器上共發現了‘曾候乙’三個字208次。所以我們斷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請看這個,它是根據墓內頭骨製作的墓主復原像,我們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約42—43歲的男性,其顱骨特徵與中原商代人種特徵最為接近。

接下來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鶴。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鶴身和鳥翅膀組合而成的是人們想像中的一種仙鳥。它出土時在主館的東面,頭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領墓主人的靈魂昇天或祈求神靈保佑吧。它的鑄造工藝考究,頭顱和鹿角鍍金裝飾,脊背和雙翅周邊鑲嵌綠松石,但因為年代久遠我們已經不能再見它的光彩了,但是我們仍然能夠通過它獨特的造型想像出當時的青銅鑄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了。

請大家隨我繼續往前走。這裏陳列有許多當時貴族們吃飯用的食器,這裏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國古代食器當中使用最多的一種,它不僅僅是食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禮器。先秦時期人們對鼎是特別重視,在祭祀天神、地邸、先祖等重大儀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糧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蓋鼎等很多種,在眾多的鼎中,正鼎的個數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組合往往是用鼎者財富、身份、權位的象徵。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內外能夠反映禮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們製作精巧,保存完好,十分珍貴。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動中與鼎配合使用。《周禮》規定,在儀式中,貴族按其身份等級享用單數的鼎和雙數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銅簋正好與他身份相符。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大家都知道青銅冶煉技術是我國先秦文明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商代就已經成熟,周朝繼續發展,在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銅器羣正是這個巔峯時期的代表。

大家看這裏,它叫鑑缶,是這個墓裏出土的一件比較精美的禮器,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莊凝重,周身滿飾蟠璃紋飾,四個足是昂首張口的怪獸,鏤空的孔蓋是繡雕夔龍。其實它不僅經看而且還有妙用呢!使用時,先用這四個環把中間的缶拉出來,在鑑裏放入熱水或者冰,在缶裏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鑑中,鑑缶就可以工作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冰酒,怎麼樣是不是很奇特呢?而且這裏還有一個過濾器是用來過濾酒中的殘渣的,各位是不是要驚歎於古人的創造力了呢?

下面我們將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編鐘陳列處了,編鐘是我們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家看,這個龐然大物就是編鐘了,它是整個墓裏最為壯觀驚人的,這個巨大的鐘架是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蔚為壯觀。六個青銅佩劍武士和八根圓柱承託着七根彩繪木樑構成曲尺型鍾架。架及鍾鈎共246個構件,鍾架分為三層八組懸掛有65件青銅件。上層是三組紐鍾,共19件,中層為三組鏞鍾,共33件,下層為大型鏞鍾兩組,共12件。大家數一數,下層是不是多了一口鐘,而且它還與其他的鐘不同?那是楚王博鍾,為了紀念他們的情誼,便拿走了原來懸掛在那裏的輜鍾,而把它懸掛在下層居中的位置。

編鐘是音樂史上的一個奇蹟。首先它是一鍾雙音,按照鐘體上的標音銘文所示,分別敲擊鐘的正鼓部和側鼓部,一口鐘能發出相差三度的兩個音。那麼一鍾雙音的奧祕在哪裏呢?大家請看編鐘的兩側有稜,發音時,稜和對鍾起到不同的阻隔作用,所以就出現了一鍾雙音的現象。另外角鍾還有一個優於普通圓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長,這樣才能奏出旋律優美的音樂。全套編鐘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個八度音程,它把宮商角紫羽五音發展成1234567七個音階,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現在大家是比是特別想聽一聽這天外來音呢?我們在旁廳設有編鐘演奏廳,現在大家可以去領略一下了。到這裏我的講解就結束了,現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聽一下編鐘演奏,然後再自由參觀,湖北省博物館除《曾侯乙墓》、目前還舉辦有《楚文化展》、《鄖縣人》、《屈家嶺》、《盤龍城》、《書寫歷史》、《秦漢漆器藝術》、《樑莊王墓》、《古代瓷器專題展》等十多個展覽,大家可以隨意參觀。12點我們在省博的大門口集合,祝大家玩得盡興遊的順心。

博物館導遊詞 篇7

今天,媽媽帶着我去了常熟博物館,讓我領略到了藝術的魅力。

一進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卧在大門口的兩隻大獅子。一隻張開了血盆大口,凶神惡煞似的;另一隻則温柔可親,笑眯眯的,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我們徑直來到展廳,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根藝品。這些根藝品都是唐祥元伯伯收集的。展廳門口的“海底世界”赫然跳入我的眼簾,它可是用產於武公山的木榴雕刻而成的。千變萬化的海底世界令人心曠人怡,那萬紫千紅的珊瑚和那神情悠閒的金昌魚動靜相宜,豐富的海底世界,在藝術家的精心耕耘下瀝瀝展現在我的面前。

在“海底世界”左側,一位悠閒垂釣的老者把我的視線吸引了過去,不用説他就是《封神榜》裏的那位足智多謀的姜太公了!他正悠閒地坐在河邊垂釣。看着他那坦然自如的神情,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話“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

展出最多的根雕品要數套椅了,下面我就説説“香樟木套椅系列”吧!這組套椅系列是由產於九萬大山的一級黃香樟木雕刻而成,是根藝組件的一個整體,融觀賞和使用價值於一體。我情不自禁地坐上了沙發,感覺好像是被擁進了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覺得心曠人怡。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茶几的兩端。茶几的一端鋪有一張大荷葉,坐着兩個穿着肚兜笑容可掬的胖娃娃,一個娃娃兩手捧着蓮蓬,另一個娃娃右手扶着扛在肩上的大蓮蓬,左手卻牽拉着一串銅錢。茶几的另一端活躍着一條正在滔滔海浪裏跳躍的大鯉魚。

唐伯伯收藏的根藝作品還有許多,有“萬花聚癭”、“冰峯”、“海浪”、“牡丹仙子”等。每一件都令我贊布絕口。

從博物館出來,我暗暗為自己感到慶幸,唐祥元伯伯的根雕藝術收藏展為我提供了一次接觸藝術,親近藝術的機會!

博物館導遊詞 篇8

中國三峽博物館位於20世紀亞洲十大經典建築之一的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為全國最大的專題性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一家在北京之外以“中國”二字冠名的國家級博物館。

中國三峽博物館為收藏、研究、展示重慶及三峽地區歷史與文化的科學殿堂;建築主體長157.3米,寬98.085米,高32米,總建築面積為4萬多平方米,博物館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是一個傳統的水壩形狀。博物館正面右上方,有一個4米見方的巨大篆體印章,印章由上到下、由右至左刻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9個大字。

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3225平方米,是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主體建築氣勢宏偉,內涵深邃。除正面與人民廣場、人民大禮堂保持三位一體外,其餘部分均順地勢地貌而建,並與山體融為一體,結合地勢高差與建築的圍合與半圍合,呈現出山水主題的園林景觀,舒展平緩變化的體量似從山體中生長雕琢而成。

整個陳列展覽由4個基本陳列、6個專題陳列、1個360度全周電影、1個半景畫陳列、1個觀眾實踐中心和3個臨時展覽構成。4個基本陳列分別是:反映三峽歷史、三峽文化和三峽精神的《壯麗三峽》;反映重慶地方歷史文化源流的《遠古巴渝》;反映20世紀重慶城市變遷的《重慶·城市之路》;反映重慶抗戰文化的《抗戰歲月》。全館最重展品——烏楊漢闋,重達10噸。它20__

年夏在忠縣烏楊鎮發現,是中國當今保存最完整的漢闕。它是重檐廡殿頂雙子母石闕,主闕高5.4米,子闕高2.6米。闕體雕刻豐富,主要內容有仿木雕刻、生活圖卷、靈禽異獸和神話傳説。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保護、研究、展示重慶和三峽地區歷史文化遺產與人類環境物證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機構,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中國三峽博物館與重慶市博物館合併共建,今後將掛兩塊牌子。它位於20世紀亞洲十大經典建築的重慶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兩者中間為4萬平方米的重慶人民廣場,三者共同形成“三位一體”的城市標誌性建築羣。如果説重慶人民大禮堂是20世紀50年代重慶的標誌性建築,那麼,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是21世紀初重慶的標誌性建築,一顆鑲嵌在山水園林的山城重慶心臟的璀璨明珠。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體建築氣勢宏偉,內涵深邃。除正面與人民廣場、人民大禮堂保持三位一體外,其餘部分均順地勢地貌而建,並與山體融為一體結合地勢高差與建築的圍合與半圍合,呈現出山水主題的園林景觀,舒展平緩變化的體量似從山體中生長雕琢而成。工程總用地面積為2.9316公頃,主體結構長157.3米,寬98.085米,地面以上總建築高度為25.2米,共5層,總建築面積為42497平方米,為一類高層建築,其中地下1層為文物庫房、車庫、設備用房,地上4層為展廳、報告廳、管理輔助用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建築結構安全等級及耐火等級均為一級,建築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總體佈局通過以東西走向的人民大禮堂對稱軸為主軸線,並以一個完形將人民廣場與博物館主體建築聯繫起來,主軸線上人民大禮堂、人民廣場、博物館三位一體,一氣呵成,張馳收放灑脱自如,形成“三位一體”的四維效果(包含人羣的行為運動)。通過對完形的分解整合、高差變化、肌理對比,形成統一簡約而又內涵豐富的象徵圖形。人民廣場與博物館一體圖形,用一把巨型的琵琶圖案連接。從東端人民大禮堂向西望,博物館主體的玻璃頂在陽光照射下有如水中(前部水池)和羣山(展廳山石狀)中升起的紅日,顯出勃勃生機。從西端博物館東望,人民大禮堂在人民廣場和諧曲線環抱的映襯下,昭示出博物館和人民大禮堂兩個不同時期標誌性建築的歷史對話,而人民廣場則成為對話的極佳場所,這種生動、諧趣的對話方式,既強調了歷史和社會的人文關懷,又展示了重慶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重慶是一座具有優秀歷史文化內涵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與之相配套的三峽文物搶救保護也是廣為世界關注的工程。因此,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作為收藏、研究、展示重慶地方歷史文化的標誌性博物館,在成為三峽歷史文化永久載體的同時,也將成為三峽工程文明形象的不朽豐碑。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目標是“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影響”。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成為重慶城市文化的象徵、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城市精神的名片。

博物館導遊詞 篇9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現在我們就來到了陝西曆史博物館參觀遊覽。

這座博物館於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它是目前我國規模最龐大、設施最先進的國家級歷史博物館。它佔地約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000平方米,用於展覽的面積為11000平方米,館內現有收藏品37萬件。這座博物館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生前遺願建造的。那是1973年,周恩來總理來陝西視察時,有感於陝西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資源和已有博物館小而簡陋的狀況,提出應該在陝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館的指示。後來由國家計委和陝西省政府共同投資1.44億人民幣,建成了這座藝術殿堂。這座博物館的設計是由中國建築學界的泰斗——樑思成先生的關門弟子張錦秋女士擔任的。建築的外觀為仿唐風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風采,反映了一個輝煌時代的風貌。佈局上借鑑了中國傳統建築“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樓”的結構特點,突出了古樸凝重。並創造出一種帝宮與傳統園林相結合的氛圍,象徵着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陳列可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三大部分。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基本陳列,也就是常設陳列。為陝西古代史。系統的展現了陝西自藍田猿人至戰爭的發展過程,突出了周、秦、漢、唐等封建社會的盛世和陝西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序言大廳。這裏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三副巨型照片:奔騰咆哮的黃河和綿亙無垠的黃土高原,既有古代陝西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是陝西曆史文化孕育、產生和不斷髮展的前提和基礎。這兩幅照片的背後,陳列着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皇帝陵墓的巨照,標誌着陝西古代文明、中華文明的開端。這些用照片構成的無言之序,通過寬廣渾厚的場面,象徵着陝西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綿延久遠,以及具有世界影響的人文傳統精神。大家現在看到廳中央的這尊巨獅,它原來位於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母親楊氏的順陵前。我們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偉,堪稱“東方第一獅”。中國古代獅子及石獅的藝術是從阿富汗傳入的。因此,這座石獅不但是陝西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產物。

陝西古代史的第一個段落是史前史,時間範圍是距今約115萬年前至公元前21世紀。這一時期的每一段落都有重大發現,文化高峯迭起年、並首尾相連,在全國突出地位。首先大家所看到的就是藍田猿人的頭像。她是1964年在藍田縣公王嶺發現的,是一位年紀約30多歲的女性。藍田猿人距今約115萬年,是迄今所知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在距今約20萬年左右人類就已經發展到了智人階段。陝西地區的大荔人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在距今約80XX年左右,人類就已經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老官台文化是陝西境內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新舊石器時代區別主要有三個重要標誌:一是學會了製造陶器;二已經定居並有了原始農業;三是出現了磨製石器。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發展的一個階段。這類文化遺存由於是1920xx年首次發現於河南澠池縣仰韶村,因此得名。又因為在這類文化遺存中發現了大量的彩陶,所以叫“彩陶文化”。半坡遺址是仰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繁榮階段。後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男子取代女子,在社會中處於支配地位。人類就進入了父系社會時期。龍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典型文化。這類文化由於是在1920xx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省章丘縣的龍山鎮,因此得名。又因為發現了大量的灰陶,因此龍山文化也被稱為“灰陶文化”或“黑陶文化”。龍山文化之後,我國曆史進入了傳説時代,也就是歷史上所説的“軍事民主制時期”。黃帝就是這個時期一位傑出的領袖,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每年清明,海內外的炎黃子孫來到黃帝陵尋根問祖,認同中華文化,愛國之情在這裏昇華,從而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黃帝之後,人類歷史上又出現了三位傑出的領袖,他們是堯、舜、禹。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於此,中國便進入了奴隸制王朝的統治時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陝西境內主要是周族的發生、發展與興盛。周族實際上經歷了周民族、周方國、西周王朝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隸制王朝鼎盛時期西周的一個青銅器。青銅是指銅和錫的合金,因顏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來是一種炊具,即煮肉的鍋,後來隨着禮樂制度的強化,鼎也逐漸成為一種權利和等級的象徵。傳説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為政權的象徵。以後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時,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就曾遣使詢問周朝九鼎的大小輕重,以後“問鼎”就成為企圖篡奪政權的代名詞。我們現在所説的成語“逐鹿中原”,“鹿死誰手”,“孰人敢來問鼎”等都與這件文物有關。鼎,一般可分為圓頂和方頂。圓頂一般為鼓腹,雙耳,三足,整個造型給人以穩定、威武的感覺。所以,人們用獅胸虎足來形容它。而成語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則是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徵。青銅器上的紋飾是研究青銅藝術的重要內容,也成為中國藝術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青銅器上的紋飾可分為兩大類,即:動物紋和幾何紋。總的特點是神祕怪誕,很難看懂。這是因為作器者本意是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説明他構思成功。在陝西境內迄今發現的西周青銅器達3000餘件。就一個有限的地理範圍而言實屬罕見。

隨着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滅亡。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但周王朝實際上已名存實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後出現了“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戰爭持續了200多年。公元前220xx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掃六合而蕩天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維護其統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了文字、貨幣、法律、車軌和度量衡等。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貨幣就是秦統一六國之後的通行貨幣——秦半兩。上面的這些貨幣就是統一前六國的貨幣。貨幣的不統一大大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於是,方孔圓形的半兩錢便應運而生。古人講“天園地方”,並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兩就意味着“圓以象天,方以則地”。這種精神為以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者所接受,並一直保持到清末。古書上也因此把錢稱為“孔方兄”。秦半兩的製作很科學,中間有小孔,可用繩子穿起來便於攜帶;外圍為圓形,則不易產生磨損。中國古代有三大貨幣,除秦代的貨幣秦半兩外,還有漢代的五銖錢和唐代的通寶錢。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但同時他也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殘暴的統治終於激起了人們的反抗。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爆發了。隨後四年的“楚漢相爭”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公元前2XX年,漢高祖劉邦登基,漢王朝就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漢朝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朝代,它的各項發展對中國歷史上以後各朝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構成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也是在這個時候正式形成。中國懂得方塊字也是從這一時期起被稱為“漢字”。漢王朝成了當時世界最強盛的一個國家。所以,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還把“漢”作為中國和中國人的代稱。現在請大家看這副“絲綢之路”示意圖。它中國最古老的一條貿易通道,也是橫貫歐亞大陸的一條貿易通道。它為東西文化交流、通商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溝通歐亞大陸的這條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張騫開通的。張騫是我們陝西城固人,他於公元前138年應政府招募出使西域。經歷了十年時間和種種磨難,熟悉了西域的政治、軍事、地理、風俗民情。溝通了漢與西域各國的關係。因此史書上把張騫的這次出使、也稱為“鑿空”。公元前120xx年,漢武帝又先後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全長7000多公里,在中國境內4000多公里。“絲綢之路”開通後,商隊往來不斷,經濟貿易十分活躍。促進了農業和科學技術交流,為中西文化開創了新紀元。由於這條路最先主要過往做絲綢生意的商人,所以把這條通道也稱為“絲綢之路”。通過這條道路,我國的絲綢不斷輸出。在當時的羅馬,中國的絲綢與黃金等價。因此,絲綢又被稱為“軟黃金”。從此,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了、黃瓜、蠶豆、核桃、芝麻、菠菜、黑米、獼猴桃等物產傳入我國。我國的種茶、鑿井、冶煉等生產技術也傳入西域。“絲綢之路”就好像一條絢麗而堅韌的紐帶溝通了亞歐大陸,也使世界上出現了兩顆明珠。從此,世界上就有了“東有長安,西有羅馬”之説。

博物館導遊詞 篇10

今天早上吃完飯後,我懷着興奮、高興的心情和媽媽千里迢迢的坐車來到了中華航天博物館。

進去之後,媽媽告訴我1956年10月8日中國航天事業創建,1957年11月16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成立。

我們先去了一層展覽火箭、衞星的地方。這裏有三個火箭的實物。講解員説道:“那三個火箭都是做好了以後沒有發射出去的真實火箭,第一個改進型為長征二號丙,近地面軌道運載能力2500公斤,第二個改進型為長征二號丁,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3100公斤。”那三個火箭一個比一個高,最高的火箭都可以和天花板一比高下了呢!

然後我們又看了返回艙和衞星的實物和模型。有神舟飛船返回艙、實踐二號衞星、實踐一號衞星、資源一號衞星、返回式衞星迴收艙……看完之後我和媽媽就上樓來到了三層。

到了三層,我就被牆上掛着的照片深深地吸引住了。這些都是宇航員在太空中拍的照片。我們又來到了二層。我們看到了一個小片。知道了成為宇航員非常不容易,要經過層層選拔,還要經過刻苦的訓練才有資格飛上月球。最後我和媽媽就依依不捨地回到家了。

在回來的路上,我想航天博物館不僅真有趣還能在裏面學到好多知識,有機會我還要去那裏參觀。

博物館導遊詞 篇1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在這裏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如大家所想的一樣,)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覽歷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約70萬件,其中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舉世矚目的珍品。當然,在這些文物裏面,就其發掘的意義和價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謂曾,就是曾國,侯,就是諸侯國的國君,乙是他的名字,連起來講,就是曾國國君乙的墳墓,其間出土的不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曾侯乙編鐘,還有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的兵器、車馬器、樂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許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國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為國內所罕見。眾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從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禮制、戰爭、科學技術以及日常生活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它實際上反映的是當時的文化。因此,我們到湖北省博物館,不僅僅是去參觀幾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憶古老的中華文化。那麼,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種什麼文化呢?在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古代區域文化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第二搖籃,它孕育了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三種區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為重要,而那時的楚文化只是綜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蠻文化的餘緒,特色還不多,水平也不高,幾乎是不足稱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發展。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的大變革、大動盪、大轉變時期,不僅學術上百家爭鳴,而且戰爭頻繁,羣雄割據,諸侯爭霸。楚國正是在這樣一種時候不斷擴張。與此同時,楚文化在不斷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異於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區域文化。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談一談曾侯乙墓和曾國。曾侯乙墓的發掘地點是在今湖北隨州,距武漢市約165公里,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來看,在禮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東西,但在許多器物上反映了強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則是周、楚文化藝術特色的綜合。因此,很難單純的把曾侯乙墓歸於楚文化還是周文化的範疇。學術界一般單稱其為曾侯乙墓,而不稱其為“周墓”或“楚墓”,有人乾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屬於周,又不屬於楚,而又同時具有兩者的特色,我們可否説它反映的是中國上古時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從這一點上看,曾侯乙墓發掘的意義不亞於甚至超過秦始皇陵的發掘,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那麼還是讓我們一起到裏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許多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有着深刻的歷史意義和學術研究價值,這在同時代的墓中規模是較大的。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槨室模型,它是根據1:10的比例製作的,其中,整個墓室分為兵室、禮室、和樂室三大廳,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

前面我們説過,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這裏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請看,這件鹿角立鶴是這個古墓中造型藝術和鑄造工藝都比較高的一件傑作,它由鹿的角,鶴的身子、鳥的翅膀組合而成,當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這種動物的,它是人們想象出的一種仙鳥,放在墓穴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守護死者靈魂,防止鬼怪侵襲,再就是護送死者靈魂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鑄造工藝也是比較講究的,這反映了當時的青銅鑄造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禮器展廳中,共展出了禮器用品38種134件,是我國曆年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餘下的時間裏可以慢慢的欣賞,領略我國悠遠的古文化。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到樓上繼續參觀。

這裏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所以許多新穎的作戰武器脱穎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數量多,質量精,正是當時社會大變動,技術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戰爭的大致輪廓和想象出他們使用兵器的類型呢?

最後大家將要看到的便是世界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編鐘源於我國原始社會,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巨大的鐘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全套編鐘總重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優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整套編鐘鑄造十分複雜,要經過設計、制模、合金、澆鑄、鑄後加工等多道工序,編鐘的裝配、佈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處理得十分恰當。

這套編鐘以其造型美觀、鑄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齊全、音域寬廣、音色優美、音頻準確而成為我國古代編鐘之最。

現在經過考古學家們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樂器已經全部複製出來,面對這些上古時代的傑作,真叫人歎為觀止,稱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大概也不為過吧?

為了滿足各種中外遊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館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編鐘演奏,讓您徜徉於那悠悠的歷史長河之畔,聆聽這人間仙樂,所以,此行絕對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麼,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聆聽這個時間長廊傳來的音樂。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湖北省博物館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博物館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歡迎大家來到故宮博物院。故宮,舊名紫禁城,在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故宮城牆十多米高,是明清兩代皇宮,有近600年的歷史。故宮有四座城門,南邊午門,北邊神武門,東邊東華門,西邊西華門。故宮城呈長方形,佔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仟四百多間,城牆外有一條五十米寬的護城河,城牆四角各有一座角樓。故宮規模宏大,建築精美,佈局統一。

我們現在正處故宮午門,大家請隨我來參觀。

看到前面的四座橋了嗎?這四座橋叫金水橋,每座橋的邊上都有一座殿堂,分別是武英殿,敬思殿,文華殿,和主敬殿。其中文華殿是當初明神宗讀書的地方,著名宰相張居正就是在那給小皇帝授課的。

來,我們跨過金水橋吧!看到前面的三道門嗎?這三道門從左到右分別為貞度門,太和門,昭德門。這三門曾因兩名護軍失職而起火,火災雖不嚴重,但當時光緒帝大婚,能工巧匠們臨時複製了三門,質量外觀與原品毫無差別,可見古時工匠水平之高超呀!

照片拍完了嗎?現在跟我走過太和門,就來到故宮中心了,三大殿就在我們眼前了。我們先看太和殿。太和殿又名金鑾殿,高二十八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中最大的宮殿。斗拱,額枋,樑柱上裝飾着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十分華麗。大殿正中是安放寶座的地方,上方有一條雕金蟠龍,龍口含有一顆圓珠,周圍還有六顆小珠,大家看到了嗎?除了天花板,樑枋間還有古時的雙龍戲珠,單龍翔舞,行龍降龍升龍合為一體,體現了古人的藝術風格。這裏是皇帝舉行登基即位或大婚等大典的地方,所以非常豪華。

穿過太和殿,看,那就是中和殿。殿的中央放着一個金庫鎦寶頂,大家知道是啥用嗎?這是供皇帝舉行大典時休息用的。

現在就剩一個大殿了,大家隨我參觀保和殿。這裏是進行殿試的地方,只要考試通過,基本上下半輩子不用愁了。

前面有一個小廣場,是故宮前後兩部份的分界處。我告訴大家一件事,剛剛的三大殿所處位置就是北京城的中軸線,也是故宮的中軸線,我們是沿此南北中軸線來參觀故宮的。好了,大家現在可以休息一下,也可以去兩邊的宮殿逛逛,半小時後我們在前面的乾清門集合!

休息好了嗎?過了乾清門便進入內廷了,就是人們所説的“後宮”,是皇帝與妃子們起居的地方。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後方的交泰殿是皇帝結婚的地方,所以又叫皇后宮;坤寧宮則是皇后的寢宮。左右兩邊是東六宮和西六宮,是嬪妃們所居之地。

我們繼續往前是御花園,這裏亭台樓閣,池館水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一應俱全,是帝王后妃們遊玩休息的地方。大家可以自由參觀體驗一下。

好了,我們的故宮之旅即將結束,大家穿過順貞門就是神武門了,可以從那兒出故宮,也可以繼續自由參觀。很高興與你們一同瀏覽故宮,期待下次再見!

博物館導遊詞 篇13

西安碑林,以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歷經900多年的歷史,由孔廟和碑石陳列室、石刻藝術室組成,我國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藝術寶庫。該館藏石3000餘方,現展出的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別陳列在6個碑廊、7座碑室、8個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請大家盡情地欣賞一番碑林的藝術精華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廟和西安碑林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館前院,也就是文廟,文廟就是孔廟,現在仍保持着孔廟建築的格調。大家已經看到博物館門外南牆上,有兩個蒼勁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廟”,是由清末陝西著名書畫家劉暉所書。

請大家看這個牌坊,它叫“太和元氣坊”。按照當時的禮制規定,進入孔廟應先經過“太和元氣坊”,但因為“太和元氣坊”的南面是城牆,不便人們出入,所以在東西兩面開了供人們出入的“禮門”和“義路”。中間有座是半圓形的池子。這就是泮池。在封建社會,只有考上秀才方可進人孔廟朝拜,並在泮池洗筆。各位遊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線,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儀俗。接着進入櫺星門,這也是孔廟的第二道門。門額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有三門,每到祭孔大典時,中門只能進出主祭人員或最高官員,一般官員走西門,東門是其他人員出入的。戟門,又稱儀門,是進入孔廟的第三道門。這是古代孔廟陳列兵器用的,兩側室則為祭孔人員熟悉儀規和整理衣冠而設。

好了,關於孔廟的內容我們就講到這裏。現在請大家隨我看兩件國寶級文物,它們分別是唐景雲鍾和大夏石馬,現立於戟門內的左右兩側。

唐景雲鍾因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711)而得名。此鍾重約6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銅鐘之一。鐘身最頂端蹲有蒲牢,傳説它是龍的九子之一,因善鳴,所以伏於鐘頂。鐘上銘文共292個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寫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祕玄妙和對景雲鐘的讚語以及鐘的鑄造經過。銘文外,鐘身分別布着雕刻精美紋飾及32枚鍾乳,既裝飾了鐘錶,又起到調節音韻的作用。這座鐘移被選入世界名鍾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的第一聲鐘響,即是景雲鍾鐘聲的錄音。

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記年的文物,稱為“大夏石馬”。大夏即為大夏國,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族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國家,擁有陝西北部和內蒙部分地區。赫連勃勃命其長子赫連鎮守長安,這匹馬便立於赫連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國鐵騎神駿征戰南北的紀念與見證。石馬由整塊石料雕刻而成,肌肉豐滿,馬腿間有兩組石柱,使馬站的很穩,這也是它從戰火紛飛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博物館導遊詞 篇14

中國黃酒,是華夏民族的國粹。紹興黃酒是中國黃酒的傑出代表,也是紹興的“金名片”,其釀製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紹興黃酒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得天獨厚的釀造條件和卓越的內在品質,聞名中外。中國黃酒博物館坐落於紹興古老的光相橋邊、紹興環城河畔,佔地28000餘平方米,集文化、歷史、旅遊、購物於一體,佔地近10000平方米。

中國黃酒,是華夏民族的國粹。紹興黃酒是中國黃酒的傑出代表,其釀製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紹興黃酒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得天獨厚的釀造條件和卓越的內在品質,聞名中外。

紹興黃酒博物館坐落於紹興古老的光相橋邊、紹興環城河畔,佔地28000餘平方米,集文化、歷史、旅遊、購物於一體,佔地近10000平方米。博物館通過各種陳列手段全面展示了黃酒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精髓,提供酒道表演、花雕演示、花雕品鑑等服務,還推出酒令投壺、花雕自制、三維投幣品酒、個性化酒標製作等活動。

紹興黃酒城設有茶室、酒樓、購物商場等休閒設施,是一個融黃酒博覽、文化研究、收藏交流、休閒娛樂、旅遊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體驗聖地。

博物館導遊詞 篇15

西安碑林,以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歷經900多年的歷史,由孔廟和碑石陳列室、石刻藝術室組成,我國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藝術寶庫。該館藏石3000餘方,現展出的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別陳列在6個碑廊、7座碑室、8個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請大家盡情地欣賞一番碑林的藝術精華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廟和西安碑林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館前院,也就是文廟,文廟就是孔廟,現在仍保持着孔廟建築的格調。大家已經看到博物館門外南牆上,有兩個蒼勁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廟”,是由清末陝西著名書畫家劉暉所書。

請大家看這個牌坊,它叫“太和元氣坊”。按照當時的禮制規定,進入孔廟應先經過“太和元氣坊”,但因為“太和元氣坊”的南面是城牆,不便人們出入,所以在東西兩面開了供人們出入的“禮門”和“義路”。中間有座是半圓形的池子。這就是泮池。在封建社會,只有考上秀才方可進人孔廟朝拜,並在泮池洗筆。各位遊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線,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儀俗。接着進入櫺星門,這也是孔廟的第二道門。門額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有三門,每到祭孔大典時,中門只能進出主祭人員或最高官員,一般官員走西門,東門是其他人員出入的。戟門,又稱儀門,是進入孔廟的第三道門。這是古代孔廟陳列兵器用的,兩側室則為祭孔人員熟悉儀規和整理衣冠而設。

好了,關於孔廟的內容我們就講到這裏。現在請大家隨我看兩件國寶級文物,它們分別是唐景雲鍾和大夏石馬,現立於戟門內的左右兩側。

唐景雲鍾因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711)而得名。此鍾重約6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銅鐘之一。鐘身最頂端蹲有蒲牢,傳説它是龍的九子之一,因善鳴,所以伏於鐘頂。鐘上銘文共292個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寫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祕玄妙和對景雲鐘的讚語以及鐘的鑄造經過。銘文外,鐘身分別布着雕刻精美紋飾及32枚鍾乳,既裝飾了鐘錶,又起到調節音韻的作用。這座鐘移被選入世界名鍾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的第一聲鐘響,即是景雲鍾鐘聲的錄音。

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記年的文物,稱為“大夏石馬”。大夏即為大夏國,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族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國家,擁有陝西北部和內蒙部分地區。赫連勃勃命其長子赫連鎮守長安,這匹馬便立於赫連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國鐵騎神駿征戰南北的紀念與見證。石馬由整塊石料雕刻而成,肌肉豐滿,馬腿間有兩組石柱,使馬站的很穩,這也是它從戰火紛飛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西安碑林廣場。

請大家看!這通碑叫《石台孝經碑》,碑石之林中的迎客第一碑,是館中最大、最華麗的碑石。碑石立於碑廳之中,整個巨石又立於三層石台之上而得名。碑廳上有林則徐手書“碑林”。石台孝經碑文是由唐玄宗親自書寫孝經並註釋,闡述了封建基本倫理—孝道,將孝敬父母和忠於君王聯繫起來,提倡“事君如事父”的思想,以維護封建統治。碑高六米,由35方青石組成。題額是唐肅宗李亨用篆書寫成的“大唐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注孝經台”。

這是《開成石經》。在雕版印刷沒發明之前,為避免學子們傳抄錯誤以及便於校對,唐文宗開成年間,特刻石經為範本,其內容包括我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的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及《孝經》、《論語》、《爾雅》等十二部儒家經典,共刻114石,均兩面刻字,總計65萬多字,被譽為最重、最大的一部圖書,具有“石質圖書館”之稱。清代又增補《孟子》,也稱13經。

《石台孝經》刻成後最早立於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內,唐昭宗時,朱温脅迫昭宗東遷洛陽,唐長安城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佑國軍節度使韓建便將《石台孝經》遷到城內的文廟。北宋元祐二年,陝西運轉副使呂大忠又將石台孝經、開成石經及一批重要碑石移至“府學之北墉”,即西安碑林現址,使之成為西安碑林的第一批文物,奠定了西安碑林的發展基礎。

碑林第二展室集中展出了唐代的一批重要碑石。我們知道,唐代是政治、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時期,書法藝術在這一時期也達到鼎盛,擁現出一批著名的書法大家和書法作品,在這裏,您可以盡覽唐人的書法,感受時代的氣息。

這座碑石叫《皇甫誕碑》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的代表之作。歐陽詢樹立了楷書在筆法與結構上達於極則的標誌,人稱“結構大師”。

顏真卿是盛唐時期的著名書法家,被喻為楷書第一人。他一生為人剛毅正直,最後為維護唐朝統一,以身殉國,被人尊稱為“顏魯公”。他一生留下來的書法作品有70多種,在西安碑林,陳列的顏真卿真跡有6處。其字豐滿,粗細搭配均勻,頗具整體美,如人筋脈,極有彈性,人稱“嚴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通碑石便是顏真卿44歲時書寫的多寶塔碑,是他現存作品中時代最早的一件,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楷書的範本。《顏氏家廟碑》是顏真卿72歲時為紀念他的父親而立的家廟碑。通篇文章三千多字,他追求着質樸無華,寧拙毋巧的書法藝術風格,具有一派返樸歸真的蒼茫氣象。可以説,顏真卿的楷書正是通過書寫《顏氏家廟碑》而達到了人書俱老、爐火純青的境地。

下面看到的這通碑石是晚唐楷書大家柳公權所書寫的,叫《玄祕塔碑》。柳公權經歷了唐代的三代皇帝,書法名氣褒揚於天下。相傳唐穆宗曾問柳公權:“筆何盡善?”他回答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這便是被傳為佳話的“筆諫”。其字裏行間透着寧折不彎的氣概,人稱“柳骨”。

這通碑叫《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是在歷史文化與書法藝術上具有雙重意義的名碑。當年唐太宗為玄奘所翻譯的佛經親自寫好序文之後,玄奘的弟子懷仁和尚決心將聖教序的內容用王羲之的行書集結而成。於是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從所看到的王羲之的行書中細細拼湊,並注意使之有一氣呵成之感,有些字實在無法找到,他便不惜以千金求購,終於集成這通碑的碑文,故而又稱千金貼。

眼前這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秦”是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泛稱。景教是基督教中一派的中國稱呼。碑石記載了這一教派入中國傳教情況及景教的教旨、教義、教規,據説今天在國門以外已有幾塊“景教碑”的複製品,而唯一的真品依然倖存於西安碑林,成為了解與研究中國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最珍貴的實物見證。

來到碑林第三展室,您可以見到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但最有代表性的是草書。

這通碑石是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書寫的,叫《肚痛帖》,為張旭草書的代表之作。張旭是狂草書體的鼻祖,其字體氣勢連貫,自由暢達,灑脱奔放,神奇飄逸。張旭嗜酒如命,每喝必醉,而且往往酒後呼喊奔走、奮筆疾書,興奮至極時甚至用頭髮蘸墨書寫,狀態幾近顛狂,所以被人們戲稱“張顛”!

懷素是張旭之後又一位草書巨匠。懷素從小家境貧困,便出家當了和尚,但他自幼喜歡書法,並刻苦練習,由於家境貧困,無錢買紙,便在院裏種滿了芭蕉樹,用芭蕉葉代紙練字,練禿的毛筆埋成了土丘,他稱之為“筆冢”。懷素雖為和尚,但喜歡喝酒,並乘着酒興揮筆作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因此便有了“狂素”之稱。。

碑林第四展室主要陳列着宋至清代一些著名碑石,而且內容豐富,雕刻精美。

這是一方奇妙有趣的碑石,叫《關帝詩竹圖》。它將文字與繪畫融為一體,因此又稱“藏詩畫”,碑石上刻繪着一杆風竹和一杆雨竹,而細觀竹葉,卻是由一首五言絕句組成:“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碑林第五展室以清代碑石居多,而且內容較為專業,為研究當時社會和地方史,特別是碑林與文廟的發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這“虎”與“壽”字都出自馬德昭之手。均是一筆書寫,筆勢飛動,神氣十足。

碑林第六展室陳列的大部分為清代人的詩詞歌賦,其中不乏大家之作。趙孟頫的《遊天冠山詩碑》及林則徐及《遊華山詩》等都是非常珍貴的碑石。

碑林第七展室陳列的是被稱為“法帖鼻祖”的《淳化閣帖》。

《淳化閣貼》是歷史上一部著名的法帖。“淳化閣貼”共十卷,前五卷為歷代帝王名臣的法帖。後五卷主要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墨跡。原帖刻成後毀於火。《淳化閣帖》對我國古代書法名跡的摹錄和廣泛流傳起了積極的作用。《淳化閣貼》現存多種版本,唯陝西本刻石最齊全。

碑林的後半部分是石刻藝術室,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部分。

最大的石刻是這件獻陵石犀,重達十噸,來自於唐高祖李淵獻陵。原是東南亞一帶的圓帽犀,現已滅絕,在初唐時期林邑國(今越南)向中國進獻的活犀,所以説這件石犀應視為中外友好往來的紀念物。

藝術價值最高的是昭陵六駿,六駿是李世民在開國戰爭中曾經騎過並且壯烈戰死的六匹戰馬。將六匹戰馬採用高浮雕的形式雕刻在整塊巖石上,立於昭陵司馬道上以示紀念,這充分顯示出李世民對六匹戰馬的深厚感情,同時展示着大唐創業的艱難歷程。

六駿浮雕刻於唐貞觀十年(636),由閆立本主持雕刻而成,昭陵六駿氣勢恢宏,形象傳神,刀法洗練,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品中的傑出代表。遺憾的是,作為國寶級文物,六駿浮雕中最精美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早在1920xx年已被盜運到海外,現存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件也都被割裂成數塊,多有殘缺,令人惋惜。遊人至此,每每感歎,望六駿能夠早日在故鄉團圓。

這尊唐代菩薩像的頭部和雙臂都已殘缺,因而被譽為“東方維納斯”。使宗教造像儘量地人格化、生動化,這正是唐代宗教石刻的獨特之處,而這尊斷臂菩薩像又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代表。

介紹到這裏,您的碑林之行即將結束了,希望這次遊歷,能增進您對中國古老文化更深層次的瞭解,與此同時,能使您真切為我們的民族感到自豪和榮耀。

博物館導遊詞 篇16

吉林隕石博物館位於吉林市江南公園南側吉林市博物館展覽大廳內。1976年3月8日,吉林地區降下世界歷史上罕見的隕石雨,雨後共收集到隕石138塊,總重量2616公斤。其中一號隕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顆隕石。石體呈棕黑色,上有隕石墜入地球大氣層時產生激烈摩擦的氣印。這次隕石雨規模之大,重量之巨,數量之多,形狀之奇,標本收集之豐富,均居世界首位,被稱為當代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隕石雨實物標本均陳列在吉林市博物館內。

經測定,吉林隕石的母體原是太陽系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行星,年齡約為46億年。這些“夭外來客”帶來的珍貴宇宙信息,既是科學研究的寶貴資料,也是旅遊者一睹為快的帶有神祕色彩的科學文物。參觀陳列館,還可看到介紹吉林隕石形成原因、運行軌道和降落過程的圖片展覽,同時放映《天外來客》彩色影片,並可購到隕石雨的紀念品。

博物館導遊詞 篇17

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是中國遺址性博物館。漢兵馬俑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從20xx年10月開始動工,博物館面積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5000多平方米。改擴建後的博物館不僅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而且增加了一個軍事展廳和一個臨時展廳。軍事展廳有500多平方米,主要陳列一些漢代兵器、兵馬俑的軍陣及演變過程;臨時展廳主要用來臨時展覽一些從外地兄弟單位引進的古代文物。

獅子山漢兵馬俑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位於其西側300米遠的漢兵馬俑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着衞戍楚王陵的部隊,兩處遺址距今已有2100餘年的歷史。

獅子山兵馬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顯示出豐富的內容: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衞士俑、執長器械的髮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餘種。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着同樣的價值。

博物館導遊詞 篇18

現在我們穿過了大成門,來到了又一個聖潔的天地。這座院落叫崇聖祠,它與前面的大成殿錯落有序,頗具匠心,佈局是相當合理、巧妙的。資中的文廟的面積很小,但是他的結構確實十分的緊湊,我們可以看到左右兩邊的鐘鼓樓也都完好的保存下來了!兩座樓也是對稱而建的,用一句成語就叫做晨鐘暮鼓。

好了,遊客們,我們現在處於的位置是西廡,在正對面同樣與它也是對稱而建的是東廡。西廡和東廡在古時候又叫做“廂房”。它們在文廟裏的主要作用是用來陳列孔子和72賢人(也就是他的72位弟子)牌位的地方。但由於我們的文廟博物館也在文廟內,所以這裏變成了我們陳列我們文廟內珍貴文物的地方。那麼我們首先來欣賞這塊石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幽蘭賦》。這組碑刻一共七塊,每塊長2米,寬1.2米,是質堅粒細的巫峽石刻制的。話説在清朝的咸豐年間,資中人李福州靠一手熬糖的好手藝,成了當地八大首富之一,就在縣城外牛寨溪修起了“李家花園”。李福州讀書不多,卻天資聰慧,發財後不惜重金購買名人字畫裝點花園,有一次他在宜賓做生意的時候,發現了黃庭堅的這幅字,他非常的喜歡,並派人專程從巫峽開採到了上好的巫峽石,又花重金請了一位成都的匠高手,在自己的家裏面把黃庭堅的這幅《幽蘭賦》給刻了下來並用他來裝飾自己的書房。不過十分可惜的是,待到這位商人死去了之後,後輩式微,字畫散盡。而這7塊石碑每個就重達1噸多,無人搬動。新中國成立之初,土改時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分到了這堆石頭,將它們砌成灶房外牆和豬圈。建房時嫌有字的一面不光滑礙事,就將無字的背面放在外面當豬圈牆,有字的一面是自家灶房糊上了泥巴。誰知這樣就完好地保護了石碑,還使它“失蹤”了20多年。直到1974年,當時我們文廟的老館長楊祖塏老先生才意外的發現了這塊珍貴的石碑,經過細心的清理、保管之後,這才讓此碑重見天日,也讓大家一飽眼福!

這塊碑我們又把它稱為“三絕碑”,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它在文、書法、雕刻這三方面都是可以堪稱“三絕”的石刻。首先是它的文章此文是唐代的韓伯庸所作,大家請看:“陽和布氣兮,動植齊光;惟彼幽蘭兮,偏含國香。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雖無人而見賞,且得地而含芳”。意在説吸收了天地精華,有國香之資的蘭花卻因出生不好“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而無人知曉只能孤芳自賞。然後文章説了三個故事來讚美蘭花,第一個便是“橫琴寫操,夫子傳之而至今”。這裏的夫子便是孔子,説孔子發現的蘭花之後很是喜歡,便彈琴給蘭花聽,以此來讚美蘭花的高潔。第二個便是“燕姞夢蘭”的故事,説燕姞只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女子,一日夢見他的祖先給她一棵蘭花,告訴她這蘭花將來會是你的兒子,你現在收下她之後,別人就會像愛蘭花一般的來愛你,而後當時的國君鄭文公愛上了這位叫燕姞的女子,並以蘭花作為定情之物娶了她,果然婚後為鄭文公生下一子,取名為蘭,也就是後來的鄭穆公。第三個講的便是屈原也喜歡蘭花,讚美蘭花,我們可以看到,碑裏提到的“騷人,楚客”指的就是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蘭花的確是有國色之資,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寄願移根於上苑”,即搬到了皇宮受大家的賞識。介紹完這篇文章之後,我們不難想到其實孔子的遭遇就像蘭花一樣,一開始周遊列國,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不被賞識,而後才被人們認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因此把這篇《幽蘭賦》放在祭拜孔子的文廟裏,也是十分適合的。我們再看他的雕刻,説它絕是因為這位工匠的刻工了得,他把黃庭堅每個字的虛筆都刻得近乎完美,栩栩如生,十分難得。當然了,三絕”中最絕的還屬黃庭堅書法,全文396個字,平均手掌大小,寫得氣韻橫生,是50多歲的黃庭堅第一次被貶後奉召回京時書寫的。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跌宕開闊、沉着剛勁的手法,來表現受冤平反後的心情及對蘭花品格的嚮往。碑文中的字體奔放壯美,章法連綿,是黃書的代表作之一。

博物館導遊詞 篇19

放暑假第二天,我和姥姥一塊兒參觀了河南省博物館,這是我第二次參觀此館。第一次是前三年的暑假,因年齡小知識少,參觀後印象不深。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博物館求知慾望越來越強烈,非常期待這次參觀。

來到坐落在鄭州市農業路中段的河南省博物館,它佔地約10餘萬平方米,面積7。8萬平方米,主體展館呈金字塔型與大門相對,氣勢宏偉,造型古樸典雅。

河南省博物館在民國時期1927年建立。當時政局動盪不定,加之日寇外來入侵踐踏中原,館中文物隨着戰亂顛沛流離,使不少文物散落丟失。國民黨逃到中國台灣,又攜走了大量的文物,使中原文物受到了極大的損失。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保護文物,又對出土文物採取了大量的保護措施,讓博物館重振雄風,躋身國家級博物館的地位。

走進了展廳,猶如穿越了歷史時空,拉近了瞭解厚重中原歷史和文化的距離。

首先看到了迄今50萬年前的南召猿人的牙齒化石,這與北京猿人是同一時代,説明河南開拓了人類進化和文明的先河。其次,河南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20__多處。距今9000至4000年,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這些文物和遺址都證明了中原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

中國文字源在甲骨,出自殷墟;中國哲學源於周易成於老子;中國姓氏源於炎黃,根在中原;中國國家源在夏代,都於偃師,還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九朝古都開封等等,都説明了中原文化十分厚重。

館內珍藏者17萬餘件奇珍異寶。展館裏擺滿了遠古至今的各種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雕刻、字畫等。青銅器中有各種圖案的圓鼎,方鼎,特別是12條龍的長方形盛酒的器具,上面刻着各種獸紋和精美圖案,叫人拍案叫絕,大的如水缸,小的像酒杯,是古代人用來盛水盛酒裝食品的器具。最著名的是九大鎮館之寶,如:賈湖骨笛,他是我國止20__年前發現最早的能吹的樂器。婦好鴞尊、蓬鶴方壺、雲紋銅禁、四神雲氣圖、玉柄鐵劍、杜嶺方鼎及武曌汝窯藍釉刻花鵝頸瓶,件件價值連成,精美絕倫。

漢代以後陶器別品大量湧現。動物、人物、用具,形態各異,形象逼真。特別是陶製院落,將陶製工藝推向高峯。三層深宅大院,大門外有看守,有馬匹,兩邊全是廂房,有水有樹,有倉儲房,最後是二層望樓,家人隨從幾十口。從陶瓷院落看到古代貴族生活起居十分講究,居住條件也很舒適,人與自然十分和諧。

我們還看到了漢唐以後文化的繁華,音樂、歌舞、戲曲、書法、雕刻,甚至連枕頭上也雕刻着戲曲情節。市井文化也是一大亮點,市民划船、打漁、勞作、購物、休閒等等。都呈現在書畫雕刻之中。

參觀了河南博物館,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我被中原厚重的歷史文化所震撼,被我們祖先聰明才智所折服。數萬件稀世珍寶,證明了商周青銅器和歷代陶瓷器,猶如鑲嵌在中原大地的顆顆明珠,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放射着璀璨的光華。我愛中國,我愛中原,為祖國和家鄉而驕傲和自豪,我們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者,要學歷史,保護古物,讓文明古國永葆青春。

博物館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大家此行的導遊王承鬆,大家可以叫我王導或是直接叫我的名字,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武漢,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華中重鎮,素有“九省通衢”之稱,長江和漢江交匯於此,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又稱“江城”,而梅花也是武漢的市花。接下來我帶大家瀏覽的是坐落在東湖之濱的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是一家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20餘萬件,接下來大家就憑手上的門票跟隨我進館去參觀吧,

現在我們正前方的是博物館的三座主要建築,如果從高空俯瞰,他們呈現一個品字形的格局,一主兩翼,中軸對稱,具有濃郁的楚文化建築風格。位於我們左手邊的是楚文化館,中間的是綜合陳列館,右邊的是編鐘演奏館,下面請大家跟隨我進入楚文化館參觀。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楚文化館,館內的這面牆展示的是楚國特色的漆器文化,大家看到了中間的那個符號了麼?可以猜一下它是什麼字,它是一個“水”字,周圍的是四個字是“太一生水”,出自荊州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郭店楚簡上,其大意講述的是宇宙生成的先秦道家理論。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是在荊州出土的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越國的國王佩劍為什麼會在楚國呢?目前歷史學家有兩種觀點,一説是作為楚越兩國連姻的嫁粧帶到楚國來的,另一説是楚國發兵攻打越國時作為戰利品帶到楚國來的,這把劍因為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時期越國高超的鑄劍技術。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第二件鎮館之寶,位於綜合陳列館的曾侯乙編鐘,出土的文字材料説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國諸侯王,編鐘是1978年於隨州出土的,隨州在古文獻記載中屬隨國,為什麼在這裏會有一位曾國國君的墓出現呢?歷史學家們考證出曾國和隨國的姓氏、疆域、年代等均相吻合,所以得出了曾和隨為“一國兩名”的判斷,但是因為沒有直接證據而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曾侯乙編鐘已經被列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全套編鐘共65件,分三層,每件銅鐘敲打正面和側面能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被稱為“一鍾雙音”,也許是鑄造過於複雜的緣故,漢代以後編鐘的製造技藝就失傳了。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第三件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大家可以先看一下這個梅瓶的形狀,肚子很大口很小,這就好比我們做人要想成功,第一肚量要大,就是我們常説的宰相肚裏能撐船;第二守口如瓶,俗話説禍從口出言多必失,這是一件在湖北鍾祥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精品,以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早期是用來裝酒的容器,後來因為體形似“窈窕淑女”的身姿,而漸漸轉變為陳設觀賞用的藝術瓷。

現在在我們面前的是第四件鎮館之寶鄖縣人頭骨化石,鄖縣人的年代非常古老,地質年代早於北京人,與藍田人的年代相當,但鄖縣人化石在體質上卻顯示出許多早期智人的特徵,這一發現,改變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傳説,也是湖北首次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各位遊客,今天下午的參觀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在參觀瀏覽過程中給予我的支持和配合,也歡迎大家對我的導遊服務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希望以後能有緣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後,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謝謝!

精選5篇湖北省博物館導遊詞(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走進湖北省博物館,徜徉於歷史的長河中,看荊楚風雲,聽古曲清音,與古人對話。

湖北省博物館是我國十大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豎家旅遊局4A級旅遊景區(點)。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1999年1月,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xx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xx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 迄今,湖北省博物館總佔地面積達 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20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餘件(套),位居全國省級博物館前列。

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台基、寬屋檐、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其總體佈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台一殿”、“多台成組”、“多組成羣”的高台建築佈局格式。整個建築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築特點,建築外牆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採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室外環境按景觀式、園林式的特點進行佈局,通過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園林綠化、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等形式,營造出與博物館主體建築和諧配套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給觀眾提供一個休閒、舒適、幽雅、公園式的室外遊覽空間。是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也是武漢市一座光彩奪目的標誌性建築和對外開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觀。豐富並且有着地方特色的珍貴藏品和不斷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顯著成就,使本館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世界上最龐大的青銅樂器曾侯乙編鐘、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翹楚之作越王勾踐劍、地質年代早於北京人的鄖縣人頭骨化石等,都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着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並具有世界意義。

目前,湖北省博物館舉辦有《楚文化展》、《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屈家嶺——長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盤龍城——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曾侯乙墓》、《九連墩紀事》、《書寫歷史——戰國秦漢簡續》、《秦漢漆器藝術》、《樑莊王墓——鄭和時代的瑰寶》、《土與火的藝術——古代瓷器專題展》、《荊楚百年英傑》等十多個展覽,以其精美豐富的展品、精良的陳列布局、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宜人的觀賞環境,向觀眾介紹湖北地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深受海內外遊人歡迎。20xx年免費開放後,每年接待觀眾約140萬人次,成為湖北省重要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對外開放窗口,黨和國家領導人等曾給予高度評價,國際友人基辛格等曾多次來館參觀,留連忘返。

今天我們主要參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觀的曾侯乙編鐘和被稱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在到博物館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曾侯乙編鐘出土的曾侯乙墓發現的經過和出土文物的情況。

曾侯乙墓

所謂曾,就是曾國,侯,就是諸侯國的國君,乙是他的名字,連起來講,就是曾國國君乙的墳墓,曾侯乙墓的發現十分傳奇。在湖北隨洲城西北約3公里的嶥水河畔,有一個大土冢名叫擂鼓墩,土冢上有兩個高出河灘平地約20餘米的大土包,它們相距100米,當地老百姓稱東邊的為東團坡,西邊的為西團坡。1977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空軍後勤部某部的一個雷達修理場為擴建營地廠房,平整東團坡一帶的山包,施工人員放炮炸鬆了這一帶的紅砂巖,然後用推土機推土,發現東團坡頂端有一片呈不規則型的黃褐色和黑褐色軟土,膠結也比周圍的沙礫巖緊密。這一特殊現象引起了雷達修理廠廠長鄭國賢的注意。鄭國賢是個考古愛好者,他根據自己掌握的考古知識,認為這裏很可能是一座古墓,於是兩次向縣文化館作了報告。但很遺憾,都遭到了否認,但他始終注視着工地,生怕祖先留下的具有無法估量價值的古墓在自己手中被破壞掉。

1978年2月,轟隆的聲和推土機聲還在東團坡一帶喧囂,又推出了一米多深,這時出現了石板,一塊,兩塊……後來發現是平平的一層。鄭國賢立即下令停工,他又把文化館的人請來,這位先生沒有貿然否定,而是報告了上級有關部門。3月19日,湖北省考古專業人員趕到了現場,當即進行了考古勘探,證明鄭國賢的判斷沒有錯。這確實是一座木槨保存完好、墓坑呈不規則多邊形、面積達220平方米的大型古墓葬。

令人們驚奇的是,這座木槨墓,其規模之大,在當時乃全國之最。它比1972年在長沙發掘出土西漢女屍的馬王堆一號漢墓大了整整五倍。踞後來考證,這就是距當時發掘已有2420xx年,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包括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的曾侯乙墓。

曾國在今湖北省境內,是和周天子同姓的姬姓諸侯國。當年周天子定天下後,分封諸侯,史書記載有800個。而曾國是周天子在漢水東部一帶的封地。關於“曾國”,史書無記載,也就是説隨國是漢東一帶最強盛的諸侯國。經多方研究和考證,史學界基本上傾向於隨國就是曾國。

曾侯乙墓經過發掘、整理,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許多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其中有規模巨大的樂器、製作精美的青銅器及造型美觀的漆木器等,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有着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學術研究價值。一方面,它為我國東周(春秋、戰國)考古學提供了新的實例,全面顯示了我國先秦音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它還為我國科學研究和工藝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實例。

曾侯乙墓是鑿石為穴的豎穴式墓葬,整個墓室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總面積約為220平方米。據殘存的封土推算,下葬深度應該在13米左右,這與同時代的古墓相比較規模是較大的。

曾侯乙墓墓坑底部用171根長方形條木壘成槨室,高約3.5米,共用梓木378立方米。槨室四周填以木炭,總重量在6000公斤以上,也就是一萬多斤。槨蓋板上面依次鋪竹蓆、絹、竹網各一層,其上再分別填以木炭、青膏泥、黃褐土、青灰土、五花土等直至墓口。

在我國南方,地下水非常豐富。曾侯乙墓出土時,裏面已經積滿了水,很有可能正是因為地下水才使這些珍貴文物得以保存。因為考古工作者當時在中室上面發現了一個盜洞,但裏面的文物並沒有被盜。據推測,可能是盜墓者在打開墓以後,發現裏面有約3米多深的水而無法進去,反而使得古墓得以保存。當打開槨蓋板時,許多漆木器都漂浮在水上。這些漆木器在經過兩千多年的浸泡後,它的重量已超過了本身的5倍至8倍。我們將要看到的漆木器是經過科研人員用一種特殊的“脱水”法處理之後才展出的。

曾侯乙墓室呈不規則圖形,分為四個排列工整的槨室,根據方位我們把它們分為東、西、中、北四室。各室隔牆底部有方洞相通。它很像我們現在的三房一廳。

如此巨大的墓葬,如此眾多的文物,它的下葬年代和主人的身份是如何確定的呢?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有關這一點,專家們作出了三點肯定的答覆。

一是根據墓葬的形式和出土器物的特徵作出判斷。在我國古代,不同時代的墓葬形式、不同時代的器具形狀、紋飾有着不同的特徵。

二是根據曾侯乙墓中出土的能確定墓主人身份和年代的一件珍貴文物楚王鎛鍾做出判斷的。楚王鎛鐘上的銘文為曾侯乙墓的斷代和墓主人的確定提供了重要依據,銘文共有31個字,記載了楚惠王熊章在公元前433年命人鑄造鎛鍾贈送給曾侯乙作為宗廟祭器一事。那麼,現在就有這樣一個問題,楚惠王為什麼要把這件鎛鍾送給墓主人呢?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楚惠王的父親楚昭王在這個時期和吳國發生了一場戰爭,吳國打敗了楚國,楚昭王逃往隨國避難,吳兵追到隨國,要隨侯(即曾侯)交出楚昭王,但隨侯拒不交出。後來,楚國援兵到來,才使楚昭王重返自己的國家,為了感謝隨侯的救父之恩,楚惠王特鑄造了一套鎛鍾贈送給曾侯乙,以示敬意和謝意。

三是根據曾侯乙墓隨葬的青銅器上的銘文來確定的。“曾侯乙”三字在出土的眾多隨葬青銅器上共出現了208次,由此可見一斑。特別是一件出土時置於主棺旁,上面刻有“曾侯乙之寢戈”銘文的短戈,是曾侯乙寢宮侍衞使用之物。這些都表明,墓主應為“曾侯乙”。

墓主曾侯乙的棺分為內外二重,出土時放置在東室,外棺為銅木結構。它以“工”字、“廠”字和“T”字形青銅為樑,銅柱和圓形銅礎為框架,重3200公斤。框架內嵌木版,周身髹漆並且用捲曲勾連紋、圓渦紋、陶紋裝飾。這種形式的青銅構件彩繪漆棺在我國是首次發現,也是目前為止所出土的最大的一件先秦漆器。下葬時,按當時習俗,死者在自己家中入殮,裝入內棺,封口後,再裝入外棺,再封口。二者不能分開,要一起運至墓地,再一起下葬。這座墓沒有墓道,所以不可能順墓滑下去,必須從墓坑口從上往下用繩索懸吊下去。因為太重可能把握不住重心或者一角的繩索被拉斷,以致快落地時,蓋上東南角銅鈕插入槨壁板內,使整個棺身向西傾斜,即棺的四邊四個銅足已經落地,槨底版壓有銅足印窩,而東邊銅足卻翹起,沒有落地。同時,東邊槨蓋與棺身之間,也留有8釐米寬的縫隙,沒有蓋嚴。下葬時棺木如果傾斜,按古代迷信的説法是很不吉利的,當年肯定會想千方百法把它挪正,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挪正過來。誰又會想到,過了2420xx年,也就是考古工作者發掘時,雖然也經過了一番周折,但還是把它挪正過來了,並蓋的嚴嚴實實的。墓主的內棺置於外棺內。用巨板榫接而成。周身髹漆,全棺飾以人首、鳥首、雙首、多首龍549條,蛇204條,鹿、鳥、怪獸等各種動物142只,守護墓主的人面神獸合體動物武士20個,這種形式在我國古代是十分流行的,還有窗格和門户紋樣。其中大部分的怪異神獸,可與先秦古籍《山海經》上的描寫相印證。

在諸侯主棺上繪製神怪,並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製作,而是與葬儀的需要有關。護衞墓主的神靈和門窗紋樣,説明人們相信死後靈魂可以自由出入墓地。

曾侯乙墓除墓主棺外,還有21具陪葬棺和一具殉狗棺。陪葬棺均有彩繪,殉狗棺無漆無彩,比陪葬棺小。21具陪葬棺中有8具出自東室和墓主人的棺在一起,殉狗棺也出自東室,另外13具陪葬棺出自西室。21具陪葬棺中每口棺內都有一具人骨架,經專家鑑定,全為女性,年齡在18歲到25歲之間,也就是説,這21位青少年婦女在當時為滿足曾侯乙死後到陰間享受,被迫殉葬,白白斷送了寶貴的生命!

下面我們專門來看看墓中出土的各種器具古玩。

曾侯乙編鐘

樂器中最重要的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觀”的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長鍾架長748釐米、高265釐米;短鍾架長335釐米、高273釐米;最大鐘通高152.3釐米、重203.6公斤;最小鐘通高20.4釐米、重2.4公斤;編鐘總重約2567公斤,鍾架之銅套、銅人、銅立柱、掛鐘配件共重1854.48公斤,共用青銅4421公斤,這種青銅的大量使用是驚人的。

全套編鐘共65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的鐘架上。

編鐘之所以會格外引人,

首先是因為它完整。編鐘出土池,絕大多數仍懸掛於編鐘架上,這在考古發掘史上還從未見到。不論建國前或建國後,在我國北方發掘的一些墓,木質類的東西,通常都腐爛無存,哪還見到如此完整的呢?就拿楚墓來説,出編鐘的墓本來不多,少數保存較好的墓,如信陽長台關1號墓,江陵天雄1號墓,出土時編鐘架也腐爛或散亂。而此墓的編鐘,除少數幾件掉下來外,其它均完好如初,到目前已發掘的數以萬計的先秦墓中,僅此一例,這確實是千載難逢的奇蹟。所以説,能來參觀這獨特罕見的編鐘的人們,應該都會感到幸運和自豪吧。

其次,數量之多,在考古史上也是空前的。此前,出土編鐘最多的,一是建國前發掘的河南輝縣琉璃閣60號墓,出土各類鐘29件;二是建國後發掘的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的各類鐘也是29件。而此墓出土編鐘65件,數量是它們的兩倍多。

其三,有的鐘體型特大,最大一件鐘高152.3釐米,重203.6公斤,這也是歷年來出土的鐘中所沒有見到過的。全套編鐘和附件上有3700多字的銘文,內容都守於音樂樂理方面的,這也可以説是創造了歷史記錄;全套編鐘(包括樑架銅構件)總重達4400多公斤,這就更是世界上所有樂器的重量之最。

出土時,還有兩件粗大的撞鐘棒,它們依架而立。另有6件“T”字形鍾槌在編鐘架附近,這説明,這些棒、槌是和編鐘配套使用的工具。大家可以隨我進來,親自體驗一下古人如何敲響這套編鐘。

這套編鐘中每一件鐘製作的完美程度也令人歎為觀止,不僅造型精確、美觀,而且花紋精細。更精彩的是鐘上標有音階名和變化音名。從銘文看,諸侯國所用律名並不相同,有律名和異名28個之多,其中只有8個律名是傳統樂律書中已知的名稱,尚不及三分之一。可見,戰國時期音樂樂律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講了這麼多,大家對曾侯乙出土的豐富精美的文物一定已有所瞭解,對神奇的曾侯乙編鐘一定心馳神往,我們可以在這裏稍作逗留,看看漆器字畫、車馬兵器,敲敲編鐘。一會兒我們將參觀博物館裏的另一件寶貝——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

大家看,這柄劍,就是被譽為“中國古代兵器之王”的越王勾踐劍。該劍於1965年12月出土於湖北望山1號楚墓。劍全長55.6釐米,劍格寬5釐米,劍型挺拔、莊重,製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劍身上面滿飾黑色菱形暗紋,劍格的一面由綠松石鑲嵌,組成美麗的圖案,另一面則鑲嵌着藍色琉璃,整個裝飾顯得典雅、華貴。靠近劍格處有兩行錯金鳥篆銘文,內容為“越王鳩淺自乍用劍” 。“鳩淺”就是“勾踐”,這八字銘文準確無誤地標明瞭劍主人的身份和名字,使我們知道面對的是一件名副其實的稀世珍寶。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插在木質劍鞘裏,出鞘時寒光閃閃,耀人眼目,劍刃薄而鋒利,令人讚歎不已。平時我們只是在電視裏看到閃着寒光的劍,今天大家可以一飽眼福了。

迄今為止,越王青銅兵器先後出土已達近二十件,但越王勾踐劍的工藝之精美,造型之奇特,製作之精良,則首屈一指,無與倫比。經現代儀器分析測定,勾踐劍為青銅鑄造,其主要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劍脊的含銅量高,劍因此而具有較強的硬度,劍刃含錫量高,劍因此而更為鋒利。越王勾踐劍是一把採用複合金屬鑄造工藝製作的青銅劍。複合金屬鑄造工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合金冶煉技術方面的重要創造,其工藝過程大致是先澆鑄含銅量高的劍脊,然後再澆鑄含錫量高的劍刃。大家知道銅的熔點高於錫,按熔點高低依次澆鑄,既不會使先澆鑄部分熔掉,又可將兩部分複合為一體,使劍剛柔相濟,既堅韌有加又鋒利無比。也許大家在見到越王勾踐劍之前,就已聽説此劍削鐵如泥,這並非誇張之説。雖然我們現在不能用這件國寶去削鐵,但我們在稿紙上測試時,驚奇的發現提劍輕輕一劃,便有數十張紙破開,真可謂名不虛傳,不愧為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傑作。

越王勾踐劍作為建國以來湖北省出土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其當之無愧的原因,不僅在於劍本身所具有的精美絕倫的工藝價值,還由於劍主人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段顯赫的經歷,那便蝕踐“卧薪嚐膽”的故事。

勾踐是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在位期間,正值個諸侯兼併戰爭連綿不斷的春秋晚期。地處長江下游的吳、越兩國,多年彼此征伐,互攻不休。越國當時在楚國的幫助下迅速的強大起來。越王勾踐曾經戰勝吳軍,吳王闔閭受傷而死。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立志為父報仇。公元前496年,吳王夫差率精兵攻打越國大獲全勝,使越王勾踐淪為階下囚,被吳王扣押了三年。越王勾踐在忍受了三年的屈辱生活後回到越國,在大臣范蠡、文種的輔佐下,卧薪嚐膽、勵志圖強,用艱苦的生活磨練自己的意志。每天夜裏,他睡在柴堆上,意志消沉時,就嘗一嘗苦膽以激勵自己,經過十年忍辱負重、十年韜光養晦,終於使越國由弱轉強。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率精兵滅了吳國,迫使吳王夫差以劍自刎,並進而成就了越國霸業。

從此,越王勾踐卧薪嚐膽的故事,特別是他發奮圖強的精神,在中國歷史上代代相傳,膾炙人口,延續至今。這種精神經過兩千多年來許許多多仁人志士的繼承和發揚,昇華為知恥而後勇、奮發以圖強的民族精神,匯入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寶庫。

越王勾踐劍,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越王青銅兵器中唯一一件與勾踐有關的文物。它的出土曾引起我國文物、考古、歷史界的廣泛關注。在對越王勾踐劍的深入研究中,出現了有關越王勾踐劍的兩大難解之謎。

越王勾踐劍的第一個難解之謎是,地處長江下游的越國國君勾踐的自用劍,為什麼沒有留存於越國故地,卻出土於千里之外的楚國貴族墓葬中?相信大家在參觀的過程中就已經有所察覺並有此疑問。一部分學者認為,這柄珍貴的青銅劍是在楚國滅亡越國的戰爭中,被楚國國君繳獲作為戰利品而流入楚國貴族之手的。而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江陵望山1號墓的年代在楚滅越之前,因此,勾踐劍不可能是戰利品,而更可能是楚、越聯姻的禮品。據史書記載,越王勾踐的女兒確實是楚昭王的寵姬,勾踐劍也有可能是作為嫁粧入楚的。兩種觀點,誰更符合實際目前尚無定論。

越王勾踐劍的第二個難解之謎是千年不鏽之謎。它埋入地下兩千四百多年為何不生鏽?根據現代科學測定,劍的表面大部分地方含有不同程度的硫化銅。硫化銅可以防鏽。因此,有的專家認為,當時人們已掌握了運用硫化銅進行表面防鏽處理的先進工藝,這是越王勾踐劍之所以千年不鏽的根本原因。但持不同意見的學者卻認為,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的真正原因在於其特殊的密封條件,並且浸泡於酸、緘適度的中性水中。專家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孰是孰非?又是一個難解之謎。

越王勾踐劍以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和工藝價值,無可辯駁地展示出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1973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越王勾踐劍曾作為首批文化使者東渡扶桑,赴日本展出。展出期間引起了日本國內巨大的轟動。當時擔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先生,對這件中國文物珍品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並給予高度評價。日本《朝日新聞》社除廣泛宣傳報道外,還特意要求複製了一件,陳放於該社陳列室中,作為永久的收藏。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古文字學家郭沫若老先生在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時見到這件文物珍品後,感慨萬分,曾賦詩一首:

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

銀縷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

兩千四百年前,我們祖先用智慧、血汗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古代文明。作為今人的我們,應該繼承先人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再創造出新世紀的現代文化,向世人證明中國無愧於“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美譽。

下面我們專門來看看墓中出土的各種器具古玩。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包括兵器和樂器)共有6239件,重約10500公斤,其中,青銅禮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117件,用器17件,共有38種134件,都是實用器,總重量2340多公斤。它們大多數出自東室。成組成套,排列有序,顯然是根據墓主人生前宴樂的情景特意安排的。像這樣完整的陳放場面,在古墓的發掘中是罕見的。

曾侯乙墓的青銅禮器中,食器、酒器、水器三大器類齊備,器物組合大體沿襲了周代傳統的“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組,豆成對,盤、匜匹配”的格局。不過在器形、器物紋飾、鑄造工藝等方面則呈現許多新的特徵和文化。這便是比前朝進步的地方。

鼎是中國古代食器中最多的一種。大家對“鼎”瞭解嗎?先秦時人們對鼎特別重視。在祭祀天神、地祀、先祖等重大儀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食糧,是最重要的祭器。曾侯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鑊鼎、蓋鼎多種。在眾多的鼎中,正鼎的件數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組合往往是用鼎者財富、身份、權利的象徵。在曾侯乙墓所出土的食器中,最重要的是能反映禮制和曾侯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們製作精巧,完好如初,十分珍貴。簋在祭祀、宴享等儀式和活動中與鼎配合使用。周禮規定,在儀式中,貴族按其身份等級享用單數的鼎和偶數的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諸侯用九鼎八簋等等。曾侯乙墓出土九件正鼎、八件銅簋,這便是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成語“一言九鼎”的淵源,正好和其身份相符。這套“九鼎八簋”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曾墓出土酒器共13件套,數量上雖少於食器,但件件精美絕倫,是曾墓青銅器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器物種類有大尊缶、尊盤、鑑缶、提鏈壺、銅罐、過濾器、銅勺等。

大家看,這兩套鑑缶豎寶級文物。它由方鑑和方尊缶組成,和安徽壽縣蔡昭侯墓出土的同型器,且自銘為“尊缶”的相同。尊是盛酒器,鑑是水器。兩者組成一套冰酒器。尊缶盛酒,置於鑑內,鑑與缶之間留有空隙,用於盛冰(冬季窖藏於地下的冰塊)。鑑身以八條拱曲的龍體為耳,鑑底由四獸承託,鑑表面飾繁縟的蟠縭紋。此種精美考究的鑑缶前所未見。

這是出土的一套國寶級尊盤,由尊和盤兩件器物組成。它曾經到過北京,在“中國文物精品特展”中一展風采。出土時,尊置於盤中。尊是盛酒器,盤一般做水器用,也可置冰。名為“夷盤”或“夷冰盤”,二者合為一器,渾然天成。上古時人們往往在尊內盛摻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時酌以獻屍,禮賓時酌以飲客,是當時重要的禮器。盤內的“曾侯乙”銘文是改刻而成的。表明該器曾為曾侯乙的先君所用。尊盤是最能代表曾侯乙墓青銅器製作工藝水平的青銅器,它造型奇特典雅,製作精良考究,紋飾繁縟華貴,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之珍品。

大家再看這是一套聯禁對壺,也豎家級文物。下方的禁呈長方形,以兩個內凹中空的圓圈承託雙壺。銅禁是專用於承託酒尊的器物。銅禁包括傳世和出土器物,目前國內外僅四件,由此可見其珍貴程度。壺是典型的酒器,商朝晚期開始有青銅壺的出現,後陸續出現圓、方、扁等形式。我們現在看到的對壺為鼓腹圓形,對壺外的田字形寬帶裝飾,象徵瓠瓜繩縛之形。它外觀華麗,逝代酒器中的精品,

這對國寶級的大尊缶也逝代的一種酒器,但與鑑缶又有不同,它形體龐大,一共兩件,其中重327.5公斤的一件是目前所出土的古代最大的青銅酒器。缶原來多用陶製作,春秋戰國時期多見青銅缶,如青銅盥缶、尊缶、浴缶一類。

曾墓出土水器共有12件,主要器形有鼎、缶、鑑、盤、匜和鬥等。

曾墓中出土的青銅器除上述食器、酒器、水器這三種禮器範疇的器物外,還有不少生活用器,如鑄造工藝十分複雜的建鼓座,三件一組的炭爐,還有銅鎮、銅鹿角立鶴等,且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這件鹿角立鶴,製作非常精美,它由鹿的角、鶴的身子、鳥的翅膀組合而成,立鶴兩腿粗壯有力,形態健美。在古代 ,鹿是瑞獸,鶴也是吉祥、長壽之鳥。經考釋,它逝代人們想象中的風神飛廉,飛廉距墓主主棺不遠,大概是伴隨墓主的靈魂上天的,它既有吉祥如意的用意,又有辟邪的用意。參觀的很多日本朋友稱它為“吉祥鳥”或者“神鳥”。

曾墓出土的兵器有戈、矛、戟、弓、箭、盾、甲等,共4777(包括4507件箭鏃),都出自北室。除皮革製作的甲胄、盾外,大部分保存較好。戈、戟、箭鏃至今仍很鋒利,且許多兵器上刻有銘文。此外,曾侯乙墓中出土車馬器也較多,主要有車輿、華蓋、馬銜、馬鑣、馬飾等,共1127件(大部分為馬飾等小件),分別出自東室和北室。漆木質的車輿、傘、華蓋出土時已由於年代久遠變得散亂,馬銜和馬飾等保存較好,骨角質的馬鑣也基本完好。大量的車馬器隨葬,説明了車與馬在當時貴族生活及諸侯爭戰中的重要性,也體現了當時的“交通”狀況。

曾侯乙墓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金玉料器。我國商代墓葬就有黃金製品出土,但此前已發掘的先秦墓葬中,金器仍比較少見。春秋戰國時代,黃金多用作鑲嵌,以示其珍貴。曾墓東室內出土了金盞、漏匕、金盃、金鎮、金帶鈎共9件,另有金彈簧462段,共重4.175公斤。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用於裝飾的金箔(不包括馬飾表面金箔),約940件,數量之多,實在罕見。

曾侯乙墓中出土玉、石、水晶、紫晶、料器等535件,其中玉器320件,絕大多數出自主棺,均為墓主佩玉和葬玉,以佩玉為多。

中國古代有所謂君子佩玉之説,所以玉器是身份的象徵。玉器的形式和紋樣又多與儀式有關。按玉器的用途可分為禮玉、佩玉、葬玉等。祭祀時,不同的玉器有着不同的功能;佩帶時,先秦貴族一般多用璜、壁、玦、佩等玉飾編聯起來形成所謂“組佩”,以節行止,顯示其身份;喪葬中,屍體九竅均填以玉器以期保存屍體不朽。曾侯乙所用葬玉有玉琀、玉塞、玉握三種。

通過對所出玉器和料器所作的抽樣檢測表明,曾侯乙墓的玉器屬於軟玉,其理化性質與著名的和田玉相似;而料器所含化學成分除二氧化硅外,就是鈣、鈉,與阿拉伯所產的料器相同,幾乎不含構成中國傳統料器的主要成分鋇和鉛,這是中國南方與阿拉伯交往的較早證據。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最精美的玉器要算十六節龍鳳玉掛飾,它整體為一條大龍,全器用5塊玉料、一個玉環和一根玉銷釘雕成可以活動卷折的16節。採用了透雕、浮雕、陰刻等雕刻技法雕成37條龍、7只鳳和10條蛇,並飾有谷紋、雲紋、斜線紋。出土時這件玉飾置於墓主頭部,可能為冠上的玉纓(帽帶)。

我國是絲綢的王國,但漢代之前的絲織品卻非常少見。曾侯乙墓中就發現了大量的絲綢殘片。曾侯乙墓的絲織品,雖然絕大部分沒有保存下來,但從僅存的一些殘片中,也可以推測當時技術的發展高度。此墓出土的絲織品種有紗、絹、繡、錦等四種,其中紗的殘片有五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紗都是絲麻交織品,在我國是首次發現,也可以説是世界上最早的絲麻混紡織品。自從有了混紡,人們也就可以交織出各種不同質地的織物,為人類提供更多、更豐富的衣料。時至今日,混紡仍在不斷創新和發展,我們今天所穿的五彩繽紛的衣裳正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我國使用漆器的年代很早,從文獻記載看,在虞舜時就已經有了漆木器,夏禹時期則有了比較精良的漆器;從考古發掘來看,早在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就已出現漆器。但漆器因其不易保存,戰國以前的實物只有零星發現。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竹器如果不計漆木樂器,兵器的杆、盾、漆甲胄等,共有230多件,在數量上超過了先秦任何一座墓葬出土的漆器。器類有食具(杯、盤、勺、豆)、用具(盒、箱、梳、架、桶)、儀式用器(俎、案、禁)以及葬具漆棺等。製作特點較為厚重,多是剜鑿而成。以食具為例,沒有楚、秦、漢墓中常用的卷制、鏇制。紋樣風格既有簡練的線條勾勒又有精工彩繪的神話故事,比如在漆棺和鴛鴦盒上繪製的漆畫。由於該墓漆木竹器出土數量大、種類多、時間早,又多為實用器,而且保存比較好,因而在考古學上有着重要意義,這也成為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的顯著特點,折射出那個時期南北文化交流的盛況。

這隻漆木雕鴛鴦形盒是一件極其珍貴的藝術珍品,木盒雕刻成鴛鴦形狀,頭部可以轉動,背上有方形浮雕龍紋小蓋,腹部兩側分別繪有撞鐘與擊鼓舞蹈圖案,它們是反映中國古代音樂舞蹈及繪畫藝術的罕見材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件彩漆繪鴛鴦形盒出自於西室的2號陪葬棺內,它的軀體早已漂浮水面,在2號棺裏恰好找到了它的頭。它形似鴛鴦,為木胎製作,頭與軀體分別雕成。頭安插於頸項上,可以自由轉動。聽到這裏,大家不禁要問,這麼精彩的一件藝術珍品,為什麼出在陪葬棺內?隨葬這件鴛鴦盒,用意何在?最簡單的道理顯然是,這個鴛鴦盒是此棺主人生前所喜愛之物,埋葬時,考慮她生前喜好或尊重她本人的意願,將此件藝術品作了她的陪葬品。而鴛鴦平時總是喜歡成雙成對的,人們用來比喻恩愛的戀人,此女懷抱鴛鴦而死,是否在婚戀上還意味着什麼,誰也無法考證,只能任由後人猜測了。

曾墓中共出土衣箱5件,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后羿弋射圖》衣箱最為有名,衣箱蓋面陰刻“紫錦之衣”四字和漆書祈禱農業豐收的吉祥用語。傳説唐堯時代“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堯乃命后羿射下了九日,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后羿射日”的故事。衣箱蓋面繪有兩幅弋射圖,表現了后羿射日中金烏的情景。蓋面之弋射圖象一端,繪兩條雙首人面蛇,互相纏繞,為傳説中伏羲女媧形象。

應該説,曾侯乙墓出土的最大收穫就是樂器,墓中出土的樂器有鍾、磬、鼓、瑟、琴、笙、排蕭、篪、均鍾9種共125件,相配的擊奏工具及各種附件千餘件。絕大部分出自中室,少量出自東室。其中編鐘沿中室南壁和西壁安放,編磬沿北壁立架安放。合乎諸侯禮儀中三面懸掛鐘磬的“樂懸”之制。它們在墓內的分佈情況,大體顯現着古代宮廷樂隊的建制和佈局。這批樂器和樂律體系與鐘磬樂律銘文反映了公元前五世紀時我國音樂文化的高度水平,是中國音樂史研究的珍貴資料。

好了,朋友們,湖北省博物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這次歷史之旅能在您的心裏留下深深的震撼,也希望不久以後能等到大家的再次來臨。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虛此行!

博物館導遊詞 篇21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是你們這次行程的導遊,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渤海之濱——天津,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座海濱之城。

天津,簡稱“津”,是我國首都北京的門户,中央直轄市,也是世界第__大城市之一,是北方最大的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天津的風味小吃很有名頭,除了聞名中外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這三樣外,還有張記果仁、曹記驢肉、石頭門坎素包子、芝蘭糕乾,以及貼餑餑熬小魚等等特色小吃……

大家吃飽了,喝足了,接下大家跟着我去天津的幾個主要景點走走吧!

天津的主要景點有很多,有天后宮、九龍山、水上樂園、東麗湖……我們現在要去的是號稱“天眼”的“天津之眼”。它的全稱是“永樂橋摩天輪”,是一座跨河建設,橋輪合一的摩天輪,兼具觀光和交通功能。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這座摩天輪不但外形美觀,而且還能升到35層樓的高度,在上面能看到方圓40公里以內的景緻。

現在是晚上七點鐘,是觀光的最佳時間,下面是大家的自由活動時間,九點鐘在這裏集合,祝大家玩得開心!

博物館導遊詞 篇22

大家好,歡迎來到上海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向人們展示的人類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館是上海乃至中國向海內外公眾展示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館是位於上海市人民廣場南端,該館創建於1952年,是上海市市領導決策,支持和海內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經過兩年時間建設,最終落成在大家眼前的這座國內大型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作為上海城市文明的標誌,與上海地位相適應,所以系設計方案都是十分嚴格。經篩選,採用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刑同和副總設計師主持的設計方案。

新館佔地33畝,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原來的上海博物館只有4個陳列館,現在增擴至10個陳列館和1個專館。展覽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原來的3.4倍。有11個長期展覽的陳列館如:青銅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數民族工藝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銅器館、陶瓷館和雕刻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我們現在站在博物館大門前,看一下這個新館的造型,它的設計是方形基座與圓形放射型相結合,有着鮮明的空間感。“方”象徵着四面八方,“圓”着意文化淵源之循環往復,這個館的四座“拱門”弧線,體現了開放的世界。整座建築猶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如果從高空中俯瞰,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個圓盤形的屋頂恰似一面巨大漢鏡。不僅藴含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傳統“天圓地方”,凝聚着中華文明結晶,更體現了我們是基於現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感。新上海博物館是上海市現代化的跨世紀標誌性建築之一。

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這座上海新博物館,一同感受我國中華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舊之中。博物館的大廳地鋪青磚,牆飾米黃色花崗巖,大廳中央地面鑲有古樸碩大的寶相花圖案。我們首先參觀的是“青銅器館”。

清朝道光十年,富商潘仕成將荔枝灣方圓幾百畝地買下,大興土木修亭葺台,建成嶺南第一名園,並提名為“海山仙館”。經過多年變遷,當年的風貌已蕩然無存。1998年,由政府出資,開始了“海山仙館”的主樓“貯藴樓”的重建,並由已故著名建築園林大師莫伯治負責設計。以下是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廣東西關景點之海山仙館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青銅器文化是記錄奴隸社會的形象載體。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器門類齊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戰國各時代、各地區成系統的收藏來講,上海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館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館尤以長篇銘文同歷史著錄的重器為特色。而這個青銅器館充分反映了中國青銅工藝發展的完整體系同中國民族非凡的創造力。

參觀完之後,西面還有一處院落是新四軍竹溝留守處舊址。這處院落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承認的,對外有牌子,所有在竹溝的機構和黨、部隊的活動都是依託新四軍竹溝留守處的名義開展的。

青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世界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紅銅加入錫、鉛,成為一種新的合金,這種合金歷經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灰色的鏽,也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些。

後面這位是肖邦,他是世界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不滿20歲就已經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被譽為“第二個莫扎特”,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鋼琴詩人”。

中國青銅工藝的時代跨度,大致從公元前21世紀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戰國時代,可分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轉變期、更新期等幾個階段。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是以禮器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劃歸為五大類,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飾物)、樂器、兵器、工具和貨幣。

剛剛大家已看過青銅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青銅器的鼎盛期。青銅器的鼎盛期是從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這個時期的青銅器鑄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鑄作,品種之多系空前絕後的。這時期的青銅器上大多裝飾獸面紋同各種動物紋,瑰異莊嚴,神祕莫測,這些都是體現了人們對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這個“簋”,在古代是用來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狀或方或圓,在當時是貴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後來又逐漸流傳到民間,而我們民間更有“九大簋”之説。何謂“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時候好豐盛,有九個大簋裝放菜餚食物。古時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慣稱盛宴為“九大簋”。在“九”與“簋”之間還加個“大”字,不單指多,而且含有極其豐盛、隆重意思。人們所講的“簋”,是指可裝五至六斤米飯之“大碗”。按現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幾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極言其飯菜之豐盛,誇耀其筵席規格之高。

傳統“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經演變成我們現代“九大簋”的這九道菜,分別是: 1.蝦米燉冬菇; 2.豬皮膠燉田鴨; 3.南乳冬筍燉花腩; 4.白切雞;5.柴火燉大白菜; 6.荷蘭豆炒雙魷雞雜; 7.蒜蓉燉海蜆; 8.扣肉煲; 9.咕嚕肉。

可以説是層出不窮,花樣百出。聽我講了這麼多美味的菜餚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嚐一番。大家看一下這個,這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於1890年在陝西扶風出土,重201.5公斤。最為珍貴的是它內腹壁鑄銘文290個字,記載了大貴族頌揚其祖先師華父輔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賞賜他命服、土地及奴隸等史實。

革命的失敗使中共中央認識到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決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路線,7月13日,發表了“中共中央對政局宣言”,確定了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總方針。後來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據九江同志的建議,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暴動,並派周恩來同志代表黨中央領導這次起義,在中國共產黨積極準備南昌起義的同時,國民黨武漢政府也加緊了在軍隊中的“清共”活動。1927年七月24日,張發奎通知葉挺,賀龍上廬山召開軍事會議,當時,得知會議內幕的葉劍英由廬山趕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條小船上與葉挺,賀龍商定,不去廬山開會,轉道去南昌。

前面的是青銅工藝的轉變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銅器鑄造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峯的更新期。在這時期的青銅器的禮器特性逐漸消失,而且相當一部分轉化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這些都是近年搶救的14件晉候酥編鐘,大的52cm,小的22cm。銘文記載了晉獻候在周宣王率領下進行戰爭中,殺敵數百,擒獲俘虜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親臨賞賜。還有這個,由馬館長從香港搶救回國的西漢早期錯金銀鳥篆書銅壺,這個壺是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這個壺失去了一個蓋,它代表了西漢時期青銅器金銀錯工藝的最高水準,屬一級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邊參觀有關古代青銅器鑄造過程的模擬陳列和制瓷工藝的方法,一同隨我走進另一個館-—“陶瓷館”。

陶瓷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之一。陶器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距今8800年前的江西省萬年縣已有古人制陶足跡。在這裏展示了不同時期陶器文化,歷史文物。在唐代以前,陶器的製造,從選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較單調。一直到唐代,“唐三彩”的出現也標誌着我國陶瓷進入了絢麗多彩的階段。“唐三彩”是以鐵、銅、錳、鈷等金屬原料為呈色劑,在低温氧化中燒成黃、綠、褐、紫等多種色彩。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陪葬品,以馬的形象最生動,而駱駝也常見。好像這頭駱駝馱着貨物,在行進中仰首嘶鳴,兩隻駝峯左右分開,這普通的生理特徵,被永恆地保留下來。

現在請大家看遠出處的這個巨大的匾額,上面書寫着“碑林”二字。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碑”字少了一撇。那麼為什麼會少一撇呢?難道這是一個錯別字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兩個字出自清代著名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之手。鴉片戰爭之後,他革職戍守新疆伊犁。當時路經西安,寫下了這兩個字。有人説“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徵他當時丟了烏紗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你待會兒就會發現,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這是因為古代的漢字講究對稱,“碑”字少了一撇,只是為了看起來對稱美觀罷了。

還有宜興的紫砂器也是名聞天下的。宜興是中國的“陶都”。紫砂茶具是由陶器發展而成的,而宜興燒製的紫砂器質地細膩,堅硬而耐寒耐熱,泡茶不失原味,還能保持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顏色以赤褐色、淡黃色和紫黑色多種,造型多樣,是泡茶首選器皿。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説,好的紫砂器價值不菲,我們所看見的大多是明清時名人名家所作,甚為珍貴。

除陶器外,這裏還向人們展示了我國獨特創造發明的瓷器。這裏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發展和燒製瓷器的設備DD窯,以及瓷器製品的展覽。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明又一偉大貢獻。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由青瓷的生產,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製青銅器。好像這件商代青釉弦紋尊也屬陪葬品,但這可以説是現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勻淨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空前繁榮時期,呈現出汝、定、官、哥、鈞“五大名窯”和龍泉、耀州、磁州、建陽、吉州窯等百花齊放的局面。汝窯窯址位於河南寶豐縣,史五大名窯之首,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瓷器名窯。專燒青瓷,供宮廷用;定窯在河北曲陽縣,瓷器多以白瓷為主,且多采用金屬包邊;官窯,聽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開的,現在大家所見的都是南宋官窯瓷器,大家看這些窯器,用料講究,製作工整,佈滿細碎紋片,口沿釉薄處隱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稱“紫口鐵足”;還有這些哥窯燒製而成的,由於燒製過程中產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種瑕疵美,被人賦以“金絲鐵線”、“網格金線”,這件哥窯汝釘足洗堪稱哥窯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鎮成為我國制瓷的中心,景德鎮也被稱為“瓷都”。景德鎮的瓷器工藝的成熟與發展,結束了原有以青瓷為主流的傳統,開創了以青花為主流的彩色釉發展道路。青花的優點是着色力強,髮色明快;藍花白地,素雅明淨;青花為釉下彩繪,有釉保護,永不退色。

清代是中國古代瓷器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峯,尤以康、雍、乾時期為突出。釉上彩分五彩、鬥彩、粉彩和琺琅彩。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為突出,造型豐富,除紅、黃、綠三色,還發明瞭釉上藍和黑色,這件五彩百鳥朝鳳盤,器形規整,畫面生動,實為五彩佳作。

最後,陶瓷器館還有古代瓷器製作坊和窯爐的模擬陳列。通過參觀,可以對我國古代瓷器製作工藝與窯爐式樣、功能有個概略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