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學生關於孝心演講稿(精選3篇)

欄目: 國小生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94W

學生關於孝心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同學們,大—家—好!

中學生關於孝心演講稿(精選3篇)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心無價。

是誰教會了我們吖吖學語?

是誰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們?

又是誰將自己的年華飛逝換來了我們成長着的生命?

是父母!人們説: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瀰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後,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小心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説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

蘇轍曾説: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我們翻開歷史孝心的畫卷,有東漢時的黃香,在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牀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還有《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而今,還記得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嗎?田世國換腎救母,田世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愛已經堅如磐石。張尚昀被母求學的故事。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可是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着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為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愛„„這樣的事時常發生,不由得令人心憂。烏鴉能反哺,羔羊會跪乳,而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難道真的不如烏鴉,不如羔羊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卻能引發我們的深思。孝心,並非是長大後才有的責任,也並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奧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裏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麼簡單,可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裏滿載着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於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建築心中永恆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温暖的愛的陽光!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世間最應該感謝的莫過於母親。

我常常問:“我是怎樣來的呢?”“是媽媽生的。”“媽媽是怎樣來的呢?”“是媽媽的媽媽生的。”„„是呀,沒有母親,何來生命?

個人都有母親,每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是無私的。 母親以無畏的勇氣孕育生命,為了這個生命,母親付出的太多太多。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兒行千里母擔憂啊,而我們又能回報母親些什麼呢?

我們一天天長大,漸漸有所作為,而我們的母親卻新增了皺紋,滿頭的霜發。繁忙的你盡孝心了嗎?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在心底許下過孝的願望:

等我有錢了,我一定會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等我長大了,我要做父親的肩膀,幫他扛下整個世界„„

等我„„

可惜,我們錯了,我們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忘了“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懺悔!其實我們年邁的父母並不是要我們多少,只要我們常回家看看,就是對母親心靈的慰藉。

我變換了五心的順序,把孝心放在第一位,而把忠心放在第二位。並不是因為忠於祖國並不重要,而是基於“忠心是一種行動,一種思想,而孝心卻是一種本能”。

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將會有兩個人為我們的成長傾注畢生心血——父親和母親。

也許,我們過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淡忘甚至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幾乎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對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話不假,可是,父母何嘗不想在忙碌一天後,接過孩子遞過來的一杯熱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邊發現一張孩子留的温馨字條;再或者為孩子削個蘋果後,聽到一聲真誠的“謝謝”„„

有時,認真想想,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學校,得到同學細小的幫助,我會感激半天;在路上,一個陌生人衝我微微一笑,我會受寵若驚,報以同樣友善的微笑。可是,這一切若是放在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視若無睹„„“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父母就具有這樣的胸懷,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錯誤,他們依然愛你。

猛然間,我想起了畢淑敏的那篇《孝心無價》同學們,“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分„„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中學生關於孝心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雲霞漫卷,彤色染天,彩繡霓裳般的天幕中瀉下柔和的餘暈,裊娜的綠柳輕舞在柔柔的晚風中,我輕闔上門,信步前行。

“王叔叔,收攤啦。”剛一下樓,又見賣滷肉的王叔叔在低矮的車庫——他家的門口休息,一旁正是他的兒子。胖乎乎的小男孩正在給王叔叔洗腳。綠的腳盆裏一雙肉肉的小手笨拙卻輕柔地捏着一雙粗糲暗黃的大腳,兩隻小手好像兩隻勤勞的小蟲。胖男孩一邊捏腳一邊和爸爸笑眯眯地説着什麼,父子倆笑作一團……

“奶奶,我給你讀我們今天學的……”正路過街邊的小廣場,又見了納涼的李奶奶和她的小孫女。小姑娘騰騰地跑向奶奶,臉像個紅撲撲的小蘋果,李奶奶也一掃落寞的神情,蒼老的面龐也笑成的菊花,眼睛裏閃着快樂的光芒。“‘香九齡,能温席’這是今天老師教我們唸的,這是説有一個叫黃香的人,他很孝順,冬天給父親温席,夏天給父親打扇。奶奶,我也給你打扇好不好?”小姑娘脆脆的聲音銀鈴兒一般,李奶奶笑的更歡了。“好丫頭,你知道嗎?”除了黃香還有好多孝子的故事呢,奶奶今天給你講“卧冰求鯉”。“好呀好呀……”我聽着不覺微笑,一邊走,一邊還回想着小姑娘銀鈴兒般的聲音……

“媽,我寫完作業了,幫你收拾水果吧。”進小店,就看見女店主的兒子又在一邊幫忙,不過五六年級,挑撿水果,整理貨架麻利嫻熟,什麼活都搶着幹,生怕讓媽媽累着。“一斤葡萄,謝謝。”付錢出門,我卻忍不住回頭一看,正對上女店主欣慰的笑容,那抹微笑滿滿暖意,我心上也溢上柔情……

回到家,暮色愈沉,奶奶靜靜地坐在窗前,似在眺望雲影,我輕手輕地走到她身邊,蹭下喂她一枚葡萄。“鬼丫頭!”奶奶被唬了一跳,臉上裏埋怨,眼神裏卻滿是歡喜“我不過隨口説,你還真的去買了!”我抿嘴一笑,為奶奶捏起肩來……

窗外,雲霞漸散,似一條沒有邊際的小徑,延伸至街道廣場,延伸至無邊的遠方,依稀看見路旁的花木都著上温暖色彩,熠熠生輝——因那道上行人,皆攜孝心而行……

中學生關於孝心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老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順,一直是中華人民源遠流長的美德,它雖然經過上下五千年風雨的磨鍊,卻仍顯得光彩奪目。作為新一代祖國的花朵我們更應該時時刻刻把孝銘記在心中,做個孝順的人。

古今中外,有許多孝子。《三字經》中有句話叫“香九齡,能温席,”就講了九歲的小黃香孝敬父母的事,正是因為一件孝事,小黃香就被人們傳頌至今,成了家喻户曉的好榜樣。你看,孝是多麼重要呀!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勝古人。”在現代,我們身邊也多多少少有着一些孝順的人,我的表姐就是這樣的人。

因為我的小姑體弱多病,所以表姐經常幫她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當表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同齡孩子做不了的做飯、洗衣服、拖地、打掃衞生等各種各樣的重體力活,左鄰右舍對她可是讚不絕口!有一次,小姑生病了,小姑爺不在家,表姐就用她瘦弱的身子半背半扶地揹着小姑來到幾裏外的醫院。雖然汗水已經浸濕她的衣衫,但她還是以頑強的毅力到達了醫院,這就是愛的力量呀!看到小姑的病情有所好轉,表姐的嘴角才泛起了甜蜜的微笑。

生活中,孝順父母的人有很多,但不孝順父母的人也不少。他們非但不孝順父母,還要父母去孝順他們,他們卻還以為這是天經地義的,父母就要為他們做牛做馬一輩子。他們只要自己快活,卻把父母置之度外。這樣的人,父母生他養他還有什麼用,他們可曾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他們養大的艱辛呀?

讓我們把孝心銘記心中,將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