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精選30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7W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著名的長篇神魔小説,自嘉慶二十三年出版問世以來,一直備受到各方的關注。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大家都給予了它很高的評價。國外一些學者也致力於此書的研究工作,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説該書是“熔幻想小説、歷史小説、諷刺小説和遊記小説於一爐的傑作。”目前《鏡花緣》已經被譯成英、俄、德、日等多國文字。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精選30篇)

《鏡花緣》是作者在海屬地區採拾地方風物、鄉土俚語及古蹟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層層心血”而寫成的,是古海州地區直接產生的一部古典名著。該書徵引浩博,學問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等多個方面。

它講述的是一段野史,大約在武則天掌權至唐中宗復位的時期。既是野史,其中自然少不了若干神話、傳奇。故事大致可以分為四段。首先寫仙界嫦娥和百花仙子結怨,武后怒貶牡丹,百花仙子下凡為人至主人公唐敖周遊海外諸國。第二段寫唐敖在小蓬萊出世為仙,其女唐小山尋親。三是尋親歸來,唐小山與眾位才女赴試及試後遊玩活動。最後寫文氏弟兄伐武勤王,中宗復位。其中第一部分最為精彩,人物的形象也體現得最為豐滿。

書中寫了君子國、女兒國、無腸國、犬封國、聶耳國、玄股國等等這些國家,或是以人們形體的奇異,或是以人們生活方式的奇異,或是以人們特有的才學技能,或是以地方風土的特點,或是以地方特有的古蹟文物,從各方面表現出作者極力擴張古人的幻想,要向中國之外發現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人們的願望。在《鏡花緣》文本的表層展示的是虛幻浪漫靜謐的萬般世相,而其深處卻一度奔突、衝撞着由生命的熱愛、執着與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張力支撐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識,這種對人類生存根本性問題的`追問才是小説最具魅力的部分。

通過對於《鏡花緣》中幾十個國家的敍述,包括了正面的議論和側面的諷刺,不難看出,它所主張的和反對的,主要有這樣一些:它主張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應自幼讀書,和男子同樣參加考試。它反對男子對女子的壓迫,尤其是對於纏足、穿耳這些摧殘人類肢體的行為,表示憤怒的抗議。胡適稱頌説:"這種制度便是李汝珍對於婦女問題的總解決。"

《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藉他豐富的想象、幽默的筆調,運用誇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説。

例如書中寫到無腸國的人飲食直接穿腸而過,往往有富人把糞便作為僕人的食物,循環竟然至數次,這裏對那些為富不仁者的諷刺簡直令人叫絕。淑士國連店小二都是滿口之乎者也,酸腐之氣,處處皆是。白民國的先生自詡學識高深,其實竟是滿口白字。兩面國的人正面對人笑臉相迎,背面猙獰可怖,現實生活中兩面三刀之人何嘗不是如此?

在諷刺的同時,作者也在一些章節中呈現了某種烏托邦的理想。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文中寫到的君子國。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惟善為寶”的"禮樂之邦",從君王丞相至販夫士卒,莫不具謙謙君子之風;小説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現實社會。另外如大人國的人腳下有云彩,好人腳下是彩雲,壞人腳下是黑雲,大官因腳下的雲見不得人而以紅綾遮住。黑齒國人雖面貌醜陋但個個追求學問,談吐不俗。作者對其所讚揚的風氣習俗,也用了誇張的筆墨,讓人讀來捧腹。

對女兒國的描寫更具匠心。作者設計出了與現實世界完全相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女兒國中男女的角色與傳統的觀念完全相反。這個構思有對《西遊記》情節的借鑑,但作者的突破在於,他不僅通過這個情節表現對女子的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而且通過率直豪爽的林之洋被果王選入後宮,承受纏足、穿耳、責罰等種.種磨難和痛苦的荒誕情節,對現實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給予了深刻同情。

整本《鏡花緣》的價值觀是儒家式的,它歌頌父慈子孝,君明臣忠,讓有學問的讀書人都在故事中得到尊敬。同時,它也描寫了一羣同樣具有那些良好品質的少女,通過她們在才女考試中的表現説明女子也能承擔像男子那樣的任務。就作者的時代來看,這樣的觀點無疑是進步的。然而少女也像老學究那樣談《禮》、談歷史,終究是缺少了一些年輕人的靈性。除此以外,作者借書中人之口,對通俗化的儒家提出質疑,像奢侈的婚葬禮儀、講究排場的宴會、是非不明的訴訟等。質疑之餘,作者又樹立起那些海外的“理想國”:君子國、軒轅國。這種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是值得稱讚的。

這本書很大的一個不足,在於宿命論、果報論的色彩過於濃重,這一方面與我自己不相信轉世投胎之類的説法有關。書裏的好人都有神仙庇佑,逢凶化吉,而惡人都是註定受苦難,下一世要做禽獸的。每次考慮到將來之事,最準的永遠是天象、卦象,而且從來沒有算錯過。固然,正史上的星象和市井童謠也遍地皆是,也是一個比一個準,但我寧願相信是有智慧的人根據現狀判斷將來,而假説成是天象以讓人信服。本書中常有這種宿命的巧合,彷彿都是註定一般。不過我們大可不必吹毛求疵,即使在今天,不也有相信那些星座之類的説法的糊塗蟲麼?

總的説來,《鏡花緣》還是給了我很多有益的啟示,發展了我的想象的空間。這本書能夠流傳至今,自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所在。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

近日以來因為讀書節,我有幸一睹《鏡花緣》的風采。

話説入目第一章的內容裏有句話讓我頗有感觸,那是百花仙子與百草仙子無意交談間出現的。“不知小仙與這玉碑可能有緣?可惜我們雖成正果,究系女身,將來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載,設或具是儒生,無一閨秀,我輩豈不減色?”就這句話,可能是文中最不出彩的一句話,卻讓我影響頗深,我輩豈不減色?真的是女性無用嗎,還是時代沒給她們機會。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貫徹那男尊女卑時代的名言。無數才女若非武則天開放女科,一身才華可能就要被泯滅在歷史的長河裏了。

除此之外,嫦娥這號人物的設定也讓我徹底對她的好影響翻篇,那個傳説中性格淡漠,卻又十分善良,只可遠觀不可褻瀆的女子。在這裏卻是咄咄逼人,蠻不講理。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還是凡事物皆有雙面性?就不從而知了。

而武則天醉酒後逆天而行誓要讓百花在冬日齊放,也算是文章精彩內容的開端了。百花應懼怕責罰,不分天道事理,竟真在冬日齊齊開放,讓我也感到頗為不屑,只因怕得罪權貴,放下自身原則,實在讓人無法尊敬。而後百花仙子甘願墜入凡塵也不願承認自己未乾的事去廣寒殿掃落花三年,着實令我十分敬佩。這是堅守,尊敬自己的表現,值得讓人去敬佩,去學習!

墜入凡塵後也寫了百花仙子(唐小山)的父親唐敖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的種.種經歷,體現了人情冷暖,世間善惡……

總而言之,作者李汝珍寫的這本小説真的極好,鏡花水月。其神幻會寫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以前,我總認為古代中國是一個完全沒有歧視的國家。但讀了《鏡花緣》後,我才發現中國古代有些地方其實並不公平。

此書中,秀才唐敖與妻子的哥哥林之洋、還有多九公,一起去多個讓人目瞪口呆的國家冒險。

讓我印象最深的國家是君子國。在君子國裏,所有人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那裏沒有貧富歧視,沒有性別歧視,更沒有官位歧視。就連宰相也如此親民,在那裏,大家生活得如此快樂。

君子國這樣的品質值得發揚。然後他們去了小人國,小人國到處都是歧視。歧視會讓整個世界充滿了黑暗瘴氣。

如今社會,也有歧視。比如性別歧視,誰説女人就很卑微,男人就很尊貴了?既然大家都是人,何不男女平等呢?還有貧富歧視,貧困的人也可以擁有高尚的品德,而並非富人就高窮人一等。官位歧視也同樣十分不善,為什麼領導可以高高在上,隨意指責部下?這些都是歧視。

身邊常常會出現歧視。比如,最近一篇新聞在報紙上火了。一個TOP5年輕作家在網上罵普通人。她説:“我身邊的人都有地鐵味,他們多麼卑微啊!還有那些刷馬桶的,真可憐!”這位女士,您坐着豪華跑車,那些人坐着地鐵。可您和那些人都是人,你憑什麼歧視那些憑自己勞動吃飯的人?他們也是有尊嚴的,他們不偷不搶不賭,也應該受到尊重。

最後我想説,歧視會讓整個世界失去歡笑,失去幸福。我倡議整個社會:拒絕歧視,才會擁有幸福。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在明代李汝珍寫成的小説《鏡花緣》裏,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象,鏡花水月般的情節,還有藴含了對社會的諷刺。

三月九年級那天,各路神仙都去崑崙為王母祝壽,百獸、百鳥跳、唱了一陣,嫦娥對百花仙子説:“今天是王母聖誕,你應令百花齊放,既可增加氣氛,又可以助長酒興。”眾仙聽了,連聲稱“妙”。百花仙子卻以“花開有序”為由拒絕了。於是,百花與嫦娥在眾人面前打下一賭:“如果下屆有一位帝王能夠使百花齊放,那百花仙子就被貶下凡間。”正巧心月狐要託生為帝王,嫦娥就對心月狐説:“你若能使百花齊放,那天下萬紫千紅豈不更加好看?”心月狐想了想,答應了。心月狐託生在武家,取名武則天,後來當上了不可一世的女帝王。

一日,天空忽降鵝毛大雪,武則天賞雪飲酒,乘酒醉之際,下召令百花齊放。偏偏這時百花仙子在與麻姑下棋,眾花無從請示,又不敢抗旨不尊,只好乖乖開花。玉帝知道後,龍顏大怒,把百花仙子與其他九十九位仙子一同貶下凡間。百花仙子託生在唐敖家,取名唐小山。因遭奸臣陷害,唐敖被革去功名,與他妻子的弟弟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工一同出海經商,臨行時神仙託夢,要他去海外尋找失落的十二位花仙,從此,他們開始了在海外的冒險與尋覓。

作者沿用了《山海經》中國度的名稱:“大人國”國民腳下的彩雲、“君子國”國民的君子風度、“兩面國”國民天生的兩面臉、“翼民國”國民長五尺的頭、“犬封國”國民的狗頭、“深目國”國民長在手心之中的眼睛、“勞民國”國民終日搖擺、勞碌不停的生活、“豕喙國”國民只會説謊話的嘴、“無腸國”國民吃飯的傳説、“女兒國”國民女子當政、男子為婦的傳統……無一例外的反射出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自私、虛驕、奢靡、吝嗇、作偽、狡詐。同時也顯示出作者對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裏的渴望。

《鏡花緣》這部優秀的書籍猶如一面心靈的明鏡,不但可以照人,也可以照己。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不計其數,有一本令人深思又令我難忘的書――《鏡花緣》。

《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博學多才,精通文學、音律、圍棋。晚年雖然生活貧困,卻用十多年時間寫了號稱中國古典長篇小説中最奇特的一部――《鏡花緣》。當代學者稱之為“雜家説”,國外學者評為融幻想、歷史、諷刺、遊記四類小説於一體的鉅著。

剛翻開書的第一頁,就看到上面那段簡介,我心中暗想:“一個老頭兒能寫出什麼鉅著,沒聽説過這本書,我倒要見識見識。”

故事從百花仙子被貶開始,沿着兩條主線敍述。明線為唐敖官場失意,索性與妻舅林之洋出海經商遊歷,暗線則是百花仙子在凡間的故事,兩條線一明一暗,為故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看《鏡花緣》的第一感受是幽默。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場面描寫都能看出。淑士國人十分迂腐。在一家小酒館,夥計是這樣招呼客人的:“三位先生光臨,莫非飲酒乎?用菜乎?請明白以告我也。”淑士國人的呆板,酸,透過一個小人物的幾句話,躍然紙上。

看《鏡花緣》的第二感受是凝重。幽默與凝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在笑過之後,我也有些羞慚。白民國書架上擺得滿滿的,人人都有一股書卷氣,卻連《論語》都讀不正確;而黑齒國人皮膚黝黑,卻詩書滿腹,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呢!

看《鏡花緣》的第三感受是感動。雖然某些國家的習慣不好,但每一個失德行為背後又很快出現一個反襯人物,厭火國人因為貪財而噴火傷人,而被唐敖放生的人魚卻出手想要救助,最終趕走了厭火國人。

《鏡花緣》雖然是虛構的小説,卻嚴厲地抨擊了現實中的不良風氣,真可謂是一面“鏡子”。從此《鏡花緣》成了我書架上的老居民、好居民。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人與禽獸之別,全在頂上靈光。人之天良不眛,頂上必有靈光,虎豹看見,即遠遠迴避。倘天良喪盡,消盡靈光,虎豹看見與禽獸無異”此話説的雖極不科學,雖然也許的確有我們今人已無法瞭解的某種玄妙的地方,野獸卻不會因為這個而不傷害人的,有他的時代侷限性,但其有道理的地方在於,人也許會因為善良而散發的人性的光輝,整個人的磁場,氣質,氣場這種東西,今人,究竟是離真正的人更近了還是更遠了。

關於人的修為因果報應,《鏡花緣》以老虎食人,有其追求美好教人向善的面,也有以愚昧恫嚇世人,只讓人順從,愚孝,愚善的一面,所以魯迅,胡適等許多前輩們曾説過,我國的古書都不能讀,全是人吃人的封建禮教,舊道德,比如本書,是一部打着濃郁的舊時代烙印的書籍,充斥的古時候帝王,權威對人的壓力,我國自從有了奴隸,封建帝王以來也許便再無或極少真正的貴族了。真正的貴族、貴人,身上衣服雖然襤褸,舉止甚是大雅。書中的神仙們也極具民間普通人的世俗氣息,以及階級地位,仙女們互相譏誚,使絆子,大約就像宮鬥劇集一樣,今天也有許多那樣的人,這是一部分人帶有的民族特性還是長期受苦受難人的惡的一面?!

他們對待那種豬頭怪鳥,以其是因為不孝順遭報應為由,給自己行惡,殺死這種鳥,給自己得到利益,這是極大的不善,大約便是魯迅説的封建舊書滿紙不過人吃人罷, 大約類似此類的古典書籍的確不應該早讀,應該有了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之後,便可以有所取捨與承擔了。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女子無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書中看到。這句話讓我很是“悲憤”。原來古代人都是這種思想,怪不得古代學堂裏見不到女子。但在《鏡花緣》中,我見識到了古代才女。她們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蘇氏蕙蘭織錦回文璇璣圖”,乍一看,全是字。但聰慧的史幽探用七種色彩把文字區分開。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組成數十首詩。史幽探她滿腹詩詞,行詩如風,讓人敬慕。

在《鏡花緣》的後一部分是記敍百名才女相會的情景。她們闊談“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實話説,我確實是看不懂,但她們的浩博才學讓我震撼。若不是武則天開放女科,這些女子的才華還得不到展示。

書中讓我領略到了很多國家的怪異和有趣。如君子國,君子國裏的人都是彬彬有禮,買賣東西都要謙讓個半天;還有兩面國,兩面國的人遇到有錢有勢的,就露出恭維、親切的臉,而遇到沒錢沒勢的,則露出醜惡、鄙視的臉:還有穿胸國,穿胸國的人胸上都有一個洞,他們都再胸中穿一根長竿,把東西都掛在上面。

然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兒國的遊歷。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樣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當時社會的不平等。女兒國,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誤被選為王妃。首先得纏足,所謂“纏足”,就是裹小腳,有“三寸金蓮”之美。可憐的林之洋十腳趾都爛了,化為膿水。這只是誇張,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婦女沒有受到過嗎?有誰可憐過她們?作者在文中讓男性從女性的立場去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醜惡和非人道性質。

唐敖、多久公在黑齒國的女學塾中遇到紅紅、亭亭。這兩名十四五歲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們極有才學,詩書禮樂無所不通,她們和多九公、唐敖討論學問,涉及音韻文字、經書義疏、學術流派,口若懸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賣老的多九公面紅耳赤,汗流滿面。

《鏡花緣》若出在當時,定會改變一些人的觀點。這本書中,各種珍鳥奇草,各國的風俗習慣吸引力極大,但其中着重表現對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讀。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8

鏡花緣以百花仙子被貶下凡開頭,由官場屢屢失意的唐敖,受到老神仙指點,索性和妻舅林之洋一起出海去尋找十二名花,途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奇異國家,但是路上並未找到名花,卻是各個名字中帶花的姑娘。唐敖一行人歪打正着來到了仙山蓬萊,唐敖一登上蓬萊山,便不想再次墮入紅塵,只想在蓬萊山上修仙養道。

裏面有幾個國家讓我印象深刻,首先的就是君子國。這裏的人們個個講禮儀,平易近人。商家和買家不是互相要價,而是互相加價。特別是唐敖一行人和兩個老人講中原的事情,離開後才得知,這兩個老人原來是君子國的宰相!連一個國家的宰相都這麼平易近人,那麼這個國家的人民又有多麼講禮儀?

黑齒國,這裏的人不愧為黑齒國,身上全身上下都是黑的,這還不怎麼奇怪,畢竟人有黑的,白的,黃的。特別是他們的牙齒也是黑的。唐敖和多九公認為這裏的人這麼黑,肯定文化程度很低,便進學堂講課。但是那幾個學生的問題,問得多九公啞口無言,唐敖也得對書有深刻理解才能答得上。

白民國,這裏的人比黑齒國跟進一步,連身邊的一切都是白的。頭戴儒巾,手拿摺扇。一副翩翩君子的氣派。唐敖和多九公也進到了這裏的學堂,認為這裏的人應該學識很高。結果那裏的學堂老師簡直是一派胡言!唐敖和多九公氣得不行。果然人不可貌相,還不可斗量。黑齒國雖然長得黑,但博覽羣書,學富五車。白民國雖然頭戴儒巾,一副翩翩君子的氣派,卻胡亂翻譯論語。

鏡花緣最後以百位仙子考得才女,迴歸天庭結尾,這裏表現了作者認為女人並不比男人差;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9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説,自出版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方關注。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大家對它都有研究,評價頗高。魯迅在《中國小説史略》中稱之為能 “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於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説該書是“熔幻想小説、歷史小説、諷刺小説和遊記小説於一爐的傑作。”

《鏡花緣》這部書,人們把它稱之為小説,但它的小説味並不濃厚。説它不濃,首先是它沒有塑造出一個像樣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這樣的主角兒,也顯得很蒼白,而且在結構上也極為鬆散,故事與故事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繫,看上去像是由無數張美麗的圖片拼湊而成。所以,藝術力量單薄,文學價值不高。

當然,這些所憾只是這部鉅作的美中不足,應該説,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寫成的這部作品,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説中,還佔有着它應有的地位。在小説中“論學説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小説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託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説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託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遊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着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鏡花緣》由於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所以儘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説史上佔據一定的地位。

《鏡花緣》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醜惡和可笑,也寫出他的理想社會。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現實生活,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在藝術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機警和語言幽默風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虛構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較為累贅。

書中對酒.色.財.氣頗多微詞,而參透酒、色、財、氣是成仙了道的關鍵,在小説中,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為武后及武氏兄弟設立了名為“自誅陣”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貝(財)、無火(氣)四關以對抗勤王諸軍,大凡參不透這四關的李唐將士無一倖免,而作為勤王軍首領的宋素對這酒、色、財、氣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陣而得以毫髮無傷。在大軍攻破四座大關而大獲全勝的時候,不但前來助陣的百果大仙、紅孩兒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見,連宋素亦追隨五仙而去,而這一結局無疑又一次證明了小説的禁慾主義的修道觀.

該書主要內容是: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於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百花仙子託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趕考,中得探花。此時徐敬業起兵討閥武則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説他與徐敬業有結拜之交,被革去功名。唐敖對仕途感到灰心喪氣,便隨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經商。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家,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花仙轉世的女子,後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遊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才女考試,考中後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説藝,盡歡而散。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後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關,擁立中宗復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聖皇帝”,她又下詔,明年仍開女科,並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紅文宴”。唐小山又去參加“紅文宴”......

全書一百回,唐敖隨妻弟林之洋出海遊歷是《鏡花緣》一書的精彩部分,作品對兩面國,無腸國、翼民國等虛幻國度的描繪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黑暗現象和種.種惡俗的不滿與憎惡。作者通過對五光十色的海外世界的描寫,特別是對“君子國”、“大人國”的描寫,表現了封建社會末世中先進的人們試圖向海外尋求出路的思想。在關於“君子國”的描寫裏,李汝珍展示了一個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的藍圖:在這裏,人們誠實無欺,好讓不爭,把“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買賣原則來了一個完全顛倒,這裏不僅有和諧的社會制度,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有勤謹儉樸的官吏和開明禮賢的國君。在關於“大人國”的描寫裏,李汝珍虛構了“胸襟光明正大”的人“腳下登彩雲”而“滿腔奸私闇昧”的人“足下自生黑雲”的奇特情節,並且宜稱:“所以富貴之人,往往竟登黑雲;貧賤之人,反登彩雲。”這就是説,人的價值不是取決於他的身份的高低,而是取決於他的如質的好壞。這種以人的品質而不是從財富地位來衡量人的觀點,是與封建社會的傳統觀念相牴牾的,是一種新的價值觀念。這些情節,都閃爍着民主思想的光彩。有一定的進步思想.

此外《鏡花緣》的進步思想傾向還表現在對婦女的尊重和反對男尊女卑上。在作者所描寫的“女兒國”中,“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同情婦女、尊重女權的思想感情溢於言表,作者筆下的一百個女子都是巾幗英雄,她們或才情敏捷,或俠腸義膽,或深通醫理,或長於數字,……對她們的熱情歌頌是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論的否定。在寫作上,由於作者採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運用奇異的幻想和大膽的誇張進行創作,因而形成《鏡花緣》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

這部書歌頌了女子的才華,反映出她們在社會生活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現出了作者尊重婦女地位的民主思想。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鏡花緣》講述的是一段野史,大約在武則天掌權至唐中宗復位的時期。既是野史,其中自然少不了若干神話、傳奇。故事大致可以分為四段。首先寫仙界嫦娥和百花仙子結怨,武后怒貶牡丹,百花仙子下凡為人至主人公唐敖周遊海外諸國。第二段寫唐敖在小蓬萊出世為仙,其女唐小山尋親。三是尋親歸來,唐小山與眾位才女赴試及試後遊玩活動。最後寫文氏弟兄伐武勤王,中宗復位。其中第一部分最為精彩,人物的形象也體現得最為豐滿。

書中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用離奇、甚至有些荒誕的情節,來展現現實的社會,或贊或諷均入木三分。書一開始便寫武后殘冬令百花奇放,而牡丹獨遲。這一段故事現在廣為人知,不知是否出於此處。書中的牡丹仙子也給人一種不趨炎附勢的形象,宛如那些有骨氣的讀書人。後面寫到書生唐敖放棄功名,與船商林之洋,多九公等人遨遊海外,遇到種.種奇聞佚事,時而令人瞪目結舌,時而令人捧腹大笑。例如一日眾人來到東方小國“君子國”,目睹國民趕集買賣,“討價還價”的過程。只見買家説:“老兄如此高貨,卻討這般賤價,教小弟買去,如何能安?務求將價加增,方好遵教,若再過謙,便是不肯賞光交易了。”賣家説:“既承照顧,敢不仰體?但適才妄討大價,已覺厚顏。不意老兄反説貨高價賤,豈不更教小弟慚愧?”於是買家不肯降,賣家不肯增,爭執不休,最後還靠一位路邊老者了事。我等讀者看了,也隨唐敖在一邊驚歎不已。

還有幾個小國也給人深刻印象。如“黑齒國”,其人渾身漆黑,面相醜陋,然而飽讀詩書,記性超羣;與之相對的“白民國”,則是一個個人面白如玉,美貌非常,但腹中無物且傲氣凌人。“淑士國”中,人人能文,出口成章,邊酒店中的小二也“請教先生,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菜要一碟乎?兩碟乎?”不僅如此,而且窮酸成性,吃的所有東西都帶一股醋勁。“無繼國”內無男無女,人們不必生育,死後屍體不朽,一百二十年後仍可重生,所以對生死大事看得特別透徹,對名利色權特別淡泊。再有什麼“翼民國”,“聶耳國”之類,都是奇形怪狀,聞所未聞。這些描寫雖屬想象,但視為對社會上各種人羣的影射,又有何妨。作者把這些人從社會中拉出來,讓他們自成一個國家,然後讓我們作為遊客,欣賞別人的,抑或自己的荒.唐可笑之處。

唐敖遊至小蓬萊,就在那兒出世為仙。書的主角轉到他的女兒唐小山身上。同時書的主題,也從像《山海經》那樣記載海外軼事轉變為對一羣聰明伶俐又多少有些不幸的少女們的描摹,她們曾是上界的百花,託生為人。説起寫女性的書,當然首推《紅樓夢》。它的光芒太耀眼,使得看過《紅樓夢》的讀者,更容易看到其他書的不足。《鏡花緣》描寫女性,既有其成功之處,也有失敗之筆。書中形象最豐滿的是唐小山,為百花仙子託生,通文墨,學問好,能使羞辱了多九公的兩位黑齒國姐妹拜服,能在短時間裏寫出《天女散花賦》那樣的文字。由於書整體的價值觀是儒家的,這位主角因此是一位不遠千里尋找父親的孝女形象。在人羣裏,我們也能時常發現她的穩重、識大體等的優點。其他幾位,像駱紅蕖、陰若花、顏紫綃等人,或者有一些武功、神勇,或者明道理,講事非,都是各有其經歷與個性。然而總體觀之,這一百位女子,其美貌、聰明,大體都很相似,甚至有些人本身就是某家的五姐妹、六姐妹,除了名字以外幾乎分辨不出來,簡直就是同一張臉孔。這樣的描寫多少給人乏味之感。正如一般的觀點認為《水滸》前半比後半好,因為前面寫的都是個人事蹟,像魯智深、武松等人的形象能寫得那樣的生動鮮明;而後面寫宋江大軍東征西討,筆墨主要花費在寫主將如何英明、佈陣如何巧妙,先前的那些好漢似乎都沒了什麼個性,不能不算作一種遺憾。

前面説過,整本《鏡花緣》的價值觀是儒家式的,它歌頌父慈子孝,君明臣忠,讓有學問的讀書人都在故事中得到尊敬。同時,它也描寫了一羣同樣具有那些良好品質的少女,通過她們在才女考試中的表現説明女子也能承擔像男子那樣的任務。就作者的時代來看,這樣的觀點無疑是進步的。然而少女也像老學究那樣談《禮》、談歷史,終究是缺少了一些年輕人的靈性。除此以外,作者借書中人之口,對通俗化的儒家提出質疑,像奢侈的婚葬禮儀、講究排場的宴會、是非不明的訴訟等。質疑之餘,作者又樹立起那些海外的“理想國”:君子國、軒轅國。這種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是值得稱讚的。

這本書很大的一個不足,在於宿命論、果報論的色彩過於濃重,這一方面與我自己不相信轉世投胎之類的説法有關。書裏的好人都有神仙庇佑,逢凶化吉,而惡人都是註定受苦難,下一世要做禽獸的。每次考慮到將來之事,最準的永遠是天象、卦象,而且從來沒有算錯過。固然,正史上的星象和市井童謠也遍地皆是,也是一個比一個準,但我寧願相信是有智慧的人根據現狀判斷將來,而假説成是天象以讓人信服。本書中常有這種宿命的巧合,彷彿都是註定一般。不過我們大可不必吹毛求疵,即使在今天,不也有相信那些星座之類的説法的糊塗蟲麼?

總的説來,《鏡花緣》還是給了我很多有益的啟示,發展了我的想象的空間。這本書能夠流傳至今,自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所在,就不用我多作評論了。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説,自出版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方關注。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大家對它都有研究,評價頗高。魯迅在《中國小説史略》中稱之為能 “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於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説該書是“熔幻想小説、歷史小説、諷刺小説和遊記小説於一爐的傑作。”

《鏡花緣》這部書,人們把它稱之為小説,但它的小説味並不濃厚。説它不濃,首先是它沒有塑造出一個像樣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這樣的主角兒,也顯得很蒼白,而且在結構上也極為鬆散,故事與故事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繫,看上去像是由無數張美麗的圖片拼湊而成。所以,藝術力量單薄,文學價值不高。

當然,這些所憾只是這部鉅作的美中不足,應該説,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寫成的這部作品,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説中,還佔有着它應有的地位。在小説中“論學説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小説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託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説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託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遊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着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鏡花緣》由於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所以儘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説史上佔據一定的地位。

《鏡花緣》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醜惡和可笑,也寫出他的理想社會。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現實生活,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在藝術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機警和語言幽默風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虛構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較為累贅。

書中對酒.色.財.氣頗多微詞,而參透酒、色、財、氣是成仙了道的關鍵,在小説中,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為武后及武氏兄弟設立了名為 “自誅陣”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貝(財)、無火(氣)四關以對抗勤王諸軍,大凡參不透這四關的李唐將士無一倖免,而作為勤王軍首領的宋素對這酒、色、財、氣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陣而得以毫髮無傷。在大軍攻破四座大關而大獲全勝的時候,不但前來助陣的百果大仙、紅孩兒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見,連宋素亦追隨五仙而去,而這一結局無疑又一次證明了小説的禁慾主義的修道觀.

該書主要內容是: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於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不能不説這是本奇書,但你很難認為這是本好小説。中國文人寫起小説總有種抱負,就是要借小説説出點道來。所謂道道,也就是除小説外一切可以説教的東西,文人們都要往小説裏塞些貨,才顯得自己是務正業,沒有枉費老祖宗的教誨,那種舉重若輕的優越感恐怕是那些只做學問或者只寫小説的專業人士都羨慕得緊的。身為兩棲動物的,李汝珍自然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兩棲動物的好,大家都明白,無非就是小説的料不夠時補些學問,搞學問的閒暇時講點冷笑話罷了。但無疑這樣的危險性更高,而《鏡花緣》的侷限也在於此。

裏面那些學問,包括什麼音韻學的、對聯的、古代玩樂的包袱彷彿就是為了抖而抖,根本就不是為了推動情節發展的,你把那些包袱都卸掉的話,估計就跟那貓兒洗澡後的樣子差不多——粘成一團、無得而狀。

假若當論小説的品質,你也很難佩服他。無非就是唐敖在海外遇到許多故友遺孀,然後一一指引回國朝,然後羣芳鬥豔,最後各有天命云云,既無有趣的情節,甚至人物塑造也是夠粗糙的了,反正在下看完實在沒幾個MM是有印象的,除了那些神行如戴宗的紫綃、聲稱“問道於盲”的亭亭與紅紅,愛講冷笑話的紫芝之類的人。好在小説裏也有許多有趣的東西。想象力算是其中之一,雖説有《山海經》作藍本,但也有好些值得誇飾的,至少在不少古代小説裏面還真是缺乏的。還有那些百科全書式的典故藥方對聯遊戲什麼的,假若無聊實在應該一一細看,至於藥方定然可以一試。

至於李先生那些惡趣味,也還是可以引一例作佐證的。話説第七十五回裏紫芝承薛衡香之命講冷笑話,道:“老蛆在茅坑缺食甚飢。忽然磕睡,因命小蛆道:‘如有送食來的,即來喚我。’不多時,有人登廁出恭;因腸火結燥,蹲之許久,糞雖出,下半段尚未墜落。小蛆遠遠看見,即將老蛆叫醒。老蛆仰頭一望,果見空中懸著一塊‘黃食’,無奈總不墜下。老蛆喉急,因命小蛆沿坑而上,看是何故。小蛆去不多時,回來告訴老蛆道:‘我看那食在那裏頑哩。’老蛆道:‘做甚麼頑?’小蛆道:‘他搖搖擺擺,懸在空中,想是打鞦韆哩。’”董翠鈿道:“臭轟轟的,把人比他,姐姐也過於尖酸了。”蔣素輝道:“那‘黃食’二字,倒也新奇。”薛蘅香、施豔春道:“幸而沒有痔瘡,若有血痔,那可變成‘紫食’了。”紫芝道:“你去嚐嚐,只怕還‘香豔’的狠哩。”蘅香、豔春道:“姐姐真真利害,一句也不饒人。”那紫芝笑那眾人打鞦韆,後有反譏“紫食”的,李先生的惡趣味實在是太那個。

最後在下有個疑問,就是百花榜的時候,由於唐閨臣的名字緣故被貶到第11,把周慶覃放到第10力壓唐朝的臣。但這個十一會不會是暗合《論語》第十一篇呢?還望方家指引。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王母聖誕,眾仙齊聚崑崙山慶賀。

百花仙子與嫦娥就百花齊開一事產生爭執,終決定若百花得以齊開放,百花仙子必貶至人間,或為廣寒宮清掃庭院。百花仙因麻將費心經營數日,其部下接到人間帝王——武則天的命令,讓百花齊放。時間緊迫主人未歸,仙子部下遂私下命令,讓百花違花時而齊放。

事畢,百花仙子不忍降尊掃庭院,故投胎人世。其父名唐敖,一書香人士,因得夢境為覓百花齊放之仙山而周遊四海,見得許多奇人異事,終隱於小蓬萊,與世隔絕。其女小山追父之蹤,奈父只留一碑,欲其考取功名,遂相見併為之改名唐閨臣。唐閨臣和眾女子皆才華橫溢,恰武后廣納賢才,尤設女科,閨臣高中殿元,奈其名不祥,被貶之十一名。尋父之旅最終成為回到仙路之行。

洋洋一百回,鏡花緣線索明朗,言語易懂,簡潔凝練,所敍之事大致有二。

其一是唐敖周遊四方,比之於夷狄,天朝雖為政治文化中心,仍相形見絀;

其二是眾女赴京趕考,談吐不凡,詩詞歌賦,腹中篇章,不亞於男子。以女子為敍述主體的題材出現在清朝,是一種進步。

唐敖至一國,見其民視燕窩如賤品,路不拾遺,甚驚訝。其民對天朝人嘲之曰“因燕窩價貴,一餚可抵十餚之費,故弗宴會必以此物為首,既不惡此形似粉條,亦不厭其味同嚼蠟。”

至黑人國,對其人身長而盡黑頗不齒,然而以知識淵博著稱的多九公竟被兩小黑女討教得瞠目結舌,面紅耳赤,羞愧不已。方自行慚愧,連走路都覺得失態,趕緊逃離。

另外,“脱盡仕途戾氣”的國民讓他們自覺俗氣逼人;“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的對聯也令他們印象深刻。

文本有一點淡淡的出世意味。泣紅亭之對聯“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風到處遊”,加之另一幅“庭院深沉處,千秋盪漾時”皆營造一種舍世俗,放四海的情懷。

文中亦有一句“凡有各事,只要俯仰無愧,時常把天地、君親放在心上,這就是你一生之事了”這是作者借別人之口,慎重地對一生的總結。當下人也許會對這種“忠君”的傳統情懷錶示“噴飯”(噴飯一詞早在鏡花緣中已經出現)。但細細思量,這種顧己及人的道德教誨比起當下誇誇其談,虛有其表的倫理規勸,高明許多,清晰許多,坦白許多。

百回鏡花緣,目之所及,皆人品高潔、學富五車、不計名利之人,常感神清氣爽,賞心悦目。時時捧讀,暫時忘卻俗世,令自己置身於一道德高地,不禁沾沾自喜,自命不凡,豈非人間勝事?然奈何雙腳觸地,又置身於名利漩渦,所謂百回鏡花緣,一場春夢,其意莫若此。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説起李汝珍,大家都不陌生,眾所周知,李汝珍是中國小説名著?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19歲時跟隨當官的哥哥一起來到滄州,在那裏“消磨了三十多年層層心血”三易其稿,終於寫出了《鏡花緣》這篇小説。小説內容獨特,雅俗共賞。熔幻想小説、諷刺小説和遊記小説於一爐,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中有個女兒國,舉國上下沒有一個男子,而在古典長篇小説《鏡花緣》中的女兒國就是另一翻景象了。

《鏡花緣》頌揚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會地位,劍俠顏綃能飛檐走壁,林婉如精通音韻,米蘭芬儼然是位數學家,上官婉兒“學問不凡”才情敏捷,作詩又好又快,朝臣無不拜服。

在《鏡花緣》所描繪的女兒國中“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人。小説反映出作者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觀念的不滿。

我由《鏡花緣》想到了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在新中國還沒有成立前,在一個小村子裏,裏面的男人都娶三、四個老婆,每當老婆生女孩子時,便把女孩子抱去賣給別人家。那個時候,人們都重男輕女,女的每天都要犁地、做飯、洗衣服,而男的卻坐在一旁看着她們工作,有的人手裏還會拿一根樹條,只要女的一停下來,便會拿樹條去抽,所有的女人像奴隸一樣供男人們驅使。

這個現象,不僅説明過去人的封建和男尊女卑的觀念,更説明過去的清政府腐敗無能,孫中山因為媽媽給姐姐纏足,而要把封建迷信的纏足給廢除了。

我關心我的祖國。我愛我的祖國。趕緊把封建迷信拋棄吧!只有那樣我們的祖國才能進步,才能變得更強大。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鏡花緣》——一本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説,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出或者側面反應了當時社會對於女子教育,地位,選舉等諸多問題。這不僅是一本有關婦女問題的小説,也是及幻想,神話,遊記,諷刺於一體的傑作。魯迅先生評價説:“學術之匯流,文藝之列肆。”這本好書,是文壇上不可多得的著作。

這本書作者本打算寫上二百回合,可只寫了一百回,卻也成為了傳世經典。這本書主要寫了百花仙子及眾花仙下凡歷劫,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等人的出海歷險,以及後來的百花仙子——唐小山尋父,個花仙子揮灑才情考試,到最後的破了酒色財氣四關,武則天歸政的故事。

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等人遊歷了許多國家,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便是君子國與黑齒國,他們首先來到的是君子國,那個國家裏的人都好讓不爭,一派翩翩君子之風。他們三人停船上岸,遇到了當朝宰輔,便與其暢談俗弊。在交談的過程中,他們二人提出了許多當時封建社會的問題,譬如:三姑六婆,婦女纏足,不能自由戀愛,葬禮大操大辦等問題,這也是後來魯迅先生所批判的問題,可見,當時清朝時候作者就認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存在。

後來他們三人來到了黑齒國,這個過度裏的人都生的不大漂亮,可是他們不在意外表,他們看的是才華,這個國家其實是作者理想中教育發達的烏托邦。這是一個視書本為千金的國度,這裏的教育制度不同於以往,女學塾便坐落在大街上。他們沒有富貴之分,都以才學高,滿腹經綸的人為富,不讀書的人為賤。他們在這個過度遇到了兩個女子——紅紅和亭亭,兩人的才華更是讓人歎為觀止,竟把天朝來的多九公考的目瞪口呆,臉紅一塊,白一塊。這兩個黑齒國的女子,正是提倡女子教育的烏托邦。

《鏡花緣》是一本有關女權問題的書,作者也是古往今來最早提出婦女問題,留心社會問題的人。雖然他不是女的,但是他直到男女應該平等,沒有尊卑之分,應該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待遇權等。

“男尊女卑”是流傳了幾千年的思想,在當時更是深入人心。雖然現在不同於那時了,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但大家都提倡男女平等,可是男女真的平等了嗎?難道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會在這一朝一夕徹頭徹尾的改變嗎?

不求於世界上,哪怕每個中國同胞都能讀一遍《鏡花緣》,去理解其中深刻的問題,從一個個諷刺中去體會,去感悟,不知男女會不會真的平等。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鏡花緣》這本書主要講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蟠桃會。白鳥大仙和百獸大仙都把鳥獸叫來給王母娘娘助興。可是隻有百花仙子沒有把百花——荷花、楓葉、櫻女、芙蓉、蘭草……在同一時間開放,於是,月神嫦娥仙子與她打了個賭:“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讓你開花,你開了,就下凡去。”

幾百年後,地上的女皇帝——武則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讓花園裏一百種花一齊開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百花仙子因為不在,其他九十九個花仙子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只好照辦了,終於百花仙子知道了,自動飛下了人間,還有九十九個花仙子也一齊下凡了。

百花仙子下凡後轉世在唐敖家,在唐敖一次漫長的國外旅程中他找回了九十九個花仙子,從此她們過上了比神仙還快樂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道理,如:“人不要重視外表,要重視學習。”“不要被對方外表所迷惑……”所以,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終身難忘。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汝珍一生中,雖未得志,但其作品《鏡花緣》實可謂之為鉅作,可與《格列弗遊記》相媲美。文中不僅充滿想象之筆、使人彷彿身歷其境,沉醉在仙境及各個奇妙的島國中;也深具讓人省思的空間。

《鏡花緣》描述蓬萊仙島中,天上的百花仙子因在王母娘娘壽誕時,與嫦娥吵嘴,一時之間説錯話,玉皇大帝大怒,令她到人間受罰,轉世為唐敖的女兒,名日小山。唐敖因考試名落孫山,心灰意冷之餘便與小山的舅父林之洋一同出海遊歷,散散心。

在航行途中,到了許多奇妙的島,如:人民好禮、不慕榮利、為善互讓的君子國;愛裝模作樣、賣弄學問,肚子裏卻毫無墨水的白民國;根據人之心眼好壞而腳踏不同顏色雲朵的大人國等,後來唐敖在途中嚐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從此一去不復返,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而小山年紀雖小,但十分孝順,曾與舅父兩度出海尋父。儘管沿途遭遇不少災難,卻都奇蹟般的化險為夷,最後,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罰於人間的時間期滿,重回小蓬萊,繼續執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這部《鏡花緣》看似在描寫神話,實際上,在詼諧諷刺中也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島國特色即在訴説當代社會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許,如:一、君子國: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國的人民般,不爭奪、不強求,社會安樂祥和。二、女人國:顯示作者關懷社會,對許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舉,從事男人做不到的事。三、白民國:當時,有些人考取功名便洋洋得意,認為自己已是頂尖人物了,便賣弄自己所學。實際上,學海無涯,他們所學的不過是汪洋一瓢罷了,作者對這樣氣量褊狹的士大夫,也不放過揶揄他們的機會。

《鏡花緣》雖然是描述作者對當代社會制度的不滿,以及他個人向社會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寶貴啟示仍是現代社會中值得我們借鑑、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聞的一句話:真理是不會隨着時代的變動,而有絲毫改變;人生最大的錯誤即是再犯相同的錯誤。但反觀現代社會,為何人人不能少一點爭利,而多一點施捨,像君子國般?為何有些人不能謙虛為懷?反而像白民國般喜歡賣弄?社會要進步,內心的改革其實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沒有紛爭,哪需要什麼武器?但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想改造這個社會,甚至這個世界,真非我一個十六歲的人做得到,但我想大家一起來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滴水可穿石;聚沙可成塔。而且,解決社會亂象最好的方法,關鍵在於生活在其中的人們。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凌淑華的小説式自傳《古韻》,講述了主人翁上層社會的童年生活,使讀者對大宅院中一夫多妻的內部生活有了粗略的瞭解。小説竭力描寫了少女在山水畫、哲學、文學等方面的天賦和虛榮心,並以主人翁青少年時期就作為一個剛出現的作家和畫家為結尾。雖然文章的最後幾個章節映射了作者成名之後作為現在女性作家和五四運動的領導者,但是幾乎沒有提及文學團體以及男性知識分子對其作品的促進作用。

正如馬丁森表明的女性自傳的方面,“把小説和自傳融為一體的自我意想角度”。意想是女性自傳作家通過對假定的讀者的感知來改變和構成的。各種各樣的自傳作品並不一定是真實的,雖然如此,當把他們原文的翻譯作品與其他的文學作品放在一起比較時,總是能瞭解到作者的生活和寫作環境。《古韻》是凌淑華婚前生活的編年史書,她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美感,主題性以及哲學意義一直持續在她早期的寫作中。這些作品均完成較早,受到一些男性作家的重要影響,收錄在《花之寺》中。

《古韻》充滿着作者對古典文學的熱愛。突出表現在敍述者對傳統女性作品的喜愛,以及當她還是個小孩時對傳統民謠、彈詞的背誦和取得的成就。且看如下:

有時,五媽會讓媽讀用口語寫成的廣東民謠,即使不識字的人也能聽懂,還能跟着唱。媽媽的聲音非常好聽。當她一遍一遍地用簡單的曲調重複着七言律詩的時候,對我來説,唱起來好像清晨流動的小溪。她一遍一遍地唱,使人如痴如醉。

在凌淑華早期的作品中,年長者諸如敍述者的叔祖和父親,在權利主義的宗主教上相去甚遠。父親鼓勵並培養凌叔華在繪畫和詩歌上的天賦。大伯則是唐朝武則天的崇拜者,武則天是早期的女權主義者,他向凌叔華詳述了《鏡花緣》中女性的獨立並詮釋了女性事蹟,以及敍述者在流行的其母親彈唱的彈詞中反串男性角色。如作者回憶的那樣:每天晚上,我們小孩圍坐在客廳的火爐邊,聽媽講故事。五媽、六媽和傭人也來聽。火苗映照者媽紅潤的臉頰和天藍的裙子上。她的聲音就像是百靈鳥在唱歌般歡快,雖然每行唱的調都一樣,可我們都愛聽。這裏,傳統的女性作品的音樂類型對他們的內容和藝術性質的欣賞是通過取捨性別名詞、女性信息來達到的。彈詞這種表現形式已經是女性一種交流方式。彈詞帶着説唱者的韻文和藝術特質,為演出者和她的觀眾帶來了審美的享受。

周認為,“凌淑華的語言能夠讓人想起純美的古典藝術或詩歌的評論,她對平淡的家庭生活的執着描摹是其引人注目的地方。”這句對凌淑華引人注目的使用“令人讚許的語言形式”到描述“微不足道的女性內容”的讚許,但是忽視了從明清以來長期的傳統觀念對女性寫作的影響。她對傳統的關注脱離了五四的主流話語,與同時代的作家有很大的不同。並且在批判傳統的主題上,凌叔華對傳統女性的寫作也不能跟上現代評論的步伐。威德默認為“描述20世紀傳統女性寫作的的問題不能依賴於描述她們的經歷”。在中國過去的文學作品,女性特質或是其中較突出的問題似乎並沒有對五四運動的過程以及女性運動產生影響。《古韻》中凌叔華準確地描述了女性特質對女性的文化和傳統中的影響。

在一段關於刺繡的章節中,作者表達了孩提時候對傳統文學、藝術以及手工藝品的深深喜愛。在其中女性章節中有一段描述:在晴朗的天氣中看母親靜靜地做刺繡一直留在我記憶中。她熟練地將刺針上上下下,刺進被緊緊固定在刺架上的繡品中。我能聽見刺繡時發出的輕微的聲音,這聲音當時的情景那樣的諧調。一次,母親要繡朵花在我的鞋上,問我喜歡什麼顏色,突然見我的眼裏滿是淚水。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在《繡枕》裏繡花並不僅僅是在衣物上繡上華麗的裝飾,而且是一種感官的審美享受。一雙繡花鞋既有實用的價值,也是審美的物品。同時也是母親和孩子情感交流的紐帶。女性在刺繡、繪畫、閲讀民謠的表現被描述成自然、審美行為的一部分,而這些自然審美行為都來源於女性的生活,並參與其中,產生交流、意義和歡樂。

在傳統的家庭中,女性是養在深閨的。在這方面的寫作帶有積極意義的懷舊色彩。關於對傳統家庭的女性描寫,大部分是與《花之寺》不同的,這也與一些人支持新文化運動的步調不一致。作為一個新興的帶着反傳統觀點的現代女性作家,已經見證了對傳統文化的體驗。當凌淑華寫到對父親的感情時,坦誠他支持女兒出入公共場所、幫助培養她的天賦以及對傳統的審美能力。這些使她一直關注給她自由空間和文學生活的公共父權制。

我認為,凌叔華用英語寫作是其借傳統文化來提升自身價值的有效手段。凌叔華對傳統文化有很深的感情,畢竟,生活在父親的權利之下的故事在她的早期的作品裏表現明顯。她也更不會想到她的英文自傳會用陳凌叔華的名義在英國出版,並且給中國讀者閲讀。在寫作上,凌叔華無懼譴責用外國語言寫成女性文集和傳統。事實上,這正是日常生活和西方評論家讚賞的“被遺忘的世界”精確的細節。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鏡花緣讀後感通過閲讀《鏡花緣》一書,我認識了很多有特色的國家和英雄人物,並跟隨着主人公唐敖旅行經過了焰火國,遊過了君子國,還有小人國、黑齒國等等許許多多不同的帶有神奇色彩的國家。

書中描繪了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以及特徵,如軒轅國的奇特, 每個人身上都長着一對翅膀、頭上頂着一條蛇;還有風土人情獨特的女兒國, 在女兒國中都是女人穿靴戴帽外出做工, 而男人卻纏足, 在家裏養小孩。 而唐敖在旅行途中遇到了暴風雨,船漂到了小蓬萊島上, 他被島上的景物所迷獲, 也因此在山中成了仙。

唐敖的女兒唐小山原是天上的百花仙子, 因在天上犯了錯, 被貶下凡投胎,唐小山是一位博學多才、聰明善良的女孩,為了尋找父親而出海,歷盡艱辛,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唐小山與父親之間深厚的親情。雖然這是一本虛構的書,但我每次看完都覺得自已有很大的收穫,這更加促進了我還要更加多讀名著的心理。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託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説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託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遊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着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

《鏡花緣》的寫作動機和由此呈現的小説的旨趣是多方面的。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萊的居處稱為“薄命巖”、“紅顏洞”,刻有她們各人所司花名及降生人間後姓名的石碑放在“泣紅亭”內,這些地方都明顯受到《紅樓夢》的影響,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

但在小説情節的展開過程中,這種意識並未得到有力的表現,百名花仙在人間考取女試後歡聚一堂、熱鬧非凡的場面,更無一點悲哀的氣氛。所以説,作者在這方面的態度絕不像曹雪芹寫《紅樓夢》那樣嚴肅。寫唐敖等人海外遊歷的部分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藉此揭示的現實生活中的不合理現象,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這和《儒林外史》的寫實態度也不相同。此外,小説又以極大篇幅來顯示作者的廣博知識和辭章修養,尤其是百女會聚以後的部分,幾乎是脱離了小説情節來作文字遊戲,乃至一個酒令竟要佔到十幾回。綜合以上幾點來看,《鏡花緣》是一部具有社會批判內容的遊戲之作;作者既對現實的弊病具有高度的敏感,卻又把他的不滿化為諧趣,同時在賣弄博學的智力遊戲中求得心理平衡。

《鏡花緣》最有價值的是前半部分寫唐敖等人遊歷海外的三十多回。作者在描寫這些海外國度時,雖多以《山海經》等古籍中的點滴記載為依據,但主要還是馳騁奇思異想,幻設情景,表現了豐富的想象力。而通過幻想性的虛構情節,作者表達了他對許多現實問題的看法。譬如主張男女平等是《鏡花緣》的重要思想,百名花仙投生人間、各有作為的整個故事框架即與此有關,而在“女兒國”的故事中,這一思想得到更為生動的表現。作者把現實中的“男尊女卑”現象在“女兒國”中依樣顛倒為“女尊男卑”,以此為女子鳴不平。故事中寫林之洋被選為女王的“王妃”,遭受穿耳纏足之苦,實際是讓男性從女性的立場來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醜惡和非人道性質。此外如“兩面國”中人之虛偽欺詐,“無腸國”中人之刻薄貪吝,“豕喙國”中人之撒謊成性,“跂踵國”中人之僵化刻板等等,都是現實生活景象的映照。這種描寫都是漫畫式的,通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醜惡和可笑,雖不夠深刻,卻有其尖鋭和醒豁的長處。作者還用這種漫畫式的筆調寫他的理想社會,如“君子國”中禮讓成風,買賣雙方竟是賣方求低而買方求高,在諧趣中表現了他對所謂“古風”的嚮往。

從小説藝術來看,《鏡花緣》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更是累贅不堪。其長處主要在於思想的機警和語言的幽默風趣。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清代章回體小説,作者李汝珍。奇書,忍不住聊兩句。

開頭交代了因果(百花因武后命令違時開放,貶謫人間),前半部分講了唐敖諸人遊歷海外,後半部分是武后開女科,百花托生的百位才女齊聚,最後幾回寫了起兵舉事,諸英諸芳或戰或殉,中宗復位,紅文宴重開,匆匆收尾(具體故事情節可百度)。簡單查了下相關,前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説它是“熔幻想小説、歷史小説、諷刺小説和遊記小説於一爐的傑作”,也有説它是反映婦女問題的一部小説,都很切中了。

對內容而言,我自己偏愛前半部分,寫遊歷海外諸國的見聞,有各種大膽出奇的想象,好讓不爭的君子國,勞力不勞心而長壽的勞民國,一毛不拔吝嗇的毛民國,無後代、死後百年可復活的無繼國,人前人後不一的兩面國,女外男內的女兒國等等等等,夾雜了很多作者的個人主張觀點和對時事世風的譏諷,比如信風水,崇佛,纏足,奢糜等等,精彩得很。後半部分大部分是各佳人的才華展示,很多講韻聯對和詩的情節,特別是紅文宴上的,我很多看不懂只能看熱鬧,有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倒是可以欣賞一下。然後到了近收尾時道姑的讖言詩一出,漸起悲聲,各才女回海外,赴仙山,奔戰場,直至落幕,更是難熬。

據説這書是打算寫二百回的,從行文能看得出來,九十多回紅文宴才結束,正常的起兵舉事恐怕打算詳細寫的……我都不知道該惋惜還是慶幸了,真是有點不想看悲劇的細節啊。

以及查過了,這書成書比紅樓夢晚,受紅樓影響還蠻明顯的,不過人物性格完成度很明顯不如紅樓,多而欠精,百位才女有印象的除了近乎主角的唐閨臣,就只有女兒國儲君陰若花了,陰若花結局還被一筆帶過了,好恨啊,捶地。

整體還是推薦下,太敢寫了,現在經常看到嘲笑一些陳舊觀念會説“大清朝都亡了”,看過這書就會知道大清朝的人很多想法比一些現代人還要前衞。不由得感歎,有的人在古代,思想卻能超越時代,有的人在現代,卻能活成一個古董。思想開明與否,與時代實在不是完全相關啊。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前段時間,我讀了《鏡花緣》,感觸頗深。

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和其他十二名花仙子被玉帝貶到人間,她投胎到了一個叫唐敖的人家,自己被取名為“小山”。突然有一天,小山的爸爸唐敖偶然來到了一個叫“夢神觀”的地方,在那裏,一位老仙告訴唐敖:“你只要找到十二名花就能成仙。”於是唐敖就開始了找花的旅途,一路上,他經過了許多國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也碰到了“十二名花”。也就在這時,人間的皇帝武則天建立了女子的考試,於是,小山也參加了比賽。後來,小山在一個農村人那裏收到了爸爸寫給自己的信,原來自己考上了!併成為了當時的才女,於是他就和父親一樣開始旅遊,後來因為自己是才女,於是自己就慢慢富裕起來,自己也不貪圖享樂,最後返回了仙界。

而在小山的父親唐敖找十二名花的時候我感觸最深,還記得唐敖在找十二名花的時候經過了許多國家。那就拿“黑齒國”和“白民國”這兩個國家來做個對比吧。黑齒國人黑皮膚,黑牙齒,外表顯得有些醜陋。而白民國的人皮膚白,相貌好。如果有人問:“哪個國家的人更有學問?”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幾乎不假思索的説:“當然是白民國,黑人通常都是很粗魯的!”可是,有時並非你想象的那樣!

黑齒國人雖然相貌不好,但他們卻十分講究,那裏的男人都在路右邊走,女人都在路左邊走,走路時也是專心致志,不東張西望,吵吵鬧鬧,反而十分有秩序。除此之外,那裏不管男女,都可以上學,不像天國(就是唐朝)只許男人上學。而白民國呢?一個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相貌堂堂,其實根本沒什麼學問,反而讓人感覺有些彆扭。這麼一比,道理便出來了,那就是:不能以貌取人。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有時並非你想象的那樣!”

除了這些,我們也可以聯想到一些生活實際,就像一些人看起來厲害,有學問,不禁讓人嘖嘖稱讚,其實,真正厲害,有學問的人反而十分低調,不會去做偽君子,裝成有學問的樣子來欺騙眾人雪亮的眼睛。就像古代的孔子,孟子等有大學問的人,他們有學問的同時也很謙虛,低調,不也和書中的黑齒國人很像嗎?

所以,有時,並非你想象的那樣!看起來有學問的人,不一定有學問,而真正有學問的人都是十分低調,所以,我們應該像書中的黑齒國人一樣真實,相反的,不該像白民國人那般虛假。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鏡花緣》描述蓬萊仙島中,天上的百花仙子因在王母娘娘壽誕時,與嫦娥吵嘴,一時之間説錯話,玉皇大帝大怒,令她到人間受罰,轉世為唐敖的女兒,名日小山。唐敖因考試名落孫山,心灰意冷之餘便與小山的舅父林之洋一同出海遊歷,散散心。

在航行途中,到了許多奇妙的島,如:人民好禮、不慕榮利、為善互讓的君子國;愛裝模作樣、賣弄學問,肚子裏卻毫無墨水的白民國;根據人之心眼好壞而腳踏不同顏色雲朵的大人國等,後來唐敖在途中嚐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從此一去不復返,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而小山年紀雖小,但十分孝順,曾與舅父兩度出海尋父。儘管沿途遭遇不少災難,卻都奇蹟般的化險為夷,最後,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罰於人間的時間期滿,重回小蓬萊,繼續執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這部小説看似在描寫神話,實際上,在詼諧諷刺中也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島國特色即在訴説當代社會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許,如:一、君子國: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國的人民般,不爭奪、不強求,社會安樂祥和。二、女人國:顯示作者關懷社會,對許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舉,從事男人做不到的事。三、白民國:當時,有些人考取功名便洋洋得意,認為自己已是頂尖人物了,便賣弄自己所學。實際上,學海無涯,他們所學的不過是汪洋一瓢罷了,作者對這樣氣量褊狹的士大夫,也不放過揶揄他們的機會。

《鏡花緣》雖然是描述作者對當代社會制度的不滿,以及他個人向社會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寶貴啟示仍是現代社會中值得我們借鑑、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聞的一句話:真理是不會隨着時代的變動,而有絲毫改變;人生最大的錯誤即是再犯相同的錯誤。但反觀現代社會,為何人人不能少一點爭利,而多一點施捨,像君子國般?為何有些人不能謙虛為懷?反而像白民國般喜歡賣弄?社會要進步,內心的改革其實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沒有紛爭,哪需要什麼武器?但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想改造這個社會,甚至這個世界,真非我一個十六歲的人做得到,但我想大家一起來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滴水可穿石;聚沙可成塔。而且,解決社會亂象最好的方法,關鍵在於生活在其中的人們。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長篇小説《鏡花緣》是寫唐朝武則天當政之後,一日酒醉下旨詔令百花齊放,但因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不在洞中,而眾仙子有恐帝皇之威,不敢抗旨,所以各自下界,之後因被玉帝知道,上天所遣,降於人間,變成女子,因百花瞎子掌管百花不嚴,犯下過錯也落入了凡塵,穿越在山海各處尋找那被遣而變凡人的仙子。最後在經歷各種艱險返回天人。而武則天也因為一些事情,也不願再下旨百花齊放。

主要講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蟠桃會。白鳥大仙和百獸大仙都把鳥獸叫來給王母娘娘助興。可是隻有百花仙子沒有把百花——荷花、楓葉、櫻女、芙蓉、蘭草……在同一時間開放,於是,月神嫦娥仙子與她打了個賭:“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讓你開花,你開了,就下凡去。”

幾百年後,地上的女皇帝——武則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讓花園裏一百種花一齊開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百花仙子因為不在,其他九十九個花仙子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只好照辦了,終於百花仙子知道了,自動飛下了人間,還有九十九個花仙子也一齊下凡了。

百花仙子下凡後轉世在唐敖家,在唐敖一次漫長的國外旅程中他找回了九十九個花仙子,從此她們過上了比神仙還快樂幸福的生活。

這部書歌頌了女子的才華,反映出她們要求在社會生活和政治地位上平等的對待。表現了作者尊重婦女地位的民主思想。書中所寫的女子,都是有膽識,有才華,有抱負,有才華文采的如:頗有文才的黑齒國學者黎江薇、盧紫萱、敢於和野獸搏鬥的魏紫櫻、駱江蕖,俠客顏紫消,數學家米蘭芬,女王陰若花,輔巨枝蘭音,和為尋父親遠出海外的唐山等作者對她們歌頌的意義,在於對女子長期被壓迫的歷史批判,對女子無才遍是德的封建亂理的否定。

這本書對於婦女描寫的非常有膽識才華。我想像她們那樣的人活在這個社會,一定會是眾人的焦點。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武則天開放女科的她們一樣會被埋沒,理想抱負得不到施展,真是所謂的社會逼人,幸而我是生在這樣一個社會,而不是那時,否則的話,我想今後的生活也應該是默默無聞。我不想在這個社會中埋沒,所以我要爭取上進,讓人們知道我的存在。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作家李汝珍歷時近20xx年所寫的小説,題材涵蓋了社會現狀、世俗人情以及當時的進步思潮,為後世學者提供了許多研究與借鑑的地方。近來,通過對《鏡花緣》的反覆品咂,筆者認為,其中描寫的主人公在女兒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為全書的精華之處,既體現了作者對男女平等、尊重女權思想的高度崇尚,又對當時宮廷爭鬥、封建陋習給予了有力的批判。

在以往側重於描寫才子佳人愛情的戲曲和小説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所刻畫的女子雖然也代表了一定的女性覺醒思想: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勇於與家庭中的頑固勢力做對抗,即使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就是其中的真實寫照,然而,在這些作品中,女性的覺醒意識是被動的,僅限於當自身利益受到嚴重威脅之時,反抗的空間亦侷限在門第等級觀念之中。《鏡花緣》則恰恰相反,女兒國的每一位女性儼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們不必再遵從封建禮教的束縛,去恪盡職守的扮演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的角色,反而可以率性的不飾脂粉,“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主管外事”,此外,他們的行動也不單單禁錮於四尺見方的閨閣、庭院與花園之中,“農士工商皆女輩,漁樵耕牧盡紅粧”,在這個國度裏,女性可走出深宅後院,串街走巷,憑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學習、掌握適應社會的技藝,當國家遭遇水患侵擾,需要人才儲備資源的時候,她們表現出勝於男性的靈巧與聰穎。故事的最後,在女兒國國王即將去世,王位無人的情況下,世子陰若花繼接宗支,其好姐妹枝蘭音、黎紅薇、盧紫萱不願“庸庸碌碌,虛度一生”,三人立下宏遠,“我們同心協力,各矢忠誠,或定禮制樂,或興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舉賢去侫,或敬慎邢名,或留心案牘,輔佐她為一國賢君,自己也落個女名臣的美號,日後史冊流芳”。在這裏,女性不再僅僅被認定為是傳宗接代的機器,亦或是家庭政治聯姻的工具,她們的自我意識被無限放大,在這一契機之下,她們與男子一樣竭盡所能的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渴望着創立一份屬於自己的功業,從而得到社會的肯定,實現人格的獨立。

“粉面郎纏足受困,長鬚女玩股垂情”一回可謂是令人可笑又可歎啊。進宮賣貨的林之洋“有幸”被女兒國國王陰奇看中,封為“王妃”,而在這“有幸”中卻也藏着深深的“不幸”。按照女兒國的習俗,男子要穿耳、纏足,這當然在林之洋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被穿耳時,“那白鬚宮娥上前,先把右耳用指在那穿針之處碾了幾碾,登時一針穿過。林之洋大叫一聲‘痛殺俺了’······又把左耳用手碾了幾碾,也是一針直過,林之洋只疼的喊叫連聲”。而後纏足更是使他放聲大哭,他的兩隻金蓮“被眾宮人今日也纏,明日也纏,並用藥水薰洗,未及半月,已將腳面彎曲,折成凹段,十指俱已腐爛,日日鮮血淋漓”。作者將高大直率的林之洋作為切入點,通過一個男性的親身感受,對壓迫女性的封建禮教、封建制度提出了深切的控訴,更加的鏗鏘有力,義正言辭。回顧中國歷史,女子纏足最早出現在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為求女子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推崇女子纏足,明代的唐寅亦寫過一首《詠纖足俳歌》:“第一嬌娃,金蓮最佳,看鳳頭以陣堪誇。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幫柔繡滿花。從別後,不見他,雙鳧何日再交加。腰邊摟,肩上架,背兒擎住手兒拿”。到了清代,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的重要標準,一個女人是否纏足,纏的如何,將直接影響她的終身大事。“三寸金蓮”成為婦女的美態標準,以至於有些女子因腳太小而行動不便,成為進進出出都需要別人抱的“抱美人”。不得不説,這是一種畸形的審美意識,以其殘忍的方式摧殘着婦女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然而就是以纏足為代表的封建禮教卻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中經久不衰,着實該引發人們的反思與檢討。歷史是進步的,李汝珍在漫漫歷史之河中,通過塑造這些自由不仿古的女性,開先人之智慧,對這一問題給予重視,加以批評,其給當時社會所產生的時代效應也是值得可定和讚揚的。

在女兒國的世界中,除卻對女性自由、平等、獨立之思想進行表彰,對封建陋習之陳腐、殘酷進行鞭笞,其中夾雜着的就是對宮廷鬥爭的描述。清中後期時,統治日趨腐朽,人民怨聲載道,可是在統治勢力嚴密監視的淫威之下,廣大百姓只能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然而作為擁有獨立思想的讀書人,往往能夠在他們的作品中巧妙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表達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在這書中主要表現在陰若花身上。陰若花八歲被立儲,至今六載,不幸前歲嫡母去世,西宮阿母專寵,意欲其子繼立,屢次陷害她。其父又因聽信讒言而痛恨她,在此境況之下,年紀既幼,素日只知閉門讀書,又無心腹的陰若花安能處處防備?一經疏虞,性命難保。所幸中途有貴人相助,脱離災禍,爾後,在國家需要她挺身而出的時候,她對那個複雜的政治官場有了深刻的認識,“第此時臣國西宮之患雖除,無如族人甚眾,良莠不齊,每每心懷異志,禍起蕭牆,若稍不留難,唯有不遭其害。此國中歷來風氣如此”。而這又豈非是封建時代的真實寫照?在我國古代,皇儲作為國家未來的君主,皇權的繼承人,它的確立對於維持江山社稷的延續以及國家穩定有着巨大的影響。然而,事物的發展總有其兩面性。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權”的皇權引誘下,為奪皇儲之位,不惜手足相殘,泯滅人性的事件時有發生,唐太宗的“玄武”成為其一生遭人詬病的恥辱,康熙時的太子之爭愈演愈烈,介於八王子和十四王子的雍正的爭鬥則更殘酷,尤其是雍正當政以後對其他王子的迫害則更為慘烈。所以,為了治國安邦的需要,歷代思想家和有作為的統治者大都提倡加強自身修養,倡導任賢選能,讓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有才幹的陰若花和她的三姐妹最終回國也是作者這一思想的體現。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這,是一部歌頌了女子才華的書,反映出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現了作者尊重女子地位的民主思想。這,就是女作家李汝珍寫的《鏡花緣》。鏡花緣讀後感

本書以女皇帝武則天詔令百花齊放,眾神被迫從命,被嫡入凡間變為100位才女為中心,寫下了一篇篇讚美女子才華的優美文章。

書中,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尋訪各個國家,從君子國到軒轅國,共九個國家,分別認識了100位才女。其中包括又親駱賓王之女駱紅藻,徐承志之妻司徒娬兒……

這本書告訴所有人,女子也是可以很有才華,很有地位的。機會是自己爭取的,而不是自己去等待的。書中説得好:做人要以忠,孝,順,信仁德為本,如果我們連這幾個字都做不到,怎麼生存下去呢?在女兒國,是女人當政,當宰相,當大臣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女子自己爭取的。

這本書不僅要告訴我們要爭取機會,還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長輩;忠誠;善良;寬宏仁慈;不斤斤計較;做事一步一步來;最重要的是要自信。這就是100為才女身上的優點。

這是一本在中國歷史上小有名氣的小説《鏡花緣》,希望大家喜歡。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這個暑假,我很有幸地閲讀了李汝珍的《鏡花緣》一書。這本書帶我認識了諸如發女兒國,兩面國等各有特色的國家。這本書在幽默的語言之中,帶着極強的諷刺意味。這本書,就是想傳播一種正能量,是想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整本書中,作者花了最多的筆墨,最多的篇幅去寫了女兒國。唐敖一行人,在女兒國看見的是如“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這樣一番奇特的景象。

為什麼作家李汝珍要這樣寫呢?這不就是為了追求男女平等嗎?自古代以來,女性和男性一直就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女性出門需要纏上腳,男性則不需要,這不就是作者在呼籲男女平等嗎?

放眼千百年來,在官場朝廷上,除了武則天以外,又有多少大官是女性所為。女兒國之行,就是想傳播一種正能量,否定了封建官場,呼籲男女人權平等。作者希望,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平等的機會。

書中還描寫了那陰險狡詐的“兩面國”。作者在文中寫道,“看看他們這些人的兩面是何形狀,誰知他們個個頭戴浩然巾,都把腦後遮住,只露一張正面,卻把那面藏了,因此並未看見兩面。”作者的這段話十分幽默,他在那幽默的語言中,很好地諷刺了那些説説一套,做做一套,做的事都不敢給別人看,還要拿布把它遮起來的那種人。我想作者李汝珍一定很想對那些人説:“你們這樣做兩面派,你們難道不會感到羞愧嗎?”是啊,在我看來,那些人就如狐狸一樣陰險狡詐,迫害百姓。作者李汝珍借用這個故事,強有力地諷刺了那些迫害百姓,欺壓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制定人民階級的人,也是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否定官僚主義的情感。

除此之外,唐敖、林之洋這一行人還去到了諸如君子國、大人國等國家。每到一個國家,作者都會突出這人國家的特點,通過自己的適當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8

自古以來,歷史上就出現了許多才女。可在這本書中,卻是百名才女一同歡聚,一片盛世景象。

這本神怪的小説主要講了一百位花神被貶紅塵,成為才女的事。卻先寫了唐敖、林之祥與多九公出海遊覽的故事,在海外各式各樣奇藝的國度中游玩。作者卻運用諷刺手法,將白民國教書先生口中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改成“切吾切,以反人之切”,令人嗟歎他的不學無術,卻也警示着世人。

而後五十回的才女齊聚一堂的內容更加使人驚歎,涉及吟詩作賦、琴棋書畫、三傳四課、鬥草對花、猜燈謎,可謂是妙趣橫生。其中我記憶深刻的人是紫芝,她口齒伶俐,反應極快,説話幽默還帶着書卷氣,真實作者所謂的“箇中人”了。

《鏡花緣》全書闡述了衣蛾主旨:男女平等。在女兒國,男女衣裝調換,地位身份也調換了,反映出作者對女人同男人能有同等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

諷刺的手法在全書中隨處可見。淑士國的窮酸書生,翼民國人好聽奉承。最淋漓盡致的是兩面國,UI儒巾綢衫者和顏悦色,對破舊衣衫者則話無半句,人們一旦揭開面紗,就能看見那張醜陋的面容。充分諷刺了當今世人嫌貧愛富、欺軟怕硬以及兩面三刀的特點。

本書經過作者豐富的想象與幽默的筆調,創造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説。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29

長篇小説《鏡花緣》是寫唐朝武則天當政之後,一日酒醉下旨詔令百花齊放,但因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不在洞中,而眾仙子有恐帝皇之威,不敢抗旨,所以各自下界,之後因被玉帝知道,上天所遣,降於人間,變成女子,因百花瞎子掌管百花不嚴,犯下過錯也落入了凡塵,穿越在山海各處尋找那被遣而變凡人的仙子。最後在經歷各種艱險返回天人。而武則天也因為一些事情,也不願再下旨百花齊放。

這部書歌頌了女子的才華,反映出她們要求在社會生活和政治地位上平等的對待。表現了作者尊重婦女地位的民主思想。書中所寫的女子,都是有膽識,有才華,有抱負,有才華文采的如:頗有文才的黑齒國學者黎江薇、盧紫萱、敢於和野獸搏鬥的魏紫櫻、駱江蕖,俠客顏紫消,數學家米蘭芬,女王陰若花,輔巨枝蘭音,和為尋父親遠出海外的唐山等作者對她們歌頌的意義,在於對女子長期被壓迫的歷史批判,對女子無才遍是德的封建亂理的否定,這本書對於婦女描寫的非常有膽識才華。我想像她們那樣的人活在這個社會,一定會是眾人的焦點。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武則天開放女科的她們一樣會被埋沒,理想抱負得不到施展,真是所謂的社會逼人,幸而我是生在這樣一個社會,而不是那時,否則的話,我想今後的生活也應該是默默無聞。我不想在這個社會中埋沒,所以我要爭取上進,讓人們知道我的存在。

鏡花緣讀書心得體會 篇30

在明代李汝珍寫成的小説《鏡花緣》裏,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象,鏡花水月般的情節,還有藴含了對社會的諷刺。

三月九年級那天,各路神仙都去崑崙為王母祝壽,百獸、百鳥跳、唱了一陣,嫦娥對百花仙子説:“今天是王母聖誕,你應令百花齊放,既可增加氣氛,又可以助長酒興。”眾仙聽了,連聲稱“妙”。百花仙子卻以“花開有序”為由拒絕了。於是,百花與嫦娥在眾人面前打下一賭:“如果下屆有一位帝王能夠使百花齊放,那百花仙子就被貶下凡間。”正巧心月狐要託生為帝王,嫦娥就對心月狐説:“你若能使百花齊放,那天下萬紫千紅豈不更加好看?”心月狐想了想,答應了。心月狐託生在武家,取名武則天,後來當上了不可一世的女帝王。

一日,天空忽降鵝毛大雪,武則天賞雪飲酒,乘酒醉之際,下召令百花齊放。偏偏這時百花仙子在與麻姑下棋,眾花無從請示,又不敢抗旨不尊,只好乖乖開花。玉帝知道後,龍顏大怒,把百花仙子與其他九十九位仙子一同貶下凡間。百花仙子託生在唐敖家,取名唐小山。因遭奸臣陷害,唐敖被革去功名,與他妻子的弟弟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工一同出海經商,臨行時神仙託夢,要他去海外尋找失落的十二位花仙,從此,他們開始了在海外的冒險與尋覓。

作者沿用了《山海經》中國度的名稱:“大人國”國民腳下的彩雲、“君子國”國民的君子風度、“兩面國”國民天生的兩面臉、“翼民國”國民長五尺的頭、“犬封國”國民的狗頭、“深目國”國民長在手心之中的眼睛、“勞民國”國民終日搖擺、勞碌不停的生活、“豕喙國”國民只會説謊話的嘴、“無腸國”國民吃飯的傳説、“女兒國”國民女子當政、男子為婦的傳統……無一例外的反射出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自私、虛驕、奢靡、吝嗇、作偽、狡詐。同時也顯示出作者對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裏的渴望。

《鏡花緣》這部優秀的書籍猶如一面心靈的明鏡,不但可以照人,也可以照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