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8W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1

10月13日,“訓”主題教學評比,邱翠麗老師執教《頤和園》,無論是課題《頤和園》中“頤”字的書寫講解,還是“頤和”兩字的釋義補充,亦是課文主要內容梳理,或是總分總結構的把握,都讓聽課者感受到教師立足學生、深研教材、紮實有效的教學精神。特別是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教學,更是將教學深深扎入文章的字裏行間,讓聽者為其“紮實、有序、有效”的教學而受益匪淺!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一、感受長廊之“長”。

讀第二自然段,長廊之“長”是長廊給學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教師是這樣引導的——你是從哪裏看出啦的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告訴學生,這是通過列數字的方法讓大家感受的,並且隨機補充: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紀錄!這一材料的補充,讓學生突破課文數字的侷限,在與其他事物的對比中,感受到長廊之長。接着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一眼望不到頭,七百多米長,273間”讀出自豪感。在體會七百多米時,教師告訴學生一間教師8米長,那麼這條長廊有91間左右教室長度,真是“一樣望不到頭”。這個環節,教師通過數字換算、資料補充、感悟朗讀,帶領着學生從理性和感性兩個層次感受到了長廊之“長”!

二、感受長廊之“美”。

體會長廊之“美”,教師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個句子,教師是這樣一步步引導的——

1、在圖上指出“橫”、“檻”的位置;

2、畫多,沒有重複,補充橫檻上的圖片,補充這些圖片的相關資料。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想説的吧?(這個環節,教師在引導學生看這些色彩鮮豔,形式多樣的畫後,這些精美的畫已經深深印在孩子們心上)

3、引導朗讀這個句子;

4、這些畫師畫在紙上嗎?橫檻的材料是什麼,你想到了什麼?(長廊展示給孩子們的不僅是它呈現的美麗,還有勞動人民智慧體現)

三、體會描寫之“序”。

“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這個句子寫出了長廊兩邊的美景,教師是這樣引導的——

1、請一位同學讀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2、你走在這樣的長廊上,微風習習,鳥語花香,你有什麼感受?

3、老師還要請你們再讀一讀,聽老師引導——向前看(生讀),向上看(生讀),想兩邊看(生讀),教師問: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多多角度去看,長廊都是多姿多彩的。

師:正如你們所説,作者在描寫長廊的時候是有順序的。我們也學着這樣的描寫順序,寫寫橫檻上的一幅畫。(寫這幅畫時,教師以引導學生運用總分總的方法,又將全文結構在練筆中操練運用)

課堂上,教師的引導步步為營,層層深入,課堂有序而高效!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2

張振濤老師執教的《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着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景色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和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二是瞭解並學習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敍、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製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製作課件時我考慮到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如果讓學生圍繞着一個問題“你最想在哪裏攝影留念?”來學習的話,課件的出示就不好掌握,經過再三考慮,我最終決定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來學習。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方法雖然使得教學流程清晰,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並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點播這美麗畫卷的創造者,使學生感受到勞動人們的偉大,受到情感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薰陶,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平鋪直敍,在理清順序之後,以朗讀為主要手段,充分調動學生,以讀句子、説詞語、談感受來學習頤和園的美,整個教學思路設計得比較清晰,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對學生的語言訓練,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在學生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時,適時引導學生。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鬆,所以許多的亮點都捨去了。本課的寫作很有特點,在學生知道本課是按照地點的轉移,長廊——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頂——昆明湖。學習它的寫法,如果能進行一次小練筆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寫遊記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遺憾的是這次小練筆沒有時間進行。

從這一課的教學中,發現的不足很多,但正是有了這些問題,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雖然説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3

3月14—15日,我有幸參加了在乳山海陽所鎮中心學校進行的威海市國小美術優質課評比暨觀摩會。在這短短兩天的時間裏,我認真觀摩了十一位優秀教師的課,他們的課堂教學風格各有千秋,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着美術課堂教學,聆聽不同年級的課,收穫頗多,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善於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題,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應該是主動地參與美術課堂,

在動手過程中體驗美術的樂趣。文登市文峯國小的王常青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下冊《雙胞胎》一課,整堂課下來給人一種酣暢淋漓,自然無比的感受。首先王常青老師給人的印象是十分親切和隨和的,她與學生的互動中,首先讓學生上台嘗試用對印的方式來製作小獅子“雙胞胎”,當學生鬆開手打開作品後,呈現出來的畫面美得連坐在底下聽課的老師都驚訝了,何況是學生呢。成功的激發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課堂當中。在隨後的動手製作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小男孩和他的作品。他沉默寡言,整堂課沒有舉手的動作,但是王老師細心的發現了他的作品,並高高的舉起,説:“我剛才巡視同學們的作品,這位同學的方法讓我眼前一亮,你能説説你是採用哪種方法來表現雙胞胎嗎?”男孩羞澀的回答,迎來了老師和他的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我相信這堂課會是這位男孩難忘的一課,因其在美術課堂上體會到了另一種愛。

二、美術要貼近生活

美術源自生活,又美化着生活,美術提高了人的審美能力,所以在美術中需要構建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情景,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學會將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體會到美術就在自己身邊。乳山海陽所中心學校的王洪軍老師講的《大乳山旅遊節》就是將自己的家鄉乳山作為向世界展示和宣傳的例子。王洪軍老師帶領學生欣賞乳山的著名景點,琉璃雙塔、椰林沙灘、藥師佛塔,大乳山。。。這些都是孩子們走出家門就能見到的景色,但是展示在這麼多客人的面前,孩子們的臉上不禁流露出自豪的神情,回答問題的聲音都是亮亮的,自然而然地孩子們呈現出的作品中都透露着濃濃的戀鄉之情。王洪軍老師將身邊的美帶給了孩子,成功的將美術知識帶到了孩子們的生活當中。

三、有效的評價

這次聽課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首先老師們的評價都是客觀公正的,不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教師的評價語言豐富,不再是單一的“你真棒”,“你真聰明”而是採用多元化評價,顧及到每位學生對美術的個性化理解,讓學生在自我肯定中獲取自信。正如新課標的核心理念説到: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及人格養成。作為新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起到指引、提高的作用。

兩天的聽課學習很快的結束了,但各位老師在講台上的風采還依然在腦海中盤桓,通過聽課也讓我反思到我在教學中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努力做到築夢踏實,不斷豐富自己內涵,提高教學素養,上出精彩的每一課。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4

10月15至19日,景東縣進修學校組織我們第四期骨幹教師到縣小、民小聽課。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這些教師教學根本功紮實,駕馭課堂力量很強,具有敏捷機靈的應變力量。課堂上,這些教師擅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了傳授學問與培育力量的有機結合。

如:x教師教學的二年級語文《我要的是葫蘆》,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情趣。針對課文特點和低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動身,敬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主動參加教學,在學習中溝通,在溝通中學會方法。他堅持做到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遵循自主、合作、開放的教學理念。再如:謝明媚教師上的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熟悉》謝教師很好的利用了教材所供應的素材,並依據實際狀況進展適當地處理,採納讓學生看圖説圖意;提問題列式;觀看溝通等教學組織形式,較好的表達了教學的民主性,充分表達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學生遇到困難時進展適當地點撥,表達了教師的組織者、指導者地位,另外還有意創設了教學情境。

練習中還設計了一些開放題,使學生進一步的明確乘法與加法的聯繫,以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熟悉。比方,依據算式把12根小棒分一分的小嬉戲,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説一説等題。又如:王的翠教師教學的'《比的根本性質》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學語言的精確性、嚴密性,無可挑剔,對學生的啟發、點撥恰到好處,與學生的溝通親切自然,駕馭課堂的力量讓人佩服。儘管是一堂舊教材的課,但在沈教師設計的課堂中,卻讓人欣喜的發覺新的課程標準中的新理念,為舊教材與新理念的有機結合作了一個很好的典範作用下面就這節課談談自己的體會下面就這節課談談自己的體會。聽了這些教師的課,再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覺得我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與學生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同學生溝通,讓學生的身心愉悦,以飽滿的熱忱,亢奮的鬥志投入新授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每位教師上課前都與學生溝通教材以外的話題,比方:你知道教師叫什麼,你瞭解教師多少等話題,以示緩解學生的緊急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的思索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二、結合教材,創設有效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效勞

每一位上課的教師都能依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佈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動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溝通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進展,表達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學習方式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佈滿着很多數學學問,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親密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覺數學的願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閲歷,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識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比多少的解決問題》時,有的教師用到了姚明的高度,《相遇問題》利用學生喜愛的動畫片入手,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在生疏,不在枯燥,表達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教師與學生真實的溝通,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教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潔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供應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教師不斷鼓舞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究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思索和發表意見的時機,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僕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展有效的引導,充分表達“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僕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的教學理念。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大開眼界,領會了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風采,學海無涯,教無定法,教學是件費腦子的事,上課更是一門藝術,我們應當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一路反思,一路教學,一路前進!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5

縱觀整節課,無論是教師後教環節的循循善誘還是學生自學環節的激烈討論都恰到好處,學習氣氛濃烈,可以説聽這樣一節課是一種享受。

一、楊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學生也總是學習熱情高漲

只有充滿激情才能喚起孩子們內心的共鳴,才能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課變得生動而有趣,變得有滋有味。

二、教師教學環節銜接得當,教學語言乾脆利落

特別是導入環節的設計十分巧妙,兩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學生直接進行口算,然後相繼出示兩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出課題,既使得導入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又注重了新舊知識的銜接,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三、學習目標確定準確

可謂是既精準又簡潔,簡簡單單8個字——掌握方法,正確計算,就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顯現出來。

四、自學指導設計準確

做到了有內容,有方法,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學多長時間,為學生的自學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自學指導是學生學習的導航標,正確合理的自學指導能使學生的自學變得更加輕鬆更加有的放矢。特別是教師心思縝密,把自學過程中重要的字詞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出來,既醒目又能為學生的自學起到點撥的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法可依,有法可行。

五、建議

1、學習目標的出示時教師應對學生做以簡潔明瞭的詮釋。

雖然學習目標以精簡為主,但教師的適時解釋能使學生對於本節課的學習方向更為明確。所以我想教師何不妨浪費半分鐘的時間對學習目標做簡要的詮釋。

2、後教環節對於學生的放手力度不夠。

學生自學檢測後雖然能及時的發現學生自學中的問題,但是出於對學困生的關注,不敢相信學生,以至於頻頻的講解,頻頻引導。

3、合理整合時間。

本節課的後續練習部分處理的過於浮躁,如果能合理整合時間,相信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6

語文優質課評選活動在我校設立了分會場,我有幸親臨現場參加了這次活動,對於這次難得的機會我格外珍惜。我聽了幾節課,但對於仍在語文教學路上摸索的我而言,每節課都給了我很大的震動,也讓我收穫很多。

我看到參賽的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着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置身於會場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下面我把自己此次聽課的收穫彙報如下:值得學習的亮點:

1、課前互動小活動。用來調動學生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拉近師生間的關係。

2、教師教態自然大方,語氣有很強的親和力,不急不躁。

3備課資料豐富翔實,課件實用性強。

4、書寫規範美觀,板書設計美觀

5、教師語言組織能力強。導語、過渡語、結語的設計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情感,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研讀文本,自然地銜接教學的知識板塊,也能靈活對學生的課堂活動效果作出指導性的評價。

6、注重語文朗讀,課堂書聲琅琅。

好文章是用來讀的,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朗讀是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徑。雖然參賽語文老師普通話不是個個都標準,音質也並非個個都優美,但他們卻讀得很投入,讀得很感人。

7、注重合作探究式學習,體現以“學”為主。教學設計貼近學生,側重學生對文本的真實體驗和感受。想辦法讓學生去觸及文本,並不斷引導學生從文字中體會感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你能讀一讀嗎?”“你讀出了什麼?”“請你帶着這種理解讀一讀”“我們大家一起讀一下”這樣的評價細節隨處可見。

反思自己的教學,今後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做個有心人,平時要多讀書、多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尤其是知識方面的積累和課堂語言的錘鍊。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師自己的業務素養提高了,才會創出實效的教學方法來。

2、要在備課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對文本真的有自己的認識和感受,然後再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相應的教學重點和教學方式方法。

3、從教學內容總體出發確定好每節課的具體的三維教學目標,真正明確每節課的知識的、能力的、情感的三方面的目標。再精心確定每個環節的具體任務目標,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方法。

4、注意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多媒體使用要合理恰當。

5、教書、育人為先,教師要目中有人,時時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及時培優扶差,讓所有的學生始終在進步的狀態中。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也保證成績的重要渠道。

總之,這次聽課活動,不僅是享受,也是一種提高,不光是聽課,也是在發現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學,在教學中成長,今後我會用自己的行動做更好的詮釋。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7

我有幸去佛山三水聽了“廣東省第九屆國小數學優質課評比活動”, 看到參賽的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着數學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置身於會場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但由於學到很多知識,心情卻很高興。現在就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我感受最深的是選手們基本功都很紮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都很強,理論水平較高。每一位教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堂追求花樣,華而不實。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瞭解學生的起點,直面學生的教學現實。

每一位老師都能讓學生獨立的去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稍複雜的問題,都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老師都能耐心的去啟發引導,突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理念。但個人總體覺得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師説的嫌多,引導得也太多。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切的體會到新課程下的數學課堂更應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戰性,充滿生機和活力,湧動生活的靈性,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斷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和促進學生主動探索,敢於實踐,善於發現。參加這次活動雖然説不能立刻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但至少在觀念上我感覺對自己是一次衝擊,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在將來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8

一、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聽課中看到老師們獨特的教學設計,簡潔、高效的課件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教學。

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自由暢談,談談自己的想法、解題思路。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積極參與。每一位老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滿堂灌,追求花樣,華而不實。講課的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瞭解學生的起點,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來獲取新知的。他們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學習。

三、講課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都很新,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新課標下學生的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注重了學習的過程性和實際效果。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間合作交流下進行教學的。在這次展示課活動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師都體現到了這一點。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而是學生在課堂中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四、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實驗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模式。特別注重學生預習的重要性,他們的每節課都有精心的備課,設計高效的導學稿,老師上課前發下導學稿,學生自主完成預習部分,然後學生討論導學與探究部分,學生上台展示討論成果,老師給出評價,學生個人加分、小組加分。積極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之後學生當堂背誦本節課的知識點,最後一個教學模式是固學與拓展,學生利用本節新授知識完成有關測試題目,達到了高效的教學目標。

在這次聽課活動中,還有很多是值得我學習的。聯繫到自己,結合楊村中學的實際情況,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以他們為榜樣,轉變教育思想、轉變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方法。積極思考,精心設計,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考慮,上出有價值、有質量的課來。同時,在教學中,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學習實驗中學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學習他們對細微之處處理的獨具匠心,學習他們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底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學,真正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爭取成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讓學生、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9

感受一: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只有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才能得出認知的理念。

感受二: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敢於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感受三:每節課都展示了《新課標》的新理念。通過一天的聽課學習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新的認識,即教師重視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注意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呈現方式豐富多彩,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學生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重視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10

xx老師執教的《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着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景色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和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二是瞭解並學習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敍、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製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製作課件時我考慮到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如果讓學生圍繞着一個問題“你最想在哪裏攝影留念?”來學習的話,課件的出示就不好掌握,經過再三考慮,我最終決定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來學習。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方法雖然使得教學流程清晰,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並受到思想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點播這美麗畫卷的創造者,使學生感受到勞動人們的偉大,受到情感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薰陶,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平鋪直敍,在理清順序之後,以朗讀為主要手段,充分調動學生,以讀句子、説詞語、談感受來學習頤和園的美,整個教學思路設計得比較清晰,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對學生的語言訓練,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在學生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時,適時引導學生。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鬆,所以許多的亮點都捨去了。本課的寫作很有特點,在學生知道本課是按照地點的轉移,長廊——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頂——昆明湖。學習它的寫法,如果能進行一次小練筆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寫遊記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遺憾的是這次小練筆沒有時間進行。

從這一課的教學中,發現的不足很多,但正是有了這些問題,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雖然説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11

一、同類學科,取精去糟

值得慶幸的是,前三節課竟是對口的數學課,三個不同的課題,三種不同的課型,展示出不同的教學設計和獨特的教學風格。首次登台的是來自河口國小的xx老師,她執教的是二年級下冊的《推理》,對於低年級小朋友來説,確實是既抽象又難於表達,但由於老師的巧妙設計,課堂效果極佳。全課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小動物作客”為主線貫穿始終,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一、猜謎遊戲,引入推理;二、認識客人,初探推理;三、瞭解客人,再探推理;四、幫助客人,運用推理。以上環節層層相扣,知識點由易到難,既符合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探究新知。我暗自佩服教師的高明之舉,若無斟酌之思,哪來成功之舉!

第二節閃亮登場的是xx市十一小——執教的《繪製家鄉輪廓圖》,課始呈現的家鄉美景圖是:三清山的秀女峯,婺源的篁嶺和萬年的神農宮,吸引在座的眼球,它們都是我們江西上饒的風貌,順勢引入課題。在繪製家鄉輪廓圖的探究活動中,教師大膽放手,每個環節只用簡要語言或重點語言作温馨提示,讓學生親身經歷以下四個過程:初繪,根據南北東西數據;二繪、對比周長數據;三繪、對比面積數據;四繪、完善具體數量。歷經四次繪製,四次修改,一副副精美的大作展現給每個觀眾,無不拍手稱歎!課後結語“詩山文水,上乘富饒”更高境界地襯托出對家鄉熱愛之情!

接下來的是一節幾何課,由xx縣xx國小xx老師執教,課題是《三角形的內角和》,對於這個熟悉的課題,曾見過多種教法和學法,但我也很期待巢老師的精彩演繹,本課的主要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主動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巢老師引導學生採用測量法、摺疊法、撕拼法等尋找答案,驗證結論。這樣學生的知識生成不再是老師生硬的灌輸,而是經歷了“大膽猜想——動手操作——驗證概括”的活動過程,自然印象深刻,後起的應用以進入“智慧島”參與四次挑戰作為鞏固練習,也遵循了由易到難,拾級而上的教學規律。

二、精彩點評,醍醐灌頂

人無完人,課亦未能盡善盡美,再精彩的課堂都有瑕疵,正所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市教研室數學教研員吳老師對本次獲獎的國小數學課例作了中肯的點評,其主要亮點有:一、創設愛國情境,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二、創建和諧的氛圍,注重民主合作交流;三、講究公正,促進正直人格的形成;四、倡導文明友善,重視文明禮儀的形成。同時也指出了有待思考的問題與建議:1、教學設計要合理有效,緊扣學情;2、關注課堂的現場生成,扶放有度;3、評價語言要豐富多樣,有激勵性;4、關注數學文化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本人聽後如同醍醐灌頂,感觸頗深,這不正是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嗎?

三、異類學科,求同存異

隨後,我們還聽了一節《去遠方——首都北京之旅》的綜合實踐課,可能是初次接觸的緣故,我覺得既新鮮又好奇,原來實踐課是這麼上的呀!課前的充分準備可少不了,收集相關數據和材料才是實踐探究的前提保障,在聆聽與觀摩中我受益匪淺。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卻是英語課,儘管自己是個門外漢,卻聽到那般如痴如醉,伴隨着優美的樂聲,教師標準悦耳的發音和孩子們的互動是那麼的和諧生動,這哪是課堂?分明是一場有趣的活動,置身此境,陶醉其中。倘若我能變年輕,真想衝動地當一回英語教師。

這是一次短暫的旅程,也是一次愉悦的學習,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新的認知衝突,不應固步自封,墨守成規,理應學會取捨,大膽放手嘗試,只有充分相信學生,才會有意想不到的奇蹟出現。我願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石,納百家之長,走出自己的風采!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12

為了加強同學科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學習,本學期,縣教研室在20xx年4月主持了一次全縣各科優質示範課觀摩聽課活動。我有幸於20xx年4月25日在金沙二中參加了國中生物學科的聽課活動,受到了許多啟發,也引發了我許多思索,現在聯繫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説一説我這次聽課的心得和體會:

一、在新課改這個環境下,如何理解新課標,如何組織教學,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問題。

袁老師的教學,形式上很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開展了大量的自主探究學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良好;以鼓勵為主,不打擊批評學生,注重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等。但一堂課下來,學生連課後習題一(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各自的功能,此乃本節課的重點)都不能作答,不知算不算成功。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是含混、模糊的,如何運用新課標的理念去指導自己平時的教學,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還沒有融會貫通。要麼流於形式,要麼太傳統化失去新意。當然,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但不管是閃光點還是不如人意的地方,都是有價值的。閃光點我要學習,不如人意的地方,也是在以另一個方式提醒我:平時上課中我是否也有相同的缺陷?

二、如何深度挖掘教材。

新課標提出:科學知識應該緊密聯繫生活。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課前充分備課、認真鑽研教材,這是保證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重要前提。有些時候,我對教材的把握還不夠,知識還沒有真正的落實。在這點上,本次聽課給了我同樣的感受。例如:關於生物角色的分類,課本上講得很籠統,特別是關於消費者的講解,若能用我們平時的購物消費與之進行比擬,那效果會更好。袁老師的教學內容,有些依賴於教材內容,不利於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雖然,國中生物只要求學生獲得基本的科學素養,不需要加深和拓展,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本節課的內容只依賴於教材,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生態系統中各角色的定位,以致於學生不能作答課後之習題。若袁老師在講解時把課後習題3-人在生態系統中的定位、習題5-自養型細菌在生態系統中的定位作為討論題,讓學生充分討論,將更利於學生理解與掌握。)各位老師在備課時對各環節都要經過再三推敲的,只有對教材相當熟悉,對所教的知識做到了然於心,才能在課堂上達到應有的目標;只有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只有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三、不斷改進教態、錘鍊語言。

聽課活動不一定是在自己的班級上,我們所面對的是國中學生,讓他們聽講,那麼我們的教態、我們的語言就要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改進教態、錘鍊語言,用簡潔、準確、清晰的話語把問題講清楚。這一點袁老師做得非常好。

以人為鏡,能夠體察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聽課已經結束了,但是我的工作還在繼續,我的努力不能停止,通過聽課,學習別人的長處,通過聽課,反思自己,才能不斷進步。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13

國中化學優質課,我非常有幸聆聽了全體教師的教學活動。參賽選手的激烈的比拼和專家們精彩的點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很想和同仁們一起交流。

一、感慨優質課的精彩

説真的,一天半聽下來感覺一點都不累,課中高潮迭起,令我們觀摩者心曠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餐。總體的特點有:

1.新課導入各有千秋

俗話説:“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場白為教學任務的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儘管各位老師的開場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師的開場白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導入新課應新穎別緻、親切自然、切合主題、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

①複習導入:如從瞭解學生對水的淨化引到活性炭的作用而進入主題。

②詩歌朗誦導入:如師生共同朗誦引入《分子和原子》,讓聽課者感到親切自然,另有用鄭板橋的竹子引入《竹子裏的奧祕》等。

③圖片導入:上課鈴響,老師首先向同學們展示了各個圖片,由此導入新課。琳琅滿目的美麗圖片把同學們一下子帶入了異彩紛呈的化學世界之中來。

④實驗導入:用酒精燈的點燃與熄滅引入課題《燃燒與滅火》,生活中聞到桂花香引入《分子和原子》等。

⑤歌曲導入:未上課之前,幾乎每位老師都用多媒體播放音樂,優美動聽的歌曲把聽課者都帶入了一種美妙的境界之中。這種方式在給聽課者帶來音樂享受的同時,自然地導出了新課。

2.探究活動實實在在

科學探究既是教學內容也是學習方式,這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9節課中的科學探究真可謂本次活動中的一大亮點:探究主題廣泛,概念、定律、原理、生活知識都成了探究的載體;探究形式多樣,有實驗、討論、尋找規律等;探究活動實在,每一個活動都是形成知識和能力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不象是為了渲染氣氛,貪圖熱鬧的秀場。

3.多媒體應用恰到好處

多媒體的最大優勢就是可達到直觀,高效,生動有趣的效果。從上課教師的表演中,我們真正感受到的選手們多媒體使用的那種絕佳的效果;如《竹子裏的奧祕》,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獨有音頻、視頻效果,巧妙插入動畫、新聞的片斷,起到獨到的教學效果,如《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和《愛護水資源》這樣的例子每一課都有。另外實物投影的配合增加了演示試驗的效果,讓學生看着更真切,如《水的組成》。

4.我的課堂我做主

教學過程其實是師生交往的'過程。9節課明顯以學生活動為主,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為學生創設思維空間、思維的範圍、思維的時間,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有些教師的語言幽默時尚,有些教師的聲音優美動聽,在和諧、熱烈、親切、活躍的氣氛中一節課就悄悄結束了。有的教師在下課時還不忘把課堂作為逃生演練場,讓學生在課堂上了學會逃生本領。

5.實驗中頗有創新

在9節課中多數老師做的實驗都有一定的創新,讓學生的知識儘可能得到增長。例如磷的燃燒實驗的改進和課本完全不一樣,一個實驗引出一個結論,而且還防止了環境污染。電解水實驗中氫氣的檢驗和氫氣性質的實驗和課本也不一樣,把實驗現象一下子變得直觀明瞭,學生也容易掌握。

總之,課程設計的嚴謹;知識過渡和銜接的自然;課題引入的新穎與巧妙;實驗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師生的真切互動和溝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難用幾句話能説清楚。

二、感受課改形勢的改變

教育專家總結了現在的教學形勢。強調這次評比的目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們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學習的心態和研究的視角來觀摩課。新的形勢下應關注:

1、體現新課程目標、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2、創造性使用教科書(用教科書教)。

3、建設新型的課堂文化:民主、平等、科學、對話、協商。

4、密切聯繫實際:生活、學習、社會發展。

5、課堂的生成性(上課時出現的意外問題)。

6、以科學探究為突破口:多元化學習方式。

7、師生互動。

8、課堂情景。

9、個體差異。

10、促進學習的多元化。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14

在濮陽市第一實驗國小,我有幸參加了濮陽市國小語文優質課賽課活動,學到了不少東西,深感不虛此行。現將聽課活動的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回顧教師們的優秀課堂,我們可以看到每位老師的特點。有的老師擅長設計各種活動環節提高課堂氣氛,有的老師本着有利於寫作的目的教大家寫作方法,有的老師課堂語言幽默風趣,給人好感,有的老師課堂緊湊、主題突出,還有的老師激情飽滿,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也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佩服他們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不僅完成課堂教學的設計,還配有畫面優美的課件教學。我覺得先不論學生的配合與否,光從老師身上我們就能感受到語文的多樣和精彩。

1、紮實的基本功遊刃於課堂,同時老師們具有優美圓潤的音色,親切大方的教態,靈活的教學機智,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2、豐富的教學語言激情於課堂。教學語言的確是一門值得我們潛心研究的藝術,運用得恰到好處的教學語言能把學生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如於呂曉燕老師執教的《宋慶齡》一課,她的聲音時而低沉,時而激昂,時而鏗鏘有力,讓我們感受了宋慶齡大山一般深沉的人格。她的語言震撼了大家,使教師、學生、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很多聽課老師的眼裏都噙滿了淚水。

3、教材處理獨具匠心,設計巧妙。可以説良好的教學設計是一堂課精彩與否的關鍵之一,老師都能抓住文本中的關鍵點(關鍵詞句、關鍵問題)來展開,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以重點段引導學生讀書、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得。如《畫風》這堂課就抓住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讓我在欣賞別人課堂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藴和業務水平。爭取成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讓學生、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

關於優質課《頤和園》聽課心得體會 篇15

10月日我有幸在x參加了x市國小語文優質課聽課活動,本次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講課老師並非提前打造雕刻好一節精彩課堂來呈現,而是僅提前一天抽籤決定講課的內容,而講課內容並不一定是自己所教的內容,我不禁為老師們捏一把汗,要想把課講好,那真得需要老師的文學修養,文化底藴,以及平時的`教學功底了。

何為好課?這也是困擾我多年的問題?以往經常聽完一節課,老師動情地朗讀,天衣無縫的過渡語,以及學生課堂上的出色表現,總讓我驚歎不已,這樣的課真的太精彩了。

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每個人心中的標準也在不斷變化,尤其在這次聽課活動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卻是: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從教學效果這方面來説,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標準應該是學生的成長曆程是否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主要評價標準之一,學生的精彩表現不僅僅停留在外表的流暢,而轉為實實在在的由內而外的成長,由最初的不懂不明白轉為完全領悟,師生所展現的是真實的生態課堂。

在聽課當中,給我印最深的是來自x縣實驗學校的王老師,以前我們在同一所學校任教,她給我的印象是做事認真、好學,也是我最佩服的一位老師,在她身上總能尋找到讓人前進的動力,總是給人很陽光的感覺,在教學中她更是積極上進,謙虛好學,今天再來聽她的課,我的觸動頗深,在她的課堂中,她總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她能彎下身來和學生平等地進行對話交流,我感受到了她的號召力,感受到了學生對她的喜歡,而這是我在課堂中所缺少的。

從教幾十年來,我一直對學生“有好心,沒好臉”雖然也學習過不少微笑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效用的文章,但我認為那些都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我認為給學生好臉色他們就不聽我的話了,所以我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總是對學生板着臉。聽了王老師的課,我沉思了很久,一個善意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一個會心的微笑會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樑,我想當將真誠的微笑帶給學生時,便將自己的愛悄悄地帶給了學生,要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也就不難了。

以上即是我的學習所得,我想在今後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將不斷探索,不斷嘗試,努力做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