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黨員思想彙報:我對黨建的認識大綱

欄目: 思想彙報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2W

敬愛的黨組織:

大學生黨員思想彙報:我對黨建的認識大綱

“黨建”對於剛步入大學校門的我,是陌生的,新鮮的,神聖的。查閲資料得知:黨建即黨的建設,包括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等的建設,具有鮮明的黨性和實踐性,指導黨在不同時代、不同情況下的工作與活動。

我來自內蒙古自治區,一個在黨的政策關懷下正飛速發展的西北大省。1953~1960年,內蒙古迎來了第一次經濟發展高潮。包頭工業基地,大興安嶺林區、金海經濟園區、乳品廠等項目在黨的正確決策領導下,積極開發,圓滿完成建設。今年,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結合落實嘎查幹部“一定三有”政策,建立健全“五化”機制,有效調動了嘎查村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曾經的內蒙古只有10輛汽車,產熱產能只能靠燃煤,它只是一個“荒蕪草原”的代名詞;然而僅僅六十年,內蒙古的變化無人不為之讚歎。近十年來,內蒙古gdp增長率一直位居全國之首。內蒙古的六十年發展,無疑是黨的建設的傑作,是黨建實踐性的最好證明。

我是一個沒有社會閲歷,沒有見證過共產黨艱苦卓絕歷程的90後。黨建理論哲學,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説,理論原則與實際行動兩者中介的約法規章,於我而言都很深奧,非一學即懂。目前的我,只能從一點淺顯的見聞中瞭解“黨建”。

兩個我生活中的片段,關於“黨”,我感觸頗深。

祖父是有近六十年黨齡的老黨員,父親在二十年前入黨。父親入黨時,祖父鄭重地送給他一本黨章,老舊的,紙張泛黃的,一本保存了三十年的黨章……初聽覺得甚是有趣,但長大後想來,父親被贈予的不僅僅是一本薄薄的黨章,更是一種精神——奉獻,拼搏……

我所在的高中,原為傅作義先生創辦的“奮鬥中學”。七十年後的今天,校園裏依舊佇立着一排青磚小樓——抗戰時期日本人建的禮堂。它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銘記歷史……彤彤旭日,熠熠朝霞;習習陳風,烈烈國旗;巍巍我國歌,拳拳赤子心;此時我們肅然靜立,凝眸注視;此刻我們回首歷史,憧憬未來;飄揚吧,五星紅旗,讓它永遠在我們心中升起……

入黨的想法從此萌生,參與黨的建設成為我的追求。

抓好黨建工作需如下方面:執政能力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些離還在大學裏學習的我們還有些遙遠。我們力所能及的,就是堅定,堅持,堅決地用知識武裝頭腦,以便在以後的黨建需求中隨時貢獻我們的力量。

將來我們可能會走出國門,去開拓視野,去學習先進科學技術,但無論我們走到哪裏,都無礙於我們為黨的建設奉獻自己,為國效力。

“黨建”,不僅是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更是對黨性的培養。瞭解黨,認識黨,加入黨組織,參與黨的建設,是我們無尚光榮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