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5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W

學習新八德活動落實《弟子規》“新八德”教育理念,這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有內心的感動,更多是啟發我們在今後的教育當中應當重視感恩和孝親的問題,以為孩子的道德成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下面是整理的關於幾篇最新最優秀的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閲讀!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5篇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

“立志、孝親、尊師、友學、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與道德教育課,王局針就日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孝親和法治教育,講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並從司法理論與實踐的視角研究現代青少年成長方向目標、素質培養和道德與法制教育等問題。王局長全面透徹的講解在會上大感人心,深受啟迪和震撼。

深入落實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師幼的文明形象,結合我園實際,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 以學習落實“新八德”為具體內容,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讓新八德內容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活動之中。從《弟子規》吸取營養,並結合我園實際情況,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及家園共育等方式讓校園、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王啟順及王歡著《道德與法制教育——183創新模式指導教程》及《成才之路,必由之路》,使我園教師深刻理解和認識學習實踐“新八德”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加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新八德”成為我們的德育主題月活動主題。本學期,每月的德育主題月活動主題都是圍繞新八德內容開展,九月份“尊師感恩”,十月份的“立志”,十一月份的“救失”,十二月份的“守法”。每月一主題,步步為引導,使得孩子們能夠從實踐中認識到自己該怎麼做。每月主題具體的活動,學校安排注重了層次性,針對不同年齡段,做

到了分層次合理安排,讓活動適合孩子年齡特點,讓孩子們活動中提高認識。

生科學發展觀;只有守法,才能實現公平正義、和諧平等。 “立志”是一個人為自己人生設立的正確發展方向和目標,並且經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志願。

“孝親”即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

“尊師”即尊敬老師。

“友學”即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尊敬、互相謙讓、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互相團結、和諧相處。

“長善”就是學生在老師的教導下,日積月累增長道德知識和文化知識。

“救失”就是學生在老師的教育下,不斷糾正自己的缺點錯誤,成為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

“守法”即遵守法律法規,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增強法制觀念,維護自身權益、依法公正辦事。

結合我班情況,具體説説我們的做法。九月份的“尊師感恩”活動中,我們開展了“三個一”活動,號召孩子們“説一説、寫一寫、做一做”,儘自己所能為自己的老師獻上敬意。“説一説”就是在教師節這天,祝老師節日快樂,直接對老師表達敬意。“寫一寫”即可以寫幾句話給老師,感恩老師的教導。“做一做”即自己動手製作環保賀卡送給老師。這些都非常適合低年級孩子年齡特點,孩子們學會了在日常的行為中表達對老師的愛。十月份“立志”主題活動中,我們二年級各班開展了“我的目標我制定”的主題班會,孩子們從學習、生活技能、體育鍛煉三個方面,制定了本學期自己的努力目標,比如學習上,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定出讀幾本書,每天讀多長時間;生活上,每天堅持負責一項家務勞動,主動完成並一直堅持下去;體育鍛煉方面可以定一種活動項目,如跳繩,到學期末達到一口氣跳多少個的目標。這些小目標都是孩子們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的,是他們自己非常願意完成的。制定目標有書面文字,以便後面的跟蹤評價,學期末要依據每個人的計劃進行小組內測評,評價激勵着孩子們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十一月份“救失”活動,我們的主題班會是“我錯了------”,在班會前,我佈置了一項家庭作業,讓孩子們給自己畫畫錯誤像,把自己平時的一些常犯的小錯誤畫出來,班會上展示給小組同學,目的是讓孩子們能夠以坦然的態度直面自己的錯誤,認識到錯誤是不可怕的,知錯就改是好樣的。並且小組內確定了改錯辦法以及監督人,在學校的小毛病由同學監督改正,在家裏的小錯誤由家長監督改正。月末我們再次班會評價,看看錯誤改了嗎?由同學、家長參與評價,真正改錯的同學給予星級獎勵。同時,我也注意引導孩子們,知錯就改是好樣的,但是我們不能總是走在錯誤的腳印上,還要知道如何避免不犯錯,那才是更加聰明的孩子。做事情之前要提前多思考,哪些是對的可以做,哪些是錯的不可以做,三思而行者更值得學習。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在活動的引領下,真正成為了自己的主人,在活動中,在實踐中,他們快樂的成長着。

總之,通過學習活動,全園師生提高了道德意識和增強了法制觀念,收穫極大。今後我校將“新八德”落實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於教師的心中,讓“新八德”伴隨着幼兒的茁壯成長。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

為了弘揚感恩和孝親的傳統美德。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或敍事、或詩歌、或散文、或別具一格,其中真情催人淚下,令人動容。教師和學生在同一個平台上表露真心,相互被感動,啟發着彼此的孝思,拉近了師生的心靈距離。這真實地表明,人們內心都渴望真誠、渴望真愛、渴望心與心的交流,也令我們體會到感恩與孝親是多麼寶貴的精神財富。

數千篇感念親恩的文章,彷彿一闋闋心曲,藴涵着多少父母勤苦、人倫親情和良知的覺醒。由此,我們感慨良多,亦引發了我們對感恩與孝親更深入的思考,還有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反思。

一、感恩:一種樸素而深廣的倫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樸素的,感恩的內涵又是非常的豐富,感恩的心使我們能夠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關係。

如果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得到他人救護,那麼他很自然地會對那個救他的人感恩戴德,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同樣,一個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幫助,那麼他對這個幫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種感謝之心。當然也會有忘恩負義之徒,以怨報德,但他必定為世人所不齒,因為他已經失去為人的基本倫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説感恩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或是一種樸素的倫理。

以上兩種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種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着無數的恩惠,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們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給予我們以寶貴的生命,又費盡心血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了保護孩子,父母甘願犧牲自己。

其次是師長之恩。父母給我們以血肉之軀,而教師和長輩給我們以知識、經驗的傳遞和人生的教誨。沒有師長的教導和引領,我們將何以成人。如果沒有人傳遞知識和人生智慧,人類可能將永遠停留在矇昧的原始社會。

其三是國家之恩。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這片土地上長成,所用之物取之於斯。因此,我們要感念國土之恩。社會要發展,國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這有來賴於政府的管理,有賴於人民軍隊的護衞,因此我們理應感念政府的恩德,並在自己崗位上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其四是大眾之恩。我們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糧食是農民所種,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製造,還有賴於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們理應尊重所有的勞動者,還要惜福、節儉,並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回饋大眾。

二、感恩的缺失與感恩的教育

感恩的情感對於人的道德成長是如此的重要,而現實中我們的感恩之心卻頗為匱乏。透過報章電視,我們能夠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顧父母勤苦和家境貧寒,貪圖虛榮,恣情享受,讓父母傷心落淚;有些學生不知尊敬師長、虛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貧困學生接受了他人的資助而不知感謝,其內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總認為國家、單位虧欠自己很多;還有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置集體和國家的利益於不顧,tan污朽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一種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實值得我們教育界人士和廣大家長的深思。

首先,我們要從學校自身找原因。目前就普遍的情況而言,學校還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而且只重視與升學有關的幾個學科。“三好”本來是以德為先,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事實上在“三好生”的評比中卻總是將學習成績擺在第一位,甚至只看學習成績。學校有意無意之間在鼓勵學生之間的競爭而不是相互的支持。在這樣一種崇尚個人奮鬥與競爭的環境中,孩子當然很難學會感激和體諒他人。

其次,從家庭教育來看,問題也很多。問題之一: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在物質上的要求總是盡其所能給予滿足,未加節制。古人言“欲不可縱”,又言“欲是深淵”,過度地、不加限制滿足孩子的慾望,結果只能是增長孩子的自私和貪慾。自私的孩子怎麼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麼懂得體諒他人。是故,古人才有“寵子不孝”之感歎。

問題之二:家長望子成龍之心本無可厚非,但現在家長將注意力幾乎全部放在孩子的學科學習上,認為孩子只要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就會有好的前途。

問題之三:現在的家長不像從前那樣對老師有尊重之心了,當然這與媒體過多的負面報道也有關係。如果説教學生孝敬父母是學校的責任,那麼教孩子尊敬老師無疑是家長最應當重視的事情。都説現在孩子難教,這與我們家長的身教和言談有絕大的關係。

其實孩子天性是向善的,感恩的意識和習慣應當從小就開始培養。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堅持。

國小階段是一個人道德情感發展的關鍵期,感恩與孝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為一個人的道德發展奠定一種堅實的情感基礎。到了中學,我們更應鼓勵學生為家庭盡責、為報效祖國立志,而這也要從感念父母之恩、國土之恩、大眾之恩開始。或有人言,這些與學習成績有什麼關係呢?我只要成績好就行了。其實從大處着眼,從根本抓起,必將事半功倍。我們不是常常抱怨學生學習不自覺、不認真嗎?如果是為了自己學習,那麼當他累了,不高興了,或有其他更好玩的事,他就會偷懶、懈怠,不然何苦呢?反之,如果他懂得感恩,他就會自覺約束自己、努力學習,也能夠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因為不這樣做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乃至對不起國家、對不起天下百姓。

其實,感恩的道理很樸素,感恩的教育也不難。如果我們能夠多啟發孩子對父母和老師的感恩之心,多鼓勵同學相互之間的支持和協作,相信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一定會生機勃勃、氣象一新。因為在相互支持和感激之際,親子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就有了心靈的交通。在這種充滿支持和感激的氣氛之中,學再多的東西可能都不會覺的累。是故,我們也應當反省,也許並不是孩子們的功課太多,而是我們沒有發現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精神力量。

三、孝應當成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

中華道德文化是“以仁為本”的,也就是説我們每個人修身立德的根本是內心之仁。但如果沒有內心的仁慈與恭敬之心,外在之“禮”(行為習慣)就徒具形式,毫無意義可言。然而這個人人本具的仁性良知,常常被自私和物慾所遮蔽。因此,如何喚醒或開顯這個仁性良知就成為道德發生學的一個重要問題。 中國儒家的德育思想正是這樣的一個理路,即從“孝道”開始,再由“悌道”拓展至他人,終能泛愛大眾,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大同。

一個不知孝敬父母的人,我們很難説他能夠真愛他人,更不用説去愛集體、愛祖國了。因此,孝的教育應當成為學校德育重要的內容。從字源上説,“教”字左從“孝”、右從“文”,“教”的原義其實就是教人以“孝”。學校孝的教

育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啟發學生感知父母的大愛與深恩。一個能一個真正能孝的人,求學必勤,戰陣必勇,居官必廉。是故,先聖孔子説:“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四、結語

這次學習新八德活動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有內心的感動,更多是啟發我們在今後的教育當中應當重視感恩和孝親的問題,以為孩子的道德成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是真實不虛的,因為它本於人的仁性良知和樸素的情感。從應徵的文章中,我們分明能夠感受到這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種喚醒,而本次徵文即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我對“新八德”的內容有了更清晰的瞭解,知道了“新八德”是指: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 “新八德”的八個方面,將學生成才教育內容和生活範圍所應遵循的正確成才之道,進行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講解,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同時,“新八德”教育與國家、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標也都是相一致的,“新八德”是“八榮八恥”教育的根基,新八德”符合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理論,“新八德”是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教育,因此,我認為;我們進行“新八德”教育,是十分有意義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過學習,我還知道了“新八德”是以傳統文化為起點,現代文化為落腳點的教育,這也符合xx大報告中提出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這一理論要求。尤其是王教授在講到:“新八德”教育可以增強學習耐力時,所説的“先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一句話,我覺得非常的有道理。從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普遍都願意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做起這些事情來,他們會做得得心應手,而且能夠做到很好,如果我們不去有意地中斷,他們也能堅持做下去;相反,如果是他們不願意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即使是當前最重要的,最應該做的事情,他們也會從心裏牴觸這些事情,也會能拖就拖,能晚做就不早做,能不做就不做。如果我們不去加以控制的話,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們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做事習慣,到那時,就很難改正了。所以,我們老師必須採取了必要干預措施,讓學生先做

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把這些事情都做好之後,再讓他們去做喜歡做的事情。

總之,“新八德”教育對學習方法和教學原則所做的這些提示非常適用。因此,我打算將“新八德”教育內容正式引用到我的實際教學工作之中。並且進行“新八德”教育時,要求學生要做到的,我首先就應該親自去踐行。因為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起到示範、引領的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我一定要以以身作則力行“新八德”,決不搞個人形式主義!另外,我校本學期也確立了以“道德與法制相結合八德素質教育模式研究”為題目的“新八德”教育課題研究,並制訂了詳細的研究計劃和方案。我要按照學校制訂的計劃和方案,認真地進行每個階段的研究,並做好記錄、總結經驗、形成材料,為課題研究儘自己的一份努力。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

新“八德”指立志、孝親、尊師、友學、誠信、仁愛、守法、謹行。“新八德”依據時代發展的要求賦予了新的內涵,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孩子們的民族精神,是新時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弘揚傳統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目前,隨着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西方腐朽沒落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方式正通過各種渠道侵入中國社會,廣大中國小生面臨種種不良誘惑,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面臨各種挑戰。我們清醒認識到,一部分人榮辱觀顛倒,是非感模糊,是因為人們對傳統優秀的倫理道德產生懷疑,失去對社會主義道德觀和榮辱觀的信仰。國家對此十分重視,相繼提出了“人文精神”、“以德治國”、“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八榮八恥”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理念,這一切表明,弘揚傳統美德,正本清源,尋找不該失去的精神家園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隨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熱潮的掀起,我們縣委有幸請來了瀋陽和河北的專家們為我們上了兩天的封閉式的報告會。我們認真聽取了他們寶貴的經驗,找到了我們在教育孩子德育方面的方向,打開了一扇扇緊鎖的大門,為以後的教學鋪平了道路。

參會的有專家、校長及五中全體老師,在各位領導和社會各位愛心人士的支持下,會議不時引來陣陣掌聲,我們在孩子老師們深深的鞠躬禮中慢慢體會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着八德教育給大家帶來的好處,但又深刻感受到學習傳統文化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應該落實到實處,落實在力行上!

在會上,因為老師們需要分享的經驗很多,他們都緊張地計劃着時間,幾個小時不停止給我們介紹經驗,一個上午都沒顧上喝一口水,我們應該為他們的付出而感恩,應該把寶貴的經驗及時記錄下來。但有些老師卻不能堅持下來,老師們在上面講經驗,他們在下面聊天、玩手機, “肅靜”“請關閉手機”的木板不斷提醒他們並向他們鞠躬,但他們卻視而不見。無奈之下,休息時從進修學校來的老師到了主席台狠狠批評了老師們,卻引來了大家的一致指責,那語氣不是在向遠道而來的客人的問候與感謝,卻是一種質問和辱罵。也許,那兩位老師有些急了,説話不很中聽,但確實有一些老師做的不到位,他們不顧孩子們的疲勞,不顧專家們的辛苦,在下面瀟灑地玩,也許正如張老師説的就是一種應付,應付領導,應付報告會,在各地方都在風風烈烈學習傳統文化時,他們卻抱着這種態度,就如外國人正欺壓着我們的同胞我們還當看客,怎不令人傷心與憤怒呢?張老師這種不計報酬的奔波為了什麼呢?他們不就是為普天下的中國人不丟掉傳統文化嗎?他們不僅這樣説,還力行着,一個多星期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他們都是在指導義工們,教育義工們愛惜糧食,他們吃飯絕不剩下,喝水從不浪費。當他看到有很多老師喝不完水倒掉時心疼呀,看到飯吃不完剩下時難過,他和義工們一起吃剩下的飯喝剩下的水,這個力行的舉動應該喚起一些人的節約意識的,但偏偏有些人當笑料,還把剩下的水送給義工們喝,其行為真令人可鄙!

作為一個老師,應是學生們的指明燈,方向盤,弘揚傳統文化還需要老師點亮孩子們的心房,八德教育還需要老師的引導,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應該起到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的作用,哪有不力行的道理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 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希望老師們,學習傳統文化我們要力行,決不可做個形式主義者!

望都縣教體局王寶寨副局長的《中華文化“新八德”教育與縣教體局具體做法培訓》講座,給我們談了教育的迷茫、破迷的清風、實踐的收穫。談到教育的迷茫時,羅列了諸多教育問題,例如家長的困惑、教師的困惑、學生的困惑,事例真實,原因分析到位,句句都説的我們心坎上了。特別是新八德實施的具體做法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方法指導。

聽了王局長就“立志、孝親、尊師、友學、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內容,使我深深體會到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王局針就日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孝親和法治教育,講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王局長全面透徹的講解大感人心,使人深受啟迪和震撼。

聽了營口市老邊區司法局副局長王起順講座後,我校依據王老師的《學習道德與法制相結合八德素質教育方向理論和18個速成教法培訓》和教育局要求,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深入落實孝親、尊師、友學、立志、長善、救失、守法和 落實《弟子規》“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師的文明形象,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 以學習落實“新八德”為具體內容,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讓新八德內容融入學生的一日生活常規活動之中。從《弟子規》吸取營養,並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及家校共育等方式讓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王啟順及王歡著《道德與法制教育——183創新模式指導教程》,使我校教師深刻理解和認識學習實踐“新八德”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加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通過學習活動,提高了道德意識和增強了法制觀念,收穫極大。今後我要將“新八德”落實到學校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於心中,讓“新八德”伴隨着學生茁壯成長。

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

作為主辦方負責人,不得不瞭解主辦的內容,彭老師也是為了讓我全力組織,把材料都給了我,翻閲報告內容,觀看了光碟實證材料。又聽了一天的報告。第一感覺是粗糙、淺薄、鬆散;二是價值有限。自詡是國家課題,其實是教育部屬下的教師基金會的課題,是個民間組織的活動而已。但是有些人被障目,竟然以為是國家意志一般。命名為新八德,是相對傳統文化中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言。千百年來,這傳統的“八德”成為人們做人的基本規範,就是現在看來,其內涵並無瑕疵,只是在逝去的年代,有太多為古人所效法的痕跡,象一條長袍,只是不適宜今天的人們穿在身上而已,可是現在穿在身上的西裝革履,有時竟讓人們魂不守舍,不知走向哪裏?人們竟然開始改造它,提出了新八德“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遵法、落實《弟子規》”,尤其是那個目標極為鮮明的:立志——為人民服務,孝親——愛祖國、愛黨、愛人民,尊師——尊師重教、科教興國,友學——構建和諧社會,長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救失——科學發展觀,守法——依法治國,落實《弟子規》——繼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人們竭力推廣,雖然是很好的創意,但是也有不盡人意之處,而且問題多多。首先要弄懂“八德”解決什麼問題?怎麼解決問題?中國道德缺失的問題在哪裏?是缺乏內容嗎?似乎不盡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明擺着嗎?xx大提出了24字的言簡意賅表述。其實中國人道德內容並不缺失,缺失的是道德背後的文化信仰,正是整個民族悲哀,社會導向不足,教育者教育乏力,受教育者無所用心,整個社會文化靈魂缺失。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核心價值觀的建立的文化覺醒。在“新八德”中,突出了道德與法的教育,硬性的規定充滿了説教,行為教育剛性要求,達到了言過其實的地步。比如90度鞠躬禮,增加了很多的解釋,如果自然形成一種氛圍是好的,但是不能絕對化,教化重在內心世界的塑造,生命價值的提升。《中庸》講“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就是修養言行走向正常人生之道。這個道,就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之道,倡導個人進德修業,個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走向“以天地立心,以生民立命,以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這種最為美好的道德教化在哪裏尋找呢?重在文化建設,弘揚優秀文化傳統。促進文化的覺醒,有了對古聖先賢文化的温情與敬畏,才能浸入人的心靈,建立其民族的文化信仰,形成美好的道德追求。實現這一願景,應該按照xx大精神提出的核心價值觀要求,建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造立體、良好的文化環境,以其潤物無聲教育,薰陶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如熱愛,在青少年中以“經亦求精”方式讀經典,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以寬厚的文化積澱,以博大的人文精神把握人生。使其“知書達禮”,達到“誠於中,形於外”的境地,即:一個人內心忠誠,必然表現在外,文化的教養使其成為謙謙君子。

八德教育的實踐,無處不是行為的塑造,鼓掌都是一個節奏,每天一個道德總結,每天檢查道德行為,這種模塊式教育,整齊劃一的培養,形成學生的功利心理,必然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弱化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是中國式教育應該破解的難題。在美國留學的高中生,大學聯考成績及格率僅有7%,中國人智商不低,但是至今沒有在科技成果獲得諾貝爾獎,學生缺乏批判思維和創新精神,是世人對中國教育的共識。

教育是教育者用文化的基因對人生命的編程,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今日教育的弊端,是社會的物慾橫流的功利導向,對教育的侵襲,商業性佔據對學生心靈的塑造、生命價值的提升:課堂上保留內容,課下辦班收費,重視升學率,作為教師考核的政績指標。功利原則引導家長與學生的利益追求,忽視自身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習各種技能,升學找個好工作,做人教育理性缺位,做人教育的時間、空間被擠壓。包括教育體制難以改變,都是文化信仰的缺失的必然結果。而“八德” 恰缺少這一問題的理性思考,沒有回答和解決這一問題。

八德教育內容的欠嚴謹,比如:長善、救失,出自《禮記 學記》:“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意思是:學習的人有四種毛病,或者是不足之處,教育別人.傳授知識的人一定要知道。主要是人的學習態度,有的人貪多求快,囫圇吞棗 ;有的人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有的人急於求成,專找捷徑;有的人畏首畏尾,遇難即止。這四種毛病,心思沒有完全相同的。教書的人知道了這些人的心思,才能對症下藥,糾正這類毛病。教書的人,就是善於發現並糾正學子的失誤之人。

長善救失,即救其失,則擅長矣。意思是説教書的人,要善於發現學子的錯誤,並加以糾正和指導,重視因材施教,善於因勢利導,將缺點轉化為優點。其延伸意雖不嚴謹,也可以説是“發揚成績,糾正缺點”。可見此為“八德”之內涵是針對教師還是學生?更不用説內容的牽強。

守法和德育有着必然聯繫,有德者必會守法,德者高尚品格,守法者不越底線,兩者畢竟是不同概念,不能以法為德。

落實《弟子規》作為德育內容之一,明顯不妥,從弟子規內容,大都可以囊括八德內涵。豈不是重複?

至於那種目標性導向,更是政治化目標與德育內容是兩個層面,政治説教,從方法和目標,絕不是德育本身的現實要求,也是難以實現的要求。

內涵膚淺主觀武斷,把八德譽為“道”,道,就是自然規律,八德就是自然規律,牽強附會,無限拔高。規律是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繫,揭示事物內在本質,明示人們遵照規律辦事。德育揭示了人的成長規律,但是八德內容和規律有的並非如此,是缺乏嚴謹所致。尤其是把八德説成是先秦文化之前就的存在,言過其實,有譁眾取寵作秀之嫌。

八德教育是有積極意義的,如同報告人所説,就是要拋磚引玉,用更多人的智慧,共同建設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完美大廈,是八德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