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通用7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8W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 篇1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對親情和作者周邊人物的感悟,寫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老去,各種真實的情感。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通用7篇)

已是不惑之年,再來讀《目送》,頗有共鳴感,經歷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歡《目送》中的一句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級時那大大的書包幾乎能把孩子帶到,到現在,孩子卻不願依賴你了,獨立,她成了少年。

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少次這樣目送孩子的離去。父母的日漸老去,我對父母的依戀依舊繼續着。歲月的流逝匆匆,心裏更加深深地體會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這世世代代的輪迴,上蒼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人能改變上蒼的決定。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 篇2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在我看來這是作者人到中年之後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之後的頓悟,但也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我覺得人生遺憾的不是不斷的告別,而是離開之前沒有好好珍惜,離開時沒有來得及好好的告別。

“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是《目送》扉頁上的一段話,説的讓人心酸又無奈,而這之外我卻讀到了一種深深地孤獨。

人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老去,兒子們掙脱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她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唯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 篇3

這本書與其説是龍應台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為精彩,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妒門,消失在火焰中。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 篇4

讀《目送》,會讓我又一次地感受到與父母分別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時隔幾年,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時,二老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

就在去年春節,全家要去蘇州看望父母,準備過一個團圓年。但天公不作美,動身出發的夜裏下了一場大雪,早晨路上厚厚的積雪讓出遠門的全家做了難,車票已買好,路又不好走,怎麼辦?“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的電話早早就打了過來,天冷路滑,安全第一,就不要來了,以後還有機會。但,想要見父母的念頭太強烈了,克服種種困難,還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

等踏進家門,見到父母的一瞬間,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父母老了,真的顯老了,不爭氣的眼淚奪眶而出,一下子緊緊和父母相擁在一起……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 篇5

在這本書的魅力睿智的文字裏,我看見了自己,在歎息作者的哀傷之餘,也深深地體會到母親,我的母親的那麼傷情。我想,許多年之後,等我也是一位母親的時候,是否也會如此,是否也只是目送?

珍惜可以挽留,不是嗎?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難過,但是,至少不會遺憾,不是嗎?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 篇6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目送》扉頁上的一段話,看到這段話就不禁眼紅鼻酸。

我本就是個感性但又不善於表達的人,在書中看到感人的文字,電影裏看到生死離別的片段都會流淚,卻偏偏面對最親的人表達不出自己的情感,尤其是父母。之前就看到過一句話:“人總對自己最親近的人發脾氣。”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對外人總能抱以寬容的心和温和的微笑,但面對自己父母對自己的一點點不滿足都會大發脾氣。我們總在索取,儘管我們心裏深愛他們,深知是自己要求過多,但那似乎也成了本能。在外工作的子女也總會以忙為由吝於陪伴自己的父母,即使只是一通電話。

目送讀書心得200字大全 篇7

有時候,父母莫名地會打個電話過來,卻沒有什麼事情要告訴我。有時候,他們會突然想到我幾天前説過的一句話,繼續深究一下。有時候,我會覺得背井離鄉很苦,希望回家發展,他們卻鼓勵我不要放棄。我知道他們在想念我,卻無法定義出他們想念的形狀。

龍應台在她的《目送》裏説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很感動,就與媽媽分享。媽媽對我説,她去年也在網上看到過這篇文章。我説我很感動。媽媽説,一代傳一代,都是這樣的,沒什麼應該特別感動的。

媽媽的淡定和從容出乎我的意料。大概,親身目睹了孩子的長大和離開,才能真正體會“目送”中的深意。當我還陷在目送的傷情中時,媽媽已然明白了“不必追”的境界。父母子女一場,永遠親密無間是不可實現的目標,孩子的成長,總是意味着不可抗拒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