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調查的報告(精選24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52W

調查的報告 篇1

心得體會

調查的報告(精選24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社會實踐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在課堂上,老師傳授給我們先進的理論知識,教給我們專業技能。但是,這些都來自課本,源於前人的研究總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授的有太多是抽象的東西,不易去理解把握。記得曾經收穫這樣一句話:“大學老師給予我們的僅是一棵魚竿,如何釣到魚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的確,在知識經濟迅速騰飛的今天,在終身教育時代已經來臨的時刻,一個人要想在走出校門、踏入社會後有所作為,那麼現在就得學會求知,自覺主動去求知,敢於去探索鑽研。因循守舊,得過且過,不思進取,胸無大志,註定要在轉眼間被時代淘汰。反之,與時俱進,自主探索,自覺學習,不斷創新,才是必由之路。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除了汲取課堂上老師們傳授的理論知識外,許多東西還得自己去探索,要自己親身去創造,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一個放飛我們夢想的人;一個點燃我們激情的人;一個激發我們創造的人;一個鼓勵我們永遠進取的人;一個以人格魅力塑造我們高雅品味的人。為了能不讓老師們失望,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多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敢於去艱苦的地方磨鍊自己,挑戰自己,造就自己。

在經過兩個星期的社會實踐調查後,調查了嶽麓區多條商業街,這不僅收集到了與調查主題有關的原始文字資料,更使心靈在無形中收穫太多之前不曾擁有的財富。

社會中存在着太多的問題,只等你去發現、去探究,只要你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只要你留心身邊的事情,關注學習生活中的某些細節,你就能從中挖掘發現許多隱藏的卻是你所需的寶藏,而這些正是你努力的結果,是你在課堂上、書本中不曾獲得卻想擁有的東西。

經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我發現了太多,收穫了太多,不僅增加了我的知識積累,更拓寬了我的`社會視角,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讓我更近一步學會了如何打開與他人溝通的局面,如何與他人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交流。這次走訪調查,讓我更貼近草根社會,為今後踏入基層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知識是需要去探索積累的,在社會這一門綜合的學科中,存在着太多的‘為什麼’,而這些‘為什麼’是我們所不知的,這些‘為什麼’正等着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挖掘分析、解答。而我將一如既往去探索學習社會中的這一系列‘為什麼’。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實踐覓真知。

調查的報告 篇2

一、我鄉基本情況及教育現狀

雞冠山鄉位於崇州市西北隅,距市區45公里,素有“崇州市後花園”之稱,與汶川縣相鄰,懷雞路穿境而過,交通方便,區位優勢較為明顯。全鄉總國土面積301.75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1134户,總人口3498人,常住人口2696人。

全鄉有中心完小1所、國小教職工17人;全鄉0—17週歲健康人口總數320人。6—11週歲適齡兒童156人,在國小就讀156人在國中就讀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本學年初國小在校學生數有47人,其中轉出10人,到外鄉借讀85人,休學1人。本學年輟學率為0。上學年國小畢業生23人,全部畢業,畢業率為100﹪。國小校舍建築總面積1400㎡,生均21㎡,國小現有圖書1200冊,生均17.5冊,國小教學儀器設備達到要求。全鄉國小無危房面積。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教學硬件落後。

由於經濟條件、地理位臵等因素的制約,我鄉教學硬件設施仍很落後。第一,就學難度大。近年來的教育資源整合,全鄉只有一所國小,致使離場鎮較遠的學生必須離家就學,加大了家庭經濟、交通等方面的負擔,也有違就近入學原則,同時上下學途中,學生的安全也存在一定隱患。第二,基礎設施簡陋。

比如我鄉的國小體育設施僅限於一個劣質籃球場及一些歪倒不堪的雙槓,水泥乒乓球枱而已,至於娛樂設施則更談不上。第三,教學設施欠缺。據瞭解,學校基本教學設施缺乏,而幻影燈,電腦等教學設施更是嚴重不足。

(二)師資力量薄弱。

其一,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安排不合理。教師被要求同時從事多門課程的教學,一個教師可能要教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等多門課程。然而一個人精力有限,一個教師從事如此多門課程,工作時間過長,難免會出現缺乏耐心,責任心大打折扣的情況,這樣必然會影響教學質量。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個教師明明教數學教得好,卻要被喊去教語文,試問種狀況下,如何能把學生教育成才。其二,教師素質存在一些問題。據調查瞭解,現在我鄉教師的學歷一般是大學專科或師專函授。當然,學歷不是本質因素,但教師素質卻能反映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的教學水平。由於本地教師培養不足,大部分教師來自較遠地方,居無定所,責任心不強,影響學生成長,給教育體系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教學內容設臵不科學。

在教學內容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沒引起足夠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較低,一些學生畢業後成為影響社會安定的不穩定因素。二是吃苦耐勞的教育應成為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農村人走向社會極其重要的非智力財富。現時期青年身上明顯表現出了吃苦耐勞精神的嚴重缺失。多重社會因素釀成了許多青年過強的依賴心和惰性。對於自身教育已極大落後於城市的農村,

再失去吃苦耐勞這一寶貴的精神資源,若干年後,農村又將走向何方呢?因此,吃苦耐勞教育勢在必行,全面提倡吃苦耐勞精神,以期達到這一傳統美德的生生不息。三是心理教育施行的刻不容緩。就現狀來看,學生心理教育的環節上極其薄弱,根本沒有形成心理教育體系,而一般學生沒有什麼心理承受能力。5.12地震的影響,一些學生更是有地震陰影。當前很多青少年把生命當兒戲,根本沒有體驗到生命的美麗和短暫,要麼庸庸碌碌虛度一生,要麼走入極端。而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便只看到生活的陰暗面,而非樂觀積極地追求生活。於是很多青年甘願自我沉淪。在家庭教育不合理這一大前提下,學校教育更應承擔起它的使命,通過心理方面的良好教育來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尤其在農村,心理教育更是任重而道遠。

(四)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近年來,市、鄉兩級財政我在教育投入方面雖然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教育的投入仍然捉襟見肘。加上我鄉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環境,更讓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處於劣勢。而更殘酷的是,基礎教育總體分到的一點點分配,又存在着明顯的城鄉間差異,城市中國小校拿走的比重遠遠高於農村學校,這就使農村基礎教育經費的困境雪上加霜了。

(五)大部分家長教育意識淡薄。

由於我鄉地處山區,相較於壩區,羣眾的各方面意識相對落後。同時加上我鄉地廣人稀的實際,造成一些家長讓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意識薄弱。甚至個別家長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説:“讀不讀書無所謂,只要算得清,寫得起自己

的名字就可以了,實在讀不進去了,就回家砍竹子、砍木頭,反正地都寬,還不是一樣找錢。再説了,現在把大學讀出來還不一定找得到工作,還不如不讀”。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勢必會影響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我鄉今後努力方向

(一)重視教育普及,狠抓控輟保學工作

一是堅持開展每年的義務教育宣傳月活動,提高羣眾依法送子女入學的意識;二是強化政府行為,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制;三是規範學校辦學行為,規範學校管理,重視賞識學生教育,用愛心留住學生;四是切實做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工作,落實各項扶貧助學措施,杜絕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五是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二)加大教育投入,推動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農村教育體制改革後,鄉鎮、村對教育的投入相對減弱,學校本身又無造血功能,根本無力投入,影響了教育發展。因此我鄉在今後要積極和相關主管部門協調,加大對我鄉教育投入的力度,真正體現“以縣為主”,促進全鄉教育發展。

(三)強化師資隊伍,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一是繼續做好“校長培訓”的各項工作;二是抓好骨幹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工作;三是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工作,多渠道、多層次培訓和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學歷水平;四是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配備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四)優化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突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必須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出發點,優化教學內容,努力促進學生心理和諧發展:既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適應,又與學生生理成長相協調,確保學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夠保持生理平衡。要使學生在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具有正確的民主法制意識和良好的社會公德,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具有勇於創新,敢於實踐,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

調查的報告 篇3

一、問題提出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有自己的意義,有的是根據我們的長相命名,有的是在名字中表達出父母的希望,而有的名字則是表達一些建立國家,為國家效力的意思。我們一般聽到與國家立業有關的名字,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是長輩們的名字,不會想到是我們兒童的名字,於是我覺得非常好奇,為什麼大人們的名字會與國家有關呢?甚至有的爺爺奶奶,這些年紀較大了的老年人,還會有阿貓。阿狗這樣的名字,這又是為什麼呢?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閲,獲得相關數據

2、詢問長輩,當時為何要取這樣的名字

3、實際調查,在我們的家庭成員中有哪些符合要求的名字

三、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是網絡,在某一網站中發現姓名中含有“建國”二字的有九十六萬人,其中95/100,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由此可見,在以前的社會當中,有許多人的名字會包括“建國”。

信息渠道是實際調查,爸爸的名字是“吳建興”,原名為“吳建國”,奶奶的名字是“茅愛園”,我們的家庭成員名字與國家有關的佔到比例2/5。

信息渠道是詢問長輩,以前有的人名字會是“阿貓。阿狗”,是因為那個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會吃不飽飯,狗和貓比較好養,所以把孩子取名為阿貓。阿狗,是想孩子容易養一些;而在名字中包含着國家的是因為,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長大以後能夠做一個有用的人,為國家效力,做國家的功臣。

四、結論

我們的長輩,他們的名字都會與國家大事有關,而我們的名字卻是與我們的長相,與將來的志向有關,我們兩代人名字的差異,就此破解。

調查的報告 篇4

一、西部農村教育現狀

農村學生一直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勢羣體,近年來國家立志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保障適齡兒童受教育的權利但是實際上農村兒童受教育情況不樂觀,有些孩子國小就輟學回家務農,有些讀到國中,上完高中的就很少了能上大學的少之又少。限制農村教育發展的阻力有諸多方面。

首先學校基礎設備差。與城市相比農村學校教學設施陳舊,教學設備缺乏,嚴重地限制了教師教學及信息交流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阻礙了學生拓展知識面。其中最為明顯的農村學生英語水平遠不及城市孩子,他們缺乏一定的硬件設施和交流的平台,視野不寬闊獲得各方面信息的來源渠道少,這直接影響到學生視野的開拓。另外鄉鎮一下中國小教師嚴重缺乏,教師隊伍老化程度嚴重,有的教師一人教授幾門學科,新鮮的血液不能注入教師隊伍中。

在學校建設方面,雖然説在學校的硬件設施較之前有很大改觀,但主要在校舍方面。農村教師上課真正能用的還是一塊兒黑板,一支粉筆。像幻燈片,電腦,電視等都是很少用得上的。

在經費上也有制約農村教育的發展,政府雖然不斷增加了教育經費的投入,但是由於政府經濟的落後和農村學校的收入有限,能投入到教學設備的經費有限,從而影響了學校的改革與發展。

師資水平也是制約農村學校教育發展的因素,農村等學校師資比較緊張,室有限,所以一個班裏的學生過多難以實現小班教學。農村學校部分學科教師短缺現象非常嚴重,但是相關部門卻沒有大量招聘相關學科老師。

這就導致教師課程聚多,教學質量肯定下降。農村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較低,由於學校的信息技術手段跟不上,教學中必備的報刊,系質,參考書等教學參考資料缺乏?教師難以及時獲得相關的教學信息。這些都使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方法落後,影響了學生的發展。

在我國國小,國中年齡段(6~15歲)人口中鄉鎮人口占全國該年齡人口的77%,農村義務教育現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20xx年中國人民大學"千人百村〃社會實踐調查。全國各地100多個村在進行問卷調查和田野調查。調查獲得大量關於農村民生狀況的第一手資料信息調查顯示,無論是東部,中部還是西部的農村,離村莊最近的國小都在兩公里左右,地區之間並沒有太大差別。村轄區內沒有國小的村莊所佔比例都在40%以上,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要低5%的百分點,這是由於西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比較複雜,交通不便人口分佈較稀疏等原因。使得一個國小的服務範圍有限,因而村轄區內擁有國小的比例較少。

此前由於現代化,城鎮化過程中農村學齡兒童減少,鄉村出現招生規模逐漸下降等現實情況,進行農村教育服務設施調查。撤點並存,但是撤併造成教育設施服務半徑大幅度增長,家庭與學校距離擴大,這可能會給農村適齡兒童就學造成諸多不方便,分省來看,在十七省市區和十大名村的樣本中,離最近國小平均距離最小的河南省為0.4公里,其次是十大名村,平均距離為0.7公里,平均距離最遠為遼寧省和重慶市倆省的村莊離最近國小的平均距離為3.2公里。百分之二十九的孩子是在村裏學校就讀,百分之四十二的孩子在所屬縣,鎮的學校讀書,有百分之十五的孩子在別的城市學校就讀。

由於國小服務半徑較大,所以上學途中的安全問題成為農村教育的首要問題。父母需要外出或已經在外打工。很多孩子沒法由父母接送上學必須選擇住校或者交通工具到學校。對於低齡兒童來講,不僅給家長增加了負擔,而且也為交通事故埋下伏筆。現在農村對學生上下學安全問題重視遠遠不夠。校車配置明顯落後很多壓根兒沒有校車或者只是沒有經過考核或監督的雜車。

二、教育功能不斷減弱

農村父母們一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二是鑑於目前大中專畢業後需要自謀職業的現實,對孩子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別近視,對於升學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龍成風,躍出農門,否則就認為教育投入是浪費,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嬌寵過分或放任自流,這樣使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偏離。家庭教育的失策給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給學校教育增添了障礙。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產生了許多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給學校帶來了許多問題。農村現在普遍存在一個現象,那就是父母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導致孩子缺乏父愛和母愛家庭作業不做,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與習慣,有的甚至沉迷網絡遊戲,農村家長很多不注重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沒有盡力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有些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學生成長的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有些家長的教育思想不正確將教育的責任都推給校。農村家庭教育的缺失,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學校和教師的負擔。

三、改變農村教育的對策思考

端正農村辦學思想,要使農村教育健康發展更新教育觀念還是關鍵。地方進行的領導,學校校長和家長學生要認識到為高等教育輸送新生不應成為農村教育的唯一目標,而培養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他們學會打下生存基礎才是教育的重心。

具體措施一是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將先進的教育觀念切實灌輸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二是創造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環境,三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融合溝通以形成素質教育的合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構建經費投入力度“一費制”的實施,規範了學校收費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同時也限制了學校的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學校投入的唯一渠道。

為此應該通過強化教育投入法律責任改變當前中央和省級政府在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公共投資比例過低作用過微的情況過低於財政的標準的縣鄉要向農村傾斜可適當調整非義務本站鎮及富裕地區的投入比例,用於增加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經費投入。二是調整農村山區義務教育投資體質,健全政府對貧困學生的`直接資助制度,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經費負擔的政府助學獎金制度,使貧困學生受到政府的特別關注,並獲得較為充足的經費資助,優化學校人事管理。

學校調查報告3

一、調查原因及目的:

加強課外閲讀,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語文教育發展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學生成長的需要。

國小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激發學生濃厚的閲讀興趣,拓展學生閲讀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引導他們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是語文教育者的責任和義務。開展課外閲讀,把語文課堂教學向外延伸,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語文教育發展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學生成長的需要。

我於20xx年4月,對邳州市佔城鎮中心國小語文課外閲讀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走訪、與師生交談、發放調查問卷和查看資料,對該校學生課外閲讀的情況和效果進行了分析研究,試圖探求出有效的課外閲讀的指導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

1、學生課外閲讀書籍的擁有量以及課外閲讀知識的儲備情況;

2、師生對語文課外閲讀指導的認識;

3、學生課外閲讀方法的掌握情況;

4、語文課外閲讀的作用。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主要是學生的課外閲讀書籍的擁有量、學生所閲讀的課外書籍以及讀後所受到的啟發和閲讀評價等。問卷調查在該校五年級和六年,共發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6份,有效率達95.3%。

2、座談訪問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三次師生座談會。座談會涉及到課外閲讀的書籍、內容,還有課外閲讀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師對開展課外閲讀的態度等,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三、調查結果分析

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師生座談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及做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學生的讀書興趣得到了

很大的提高,課外閲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得到進一步提升。

但在這一建設進程中,客觀上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農村國小課外閲讀教學的窘境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受各方面的影響,學生的課外閲讀大多處於“自流”狀態,不少學生無書可讀。國小生的語文閲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

(二)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瓶頸”問題

1、難讀。農村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差,買書少,閲讀量相對不足,學生的閲讀面較窄。

2、厭讀。由於農村學生受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好多學生看書積極性不高。不少學生家長認為“讀書不如做題”。雖然老師也強調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閲讀習慣和方法,對有限的圖書也僅僅是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課外閲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四、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

良好的閲讀環境和閲讀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在開展課外閲讀實踐的指導中,我們應首先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和閲讀氛圍。那麼怎樣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呢?首先是充分發揮圖書室的功用,提高圖書室的利用率。我校圖書室藏書有8000多冊,但學生很少到圖書室借書,利用率很低,其次是設立班級圖書角。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學生覺得買不起書(勉強買些作文類書),有些學生覺得借書難。針對此情況,我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書拿出來放到圖書角,同學之間互相輪流閲讀,實現圖書資源共享。還有就是爭取家長的配合,學生的課外閲讀多在家裏進行。因此,開展課外閲讀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在開展課外閲讀前,老師通過家訪,家長會協商,讓家長捨得花錢買書給孩子,捨得花時間讓孩子參與課外閲讀實踐,共同營造良好的閲讀環境。

(二)、激發濃厚的閲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閲讀興趣才能主動、自覺地閲讀課外書籍,在閲讀中品嚐讀書的樂趣,明白讀書的意義,真正發揮課外閲讀的效用。

⒈推薦有趣的讀物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生總量到質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國小生正處在純真的年代,讀什麼樣的書和怎樣讀書,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根據國小生的閲讀現狀調查分析表明,我班學生多數喜歡讀教輔類書或故事類讀物,閲讀面不夠廣泛。因此我鼓勵學生博覽羣書,廣泛閲讀,從而擴大學生的閲讀面,培養廣泛的閲讀興趣。例如⑴結合教材內容,推薦讀物。如學習了《海倫·凱勒》引導

閲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習了《三顧茅廬》引導學生閲讀《三國演義》將課內學習與課外閲讀有機結合,激發學生閲讀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⑵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推薦讀物。學生喜歡趣味性的故事書,就推薦《伊索寓言》、《三毛流浪記》等書給他們,讓他們感受書中人物的機智、勇敢和語言的妙趣橫生。

⒉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

教師的課外閲讀示範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和引導。在教師教學空餘,我們也要多讀書,特別是讀孩子們喜愛的書,這樣才能瞭解學生的閲讀動態,瞭解學生的閲讀興趣,才能與學生開展閲讀討論,參與到學生的閲讀實踐活動中。

⒊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閲讀活動

國小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活動,我們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根據學生的閲讀能力水平,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閲讀活動,以活動促閲讀,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閲讀,提高閲讀能力,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如開展故事會,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一系列的讀書競賽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舞台,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閲讀成果,提高他們閲讀興趣。

(三)、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學生有了良好的閲讀習慣,才能自覺地參與課外閲讀活動,才能在閲讀中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去獲取。在開展課外閲讀活動中,我打算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閲讀習慣:一是合理安排課外閲讀時間,養成每天堅持讀書的習慣,要求做到持之以恆;二是善於運用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的習慣,同時要有好問的精神;三是及時做讀書筆記,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四是養成愛書護書的習慣。

(四)、注重閲讀方法的指導

教給學生科學的閲讀方法,是開展課外閲讀活動的基礎保障。我主要培養學生以下方法:一是閲讀方式多樣化,如默讀、朗讀、湧讀、精讀、略讀等。要根據文章的內容選擇閲讀方法;二是邊讀邊思;三是合作中閲讀,閲讀後要與別人交流討論;四是有選擇地閲讀,要自覺抵制那些低級趣味,庸俗的對身心健康不利的讀物;五是在實踐中閲讀,把從課外閲讀中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學習生活中,如在作文、學校黑板報、文藝活動等,不斷提高閲讀質量。

五、幾點建議

1、要創造性的開展課外閲讀活動。教師要“善於準確把握兒童的閲讀期待,激活他們的已有經驗,及時滿足他們的表現衝動,因勢利導,讓他們盡情地將自己的閲讀感受表露、溝通、碰撞,從而體驗到語言的張力、閲讀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感受課外閲讀的樂趣,增長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全面提升語文素質。

2、對學生的課外閲讀要求要把握“適度原則”,謹防因為課外閲讀,人為地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尤其是讀書筆記的書寫,要“輕形式,重實效”。學生可寫、可摘、可畫、可剪、可貼,千萬不可因為“強調寫”挫傷學生的閲讀積極性;

3、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優化自身素質,提高指導能力。課外閲讀課程能否發揮最大成效關鍵在於教師。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大量閲讀,廣泛涉獵,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如此,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激活學生閲讀的“內部動機”,實現課外閲讀教學的“雙贏”。

總之,經過對農村國小語文課外閲讀教學現狀的調查,我發現閲讀面窄,知識儲備少是影響國小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國小生的語文閲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我認為課外閲讀應該是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獨立自由的確立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智慧的碧波,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書香伴隨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調查的報告 篇5

為全面瞭解我縣“同心工程”作用發揮情況,探索“同心工程”後續管理及發揮作用的措施和辦法。根據縣委分管領導的安排,統戰部近期對“海聯·新農村衞生室”建成後發揮作用的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海聯·新農村衞生室建設情況

XX年至XX年,中央統戰部協調中華海外聯誼會捐資210萬元,台盟中央協調中華海外聯誼會捐資100萬,泰禾(福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其森先生捐資100萬元,支持xx村衞生室建設,項目涉及全縣22個鄉鎮82個行政村,建成“海聯·新農村衞生室”62所,“同心·新農村衞生室”20所,惠及全縣近12萬人。每個村衞生室佔地近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平方米,設門診、治療室、藥房等功能室。村衞生室選址一般位於村中心區域,以單建為主,每所衞生室投資6萬元左右,其中4.2萬元用於土建工程,0.8萬元用於配置醫療器械,地方政府匹配1萬元左右用於解決徵地、“三通一平”等費用。XX年後實施的村衞生室建設項目,部分與村辦公樓、村計生服務室、農家書屋等公共服務設施整合修建,但實際使用面積和功能室設置不受影響。

同一時期,縣人民政府主動爭取上級有關部門支持,加大全縣村級衞生室建設力度,於XX年底實現了456個行政村衞生室全覆蓋目標。

二、目前村衞生室發揮作用情況

村村有衞生室,相當於給村衞生防疫員(即村醫)安了一個家,從根本上解決了村醫無辦公場所的問題,而建設一支穩定且具有一定素質的村醫隊伍上,是讓村衞生室發揮作用的關鍵。隨着村衞生室的不斷普及,縣級衞生主管部門和鄉鎮衞生院採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強村醫隊伍建設。一是提高村醫的工資待遇。基礎工資由原來的10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並把村級醫療衞生服務納入城鄉統籌管理,凡是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業務的村醫,每月享有417元的補助,另有效績工資100元/月,由鄉鎮衞生院考核,報縣衞生主管部門審核發放。這樣,凡是正常開展業務的村醫,工資性收入高於村幹部。二是推行基本醫藥補貼制度。醫療器械和藥品全部由鄉鎮衞生院統一採購配發,零差價銷售,按藥費金額的51.3%進行補貼,業務開展越好,藥物銷量越大,補貼也就越高,有利於調動村醫的積極性。三是加強業務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抽調到中心衞生院跟班學習、以會代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醫德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村醫隊伍的綜合素質。

目前,全縣醫療隊伍基本穩定,業務開展也基本正常。村衞生室在傳染病預防、常見病診治、疫情報告、健康信息採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有效緩解了山區羣眾“看病遠、看病貴”的問題。伴隨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政策的實施,山區羣眾“小病扛着、大病拖着”的狀況基本消除。羣眾編了個順口溜:“衞生室修到寨中央,老百姓生病心不慌;不用單架不用扛,藥費大半能報帳。”調查的62所“海聯·新農村衞生室”中,目前正常使用的有51所,佔82.2%,另11所中,有4所因為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土地徵用、工程款結付等遺留問題未徹底解決,4所因為村醫流失、暫時又物色不到合適人選,2所因洪澇災害、地質災害受損成為危房,不能正常使用,珠市鄉文淵村則因興建工業園區被拆除。未正常使用的10所“海聯·新農村衞生室”中,除安樂溪鄉豐巖村被挪作農家書屋外,其餘9所處於閒置狀態。

調查瞭解,導致“海聯·新農村衞生室”未正常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視不夠,監管不到位。有的鄉鎮認為每個村衞生室投入才5萬元,屬於“小項目”,對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大作用”缺乏足夠認識,在規劃選址、落實土地等環節沒有慎重對待,導致選址失之於偏,村醫不願入駐,徵地前期工作不紮實,徵地款未及時兑現,引起農户阻擾村衞生室使用等,有的則由於監管不到位,目前尚存在工程未正式交付使用、亦或由於村幹部與村醫之間關係不協調,村醫未拿到鑰匙而無法進駐等問題。二是待遇偏低,村醫不穩定。隨着形勢發展變化,農村務工收入逐年上漲,加之管理日益規範,村醫隊伍陷入“責任大”而報酬低的困惑之中,老村醫大多由於文化水平低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近年畢業的大中專學生又不甘心從事低收入的'工作,紛紛選擇到城鎮醫院或藥店打工,少數回鄉從事村醫工作的,也僅僅當作一種待業過程,一旦有機會就考走,村醫流失現象時有發生。三是財力薄弱,補貼難兑現。據村醫反映,由於地方財政實力薄弱,村醫開展新農合業務的補貼和基藥銷售補貼長期被拖欠,致使個人墊付的基藥費不能及時回收,不能及時補充藥品,影響業務的正常開展。

三、對策及建議

“海聯·新農村衞生室”項目建設、管理及發揮作用情況,其實代表了全縣村衞生室建設及後續管理的狀況,暴露出全縣項目建設中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就進一步發揮“海聯·新農村衞生室”的作用及今後推進“同心工程”項目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一)關於加強“海聯·新農村衞生室”後續管理的建議

1、進一步提高認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的具體體現,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是統一戰線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的主攻方向。“海聯·新農村衞生室”是統一戰線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同心工程”的重點項目,是惠及全縣十幾萬人口的德政工程。要充分認識該項目在改善農村醫療衞生條件、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總結本地村衞生室建設、管理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推廣交流,加強後續管理,讓村衞生室更好地發揮作用。

2、認真督促整改。建議由縣衞生主管部門牽頭,針對目前“海聯·新農村衞生室”建設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改,重點解決村醫不到崗、村衞生室未移交投入使用、因災損毀衞生室修繕等問題,確保所有衞生室全部投入使用。

3、逐步提高村醫待遇。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持,呼籲出台村醫基礎工資正常晉級政策。將涉及村醫的各項補貼納入財政預算,切實給予保障,並及時兑現。

4、加強村醫隊伍建設。建立基層醫務人員培訓長效機制,在加強醫德教育、政策法規教育和醫療技能培訓的同時,加強村醫在新農合報賬方面的業務指導。

(二)關於推進“同心工程”項目建設的建議

1、強化規劃意識,充分尊重民意。項目的意義在於發揮作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在今後的“同心工程”項目建設中,相關部門要重視深入基層調研這一環節的工作,把捐方的意願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規劃意識,充分尊重基層和羣眾意見,避免重複建設或項目建成後閒置,造成浪費。

2、建設與管理並重。長期以來,不少地方項目建設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傾向,出現建設質量不高、項目建成後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建議在推進“同心工程”建設中,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的原則。一是加強工程建設中的進度和質量監管,確保按合同(協議)規定的質量和工期要求完成建設任務;二是要加強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專款專用,嚴格按程序撥付,避免因挪用、剋扣工程款造成工期拖延、工程質量不達標等問題;三是要加強工程的後續管理,明確權屬關係和管理責任,讓項目工程能持續發揮作用。

3、建立工程建設責任追究機制。針對項目規劃設計、立項審批、發包建設、監督管理各個環節,制定完整的責任追究制度,明確各部門及其相關責任人的權利、責任及責任追究辦法,對因工程建設、管理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嚴格責任追究,讓“同心工程”真正建成羣眾滿意、捐方滿意的精品工程,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調查的報告 篇6

所謂特色農業,就是用區域內獨特的農業資源開發區域內特有的名特優新產品,並將其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關鍵之點就在於“特”,其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特色農業之“魂”是唯我獨存或唯我獨尊。在世界上,一些比較典型的特色農業範例,如荷蘭的鮮花、加拿大的小麥、美國的牛肉、日本的紅富士蘋果、新西蘭的牛奶、哥倫比亞的香蕉、澳大利亞的羊毛、韓國的羅州梨、泰國的香米等,之所以能夠世界聞名,就是因為這些國家都因地制宜地“走出了自己的路”。二是特色農業之“根”是天賦。也就是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自然條件自古以來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實際地盲目模仿別人,“月亮走,我也走”,就只能是“東施效顰”,落個勞民傷財的後果。三是特色農業之“本”是傳統。即我們通常所講的種植、養殖或加工習慣。尤其是先進的農業科技,絕對不是“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做咱咋做”所能做得到的,而“科技興農”靠的就是科技進步,一個技術不過關的產業是根本無法振興的。其關鍵在於,要真正地形成傳統,就不僅需要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培養過程,而且一定要順民心、合民意,即農民願意幹。

推進特色農業的發展時,應從當地的實際出發,注重發揮本地區所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勞動力成本優勢、地理環境優勢、旅遊資源優勢以及後發優勢,緊隨特色農業發展方向國際化、技術支撐高新化、經營模式多樣化等大趨勢,我縣發展特色農業資源獨特,潛力巨大。

概況

這座西部邊陲重鎮,國境線長148.07公里。東西寬69公里,南北長137公里,國土總面積5686.75平方公里。境內有國家級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天然植物園”、“綠色寶庫”、“動物王國”。xx年統計上報耕地面積39067公頃,土地詳查耕地面積81262.4公頃,其中水田51032.4公頃;旱地30229.7公頃。

全縣xx年末農業人口55.33萬人,鄉村勞動人32萬人,年末人均佔有耕地0.07公頃,詳查0.147公頃。具備充足的生產、加工、銷售的人力資源。全縣21個鄉(鎮)及絕大多數村民委員會都通公路、電、程控電話,生產生活條件較好,城市基礎設施趨於完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和鄉(鎮)集市建設初具規模,電力供應充足,為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提供了必要條件。

就自然條件而言,xx縣地處橫斷山脈南端偏西,為橫斷山脈與德宏低山的過渡帶,東部高黎貢山與西部姊妹山、狼牙山形成屏障,向西南極急降低,呈向西南開口的馬蹄形。因地質構造運動與龍川江、大盈江、檳榔江及其支流沿斷裂帶割切,使地形呈現為不同高度的山體和沿河分佈的河谷盆地。縣城海拔1638米,境內最高點為高黎貢山大腦子峯,海拔3780.2米,最低點為南部速慶江邊,海拔930米,高差達2850米。 地形地貌類型複雜,分區分帶交錯,具有“立體氣候”、“立體農業”和火山地貌的特點。全境可分為三個地貌區,即:北部高山、中山狹谷區(海拔—3000米);中部湖盆、熔巖台地中低山區(海拔1600—2500米);南部低山、丘陵河谷區(海拔1300—1800米)。

境內有龍川江、大盈江二大水系,均屬伊洛瓦底江上游,由北向南流。龍川江包括其支流明光河、瑞滇河、蒲川河、新華河,總長359.5公里,集水面積3585.2平方公里,年產水量51.29億立方米,發源於高黎貢山火草地等地;大盈江由疊水河、檳榔江、緬箐河、勐連河匯流而成,總長136.5公里,集水面積2104平方公里,年產水量29.97億立方米。

地下泉水502處,年產水量4.4億立方米。汽泉、熱泉、温泉羣80多處,熱能儲量約25—40萬千瓦。小

(一)型水庫6個,小

(二)型水庫45個;小塘壩707個,蓄水量共計萬立方米。天然湖泊青海、北海,水面積0.63平方公里。

xx縣土壤大面積是亞熱帶山地垂直帶的土壤型。分為10個類型,主要的是:黃壤、黃棕壤、黃紅壤、火山灰土、水稻土,依次為土地總面積的30.9%、16.7%、14.8%、12.4%、7.4%。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特點:①立體氣候明顯;②雨季、乾季分明;③山區、壩區,南、中、北部的光能有差異,呈南、中、北部氣候分區;④光、熱、水的分佈協調;⑤受孟加拉灣西南暖濕氣流影響,造成雨量大、濕度大、日照不足。

年均氣温14.8℃,最低元月平均氣温7.5℃,最高8月平均氣温19.8℃;日最高氣温30.5℃,最低氣温-4.2℃。年均降雨量1469.4mm,年均降雨180.4天,是雲南多雨縣之一。無霜期年均234天,初霜期11月17日,終霜期3月23日。年均日照2176小時,光照年總輻射130.6千卡/cm2。年均相對濕度79%,全年盛行西南風,平均風速1.6米/秒。

農業發展情況

一九九八年以來,在縣委、政府切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下,我縣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以市場為導向,重點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組織實施“種子工程”、“畜禽良種工程”等工程,改善農產品品種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農民從事

二、三產業,提高農民人均資源佔有率。五年來,我們克服了自然災害頻繁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協調發展的態勢。

一是農村經濟總量增加,農業產業結構漸趨合理。xx年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112961萬元,比97年增30249萬元,增長36.6%;實現農業總產值96473萬元;比97年增21685萬元,增長37.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07元,比97年增457元,增長39.7%。xx年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中

一、

二、三產業的比重為65.3:14.6:20.1,與97年相比,第一產業下降2.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了3.3個百分點。

二是種植業結構調整有了較大進展,培植出一批骨幹產業。糧經比例有所調整,xx年,糧經比例為69:31,經濟作物比例比97年上升了1.5個百分點,優質特色作物品種面積進一步擴大,無公害農業產品生產逐步擴大。主導產業得到鞏固發展,到xx年,全縣糧食總產量為22733萬公斤,比97年增12.2%;油菜籽總產1900萬公斤,增800萬公斤,增長72.7%;林業社會產總值實現4億元,增109.27 %;烤煙產業實現產值6460萬元,税收1160萬元,煙農收入5300萬元;茶葉總產329萬公斤、產值3455萬元、茶農收入2419萬元,分別增55.2%、150.8%、105%。

特色產業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以冬早包穀、冬早季菜等為主的冬季農業開發和熱區開發取得新進展,到xx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萬畝,總產9萬噸,加大了大棚菜、無公害菜和野菜的開發力度;幹(水)果總面積達到4.14萬畝,比97年增195.7%,新植銀杏10萬畝,培植了北部地區烏梨、白花木瓜等水果產業,擴大南部地區桔子和晚柑種植面積,積極探索訶子等野生水果栽培技術;香料種植面積達到4.2萬畝,比97年增40%,形成了以草果、花椒、八角等為主的香料種植格局;藥材、花卉等特色產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種植面積達到2200畝。

三是畜牧養殖結構進一步優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產品。到xx年,全縣肉類總產量達到3.2萬噸,比97年增長67.2%;奶產量71噸,增208.7%,畜牧業產值實現1.42億元

(90不變價),增60%,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23%,比97年提高5個百分點;水產品產量達到2565噸,擴大了稻田養魚養殖面積。

四是農產品加工業有了新的發展,湧現出一批涉農龍頭企業。全縣共有糧油加廠(作坊)240多家,具有一定規模上檔次的加工專業大户有17户,開發出一批食用油系列產品,如菜籽油、草果油、八角油、花椒油、紅花油茶茶油等。古林實業、 雲騰快餐、太極果脯、清涼山茶業、高黎貢山生態茶廠等龍頭企業的帶動力逐步增強。以蔬菜為原料的加工企業有了一定規模,如寸師傅幹醃菜、綺羅醃臘製品等。

五是科技應用水平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有一定改善。xx年全縣優質稻種植面積12.5萬畝,其中餌絲專用米3萬畝,雙低油菜面積16萬畝,雜交包穀面積14萬畝;建成無公害茶園2.7萬畝。

六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步伐加快,農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過發展加工業和旅遊業,開展境外勞務輸出,逐步把農民引導到

二、三產業上來,改變了農民就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制約了我縣特色農業的發展。一是質量標準檢測監測體系建設嚴重滯後。目前我縣生產的農產品,絕大部分僅在縣內及周邊地區相互調劑,少數進入省內外市場,除部分肉豬、肉牛外銷外,缺乏出口創匯農產品,因此對農產品的質量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國外農產品基地有很具體的標準,細緻到有幾個廁所都有明確要求,但我們至今在農藥殘留、維生素等指標及iso9002等各種國際標準認證方面尚未起步。

二是市場秩序混亂。首先,市場缺乏信譽,缺乏商標、專利、訂單等方面的法律保護。其次,許多農產品,特別是加工產品,在銷售上,基本實行單打獨鬥的現象,未形成合力、集團銷售,而是無序競爭。最後是農業加工企業與原料生產者關係不密切,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原料生產者的利益未得到有效保護,生產積極性未充分調動起來,原料質量沒有保證。

三是科技培訓不到位,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低,市場意識與風險意識不夠。目前,農民的文化水平仍普遍較低,他們缺乏接受新知識、新信息,應用新技術、新設備從事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包裝的能力;缺乏市場意識、品牌意識、風險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缺乏科學的經營管理知識和能力,從而制約了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優化。同時,基層科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特別是市場信息體系,缺乏必要的設施、設備和手段。科技人員及科技設施挪做他用的現象實有發生,在科技推廣中,僅注重產中服務,缺乏產前、產後服務,多數農民及農業企業得不到銷售服務的指導。

四是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與資金投入缺乏,資金扶持難以落實。農業的市場化離不開信息化,農户信息不靈,會導致生產趨同化。由於許多農户不熟悉市場,不能對未來市場變化進行科學的預測,在生產安排上往往彼此模仿,盲目跟從,導致市場供求失衡,生產效益低下。而且,由於農業經濟基礎薄弱、資金積累少、生產週期長、風險大等原因,使投資農業的資金明顯不足,制約了農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近年來儘管各級財政不斷增加資金扶持力度,扶持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但實際上扶持重點產業資金制約因素很大,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均未設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用於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貸款貼息,用於以良種為主的重大科技推廣和新技術開發,用於特色和專用原料基地建設,用於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用於市場信息等體系建設的扶持資金無保證。

五是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低、技術服務滯後與多頭管理並行。各農户在生產與經營中的“各自為政”,使農業生產難以形成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的格局,也不利於形成規模優勢、創特色品牌。同時,目前農技推廣人員中從事經濟作物生產、特種養殖和多種經營的人員太少,大部分技術人員是“只懂糧棉油、豬牛羊,不懂名特優”,不能提供發展“名特優新”的技術指導與服務,不利於農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農業產業化是

一、

二、三產業的組合體,引導、推進工作並非農業部門一家之力所能承擔。沒有像東部一樣有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產業化領導小組。同時,因為涉及產業化的各項權力分屬不同部門,生產歸農業主管部門,流通和出口歸經貿局和外經局,項目審批歸計劃發展局,投入歸財政局,科技推廣歸科技局,分工雖細卻協作弱化,造成條塊分割、政府服務扶持跟不上等尷尬局面。

六是農產品加工與營銷服務不足。由於過去的農業生產只重產量不重品質,重實用不重加工、銷售與包裝,加工技術落後、加工水平低,銷售方法原始、銷售人員缺乏等,致使農產品基本上以初級產品的狀態進入消費領域,其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同時,由於相應的集貿市場、專業批發市場和銷售中介組織的缺乏,市場供求信息不靈、銷售渠道不暢,使生產效益難以提高。

七是農業關聯產業一體化經營機制沒有形成。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諸環節的相互脱離,使農業產中環節仍處於僅僅為產後環節生產原材料的地位。不僅無法分得產後加工、銷售環節產生的部分利潤,反而是大量利潤流向產後加工、銷售環節,加上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的“獨自為政”,導致農業關聯產業之間難以形成利益互補機制。

特色農業發展潛力

特色農業的發展儘管存在着以上一些問題,但從發展的角度看,我縣發展特色農業潛力巨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的需求——以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隨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我國長期存在的農產品短缺現象已經有了根本改變,過去農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已被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狀況所代替。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飽向小康邁進,人們對食物的需求已由數量型、單一化向質量型、多樣化方向轉變,農業生產要素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傳統的農業生產正逐漸喪失優勢,其生產效益逐漸下降,生存空間漸漸縮小。農產品市場對具有特色的產品需求日益旺盛,給特色農業發展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將為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這一切表明,我國農產品市場水平已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發展特色農業是適應新的形勢,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2)、資源優勢

1.生物物種優勢。生物物種繁多、分佈廣泛、野生比例大、珍稀比重大、經濟利用價值高、利用程度低。

2.土地資源優勢。表現為土地總面積和土地人均面積大,草地資源總面積和人均面積大,耕地人均面積大。

3.環境優勢。開發較晚、開發程度較低,這決定了農業生產仍是以傳統農業為主,現代化程度較低,化學要素投入較少,從而農業生產及工業生產的環境污染較輕,加之地域遼闊,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等狀況要明顯優於我國開發較早、開發程度較高的東部及中部地區。這是發展特色農業、特別是發展無公害特色農業的優勢所在。

4.農村勞動力價廉而豐富。全縣xx年末農業人口55.33萬人,鄉村勞動人32萬人,從農村就業結構看,農業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的比例為87.1%。

5.空間優勢。地形複雜、氣候多樣,導致農業立體條件複雜而多樣。對於農業,特別是對於以資源、氣候、立地條件為基礎的特色農業而言,空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3)、加入wto後特色農業面臨的新機遇

作為當代最大的多邊貿易體系,wto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正發揮着越來越大的影響和作用。就農業方面而言,其實質就是農業資源流動的國際化,就是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的形成以各國的資源稟賦為基礎,各國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出售用豐裕資源生產的農產品,買回本國難以生產或者即使能夠生產也是使用稀缺資源生產的農產品,從而在世界範圍內實現資源的互補和優化配置。

中國加入wto後,為我們利用國際資源調整國內農產品供求關係提供了充分的機會,也為我們按照比較優勢原則配置農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們可以利用國際市場,大力增加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適當縮減不具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實現在參與國際市場運作狀態下的農產品供求平衡。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國,我國農業面對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這無疑會促進農業進一步參與國際分工和在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分享到巨大利益。

加入wto後,將有利於我國農業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引進國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有利於利用國內外的.生產要素,提高農業現代化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於加速改造國內的傳統農業,實現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的經濟效益;國民經濟發展為我國農業發展創造了日益寬鬆的環境,農業即將進入與工業平等發展的新階段。

基於以上情況,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國際國內市場一體化的今天,我們認為推動騰衝的特色農業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首先應提高對特色農業的認識:

1、農業仍然是我縣國民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特色農業是實施新一輪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重點任務,是實施“農業穩縣”戰略的重點。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可以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條件。

2、發展特色農業是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主攻方向。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產品和產業,培育具有特色的農業產業帶和產業羣,可以實現農業資源多層次、多途徑的開發利用,滿足多樣化、優質化的市場需求,有利於開闢新的市場空間,促進我縣農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3、發展特色農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目前我縣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比較突出。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建設一批規模化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可以帶動加工、儲藏、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區域性的支柱產業,把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開闢新的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實現農民增收目標。

4、發展特色農業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特色農產品對於資源和生態環境有着特殊的要求。發展特色農業遵守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發展既能夠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資源,又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的特色農產品,調動農民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實現對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其次要加強領導,轉變職能,搞好服務。各鄉鎮、各部門要把搞好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推動全局工作的重點,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來抓,加強對農業結構調整的組織領導、協調指導。要切實轉變職能,改進作風,卓有成效地搞好服務。要克服重生產、輕流通的舊觀念和老作法,由不注重市場需求指導生產向以市場需求指導生產轉變,由只注重指導生產向既指導生產又指導銷售轉變,市場需要什麼就發展什麼,什麼產品能賺錢就發展什麼,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好農產品市場開拓和銷售工作。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深入調查,選好項目;搞好論證,爭取上級支持。要健全領導責任制,周密計劃安排,精心組織實施,加強督促檢查,任務和目標一經確定,每個項目、每項產業必須安排專人負責,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定人員、定任務、定措施、定考核獎懲辦法,保證計劃實施件件有着落。各級幹部必須發揚求實務實精神,講實話、辦實事、講實效,反對形勢主義,真心實意為農民辦實事,大力實施“民心工程”。農業是關聯全社會的產業;解決農業中的問題,光靠農業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各部門都要把支持農業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增強服務意識,採取切實措施,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的效益不僅體現在農民收入上,還體現在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上,不僅體現在經濟效益上,還體現在社會效益上;我們不能因為農業的比較效益低,就忽視對農業的投入和支持。因此,圍繞農業結構調整計劃,各鄉鎮、各部門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重點項目的投入,為農業結構調整提供必要資金,各相關部門必須服從服務於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這一中心,制定行業規劃,搞好本職工作,提供優質服務。

三、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發展特色農業,要把農民增收作為根本出發點落腳點,突出環境特色、突出物種珍稀特色、突出氣候特色、突出野生特色、突出旅遊特色、突出文化特色。要因地制宜,立足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選擇具有一定區域規模、產業基礎較好、市場前景廣的特色農產品和產業,依靠科技,培育名牌,走集約化生產、區域化佈局和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路子,扶持具有帶動作用的龍頭項目,建設各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基地,發展區域主導產業,提高農業綜合開發整體效益。不斷提高特色農業的生產水平和產品檔次,堅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實現高起點和跨越式發展。

四、遵循發展特色農業的基本原則:以市場為導向。適應市場多樣化、優質化的消費需求,立足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重點發展商品率高、市場需求強的特色農產品;

突出發展重點,培育主導產業。要以優勢資源為依託,綜合考慮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和市場條件等方面因素,優先發展優勢比較突出的產品;

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適度規模生產。要考慮特色農業生產條件的獨特性和消費需求的特點,堅持在適宜區域進行生產,做到規模適度,確保產品特性;按產業化進行開發。

要着眼於特色農產品整個產業的建設,延伸產業鏈條,建立產業體系,構建產業羣體,形成在國內、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特色農業產業帶區;

兼顧生態建設。要從遵守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要求出發,發展既能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資源,又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的產品,調動農民進行生態建設的積極性。

五、制定發展目標、重點和發展規劃。

針對我縣的實際情況特色農業發展目標如下:經過5年的努力,形成與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相適應的特色農產品基地,並建成一批特色農產品加工骨幹企業;建立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的技術創新體系,健全特色農產品加工製品質量安全標準;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特點、知名度高的產品品牌和特色產業帶區,提高特色農業的產業化水平,形成區域經濟支柱,構建合理的農業生產力佈局,顯著提高特色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促使特色農產品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有較大提高。農業總產值年遞增3%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年遞增5%,達到20xx元 。並培植企業與農民形成穩定的利益連結體,促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收部分有60%左右來自農業產業化經營;使全縣50%以上的特色糧油基地、經濟作物基地和畜禽養殖基地納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的農業增加值在全縣農業增加值中的比重。

發展重點 :①特色種植業產品。騰衝特色種植業產品主要有餌絲米、蕎麥、優質油菜、香料、中藥材等,要注重品種改良和加工技術改造。通過新技術的採用、品種改良和增加投入等措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降低生產成本,形成規模化生產優勢,健全市場營銷體系,拓寬市場渠道。中藥材生產要加快人工栽培,建設生產基地,扶持加工龍頭企業的發展,提高生產水平,改進加工工藝。

②特有園藝產品。騰衝縣具有特殊的物種和氣候資源優勢,園藝產品品種繁多,特色突出,發展潛力大。這些產品大多數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能夠大量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要堅持採用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栽培技術,改造園藝產品的傳統生產方式,提高產品檔次,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發揮鮮切花、野生花卉的優勢,加快新品種引進、選育,加強加工、保鮮等設施建設。優質反季節蔬菜實施精品戰略,推行精細化和無公害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調整品種結構,培育品牌,加強市場營銷,提高園藝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③特色畜牧業。騰衝縣草地資源豐富。畜牧業在農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重點推廣種草養畜,加快優質肉牛

羊、奶水牛等草食家畜的發展。調整畜羣結構,改良畜羣品種,提高優質肉牛、肉羊比重,改革傳統的養殖方式,大力推行舍飼圈養,提高畜產品商品率。在外來有毒生物入侵區域及嚴重退化區域,加快草原植被恢復,逐步實現草畜動態平衡。加快草業加工技術和設備的研究、開發和引進,帶動草業發展。要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和疫病防治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畜牧業質量和效益。

④高效生態特種水產養殖業。騰衝水資源豐富,發展漁業生產具有較大潛力。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水庫、壩塘水面資源和冷水性資源,發展水產養

調查的報告 篇7

一、社會調查的基本類型

1、典型調查:是指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選取一個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單位,如個人、羣體、組織、社區等等,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其目的是通過直接地、深入地調查研究個別典型,來認識同類事物的一般屬性和規律。

正確地選擇典型是進行典型調查的關鍵。典型選得適當,調查的結果可以真實地反映同類事物的一般屬性。典型選錯了,調查的結果就不可能真實地反映同類事物的共性,只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典型是客觀存在着的,不是調研者主觀選就的。調查者選擇典型的過程,是根據調研目的,在調查對象中發現和確定典型的過程。

典型調查的目的不在於認識少數的幾個典型,而在於藉助於典型認識它所代表的同類事物的共性。這就要求對典型進行深入的全面的直接調查。

2、重點調查:是通過對重點樣本的調查來大致地掌握總體的基本數量情況的調查方式。所謂“重點”,是指總體中那些在某一或某些數量指標上佔有較大比重的單位或個體。

重點調查與典型調查一樣,它們都不是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確定具體的調查對象,因此,選點都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但它們調查對象的數量都較少,因此都比較省時、省力、方便易行。兩者的差異在於:重點調查的具體對象是重點,而重點不一定要有代表性或典型性,而要求在總體中具有重要地位或在總體的數量總值中佔有較大比重,而典型調查的對象則要求其代表性或典型性;另外,重點調查主要是數量認識,而典型調查主要是性質認識。

3、抽樣調查:是指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抽取一些個人或單位作為樣本,通過對樣本的調查研究來推論總體的狀況。

與典型調查相比較,抽樣調查一般是標準化、結構式的社會調查,它具有綜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功能,因此,抽樣調查已成為現代社會調查的主要方式。

抽樣調查的調查對象一般要求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確定。隨機樣本的代表性較少受到抽樣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其代表性是由隨機抽樣方法來保證的。因此抽樣調查的信度和效度首先依賴於科學的抽樣方法。

根據調查任務的具體要求,確定總體的範圍,這個範圍就是抽樣的範圍。如果不能明確抽樣的具體範圍,就不能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抽樣。

4、個案調查:個案調查有兩種情形,一是專項調查,即調查的對象只有一個個體,調查的目的只是為着瞭解這一個體的狀況。二是從某一社會領域中選擇一兩個調查對象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這種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認識所選調查對象的現狀和歷史,而不要求借此推論同類事物的有關屬性。因此,個案調查如需選擇具體的調查對象,則並不要求其代表性或典型性,但要求個案本身具有獨特性。

二、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

社會調查工作的具體程序,大體可分五個相關聯的步驟:

1、確定調查課題;

2、設計調查方案;

3、收集資料;

4、整理與分析資料;

5、撰寫調查研究報告。

其中(1)、(2)兩個步驟是調查前的準備工作。因此,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也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即準備階段、調查階段、研究階段和總結階段。

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定調查課題,明確調查任務;明確課題調查研究的目的、意義和要求;確定調查研究的類型和方式方法,制定調查方案和調查大綱等。

調查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按照調查設計的要求收集有關的資料。在調查階段的初期,調查人員應儘快打開調查工作的局面,注重材料蒐集工作的質量;調查階段的中期,應注意總結前階段調查工作的經驗與問題,提出新對策,確保後階段的調查質量;調查階段的後期,要對已有調查資料進行質量檢查和初步整理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就地補充調查。

研究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資料進行審核、整理與統計,區分真假,消除資料中的假、錯、缺、宂現象,以保證資料的真實、標準、準確和完整。在此基礎上,對審核整理後的材料和統計分析後的數據,進行思維與加工,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説明事物的前因後果,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理論説明。這是社會調查的深化、提高階段,是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的階段。社會調查能否出成果,以及成果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這個階段的工作。

總結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報告應着重説明調查結果或研究結論,並對研究過程、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等進行系統的敍述和説明。

三、社會調查課題的選擇

(一)正確選擇調查課題,需要考慮的因素:

1、選擇有能力完成的課題:人們常説,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選題時,要揚長避短,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研究能力的高低,選擇難易程度合適的課題。

2、選擇有興趣完成的課題:興趣,作為構成個性的一個重要心理特徵,也是選題時所不可忽視的因素。因為興趣可以促使人們去克服一切困難,取得最後的成功;興趣可以調動研究者心理活動的積極性,容易在大腦皮層形成相應的優勢興奮中心,從而為思維的飛躍、靈感的出現作好了準備。

3、選擇有條件完成的課題:條件制約着一切事物的存在、變化和發展,任何一項活動的進行和完成,都要以各種必要條件的具備為前提和保證。例如是否有足夠時間、足夠參考資料,有關單位的配合程度等,都是選題時必須重視的外部條件。

(二)選題的範圍與內容:

1、選擇專業範圍內社會上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

2、選擇專業範圍內在學術觀點上有爭議的課題;

3、選擇專業範圍內具有前瞻性的帶有探索性的課題;

4、選擇專業範圍內總結實踐經驗的課題。

(四)選題宜小不宜大。切忌選題過於寬泛,大而無當。要“小題目做大文章”,專談一、二個問題,談深了就好。

調查的報告 篇8

邊攔截方式,發送調查問卷。在採訪對象中有剛邁入大學不久大一新生10名,處在風華大二學生23名,更有已經到了擇業和繼續深造大三學生27名。能夠全面地瞭解在校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看法和了解被調查學生為我校大學生。採用自制大學生就業調查問卷,透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室、圖書館和路邊攔截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7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60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主要來自電信學院,電控學院和工商學院!採取隨機抽樣調查方法。

從調查數據看出,大學生未來就業形勢嚴峻主要是由社會、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四方面造成。主要問題體此刻大學生心理狀況、本身工作潛力和學校就業指導工作不足和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要求嚴重不一致造成。我們主要對這四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激烈市場競爭狀況

我們人力資源,尤其是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國7億多龐大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受過高等教育僅為5%左右,那為什麼還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呢除了思想認識上問題外,主要是難在就業市場機制不完善。在我們調查中,無一人對當前形勢樂觀,60人之中只有2人認為當前形勢還是較好,有9人佔調查15%認為還算正常就業形勢,而其他50人佔總體83%普遍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感到壓力重重。此刻大學生都普遍認識到職業規劃重要性,在受訪者中有僅有2人不瞭解、一人認為其不重要,而認為重要佔到調查75%。在當前學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狀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己專業是有前途,其中認為很有前途有12位,而認為自己專業較有前途則到達36位,佔所有調查者80%,僅有6人認為本專業很沒前途。能夠看出大學教育還是相當重要。由於競爭加劇,大多數學生對自己有個清醒認識,在問及畢業初薪酬時,有31個人認為起初工資為1500元,14人認為就應為2500元,兩部分加起來佔總人數75%,在物價日益增加基礎上,大學生要求這樣工資是不高,能夠看見競爭大學生影響。

二、學校對安排大學生就業方面指導不足

在我們受訪大學生中,只有5人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感到很滿意,感到較滿意有24人,兩者合計佔48%,而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到達52%,充分體現我們學校就業指導還需加強,照顧到更大多數學生狀況。教育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因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首先,根本問題是,教育與生產相脱離。第二,重要問題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產業化要正義,説法能夠不改,但含義要矯正:教育產業化是為社會生產人才。第三是觀念問題。

三、大學生自身素質因素

在談到畢業後打算後打算後,50%多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創業等,從中能夠看到很多大學生是害怕應對社會競爭,採取考研是為了更晚一點應對競爭,也是對自己以後能找個更好工作。在問及到,畢業後他們認為最重要是什麼時,有15個人認為興趣是最重要因素,佔總人數25%,而更多人選取最要因素是個人發展空間重要性,佔總人數61%,而其他因素則被大學生看輕。在大學生思考工作地方時,20個人選取留在大學所在地,10人則選取回家鄉,38人則是主張去發達城市闖一番,而對於崗位過剩西部地區則只有2人選取。在大學生所重視素質中面試技巧和計算機因素對大學生影響佔有相當大比重,佔50%左右,而專業潛力差而被普遍看低,究其原因是此刻大學生就業是專業不對口結果。除

四、用人單位誤區

(1)、過分關注文憑。(2)、存在性別歧視。(3)、生源地域歧視。(4)、過分看重工作經驗。

就是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太樂觀。

在我們調查中,能夠很清楚發現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並在大學生之中構成了一種談就業色變狀況。但是從另一方面,大學生對自己和就業形勢有了一個很清晰認識和認真思考,這對他們以後他們努力方向和激勵都是很好。總之,大學生就業形勢已清楚擺放在面前,學校、社會和大學生們就應找到合作點,到達共贏。

1、學生應努力提升綜合素質。

(1)、注重專業學習。專業強、基礎實、理論深、技能佳,是每個用人單位渴望人才標準。大學期間專業學習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實現人生價值重要基礎,大學生在校期間務必注重加強專業知識系統學習,苦練內功,提升素質,培養潛力,掌握技巧,為順利就業打基礎、創條件、做準備。

(2)、加強實踐鍛鍊。從進入大學起就要有意識進行就業規劃,透過各種途徑尋求實踐機會,為將來就業競爭增加砝碼。要在加強專業學習基礎上,重視校內和校外社會活動,這些活動個性是社會兼職能夠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加強實踐學習,熟悉工作流程,豐富社會經驗,拓寬人際關係,是大學生進行潛力鍛鍊、施展個人才華重要舞台。

(3)、調整就業心態。對於大學生自身來説,首先要有一個健康心理直面壓力和挑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亙古不變真理,個性是我國現階段,社會轉型和轉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變社會狀況下,要逐步調整自己心態,適應社會要求。改變過去那種一步到位就業心理,放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舊知識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務員當成救命稻草(畢竟能如願只是極少數),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健康觀念,先爭取工作崗位,為社會和家庭減負,再在工作中磨練自己,尋找機會進行突破。

(4)、還應在大學時全面關注社會動態,早早做好職業規劃,並不斷朝着這個方向奮鬥。同時在不影響學業狀況下,適當做些兼職工作,增加對社會認識和經驗積累。充分利用大學資源,全面掌握知識,以便在各行各業都能夠快速接手工作。同時大學生們也應避重就輕,不要總湧往發達城市,西部地區更有利於發揮大學生抱負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於東部,為西部發展做出貢獻。

2、單位:切實糾正用人偏見。

用人單位一方面要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多瞭解學校裏各專業特色,還能夠借鑑大學生見習制度思路,為在校大學生帶給寒暑假實習基地,既鍛鍊了學生實際工作潛力,也有助於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偏見。一個單位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儲備。從我們調查狀況來看,多數學生充滿激情、有闖勁,富有創新精神,而且理論功底紮實,理解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對他們適當加以培訓,必須能為企業帶來更好更長遠發展。所以,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雙贏。

3、高校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1)、就應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2)、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務必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繫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狀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人才。

(3)、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儘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

(4)、學校就應實行用心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不僅僅在未來發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調節上面,減輕大學生就業焦慮心理。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政府社會務必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決定。政府要透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吸納潛力,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和社會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職責。

調查的報告 篇9

學習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外界狀況和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環境、人力環境和制度環境三個方面。而開放性學習環境就是在影響學習的各種要素上提供多樣化的物質資源、人力資源,制度也要有彈性、有可變性,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個性發展的學習環境。那麼學生能否在開放性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主動學習科學知識,學校、家庭和社會又該如何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學習環境呢?現在設計一個相關調查問卷,先在有代表性的學校進行調查,再作分析、評判,並提出善改策略。

一、問卷設計思路

開放性學習環境有其自身的開放性特點。首先,在物質方面,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學習資源豐富了,學生才能在其中自主馳騁。在人力方面,開放性學習環境要側重於學校教學和教師層面,但更要給學生留下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空間,在傳統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者常被剝奪了發展決策、自我監督、注意力調整等技能的機會,這些技能對於優化學習經驗是十分必要的,而在開放性學習背景中,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問題分析,而不是直接告訴,是引導而不是具體指揮,是推動學生努力去做而不是將自己的方法強加於學生。在制度方面,開放性學習環境的制度應是彈性化的,知識管理和評定常採用折中的辦法,而不是整齊劃一,不能對不適合考試形式的人才一棍子打死。據開放性學習環境的的特點、性質,我們將學習環境具體分為學習場所、學習工具、學習資料、人力因素、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多個方面進行設問,具體包括:有關學習環境調查報告範文

1.學習場所。學習場所是物質環境之一,開放性學習環境是廣闊的,不只侷限於校園和教室,主要包括學校、家庭、實習基地、工廠、公園等。(本問卷題目:1,2,3,4,5,11,14)

2.學習工具和資料。這兩者也從屬物質環境,但工具和資料概念的外延有一定交叉性,本試卷試題在這兩方面也有重疊,開放性學習環境的工具和資料也不侷限於傳統教具、學具、教科書和輔導資料,它應更具廣泛性,象網絡、媒體、真實的學習素材、各種説明書等。(本問卷題目:7,8,9,10,12)

3.人力因素。人力因素包括對學生學習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多方面人才,主要有教師、家長、同伴、校外專業人員。(本問卷題目:13,15,16,17,19,22,23,24)

4.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屬制度環境的一方面,開放性學習環境的課程體系應具多樣性、可選擇性,要開選修課,重視隱性課程。(本問卷題目:25,27,28)

5.教學方式。又稱教學組織,也從屬於制度環境,應是一個靈活的,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的方式。(本問卷題目:18,20,21,26)

6.評價方式。這是直接影響學生態度、情感和自信力的制度環境的一方面,開放性學習環境的評價主體多元,內容多維,方法多樣。

調查的報告 篇10

為更真實地瞭解恭城橙農的生活、生產、收入、負擔狀況,橙類種植大户、橙農的思想觀念,對市場信息來源的渠道和把握狀況以及對市場採取的態度等,切實解決目前農村橙類水果經濟改革、發展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持續全縣農村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根據縣委、縣政府的佈置,由縣政府、縣水果流通辦、縣水果中心、縣農業局組成聯合調查組。

自XX年4月13日至4月19日,歷時一週,進行了全縣農村橙類水果經濟問卷抽樣調查,之後又進行了1天的審查、彙總和分析。本次調查的調查對象是恭城縣比較典型的橙類種植大户、銷售大户和部分在銷售過程中十分有代表性的橙類果農,這些調查點分佈在全縣40個行政村,這些種植大户、銷售大户和橙農對了解全縣的橙類水果種植和銷售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現將調查狀況報告如下:

一恭城橙類生產及銷售的基本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橙類是我縣較早引進的水果品種之一,經歷了多年的積累,個性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橙類的價格一向較高,所以橙類的種植面積擴展的很快。恭城現有橙類種植面積約6。29萬畝,主要品種有新會橙、紅江橙。由於恭城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恭城橙類在糖度,色澤,口感和外形方面,都比其他產區的橙類要好。但是由於各方面原因,去年橙子卻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個頭、色澤、外形等方面都不夠好;二是其他各種類型的水果同時上市,因此失去搶佔市場的先機,受其他產區臍橙和夏橙的衝擊很大,在銷售量和價格方面都沒有優勢;三是恭城橙類種植的品種過於老化。

根據調查,恭城橙類生產和銷售顯現以下特點:

第一、生產不規範,農藥殘留量大,銷售量太少。

目前橙類生產大多是以户為單位的分散栽培方式,真正集中成片實行統一管理的大型現代化果園極少。由於這種分散的'經營模式,導致大部分農民只追求產量,不在乎質量。果農超多使用高濃度的農藥和化肥,使得橙類農藥殘留嚴重超標,農藥殘留高低是衡量橙類品質好壞的重要因素,也是限制橙類銷售的最主要障礙;同時,由於這種粗放的經營模式,使得果農在化肥使用、病蟲害防治、優種優育方面的知識嚴重匱乏,從而導致產出的橙子大小不一、色澤不均、果型醜,這些也嚴重地制約了橙子的出口以及外運銷售。到目前為止,去年全縣才銷售各類橙子14000餘噸,只佔恭城橙子產量的23。3%。

第二、缺乏自己的品牌。

俗話説“好酒還要會吆喝”,即使是優質的品種,如果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在魚龍混雜的橙子大雜院裏,一樣可能被淹沒。沒有構成自己獨有的品牌,放在同一個攤檔上,一般消費者都只會感性地從價格、形狀上去決定是否購買,很少有消費者能夠分清品質的優劣。由於恭城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恭城橙子在糖度,口感方面,都比其他產區的橙子要好,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市場上恭城橙子都是以“恭城橙子”牌子來銷售,這個牌子不僅僅大而統,而且被盜用和假冒的狀況十分嚴重,導致市場上恭城橙類品質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大大地降低了恭城橙子的聲譽。

第三、需求彈性太小,而產量過大,市場難以承受供給大幅度的增長。

和其他農產品一樣,橙子同樣面臨需求彈性太小的問題。由於需求對價格極度不敏感,因此,一旦產量有所增長,橙子即要以價格更大幅度的下跌來刺激市場擴大需求。所以農產品經常是豐產不豐收。今年的橙子價格低迷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這一因素造成的。今年恭城縣橙子產量為6。72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不僅僅如此,全國其他產區的橙子和水果產量以大幅增長。供給的大幅增長,導致了恭城橙子價格在全國範圍內的更大幅度的下跌。恭城主要生產的2個橙子品種新會橙、紅江橙今年的價格都很低。

調查的報告 篇11

一、我市城鎮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各級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城鎮化建設的相關要求,認真貫徹實施市委提出的“雙增升位”戰略,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健全和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加大城鎮建設投入力度,穩步提高城鎮基礎設施水平,積極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加快中心鎮、城中村和城邊村的改造步伐,全市的城鎮化建設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為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生產生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目前,我市下轄10縣(市)區,總人口312.6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49.6萬,城鎮化水平達到47.8%,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4.3個百分點(全省城鎮化率為62.1%)。其中,黑山縣達到31.2%;北鎮市達到24.7%;凌海市達到26.6%;義縣達到23.5%;太和區、開發區、松山新區的城鎮化率分別為66.4%、37.9%、75.4%。截至20xx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1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22元;三次產業比重由20xx年的25.3:33:41.7調整到去年的16.4:49.1:34.5;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850萬平方米;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44處;新建鄉鎮客運站7座;新建“一池三改”沼氣池1.4萬個;全市1109個村的黑色路面已全部實現村村通;9座污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參保人數分別達到60.3、118.9、37.7、27、16.5萬人。

二、我市在城鎮化建設中採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城鎮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為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更好地推動城鎮化工作的開展,按照省政府推進城鎮化工作會議的要求,我市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兩位副市長為副組長,相關部、委、辦、局為成員單位的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建委。制定印發了《錦州市推進城鎮化工作方案》,並先後多次召開專題調度會議,調度安排全市城鎮化工作。各縣(市)區也認真落實省市政府會議精神和省政府關於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把推進城鎮化建設納入到重要的工作日程。全市10個縣(市)區均成立了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所涉及到的試點鎮也都成立了相應的機構。同時,按照“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的原則,調整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強調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和聯合作戰的能力,為城鎮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2、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

加快城鎮化發展,提升城鎮化水平,需要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只有實現工業集羣化,農業產業化,才能推動和支撐城鎮化向良性循環發展。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努力實現“雙增升位”。各縣(市)搶抓機遇,廣開渠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0多億元,建立了重點工業園區,為項目入駐和產業向集羣化發展創造了條件。截至20xx年,累計入園企業150户。今年上半年,縣域重點園區累計完成標準廠房建設9.2萬平方米,新開工項目45個,項目到位資金16.4億元,入園企業45個,其中,黑山縣龐河產業園區3個,北鎮市溝幫子工業園區25個,凌海市大有產業園區4個,義縣七里河工業園區13個。企業的入駐和運行投產,為當地居民和農民就業提供了空間和渠道,有效地推動了城鎮化建設的開展。

3、大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提高城鎮基礎設施水平是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的具體體現,更是實現城鎮化的一項硬性指標。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濱海公路、龍棲灣大道、農村電網改造、鄉鎮客運站、農村公路、農20多億元,提高了全市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

4、努力實現“三個結合”,推動城鎮化建設深入進行

一是將轉移農村富餘人員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農村富餘人員轉移到城鎮居住後,首要的問題是解決就業。我市各縣(市)區政府把轉移到城鎮居住的人員的就業問題擺在了突出的位置,他們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積極與企業聯繫,通過結對幫扶、培訓提高、專場招聘等多種形式,要求企業儘量接收轉移到城鎮居住的人員再就業,並讓企業做到“加崗不減薪”、“上崗不待崗”,切實解決了轉移人員的就業問題。期間,共累積吸納就業人員30多萬人次,為穩步推進城鎮化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我市利用國家社保政策平台,加快建立包括養老、醫療、社會救助、保障性住房等在內的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截止20xx年,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參保人數分別達到60.3、118.9、37.7、27、16.5萬人。 三是將落實農村土地增減掛鈎政策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我市各縣(市)區政府結合農村土地增減掛鈎試點工作,統籌協調了各行各業的關係,優化了城鄉用地的結構和佈局。經過調研摸底,確定了20xx年至20xx年完成全市城中村和城邊村的改造任務,制定了五年改造計劃,並向省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積極爭取農村土地增減掛鈎指標,確保了建設用地指標落到實處。

三、我市在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鎮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地方配套資金嚴重短缺。絕大多數城鎮化建設項目的資金匱乏,啟動資金和配套資金也沒有列入到政府的財政預算,建設資金更是短缺。從目前縣(市)區政府的財力上看,難以滿足城鎮化建設資金的需求。

2、城中村和城邊村改造面寬、量大,困難多。我市的城市危舊房屋和城中村、城邊村的改造工作,得到了絕大部分羣眾的擁護和支持,但離羣眾的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且改造老城區和城中村、城邊村情況比較複雜,也受到土地政策、户籍政策、資金等方面原因的制約,若按照省政府城中村和城邊村改造計劃的要求,我市完成每年改造的任務將十分艱鉅。

3、徵地拆遷困難。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保護自身權益的'意識不斷增強。在土地徵收拆遷過程中,雖然市縣兩級政府嚴格按照國家政策進行補償,並積極做羣眾的思想工作,但部分羣眾對房產、地上物及土地的補償要求越來越高

4、同地同權不同價的問題。依據《土地管理法》規定:要改變農村集體用地的所有權,首先辦理土地徵轉審批手續,把農村集體用地改變為國有土地,才能實現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城市建設用地“同權”。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價格主要受所在位置、交通條件、土地市場需求和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制約,這就造成了農村集體用地與國有土地之間的同地同權不同價的問題。

5、個別縣(市)區對城鎮化工作重視不夠。“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工作進展遲緩。有的成員單位沒有認真研究和落實城鎮化工作的實施方案,致使城鎮化工作開展的有好有壞,參差不齊。

四、對今後城鎮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提高認識,科學規劃,強化對城鎮化工作的領導

2、優先發展沿海城鎮,實現城鎮化建設的新突破

按照市委提出的全面實施沿海突破戰略,建設遼寧沿海第二大城市的要求,建議市政府沿105公里的海岸線,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佈局小城鎮建設。同時,又要依託國家級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省級龍棲灣開發區以及大有經濟區、建業經濟區,以開發開放戰略為牽動,突出臨港經濟特色,發展新型材料、物流、高端技術等產業,形成產業集聚的新經濟增長區,建設成為集臨港工業區、高檔生活區、休閒旅遊區為一體的宜居濱海新城和新市鎮。

3、靈活運用農村土地增減掛鈎政策,破解城鎮化建設用地難題

城鎮化建設用地指標不足的問題,是制約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瓶頸。因此,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國家加大農墾、林場等危舊房屋改造的有利契機,積極推進新一輪的合鄉並鎮和村屯整合改革工作,徹底改造鄉鎮面貌。同時,要在吃透和用好農村土地增減掛鈎政策的基礎上,做好村屯調研摸底工作,通過村屯合併等手段,用“舊房換新房”、“大院變小院”等方式,來置換閒置的農村建設用地用於城鎮化建設。

4、創新融資體制和機制,拓寬城鎮化建設資金渠道

從我市當前的城鎮化建設情況上看,制約城鎮化建設的突出問題是資金短缺問題。由於資金匱乏,致使城鎮化建設的各項工作開展滯後和難以落實。在解決資金問題上,海城市的做法很直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5、繼續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為城鎮化建設提供有利的支撐

各級政府還要進一步加大發展縣域經濟的力度,增強工業反哺農業的能力。一是要進一步抓好招商引資和工業園區建設。要重點引進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税源多的大項目。同時,也要採取多元化投資,加快重點工業園區建設,使重點園區儘快實現“五通一平”和“七通一平”,為項目入駐創造優良的環境和條件。二是要抓大扶優,不斷擴大和提高龍頭企業的規模與效益。篩選一批市場前景好、實繳税金多、就業安置率高的企業,在政策、資金、技術、市場和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使企業做大做強,拉動行業發展。三是要進一步優化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為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四是要加大商貿、旅遊和社會服務業的發展力度。進一步擴大農業物流業、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休閒旅遊農業的發展規模,轉移和安置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城鎮化進程。

6、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設施建設,為城鎮化發展奠定基礎

目前,大部分農村沒有專門的環境設施,生活垃圾、人畜糞便、養殖業廢棄物、農業廢棄物和生活污水等任意堆放、焚燒和排放,“髒、亂、差”現象相當嚴重;而且工業污染、城市污染又向農村轉移,加劇了農村的環境污染程度,對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做好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首先,要進一步加大沼氣、秸稈氣化等清潔能源的發展力度,普及農村使用清潔能源的覆蓋率。其次,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吸納社會資金,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多元投資的方式,加大農村環境的整治力度,使農村環境保護走上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

7、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目前,我市各縣(市)區的社會保障體系雖然已經建立,部分縣(市)區也完成了市下達的指標任務。但就全市來講,還沒有達到全覆蓋,尤其是城鎮居民和廣大農村的參保率還很低。當今,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國家的社保政策,積極籌措資金,提高基金繳納水平,擴大保障範圍,加快建立城鎮居民和廣大農民的養老、醫療、社會救助、保障性住房等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解決城鎮居民和廣大農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為推進城鎮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調查的報告 篇12

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春節氣氛十分熱鬧,最近我進行了考察如下:

一.市場,街道等忙碌的人們

許多人都來到街上,非常的擁擠,看着應有盡有的貨物,人們都忙着辦年貨,大家都滿臉笑意,興就是賣貨的,因為他們掙了很多錢,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大家都滿載而歸。

二.三十晚上(除夕夜)

三十晚上是最熱鬧的一天,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裏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三.七年級

正月七年級的男女老少都到親戚家拜年,拜年要説吉祥話,長輩還會給壓歲錢,大家都聚在一起不僅熱鬧,而且又很快樂,新的一年到來了,新的希望也到了。

這就是我的研究報告,中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就是春節。

調查的報告 篇13

一、基本概況

大茫村地處上海市遠郊朱涇鎮西南,與呂巷、楓涇二鎮接壤,和浙江平湖隔河相望。村域面積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01畝,下轄34個村民小組,擁有1117户、3806人。10多年前,大茫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遠離中心城鎮,交通不便,姑娘都想遠嫁城市和近郊農村,村裏很多大齡男難以成家。上世紀90年代後,鄉村企業出現外來務工人員,最初是服裝廠外來女工和當地男青年成婚,接着是工友、小姐妹、親戚的牽線搭橋,逐漸形成外來媳婦羣體。

截止到20xx年9月底,大茫村共有外來媳婦157人,佔總户數14%。他們分別來自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安徽、江蘇居多,分別佔24%、20%;其後是廣西和貴州,分別佔12%和11%;浙江、河南各佔6%;其他佔21%。

年齡、學歷結構與就業情況為:70後佔43%,80後佔45%,其他佔12%,年齡在28到38歲之間的佔了80%多;學歷分別為國小3人,國中65人,中專76人,高中7人,大專6人,所佔比例分別是2%、41%、48%、5%、4%。目前就業情況,服裝行業126人,營業員27人,赴日打工2人,村部工作人員1人,自主創業1人,所佔比例分別是80%、17%、1%、1%、1%。

二、地位作用

外來媳婦羣體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至少表現在三個重要方面:

第一,組建新家,穩定社會。家庭是社會細胞,家庭穩定則社會穩定。難以成家的大齡剩男,往往家境差、收入少,自小很少受到家庭温暖和良好教育,如果婚姻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其中有的人不免會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外來媳婦帶來了家庭,帶來了穩定,使許多家庭得以重生、延續,客觀上穩定了一方社會。許多人找了外來媳婦生兒育女,個人和家庭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如建設13組一位村民,3歲母親病故,由父親一人帶大,父子二人務農,收入少沒錢蓋新房,在當地找不到對象,只得到浙江做上門女婿。後離婚回到村裏,父子二人生活在低矮破舊的平房,經常吵架,一不高興就混在社會上整日整夜不歸。前幾年經人介紹找了外來媳婦,婚後夫婦二人外出打工,勤儉持家,很快蓋了新房。如今兒子進了幼兒園,一家三代住在寬敞的新房,過上圓滿的生活。再如建設13組年齡在35歲左右的媳婦全是外來人口,共有13人。這些人在外打工抓收入比貢獻,在家孝順公婆帶小孩,農活家務樣樣幹,是該組不可或缺的穩定隊伍。

第二,融入社會,投入創建。20xx年,大茫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創建中同樣包含了外來媳婦的辛勞和智慧。外來媳婦嫁到當地“落地生根”,迅速融入當地社會,積極投入村黨組織號召的各項文明創建活動,在創建中提高自己,在創建中貢獻一份力量。在開展“八佳示範户”創評活動中,外來媳婦不甘落後,學先進、趕先進,與村裏簽定《美德在農家責任書》,經過户長會評議、全村公示、村民代表大會複評、村黨支部審核、鎮文明委審批,不少外來媳婦家庭評上了新風示範户、科普示範户、衞生示範户、道德示範户、普法示範户、好婆媳示範户、小康示範户等。如建設10組的一位外來媳婦,20xx年從老家江蘇來到朱涇打工,與大茫村小夥小倪相識,被小倪的樸實正派打動,而小倪父母均有不同程度殘疾,老來得子,家庭經濟不佳,在當地難覓對象,最終兩人共結連理。婚後,小王努力工作,勤儉持家,孝順長輩,平日裏“爸媽”常掛在口,家務事搶着做,天冷叮囑添衣,把老夫妻倆捧在手心上,公婆對自己的外來媳婦讚不絕口,把她當作自己的親女兒對待,一家人互敬互愛互諒,和睦相處,被評上了“好婆媳示範户”。

第三,勤勞致富,參與發展。外來媳婦羣體是一個吃苦耐勞、勤奮肯幹、敢闖敢做的羣體,157名外來媳婦就業率達到100%,分佈在當地經濟發展的多個行業,服裝業居多,充分的就業改變了外來媳婦的生活,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不少外來媳婦經過多年的努力,改變了自己、家庭貧窮的命運,走上富裕的道路,有的甚至當上了老闆。一名外來媳婦經過在服裝廠多年的打拼,學到了技術、積累了資金,萌生了自己創業、經營服裝的想法。村委會了解情況之後,主動幫助她落實廠房,並給予多方面的扶持。她購置了30多台工業縫紉機,像模像樣地開起了服裝加工廠,效益可觀。最近,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她把企業搬到江蘇老家,服裝廠發展成有300多員工的企業,在當地反響很大。據統計,約有15%的外來媳婦家庭在城鎮購買了商品房。不少在朱涇工業園、松江工業區上班的外來媳婦,還考了駕照買了車,成了村裏人羨慕的自駕一族。

三、村級管理

大批外來媳婦的到來雖是好事,但同時也給村級管理帶來很大挑戰,尤其是計劃生育工作壓力很大。回顧幾年來的管理工作,可以歸納為“嚴管理、重教育、多關懷”九個字。

第一是嚴管理。從嚴管理是逼出來的,外來媳婦進村的頭幾年,計劃生育工作碰到好多問題。有的外來媳婦在老家有婚姻、有孩子,到了這裏又稀裏糊塗嫁人生小孩,有的不登記領證,非法同居生小孩,還有的是二婚不符合生育條件也懷孕等。針對外來媳婦家庭在計劃生育上問題比較突出的情況,村“兩委”多次開會,從創新社會管理、穩定一方社會的高度來認識問題,並拿出具體的管理措施:一是對她們實行了“專項化”管理,對全村外來媳婦建立詳細的個人檔案,進一個建一個,把她們的個人信息特別是婚姻狀況信息一一記錄在案,並把這些信息告知一線婦女幹部,便於針對性地做工作;二是幹部包片負責制,村兩委五名幹部,每人包片負責,幹部要與片中的外來媳婦結對,不僅在生產、生活上給予幫助和關心,還定期上門走訪,向她們宣傳計劃生育政策和相關政策法規,增強她們的政策、法制觀念;三是建立了“生產組婦女幹部網絡”,積極調動每一個組的婦女幹部工作積極性,適當提高她們的工作報酬,組織參觀學習,指導工作方法,通過培訓知識、季度例會、月互通和旬走訪等,發揮生產組婦女幹部的作用,及時掌握育齡婦女生育動態。

第二是重教育。在外來媳婦管理上,大茫村黨組織堅持教育引導和教育培訓雙管齊下。首先,對於違背婚姻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人要加強教育、説服引導。村幹部定期上門慰問、察訪,宣傳法規和黨的政策,提高外來媳婦家庭的政策、法律意識,發現問題及時、反覆做説服教育工作,直至問題得到解決。如當得知增產10組的一位外來媳婦未婚先孕,村婦女幹部多次上門做工作,並耐心宣傳相關政策,使其終止妊娠,隨後及時探望慰問,受到羣眾好評。其次,加強對外來媳婦的學習培訓,外來媳婦嫁入的家庭,一般説都是生活比較困難的家庭,這種“弱弱聯手”令她們組建的家庭儘管辛勤工作、省吃儉用,但仍苦於沒有致富信息和技術而難以脱貧致富。鑑於這種情況,村委會通過專題培訓、遠程教育等途徑,有的放矢地向她們介紹外來媳婦成功創業的典型事例。此外,村委人員還不定期地開展家政培訓等實用性培訓,使外來媳婦掌握一定的理財、營養、衞生、保健知識,促使她們更快地實現自我價值。

第三是多關懷。對於外來媳婦不歧視、不排斥,把她們與原住村民一視同仁,這是村幹部的一致想法和做法。一是幫助解決後顧之憂,對外來媳婦來説,沒有户口就沒有安全感,解決了户口就消除了後顧之憂,村幹部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多方協調,及時幫助她們解決入户問題,對於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也盡最大可能地去解決。如建設16組一位村民當年與雲南女未婚生育一子,一直報不上户口,孩子在看病、唸書等方面有許多障礙,小孩的户口成為家人的心病,希望村裏幫助解決。村幹部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通過與相關部門的溝通,終於在小孩大學聯考前把户口落實下來。二是送温暖,對於外來媳婦羣體中的困難家庭,村幹部經常上門慰問,在重大節日總是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和慰問金,對於遭遇突發困難的,村幹部總在第一時間送去温暖。外來媳婦小王因產後大出血,急需一筆醫藥費,村黨組織得知情況後,迅速上門慰問並資助了5000元。三是提供就業崗位,對於就業困難的外來媳婦,村裏積極幫助聯繫企業和相關部門,儘可能介紹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使她們安下心來。四是政治上關心,對於那些有文化、政治上要求上進的外來媳婦,村黨組織安排有關人員關心引導。如建設7組的小楊,是一位來自湖北省的外來媳婦,她中專畢業,但頭腦靈活,為人踏實肯幹,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現已確定為發展對象列表考察。五是組織聯誼活動,在重大和傳統節日村裏搞活動總是有意識地組織部分外來媳婦參加,讓她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和了解社會,在活動中溝通交流,在活動中理解當地文化,在活動中融入社會。20xx年端午節,村裏組織了部分外來媳婦與金龍居民區部分居民、學生,區委黨校部分教師共同歡度端午,大家在一起包粽子、清理母親河,過得很高興。

四、存在問題

外來媳婦羣體是外來人口的一部分,是改革開放中人口流動遷移的必然現象,毫無疑問,這部分人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穩定、發展都有着積極作用。當然,外來媳婦羣體的出現,除了給當地政府的管理帶來新的壓力外,這個羣體本身生存狀況也有一些問題,必須予以重視。

第一是缺少土地保障。與當地村民相比,外來媳婦既沒責任田又沒口糧田和自留地,一旦離開企業,就是失業失地的新村民。

第二是缺少醫療保障。外來媳婦户口落地就是非農性質,按政策她們不能參加合作醫療,一旦生病得捨近求遠,家門口合作醫療不能看病,必須去城鎮醫院,非常不方便,而且花費高。

第三是合法權益維護艱難。外來媳婦絕大部分工作在私人企業,超時間上班是常有的事,一些政策性補貼廠老闆不願支付,許多外來媳婦反映,每月30元獨生子女費拿不到。

第四是子女教育不放心。外來媳婦大部分在服裝行業,企業為了趕時間經常加班加點,她們往往是雙雙打工,早出晚歸,沒有時間陪伴和教育小孩,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比較擔憂。

第五是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外來媳婦來自貧困地區,接受教育不多,政策、法制觀念淡薄,就業謀生技能欠缺,維權意識和能力都不強等。

五、幾點啟示

從大茫村對外來媳婦羣體管理及該羣體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中我們得到幾點啟示:

第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是解決外來人口管理的前提。大茫村“兩委”班子多次開會研究,從根本上看到外來媳婦在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看到外來媳婦帶來的新氣象,看到外來媳婦身上許多可貴品質。村黨組織把對外來媳婦的管理作為村主要社會管理工作,當作穩定工作、創建工作來抓,要求村幹部和工作人員對外來媳婦,在思想上不歧視,在行動上積極主動地幫助她們解決各種生產、生活上的問題。

第二,創新社會管理是解決外來人口管理的關鍵。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羣管理和服務,建立外來人口基礎信息檔案,建立健全人口動態管理機制,完善特殊人羣管理和服務政策,是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面對外來媳婦羣體帶來的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大茫村黨組織突破常規管理方式,創新社會管理,採取“專項化”管理、幹部包片結對、組織生產組婦女幹部網絡等管理形式,收到良好效果。

第三,人文關懷與教育批評相結合是解決外來人口管理的重要方法。外來媳婦羣體是特殊人羣,在當下社會階層中是弱勢羣體,需要我們大家去關注、關愛,重點是人文關懷,給她們解決後顧之憂,送去黨和政府的温暖,給她們創造機會,鼓勵她們建功立業。當然,在對她們提供幫助的同時,也要加強教育引導,對違反政策、觸犯法律的要嚴肅批評,敦促改正。只有批評教育和人文關懷結合使用,才能使她們真正融入當地社會。

第四,加大教育培訓是解決外來人口生存發展的必要途徑。大茫村的經驗告訴我們,組織外來人口培訓學習,是提高思想認識、提高就業技能、迅速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通過培訓,把相關政策、法規和制度告訴她們,提高她們政策認識、法律意識。通過培訓,把一些實用技能、家政服務等崗位知識傳授給她們,提高她們的生存能力。組織她們參加衞生健康、消防安全等知識講座,提高她們的生活質量。

第五,全社會共同關心是解決外來人口問題的根本出路。外來人口生存、發展涉及多方面問題,她們的就業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子女教育、權益維護等問題,不是一個村委會能解決的,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政府相關部門應關注外來媳婦這一特殊人羣,創新管理機制,切實解決她們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政府要加強對私營企業主的教育,監督維護外來務工者的合法權益。

調查的報告 篇14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以保障農民收入快速健康發展。然而,從現實情況看,農民收入依然增長緩慢。

由於農民的收入本來就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斷增加,農業結構調整成效尚未充分顯現,農村勞動力難以充分就業,農民創業意識和技能薄弱等,使得農民的收入相當低,增收非常困難。我們調查顯示:

農民絕對收入水平較低。20xx年,全國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2622元,摺合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農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國平均值還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貧困線標準,20xx年年底全國尚有2900萬絕對貧困人口。

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標準,則全國有9000萬左右的人口低於此標準,而這個數量大於歐洲任一國家的人口總數。20xx年公佈的絕對貧困人口數字,同20xx年相比,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80萬人。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農村人口,雖然不屬於統計中的貧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僅僅略高於貧困線,只要氣候等生產條件稍有不利變化,就會陷入到貧困人口的行列中去。這部分貧困人口和準貧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將受到自然和經濟基礎條件的約束,難度非常大。近年來,減貧速度不斷減慢。20xx年醫藥行業企業間的兼併重組將持續深入,今年將成為醫藥企業迅速擴大勢力範圍,提速發展的重要戰略年。在這個關鍵時點,“人才爭奪戰”也在悄然打響。

年初,華東區某醫藥商業公司以三倍年薪挖角競爭對手同崗位人員;2月,華北區某醫藥公司以20%的薪酬漲幅激勵核心團隊,提高員工滿意度;3月初,華南地區某生物製藥公司在人才招聘會中,以高出同行業80%的薪酬標準招攬各界英才。雖然吸引和保留核心員工的方式有多種,毫無疑問,薪酬福利是權重最大的要素。在生物製藥方興未艾,中藥技術二次創新,化學藥物佔據優勢,醫藥商業規模擴容的今天,各類醫藥企業的薪酬水平到底如何?我們從北京眾達樸信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推出的《20xx年一線城市醫藥行業薪酬福利調研及20xx年預測分析報告》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調查的報告 篇15

一、調查目的

“綠城長興廣場”項目周邊商業物業租金水平調查,目的在於確定項目招商的基準價格,推進項目招商持續良性地運營,並確保合作雙方具有一定的合理的贏利空間。

二、調查範圍

以“綠城長興廣場”項目為核心,東至人民北路、南到解放路、西至長安路、北至縣前街。

三、調查方式

走街選點訪問。

四、綜合分析

1、人民北路。

本路段屬於三類路段,租金相對較低。底商:日租金4——8元;二層:日租金1.6左右。

案名

樓層

面積(㎡)

年租金(萬元)

日租金(元)

人民北路銀時代店

一層

30

8

7.3

人民北路兩岸咖啡店

二層

500

30

1.64

西魚巷59號嗒滴嗒童裝店

一層

70

9

3.5

4、長安路。

該路段沒有象樣的.商業店鋪,零星店鋪租金極為低廉,不具參考性,基本可以忽略。

案名

樓層

面積(㎡)

年租金(萬元)

日租金(元)

金陵中路292號(空置)

一層

25

10

10.95

金陵中路318號汀凡詩女裝店

一層

30

6

5.4

縣前中街385號(空置)

二層

800

70

2.39

5、縣前街。

重點調查了位於縣前街與道園路相交處“第3大道商業廣場”。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為3.7萬平方米,其中四層裙樓為“內街式”商業建築約2萬餘平方米。

該項目一層日租金報價每平方3.5元;二層報價2.5元。

據該項目內部人士透露,長興第三大道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1.4元的底價從業主手中獲得招商運營權。

案名

樓層

面積(㎡)

年租金(萬元)

日租金(元)

解放中路376號李寧運動店

一層

83

37

12.2

解放中路389號(空置)

一層

90

41

12.4

解放西路115號和記菜館

一層

200

12

1.64

解放西路246號佳業房產經紀

一層

30

4

3.65

五、本案租金定位

綜合項目周邊租金水平,特別參考“第3大道”,我們認為本案以底層3元、二層1.5元作為第一年度雙方合作的基準價格比較合理。每平方上浮0.5——1元作為招商方的回報。

理由:

1、這個價格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從商業街培育的角度,需要“放水養魚”,租金水平不宜定得太高。這個價格可以維持開發商的運營成本。

2、這個價格具有一定的成長性。按照長興的習慣做法,可在此基礎上每年遞增5%,能保持項目持續性運作。

調查的報告 篇16

學校足球普及困難重重

據中國足協最近調查的41個城市中,15個城市中同時在中國小開展校、區、市級足球賽,僅佔41個城市的36.6%。

而只有11個城市在中學開展校、區、市三級足球比賽,僅佔總數的26.8%。

另有15個城市開展情況不祥。

超過六成以上的城市難以保證中學、國小同時開展足球聯賽,這讓中國足球在學校探求發展之路舉步維艱。

記者通過調查瞭解到,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是傳統訓練體制的制約。

足球職業化後,過去計劃體制下的專業足球隊轉變成市場環境下的職業隊。

體育局與足球隊之間沒有隸屬關係,業餘體校、體育學校不再有向上輸送人才的指標,使得中國小訓練單位失去後備人才輸送方向。

其次,各方利益衝突難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后備人才走上市場化後,地方教委認為學校可以不必承擔輸送人才的義務,因此在進行教育資源配置時,不再給予相關優惠政策。

學校大多以升學率為評價學校教學成果的重要參考標準,足球運動在校園的開展從整體上得不到支持,甚至還遭到了反對,

在各方利益衝突下,校園普及足球非常困難,資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賦的中國小生不能被及時發現。

此外,青少年能否參加足球運動大多取決於家長的意志。

家長在孩子發展中極力排斥一些對抗性強、易受傷的項目。

而隨着高校不斷擴招,家長們不由自主地認定孩子上大學才是最好的出路。

調查後感: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是我們的一大優勢。

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號,只做表面工作,而應紮紮實實地做好社會廣大人羣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國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

二、語文類實習生教育調查報告

中學語文實習生教育調查報告

上週,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教育見習活動,希望通過見習能讓我們深入中學教學第一線,瞭解中學教育現狀,並進一步提高對教師職業的理解與認識,促進個人教學技能的形成。

這次見習的內容包括課堂教學見習,班主任工作見習和見習總結。

在這期間我積極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個人有了很多收穫。

同時,我以我所見習的中學——海中為主要調查對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語文這門課而言的。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實習生教育調查報告的結果,談談對中學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師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學,雖然是海南最好的中學,語文的教學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題、介紹時代背景、泛讀課文、講解生字生詞、分段、分析課文、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

這種千篇一律的教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整個過程單一、枯燥,加上大多數老師並沒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語文課堂顯得更加沉悶、無趣。

老師在講台上根據固有的模式大談特談,學生在講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數認真聽課的同學看起來也是抱着某種利益的心態——高分。

整個課堂完全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不再是教學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而是一個被動的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客體。

這樣不僅束縛着青少年活躍的思想,使學生不動腦筋想問題,同時也浪費了他們的學習時間,影響了他們學習水平的提高。

我認為,現代化的教育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因為學生都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師的教育,也有權利抵制這種教育。

教師的教育和教材對於學生的發展來説,只是外固,真正獲取知識、得到發展還要靠學生的內因起作用。

學生作為內因主動的學習不存在了,教師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將失去意義。

第二,老師在課堂提問方面。

我發現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會連續提問,但這些問題大多是很簡單的是非問,或者選擇問、填空問、甚至是自問自答,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能踴躍回答,或者説都能回答得上,但學生的回答顯然都是很倉促,且習慣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這樣課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師為主體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及問題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

表面上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其實整個教學質量並不高。

第三,教師的課堂點評。

在教學進行過程中,有時候有的同學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往往採取迴避的態度,而有的同學偶爾會有一些充滿靈氣的回答,袒露出他們不一般的思維痕跡,但通常情況下,老師都不夠敏感,對學生的回答只作簡單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師點評語言單一、蒼白,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合適、恰當的評價,讓人感到老師的語言空洞。

甚至有的老師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濫用表揚,不管問題價值大小,學生回答的價值量有多大,老師都是一個口吻“對、不錯、太棒了”等等。

這種脱口而出的隨意表揚使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隨意應付。

看似課堂氣氛活躍,其實是對教學、也是對學生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第四,教師的講課內容。

聽了一週的語文課,發現老師講課期間常插入諸如此類的話:這個字、詞很重要,考試的時候常會考到;這個句子注意它的翻譯,考試會可能有所涉及;這種閲讀理解題需要同學們好好看看,大學聯考經常會出現類似的題型……

整堂語文課都在語文老師的善意提醒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學生們每次一聽到此類的話,都會條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

真的是因為這個知識點的重要性嗎?不是的,很顯然,是為了考試。

考試獨立於教育、教學之外,考試內容取代了教學目標,分數成為最終的教學目的。

記得課間,我試着跟語文老師交流教學方法,我説:“老師,您看,我們這堂課可不可以再這樣拓展延伸一下,或許課堂的趣味性會有所增加。

”老師很乾脆地回答:“沒有必要,考試不考!”我愣了,考試不考,就不講嗎?語文教學難道也純粹是為了考試嗎?

我好疑惑,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上説:中學語文教學設定的總目標是“是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由此派生的教學目標從四個方面考慮:知識技能、應用能力、人文素養、情感態度。

這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這些理論上的目標在現實的實踐過程中卻存在着極大的反差。

老師講課以課本為主,課本上有的,就進行模式化講解,課本上沒有的,老師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會提及。

不要説知識技能沒有得到提升,人文素養、情感態度,甚至應用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然後,在做班主任代理過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關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現象,比如:大多數學生能夠自律,學習態度端正,積極上進,希望考出好成績,讓生命更充實、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並且絕大多數人都曾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他們對學校生活的評價是累並快樂着,對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

然而,這裏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

通過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我發現,班裏抄襲作業的現象比較普遍,有近90%的同學反映本班同學有抄襲作業的現象。

二、學生的課業負擔較重,心理壓力普遍較大。

我所見習的學校學生平均每天早上六點起牀,晚上12點休息。

除了上課時間,每天課外學習時間在4小時以上,而有些科目每天作業時間都要超過2小時。

如果每門課程的作業都如此,學生如何應對?即使只語數外三科每門作業要2小時,學生也不可能完成。

其實這麼多的學生抄襲作業也從另一方面説明他們的課業負擔的確過重了。

因為過重的課業負擔,加上家長及老師的不間斷督促,他們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大。

這便是我這次見習所見所感,也是這周我調查的收穫,在當今新的教育體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論在短時期內根本無法與實際教學實踐相一致,甚至會出現脱節的現象。

我們只有期望教師的個人素養能越來越高,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來越順應實際教學。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

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

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

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

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

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

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

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

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

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

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

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

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

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

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

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

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

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

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

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

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

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

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

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

調查結果表明,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調查的報告 篇17

我們調查的起因是因為發現大學生現在的夜間活動越來越頻繁,這樣是否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呢?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大學生更加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使身體更加健康。

我們對大一學生四個班部分男女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男生,10%在11:00前入睡;55%在11:00~12:00入睡;20%在12:00~1:00入睡;15%在1:00~2:00入睡。女生,25%在11:00前入睡;45%在11:00~12:00入睡;25%在12:00~1:00入睡;5%在1:00~2:00入睡。白天睡覺的男生為80%,女生為70%;若睡不着時,有52%的學生選擇玩手機,25%的學生玩遊戲,20%的學生會聽歌,3%的學生會胡思亂想這主要發生在女生;幾乎80%的學生知道水果或牛奶有助於睡眠,而15%的學生會吃解飢的食物,甚至有5%的學生認為睡不着吃安眠藥;65%的學生會選擇平躺入睡;工作日與非工作日睡眠的時間,超過95%的學生會有差距,其中20%的學生會長達4h;如果睡眠中途被打擾,45%的學生感到非常生氣,50%的學生會感到煩燥,3%的學生會繼續睡覺,2%的學生會打罵;80%的學生有賴牀行為;晚上睡覺不關手機的佔75%;最可怕的是80%的學生感到每天睡眠不充足。對於上課睡覺,100%的學生認為這是不好的,是對老師的不尊重,還影響周圍的其他同學,究其原因,60%的學生感到本課無趣,30%的學生是因為昨天晚上沒有睡好,10%的學生是因為其它原因。

科學研究表明,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晚上9—10點,因為這個時間正處於生物低潮來臨之前,如果能順應規律,就能擁有一個高質量的睡眠。成年人睡眠時間為6—9小時為宜,早上5—6點起牀最為適宜。午休對人體健康是很重要的,適當的午休可以解除疲勞,使精力、體能得以恢復,還可減少腦溢血、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還得注意的是睡眠姿勢,一般平躺0.5—1小時,即可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精力得以恢復。睡前喝牛奶有助於睡眠,睡前適量的運動會使心率穩定有助於睡眠。關於每天應該睡多長時間,因個人體質存在差異,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習慣、能夠保證白天精力充沛、醒後沒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人,睡得少,但卻精力旺盛,原因在於他們補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雖少、質卻高。

所以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對我們來説,是保持身體健康的保證。

調查的報告 篇18

礦泉水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應當予以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礦泉水為人民羣眾提供集“天然”、“營養”、“衞生”於一身的飲用水,其質量關乎百姓生活乃至身體健康,必須給予充分重視。本文試圖以**省**市為例,分析探討礦泉水質量創優的根本途徑,以期正確引導礦泉水行業健康發展,促進礦泉水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

**市位於**省南部,地理位置處於北緯22°33′—25°12′、東經116°54 ′—118 °90′,轄薌城、龍文兩區,龍海一市,漳浦、雲霄、東山、詔安、平和、南靖、華安、長泰八縣,以及經濟開發區和常山經濟開發區。20xx年全市人口468萬人、生產總值702.02億元。**市地理交通條件優越。轄區地勢由北西向東南傾斜,地貌依次為中低山、丘陵台地和衝海積平原,有**省最大的盆地~盆地。水系發育,主要河流有九龍江、漳江、東溪和鹿溪;交通便捷,324、319國道和廈(門)漳(州)、漳(州)詔(安)、漳(州)龍(巖)高速公路及鷹(潭)廈(門)鐵路穿境而過,港可直通東南亞國家,形成鐵路、公路、水路立體交通網絡。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温暖多雨。區內地層主要有奧陶—志留系、泥盆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和第四系,廣泛出露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侵入巖。區域構造處於政和—大埔深斷裂帶的西南端,南部屬閩西南拗陷帶,北東向、北西向和東西向三組斷裂組成本區的主要構造格架。

**市礦泉水資源十分豐富,已經鑑定40處,除XX縣外,其他七縣一市兩區普遍分佈,類型以偏硅酸為主,個別含鋅和鍶,累計探明可採儲量2834.77立方米/日。二十世紀80年代末,開始勘查和開發利用礦泉水。90年代是礦泉水行業發展壯大時期,在此期間全市礦泉水企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經優勝劣汰後又從多到少的大起大落過程。以1990年、1995年和xx年三年為例,礦泉水企業數分別為5家、18家和15家,年採水量分別為1.099、3.443和1.862萬噸,年工業產值分別為864、1137.27和1356.57萬元。本世紀初,礦泉水行業經重新洗牌而出現了新的格局。20xx年度,全市共有礦泉水生產企業12家,直接從業生產人數292人,年採礦泉水3.89萬噸,年工業產值2258.74萬元,主要產品有紫山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紫山礦泉水、龍海虎甲山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龍谷礦泉水、**市長力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長力礦泉水、**省平和三平礦泉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三平聖水、**市金文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文礦泉水、**省閩南地質大隊勞動服務公司生產的靈芝山礦泉水、閩寶礦泉水飲料廠生產的閩寶礦泉水等。

礦泉水行業的發展變化過程,歷經曲折坎坷,飽含經驗教訓,其中有一條最值得回顧反思——科學開發利用是礦泉水質量創優的根本途徑。

調查的報告 篇19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城鄉低保”)工作深入開展,有效促進保增長、保民生、保發展有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根據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安排,6月中旬,我們組織調查組,通過實地走訪、座談等形式,對我區城鄉低保工作有了基本瞭解。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城鄉低保工作基本情況

我區自XX年開展城市低保工作,XX年開展農村低保工作以來,經過幾年的努力探索,保障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工作水平逐年提高,城鄉低保工作由點到面、由量力施保到應保盡保,城鄉低保工作逐步走上了規範化軌道。城市低保標準由XX年90元每人每月調整到380元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標準由XX年800元每户的年補助標準調整到255元每人每月。XX年,區財政累計撥出低保資金203。49萬元,爭取上級低保資金1107.55萬元,充分發揮了政府在困難羣體社會保障中的主渠道作用。截止XX年底,全區享受低保家庭有2270户,共4913人,其中城市900户1823人,農村1370户3090人,基本達到應保盡保要求,有效地保障了城鄉弱勢羣體的基本生活,為建設和諧海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領導重視,提高認識。區政府和民政部門始終把抓好低保工作做為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建立了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城鄉低保工作機制,工作職責明確,形成了政府領導、民政主管、部門配合、基層落實的管理體制。結合我區實際,先後下發了《海州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辦法》、《海州區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低保政策,使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曉。定期舉辦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低保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2、制度完善,操作規範。在開展城鄉低保工作中,區政府和民政部門結合實際,不斷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優化低保工作方式、方法,促進低保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全區城鄉低保對象實行一户一檔分級管理和網絡化管理,在具體管理上,規範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准入和退出機制,做到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在今年開展的複審中,有81户因生活條件改善等原因而被取消了低保。

3、資金到位,統一發放。區財政每年將城鄉低保配套資金列入財政預算,民政部門想方設法積極向上爭取低保補助金。為了加強對全區城鄉低保資金的發放管理,我區財政統一設立低保資金專户,低保資金由財政部門按民政部門核准的數,將低保資金撥付到指定的銀行,統一打卡發放,低保資金髮放效率得到提高,低保資金管理更加規範,確保了低保資金的安全和專款專用,杜絕了擠佔、挪用、剋扣等現象的發生,政府信譽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申請對象多,收入核實難。低保範圍均以家庭收入為標準,家庭收入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不確定性,低保工作人員不可能完全準確核實申請人的家庭收入,這也是容易造成低保對象不準確的制度性根源,同時也為“人情保、關係保”提供了滋生的空間。

二是低保隊伍建設還需要加強。部分基層低保工作人員對低保政策瞭解不夠,運用低保政策不夠熟練,在執行中容易出現偏離或違背低保政策的現象,從而造成一些不好的社會影響。

三是少數人思想認識存在誤區。針對低保對象的優惠待遇越來越多,少數人把低保當成永久性福利,當做養老保障,造成“就業不如吃低保”等現象。

三、幾點建議

城鄉低保工作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工程,是保障民生、維護民利、穩定民心的重要舉措。針對我區城鄉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幹部羣眾思想認識。城鄉低保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採取多種形式,在幹部羣眾中廣泛、深入宣傳低保法規、政策,提高全社會對低保工作的認識。要改變落後觀念,積極引導羣眾由“主動申請低保”向“積極走出低保”的轉變。通過宣傳,不斷提高政策公開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從而降低上訪率,推動城鄉低保工作的有序開展。

2、強化動態管理,進一步完善城鄉低保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健全與低保相配套的救助制度,把低保與醫療救助、子女入學、廉價住房等配套政策結合起來,完善以低保為主體的社會救助體系。就業部門要加強對低保對象的就業培訓,努力促進低保對象就業,使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逐步退出低保。二是加強對全區城鄉低保對象的跟蹤調查核實,力求動態管理的準確性、及時性,要根據低保家庭收入變化進行核審調整,根據具體情況取消或降低補助金,對低保對象做到進出有序。

3、夯實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城鄉低保工作水平。基層低保管理工作力量薄弱是影響低保工作順利開展的突出問題。要根據工作需要,選配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員充實到低保工作隊伍中來。同時,要加大對低保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定期組織低保工作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在培訓中突出理論與實際結合,注重工作經驗交流,不斷強化低保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提高業務能力,增強責任意識,確保城鄉低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調查的報告 篇20

美麗的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類的活動嚴重影響着生態環境,全球氣候變暖,物種滅絕、土地沙化……全球生態問題日益突出,地球的環境日益惡劣,對我們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這都是因為我們的環保意識淡薄、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在我的生活小區裏有許多人都買了小汽車。有一些汽車在等候人的時候,沒有養成熄火的習慣,令汽車長時間排出大量廢氣,路人紛紛掩鼻而行。汽車尾氣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鉛、氮氧化物、苯等,人們吸入體內,都紛紛與咳嗽交上了朋友,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

還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據我粗略統計,我家一天要使用5個塑料袋,我們小區約有50户人家,每天使用250個塑料袋,那麼,一年就使用了91250個塑料袋。啊!真是個多麼可怕的天文數字呀。數百年後,我們子孫的居住環境將會受到嚴重的氨污染。

同時,廢舊電池的污染也不可忽視。平常,我們把用完的廢電池連同其它的生活垃圾一起棄置,沒有分類回收。據調查,一顆5號的廢電池污染10平方米的土壤。廢電池主要含有鉛、汞、鎘、錳等重金屬,這些有毒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內,會損害人們的神經系統、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

因此,我們作為一位國小生,今後,我們要樹立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要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減少使用汽車的頻率,在等候人的過程中,儘量熄火,減少廢氣的排放;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數量,多使用環保袋;對於身邊的電池要分類回收……還要向別人多宣傳環保的有關知識。如果每個人每天都能堅持這樣做,那麼我們的地球將會變得更加美麗!

調查的報告 篇21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一)背景

作文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反映。作文評價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教學第一線的實踐活動中發現,目前,許多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已相當重視,特別是在作文評價方面,學校和教師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並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指導學生參加作文競賽,有些教師只知道學生寫得不好,就是沒辦法指導其修改好。在集體閲卷或作文評比中,作文評判的誤差較大,有時,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師打的分相差很大。除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原因外,關鍵還在於有的老師對作文的好差標準把握不準。這就影響了學生的作文成績和作文積極性。

在語文教研活動中,閲讀教學的研究比較多,而作文教學的研究比較少。在作文教學的研討活動中,涉及到作文評價的研討活動就更少。這就影響到不少教師不知道應該怎樣評價學生的作文,甚至導致評價質量的普遍低下。

(二)目的

新課程標準下的作文教學重視鼓勵自由表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了了

解當前國小作文評價情況,發揚成績,針對存在問題,採取改進措施,進一步提高作文評價的質量,有效發揮作文評價的作用,從而達到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提高學生習乍水平的目的,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筆者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

二、調查時間、內容、對象與方法

1、調查時間:xx年10月

2、調查內容

學生:⑴對作文評價的認識;

⑵理解評語的程度;

⑶對作文評價的態度。

教師:⑴對寫作評價的認識;

⑵作文評價的要求;

⑶對學生作文評價能力的估計;

⑷對現行作文評價的看法。

3、調查對象

國小六年級450名學生和學校35名語文教師。

4、調查方法

⑴檢閲評語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筆者翻閲了華陽中心校六年級學生的大部分作文共計

400餘本。

⑵問卷調查

筆者設計了兩份有關作文評價的調查表,其中調查學生的一份,收回有效問卷356份。調查教師的一份,收回有效問卷35份。為確保信度,問卷採用集中填寫、當場收繳的辦法,問卷上不寫姓名,並在問卷上註明本次調查僅為作文教研提供資料,問卷結果不會對各位教師和同學產生任何影響,請如實填寫。

三、調查情況分析

1、從檢閲評語獲得的信息來看,大部分教師作文評價的態度比較認真,評價質量也很好,但還存在一些作文評價不恰當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優劣不分。

有不少評價視優點不見,甚至把優點當作缺點給予否定,而把明顯的缺點則作為優點加以讚賞。有些作文內容真實,充滿兒童生活情趣,教師的評價則是:“中心不突出,意義不大。”這種錯位評語,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作文鑑別能力的提高。

⑵不切實際。

有些評語亂説一氣,把根本不存在的優點或缺點説成存在,或者把這個優點説成是那個優點。比如,明明是材料新穎,評語卻説是描寫具體;明明是語言不通順,評語卻説是句子不生動;明明是詳略處理不當,評語卻説是平鋪直敍。這種評語簡直讓學生無所適從。

⑶空泛籠統。

如:“以後要儘量寫得生動些”;“文章寫得不錯,只是有些地方太簡單了”;“開頭較差,寫作文要動一動腦筋”等等。這種評語,學生讀後思想模糊,既無法理解,更難以操作,實際上等於沒寫。

2、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知道:

⑴學生興趣不濃。

從表一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感到作文是負擔,興趣不濃,對作文感興趣的只有37.6%,雖然每次老師都給自己的作文作出評價,但多數學生只看一看自己所得的等第,只有34%的人能認真閲讀教師寫的評語,而能寫出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評語的只有25%,讀評語後能自覺修改的就更少了,只有17.7%。認為教師評價對自己習作幫助很大,對現行評女方式滿意的也都只有5%。由此可見,學生對作文的評價缺乏正確的認識,現行的作文評價方式也有待改進。

⑵教師重視程度不高。

從表二中可以看出,教師認為恰當的評價對學生幫助很大的只有34.3%,對有代表性的作文能面批的只有6人,佔總人數的17.1%,對作文能進行鍼對性評價的'教師只有31.4%,既寫眉批又寫總批的只有37.1%,在教學中,經常指導學生自評、互評的也只有37.1%,而有77.1%的教師抱着應付學校檢查的態度。由此可見,教師對作文評價的意義也缺乏正確的認識。

四、原因及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目前學校已比較重視作文評價,但作文評價的質量卻不高,究其原因,既有主觀方面的,也有客觀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大部分師生對作文評價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調查中我們發現,好多有些教師對作文評價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目的性不太明確。為了應付領導的檢查,在學生和家長面前也好有個交代,隨便寫幾句,表明自己已經看過了。有的教師沒有把作文評價當作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因而做起來就輕描淡寫,隨心所欲。有的教師片面認為,提高作文水平關鍵在於學生反覆練習,教師的評價並不重要,因而也就不那麼認真對待了,更沒有指導學生去認真閲讀作文評價,學生也就認識不到作文評價的重要性。

2、教師評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儘管被調查的教師都具有合格的學歷,但從實際情況看能對學生作文作出恰當評價的

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自身鑑別力不高,缺乏對學生作文的鑑別能力,有的教師對某些作文根本看不出其優劣;有的教師只能大體上感覺到這篇作文是好的或不好的;有的教師雖然知道其優劣,但提不出具體修改意見。

3、評價形式單一。

現行的作文評價僅侷限於教師評價,一篇作文的好壞判斷權完全掌握在教師手上,教師只管用單調的筆寫着千第一律的“判決詞”,用生硬的語氣對學生習作進行無情否定、批評、指責,不知道學生期待的是肯定、讚揚和欣賞,不知道學生最需要的是有個性、有感情的生動幽默的指導或引導。學生沒有參與到評價中去,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能充分調動起來,創新能力更不能得到有效培養。

4、教師任務繁重,評價缺乏針對性。

語文教師每週一般都有十幾節課,且大部分還兼當班主任,班級人數也多達六十人。一般每週有一次作文,還有小作文或週記。因而作文的批改任務普遍繁重。為了趕時間完成任務,有的教師就一目十行,隨意下斷語或者寫上統一的評語。因而作文評價千第一律,缺乏針對性。

5、有關作文評價的教研活動開展較少、研究不深。

調查的報告 篇22

關於“王”姓的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歷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歷史名人

有皇帝王莽,有書法家王羲之,又是詩人王維,還有的政治家王安石……

2、現狀

據統計,x年全國户籍人口中,王、李、張、劉,陳五姓氏的數量佔據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數量均超過一億,並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結論

1、歷,“王”姓名人輩出。有皇帝王莽,有的書法家王羲之,有詩人王維和王昌齡,歌舞家王昭君還有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2、x年,我國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調查的報告 篇23

(一)撰寫步驟:

1、確定主題:精心地確定和提煉主題,是寫好調查報告的關鍵。一篇調查報告的材料如何取捨,結構如何安排,語言如何表達,標題如何擬定……,都要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來加以確定。

2、選擇材料:要從大量調查資料中挑選出最能充分表現主題的材料,力求避免不加選擇、不分主次的材料堆砌。

3、擬定提綱:提綱是調查報告的基本構架或骨架。有了提綱可使調查報告通篇一致,首尾貫通,重點突出,邏輯關係順。

4、寫作初稿:當材料選好、提綱擬定之後,就可動筆撰寫。撰寫時要按提綱進行,要一氣呵成,不能寫寫停停,以免打亂思路。

5、修改定稿:一篇好的調查報告多是精心修改的結果。修改報告主要從報告的主體內容和表現形式兩方面着手。

(二)撰寫要點:

1、用簡單、樸實的語言寫作。行文要開門見山、平鋪直敍,不拐彎抹角。用盡可能簡單明快的字句表達儘可能豐富的內容。無論是描述事物現狀,還是論證研究結論,都應儘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2、敍述事實力求客觀、準確,應避免使用主觀或感情色彩較濃的語句。力求敍述事實真實可靠,引用數據準確無誤。

3、撰寫報告,既要有篇的觀念,也要有段的觀念。一份調查報告固然是一個整體,但篇中的段落也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且段的長度要適中,既不宂長,也不零散。段落過長,容易使人在閲讀時產生沉悶感,疲勞感,而且往往是把幾個意思混到一起了;段落過短,則容易給人一種跳躍的感覺,使報告缺少沉實感,而且往往是把一個意思拆開寫了。

4、調查報告的前言(緒言)部分,要寫清社會調查的背景,社會調查的時間、地點、對象、方法、過程等方面內容。

5、調查報告的結論部分要真正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結論應是全文內容的歸結。既不要草率收篇,不當止卻止,也不要畫蛇添足,當止而不止。

調查的報告 篇24

為了瞭解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本小組利用休息時間,走進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近距離的與他們溝通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希望通過我們的調查,促進在校學生加深對食堂工作人員的瞭解並加強對食堂工作人員辛勤工作的肯定與理解。同時,通過了解食堂人員的工作狀況喚起廣大大學生珍惜時間,珍惜上學的機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希望我們的調查可以給高教園區後勤公司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議。本次調查我們選擇了高教園區中的温州大學生活A、C、E區食堂;温州職業技術學院食堂;温州醫學院食堂共5個點進行調查。本組共有隊員10人,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83份,回收率達83%。通過問卷調查與訪問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我們得到了大量的原始的、真實的數據資料,從中我們可以瞭解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基本情況和他們的工作狀態。

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

1、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男女比例較為平均,其中男性佔所調查比例的49.4%,女性佔所調查比例的50.6%。這説明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男女比例是比較合理的。

2、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年齡大多集中在18歲以上30歲以下,比例高達41.0%,而40歲以上的人也佔了一定比例26.5%。這説明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年齡構成是比較合理的,青壯年構成了這樣一支為大學生服務、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食堂工作人員隊伍。

3、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文化水平大多停留在國中水平,比例達到62.7%,而高中甚至是大學學歷所佔比例就很少了,僅為14.5%。這説明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這就要求他們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應該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後勤公司也應該多組織食堂工作人員進行集體學習,營造學習的氛圍。

4、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中來自外省的所佔比例很大,高達79.5%,他們中有來自河南的、陝西的、安徽的、四川的、廣東的、內蒙古的、湖北的、江西的等等。幾乎包括了中國一半的省份,應該説整個高教園區就是一個來自不同省區的兄弟姐妹的家。從數據中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構成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

5、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從業年齡在2年以內所佔比例為57.8%,而從業年齡在5年以上的卻僅佔16.9%,這説明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工作難以長期固定,這也使更好的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帶來了困難。

6、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在做這份工作之前的工作是做食堂有關的工作的(廚師)僅有14.5%,而回答其它的卻佔34.9%,幾乎他們什麼都幹過,這也説明了食堂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是很高(除了廚師),也説明這份工作容易上手。

7、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對當前工作的滿意程度其中滿意和一般滿意的分別佔22.9%和61.4%,兩項相加就高達84.3%,不滿意僅為15.7%。這説明在沒有更好的出路時,食堂工作人員還是能夠知足常樂的,雖然有抱怨。

8、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在談及將來的工作方向時,多數願意繼續留在食堂工作所佔比例為45.8%,但他們都説明是在未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前,言下之意就是他們會選擇跳槽;繼續外出打工或做其他事情的'也佔了很大比例45.8%,從這也可以得到為什麼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的原因。

9、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月收入情況其中500-800元、800-1000元、1000元以上分別佔21.7%、56.6%、20.5%。從20xx年9月1日起,浙江省最低月工資標準調整為850元、750元、700元、620元四檔,應該説他們的工資還都在最低月工資750元以上,但是由於温州的消費水平相對比較高,因此他們普遍都感到工資有點,再加上這份工作也十分的辛苦,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的原因之一。

10、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工資的領取方式一般有兩種,即現金髮放和定期存入工資卡,分別佔78.3%和21.7%。(這裏要説明的是温大工資領取是現金髮放,温職員工工資領取方式定期存入工資卡,温醫兩種兼有)一般都能準時拿到工資。

11、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一般一年或是在節假日(尤指寒暑假)回家一次,所佔比例分別是39.8%和24.1%。所以一般他們出門在外是很少回家的,一般沒有什麼特殊原因,他們的回家日期是跟整個學校放假是同步的。

12、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業餘生活安排中逛街和看電視、電影是相同的都是28.9%,通過數據,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食堂工作人員的業餘生活不是很豐富,他們除了一天的工作,能夠提供給他們提高自身修養、自身技能的機會、場所很少。

13、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多數無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分別佔77.1%和79.5%,這兩項比例都很高,説明食堂工作人員的保障體制還沒有真正建立。

14、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幾乎每個人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一般每天早上5:00-5:30上班,晚上18:00-18:30下班,中午13:00-15:00為午休時間,工作量很大,很辛苦。但是沒有讓他們放鬆的地方。

15、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對高教園區大學生的評價總體上感覺都挺好的,絕大部分大學生素質比較高,能尊重他們,態度也較好,能夠自覺排隊,就餐完畢也能自覺端碗端盤,但也有極少數學生不太講禮貌,對食堂有過分的要求,認為食堂飯菜不能滿足其口味,對菜式計較,不太講理。

16、温州高教園區食堂工作人員對我們大學生的建議主要還是讚揚我們,同時希望能夠與我們大學生有更多的交流,彼此尊重,共同進步!

我們的建議

1、多為食堂工作人員創造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他們本身的技能和修養。清華可以出食堂師傅張立勇通過托福考試,那麼為什麼温州高教園區這樣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地方不能呢!不是不能,而是我們沒有給食堂工作人員創造機會。比如可以組織一起學習;比如學校的圖書館應該向他們開放;比如可以有條件的讓他們也可以走進課堂、走進講座(當我們在不情願參加各種無聊的講座時,為什麼大門不可以敞開)等等。還可以通過內部的各種競賽,鼓勵機制我想都能達到這種效果,讓他們在業餘的時間愛上學習,喜歡閲讀!

2、多為食堂工作人員創造休閒娛樂的氛圍。除了要求他們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我們能為他們枯燥的生活帶去什麼呢?我想有很多很多,比如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可以是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比如可以跟我們大學生進行聯誼,增進彼此的瞭解和感情等等。同樣在我們疲於應對各種重複單調的活動時,為什麼大門不可以敞開?學校的音樂廳、演藝廳都可以向他們開放在有活動的時候,後勤集團也應該建立幾個活動室,讓員工可以看看書,打打球。他們來自五湖四海通過這樣的形式,既豐富了他們的業餘生活,也增進了員工之間彼此的感情,多好!

3、多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關心。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讓他們有一種家的感覺,這樣他們才不會隨意就走,造成人才的流失。我想即使工資相對很低,工作也很辛苦,但我想他們還是會留下來,因為這裏有人情味!所以在他們工作上不順心的時候多開導;在他們生活上遇到困難時多幫助。

4、建立和完善食堂工作人員的保障體制,包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這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是給食堂工作人員一個定心丸,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有了依靠,而不是海洋裏的孤舟,飄飄蕩蕩,無所依靠。這樣他們才會死心塌地的工作。

5、改善食堂工作人員的居住條件,有些集體宿舍還沒有安裝電風扇的,那就要及時安裝,及時解決他們生活的困難。

6、適當可以提高工資待遇,與温州的消費水平保持一致,我覺得除了維持日常開支,也應該讓他們有所盈餘,發家致富。

7、這是我對我們大學生的一點建議,其實通過這次調查我收穫了很多很多。當你走進食堂工作人員的生活,或許我們每天都在與他們接觸,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感覺,但從來都沒有這麼一次來的刻骨銘心。知道了只有親自去實踐、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你才有發言權。因為你的感觸、收穫是最大的。其實之前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端盤本來就是食堂工作人員的職責,為什麼要我來端?呵呵,在這次的調查中,我時時感到慚愧,因為我有時也是這一羣不端盤中的一位。我們覺得應該是彼此的尊重,對自己也是對食堂工作人員。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忙碌為我們準備早點;當我們在午休時,他們還在收拾;每天都在做着同樣的事情,但他們依然用他們最大的熱情去工作着,盡最大的努力為我們提供服務。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每當臨近吃飯我們都會這樣想中國人真的好多,為了早一點吃上口飯,大家拼了,有時阿姨動作慢了,我們就會抱怨,其實忍耐一下,等待一下,也不是很難的事。總之,想對大家説讓我們彼此尊重,互相理解,生活一定會是充滿歡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