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6週年心得體會(精選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9W

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6週年心得體會 篇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今年是紀念紅軍長征86週年,我有幸聽了教育系小教1602班所開展的以“紅軍閃閃放光彩”為主題的主題班會。

大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6週年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在會中同學們都談了談他們對長征都有自己的感觸和理解,長征,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從漫漫征途中走過來的老一輩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它不僅載入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史冊,在世界史中,它同樣也是永遠不可忘記的。

80年前,經過兩年多的殊死征程,分別展現了紅軍告別瑞金、慘烈的湘江戰役、迎來新的歷史轉折點的遵義會議、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歷經千辛萬苦,縱橫馳騁10多個省,血戰近600多次,行程數萬裏,終於勝利抵達陝甘蘇區,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曆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已經一往不復,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長征故事流傳至今,為人傳頌,它們刻下了長征者鏗鏘的足音,矗立起長征者英勇的雕像;

這次的團會我們最先看到的是開學第一課中紅軍戰士秦華禮老先生為我們講述了他的長征至路,我們敬愛的紅軍戰士,他們為了心中永存的信念,最終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

在這次團會中我有幸聽到他們朗誦了《長征頌》以及聽到了他們唱出了《十送紅軍》這首歌,更讓我深刻的認識到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我很感謝給我這次機會讓我聽到了這次團會,同時感謝紅軍戰士門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恆的長征精神!

大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6週年心得體會 篇2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斯諾關於長征的長篇紀實報道,在宣傳長征這一主題作品中影響深遠。美國總統羅斯福看後曾邀請斯諾到白宮詢問“他們到底是些什麼樣的人”。1975年,基辛格訪華時稱這是一次“人類意志極限挑戰”的英雄行動。曾任越共鄧春區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長征”。八十年前的長征,是何等魅力讓人如此“着迷”?

八十年,彈指一揮間。曾經的小米加步槍如今已經乘風破浪,揚帆起航,圓夢中華。翻開80年曆史厚重的扉頁,我們竟然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翻的太快,容易讓我們錯失太多的美好;翻的太慢,又容易讓我們淚流滿面。

八十年,每幕重千鈞。一首“紅軍不怕遠征難”是何等的豪邁與慷慨,從瑞金出發劍指陝甘。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犧牲營以上幹部多達430人,平均年齡不到86歲,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是何等的悲壯慘烈。

八十年,精神不褪色。冰冷的鐵索橋,搶了過來;杳無人煙的大草地,爬了過去;高聳入雲的夾金山,站了上去。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是何等的豪情萬丈。

兩年時間,行程兩萬五千裏,冒槍彈、爬雪山、過草地、啃樹皮。紅二方面軍八萬六千多人出發,到達陝北會師時剩下近八千人,這是怎樣的烈獄。

何以為之?是忠於信仰的絕決,是永不言棄的果敢,是心中有民的真情,是捨己為人的無畏,是從骨子裏生出的長征精神。如果沒有這些,這一中國人書寫的人類歷史上的壯舉斷然無法實現。

這精神,鑄就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蹟。從秋天的瑞金堅毅的走來,到秋天的陝北鏗鏘的結束。毛主席曾言“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而告終。”

這精神,根植築夢中華的精神序曲。她像是胎體的血脈深深的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身體裏;她像踏石之後留下的烙印永遠在封存在中華民族燦爛恢宏的史冊中。即使沒有經過烽火連天時的刀光劍影你我,通過墨香的書本、泛黃的照片、劣質的影像也能被共產黨人用生命寫就的奇蹟,用信仰凝聚的力量所感染,所感動,所感召。

何為長征精神?不是革命成功後的功勛簡歷,不是歷史書中的寥寥數字,不是冰冷的名字後面那模糊的故事。那是共產黨人百折不撓的豪邁氣魄,是眾志成城的家國情懷,是不勝不休的革命信仰。這精神有穿透歲月的“魔力”,能夠帶領一代代中華兒女“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從長征邁向“新的長征”。

長征,是一首豪邁、壯闊、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是一首團結、拼搏、不畏艱難的發展協奏曲。長征,是一首高昂、奮進、走向未來的追夢進行曲。

長征,那是一段可歌可頌的歷程,更是一座永遠不朽的豐碑,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之魂。翻閲這段“苦難輝煌”的歷史,追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始終堅守的信念追求。

長征,是史詩般的無限榮光,是不能忘卻的英雄記憶,是中華民族追夢、築夢、圓滿的強大精神動力。

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早已騰飛,社會全面發展,科技突飛猛進,人民生活越發富足,早已不是八十年前的模樣。但是金沙江畔、瀘定橋上的“氣質”永存,這就是矢志不渝繼承的長征精神,這就是不能忘卻的精神初心。

仰望星空,我們追憶先烈英魂,傳承先輩精神;腳踏實地,我們砥礪前行永向前,追夢不停歇。不忘初心才能行遠行穩,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不斷強調 “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

30年改革開放不斷刷新的“中國奇蹟”,13億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中國故事”,奧運夢、世博夢、飛天夢……靠什麼寫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二的法門。這其中偉大的長征精神是初心的應有之義和共產黨人拼搏奮鬥特質在當下的再現。

那是一段波瀾壯闊,刻骨銘心的歲月;那是一種穿透歷史,照耀未來的精神。八十年歲月的年輪已經斑駁模糊,但是戰火硝煙留下的悲愴凱歌依舊在耳畔迴盪,那是長在中華兒女骨髓深處的長征情懷和長征精神。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長征途中毛澤東主席常用莊子的名言激勵紅軍戰士。7月18日,在寧夏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並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意味深長説道,這次專程來這裏,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長征永遠在路上。

大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6週年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9月29日,我們在明理樓c301參加了教育系國小教育1602本科班,關於“紀念長征勝利86週年”的主題團會。

在星期二下午在老師那裏接到任務,然後安排下去,到最後主題團會的成功召開,他們用了一天的時間來組織這場團會,而這場團會不僅僅成功召開,給我們學生幹部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二萬五千里長徵,留下的不僅僅是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更留下了長征精神,給後世的人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我們九零後的這一代人影響更是巨大的。

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沒有經歷戰爭時期的艱苦生活,也缺少革命先烈的堅持勇敢,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沒有那種堅持的信念,也缺少堅持的勇氣,而長征精神像我們的指路標,指引不成熟的我們漸漸走向成熟。作為學生幹部的我們,身上也有很多這樣或那樣的陋習,而長征精神中的堅持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的,除此之外“團結”“吃苦耐勞”等一系列長征精神都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

作為一名師範生,我認為我不僅僅要學習好課本上的知識,更多的要學習在以後的工作中如何面對困難,以及如何解決困難,以及如何去堅持我所堅守的信念,在紙醉金迷的社會中堅守自己的本心,牢記自己的責任。

長征精神帶給了我們一筆歷史的財富,也帶給我們一筆精神上的財富,他會指引我們越走越遠,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