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致辭 > 感言大全

物理國培計劃感言

欄目: 感言大全 / 發佈於: / 人氣:1.44W

大家好,我們知道已經掌握的低級知識、能力和技能是學習高級知識,能力和技能的先決條件,或者説任何學習都必須在一定的學習準備的前提下進行,這種準備可以有效的保證學習的成功,並使學習在時間和精力的消耗上經濟合理,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就應該有所感知銜接的重要,在此我僅對國中物理教學中銜接藝術問題的個人理解略做闡述。

物理國培計劃感言

關於國中物理的教學銜接我們分兩個內容來講,這一講講第一個大問題,新與舊的銜接。第一個問題,國小科學與國中物理的銜接,國小科學課的部分知識,從內容上來説是國中物理的基礎,科學課程開設得如何,關係到學生升入國中後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如果能把科學課教學與國中物理教學有機的銜接起來,構建一個科學完整的教育體系,則可以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一個小問題,課程標準的銜接。不管是國小的科學課程,還是國中的物理課程都有相應的課程標準。下面我們就從這四個方面來了解一下,國小科學與國中物理究竟做了哪些銜接。課程標準我們分四塊來看,第一塊課標結構,不管是國小的科學課程還是國中的物理課程,課程標準的結構都分為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從課程性質來看,國小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所謂科學素養,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學知識、科學的思維方式對科學的理解、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技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科學素養有不同的程序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學素養都在不斷的發展和深化,而不僅僅侷限於在校期間,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而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起決定性的作用。

從這一段不難看出,國小科學課程的課程性質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我們再看國中物理,國中物理的課程性質是如下表述的,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我們不難看到,不管是國小科學課程還是國中物理課程,都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為宗旨,我們再看課程理念,國小的科學課程提出了要面向全體國小生,提高科學素養,倡導探究式學習的課程理念,具體體現在六個方面,那麼作為國中的物理課程,它也同樣也在六個方面關注學生。先看第一方面,國小的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國小生,而國中物理課程的標準中,它寫到要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從這兩點的比較可以發現國小的科學課程與國中物理做了很好的銜接,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他們關注的對象也是一樣的;第二方面,國小的科學課程必須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提供能直接參與的各種探究活動,要貼近兒童的生活,而在國中的物理課程標準中,説要讓學生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在第二點上他們的課程理念也是相通的,他們都是讓學生感受物理中的生活、生活中的物理,他們不希望兒童脱離生活而學習物理,都希望他們能夠在生活中去體會物理的存在;第三點在學習方式上,國小科學課程倡導以探究方式為核心,而國中的物理課程更是要注重物理的探究,提倡科學方式的多樣化,也就是説在國小的科學課程中,它是以探究為主要方式的,事實在教材中也是這樣做的,而作為國中的物理課程,除了提倡探究以外,還提出要學習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這樣就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第四點無論是國小科學課程還是國中物理課程,課程資源都要注重學科的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不能讓學生只侷限於自己所學的定理或者公式,應該讓學生廣闊的利用各種資源自主的學習,包括網絡、報刊、書籍等等,這一點上國小與中學也做了很好的銜接。第五點不管是國小科學還是國中物理過程,都要構建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我們只有評價體系科學、合理,才能使孩子在課程的學習中得到良好的發展。第六點純屬個人的看法,我覺得不管是國小的科學課程、還是中學的物理課程,我們都應該呵護孩子的興趣,都應該讓他們知道,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學習物理也許到年齡長大以後,物理知識已經記不得多少了,但是他應該具備了學習的基本能力,他應該學會自主的學習。以上我們就可以看到,不管是在課程結構還是在課程性質,或者是課程理念上,國小科學課程與國中物理課程的銜接是非常好的。我們再看課程目標,課程目標分為三個要求:國小中學都是相一致的,都是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對孩子提出了培養的目標,綜上所述我們知道課程標準的銜接,體現在四個方面,以下我羅列了兩個圖片,一個是國小的科學教材,一個是國中物理教材,當然這一套科學教材只是若干版本中的一個,那麼現在東城區,因為我是東城區的老師,所以我們現在使用的是人教版的物理教材,這是國小的科學教材,是若干版本中的一個,右側的圖片是我區現行使用的國中物理教材。

這是我收集了一下各個版本的國小科學教材的圖片,有來自於各個出版社的、比如省師大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等等,我們統觀這些國小的科學教材不難發現,他們是具有相同的地方,當然每一種教材也都有自己的特點,第一個我們談到是國小科學與國中物理在課標上的銜接。

第二個問題我們談談他們在教學內容上的銜接,縱觀國小科學教程,剛才我好像已經提到了,它所涉及的物理內容是非常全面了,基本涵蓋了力、熱、聲、光、電、磁各部分,應該説為國中的物理學習奠定了非常良好的認知基礎,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從問題出發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進行實驗、觀察,使學生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蒐集證據、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對科學探究的認識,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這是我截取的國小科學教材中的一部分目錄,我們不難發現,在國小的科學教材中,儼然設計到了力、聲、機械與工具、熱與生活、光與生活、電與磁、電與生活、磁與生活、能源與生活、飛行與空間技術、設計與製作。

我們任選了一套國小科學教材,這是他目錄中的一部分,當然國小的科學課程涉及到了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各方面的知識,我們僅研究物理部分,不難發現,它所涉及到的內容已經相當全面了,那麼我們分着來看一下,力與生活儼然在國小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了推力和拉力、浮力、摩擦力以及我們身邊的力;在聲與生活中介紹了聲音的產生、傳播、變化以及燥聲與防止;機械與工具中介紹了槓桿、滑輪、輪軸以及斜面;熱與生活中介紹了物體的熱脹冷縮,勺柄是怎麼熱的,暖和的房間,以及介紹了太陽怎樣向地球傳熱、保温和散熱的相關問題;在光與生活中介紹了光和色、光的傳播、光的反射、折射以及透鏡;在電與生活中介紹了正電和負電、電池、點亮的小電珠、導體和絕緣體;磁與生活中介紹了磁鐵的性質、指南針、電磁鐵,以及讓學生親手製作一個磁控玩具;在能源與生活中介紹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規能源同時介紹了太陽能和風能;在飛行與空間技術一章中,介紹了降落傘、飛機、人造潛艇;在設計與製作中,專門就自行車的問題,介紹了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究竟涉及到了哪些相關的物理知識,應該説很好的把物理與生活結合在了一起,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儘管是我們司空見慣的自行車,其中涵蓋的物理知識就已經很多了。

統觀我們在國小科學教材中所涉及的這些內容,應該説基本上涵蓋了我們國中物理將要介紹的幾大塊,在國小的過程中孩子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他們對於一些現象、對於一些物理的原理、對於一些物理的規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應該説開啟了他們求知科學的大門,他們正懷着很大的好奇心,開始物理的學習。因此在國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就要非常有效的呵護這種好奇心、去維繫這種好奇心,讓他把這種好奇心一直延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因為興趣畢竟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不希望孩子們説覺得物理乏味,覺得物理沒意思。因此還是這些知識,只不過在國中階段我們要換一種方式,我們的要求可能會有所提高,但是相應的知識塊、國小跟國中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國中,一會兒我們會談到要求的更加全面和詳盡。

國小的科學知識都是通過感性的認識向學生展示的,也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得到或者接觸得到的感性素材,到了國中階段,課程內容就有了一定的深度,概念更具體、邏輯性更嚴密,我們應當把學生國小已有的知識,有效的應用到中學的物理知識之中,這是我從國小的科學教材中所截取的圖片,是一些有關實驗的。比如像學生在平常梳頭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乾燥的時候會發現梳頭會產生靜電,如果學生在説話的時候有意的摸摸你的喉嚨,會發現它在振動,我們取一個燒杯,把筷子斜插入燒杯,當裏面柱入水的時候我們發現似乎筷子折了,這些現象都是孩子們很容易能夠看得到、感知得到的,國小的科學教材就有效的利用了這些可以直接得到的現象。第一個小問題教學內容由零散向系統過度,國小跟國中相比,雖然知識塊差不多,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在教學的內容上,是由零散向系統過度,科學教材共分八冊,與物理相關的知識是分散其中的,因為國小的科學教材還涵蓋地理、化學等等其它的知識,科學課程所涉及的物理內容簡單明瞭,學生很容易理解。到了中學如何把這些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把學生所具備的科學知識和中學物理有機的結合起來呢?舉個例子,這是學生在做電學實驗,我們以科學中的電與生活中的一些實驗為例,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到,使學生能夠了解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毛皮摩擦過橡膠棒帶正電,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但是在國小的教材中,它只演示了現象,讓學生知識有這樣的事,但是並沒有做過多的解釋,更沒有談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這是國小的科學教材中在講導體和絕緣體的時候提供的一張圖片,他們力證讓孩子通過實驗去感受,哪些東西是導體?哪些東西是絕緣體,和材料有什麼關係?與此同時在課程的內容中,介紹了哪些材料是導體、哪些材料是絕緣體,讓學生觀察現象,但是並不解釋有關物質結構不同的相關知識,也不涉及到半導體的知識,只分導體、絕緣體,而國中的電學卻要系統的介紹,電荷、電路、歐米定律,電功、電功率的知識,因此就更加全面。

磁與生活,也是從生活實驗中出發,介紹磁鐵的性質,指南針、電磁鐵這是國小所介紹的內容,國中介紹的則是磁體和磁極,磁場和磁感線,電流的磁場、電磁鐵、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磁感應,國小的感性知識為主,中學抽象概念及規律明顯增多,這是在國小過程中,學生所做的與磁有關的實驗,我們不難看到學生儼然知道磁鐵有兩個磁極,而且也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這是它的感性認識,同時在國小的科學課本中、科學課本中也介紹了電磁鐵的有關知識,也鼓勵學生自行去繞制一個最簡易的電磁鐵,去感受電磁鐵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小電動機是如何工作的;第二:國小科學與國中物理相比較,在教學內容上由粗略向嚴謹過度,剛才我們提談及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由零散向全面系統過度,這個問題談到是粗略向嚴謹過度。

國中的物理教師首先要弄清楚學生在國小的科學課程裏都學習過哪些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實驗,找出這些規律概念的講解方法與國中物理所學的定義、概念、規律存在的聯繫和區別,注意概念規律和客觀限制條件和表達方法。

因此也就是建議各位老師在國中教授物理的時候,您首先應該去找一下當地的國小所使用的科學教材,在孩子真正學習八年級物理之前,首先您要明確,學生在國小階段,他都曾有過哪些物理知識、做過哪些物理實驗、瞭解哪些物理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從國小到國中的一個有效的銜接。我們舉個例子,在科學的教材中,摩擦力的概念定義為一個物體在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因此運動物體要受到一個阻礙物體的力,這種力是摩擦力。

這是國小中的定義,我們再看中學,中學定義為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他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大家仔細比較不難發現中學多了相對二字,我們知道相對顯示出概念的嚴謹性,因此我們在九年級的物理課堂上講解時就要認真強調,同時讓學生明白物理概念的相對性,學生在國小階段已經接觸過摩擦力的實驗,他們在國中階段再接觸此類實驗的時候並不陌生,而恰恰是在不陌生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着重向他們強調相對的含義。

又如,在講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相關的時候,國小講與接觸面狀況和物體重量有關,中學則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及壓力大小有關,重力和壓力是不同的概念,國中講法的嚴謹性應該説再次體現。第三教學內容由定性向定量過度,科學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圖片,剛才我們在前一個問題中已經涉及過了,這些大量的圖片是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觀察,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動手做小實驗,這樣能夠得到很多的結論性的知識。學生的認識是表象的、定性的,基本不設計定量計算,而國中學生在認知能力上有了質的飛躍,定量計算的要求提高很多,力、熱、聲、光、電,都涉及大量的定量計算。

這是國小教材中的一個記錄表,要記錄的是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大小的記錄,也就是説在國小的教學過程中,也試圖讓孩子利用測量工具來記錄一些數值,但是對於定量的要求明顯還沒有撥得很高,在國小過程中孩子們也曾做過槓桿平衡的條件,但是當時並沒有得出槓桿平衡條件的方程,而是對槓桿平衡條件有一個分析和認識,同時他們也接觸了動滑輪和定滑輪,但是對動滑輪能省一半力,為什麼是這樣?也許原因講得並不是那麼明確,他們還設計過斜面的實驗,我們知道在國中的物理中,講簡單機械我們會設計到斜面、滑輪和輪軸,這些簡單機械在孩子國小的過程中、科學課程中都有設計,但是隻不過感性認識居多,定量分析偏少,這是在國小科學過程中,他們所做的關於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的實驗,以及聲音的產生是由物體的震動完成的,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物體熱脹冷縮,這些認識都是通過實驗可以非常明確的得到感性認識的。

這套裝置大家並不陌生,這個實驗在國小階段很好的向學生展示了浮力的產生原因,在國小他們也會接觸到基本的測量工具,比如説托盤天秤;他們也接觸到光學實驗,比如像光的色散,這是國中物理教材中的一個圖片,實驗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裝置,我們看這裏面有了非常精確的測量工具刻度尺,那麼實驗也由定性到定量做了飛躍,在記錄的過程中是需要準確的記錄數據的;三,教學方法的銜接,國小和國中的孩子在年齡上有所增長,我們的教學方法應該做如何的改進?我們先了解一下教學方法的相關內容,教學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教學方法並不等同於教學工具或手段,也不是某種固定的方式或動作,而是一系列的活動,並且是有目的的和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教學方法具有如下兩個方面的主要特點,一是教學方法體現了教師活動和學生認識活動的相互聯繫;二是教學方法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有組織的活動程序,是一種有秩序的活動方式體系。教師的教法是通過學生的學法體現的,教師具有主導作用的體現,學生的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這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自學法、練習法、演示法、問題法等等,中學物理教學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是與傳統教學方法相對而言的,他表現為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比如像講授演播法、情境教學法、微格教學法、程序教學法、網絡教學法,國中物理教學內容為適合中學生的心理及生理髮育特點,從學生的認知結構、認知規律出發,在教學方法上有了較大改進,目的是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考、獨立操作的能力,使他們不僅在課堂上學會教師所授知識,而且在課外能夠獨立運用所學知識,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第一小點,激發興趣、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實驗是物理教學中激發興趣的重要手段,國小的時候科學課本上基本上都是從實驗引入介紹物理知識的;中學的物理實驗不僅要繼續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同時要使學生通過物理現象的觀察來發現規律,從國小隻做定性實驗,到中學會用控制變量變等做好定量實驗,但有一點不容忽視,就是務必在課上做好演示實驗,重視學生實驗,呵護學生的好奇心,這才符合中學生愛動的特點,我們要充分把握和運用好這一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此同時利用現在的多媒體設備,儘量開拓學生眼界,增大信息量。

下面我們簡單説一下國中物理的部分實驗,真空罩中的鬧鐘,我們不難發現,在國小的科學教材中也涉及到這個實驗,也就是説從國小到國中這個實驗是具有重複性的,但與此同時,我們介紹的知識應該是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應該是更加系統的。第二個實驗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係,這個實驗簡單易行,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中沒準就已經做過了,但是他們並沒有知識上的認知,也不知道怎樣和物理聯繫起來,我們應該通過這些簡單易行的實驗,讓學生明確物理離生活並不遠。

這個實驗把原本不易觀察的事情變得易觀察,當我們敲擊音差的時候,音差會震動。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離得遠,同學們就看不到這種振動,他們只能聽到一些比較小的聲音,但是當我們用細線吊一個乒乓球,當音差振動的時候我們讓乒乓球去靠近它,遠處的同學也能看到,橘黃色的乒乓球被一下一下的彈起,從而證實音差在發生聲音的同時在震動。

這兩個實驗都用了示波器,用示波器的好處在於,可以讓學生覺得這種知識是有形可以抓到的,而不是不可琢磨的。規則的聲音波形也很規則、燥聲的波形也很雜亂,通過示波器可以非常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燥音和樂音的不同,這些實驗都很小,也很容易做,但是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完成從國小到國中,這樣認知上的過度,可以非常有效的幫助他完成知識上以及能力上的飛躍,這兩個實驗一個是探究平面鏡的成像規律,一個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平面鏡成像,他在一兩歲的時候可能就觀察到了,不光是學生,即使是小動物也會對鏡子裏的自己感到好奇,但是究竟平面鏡成像符合什麼樣的規律,我們可以用國中課本中的這個實驗,非常明確的讓學生得到,再説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聽起來並不顯得很陌生,但是究竟它的反射定律我們具體去講,怎樣才能嚴格並且準確的去形容它,我們可以藉助有效的實驗器材完成實驗,這幾張圖片,有幾張我們在國小的科學教材中也是可以看到的,比如鉛筆放在水裏,我們從旁邊觀察發現好像筆折斷了;通過三稜鏡我們會看到光的色散現象,這兩個圖片我們在國小的科學課程中也曾看到,相關的知識也有所瞭解。但是在國中的過程中,我們再次拿出來,第一對學生來講是一種重複,但是也是知識上和思維上的銜接,下面兩個圖片,左邊體現的是透鏡對於光線的作用,一個是發散一個是匯聚,右邊很多小男生在小的時候就玩過這樣的遊戲,拿一個放大鏡聚光燒螞蟻或者點燃紙張,但是在這裏我們會發現,通過凸透鏡,我們可以把光線聚集到一個點上,在一張紙張去承接可以得到一個很亮的光點,這些實驗簡單易行,而且道理能夠説得非常明確,這是電學實驗。

學生在國小階段也有感知,電荷和正電荷和負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那麼這裏還是體現這一類物理知識,但是引入了一個新的器材,叫做驗電器,我們可以通過驗電器再次證實國小經驗有的物理認識,而且能夠更加明確。

這個實驗可以體現電荷在金屬桿中是在流動的,從而為學習電流提供一個很好的引入。磁鐵是有兩極的,而且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在課本中就有這樣的導語,你還記得這樣的實驗嗎?孩子在國小的時候已經有了這樣的認知,在國中的課本中又再次看到,他首先會有一種熟悉感,再有就是通過這種熟悉感對知識的難度覺得不是這麼難可以接受,可以激發他的興趣、維持他的好奇心,並且能夠更加有效的深層次的研究磁學的現象,這個在國小中就沒有看到了,關於條形磁鐵的磁場分佈,我們也是藉助鐵沙來形象的展現磁感線的分佈情況,當然周圍還擺了一些小磁針,小磁針放在磁鐵周圍偏轉情況會有所不同,在國小的時候應該學生們曾經嘗試過,但是用鐵沙完整的體現這種磁感線的分佈情況,應該在國中才會有的,因此他覺得國小跟國中有所不同,這種銜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奧斯特實驗,奧斯特實驗是指通電的導線周圍會存在磁場,我們把通電導線周圍擺上磁針,會發現在通電和斷電的過程中磁針會發生偏轉,如果你改變了電流的方向,磁針的偏轉方向也會發生變化,奧斯特實驗也是簡單易行的實驗,同時可以讓他把原有的電學知識跟現有的電學知識做一個連接,並且其中還用到磁針,讓他體會到電與磁有密切的聯繫。

電磁鐵的實驗,國小曾經做過,而且他還親手繞制過簡單的電磁鐵,所以在課程的講述中就不易多説。

把握好第一次,萬事開頭難,物理教師要把握好若干個第一次,第一次進課堂、第一節課、第一次作業、第一次考試、第一次講評、第一次進實驗室做學生實驗、第一次演示實驗、第一次表揚學生、第一次批評學生,學生從國小升入國中,他的理性思維還不是很強,第一次是好的開頭,也會讓學生對物理課有一個好的開始和感覺,而學生的興趣也許就從這些第一次中萌發出來,學生的興趣也許會被這若干個不太好的第一次所抹殺掉,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若干個第一次。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課程的學習沒有考試成績的壓力,而是最大限度的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學生的主要活動在課堂,國中物理各方面要求很高,要求提高、難度增大,我們要從一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研究問題的習慣、學習的習慣,教會他們如何學習的方法,倡導充分的預習、課上認真的聽講、大膽的質疑,系統培養物理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國小科學課到國中物理課的過度。

物理思維,我們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特點和思維規律的分析,從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中揭示出產生困難的具體原因及本質形式,從而為物理創新教學提供依據,也為教師具體處理教材、設計教學過程、選用教學方法提供根據、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在國小科學到國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過程中,應該除了知識銜接之外,還應該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銜接,有意的去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學習習慣,例如大多數學生習慣通過閲讀來再現物理情境和物理規律,這是他原有的認知,由於沒有畫圖分析問題,學生對於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刻,往往會弄錯情境、過程或者是狀態,遺漏條件、降低解決問題的正確率,畫圖分析問題能夠使學生腦、眼、手並用,能使物理情境、規律、條件、過程或狀態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是學生探究知識、解決問題的直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將物理情境構建成對應的物理模型圖,包括過程圖、狀態圖、示意圖等,將物理條件標註在圖形的相應位置,尋求因果關係,應用相應的物理知識解決相關的物理知識,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正確率,養成學生畫圖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要用圖講課、用圖解題、用圖答疑,提問題的習慣,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畫圖分析探究突出解答問題的層次和條理性,我們在講題、講課的過程中實際上有慢慢的、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這是其中一個例子,比如在講運動學的時候,我們可以畫類似的小人和小車,幫助學生分析物體運動的過程。

物理新舊知識的銜接,中學物理有其內在的邏輯系統及各部分的有機聯繫,教師在新課開始時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指明思維方向、自然過度,引出新知識,使新知識在原有學習基礎上合乎邏輯的展開,以達到承上啟下、温故知新。

我們在第一個問題中介紹了國小科學到國中物理的銜接,在這裏我們介紹第二個,物理新舊知識的銜接,雖然這一講的主題是物理中新舊知識的銜接,但這裏的新與舊,我個人認為包含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國小的舊和國中新的銜接,還有一個銜接應該是國中物理本身舊知識、新知識的銜接。

第一小點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在課上要創造物理情境,使學生親身獲得具體的直接經驗,得到鮮明的真實的感性材料,不能讓物理脱離生活,要讓學生真切感知物理就在身邊,要蒐集大量的信息介紹給學生,開拓他們的視野。第二小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一些錯誤的觀念,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串聯電路中開關位置不同會造成影響,滑輪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等。我們應當及時的利用實驗的方式糾正他們的錯誤觀念。第三強化知識網絡,我們應當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讓學習過程順理成章,讓學生把書越讀越薄,因此每介紹完一章知識,應當帶領學生總結出知識結構,讓他們清楚知識並非分割裂開,而是互相聯繫、互相依存的。

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獲得的,往往是一個個零散的知識點和各種處理問題的方法,如果沒有及時的進行歸納總結,很快就會忘得一乾二淨,更不用説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以獲得提高,這就像進房子取東西一樣,如果房裏物品擺放有序,自然容易記得東西存放在位置,存取比較方便,更使人賞心閲目,因此物理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良好習慣,歸納總結就是將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整理,將一個個零散的知識點,構成有機的物理知識怎,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脈絡體系,讓學生在整理中獲得鞏固和提高。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像我們如果講完了力的種類,我們在課堂上跟學生介紹的時候是分重力、彈力、摩擦力分節介紹的,但是當我們把三種力都介紹完之後,我們應該及時的給他一個知識的脈絡,讓他了解到這三種力都屬於力的分類中各節的內容,以及重力、彈力、摩擦力都介紹了什麼,這樣可以把幾頁甚至十幾頁的內容濃縮成一小塊,讓學生明確瞭解知識的脈絡和體系。

再比如講物質世界的時候,可能會花費相當的課時,介紹完之後學生會覺得講了很多知識點、講了很多相關內容以及公式計算,但是我們把相關內容介紹完之後,如果我們給他一個知識的脈絡,就會讓他知道知識點之間彼此的聯繫,以及每個知識點所包含的內容,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把書越讀越薄。

浙江的一位陳老師曾經建議,國中物理學習不妨做五化:知識結構網絡化、問題解決程序化、學習反思經常化、物理模型遷移化、方法學習顯性化,恰當有效的銜接將時分有助於提高國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關注銜接是我們對學生的負責,是物理教學中尋求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徑,我們今天這一講,主要是圍繞着物理教學中新舊知識的銜接而展開,當然這裏的新與舊包含了國小的舊、國中的新,包含了國中物理教學中真實的舊和真實的新。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