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致辭 > 致辭致謝

領導六十週年校慶演講稿

欄目: 致辭致謝 / 發佈於: / 人氣:7.87K

60年校慶向社會各界傳達本校的發展歷程、教學成績,樹立良好社會形象,擴大學校知名度,增強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學校辦學的熱情,促進學校全面、快速、可持續發展。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領導六十週年校慶演講稿,僅供參考。

領導六十週年校慶演講稿
領導六十週年校慶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親愛的校友們、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個幸運日,我們迎來了一場秋雨後的晴日,因為各位的到來,今晚原本清寒的廣場洋溢着温馨和感動,寧靜的校園蒸騰着熱鬧喜慶的空氣。我們在此以自己的方式慶賀鄞州中學六十週年華誕!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對各位的撥宂光臨表示最熱誠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建設與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和廣大校友致以最真摯的謝意!

60年的記憶是一條悠長的河流,有時又像連綿不絕的羣山,我們無法憑藉一己的力量把這萬水千山走遍,就像我們在坐的每一個校友沒有這個學校六十年曆史的全部記憶。但我們都曾在這裏留下珍貴的東西——青春。所以我們今天從四面八方匯聚於此。我相信,在鄞中度過的日子會是每一個鄞中人人生獨特的財富。而對於學校來説,從這裏走出去的23000餘名畢業生——你們是學校最大的成就與驕傲!

從1952年鄞縣第一初級中學創校到今天,鄞州中學七易其名;從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到享譽一方的省一級重點中學。鄞中一路跋涉,翻山越嶺,歷經了徘徊與坎坷,也見過雨後的彩虹。期間包含着多少人平凡、樸素的勞動,這樣的勞動賦予了我們的校園以價值,這是我們今天舉行慶典來紀念和禮讚的原因。是堅實的勞動讓我們的每一個顆心有了信仰、方向、自在、平安和快樂!我要為六十年來在這片校園裏付出和正在付出着的、奉獻與仍在默默奉獻的勞動者獻上我的全部尊重和敬意!

人生何其有幸,恰逢鄞中六十大壽!作為校長,來到鄞中的時日尚短。我越瞭解他就越敬愛他。兩年多來我走訪、接觸了鄞中的老領導、老前輩、老校友,翻看了各種校史資料,閲讀了各方文件信函,瞭解了學校創業時期舉步維艱的困難,看到了學校經歷時代變遷的滄桑,深味到老一輩對於教育工作擁有怎樣的質樸情懷和無私精神。歲月如流,往事歷歷,歷史就像凝縮的一筒筒膠捲,藉着陽光,我們慢慢拉開。撫今追昔,觸摸學校的脈搏,發現60年的校園我們聚合了一股多麼温暖而強大的力量。經歷了一個甲子的風雲,這個花甲老人流淌出一種自然的風度,他高大、健朗、智慧、寬和。他的精神元氣已經浸潤了校園的草草木木、屋屋瓦瓦,他的文化氣度已經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鄞中人。成為每一個鄞中人的行為標籤和生命底色。鄞中的生命足跡,銘刻了一段段動人故事和一個個教育輝煌。越是望向歷史深處,我們的腳步就越是堅定!

今天,變化着的世界給教育和學校提出了各種新的命題,有了六十年閲歷的鄞中應該有耐心、有信心去回答!六十年,給了我們去接受挑戰的的底氣,也給我們確定了重新出發的原點。像我們的老一輩教育人一樣,為了孩子們,責任在上、良知居中、腳踏實地。我們將頑強地向上生長。有人説,人在履行職責時是幸福的。我們將帶着幸福的熱望一路向前!

當一個甲子的太陽收起它最後一束光線,降臨的不是黑夜,而是“我們的未來”。慶典過後,我們又將歸於寧靜,精心教書,潛心育人,同心同德,默默積聚。我們接過了一個厚重、沉實的鄞中,去創造一個更明亮、動人的新鄞中!

再一次感謝各位的光臨!獻上我最美好的祝願!

領導六十週年校慶演講稿篇2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慶典,慶祝東北師範大學建校60週年,這是令所有東北師大人自豪和激動的日子。當此之際,諸多領導、嘉賓和校友匯聚於此,與我們共慶東北師範大學的甲子華誕,使我們感到無比的高興和温暖。在此,我代表學校,向長期關心與支持東北師範大學事業發展的教育部和省市領導,向長期愛護與幫助、並與我們結下深情厚誼的國內80多所大學的黨政領導、國外30多所大學的校長、副校長,向對母校懷着拳拳情意、從四面八方歸來的各位校友,向所有光臨慶典的嘉賓和朋友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同時,向全校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

東北師範大學,用六十年的風雨兼程,書寫了一部屬於自己的、充滿了開拓與奮鬥、也充滿了夢想與光榮的歷史華章。東北師範大學前身為東北大學,1946年創建於遼寧本溪,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張學良將軍的胞弟、時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的張學思將軍任第一任校長。在解放東北的烽火硝煙中,學校輾轉丹東、通化、長春、哈爾濱、佳木斯、吉林等地,1949年定址於長春。新中國成立前夕,與中國共產黨在吉林市創建的吉林大學合校,後又有長白師範學院,原長春大學,以及原瀋陽東北大學的文、理、法商學院等併入,成為當時東北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1950年,根據國家培養教師的需要,易名為東北師範大學,是當時中央教育部直屬的三所師範大學之一。1958年,學校劃歸吉林省領導,改名為吉林師範大學。1978年,學校重新隸屬教育部,1980年,恢復東北師範大學校名。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我們的老校長、著名教育家成仿吾先生審時度勢,提出了為國家和地方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思想,為學校逐漸形成鮮明的“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特色、為學校凝練“勤奮創新、為人師表”的校訓精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堅持為農村基礎教育服務,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長白山之路”,九十年代成為第一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師範大學。進入新世紀,學校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確立了“為基礎教育服務、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指導思想,提出了“尊重的教育”理念,實行了“教育教學是立校之本,科學研究是強校之本,依法辦學是治校之本”的治校方略,新建了淨月校區,全面改造了本部校區,成立了研究生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探索、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為學校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價值之所在;為社會培養致知明德的人才,是學校光榮之所在。六十年來,已有十八萬餘名畢業生從母校走向全國各地,在不同時期、不同崗位為國家的建設事業辛勤耕耘、竭誠奉獻,湧現出了一大批誨人不倦、愛崗敬業的優秀人民教師和教育管理者,在全國基礎教育界享有廣泛讚譽;也湧現出了一批嚴謹求實的科學家、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博擊商海的企業家。一代又一代東北師大人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社會的進步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卓越貢獻。

各位領導、來賓、校友、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回首往事,我們深知,東北師範大學能夠得到今天的發展,有賴於黨和國家的扶持、有賴於各級領導的支持、有賴於各界朋友的關愛、有賴於幾代東北師大人的努力與奮鬥。我們衷心感謝長期支持東北師範大學發展的各級領導和各界朋友!感謝所有對母校赤子情深、關愛備至的校友!此時此刻,我們緬懷為東北師範大學的事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先輩們,我們更要感謝所有曾經和正在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的離退休老同志和全體師生員工!東北師範大學的輝煌將永遠和你們在一起!

21世紀將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教師教育肩負着“科教興國”的神聖使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們創造了新的歷史性機遇,也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走強校之路,走特色之路,走開放之路”的發展思路,我們決心把東北師範大學建設成為文化底藴厚重、思想內涵深邃、學術品位上乘、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並重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綜合性師範大學”。

走強校之路,就是充分利用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科學研究的層次和質量,使專業特色更加鮮明,優長學科國內先進,標誌性成果更加突出,學校整體上形成明顯的、有風格的辦學優勢。

走特色之路,就是堅定不移地發展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特色,不斷拓展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內容和層次,鞏固和提升學校在基礎教育界的優勢。

走開放之路,就是與社會和國內外高校建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學習、研究、借鑑國內外一流大學的先進辦學經驗,緊緊抓住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加強在實踐中培養人才,努力開拓多方面為社會服務的渠道,為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各位領導、來賓、校友、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東北師範大學的歷史是一部始終與新中國教育事業、尤其是基礎教育事業緊密相連的發展史,是一部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的奮鬥史,也是一部昭示未來的文明史。今天,在這裏舉行60週年建校慶典,既是回顧往事、分享自豪與光榮,也是展望未來、樹立信心和勇氣。新的跨越即將開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是我們的歷史使命!讓我們行動起來,在科學發展觀和科教興國戰略的指引下,在教育部、吉林省委和省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廣大海內外校友的關心與支持下,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鋭意進取,開拓創新,早日將東北師範大學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綜合性師範大學!

我相信,我們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所有的東北師大人相信,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謝謝大家!

領導六十週年校慶演講稿篇3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紀念法大成立60週年。一個甲子對於一個人來説,是一個步入了老年的象徵,一個人不可能生活兩個甲子,但是對一個學校來説就不一樣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有800(實為900——注)多年的歷史,美國的哈佛大學也有將近420xx年的歷史,中國現在有一些學校正在準備慶祝兩個甲子。所以我們學校應該説還是比較年輕的。

我們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按照前蘇聯的教育體制,經歷了院系改革而成立的北京政法學院。應該説,先天已經有一些不足,所以慶祝校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怎麼樣慶祝呢?我們歷來都是歌頌成績,吹噓一番。

我覺得,紀念校慶應該更多地來反思自己的不足,來尋求來來發展的方向。中國有一句古話,叫“知恥而後勇”,就是這個道理;只有我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才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中國政法大學是以“依法治國”、“法治天下”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實現這個目標,應該説人才是最關鍵的,而在培養人才中,培養具有現代法治觀念的人才,更具有重大的意義。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説,中國政法大學的老師堅守自己的崗位,我們培養出來了許多為國家法治做出貢獻的人才;我們可以説,無愧於歷史,我們做到了自己對國家應該盡到的責任。

我是1956年進入北京政法學院的。60年的校慶中,我有56年是在這個學院。60年的校史,應該説是由三個部分來組成的:前20xx年是創業,後來中間的20xx年是停止招生和解散,後33年是復辦、走入正軌。

一所大學應該説所要求的物質基礎現在正在完備,我們的新校和老校也都初具了一些規模,但是一所大學應當具有的精神基礎,我們還很欠缺:我們自己的校風還沒有形成,我們自己的辦學理念也沒有成型,我們自己的傳統精神更有待於完善。

物質基礎可以在十幾年、幾十年內來完成,但是一個學校的精神、文化,則需要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才能形成,沒有這種時間的沉澱和檢驗,是不可能形成的。

大學應當是獨立的,自由的,就是人格的獨立和學術上的自由。這是大學的靈魂所在。沒有它,大學就沒有靈魂;大學是學術機構,應當去行政化。

去行政化應當首先解訣領導體制,是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還是校長負責制?這是應當允許公開討論的。20多年前,我們學校已經準備實行校長負責制,後來因為發生了那件政治風波,就改成了現在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我們今天應當認真來思考這個間題:究竟在現在的情況下,實行校長負責制還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應該允許來公開討論的、公開來探討的。

學校應當有自主權。現在我們正在進行事業單位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自主權。只有大學真正實現了去行政化,才能夠邁向真正的大學的人格獨立。

大學是學術機構,學術應當自由,自由必須有包容精神。現代學術的包容精神比以前要寬容得多了,但是在學術研究的課題上,仍然存在着包辦過多、包容不足的現象,這也是需要我們來逐步完善的。只有打破了學術禁區,才能夠實現學術自由,也只有打破學術壟斷,才能夠實現學術自由。

我認為,人格獨立和學術自由,這就是我們走向第二個甲子所奮鬥的目標。我祝願中國政法大學在未來的一個甲子裏面,我們取得更大的成績。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