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幼兒園小班遊戲總結(通用5篇)

欄目: 幼兒園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8.92K

幼兒園小班遊戲總結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園小班遊戲總結(通用5篇)

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小班幼兒喜歡玩遊戲,喜歡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在與孩子們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説兒歌的時候很有節奏感,很喜歡聽音樂,所以我設計活動時,用他們最樂意的方式引起興趣。

根據幼兒已有經驗。班裏正在開展水果的主題,我和孩子們聊天的時候,他們會主動給我講主題牆上有什麼水果,有幾種水果,孩子們點數的時候用手一邊指着一邊數,數着數着就手口不一了,點的慢,數得快。結合幼兒這一表現,我設計活動時注意練習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

結合年齡特點和目標。小班幼兒逐步形成了一些與生活經驗相聯繫的實物概念,結合《綱要》中對小班幼兒點數能力的要求,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2、在操作活動中,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1—5。

3、會比較兩種水果的多少。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種蘋果樹、給蘋果樹澆水、摘蘋果等活動,幼兒在情境中練習幼兒能夠手口一致的進行點數。

活動難點:比較兩棵蘋果樹上的蘋果多少,幼兒想出不同的方法來比較哪棵蘋果樹上的蘋果多,哪棵少。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蘋果的外形特徵,創編“蘋果寶寶”兒歌,並熟悉有節奏感的音樂,跟着音樂説兒歌。(自編兒歌:蘋果寶寶大又圓,身體棒棒紅紅臉,跟着媽媽蹦蹦跳,數幾下來跳幾下。)

(2)利用生活環節和周圍環境練習點數能力。(如:活動區進幾個人?班裏有幾個老師?有幾個水龍頭?送碗時幾個碗摞在一起?等等)

(3)瞭解班裏點數能力較弱的幼兒,在材料的投放和指導上面給與支持。

2、物質準備:蘋果樹六棵,蘋果娃娃頭飾若干,幼兒操作“蘋果樹”、“蘋果筐”若干,有節奏感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幼兒活動:戴蘋果寶寶的頭飾,跟着老師一起做“蘋果寶寶模仿操”。幼兒4人一隊,老師帶幼兒複習點數1—4,並在做操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跳3下,轉2圈,踢腿4下等,梳理、鞏固已有經驗。

指導策略:愛動愛跳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這個特點,我通過律動的形式,引導幼兒對活動感興趣,並在唱唱跳跳過程中幫助孩子梳理了已有經驗(1—4的點數),瞭解蘋果的特徵,讓孩子自然地融入到數學活動中來。孩子們模仿的時候,教師關注幼兒跳一下數一下,轉一圈數一下,並且和幼兒一起跳,一起數,帶動幼兒的參與熱情。

二、在操作中學習

1、果園裏的小樹苗

幼兒活動:果園裏果農爺爺要種果樹了,請小朋友幫忙挖五個小樹坑兒,每個小樹坑種上一棵小樹,數一數種了幾棵小樹。夏天到了,小樹需要澆水才能長大,請小朋友每棵小樹澆一壺水,數一數澆了幾壺水呢?秋天到了,果樹結了很多果子,你們猜猜結了什麼果子?原來是蘋果樹,我們一起數一數樹上有幾個蘋果,帶孩子點數1—5。把蘋果摘下來放到筐裏,摘一個數一個,再次練習點數1—5。

指導策略:從挖樹坑兒、種小樹、澆水、結蘋果到摘蘋果這個過程,五次讓幼兒在這個情景下練習點數1—5,孩子們在快樂中不僅學習了點數,還知道春天種樹、秋天結果實的自然現象。

2、哪棵樹上的蘋果多

幼兒活動:出示兩棵蘋果樹,一棵樹上5個蘋果,一棵樹上4個蘋果,

請幼兒説説那棵蘋果樹上的蘋果多,你是怎麼知道的?

指導策略:引導幼兒自主嘗試各種方法進行比較,並説一説你的方法,幫助沒有比較出來的幼兒,通過點數,排隊等方法比較出蘋果的多少。

3、我們幫忙摘蘋果

幼兒活動:利用操作材料進行摘蘋果活動。幼兒按照邊摘邊數的方法幫助果農爺爺把蘋果摘下來放在小筐裏。

指導策略:根據幼兒的能力強弱提供材料,能力強的幼兒就自己通過點數許多蘋果中的5個蘋果摘下來;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事先在蘋果上做了標記,讓他們邊數邊把做標記的蘋果摘下來,再數一數;能力弱的幼兒,老師在蘋果樹上,只貼了5個蘋果,只要幼兒輕輕一拉,蘋果就可以摘下來。幼兒自主操作的材料,難易程度不同,就更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學習經驗,鞏固了1—5的點數能力。

三、展示小結

幼兒活動:幼兒把摘好的蘋果粘貼在黑板上,幼兒可以互相檢查,數數別的小朋友摘得對不對?數數和老師摘得蘋果一樣多嗎?

指導策略:鼓勵幼兒能夠幫助爺爺摘蘋果,辛苦了。表揚幼兒能夠把成熟的.蘋果摘下來放到筐裏,重點指導沒有摘對的幼兒再點數一下,並與別人的蘋果進行對比。

四、結束活動

幼兒活動:五名幼兒站一隊,跟老師一起再做蘋果寶寶模仿操。複習點數1—5。

指導策略:複習模仿操,5個人分為一組,重點鞏固1—5的點數,嘗試1—6的點數,教師和幼兒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活動總結

1、充分的活動準備有助於活動的開展:本次活動的精神準備比較充分,首先孩子們在自己創編的兒歌表演中,能夠跟着節奏做動作,表現的非常高興,拉近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使我更快的融入到了孩子們之中,建立了信任感。其次是,

2、目標的調整使活動的進行有依據:從孩子們興奮地表情和參與活動的熱情來看,幼兒很喜歡參與這次數學活動,在活動中表現的很專注、很投入,都能夠積極的想辦法解決問題。尤其是對於比較多少的環節,讓孩子充分發揮了主動性,嘗試自己哪種方法更合適。

3、過程中的遊戲形式的變化給活動添加色彩,引領幼兒在遊戲中學習。

4、隨機事件的處理考驗教師的智慧:小班孩子容易出現想象與現實混淆,所以在邊摘蘋果,邊數數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拿着蘋果聞一聞、舔一下,想到孩子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在活動後加了一個環節—吃蘋果,準備了五個蘋果,説是果農爺爺謝謝小朋友幫忙的禮物,帶孩子點數後,讓幼兒想辦法,怎樣做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吃到蘋果,孩子們都可以想到,用刀切開的辦法,有的孩子一人咬一口。這就加深了幼兒對點數1—5的印象。

幼兒園小班遊戲總結 篇2

一、背景:

在孩子們眼裏,沙子魅力無窮。每當下課時,總有幾個孩子跑過來問:“老師!今天是不是要玩沙子?”“老師!今天玩沙子嗎?我們很想玩沙子呀?”然後我跟他們説:“我們每次但周的星期三會玩沙。”這時孩子們有點失落:“今天玩不成了,真沒勁!”但是每當星期三,好多孩子又會過來問:“老師,今天是星期三,可以玩沙子了嗎?”然後我在想,孩子們對玩沙那麼感興趣,何不多讓孩子們玩沙呢?況且,玩沙對孩子各方面的發展都有好處。

二、案例描述:

今天陽光明媚,是户外活動的好時間。孩子們格外高興,因為又要去玩沙了。每個幼兒拿好玩沙的工具:篩子、小鏟、小桶、小瓶、模子等,穿上膠鞋去沙池。個個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孩子們對於玩沙有着特別的情感。到了沙池,我問孩子們:“小朋友,今天你們想怎麼玩呢?”“我想挖個地道、挖條小河、我想做一個大蛋糕、我想蓋個大高樓,我們用沙子做個大蛋糕吧!……”,孩子們想得很多。於是讓他們自主的去玩了,三人一組,五人一組,或者許多人一組。看見孩子們用鏟子鏟,用各種模具,還有用灑水桶,還有的小朋友把旁邊撿來的的樹枝中在裏面,與同伴説:“我們一起來種樹吧!給樹澆水,讓它長得好高好高。”還有的小朋友在挖路、挖河、挖坑、挖山洞等等,忙得不亦樂乎。欣欣就挖了一條長長的、彎彎曲曲的小河,手裏拿了一條模具魚,她在跟旁邊的小夥伴説:“小河挖好了以後,會有好多小魚游來了 ,”這是我正過去 ,她抬頭看了看我説:“老師,快看我挖的小河。” “你挖的和是什麼河,它叫什麼名字?”我問。“她叫小人河。”“她是小人國的河嗎?”欣欣高興的説“對,對就是小人國的河。“那小人國的人呢?”“老師你沒看見呀,這些小沙粒就是小人國的人。”“啊!小人國的人也太多了吧!”我又看見幾個小朋友在沙池裏挖了個大洞。我走過去問他們,挖得什麼?他們告訴我是山洞。玩沙好了,孩子們發現自己身上都是沙子,但是都自覺地拍拍自己身上的沙子。有的小朋友還會幫助別的小朋友拍。

三、案例分析:

孩子們的身上藴藏着極大的創造潛力。他們創造力、想象力等不是一朝一夕能發展好的,而是要通過鍛鍊。遊戲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法。只有給幼兒廣闊的空間,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其中找到起點,這樣做既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又促進了他們自信心的提高,同時還真正滿足了所有幼兒的發展需要。

玩沙就是其一,沙的可塑性很強,它是可以千變萬化的,幼兒通過玩沙,瞭解沙的特點。孩子們在想如何玩,這樣能發揮想象力、創造能力。通過堆沙,鏟沙,拍沙,運沙等活動提高了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在玩沙活動中幼兒自由結伴,可以培養幼兒合作遊戲的能力。還培養了愛清潔的習慣。

幼兒在沙場上無拘無束地活動,嘰嘰喳喳,雀躍不已,平時調皮的幼兒此時更顯興奮,即使內向膽小的孩子此時也較平時活躍,大膽得去交流。我覺得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玩沙中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孩子們邊玩會邊商量,邊交流。如:孩子們在玩沙期間相互討論分配工作,或者在玩時與同伴講與老師講做的是怎麼?

四、反思:

孩子們學習知識,不單單就在幾十分鐘的課堂上,也不是隻靠教師的的灌輸。孩子在自由的遊戲中,也能發展很多的能力。如:探索能力、專注力、語言能力、交往能力、領導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等。更重要的是發展自主性和創造性。當然,孩子們之間,總會有個別差異,有的孩子不需要別人去打擾,喜歡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但有的孩子就很依賴別人,人家怎麼做他就怎麼做,沒什麼創意。但這些孩子不是創造思維缺乏,而是缺乏成人的引導,家長或老師。

作為老師,只有給孩子創設寬鬆自由的活動環境,才能更好的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口語表達能力。幼兒在玩時,教師要時時關注幼兒,多引導、多鼓勵。讓幼兒感到玩沙的快樂,盡情地發揮想象力去創造,自主地嘗試體驗,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沙的特性。在孩子們交流的時候,教師要以參與活動的形式積極地去引導。引導孩子説長句,説完整句。教師要用精練的語言去感染孩子。

幼兒園小班遊戲總結 篇3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為了使家長進一步理解遊戲在孩子健康成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鹿河幼兒園全體黨員、團員志願者成立了“遊戲——點亮快樂的童年”宣傳活動小組,制定宣傳活動實施方案,召開活動宣傳會議,對宣傳活動作了全面的動員和部署。201x年5月24日上午黨員、團員志願者走進玉影山社區開展“遊戲——點亮快樂童年”進社區宣傳活動,向家長髮放“遊戲——點亮快樂童年”宣傳資料,並現場解答廣大社區家長在育兒實踐中的疑惑。

通過本次進社區宣傳活動,讓社區、家庭對幼兒園課程遊戲化的內容和組織實施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知道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不再盲目地要求幼兒園開設“國小化”課程,而是更加關注幼兒能力的發展,讓幼兒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

幼兒園小班遊戲總結 篇4

5月19日,以“遊戲——點亮快樂童年”為主題的第六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我園進行,來自全縣37所幼兒園的園長及學前教育工作者參加了啟動儀式,並觀摩了我園的遊戲。

在姜園長的引領下,縣督導室閆天貴主任、教育局呂樂春副局長、局教研室張學民主任以及馬琴老師等領導,帶領各園園長和教師觀摩了我園的區域遊戲及户外陽光體育活動,小班的《娃娃家》、《音樂舞台》、中大班的《戲曲大舞台》、《科學探索區》、《樂器演奏》等豐富多彩的區域遊戲,吸引了諸位觀摩教師的目光。孩子們認真的“工作”表現更是給觀摩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後,我園仍將在一日生活遊戲化方面不斷創新,使集體教學的遊戲性、區域的遊戲性、户外體育的遊戲性都更加明顯,更加適應孩子們的需要。讓遊戲點亮孩子們快樂的童年,讓幼兒在遊戲中強健體魄、張揚個性、快樂成長遊戲點亮快樂童年宣傳活動總結工作總結

幼兒園小班遊戲總結 篇5

廣州市第一幼兒園圍繞201x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遊戲——點亮快樂童年”這一主題,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讓教師和家長充分認識了遊戲對兒童的重要性。

幼兒園通過園刊《尊重、理解、支持——讓幼兒自主學習、快樂成長》《自主遊戲,遊戲自主——我的遊戲我做主》向家長宣傳遊戲對兒童的獨特價值,鼓勵家長積極支持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和成長。5月25日,市教育局局長樊羣一行的走訪慰問和對幼兒園自主遊戲的充分肯定掀起了幼兒園學前教育宣傳的高潮。

端午節前夕,幼兒園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開展了親子包粽子、陸地賽龍舟、巧手製香囊、繪本戲劇等有趣多彩的參與式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充分感受到端午文化的豐富內涵。“六一”期間,幼兒園創新節日活動形式,設立了心理、環保、藝術三大主題遊戲區,打造真正屬於孩子的遊戲樂園,開展了“遊戲點亮快樂童年,童心同樂慶六一”嘉年華活動,以別開生面的遊戲活動形式鼓勵和支持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遊戲點亮快樂童年宣傳活動總結遊戲點亮快樂童年宣傳活動總結。

一幼將繼續秉承“三自一體”的青陽課程理念,不斷積累、總結、提升關於幼兒自主遊戲的工作經驗,充分發揮自主遊戲的作用,讓自主遊戲成為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最佳途徑,讓遊戲點亮孩子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