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精選18篇)

欄目: 黨建黨委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2.91K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

選派276名鎮黨員幹部到276個村任黨建指導員,明確指導班子建設、隊伍建設、載體建設等6項職責;建立“三會一課”常態督查機制;建立“三全”常態走訪、“三個一”全程紀實、“三單”問題處理機制;全面推行“一組一會”。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精選18篇)

本報淮北訊 (通訊員 杜震)近年來,安徽淮北市堅持以基層黨建引領脱貧攻堅,狠抓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這一龍頭,突出補短板、促規範,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脱貧攻堅工作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該市堅持選優配強脱貧攻堅“領頭羊”,抓好本土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以20xx年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引導38名外出務工緻富能手回村任黨組織書記。開展“萬名指導員下萬村”行動,選派276名鎮黨員幹部到276個村任黨建指導員,明確指導班子建設、隊伍建設、載體建設等6項職責。除在貧困村、軟弱渙散村、現任書記年滿55歲等三類村,遴選現任村幹部、本村致富帶頭人和其他鄉賢重點培養外,20xx年,以鎮為單位採取公開招考方式,選配679名村級後備幹部。積極選派機關幹部到村任職。除向22個省建檔立卡貧困村派駐由3人組成的扶貧工作隊外,還選調10名優秀大學生村官到貧困村任職,實現所有貧困村均有大學生村官。

為夯實脱貧攻堅組織基礎,該市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建立“三會一課”常態督查機制,對執行制度不規範、組織生活質量不高或簡單化的黨組織,直接約談所在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統一制發《黨的組織生活“標準化”紀實手冊》,對黨的組織生活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相關記錄等統一標準,既對黨的組織生活開展起到提醒作用,又從操作層面對黨的組織生活起到指導作用,也便於上級黨組織對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有效檢查。對流動黨員,以鎮或村為單位建立流動黨員e支部,使網上學習、繳納黨費成為常態;對在家黨員,堅持黨員固定活動日。

該市創新脱貧攻堅服務載體,突出抓實“大走訪”工作機制,建立“三全”常態走訪機制。引導幹部圍繞推進中心工作、夯實基層基礎、助力脱貧攻堅等,開展“時時不忘推車情、黨員幹部户户行”入户連心大走訪活動,做到“幹部全入户、走訪全覆蓋、貧困户全結對”。全市3190名鎮村幹部用腳步量民情,累計走訪貧困户22.8萬户次、發展户4.56萬户次、信訪户1340餘户次。建立“三個一”全程紀實機制。發放一張黨羣連心卡,方便羣眾隨時聯繫;記好一本民情日記,逐筆記清問題賬目;建立一套工作台賬,對走訪情況紀實管理。建立“三單”問題處理機制。對不能當場解答的問題,統一建立問題“梳理單”;根據問題類型、職責權限,向職能部門派發“交辦單”;問題交辦一個月後,填寫“反饋單”及時回訪羣眾。鎮村幹部在走訪中累計徵求意見8.7萬條次,解決問題15.39萬個。

為進一步激發脱貧攻堅內生動力,該市全面推行“一組一會”,即在村民小組或自然村設置黨支部(黨小組),因地制宜配套組建村民理事會。凡符合條件的村民小組或自然村均建立黨支部(黨小組),在此基礎上,配套成立若干村民理事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村民理事會的協商議事作用。一縣三區根據實際情況設計“黨羣連心站”“黨羣微家”等載體平台,定期召集羣眾説事議事,有效發揮在脱貧攻堅、環境整治、化解矛盾、移風易俗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全市共調整設置2235個黨組織、組建2274個理事會,設立“黨羣連心站”“黨羣微家”等1963個。

該市強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現精準扶貧從“輸血”向“造血”轉變。連續3年將村集體經濟發展作為鎮黨委書記領辦項目,納入書記黨建述職評議內容。20xx年轉化的50個集體經濟“空白村”,安排50名市縣領導幹部包保聯繫。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頭聯繫“空白村”,幫助制定轉化方案,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總結雙樓村“三變”發展村集體經濟做法,供全市村黨組織借鑑。累計組織88名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書記到浙江、山東學習考察,引導80%的村黨組織重新制定發展規劃,累計設立63個“雙培雙帶”示範基地,確定642户“雙培雙帶”示範户。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2

去年以來,福建省南安市組織開展“家+文化”促政治生態建設系列活動,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為載體,在全市廣大黨員幹部中倡導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助推全社會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風尚,以家庭“小氣候”温潤社會“大生態”。

鍛造一支隊伍,在亮度上下功夫。市委宣傳部在全市構建市、鄉鎮、村居三級覆蓋的文化志願服務網絡體系,打造一支強有力的以黨員為主體的文化志願服務隊伍。目前,全市已建立30多支志願隊伍共800多名志願者,其中黨員志願者約佔80%。今年以來,這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主動參與“家+文化”的各類文化服務活動200餘次,為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作出積極貢獻。

推動兩個帶頭,在強度上下功夫。一是帶頭調查研究。制定下發《關於組織開展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大調研工作的通知》,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帶頭深入基層各個領域進行“家+文化”專題調研,共徵集到16個調研課題,為推動工作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指導。二是帶頭掛鈎共建。宣傳系統各下屬黨支部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與各鄉鎮掛鈎共建,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挖掘和整理南安名人先賢的家規家訓和家風故事,打造家風建設特色品牌;掛鈎共建星級“百姓書房”,提供業務培訓,爭取建設資金添置圖書設備,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助力“百姓書房”提升星級等次。

實施三級聯創,在廣度上下功夫。按照依託黨組織、堅持廣覆蓋的建設思路,建立了市級部門、鄉鎮和農村三級黨組織“家+文化”聯建聯創機制。一是市級統籌指導。受市委委託,由宣傳部牽頭抓總,市紀委、文明辦、婦聯等部門聯合推動,精心組織開展。制定了《南安市開展“家+文化”建設活動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分類指導、綜合施策。二是鎮級組織部署。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相應制定出台活動實施方案,對所轄各村(社區)的“家+文化”活動進行部署安排和指導督促。三是村級貫徹落實。各村(社區)黨支部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及時組織開展各類家風建設活動,打造各種弘揚家風的學習實踐平台,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打造四大方陣,在深度上下功夫。宣傳部黨支部將全體黨員分成四個小組,分別負責引導各地深入挖掘當地優秀家規、家訓、家風故事,因地制宜打造“家+文化”四大方陣。一是打造紅色文化傳承方陣。依託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共晉南同機關工委舊址、安南永革命根據地,挖掘革命先輩的家風故事。如葉飛將軍的“葉式家風”,與子女“約法三章”不得利用父輩關係搞特殊,幾十年來得到傳承延續。二是打造廉政文化教育方陣。充分挖掘本土家規家訓廉潔文化資源, 如貴峯王氏家規家訓中的廉政箴言,使家風家訓展示館成為黨員幹部廉政教育的有效載體和基層羣眾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三是打造先賢名人引領方陣。發揮人文底藴深厚優勢,整理梳理蔡氏古民居家訓家規遺存60多條,彙編《蔡氏古民居家訓家規集萃》並向黨員幹部和各地家庭廣泛贈閲;整理洪氏家風故事,建設良山村家訓館進行展示宣傳,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新時代的良好黨風家風民風。四是打造身邊典型感召方陣。組織開展各類典型評選表彰活動,共表彰110户“文明和諧家庭”和130個“最美家庭角色”,積極推薦上報文明家庭典型,王家助家庭和張紅東家庭分別上榜20xx年全國和福建省“最美家庭”,以榜樣力量引領全市廣大家庭自覺建設好家風。

創設五大載體,在力度上下功夫。堅持部門搭台、黨員帶頭、羣眾參與,共同唱響“家+文化”建設的一出出“好戲”。一是開展“家+”系列活動。聯合南安市紀委、市委組織部等部門共同開展“家+故事”“家+詩詞”“家+楹聯”“家+公益”等活動。共徵集有關家風家訓故事180件、詩詞和楹聯作品20xx餘首(副)、公益廣告作品375件,廣泛傳播家庭文化正能量。二是推動“百姓書房”建設。在全省首創星級“百姓書房”,並組織開展傳誦紅色經典、讀書沙龍、公益講座等讀書交流活動,以書香浸潤家庭文化,以紅色文化傳承革命基因。現已建成近20家“百姓書房”。三是推動家風主題公園建設。依託南安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設立家風家教專題展區,集中宣傳展示以葉飛、蔡資深為代表的名人家風家教故事。四是推動家風文化牆建設。通過牆面彩繪、文化長廊等形式開展家風、廉政、黨的政策等宣傳教育,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融入羣眾日常生活生產環境。五是推動家風講堂建設。依託黨委中心組學習、道德講堂、微講堂等平台,將家風建設內容列入重點學習課題,邀請專家、學者做專題講座,編印贈閲《南安家故事選編》,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的家風建設意識,引導他們注重家風家教。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3

今年來,甘肅省高台縣以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為引領,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認真念好會、想、敢“三字經”,下功夫破解幹部“不會為”、“不想為”、“不敢為”的難題,着力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念好“會”字經,提升幹部幹事創業能動力。針對幹部能力不足“不會為”的問題,高台縣開展了突出抓好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社會治理等專題培訓,幫助幹部豐富專業知識,培育專業思維,提高“八種本領”。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教育引導和有效激勵廣大幹部及時“充電”。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使幹部謀劃推動工作的本領合得上時代節拍,跟得上發展要求。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環境培養鍛鍊幹部,讓幹部在實踐中彌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全面提高幹部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能力和水平。

念好“想”字經,調動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針對幹部動力不足“不想為”的問題,牢固樹立好乾部標準和事業為上的選人用人導向,把選好人、用對人作為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勵。大力選拔使用抓綠色發展、抓生態建設、抓鄉村振興、抓脱貧攻堅、抓改革創新有思路、有魄力、有成效的幹部。去年以來,全縣提拔使用實績突出、羣眾公認的幹部153人,明顯起到了用對用好一批人,激勵帶動一大片的作用。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對近兩年來提拔使用的幹部進行集中回訪,深入瞭解履職和成長情況,對工作不勝任的及時調整。對24名在審計、試用期考核、扶貧督查時發現問題的幹部進行了提醒,對在年度考核中評定為“基本稱職”“不稱職”等次的2名幹部進行了誡勉談話,並調整崗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從政環境,為廣大幹部創造了想幹事的平台。

念好“敢”字經,強化幹部幹事創業擔當力。針對幹部擔當不足“不敢為”的問題,着力激發幹部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幹部頭腦,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滿懷激情地履行職責、踐行使命。進一步發揮黨校主陣地作用,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全縣各級領導幹部充分發揮示範表率作用,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大事難事衝鋒在前,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促進作為,形成了一級帶着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的良好氛圍。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和澄清保護機制,為敢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旗幟鮮明地支持、保護、褒獎擔當者,使敢作為在幹部隊伍中蔚然成風。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4

北京市律師行業黨委與延安市律師行業黨委黨建互聯共建儀式10月29日在延安舉行。雙方將本着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發揮合力、共建共享的精神,建立黨建互聯共建機制,增強交流,共同發展。

法制日報社副總編輯李羣出席儀式。他表示,律師是社會主義法治工作者,維護的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律正確實施以及社會公平正義,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律師從來都是國家法治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藉此契機,把兩地律師行業在黨建工作上的經驗傳播出去,更好地帶動律師行業黨建工作的發展。

延安市司法局副局長、延安市律師行業黨委書記谷華説,近年來,為適應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延安市委、市政府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全面推行體系標準化、管理信息化、載體品牌化、服務人性化建設,整體推進了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水平,進一步激發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改革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廣大律師為延安市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法治延安建設進程作出了積極貢獻。

北京市律師行業黨委副書記、北京市律協會會長高子程説,北京市律師行業歷來高度重視黨建工作,20xx年率先成立了思想道德建設委員會,並在北京律師智庫平台上專門成立了黨建研究專家組,對律師黨建工作發揮了極大促進作用。目前,全市603家律所成立獨立黨組織,100個聯合黨支部覆蓋1107家律所,選派黨建指導員581名,實現了黨的工作全覆蓋。

雙方都表示,加強黨建工作共建互聯,對於雙方的律師行業發展都是難得的機遇,希望彼此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北京律師行業黨務工作者專題培訓班今天同期在延安開班。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5

近年來,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區有機統一,因勢而謀、主動作為,以黨建引領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不斷提升羣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讓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讓羣眾有更多的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適應時代要求,創新治理模式。社會治理創新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革命,必須適應新時代新要求,以思想大轉變推動工作大突破。一是轉理念。徹底轉變工作理念,變“社會管理”為“社會治理”,變“單向治理”為“雙向互動”,變“一元獨治”為“多元共治”,強化法治思維,踐行羣眾路線,堅持綜合施策,深化源頭治理,充分調動居民羣眾和社會組織共同協商社會事務、共同投入社會建設、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構建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基層自治組織、協商議事組織、小區物業組織、志願服務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現代社會治理體系,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二是轉職能。大力開展基層組織減負增效專項行動,建立村社區工作清單和行政事項准入制度,切實釐清鄉鎮街道、區直部門、村社區之間的權責邊界,解決好社會治理中缺位越位錯位問題,引導基層組織和網格員迴歸主責主業,實現社會治理重心下移。三是轉方式。變領導為引導、變命令為協商、變管控為服務,堅持事由民議、策由民定、財由民理、效果民評,充分發揮和調動社會多元組織參與,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公共事務進行引導和協商,真正形成以服務羣眾為導向,以羣眾參與為動力,以羣眾評價為準則的基層組織服務羣眾工作機制。四是轉形態。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進一步規範制度設計,強化過程管理,引導羣眾有序參與社會治理,不斷提高基層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在陪伴中讓羣眾成長為現代公民和基層自治的“主人翁”,形成從自治、法治、德治到善治的良性循環。

強化黨建引領,激發治理活力。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為主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組織羣眾、宣傳羣眾、凝聚羣眾、服務羣眾作用,着力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社會治理活力。一是強化黨的基層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發揮黨組織牽頭抓總、協調各方的引領作用,在社會主體的利益分化中提升黨組織的整合功能,注重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將社會分散、多元的要素納入基層治理框架,把不同價值取向的多元主體凝聚起來,增強黨組織動員羣眾、協調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在突出價值引領中增強黨組織動員能力,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辦好新時代張灣講習所,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先進典型宣傳教育,凝聚信念共識、制度共識、政策共識,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凝聚廣大羣眾的“主心骨”、化解社會矛盾的“減壓閥”、基層社會治理的“橋頭堡”。二是實現黨的基層組織全覆蓋。主動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新變化,結合基層黨建“整區推進”,重點加強對流動黨員、退休黨員、口袋黨員、退役軍人黨員、零散分佈黨員的管理和服務,對零散分佈黨員實行社區黨組織兜底管理,在人口流動和組織形態變化中不斷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切實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重點抓好“兩新”組織、社會組織、物業組織和業主委員會的基層黨建工作,把社會組織中的黨員培養成團隊帶頭人,把優秀的非黨員團隊帶頭人培養成黨員,壯大黨的社會工作隊伍,擴大黨工青婦組織覆蓋,形成黨建帶社建工作格局。打破條塊分割、封閉運行的落後局面,整合基層黨建資源,完善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院落、黨員中心户五級組織體系,推動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構建區域大黨建格局。三是充分發揮黨員在社會治理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引導農村外出務工黨員、退休返鄉黨員、退役軍人黨員、種養大户黨員積極參與精準脱貧、鄉村振興,牽頭領建產業基地、領辦農業合作社,發揮先鋒作用,爭創“十星”黨員。引導城區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協管黨員積極參與居住地社會治理,結合自身崗位和興趣特長,組織羣眾開展文化娛樂健身、創文創衞志願服務,認領羣眾“微心願”,化解鄰里矛盾糾紛等系列活動,發揮示範帶頭作用。依託黨員信息管理系統、黨員微信羣、QQ羣等新媒體,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黨員八小時以外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四是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水平。大力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以社區黨羣服務中心為主陣地,盤活整合社區閒置資源,拓展社會服務功能,搭建公益性服務平台,大力建設黨羣服務綜合體。把社會組織納入社區治理體系之中,推進社會組織發展與傳導黨的執政理念精準對接,引導社會組織在服務中傳導黨的執政理念,讓社會組織成為黨在基層服務羣眾的重要資源。探索“互聯網+”智慧黨建新模式,建立社區微信公眾號,開發智慧黨建APP軟件,搭建黨組織、黨員、居民雙向互通的網上平台,推行黨建“項目認領”“菜單式服務”“雙向服務”等系列主題活動,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

堅持辨證施策,提升治理實效。基層社會治理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涉及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利益調整,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辯證思維、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務求實效。一是正確處理好發展與治理的關係。科學發展是前提、是根本,也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有效治理是途徑、是方法,是實現善治良序的必然選擇。二者相互依存、互促共進,具有內在一致性。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中要準確把握好二者的辯證關係,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用發展的思路、發展的辦法去解決社會治理中的各種問題,通過科學發展,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二是正確處理好黨建引領與多元共治的關係。黨的領導是社會治理的根本保證,多元共治是社會治理的時代趨勢。堅持黨建引領,不是讓黨組織大包大攬,來承擔和解決社會治理中的所有問題,而是通過加強和改善黨對基層工作的領導,迴應社會關切,踐行宗旨意識,走好羣眾路線,提升基層黨組織宣傳發動羣眾、凝聚服務羣眾的能力。各級黨組織要切實轉變工作方式,善於把黨組織的主張通過社會協商等方式轉化為羣眾的自覺行動,把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一定程序明確為各類組織的負責人,把黨的組織意圖通過多元互動變成各類組織參與治理的措施,引導多元主體深度融入社會治理和服務,共商區域發展、共同服務羣眾、共建美好家園。三是正確處理好行政推動與共建共享的關係。行政推動是實現治理目標的有力保證,共建共享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路徑,二者不可偏廢。政府要強化主體責任,當好組織者、執法者、規劃引領者、政策制定者、社會建設者;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強化社會責任,主動開放公共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人民羣眾要強化主人翁意識,基層組織要充分依靠羣眾,善於發動羣眾,主動引領羣眾,不斷提升羣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四是正確處理好治理創新與社會穩定的關係。率先探索推進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有政策依據,有經驗借鑑,有實踐基礎,也有一定的風險。但創新是為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實現長治久安,絕不能因為社區減負增效就推卸責任,絕不能因為社會治理創新影響發展穩定大局。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作為首要任務,針對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抓創新、堵漏洞、補短板。堅持重心下移,充分發揮居民羣眾的主體作用,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的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1+3+N”多方聯動機制,探索開展院落自治,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一線。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6

【基層實踐】

強調,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深化村民自治實踐,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近年來,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針對自然村自治組織薄弱問題,探索建立“黨小組+村民小組+村民理事會”的“三位一體”治理模式,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

強化村黨小組的政治功能

強化農村黨小組建設是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一段時間,農村黨小組曾出現弱化、邊緣化趨勢。因此,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加強行政村以下黨組織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全面領導鄉村振興的作用,強化村黨小組的政治功能。

黨小組建在自然村是農村發展的現實需要。當前,精準扶貧的村莊整治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的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等,其落腳點也在自然村。由於村民小組人少事多任務重,各地紛紛在自然村設立村民理事會,集聚鄉賢,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弋陽縣委因勢利導,把黨小組建在自然村,充分發揮農村黨員作用,讓黨小組成為行政村和自然村的紐帶和支撐,成為村級工作的承載體,確保政令更加暢通,各項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統籌規劃,健全組織。黨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實行組織領導、事務決策,宣傳落實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村民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管理集體資產,承擔本組村民生產生活的服務和協調工作,推選村民代表和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村民理事會的主要職責是建立完善和監督執行村規民約,公共事務管理、公共場所衞生管理等各項長效管理機制。呈現“人、財、事”分設局面,同時實行人員交叉任職,保證自然村治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典型引路,分類建設。按照自然村“三位一體”組織體系建設的要求,由縣委組織部推進典型打造、分類建設。先後打造了治理型、文化型、產業型、生態旅遊型等鄉村振興的不同典型樣板,以點帶面。

能人理事,制度保障。建立農村能人培養制度。把農村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年輕優秀的黨員培養成“兩小”組長(即村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或村民理事會理事長,把年輕優秀的“兩小”組長或村民理事會理事長培養成為村幹部,保證治理組織後續有人。建立自然村治理組織經費籌集制度。採取組織部門獎勵、掛點單位支持、鄉鎮(街道)黨委補助、向外籌集、集體經濟提留等多種渠道辦法,保證治理組織有經費辦事。建立自然村黨小組星級創評制度。創評標準為三、四、五星等級,對被評為四星、五星級的村黨小組進行獎勵。

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

鄉村產業更加興旺。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户”產業發展模式,培育了藝林雷竹、金龜王、柏林罐頭等1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形成了7萬畝雷竹、3萬畝大禾穀、1萬畝油茶種植基地,20xx年全縣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19個,實現了4600多名貧困人口的脱貧。

鄉村人才更多聚集。“三位一體”組織體系的建立,把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到了自然村。下移的過程,也是將社會資源規範化、組織化的過程。越來越多鄉賢回村參加建設,積極投身家鄉公益,帶領農村富餘勞動力創新創業。

鄉村生態更為秀美。近年來全縣共推進了227個秀美鄉村點建設,重點圍繞“三線三區”(高速、國道、省道沿線和城區、景區、園區),按照生態旅遊、美麗宜居、整潔規範三個等次,打造了一批示範點。

鄉村文化更顯繁榮。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設立“身邊好人榜”,經常性開展廣場舞大賽、“最美家庭”評選,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了弘揚家庭美德、構築文明風尚的文化氛圍。堅持每年開展弋陽腔劇團送戲下鄉和羣眾文化周活動,滿足了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鄉村組織更具力量。自然村“三位一體”治理組織發揮其組織羣眾、聯繫羣眾、宣傳羣眾、引導羣眾的作用,實現黨的領導和村民自治有機結合,真正打通了落實農村工作的“最後一公里”。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7

最近,安徽人民出版社以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為標準,結合自身業務特點,着力打造“智慧黨員活動室”。活動室以一台55英寸全高清多功能交互智能平板為載體,融合一套“智慧黨建”信息化平台軟件。

“智慧黨建”軟件由系統服務、展示端、編輯端3部分組成。系統服務程序用於處理信息讀取和存儲,展示端用於展示信息,編輯端用於編輯信息。軟件裏面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內置了大量的黨建學習內容,通過模塊化設計,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自定義和內容管理。安徽人民出版社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通過多媒體立體化的呈現方式,讓黨員活動室“智慧”起來,使基層組織建設更有針對性、更高效。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8

核心提要

●全省建立互聯網企業黨組織768個,覆蓋企業1455家,黨組織覆蓋率達78.5%;確保企業正確政治方向,推行黨組織班子與高管“交叉任職”,全省82%的黨組織負責人由高管擔任;開展黨員亮身份和公開承諾踐諾活動

本報福州訊 (通訊員 閔組軒)近年來,福建省始終把推進“數字福建”建設作為重大戰略工程持續推進,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積極探索推進互聯網企業黨建工作,讓信仰之光照亮互聯網高地。

注重高位統籌,健全完善協調聯動的推進機制。省委重視抓謀劃。把加強互聯網等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統籌工作力量,持續部署推動。按照網絡發展到哪裏、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裏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探索創新,持續擴大新興領域黨建覆蓋,讓紅色信仰植根青年黨員,為互聯網企業注入“紅色基因”。健全機制抓推進。由省委組織部牽頭,建立互聯網企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把宣傳部(網信辦)、經信委、商務廳等部門納入成員單位,建立工作例會、調查研究、督查考核等制度。省委兩新工委出台推進互聯網企業黨建工作10條措施,直接聯繫16家龍頭黨組織,市、縣相應建立企業聯繫點,抓面促點、以點帶面。強化保障促落實。對新建互聯網企業黨組織,給予不少於3000元黨建啟動經費。鼓勵各地建立黨組織書記待遇保障制度,廈門探索把優秀黨組織書記納入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享受相應政策待遇。打造網龍、美亞柏科等一批互聯網企業實訓基地,為企業黨組織開展教育培訓、交流互動等提供陣地支持。

注重夯實基礎,分類分步推進“兩個覆蓋”。全面摸清底數。在省委組織部牽頭下,由網信、經信、工商等部門彙總形成互聯網企業數據,由市、縣對轄區內企業進行“地毯式”摸排,全面掌握企業數量、黨組織設置、黨員和職工人數、出資人身份等情況。目前,全省摸排出互聯網企業1853家,全部建立工作台賬。開展集中攻堅。整合縣區、街道、園區和各行業黨委、互聯網經濟協會等資源優勢,每年組織開展“百日攻堅”行動,探索龍頭帶建、片區聯建、同業共建、派駐幫建等方式,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分類抓好組建。對互聯網龍頭企業,發揮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省級互聯網經濟協會指導推動作用,集中力量抓好組建;對互聯網聚集的園區、樓宇、眾創空間等,逐户走訪推動,符合條件的單獨組建,同時建立區域性或綜合性黨組織;對分散的小微企業,由街道(鄉鎮)、社區(村)兜底管理。目前,全省建立互聯網企業黨組織768個,覆蓋企業1455家,黨組織覆蓋率達78.5%。

注重紅色引領,加強企業出資人和高管教育引導。大力實施“同心同向”工程。建立黨組織與公司董事會、出資人和高管的學習交流、溝通互動、信息共享平台,通過黨建公眾號、APP終端、微信羣等平台,傳播黨的政策理論,講述紅色故事。發揮黨員高管“近水樓台”優勢,引導他們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加強非黨員高管的教育引導,增強他們對黨組織的認同。智恆科技公司出資人倡導全體員工向黨員看齊,踐行公司黨委對黨員提出的20條標準要求。普遍開展走訪培訓。各級組織部門結合“五個一遍”活動,對互聯網企業出資人進行大走訪,面對面交流感情,傾聽意見建議。省級每年舉辦出資人示範培訓班,各市每年至少舉辦1期集中輪訓或外出學習考察,組織出資人到井岡山、古田等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全省各級培訓互聯網企業出資人和高管3000多人次。樹立先進典型。結合“雙強六好”黨建典型選樹活動,選樹了一批互聯網企業“黨建之友”好典型,並在政治安排和評優評先上給予傾斜。目前,全省有近百名互聯網企業出資人當選為縣級以上“兩代表一委員”。

注重作用發揮,推動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相融合。確保企業正確政治方向。推行黨組織班子與高管“交叉任職”,全省82%的黨組織負責人由高管擔任。建立黨組織書記列席企業經營管理和人事任免會議等制度,明確黨組織負責企業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為企業把航定向。探索將黨建工作寫入公司章程,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治理結構中的合法地位。助推企業攻堅克難。開展黨員亮身份和公開承諾踐諾活動,設立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引導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在技術革新、市場開拓等方面走前頭當表率。美圖公司黨委組建3個黨員技術攻關小組,公司每年申請的100多項專利中,60%以上由黨員主導或參與。為黨組織發揮作用撐腰打氣。開展“強黨建促發展”聯合行動,從人才、政策、服務等方面,提出12條服務互聯網企業舉措;聯合16個部門梳理26條惠企政策“乾貨”,其中不少政策明確由黨組織牽頭落實,為黨組織服務企業發展搭建舞台。

注重拓展外沿,把黨的工作陣地延伸到網上。築牢網上“紅色陣地”。引導黨組織督促推動企業遵紀守法、誠信經營,把紅色文化、誠信文化、法治文化注入網絡空間。福州網龍黨委打造“中國好黨員”“互聯網+黨員教育”網絡陣地,泉州功夫動漫黨支部設計上線“黨建表情包”,使企業黨建既堅守“黨性”又契合“網性”。當好網上“安全紅客”。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網絡輿情監測引導、網絡詐騙防控等,當好“紅色網絡衞士”。三明小魚網絡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為網絡風清氣正給點力”活動,發放倡議書,帶頭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凝聚網上“紅色力量”。創設福建兩新組織黨建微信公眾號,用好“黨員e家”平台,廣泛開展“青年有信仰”“青年好榜樣”等活動,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寧德召開3場互聯網企業出資人、網絡代表人士集體談話會,引導新聞門户網站、“網絡大V”等新媒體人士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積極宣傳正能量。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9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今天這個部門掛個這個牌子,明天那個部門掛個那個牌子,門廳的一面牆都掛滿了。一到歲末年初,材料盒子堆成了山,應付檢查都應付不過來。”1月23日,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黨總支書記趙耐香説,自從銀川市制定“社區服務事項准入清單”後,他們承擔的服務事項由原來的207項減少到如今的24項,社區黨組織實現了從“忙事務”到“重服務”的轉變。

近年來,面對經濟業態、社會環境等方面的變化,銀川市做強街道“龍頭”,做實社區堡壘,構建互聯互通、全域融合的城市黨建聯合體,打造起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層治理“同心圓”。

瞄準“圓心”固根基

冬日的賀蘭山嵌在湛藍的天幕裏。山的東麓,西夏區朔方路街道辦事處轄區,每條街道的顯眼位置都立着一塊藍底白字的公示牌。牌子上寫着“街長”和包街幹部的姓名、聯繫方式及管理標準。

自20xx年12月起,朔方路街道的23條背街小巷有了“街長”。總街長陳海霞説,通過交警、城管、環衞、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聯動,黨員帶頭、發動志願者和居民參與其中,實現了街巷的“微管理”。

“過去,街道黨工委從經濟統計到拆遷安置、再到綜合執法,什麼都幹,職能錯位、越位,不堪重負。羣眾真正需要的,卻很不到位。”朔方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代永生説,20xx年9月,按照市委關於深化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要求,優化街道崗位設置,將原有12個職能辦公室綜合成“四辦一中心”,60多名工作人員只保留一半,其他全部下沉到社區,在街道“瘦身”的同時,推動社區“強體”。

“做實街道,就要在擴能上做加法。”銀川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華説,在體制改革中,明確了街道加強黨建工作、實施綜合管理、組織公共服務、統籌社區發展等8項職責,賦予街道對派駐機構幹部管理考核權、任免徵得同意權、重大決策參與權等5項職權,較好推動其工作重心真正向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轉移。

擴大“半徑”強服務

在失地農民集中的金鳳區銀新苑南社區,工作人員將身份證放入行政審批服務一體機的掃描區,再補充填入相應信息,點擊提交,這些數據就立即同步至銀川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居民説,只要有創業意願,短短十幾分鍾,就可以成為小老闆。

在基層治理創新中,銀川市共下沉人員441名,設立社區服務站181個,直接辦理就業、民政等30餘項為民服務事項,安裝行政審批服務一體機50餘台,可24小時直接辦理25項、預約辦理100餘項行政審批事項。

在長城花園社區一樓的辦事大廳,趙耐香説:“涉及審批的事務由專業的下沉工作人員承擔後,我們社區的職能和精力才真正迴歸到為居民服務上來。”

“物業公司只收費不管事,路面壞了也不修,小區的垃圾都堆成山了。”説起過去的物業服務,家住銀新苑2區的馬長川直搖頭。

“以前物業公司是私人承包的,服務跟不上,設施不完善,居民不願意交物業費,收繳率連30%都不到,形成了惡性循環。一連換了兩個物業公司都不行。”社區物業服務處負責人宋全福接過話茬説,20xx年社區辭掉物業公司,直接接手物業管理,黨支部與物業交叉任職。黨建引領的“紅色物業”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更好地為居民服務。如今,每平方米0.35元的物業費,收繳率高達98%。居民都説,小區裏水池變清了,道路乾淨了,人行慢道、休閒涼亭、健身樂園一應俱全。過去賣房子沒人問,現在“紅色物業”成了品牌,小區房子求租、求購的非常多,家家户户都受益。

在銀川,4610個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實現全覆蓋,大家廣泛開展點單服務,構築起“一刻鐘城市黨建服務圈”,形成了以黨建為龍頭,政府部門、轄區企業、社會組織、志願者隊伍共同參與的“1+N”多元共商共治共贏的工作模式,並通過“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新時代市民實踐站”、民情懇談找到基層治理“最大公約數”。

延展“周長”聚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五星紅旗從此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在興慶區文化街豐收社區,自行車棚改造的活動中心內,一場自編自演的小品剛剛結束,朗誦愛好者們迫不及待地亮出嗓音。

“豐收社區轄區內大部分是老舊小區,70多棟樓沒有物業,老年人多,配套設施少而舊。”豐收社區聯合黨委專職副書記李雙説,社區居民參加京劇、書法、舞蹈等文化娛樂和志願服務的積極性都很高,但苦於沒有活動場所。

20xx年以來,豐收社區逐步將閒置的自行車棚、鍋爐房進行改造,先後形成5個活動中心。“我們都是原自治區百貨公司的職工,過去一直沒地方去,夫妻大眼瞪小眼,老鄰居老同事也都不相往來,自從有了活動陣地,太極拳、模特隊、水兵舞……從週一到週五,排得滿滿的。我們都叫‘睦鄰點’。”社區居民王善平説。

李雙説:“我們藉助‘睦鄰點’,將黨建融入民生、融入服務、融入羣眾。發動黨員帶頭組建志願服務隊、愛心飛揚縫紉服務隊等,使這裏成為社情民意、信息傳達的‘中轉站’,延伸黨組織服務觸角的新陣地。”

20xx年,銀川市累計投入專項資金2.6億元,解決了活動陣地面積不足500平方米、陣地功能發揮不充分等問題。全面啟動“紅色氧吧”黨建項目,在中山公園、西夏公園等打造公園黨建,組建“紅色廣場舞隊”“紅歌合唱隊”等社團組織,把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輻射到基層治理各環節,拓展整體功能“輻射面”。

在城市,一座商務樓就是一個立體的社區。但商務樓宇內,企業變化快、黨員流動快、黨組織難以紮根。銀川緊盯黨建工作薄弱點和社會治理盲區,成立街道層面的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委,把黨建工作嵌入到商圈、園區,將商務樓宇作為新型微觀治理單元,納入城市基層治理網格。

“黨員,請你回家!”在銀川悦海新天地商圈,一則特殊的“尋人啟事”引導不少流動黨員迴歸了組織。上海西路街道黨工委委員劉欣説:“通過整合駐街單位力量,建立‘黨建紅盟’,讓更多的‘口袋黨員’‘隱形黨員’找到了回家的路。”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0

近年來,江蘇鎮江市潤州區把切實提高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作為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的重要環節,積極推行創意組織生活模式,推動黨組織生活“黨味、辣味、鮮味、餘味”融合,不斷增強黨組織生活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響力,讓支部活起來,黨員動起來,形象亮起來。

“要我來”到“我要來”

參與是最好的動員

“傳統單一方式組織學習,經常有黨員請假不來,到會黨員興趣也不濃。”“我對支部組織的活動不太滿意,提了意見沒人聽,時間長了就不想參加了。”萬科社區黨總支書記夏光明和普通黨員王以順對組織生活都有各自的煩惱。

“黨員的動力,決定着基層黨支部活力。”潤州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凌鑫説,增加黨員對組織生活的話語權,是解決黨員動力源不足的關鍵。

潤州區推行創意組織生活過程中,在堅持“黨味”第一前提下,設計了“我的活動我做主”環節,規定每月的主題黨日,月初面向黨員徵集主題並由黨支部審核,月中由黨員民主討論確定,月底開展組織生活,變支部書記“一人想”為全體黨員“大家幫”。

“‘黨課+紅歌’是我跟支部書記提的建議,沒想到大受歡迎。” 和平路街道桃一社區退休老黨員徐元才,對自己的創意十分自豪。他認真編排了“十送紅軍”等紅歌黨課,通過欣賞紅歌、追溯歷史、交流互動、黨員合唱等方式,引導黨員感悟初心、不忘使命。今年7月,由他牽頭組建的“星火燎原”行動支部,已受邀為全區各級黨組織、中國小生上紅歌黨課近60場次。

“組織生活讓支部黨員唱主角”在潤州已成為生動實踐。在今年徵集到的120多個“創意組織生活案例”中,由黨員羣體策劃提議,黨支部組織實施的“四味”組織生活佔比達90%,“黨員伉儷談家風”“光榮啊,我的黨”等一大批既接地氣又旺人氣的創意組織生活,成為各黨支部必選的“創意菜單”,支部活動黨員參會率提高到87%以上。

“關門搞”到“開門議”

開放是最好的監督

“參加90歲老黨員孫老的‘初心生日會’,讓他為我們戴黨徽,一起重温誓詞,聽奮鬥經歷,享初心蛋糕,這樣的組織生活,既莊重嚴肅,更有濃濃的親情,讓我們的心找到了歸宿。”參加完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區康乃馨黨支部創意組織生活後,某房屋開發公司第一黨支部書記餘江華感覺回味無窮。他説,黨支部之間的互動融合,不僅豐富了國有企業黨建內容,更讓他們學習到了社區有力度又有温度的黨組織工作方法。

為提高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潤州區把開放作為推行創意組織生活的關鍵詞,推動黨建聯盟黨組織之間組織生活聯辦,黨員與黨員之間交流,黨組織、黨員與羣眾之間互動,讓互不相干的“局外人”變成了相互促進的“共同體”。

“由於開發質量問題,小區好幾家頂樓住户一下雨就滲水,各位黨員談談如何解決?”在新城花園一區黨支部“黨組織開放日”上,面對30多名旁聽羣眾,支部書記唐平平向13位與會支部黨員拋出了議題。“社區出面請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然後約請開發商協商解決”“各家可以拍好照片,社區黨組織牽頭開發商和住户坐下來談”……開放式創意組織生活推行,讓基層黨支部的議題聯繫羣眾更緊了,協商解決方案更實了,達成共識後落實更快了。

據瞭解,目前全區489個黨支部全部實行了開放互動式創意組織生活,黨支部堡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持續上揚,羣眾對黨組織的支持力明顯提升。

“兩張皮”到“一盤棋”

發展是最好的詮釋

“高質量組織生活是高質量黨建的重要基礎,是築牢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潤州區委書記高國成説。將項目建設、環境整治、社會治理、維護穩定、創新創業等元素有效融入組織生活,不僅能豐富組織生活內容,更能凝聚黨員共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潤州區以“七彩黨建”聯盟為抓手,整合區委區級機關工委下轄的59個支部,從先鋒引領、民主法治、關愛温暖、和諧發展等七個方面統籌策劃、聯辦開展創意組織生活,並建立了重點工作聯推、重大活動聯手、重要載體聯建的“三重三聯”機關黨建工作機制,推動了機關黨建工作與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今年以來,組織開展“不忘初心,日行微善”“藍天保衞戰,你我共見證”“長江大保護,黨員在行動”等一系列創意組織生活,參加黨員達9000多人次。

“第一次來參加社區黨組織舉辦的‘築夢空間·跟黨創業’開放式主題黨日,身邊創業黨員的現身説法,最新的潤州創業政策,更加堅定了我加大投入的決心。”走出啟迪眾創工社黨建微家,鎮江愛家智能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俊一臉笑意。

在潤州,圍繞城市經濟發展、服務效能提升、社會治理設計,組織開展的開放式創意組織生活不在少數。“服務零距離·我當店小二”“夜巡網格員”等情境式、實踐式、體驗式創意組織生活,正成為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羣眾的新課堂。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1

1月4日,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柳樹口鎮農超聯合黨總支院內彩旗飄揚、人頭攢動,一派喜慶熱鬧的場面。柳樹口鎮農超聯合黨總支訂單農業兑現大會正在進行,東下村村民錢海珍現場領到6768元的油葵款,數着一沓百元大鈔,老錢心裏樂開了花。

農民算小賬,小賬連大賬。柳樹口鎮共有13個行政村,20xx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1個村突破60萬元、10個村突破5萬元,農民年户均增收3200元。

一個個飛來的訂單,一筆筆打來的款項,一張張綻放的笑臉,處處展示着澤州創新黨組織設置,建立柳樹口鎮農超聯合黨總支給鄉村帶來的新變化。

村超對接,賣糧有渠道

柳樹口鎮是全縣脱貧攻堅主戰場,13個村中有12個是建檔立卡貧困村,佔全縣二分之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2878人,佔全縣四分之一。近年來,大批村民拖家帶口進城務工,撂荒土地不斷增多。

20xx年初,澤州縣委組織部拋出“紅色錦囊”,在晉城市知名企業福旺多超市商貿有限公司設在柳樹口鎮的下屬企業福旺多生態園建立黨支部,並與柳樹口鎮南寨、圪針掌、張八等周邊10個村的黨支部牽手建立柳樹口鎮農超聯合黨總支,以黨建引領助推脱貧攻堅,通過農超對接實現鄉村振興。

有了黨組織,就是一家人。黨組織作後盾,打消了超市與村民之間的疑慮,打通了山區優質農產品直通城市的銷售渠道。

農超聯合黨總支會上,關於訂單農業的議題越來越多,周邊村莊的村民也坐不住了。河西、神直、石莊村的幹部羣眾找來了,申請加入黨總支。就這樣,柳樹口鎮農超聯合黨總支下轄的村黨支部由原來的10個增加到13個。20xx年,農超聯合黨總支不僅與福旺多超市簽訂了千萬元訂單,還與蘭花釀造公司簽下了130噸高粱種植合同。20xx年,農超聯合黨總支又與福旺多超市、蘭花釀造公司、聖王山中藥材公司簽下1500萬元訂單。

有了訂單,黨員保質量

手中有訂單,種地不心慌。按照“總支+超市+農户”的產銷模式,村民結合市場需求批量生產農作物,超市集中購儲運銷,解決了村民賣農產品小打小鬧、銷售不暢的難題。

去年麥收後,農超聯合黨總支經過市場調查,提出復播油葵增加收入的想法。一開始羣眾想不通,覺得種油葵麻煩,收成如何也拿不準。於是黨總支向羣眾作出“三包”承諾,即包種子、包下種和包銷售。

黨總支購買了專用播種機,黨員幹部先在自家地裏試種,成功後再挨家挨户給羣眾播種,還指導施肥管理。最終,共種植油葵1000畝。秋天,油葵長勢喜人,共收葵花籽30萬斤,村民增收110萬元。

油葵的大面積種植,帶動了油料加工業發展。農超聯合黨支部主動與東下村油料加工廠聯繫,幫助多方籌資、擴大生產能力、完善環保設備,承接當地千畝油葵的加工業務。

訂單如期完成,還要保證質量。農超聯合黨總支引導黨員擔當作為,加強監督,誠信經營。按照訂單,樊家、南莊、河西等村要為福旺多超市提供2萬斤小米。如果收購的穀子中秕穀多了,超市的利潤就不能保證,對於這一點,超市管理人員不熟悉,但是天天跟土地打交道的黨員幹部最清楚。於是,黨員幹部拿來吹風機,吹去了秕穀,保證了穀子質量,贏得了福旺多超市的信任。

支部聯建,脱貧有引擎

以往,各村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井水不犯河水。農超聯合黨總支成立後,各村黨員幹部羣眾爭先恐後比着幹,幹事創業熱情空前高漲。

石莊村是柳樹口鎮的一個老上訪村,申請加入農超聯合黨總支後,幹部村民顧不上鬧意見了,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村集體增收40500元。窯後村原來的黨組織比較渙散,看到周邊村莊都在農超聯合黨總支帶動下一門心思謀發展,於是不甘人後,發展起苗木、牡丹植物油加工,僅此一項村集體就增收6萬元。

支部聯建,成為澤州抓黨建促脱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

該縣打破行政區劃和行業限制,創新組織設置,通過龍頭企業和樞紐型黨組織帶動,先後創建了柳樹口鎮農超聯合黨總支模式、犁川鎮崔河八村聯建黨總支模式、北義城鎮薯米產業黨支部和果蔬產業黨支部模式、巴公鎮一礦帶五村的全域旅遊聯合黨總支模式、川底鄉一企帶四村的二十里鋪村企聯合黨總支模式。

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旅聯建、村超聯建等組織集成創新模式,把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讓農民富在產業鏈上,推動農民脱貧奔小康,帶動城鄉融合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2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柳鋼)始建於1958年,作為一個厚植紅色基因、不斷傳承創新的企業,柳鋼始終堅持築牢國有企業發展“根和魂”,把黨旗插在轉型發展的最前沿、生產經營的第一線,構建“一個核心、雙向掛鈎、三位一體”的黨建模式,引領企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地發展。

堅持一個核心,校準政治引領“定盤星”。發揮領導和政治核心作用。堅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切實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堅持把黨委會作為審議決策重大問題必經的前置程序。近年來,黨委會先後審議實施了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建設、與十一冶集團戰略重組、併購廣西中金公司等重大議題,通過頂層設計、科學決策、快速響應,引領企業正確發展航向。強化政治和思想建設效果。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柳鋼一次黨代會精神上下貫通,重點抓好“大培訓、大宣講、大調研、大討論、大獻策、大實踐”的6大舉措和“小黨日展評、小知識滲透、小攻關推進”的“三小”活動,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穩定隊伍為重點,積極培育“包容創新、超越共享”的新理念。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柳鋼是全區直屬企業中唯一同時保留有企業報、電視台以及文化期刊的單位,宣傳媒體集成服務企業發展的水平不斷提升。職工的獲得感、自豪感穩步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有效增強。

堅持雙向掛鈎,扣緊黨政工作“責任鏈”。固化機制保障。堅持“黨建+中心工作”,將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考評體系納入企業專項經濟責任制,黨建績效指標與業務工作指標同步設立、捆綁考核、掛鈎管理(黨建工作權重佔40%),一方面促進黨政工作“雙向融入”,另一方面促進有形的生產與無形的黨建“雙向結合”,用生產經營的結果衡量檢驗黨建工作成效。進一步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機制,黨委單位全部實現黨員廠長(經理)兼任黨委副書記,各級黨組織書記同時兼管工藝、技術等行政業務, 確保班子成員黨建、業務“一肩挑”。創新督促落實。堅持問題和效果導向,創新部署開展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專項考評季度競賽,分解細化從嚴治黨責任清單,堅持每季度嚴格考評工作、重獎優秀單位,並從基層支部書記開始嚴起。

堅持三位一體,打牢從嚴治黨“主陣地”。構建堡壘支部。制定《柳鋼規範基層黨組織建設從嚴黨內政治生活制度的實施意見》,大力開展“堡壘型黨支部”標準化競賽,明確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兩年規劃,創新以“支部標準化8要素”,明確工作清單,用好工作流程,填好支部手冊,記好學習記錄,建好黨員微羣,製作黨建版報,配發檔案盒冊等,聚焦提升黨支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建設“鋼鐵堡壘支部聚焦點”,影響帶動公司全體基層黨支部爭創攻堅克難的堡壘支部。淬鍊先鋒隊伍。大力開展“我是黨員·戴黨徽 亮身份 作表率”“創新創業創一流”黨員主題教育實踐,實施黨員承諾踐諾活動、發揮作用“五個一”工程,推進為期2年的黨員“黨性淬鍊”學習教育等,鍛造“四個鐵一般”黨員隊伍,湧現出4名全國勞動模範、9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大批先進典型。堅持“黨管幹部”原則,推行中層幹部競聘上崗和任期制管理,樹立起鮮明的“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選人用人導向。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優化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技能操作“三類人才”成長通道,構建國家級、自治區級、公司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等三級梯隊,推動人才發展模式從“管理晉升”向“職業發展”轉變。嚴明作風紀律。率先在全區國有企業中構建“1+N”監督工作機制,建立完善監督網絡,形成具有柳鋼特色的監督工作閉環模式。創新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極大地防範了經營風險。召開集體廉政約談會,對全體高(中)層領導、新提拔中層幹部、招投標人員等進行廉政約談。大力組織開展以“轉作風、樹形象、敢擔當、提效能”為主題的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推進以“強基固本 正風肅紀”等為主題的廉潔文化月、文化季主題教育活動,選聘百名黨風政風廠風監督員、評選企業“勤廉榜樣”等工作,弘揚廉潔文化,持續正風肅紀。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3

“這個掃碼很好,老百姓遇到什麼事情,掃一下就可以向上面反映。”近期,浙江金華蘭溪市諸葛鎮長樂村村民方素球發現,當地推出的幹部監督微信掃碼舉報新平台,專門受理幹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投訴舉報,很受羣眾歡迎。

讓羣眾監督幹部變得“觸手可及”,是金華市開展“不擔當不作為”專項整治行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金華市全面開展“不擔當不作為”專項整治行動,探索形成促進幹部擔當作為“激勵十法”,即以思想引領、清單壓責“把方向”,以對標核查、開門問診“揪問題”,以立體分析、銷號整改“治病號”,以正反對照、媒體問效、優進絀退、容褒兩促“激活力”。組合拳打下去,幹部精氣神立馬提了上來。

以思想引領行動

以明責促進履責

金華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關於擔當作為的重要論述彙編成冊,作為各級黨組織“三會一課”必學內容,納入各級黨校幹部教育培訓主體班次的必修課程,並組織各地各單位圍繞“敢擔當有作為,當好新時代金華答卷人”主題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部署開展新時代“金華精神”大討論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築牢擔當作為的思想根基。

該市還成立“不擔當不作為”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梳理出六個方面30種不擔當不作為情形的負面清單,制定問題自查自糾“十個一”工作清單,對行動遲緩、落實不力的12家單位進行通報,7人因落實主體責任和分管責任不到位被約談。

逐項對標查問題

開門問診聽意見

為找準不擔當不作為具體問題,金華市組織各地各單位對年度公開承諾的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以及重點工程、重點項目、民生實事等進展情況進行對標核查,從中梳理問題2709個,完成整改2206個。

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工作和重點人員存在的突出問題,該市集中開展重要會議重要文件貫徹執行情況、重點項目重點工作推進情況、侵害羣眾利益問題三項“巡察式”檢查,並把發現和問責不擔當不作為問題與選人用人檢查一併納入巡察檢查重要內容。今年以來,通過“巡察式”檢查已排摸各類問題線索248條,結合七屆市委第三輪巡察對10家市直單位進行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專項檢查,已排查出問題線索11個,並逐一查核落地,對16名責任人予以問責處理。

“幹部怎麼樣,羣眾感受最真切。”該市緊密結合大調研活動,組織黨員幹部深入一線徵求幹部、羣眾、管理服務對象、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從中梳理和排摸幹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線索。義烏市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不擔當不作為”投訴舉報專窗,已收到意見建議61條,採納落實50條。

問題立體式研判

整改銷號式推進

金華市結合幹部大監督體系“151”工程建設,探索建立問題篩選式梳理、走訪式瞭解、多點式談話、印證式調查、定性式研判“五段立體研判”機制,對不擔當不作為問題進行系統比較、立體研判。在對某市直單位領導班子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時,認為該班子擔當不夠、戰鬥力不強、重點工作推進不力,結合市直單位領導班子調整,分步統籌對正職和3名副職進行了轉崗交流,充實了4名年富力強、工作幹勁足的幹部,班子幹事勁頭和戰鬥力明顯提升。

堅持問題邊查邊改、真查真改。金華市組織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作出問題整改公開承諾,並落實問題銷號管理。金華交警針對文明城市創建中非機動車違法問題突出現象,在全國首創試行“非機動車掉頭車道”,極大方便市民出行,大幅提升了路口守法率。為解決人社窗口辦事人員較集中的“老大難”問題,金華市人社局推出“午間1小時”黨員志願服務等舉措,將平均辦件時間壓縮至5分鐘左右,得到市民稱讚。

幹不好的挨板子

幹得好的有幹勁

“促進幹部擔當作為需要系統謀劃、綜合施策,要打好嚴管厚愛的組合拳,使敢擔當、有作為在全市蔚然成風。”金華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餘傑説。

為此,金華市選樹正反典型,組織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活動,評選出各領域、各層次“擔當作為”好班子好乾部30個;市本級通過媒體公開通報兩批11起“不擔當不作為”典型問題,各地各單位通報問題226個。主動曝光7個“蝸牛”項目。330國道上跨賓虹西路立體交叉工程因延期被曝光後,相關部門知恥後勇,奮戰15天實現通車,成功脱掉“蝸牛”項目的帽子。

選好人、用對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勵。金華市鮮明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今年以來,46名幹部因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受到組織處理,21名幹部因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受到黨紀政務處分,34名實績突出、敢於擔當的幹部被提拔。同時,出台《關於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幹部幹事創業的意見》,對4名幹部啟動了容錯程序,激發幹部拼搏爭先的幹事創業熱情。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4

如非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在這個地勢陡峭、石山環繞的地方,竟有一個道路暢通、屋舍儼然的村莊。“我們村黨總支53名黨員一起,帶領羣眾發展中草藥材種植等產業,帶動81户307人脱貧,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説起這些,廣西凌雲縣泗城鎮隴雅村黨總支書記吳天來笑容滿面。

隴雅村的變化,正是凌雲縣抓黨建促脱貧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們注重發揮黨員在脱貧攻堅中的示範引領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確保黨的力量挺立在脱貧攻堅最前沿。”凌雲縣委書記伍奕蓉説。

20xx年5月,在完成村“兩委”班子換屆後,加西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實現了年輕化——村支書勞庭鐵是個“80後”,班子裏還有兩名“90後”。

“7個自然屯、12個村民小組,共276户1245人,村民大部分為壯族、瑤族……”談起村裏情況,勞庭鐵如數家珍。

除了班子年輕化,在村級黨組織建設過程中,凌雲縣明確優先推選和不能推選等標準,全面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確保將羣眾滿意、組織放心的能人選進村黨支部班子。

20xx年起,全縣實施“村黨支部建設年”活動,將黨建與脱貧攻堅同步規劃、同向推進、統一考核,將全縣領導幹部脱貧攻堅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範圍,加大脱貧攻堅考核權重。

凌雲縣實施黨員致富帶富“領頭雁”工程,培養選拔了一大批帶富能力強的黨員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深入實施農村黨員創業帶富計劃。同時,縣裏還鼓勵和支持黨員帶頭創辦合作社,組織有幫帶能力的黨員與重點脱貧對象結成對子,帶動脱貧致富。此外,全縣還開展“村企結對共建”幫扶活動,20xx年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覆蓋,全縣5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在內的110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萬元。

把黨組織建在精準扶貧第一線,凌雲縣通過先進帶後進,結對加快片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後進村如期脱貧。全縣積極發揮黨支部的協調作用,整合產業相同、地域相連的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聯合社,有效帶動解決850户4500名貧困人口脱貧。

“旱季缺水、雨季內澇”的窪地還能發展食草類養殖產業?這是伶站瑤族鄉陶化村村民以前從沒想過的事。村第一書記孫濤帶領村黨支部,“把能人吸收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能人”,帶動羣眾在荒蕪的窪地種植耐旱澇能力強的牧草,發展食草類養殖產業,將窪地變成了村民的“聚寶盆”。

“因村派人、選優配強”,凌雲縣加大駐村幫扶幹部隊伍建設,推動各類黨員幹部沉到脱貧攻堅一線,實現每個村都有1支駐村工作隊、1名扶貧專幹,每個貧困村都有1名第一書記,每户貧困户都有1名幫扶責任人,帶動村民致富奔小康。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5

從20xx年主政浙江時啟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以來,寧海縣始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幹,力求城鄉最協調、農民最得益、發展與環境最匹配,以驕人成績繪就“千萬工程”寧海的樣本。

這些年來,寧海縣在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的同時,實現農民收入增長6倍、年均增長率高於城鎮1.8個百分點,20xx年上半年城鄉收入比縮小到1.74:1,多彩農村、多產農業、多金農民培育成型,榮獲國家生態縣、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等多項生態文明榮譽稱號,位居全國“兩山”發展百強縣第二。

農村黨組織的組織力對鄉村振興成效至關重要。經過數次赴寧海縣調研,我們深刻認識到,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過程中,寧海縣可喜成績的取得,在於基層黨組織的堅強有力,在於基層黨員幹部立足實際、聚焦特色、精準引領的責任擔當,在於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1.帶領鄉親們鼓起錢袋子

天藍、地淨、水清,繪就了寧海縣鄉村的美麗底色。寧海縣委書記楊勇介紹,作為一項“生態工程”,寧海縣幹部羣眾一任接着一任幹,把鄉村蝶變的美好藍圖繪到底,保護了“綠水青山”,也帶來了“金山銀山”,越來越多的村莊形成了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良性循環,成為綠色生態的富民家園。

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寧海縣在以下幾點尤為突出。

因地制宜,聚焦特色發展。寧海縣各村鎮情況不同,發展首先要結合各自實際找到正確的出路。以“黨建+”做精做特民宿產業,激活千年古鎮旅遊紅利是前童鎮的發展思路。前童鎮黨委書記張暢芳帶領鎮黨委班子,組建服務民宿產業發展的黨建聯盟,僅4年時間,全鎮民宿數量從3家增至24家,20xx年民宿產業經營性收入突破千萬元,古鎮旅遊連續兩年成為當地第一大支柱產業。“特色產業+黨建聯盟”的民宿樣本僅是寧海縣發展的一個縮影,該縣目前建成海水養殖、白枇杷、香榧、水蜜桃等產業黨建聯盟23個,涉及黨組織191個。目前,寧海縣已初步形成以黨建工作為引領、產業支撐為橋樑、抱團合作為手段、民生髮展為目標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

創新破難,堅持整體發展。“黨組織引路要維護和發展村民的利益,要讓資源變資本、讓資本變資金,帶領鄉親們鼓起錢袋子。”胡陳鄉梅山村黨支部書記蔣善斌在任職的20xx年裏,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這句話。聚焦村集體經濟薄弱短板,蔣善斌帶領黨員羣眾開發栽種集體荒山120畝、流轉出租山地300餘畝,並結合精品村創建等項目,打包資源與寧波高遠文旅合作組建“心宿無塵”山水人文度假空間,村集體每年增收35萬元以上,通過餐飲和農產品銷售帶動村民每户每年增收8萬元以上。

思維超前,佈局長遠發展。一心為民,也要兼顧現實和長遠。岔路鎮是全國重點鎮、國家級生態鎮,省級中心鎮、衞生鎮,近年來,全鎮不僅經濟社會穩步持續發展,而且注重總體與長遠,創造了不少亮點和特色。這離不開鎮黨委書記葛歡善的革命情懷、黨性擔當和超前思維。這些年,葛歡善帶領黨員幹部,為羣眾營造好的生活發展環境:成功架起梅花大橋,圓了老區羣眾安全出行夢;加快推進白溪小流域綜合治理,榮獲浙江省“五水共治”先進集體等榮譽;在寧波全市範圍內第一個實現垃圾分類行政村全覆蓋,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綜合整治,20xx年獲評浙江省美麗鄉村示範鄉鎮。

健全制度,保證權力健康運行。寧海縣推出並不斷深化“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還幹部一個清白,給百姓一個明白,積極探索鄉村治理的寧海模式,20xx年成功承辦“清廉浙江”現場會。

幹事創業,需要黨員的擔當。“當家人要比百姓想得更遠些。”力洋鎮平巖村黨支部書記張賢安在被人指着鼻子罵的情況下,仍堅持帶領村民代表和黨員幹部,修出了一條平巖柑橘產業發展的致富之路。村民鄒孝文説:“書記當年的做法是對的,現在很多人家都買了小轎車,還嫌這路修得不夠寬呢。”

2.“全村都是我的家人”

老百姓在幹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記民於心是黨員擔當的力量源泉。前童鎮大鄭村,葛愛珠放下蒸蒸日上的自家企業,回鄉擔任村支部副書記。20xx年前,剛入黨的葛愛珠遠赴重慶經商。當得知村支部書記病重,村領導班子幾近癱瘓時,她毅然回鄉任職。葛愛珠心裏掛念家鄉父老,心中堅守黨性信念。她上任後,僅用7個月,就讓村領導班子從泱散得連會都開不起來變成團結一心為村民幹實事,村裏接上了幾十年都沒通上的自來水,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

羣眾所需是黨員履諾的動力引擎。20xx年以來,昔日的後進村越溪鄉下灣村先後獲得市級全面小康村、市級法治村、縣級森林村莊等榮譽。這些變化源自堅守奉獻20餘年的村黨支部書記陳賢法。村民稱他為“百事通”“難不倒”。“您是如何堅持20餘年如一日,一心一意為百姓辦實事的?”這是在調研中,筆者見到陳賢法問的第一個問題,他説:“全村都是我的家人,他們的事就是我的事。”這就是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樸素情懷,也是一位普普通通共產黨員的莊重承諾。

為民盡責是黨員擔當的行為指引。黨的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離不開每一位黨員的團結、擔當和付出。只因羣眾想要登山步道,越溪鄉南莊村6名黨員便自發造路,激活支部帶動羣眾,出資、出力、出物,建成一條“連心路”,較好地起到了“一名黨員一面旗”的先鋒模範作用,實現了從亟須整轉攻堅的軟弱落後對象到團結動員羣眾的堅強戰鬥堡壘的“嬗變”,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總額連續3年位居全鄉首位,“大愛南莊、和美鄉風”成為最美寧海鄉風剪影。

為民所為,源於服務意識。基層黨員幹部的擔當體現在正確的決策,發自於內心的服務意識。深甽鎮黨委書記的名片上赫然印着“泉小二”,筆者不解,得到的鄭重回答是:“書記就是為大家服務的,是我們的定位。這裏以温泉著稱,所以我叫‘泉小二’”。寧海縣的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就是源於黨員幹部一心為民的美麗心靈。

3.基層黨組織是前哨,基層黨員是前鋒

聚力打造“鋒領寧海”,基層黨組織是前哨,基層黨員是前鋒,發揮着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

先鋒示範,黨羣同心。初到寧海縣,四處可見印着“黨員志願服務”的“紅馬甲”。其中有一位老同志,他是寧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幹部、黨員潘常躍。他熱心公益服務活動,全年無休,坐着公交赴偏遠山村,參加“黨羣同心圓”各類活動近400次,充分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寧海縣探索開發“黨羣同心圓”網頁和微信平台,開展“互聯網+黨員志願服務”,已有1萬餘名黨員註冊成為志願者,累計參與志願服務13萬多人次,20xx年,“互聯網+黨員志願服務”獲評“全國百佳志願服務項目”。

比學趕超,弘揚正氣。在深甽鎮走訪調研時,筆者發現大幅的優秀典型照片掛在路燈邊的廣告標語牌上,鎮黨委書記王東海説:“這是我們組織評選的好教師、好學生、好乾部、好黨員、好鄉賢、好鄰里、好媳婦,為的是弘揚正風正氣。正風正氣起不來,歪風邪氣就下不去。”“好人”的評比極大激發了黨員幹部比學趕超的熱情。創先爭優、正氣弘揚在寧海縣蔚然成風……如今,寧海縣萬名先鋒提質工程,“以攻堅見行動、崗位建新功”,正在打造過硬黨員幹部隊伍。

激活陣地,引領同向。在寧海縣,“互聯網+”讓黨性教育更受歡迎。20xx年,寧海縣創新“O2O”運行管理模式,建成運行主題黨日“紅動寧海”智慧平台,推進支部活動線上線下精準對接,豐富主題黨日活動,激活紅色陣地資源。目前,全縣有30個紅色教育基地上榜,涵蓋農村、社區、機關、兩新組織等各個領域,近500個黨組織、1.5萬名黨員通過網上預約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4.“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羣眾才能笑得更陽光”

寧海縣基層黨員能被村民信任並擁護的重要原因是黨員真心想為村民幹實事。幹實事的黨員幹部積極讓權力置於監督之下,透明運作,幹部放手幹,村民自然信得過,村子發展快也健康。

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在走訪寧海縣各個村莊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幾乎每個村都有“村級權力清單36條”的宣傳標語和漫畫,涵蓋村級重大工程招投標、宅基地申請等村級事務主題。“20xx年實行村級權力清單之前,寧海縣和其他地方一樣,面臨村級治理困境。”寧海縣委副書記李貴軍説,村級黨組織軟弱渙散、黨羣幹羣之間信任危機、農村信訪問題不斷、“小官巨腐”等羣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時有發生。“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羣眾才能笑得更陽光。”力洋鎮平巖村支部書記張賢安説,“以前村裏基本是村幹部説了算,羣眾很少有發言權,現在根據36條,凡是村裏的重大決策都必須經過村黨組織提議、黨員會議審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大小村務都必須按時按規定向全體村民公開。”

“五議決策法”,村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到位。深甽鎮柘坑戴村,離寧海縣城35公里,全村290户、650人。雖地處偏遠,但在村幹部及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先後獲得省級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省級文明村、省級民主法治村、市級五好村黨組織、市級生態村、市村民自治模範村等榮譽稱號。柘坑戴村諸多榮譽離不開全縣推行的“五議決策法”。20xx年5月15日晚,柘坑戴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了村環境提升改造各項工程的決議。在此之前,有關村環境提升改造項目在支部提議的基礎上,先後通過了兩委聯席會議商議和黨員會議審議。村民代表紛紛表示,村裏的各項大小工程嚴格按照“五議決策法”程序,即公開又透明,另外,該村還制定了《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建立民主監督小組,落實民主評議制度和羣眾監督機制,通過設立村務公開欄、規範公開程序等措施,力爭讓大事小事由村民説了算。

“聊天長廊”,村民成為家鄉的主人翁。在寧海縣,村村都有“聊天長廊”。聊天的除了村民,還有縣裏和鄉鎮的幹部,上至黨的方針政策,下至村裏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是村民感興趣的話題,無話不談。有個村民寫了一副對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你聊我聊大家聊。在“聊天長廊”裏,村民與幹部面對面聊多了,感情上的距離自然就拉近了,村民紛紛説出心裏話。理論宣講點、黨羣聯繫點、民情收集點、文化傳承點、和諧促進點,是“聊天長廊”承載的多種功能。

村規民約,文化場所,提升村民素質。寧海縣積極探索全民參與的治水理念,將“五水共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民事約定的形式納入新村規民約,使治水工作由政府主導推動向村民主動參與轉變。目前,全縣所有行政村陸續修訂了村規民約,梅山村還有自己的村歌。寧海縣幾乎村村都有文化廣場、文化禮堂、文化室,逐步富裕起來的村民在黨組織的引領下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通過調研,筆者認為,寧海縣黨建引領發展關鍵在於黨員幹部心裏裝着百姓,做事時時處處為百姓着想,以身作則,甚至犧牲個人和家庭的利益。用他們的話説,就是:“做黨的工作,一要對人民負責,二要對黨忠誠,三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6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帶動。當前一些地方農村存在幹部“結構老化、素質偏低”,農村黨建工作“後繼乏人、力量不足”等問題。北京市門頭溝區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上,開展選派農村黨建工作助理員工作。既緩解了農村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也儲備培養了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人才。

數據顯示,北京市共有3917個村黨組織,32.8萬名農村黨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帶動。近年來,北京市高度重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農村基層黨建水平持續提升,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仍存在薄弱環節。如有的村黨員隊伍老化問題嚴重,村黨組織後繼乏人。

為解決農村幹部“結構老化、素質偏低”,農村黨建工作“後繼乏人、力量不足”等問題,北京市門頭溝區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上,在全市率先開展選派農村黨建工作助理員工作。目前,在20xx年兩個試點鎮先行選派25人的基礎上,今年為其他7個鎮新選派95名農村黨建助理員,其中本科以上學歷44人,有53人為本區外出務工的優秀農村青年,既緩解了農村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也吸引了一批本地優秀青年回村,儲備培養了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人才。

村幹部結構老化有多嚴重?

村兩委班子6個人中,年齡最小的50歲,最大的已經69歲

門頭溝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賈莉莉介紹,作為北京市唯一的純山區,門頭溝山區面積佔98.5%,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問題十分嚴重。全區966名村兩委幹部平均年齡約53歲,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僅佔總數的32.1%,農村幹部隊伍年齡結構老化,學歷普遍偏低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村級組織作用的發揮。

在妙峯山鎮炭廠村,黨支部書記邢衞兵介紹,村兩委班子6個人中,年齡最小的50歲,最大的已經69歲。據記者瞭解,門頭溝全區村兩委幹部中,年齡最大者已經75歲。

從嚴治黨,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規範化、制度化要求不斷提高,農村幹部隊伍能力結構與新時代新要求不適應的問題日益凸顯。

“自己年齡比較大,電腦、智能手機用起來都比較吃力,很多需要電腦處理的工作就不得不跑到鎮上求人幫忙,費時費力不説,有時候還真是誤事。”上葦甸村村支部書記劉進元坦言。説起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上葦甸村兩委其他成員也都是一知半解。

劉進元這樣的老村支書向組織部門反映這一難題後,門頭溝區委創新黨建工作模式,自去年起,先後在軍莊鎮、妙峯山鎮兩個鎮,試點選派了25名符合條件的年輕人,擔任農村黨建助理員。

經過近半年的試點,選聘黨建助理員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為此,今年2月門頭溝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全面推廣選派農村黨建助理員的工作,首批按照每100名農村黨員配備1名黨建助理員的標準,計劃招錄90人。截至目前,共完成2批招錄工作,新選派黨建助理員95名,已上崗就職,配備了黨建助理員的村達到120個。據瞭解,下一步門頭溝區將緊鑼密鼓地開展新一輪黨建助理員招聘工作,儘快實現村村都有黨建助理員的目標,進一步激活農村黨組織的“神經末梢”。

黨建助理員擔啥責?

既宣傳黨的政策,也負責聯絡村民羣眾、管理信息設備等

付尚華是妙峯山鎮炭廠村的黨建助理員,一大早,他就從20多公里外的家中趕到村委會,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來到炭廠村工作,頭一個任務就是整理檔案。”走進付尚華的辦公室,只見他的文件櫃裏整整齊齊擺放了兩排、27個文件檔案盒,分門別類擺放了炭廠村“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員積分、美麗鄉村建設等不同內容的文件材料。另外,他還自己整理刊出了6期炭廠村月報,把村裏的大事有條有理地記錄下來。

付尚華並不是炭廠村人,過去一直在外開出租車。去年,聽説門頭溝區公開招聘黨建助理員,有過20xx年當兵經歷的付尚華覺得自己正適合這個職位,於是報了名。經過考試和選拔,他成了門頭溝區首批黨建助理員。他從檔案整理、黨員聯絡、政策宣傳、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這類日常事務做起,為村裏的各項工作開展打開了新格局。

在整理檔案的過程中,付尚華記錄下了全村39名黨員的入黨紀念日,為他們每人設計製作了一份黨員政治生日賀卡。75歲的老黨員李成民説:“我的黨齡有49年了,這是我第一次過政治生日,讓我感受到了黨組織對我們黨員的關愛,太有意義了!”

“按照職責定位,黨建助理員是鎮黨委派駐到村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專門力量,接受鎮黨委的領導,協助村黨組織開展工作。”賈莉莉介紹,雖然名稱叫做黨建助理員,但實際要承擔“六員”的工作職責,包括黨的政策方針的宣傳員、黨員活動的組織員、村級組織的信息員、村民羣眾的聯絡員、信息設備的管理員、基礎工作的檔案員,並完成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它工作。

黨建助理員給村莊帶來的變化,邢衞兵最有體會:“以前向鎮裏報送信息很費勁兒。小付來了後,能夠熟練使用電腦,鎮、村、村民之間聯繫更順暢了。他還協助村裏逐步規範了‘三會一課’的流程,幫村裏完善了‘一規、一表、一冊、一網’,促進了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水平的提升。”

激勵機制如何建立?

規範待遇保障,優先補充進農村後備幹部隊伍

“自從有了黨建助理員,各村的黨建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門頭溝區妙峯山鎮黨委書記丁章春説。然而,如何使付尚華這樣的黨建助理員隊伍有幹頭、有盼頭,一直保持紮根基層、服務羣眾的激情,依然需要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各項措施。

記者瞭解到,在今年參加黨建助理員面試的124名考生中,有19名在後續考察中自動放棄資格,棄選率為15.32%,意味着黨建助理員崗位的吸引力,特別是山區崗位的吸引力仍然不強。另一方面,隨着大學生村官政策的調整,大學生村官人數逐年減少。農村人才匱乏的問題更加突出。

“像付尚華這樣的優秀黨建助理員還有一批,怎麼能留住他們,區裏也在做制度上的設計。”賈莉莉介紹。

為規範待遇保障,提高工作熱情,門頭溝區按照每人每月實發工資不低於3500元的標準落實基本待遇,並按規定為黨建助理員繳納“五險一金”。

同時,為引導廣大黨建助理員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激發他們到深山區任職的熱情,區委提出取得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黨建助理員基本待遇每人每月增加300元,到深山區任職的每人每月增加320元。基本待遇所需資金全部由區財政負擔。在此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鎮村設立績效獎金,健全激勵保障機制,為黨建助理員隊伍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和工作保障。

黨建助理員會不會遭遇職業“天花板”?這也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記者瞭解到,門頭溝區將農村黨建助理員作為農村後備幹部選拔的重要來源和培養的重要平台,表現優秀的農村黨建助理員優先補充進農村後備幹部隊伍,鼓勵他們參與村兩委換屆選舉,並將此項工作作為考核各鎮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完成情況的重要指標。同時,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基礎上,注重從優秀農村黨建助理員中選拔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

“總之,通過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等多種方式,增強黨建助理員紮根農村工作的熱情,為農村黨建助理員發揮作用、展示才能搭建平台,讓黨建助理員在工作中得到鍛鍊,在崗位上得到認可,在素質上得到提升,切實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人心穩的工作隊。”門頭溝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陸曉光表示。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7

近年來,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脱貧的工作理念,緊扣中心點精心謀劃,瞄準關鍵點精準發力,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脱貧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脱貧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脱貧成果,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強化基礎保障,建強基層組織引領脱貧。鎮雄縣把建強基層黨組織和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作為打贏脱貧攻堅戰前提和基礎。配強“領頭雁”。以換屆工作為契機,切實把思想政治素質好、致富帶富能力強、黨員羣眾信任的黨員選拔到黨組織負責人崗位上來。建立“雙培養”(即把村社區幹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社區幹部)機制,把能幹事、想幹事的能人大户培養起來,帶領村民找路子、想辦法、尋項目、共致富。建強“主心骨”。按照“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羣眾、宣傳羣眾、凝聚羣眾、服務羣眾的職責,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職責定位,常態長效推進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切實把黨支部建設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羣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育強“戰鬥隊”。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黨員積分制管理、“黨費日”、支部“主題黨日”、黨員“政治生日”等制度,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任務,全縣235支黨員扶貧先鋒隊,在脱貧一線做到“六帶頭六爭當”(即:帶頭學習政策、爭當釋疑解惑先鋒,帶頭自力更生、爭當脱貧攻堅先鋒,帶頭支援建設、爭當服務大局先鋒,帶頭排憂解難、爭當維護穩定先鋒,帶頭扶貧幫困、爭當服務羣眾先鋒,帶頭倡導新風、爭當文明和諧先鋒),全力推進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

強化隊伍建設,練就過硬本領服務脱貧。樹好“風向標”。制定下發《鎮雄縣關於在脱貧攻堅一線大力培養選拔幹部的實施辦法(試行)》,牢固樹立在脱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和選拔任用幹部的鮮明導向,引導和激勵廣大幹部在脱貧攻堅中比學趕超、大顯身手、貢獻力量。20xx年以來,對23名在脱貧攻堅一線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進行了提拔。練好“硬本領”。堅持把脱貧攻堅一線作為黨員幹部錘鍊品格、磨鍊意志、積累經驗、增長才乾的“鍊鋼爐”,讓黨員幹部在脱貧攻堅的最前沿經風雨、受歷練,在脱貧攻堅的主戰場提素質、強能力。充分利用縣委黨校、“新時代講習所”、“脱貧勵志夜校”、網上黨支部、雲嶺先鋒APP等平台,採取集中學習、“故事黨課”“黨員六講”等方式,紮實開展業務培訓,切實提升扶貧幹部的業務能力。做好“真實踐”。駐村扶貧工作隊深入紮根脱貧攻堅第一線,與基層黨員、貧困羣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努力為推動全縣脱貧攻堅和跨越發展貢獻力量。

強化教育引導,凝聚強大合力推進脱貧。全面宣傳,增強“向心力”。充分利用全縣421個“新時代講習所”平台,結合黨員“六講”開辦“脱貧勵志夜校”,落實好“百名講師上講台、千堂黨課進基層、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運用微黨課、故事黨課等黨員羣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切實凝聚起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全面幫扶,提升“帶動力”。把加強對貧困黨員的教育管理列入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清單,通過摸清底數、掛聯幫扶、強化教育、示範帶動等方式,切實加強全縣3700名建檔立卡貧困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貧困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講評,激發“內動力”。在全縣貧困村迅速開展“三講三評”工作,大力宣傳脱貧攻堅工作中內生動力充足的貧困羣眾和長期堅守一線、盡責盡責的駐村工作隊和鎮、村、組幹部等先進典型,有效促進駐村工作隊員充分發揮作用,督促村組幹部主動履職擔當,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户勤勞脱貧的內生動力,為全面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注入強大活力。

強化融合創新,搭建互促平台驅動脱貧。搭建能力提升平台。按照黨組織“牽頭”、政府“貼息”、農信社“搭台”、黨員羣眾“唱戲”的農村信貸幫扶新路子,爭取黨員創業致富貸款資金3000萬元,支持貧困黨員創業致富,切實增強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致富的“雙帶”能力。搭建產業發展平台。牢牢把握省財政廳將鎮雄確定為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的機遇,先後投入資金20xx萬元,建設31個集體經濟示範點,形成經驗,面上推廣,有效解決了村級黨組織“無錢辦事”的難題。搭建為民服務平台。通過“黨支部+一站式服務”,打造便民高效的辦公環境,將分散的辦理事項集中辦理,提高服務效率;通過“黨支部+先鋒模範崗”,設立一名黨員幫扶一户貧困羣眾,一名黨員示範一項致富產業,一名黨員負責一片環境治理等不同類型的崗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堅持以脱貧攻堅為統領,改變以往零散的生產模式,提高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發揮合作社的牽引作用和黨員的帶頭作用。

以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篇18

嘉定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接軌國際要求,提升企業競爭軟實力,指明瞭方向。為了持續推進全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使這項工作常態運行,區社工委設立由各街鎮、區各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會商制度,統籌協調推進全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讓更多的非公企業參與進來。

20xx年起,每年有10家非公企業被區政府授予年度“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貢獻獎”。非公企業不斷加強社會責任建設,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從社會責任評估入手

改革開放以來,非公企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推動嘉定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8月底,在嘉定區註冊的非公企業達到19.5萬家,其中規模以上非公企業1652家;從業人員60多萬人,佔區域總就業人口的83%;非公企業上繳税收佔全區税收總額的78%。然而,大量非公企業的產權核心和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往往不重合,如何在非公企業中增強黨的領導力、實現黨的政治引領,區社工委通過大量的個案研究,逐步認識到社會責任建設是將產權核心與政治核心的“兩核”凝聚到“發展”這一共同目標上來的有效載體,是非公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的有效抓手。

嘉定非公企業較好地承擔着促進就業、依法納税、勞動保障、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社會穩定等社會責任。同時,因部分非公企業忽視社會責任而引發的矛盾衝突也時有發生,給城市精細化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如何讓非公企業成為全區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和促進者,是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課題。

從非公企業自身看,凡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就發展、進步、壯大;凡是社會責任履行差的就倒退、萎縮、甚至消亡。從社會責任建設的評估入手,既是對非公企業成長狀況的現實評估,也是為其開展社會責任建設提供工作規範,更為非公企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評估體系涉及60項指標

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在全市尚無先例。20xx年4月,嘉定區社工委提出開展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的構想,並於當年8月形成《嘉定區開展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的課題報告》,構建起企業社會責任評估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框架為“5-3-60”,即經營責任、員工責任、政府責任、社區責任、環境責任五大責任,區、街鎮、非公企業三級體系及60項具體指標。評估內容全面覆蓋非公企業的股東、管理者、員工、消費者、商業夥伴、環境、政府、社區和公眾等利益相關者。

20xx年10月,區社工委邀請上海市社會科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嘉定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項目組,正式啟動試點工作。在全區挑選已建立黨組織的50家非公企業作為首批試點單位,由項目組上門開展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工作。同時,項目組研發建立了專門的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以信息和資料的收集、傳輸、整合和統計分析為手段,以評估指標體系維護管理、評估材料提交跟蹤管理、自動歸類彙總、查詢統計分析、網絡測評管理為功能,以參評企業、評估專家、評估領導等相關人員工作內容和責任為係數。

項目組每年新增100-200家非公企業進行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綜合評估。至今,共計完成了對全區500家非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情況的綜合評估。項目組與有關職能部門反覆商討,對具體評估指標進行了多處修訂,形成相對成熟的實施方案、工作手冊和操作流程。初步建立起由企業及時更新、街鎮及相關委辦局審查把關、區社工委統一管理、可隨時提供信息查詢和信息導出服務的三級動態數據管理和服務平台。

多元主體聯動共同打分

開展 “嘉定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的構想並推進至今,已初步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聯動機制。由區社工委、街鎮社工委和企業構成三級縱向聯動機制,具體落實評估工作。區職能部門每年根據各自職能,分別對參評非公企業相關業績給予正面打分,出具負面清單。在企業主要經營者的支持下,企業主動提供各種數據資料,對調研有問必答、毫無保留。

區社工委通過政府採購平台,購買上海社科院的第三方服務,開展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使評估資金使用更加規範。同時,完善溝通機制,加強對非公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意識教育引導;建立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與非公企業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相互協調、相互融通的推進機制,以社會責任建設促進企業文化發展、文明單位創建。

項目組匯聚了社會學、統計學、信息技術、黨建等方面的專家,為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提供專業支撐。五年來,項目組堅持走訪每家參評企業,主動上門指導服務,及時發現並完善不足,細化訪談內容、運用問卷調查、材料互證等評估方法,科學嚴謹、務實高效地完成了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