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實踐活動調查報告4篇大綱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1W
本文目錄實踐活動調查報告市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調查報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調查報告--國有企業改制問題調查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薛葦

實踐活動調查報告4篇大綱

一、調查背景

九年義務教育一費制和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兩免(教科書及學雜費)一補(貧困住宿生給予生活補助)政策的實施,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為了進一步瞭解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給黨和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今年又逢我國建國六十週年,對農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很有必要,故我院院團委組織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XX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此次實踐活動在“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投身科學發展實踐”主題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活動分支教、社會調研和愛國主義教育三大主要部分,其中以支教為載體,並同步進行了社會調研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結束時我們集中以文娛匯演的形式展出了我院此次“三下鄉”活動的成果。我作為調研組的一員,參與了此次社會調研活動,經過對調研數據和圖片的篩選、整合,我寫了這篇調查報告。

二、調查對象、內容以及方式

此次調研的對象為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儒林鎮清溪中心國小及其周圍的清溪、南門、田橋、温塘四個村莊的老師和居民。

調研內容圍繞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展開,詳細調查問卷見附文。

此次下鄉調查的方式有問卷調查法、個別走訪法和資料蒐集法三種。其中使用問卷調查法時共發放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4份,有效率為94﹪.在被調查者中,25歲以下者佔10.63﹪,26-45歲者佔50﹪,46-65歲者佔29.78﹪,65歲以上者佔9.57﹪.問卷由調研組六名成員(杜文龍、蔣珊、薛葦、李利、程燁、許日康)下鄉到各村莊時發放,其中部分問卷由被調查者獨立填寫,剩餘部分由調研組成員通過訪談形式把問卷題目融入到談話內容中。另外,我們還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家長和學生進行了走訪。最後,我們還向清溪中心國小的蘭朝紅校長蒐集過一些關於該校的情況。

三、調研結果分析

(一)家長的教育觀念現狀

1、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

在被調查者中,42.22﹪重視家庭教育,21.11﹪表現為很重視。這説明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家庭教育在社會、學校和家庭三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是家長觀念的一種進步。

2、文化程度與家庭收入的關聯性。

在問及文化程度對家庭收入是否有影響這個問題時,47.19﹪認為影響很大,39.33﹪認為有一定影響。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家長普遍認為受教育程度對將來家庭收入有較大的影響,但是“讀書無用論”、“讀書致貧論”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這可能是受近幾年大學生就業難現象的影響。因此,政府部門要重視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着力解決好這個問題。一方面,政府部門應該在大的方向上審時度勢,鋭意改革、創新教育體制,另外各個高校也應注重培養一批理論素養高、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大學生。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

針對農村學生不上學而去打工的現象,44.83%認為不應該,因為讀書才是他們的出路,但也有26.44%認為這很難講,對他們先發展與先生存之間難取難捨。這説明大部分家長反對子女不上學而去打工,但是有些家長迫於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只顧及了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子女受教育後帶來的長遠效益。

3、學校教育方式問題。

在學校教育方式上,64.67%認為體罰與教育結合,33.33%認為教育不體罰,其中年齡為46-65歲的被調查者中32%認為教育不體罰,65歲以上42.8%也持該觀點,26-45歲中28.57%持同樣的觀點,25歲以下中40%認為教育不體罰。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希望學生體罰與教育相結合,但是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對教育不體罰這種觀點的支持程度不一樣,大體上來説,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觀點的支持率有上升趨勢,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祖父母輩的家長對孫子女存在溺愛的傾向。

4.家長對子女接受教育的支持程度。

在子女學習成績優異但家裏供不起上學的情形下,72.83%會貸款供子女讀書,20.65%會選擇變賣家產供子女讀書,僅有6.52%選擇讓子女輟學。這些數據都體現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良苦用心和高度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的心理。

5.家長對當今教育政策的瞭解程度。

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問題,已出台了多項教育政策,但只有1.25%非常瞭解當前國家關於農村義務教育的相關政策,15%比較瞭解,27.5%有一定了解,高達56.25%不太瞭解,這反映出當地政府對教育政策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宣傳覆蓋面還有限。

6.家長最關心的教育方面的問題。

50%家長最關心師資力量,21.88%最關心教育體制改革,14.58%最關心學校的教學環境,但仍有13.54%最關心學費問題。家長最關心的教育問題程先出多樣化的趨勢,這説明家長的教育觀念有所進步,同時最關心學費的比例不高,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農村經濟有所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温飽問題不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7.發展農村教育與發展農村之間的關係

60%認為發展農村教育對農村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23.75%認為效果比較大。由數據我們可以讀出現今農村大部分已經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對發展農村的重要性,看來政府宣傳的“科教興農”口號已經開始深入人心。

(二)學生家庭情況。

1.家庭負擔。

在被凋查者中,48.89%有一個孩子上學,16.67%有兩個孩子上學,28.89%沒有孩子上學。從中可以看出,現今的家庭以一個或兩個孩子居多,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教育負擔。28.89%孩子上學可能是被調查者年齡過大或未婚等原因造成的。

2.家庭年收入以及主要經濟來源。

在眾多調查者中,61.36%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20.45%在3000-4000元之間,6.82%在4000-5000元範圍內,僅有11.36%在5000元以上。這些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地農民家庭人均年收入還很不高,農民的經濟狀況還有待提高。在這種經濟狀況下的農民可供子女受教育的能力還不高。因此,當地政府部門要繼續落實還中央關於“三農”

問題的相關政策,把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讓農民充分享受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帶來的成果。

另外,53.36%的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為農業收入,26.88%為副業帶來的收入,19.35%為外出打工,本地農民不存在鄉村集體收入分配形式的經濟來源。這説明當地仍以農業為主,不過副業和外出打工也佔相當比例。相對往年來説,外出打工取得的收入有較大下降,這一方面可能是受國際經融危機的大背景影響,一方面可能是今年來國家實施了多項惠農政策,在家種田收入有所提高。

透過農民收入多元化發展現象,我們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農村經濟狀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步提高。

(三)學校教育現狀。

1.學校現今概況。

清溪中心國小現有完全國小一所,村級國小四所,在職教職工42人,在校學生409人。XX年春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在革命老區援建100所“八一”愛民國小,清溪中心國小是其中一所。現在,清溪中心國小在解放軍總裝備部投入100萬元的資助下,不但新建了1400平方米的四層教學大樓,而且建成了電腦教室和多媒體教室,成為城步縣擁有一流教學設施的農村國小。

2.學校師資現狀。

清溪中心國小是教師擁有專科學歷23人,中師學歷11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0人,在年齡構成方面,清溪中心國小30歲以下的教師僅2人,31-49歲22人,50歲以上21人。由此可見,清溪中心國小高學歷教師較少,教師年齡偏大。

3.學校教學設備。

清溪中心國小現擁有一個電腦室(15台電腦),一間多媒體教室,圖書藏書冊數為10367冊,學生人均可用冊數25.3冊,在解放軍總裝備部的援助下,清溪中心國小的教學設備已有了很大的改善。

4.學校收費現狀。

如今,免除農民子女受義務教育費用的政策已全面實施,但在談及學校是否有亂收費現象時,被調查者反映出來的情況不容樂觀。56.63%認為亂收費現象有但不多,12.05%認為亂收費現象十分嚴重。造成這種調查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學校收費時沒有説明具體用途,也可能是學校變相收取學雜費確實存在。

5.教師隊伍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38.06%認為教師人浮於事,責任心不強,26.12%認為教師不專心工作,得過且過。在當地甚至流傳這樣一句話:早上老師送學生,下午學生送老師回家。不少縣城的老師,每天早上來學校很遲,下午一放學就匆匆趕公交車回縣城,在學校工作期間,很少輔導學生和批閲作業。

6.教師待遇問題。

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到現在當地學校的教師工資加福利待遇每月大概有1500元左右,並且當地財政部門基本能夠保證及時發放,由此可見,教師待遇有了較大提高。

7.學校附近的文化場所。

經調查發現,目前學校附近還沒有書店、電影院、網吧、遊戲廳等文化場所。在廣大農村,文化場所還未發展起來。

8.當地居民受教育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58.43%認為當地受教育的人佔大部分,28.09%認為佔一半左右,透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到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四)家長對當地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工作的評價。

1.對當地政府關心教育的行動的評價。

44.44%認為政府的行動表現一般,甚至26.67%認為政府對教育不夠重視,教育關係到國家未來發展,當地政府應加大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改變農村落後的面貌。

2.家長對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綜合評價。

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家長對目前農村義務教育表示為滿意或比較滿意。

3.家長對減掉農業税和免除農民子女受義務教育的費用政策的評價。

調查數據顯示,48.05%認為減掉農業税和免除農民子女受義務教育的費用對農民來説起到很大作用,減少了很多支出,但仍有14.29%認為沒用,因為現在農用物資價格偏高,物價又普遍上漲,32.47%認為只有一點點作用。這兩項政策確實給農民減輕了不少負擔,但是農藥、化肥等農用物資、居民生活用品價格的普遍上漲、醫療價格昂貴等因素又抵消了一部分作用。因此,政府部門應加大對這些方面的宏觀調控力度,真正讓農民得到實惠。

(五)家長對當地教育的期待。

在談及“改善目前農村教育的主要着力點”時,家長們對當地教育充滿期待。

20.44%認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是改善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主要着力點,18.23%認為加強學校周邊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治理,11.05%認為強化政府辦教育職能,改善農村教育落後的局面是主要着力點,9.94%認為家長的教育知識和意識有待提高,9.39%認為是國家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規劃和投入,加強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配套建設與管理,7.61%認為是增強農村教材的適用性,教材的編寫要與就業緊密聯繫,7.18%認為是合理調整教育佈局,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6.08%認為是加強新農村建設,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強農民的教育意識,11.08%認為是其他的。

四、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1.教師責任心不強。

在與家長談話的過程中,發現家長普遍反映一些來自縣城的老師每天到校晚,下班離開早。另外,有些老師不常批改作業,也很少下鄉到學生家長家訪,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的一些情況,老師與家長溝通極少。

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該完善教師教學情況評估考核制度、職稱通過體系、考核級別層次制度,表彰優秀負責的老師,批評教育考核不合格、家長和學生不滿意的教師,對於經教育仍不改正者,予以辭退或減低職稱。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建立社會監督考核制度,讓學校領導以外的社會人士也能夠參與對教師的考核評估。

2.學校存在學費外另外收取學雜費的現象。

在下鄉調研過程中,有些家長反映學校存在亂收費現象,免收學費後每期還是要向學生收取一百多元學雜費。這可能是學校老師向學生收取費用時沒有説清楚依據和用途造成的,或者是學校確實有亂收費。

不管是那種原因,我們都可以從兩個方面規避這種行為。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要嚴格審批這些收費項目,另外學校收取學雜費時必須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學生家長解釋清楚,尊重家長的知情權,另一方面,一旦發現學校亂收費,上級主管部門一定要嚴懲不貸,以儆效尤。教育乃百年大計,切不可因這些亂收費現象阻礙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

3.學校周邊社會環境不好,學校附近商店過多,大部分商店出售劣質、過期食品。

學生家長對於這個問題十分反感,強烈要求相關部門整改。學校旁邊小商店過多,由於學生自控力不強,尤其是國小生,很容易造成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部分家長反映如果不給零花錢給孩子,他們就不去上學);況且商店兜售的都是一些垃圾食品、劣質過期食品,這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有很壞的影響。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可以聯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學校周邊的商店進行整頓,查處違法的商業行為,另外可爭取所在地村委會的支持,由村委會與商店業主協商,把對孩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小。

4.家長上麻將館賭博現象嚴重,忽視對子女的教育問題。

不僅在我們下鄉的過程中有村民反映有些家長賭博現象嚴重,而且在學生的作文中我們也可以找到學生希望自己的父母少上麻將館賭博的願望。

父母的行為深刻地影響着子女的成長,再説孩子們正處於可塑性很強的時期,子女對父母的言行有很大的模仿性,因此,一個負責人的家長應該端正自己的行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不然,子女的健康成長將是一句空話,儘管學校老師教得再好。

5.學校音體美等藝術老師奇缺,農村國小教師尚未開設英語課。

我們過去在藝術課方面開設了兒童健美操、毛筆、簡筆畫、音樂課、手語課等形式多樣的課程,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由此可見學生們對於這些藝術課有多大的興趣和願望。然而,學校卻因缺少這方面的老師而很少教授這方面的知識,這不僅扼殺了學生們的藝術特長,而且也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因此,這個問題亟需解決。一方面,我們可以吸引年輕大學生來學校教書,另外學校也可以派出老師去大學或進修機構進修,也可吸引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這些學校定崗實習。此外,還可以參考城鎮教師定期下鄉支教交流,加強城鎮教師與農村教師業務上的交流與合作。

6.部分農村留守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從社會、學校和家庭三個角度來尋求解決方法。在社會方面,政府可引導政府部門和公益性質的組織關注和幫助留守兒童的成長。學校可設立心理諮詢室或心理信箱,也可對教師進行兒童心理知識方面的培訓,儲備兼職心理老師。在外工作的家長也要經常聯繫子女,關心好子女的監護、學習和生活等問題。

此外,學校可以定期做關於留守兒童問題方面的問卷調查、經常找學生私聊或定期家訪,瞭解留守兒童的現狀,對症下藥,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7.教師老齡化趨勢嚴重,國小教師學歷普遍不高,很少本科院校畢業的老師。

針對這個問題,政府部門可以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村教育資源建設,提高農村辦學條件,同時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高等院校的大學生,尤其是師範院校的大學生來農村教書。大學生的加入不僅可以帶來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現全面發展,適應新實施下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

此外,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與“燈塔計劃”、“麥田計劃”

、茶花村支教團等民間公益性質的支教組織的聯繫,爭取得到這些組織的關注和支持,創造條件讓這些組織利用寒暑假等節假日開展支教活動。這些組織的支教活動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農村教育資料不足的現狀,加強落後地區與外部先進地區的交流,同時還可以刺激和推動農村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8.懂信息技術的教師不多,現代多媒體設備很少使用,教育資源浪費嚴重。

這個問題也可參考前面的解決方式,加強農村與城鎮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

另外,政府部門可加大高等院校科技、文化和醫學“三下鄉”的援助力度,讓更多落後地區得到實惠。

最後,當地教師定期到臨近城鎮接受培訓、進修,增加教師信心技術方面的能力。

9.農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增收困難,輸送子女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強。

農民增收難是制約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首先要穩定黨在農村的各項農業政策。

其次,貫徹實施“工業反哺農業,以工促農”方針,國家通過財政和税收手段,一方面給與農用物質生產企業一定的税收優惠,另一方面國家又要加強對農用物質的價格審查力度,嚴厲打擊認為大幅提高農用物質的價格。

再者,勞動保障部門加強對農民工的免費培訓力度,讓農民工掌握一定的技能。

城步縣旅遊資料豐富,南山牧場、長安古鎮、共青城、紅軍墓、天然盆景、藍玉故里等一系列景點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當地政府可以加大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的開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

最後,農民就醫難也是一個大問題,建立健全農村醫療合作制度,才能減少“因病致貧”現象的出現。

10.教育部門對教育政策的宣傳力度和覆蓋面不夠,國家的教育政策農民不夠了解。

加強教育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僅可以避免學校變現收取學雜費等違規現象的出現,而且還可以加強來自社會的民間監督力量,從而有效防止教育腐敗問題的發生。

教育政策的宣傳可發揮黨組織、村委會的作用,必要時可組織人力編寫通俗易懂的宣傳資料。

11.農村助學信貸體系尚未形成,不少農民子女因學費無法接受高等教育。

在調查,我們聽到不少困難家庭反映子女曾因無法支付學費而輟學,向政府部門貸款的方法很難行通。

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救助力度,建立穩定的教育救助機制,各級政府要成立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蒐集貧困生資料,救助貧困生;另一方面,擴寬救助範圍。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資助和捐贈,同時還要加強對這些資源使用的監督。

對貧困學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資金為主,繼續執行“兩免一補”政策並要落到實處。同時要以經常性捐贈活動為載體,組織和發動各界人士捐款助學,對口幫扶。目前,無論是政府的救助、社會的捐助,還是學校的獎勵與減免,總體來看教育救助覆蓋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額度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級財政要每年安排貧困學生專項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12.農村國小教師和學生的普通話普及程度不高。在我們支教的清溪中心國小,教師和學生使用普通話交流的人不多,不少同學在課堂上使用方言交流,甚至用苗族的語言與我們交流。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學校規範使用普通話,可儘量讓老師用普通話上課或開設普通話課程。

13.部分老師反映教師工資待遇低,當地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夠,導致優秀教師外流,在職教師積極性不高,當地教學質量不高。

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師積極性和當地教學質量,必須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農村税費改革後,農業税、農村教育費附加、農村教育集資被取消,縣鄉財政收入減少,為了保證縣鄉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中央財政應該提供一部分專項資金,專門用於農村基礎教育。最終實現教師積極性高、當地教育質量好的局面。

五、本次社會調查存在的不足之處。

1.調查問卷不是很科學。題目設計不全面、沒有分類設題,並且各個選項支沒有答案沒有量化,只是一些描述大概的數。此外,問卷無一題涉及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然而留守兒童在農村基礎教育中要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2.調查問卷中的有些題目不符合當地實際,在我們調查的地方已經不存在代課老師問題了,可是題目中還設置了四道題目。

3.由於下鄉的時間有限,調查很倉促。

4.被調查者對所設置的問題不是很瞭解。

六、調查結論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可以發現九年義務教育一費制和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兩免(教科書及學雜費)一補(貧困住宿生給予生活補助)政策的實施,已經較大程度地推動了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但是基礎教育的改革及有效實施還需要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農村基礎教育薄弱的現狀仍然沒有完全改變。

振興農村基礎教育,這中間要通過加大國家資金的投入、鼓勵推動先進地區教育資源支援、強化政府辦教育職能、加強學校周邊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治理等一系列手段來加快農村基礎教育的步伐,同時還需要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只有農村經濟發展上去了,農民輸送子女接受教育的能力才能大幅提高,避免輟學外出打工等現象的出現才可能成為現實。農村基礎教育與農村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只要從這兩個方面同時努力,相信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面貌會發生本質性的改觀。

市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調查報告實踐活動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摸清新期待 摸清重點問題 摸清思想狀況

●人人查找問題 人人分析問題 人人解決問題

●動員羣眾參與 帶領羣眾學習 依靠羣眾查擺 發動羣眾實踐

●經濟繁榮 社會和諧 生態優美 體制健全 人民幸福

一、基本情況

xx省xx市是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單位。xx市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從XX年3月開始,XX年8月底結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xx市堅持以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為主線,對上回答問題、對下解決問題,着力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實效上求突破,學習實踐活動涵蓋了全市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和全體黨員,並發動各界羣眾積極參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經過深化學習、分析檢查、解決問題、完善制度、測評總結五個階段,基本達到了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羣眾得實惠的目的。

二、主要做法

深入調查研究 精心做好準備

為增強學習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試點工作開始前,xx市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是抓好“三個摸清”。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着力摸清羣眾對學習實踐活動的新期待,摸清學習實踐活動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摸清領導幹部和普通黨員的思想狀況。市領導帶頭深入基層,面對面聽取羣眾呼聲反映,收集意見建議510多條;採取發放徵求意見表、開展羣眾性獻計獻策活動等形式,徵求到意見建議6.2萬多條。二是精心制定方案。市委先後5次召開常委會議,對試點工作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方法步驟和主要抓手反覆研究,力求使試點工作方案既充分體現中央要求,又緊扣xx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的實際。三是深入動員部署。全市動員大會採取電視直播的形式,一直開到村、企和社區黨支部,全市300多萬名幹部羣眾收聽收看,擴大了活動的知曉面和羣眾的參與度。

深入學習培訓 搞好理論武裝

xx市把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黨員幹部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一是精心組織“三個五”活動。①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採用電視直播方式舉辦了五場專題輔導報告;②縣級以上領導班子開展了五場專題討論;③以基層支部為單位開展了五場論壇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大規模培訓幹部。以市、縣兩級黨校為平台,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為主題,對縣、鄉、村三級6920名幹部,分期分批進行了短期輪訓。三是普及科學發展理論。組織編寫了《科學發展100問》、《我身邊的科學發展》兩個通俗讀本,向基層發放50多萬冊;在市電視台舉辦了科學發展百家論壇,38位專家學者、市直部門負責人和企業家登壇宣講。一些單位還通過排演系列文藝節目、編寫“口袋書”、組織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等形式,宣傳普及科學發展知識。

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 打開科學發展“總閥門”

學習實踐活動中,xx市把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打開“總閥門”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先導工程,引導黨員幹部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思想觀念上做到“六破六立”。一是破除單純追求速度、不顧資源環境代價的思想,樹立“好”優先、又好又快的觀念;二是破除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忽視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思想,樹立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的觀念;三是破除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思想,樹立開放創新、敢為人先的觀念;四是破除狹隘的地方主義、本位主義思想,樹立區域發展“一盤棋”的大局觀念;五是破除“管”當頭、重管理輕服務的思想,樹立服務至上、效率至上的觀念;六是破除追求個人政績、忽視羣眾利益的思想,樹立以人為本、以民為先的觀念。通過“六破六立”,進一步打開了“總閥門”,想科學發展、抓科學發展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的自覺追求。

深入查找聚焦問題 為科學發展把脈定向

xx市把找準問題、解決問題,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和檢驗試點工作的重要標準,動員全市上下積極參與、共同推進。一是上下結合,把問題找準。組織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進行了“三對照、三查找”,組織廣大黨員進行了“三查三看”,並以支部為單位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交流查找出的問題和改進措施,明確努力方向,營造出了“人人查找問題、人人分析問題、人人解決問題”的濃厚氛圍。通過對照檢查,引導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把自身存在的問題搞清楚。通過發放徵求意見函、召開座談會、設立網上互動平台、面對面與羣眾交流等多種形式,全市縣以上領導班子共徵求羣眾意見18.4萬條,自己查找和從羣眾意見建議中梳理出的問題共9306個。二是深入聚焦,把原因析透。對查擺出的問題,在系統梳理歸類、深挖問題根源、統一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各級領導班子普遍召開了一次較高質量的民主生活會,形成了一個較高水平的分析報告,召開了一次集思廣益的黨委(黨組)擴大會議,開展了一次充分反映民情民意的民主測評。各級領導班子的分析檢查報告,普遍得到了羣眾認可。

深入發動羣眾 促進黨員幹部羣眾同學習、同實踐

學習實踐活動中,xx市注意最大限度地調動黨員幹部羣眾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在縣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了“六個一”活動,即自己動手寫一篇調研報告,下基層做一場學習報告,牽頭破解一個難題,牽頭制定一項政策措施,指導一個單位或系統的科學發展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抓好一個學習實踐活動聯繫點並且成為示範點。按此要求,市縣兩級領導幹部撰寫調研報告1300餘篇,作輔導報告XX多場,帶頭破解各類難題158個。以科學發展示範單位創建活動為平台,把全市人民的力量匯聚成科學發展的時代洪流。在全市廣泛開展了創建科學發展示範縣(市)區、示範鄉村(社區)、示範園區、示範企業、示範機關、示範家庭活動,從各個層面全面展開了科學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具體實踐。面向全市廣大人民羣眾組織開展了“科學發展在我身邊”活動,引導廣大羣眾從節約一滴水、少用一度電、少用一次性用品等身邊的小事做起,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變成自覺實踐。

深入開展評議 把羣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標準

xx市探索創新測評方法,全面、客觀、真實地評價學習實踐活動情況,達到以測評促活動開展的目的。市委專門發出了《致全市人民羣眾參加評議活動的一封公開信》,設定了評議標準並利用各種媒體向社會公佈,建立了各界代表組成的評議代表庫,確保測評方法讓羣眾掌握,測評標準讓羣眾明白,測評過程讓羣眾參與。為增強測評的公信力,還委託北京零點公司,在20個縣(市)區隨機抽取3800個樣本,採取入户訪問與座談印證相結合、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相結合的辦法,開展了對活動整體情況的社會滿意度測評。根據測評結果,要求各單位針對測評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和不足,認真進行“回頭看”,拾遺補缺,整改補課。同時,將測評結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作為對市管領導班子及成員進行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三、取得的成效

凝聚了科學發展的強烈共識。全市黨員幹部普遍認識到,科學發展之路是文明之路、幸福之路、復興之路,xx作為資源型城市,只有加快走科學發展之路,才有美好前景,才有老百姓幸福可言。在活動中,各地方、各部門都凝鍊了各自的科學發展新理念,“環境是最大的資源,生態是永久的財富”、“金山銀山有污染不進xx”、“節約才可持續”、“城鄉等值化、加快現代化”、“羣眾臉上的笑容是領導幹部真正的政績”等理念深入人心。

完善了科學發展的思路和規劃。通過開展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大討論,集中全市幹部羣眾的智慧,確定了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的總體思路,即:一個主題,搶抓新機遇、建設新xx,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實現新跨越;一個總戰略,開放創新、富民強市;一個總目標,把新xx建成科學發展示範區、建成人民羣眾的幸福之都;一個總佈局,抓好思想解放、資源型城市轉型、以曹妃甸為重點的沿海“四點一帶”開發、城市四大功能區建設等八項戰略重點。根據這一總體思路,市、縣、鄉、村以及機關、企業都編制了科學發展規劃,使發展有了科學的引領和遵循。

破解了一批制約科學發展的難題。通過認真查找和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了節能減排、城市建設改造及環境綜合治理、綠化xx、重點項目建設、改善民生等五項攻堅行動。體現科學發展要求的曹妃甸循環經濟示範區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淘汰了一批落後產能,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已關閉和重點治理各類企業1926家,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3%和8%;新植樹26.55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1.3個百分點;舊城改造和生態新城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城市面貌明顯改觀;2450個村飲水安全工程、151萬平方米震後危舊平房改造工程等20件實事正在紮實推進。

探索了科學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通過對科學發展經驗的集成創新,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細化為一個一個科學發展的具體模式。全市確定了涉及循環經濟、新興能源開發、城鄉等值化發展等領域的60個科學發展新模式,涵蓋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社會化、農村現代化、社會管理和政府管理創新四個領域。新農居建設“六個一”(一頂、一牆、一能、一炕、一沼衞、一灶)模式,正在全市農村廣泛推行,使村莊面貌和農民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同時,初步摸索出了集約發展、生態發展、創新發展等十條科學發展路徑,並全面展開實踐。

創新了支撐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通過查找制度缺陷,根據科學發展實踐的需要,出台了《關於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政策》等7項政策措施,發佈了《xx市科學發展指標體系》,設立了科學發展創新獎。圍繞強化科學發展的法律保障,市人大通過了一項立法《xx市科學發展促進條例》,使科學發展逐步走向法制軌道。

增強了領導科學發展的新本領。緊緊圍繞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了黨的建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整設置考核內容和標準,實行了千分制考核;出台了《深化幹部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探索施行“三推一講”、“一講兩推”幹部選任新機制。各級幹部運用科學發展觀的思維力、決策力、創新力、執行力明顯增強。在組織開展的市、縣、鄉、村四級幹部“大接訪”活動中,累計接待羣眾來訪8340批、22381人次,其中市黨政班子成員接待380批1790人次,使一大批涉及羣眾切身利益、久拖不決的問題得到有效化解。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實踐活動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活動時間:XX年7月19日—XX年7月29日。

調查時間:XX年7月20日—XX年7月28日。

調查地點:畢節市黔西縣金碧鎮則坤、新富、紅寨、張家橋、萬家寨等村。

調查方式:深入農户,實地訪談。

組織者:畢節學院團委。

參與者:畢節學院大學生消防志願者協會暑期三下鄉服務隊

調查目的: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響應省委發出的“創先爭優”活動,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成長,從而將自己與家鄉的發展緊密聯繫起來。

七月,收穫的季節,帶着一顆激動的心,我們踏上了三下鄉活動的路。根據學校團委的決定,這次三下鄉活動的主題以“春暉行動—我與家鄉共發展”而開展。結合學校團委的決定和自身的情況,我們針對“新農村建設”展開調查。針對“新農村建設”這一內容,我們深入金碧鎮各村,尤其是那些較為偏遠和貧窮的村寨。通過九天認真調查研究,仔細總結,並通過網上查閲,走訪鎮上領導,村幹部及廣大村民,現將這幾天的調查,報告如下:

一,金碧鎮農民的生活如今是日新月異

(1)金碧鎮農村的交通大為改善

我們調研的是金碧鎮的各個村寨,雖説都只是一些村寨,但是我們發現,現在的金碧鎮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那些原本比較偏遠的村寨,一改過去那種天氣變化,道路變化,交通中斷的狀況。現在的條條水泥路修進了村裏,村民再也不用擔心天氣給他們帶來的不便。

(2)金碧鎮農民的觀念提高了

現在的農村已經免農業税幾年了,金碧鎮農民對國家政策的認識水平也提高了,每天的新聞聯播是大多數人必看的節目。農民感謝政府對他們的照顧,對這幾年興起的新農村建設更是喜上眉梢。金碧鎮農民一改往幾年那種只靠種田,秋天賣糧食來獲取收入的方式,他們開始尋找自己的收入方式、致富項目。養雞場、果園等在很多村浮現。“我68歲了,但還有實幹精神。不能只靠國家的幫助來維持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奮鬥。”這是一個布依老人對我們説的。簡單的幾句話,可是那種自力更生的精神在他的身上體現無疑。

(3)金碧鎮農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

通過了解,今天金碧鎮的經濟發展與過去金碧鎮的經濟發展簡直是天壤之別,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已經不是夢想,全鎮家用電器的普及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幾,很多家庭還安裝了電腦。在我們調查的一個村,有一位老人不甘落後,還玩起了qq農場。這些不僅有利於村民瞭解國家政策,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二,金碧鎮農村也有自己的不足

(1) 計劃生育做得不夠到位

國家政策規定一對夫婦只要一個孩子,如果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胎。但現在農村近些年政策好了,收入增加了,有的人也通過做生意或搞運輸等賺到了一定的積蓄,雖然自己的家庭不符合生二胎的標準,但是冒着被罰款的懲罰,躲着藏着最後還是要多生孩子。當我們問及一個已經不符合再生二胎的農户時,他的回答卻是:現在只要有錢,就可以再要嘛。還有些人則認為:有那跟秧秧,就有那顆苗苗。

(2) 金碧鎮農業機械化程度還很低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黔西金碧鎮多山地,少平原,每户人家的土地不集中且狹長,很不適合使用農業機械。所以到目前很多天地還保持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機械化程度還相當低。

(3) 金碧鎮村幹部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在我們調查期間,每每問及到村幹部的,村裏人都很是無語。村裏的人民普遍村裏的幹部為政不夠廉潔,辦事不夠公正、平等。但是他們又無能為力。有一些好的村幹部,他們想為農民做點好事,卻又愛受到排擠。反正,村民對大多數村幹部很是不滿,但大多又不願多説。

三,通過調查,我頗受啟發,我覺得發展農村要對症下藥:

<1> 加強農村領導隊伍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

1,國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執行那也是一紙空文!而一批有素質,有文化,有道德的農村領導幹部則是國家政策順利執行的有力保證。

2, 一個好的農村幹部會時刻想着怎樣為百姓辦事,怎樣才能讓村裏人過上好日子,怎樣才能讓本村的經濟有所發展!他也會利用各種信息途徑為村裏人尋找致富的項目,而這一點是我們所調查的村子裏的幹部很多幹部還沒有做到的,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我們也不可能對國內所有的村子進行調查,偌大農村,我們只見一斑了吧!

<2> 加強計生政策的實施

在農村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植樹”,現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卻還是生得那麼多,怎麼致富?這使得本來收入就欠佳的農民負擔更重了,雖然農村的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但生活費用的支出卻不見得少,意外的天災人禍都是可能發生的,一旦發生了,又有多少家庭困苦不堪呢?拿種瓜來講吧,一顆瓜上若只結一個果子,這個果子往往會又大又飽滿,而一顆瓜上若結兩個果子則往往結得不會太大,而結三個四個五個則往往就長不成果子,因為根吸收養分的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認為,加強實行計劃生育加速強制農民走致富的道路。

短暫的10天實踐活動家這樣結束了,然而,這於我而言又是非常漫長的,因為它留給我思考的東西太多太多。它使我更多地接觸高家鄉的發展情況,更加真實地認識到家鄉的發展。我相信,有黨中央的英明領導,有廣大農村領導幹部和廣大的農民的共同努力,中國將來的農村,必有赤城的未來!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調查報告--國有企業改制問題調查實踐活動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國有企業改制問題調查

在全球化、信息化日漸深入人心的今天,隨着我國加入wto以及市場經濟成為主流,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制度受到了巨大沖擊,制度改革勢在必行。改制的途徑是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即:政府與企業分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行公眾企業制度。改制的目標是: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能力,為國民創造財富,形成一整套科學規範並可供後人借鑑的制度。

關鍵:國有企業 計劃經濟 私有化 現代企業制度 共容利益 轉型

結構:

第一部分:調查背景與調查形式

第二部分:正文

一.計劃經濟的侷限性

二.國有企業現今面臨的形勢

三.國有企業改制的途徑

四.值得注意的問題

五.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本次社會實踐的感受

第一部分 調查背景與調查形式

一、調查背景

在全球化、信息化日漸深入人心的今天,隨着我國加入wto以及市場經濟成為主流,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制度受到了巨大沖擊,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對一個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來説,由於它往往激流悠久體制的痕跡又帶有新市場的因素,所以説它的成效好壞也就既取決於過去的遺產,又取決於新引進的市場機制。這正是中國的現狀,因此,為了充分了解國有企業的改制的前因後果,我們不僅要理解市場經濟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而且還需要理解為什麼中央計劃經濟的國有企業也創造出了相當的財富,並且在分析中必須不能脱離中國的特殊國情,對此需要深入調查、分析與思索。

二、調查形式

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查閲了大量相關文獻,閲讀了數十篇相關文章,形成了一些思想,並在我父母的幫助下對數名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進行了有準備的採訪,與他們深入交換了看法。他們不但與我交流了想法,而且還提供給我許多有價值的一線資料供我參考。國企內部從業人員的看法對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這篇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外企員工的觀點也為我思索國企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很好的範本。當然,作為我個人的暑期作業,這篇的主要思想均為我個人在讀書、寫作讀後感和在夜深人靜時的思考所形成,其中不乏一些靈感的火花,經我在網上查詢,現今可能並無其他人提出過類似觀點,算是這篇報告的亮點吧。

採訪問題:

1.您認為國企改制是否必要,為什麼?

2.您認為國有企業改制應該採取什麼途徑?

3.能向我簡要介紹一下您所在企業現階段的改制情況嗎?

4.您覺得企業改制後會對您的職業生涯產生什麼影響嗎?

5.您覺得改制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計劃經濟的侷限性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國是實行像過去的蘇聯和今天的朝鮮一樣的中央計劃經濟制度的,即便到今日當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已經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時,中國人然沒有完全擺脱計劃經濟的陰影,宏觀調控、政策指引還有國家發改委的文件......計劃經濟體制並未完全離我們遠去,反而在暗處發揮着相當強的作用。這種計劃經濟體制如今已經成為了限制國有企業改制與發展的最核心問題,在這篇的開篇,我必須首先説明計劃經濟的侷限性。

然而,除非我們能弄清為什麼計劃經濟曾經生存下來、並且還有所發展,否則我們無法分析計劃經濟由盛轉衰的內在原因。

中央計劃經濟的增長有兩個主要源泉。一是統治者擁有一種共容利益,能夠利用其統治區內產出增長中的一大部分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二是在這些社會中存在許多或明或暗的市場,使之能夠實現一部分來自貿易的收益。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共容利益”不斷弱化,下屬小集團的狹隘利益與日俱增,形成了嚴重的“制度僵化症”。而且在中央計劃經濟下形成的秩序來自官員的政治和行政處置權,而不是法律規則,這就總要引發不確定性的政治和行政處置權問題。中央計劃經濟的一個致命缺陷不是簡單地在於誤用或濫用職權,而是在於它將大量的處置權交給政治領袖和行政官員們。阿克頓勛爵曾經説過:“權力會帶來腐敗,絕對的權力會帶來絕對的腐敗”。普通百姓在大量的對預期不確定的情況下,個人權利沒有保障,也就無法制訂出其個人計劃,以及去實現那些能夠帶來大量收益的長期複雜的交易。

正是由於對個人權利而言政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政府也可能變成這些權利的最大威脅。只有政府才能大規模地徵用財產,單方面地改變契約條件或以種種方式從事那些僅使交易雙方受益而大眾受損的交易。至此,我們得到的是一個矛盾的假設:持續的經濟發展需要有這樣的政府,它相當強大從而可以自我維持,但卻又需受到各種限制或制約,以至於無法濫用其至高無上的權力來剝奪個人的權利。因此,為了實現所有的來自貿易之收益,就需要有一整套法律體系和政治秩序,以便強化契約、保護財產權、執行抵押協議、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並且培育起一個使投資與信貸更加具有流動性的持久而廣泛的資本市場。最繁榮的國家恰好是那些憑藉制度而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個人權利的國家,這決非偶然。如果沒有這些制度,一個社會便無法享受到一個安全市場所能帶來的豐碩果實,也就難以製造出那些只有通過眾多人的長期合作才能創造出來的複雜產品,也就無法從其他的多方或多時期的安排中獲利。如果沒有恰當的制度環境,一個國家也就只能侷限於那些具有自我約束性的貿易。也就是説在像前蘇聯和朝鮮那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個人權益得不到制度和法律的充分認定,人們就沒有積極性去從事生產,在這點上亞當•斯密的私有利益帶動公眾利益的論斷戰勝了社會主義的觀點,即:在現今的生產力水平下追逐個人利益會比公有化帶來更大的效益,企業會更有活力,國家經濟會得到最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