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通用20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5W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通用20篇)

新學期又開始了,本人堅持“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的指導思想領導下,在認真總結自己上學期工作得失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學工作計劃。

1。每一個學生能將教材中的所有實驗進行熟練地操作,使他們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識的操作能力;

2。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能運用所的物理知識去解答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本學期教學,主要是以複習為主,系統地複習八年級、九年級的物理知識,形成能力為會考練兵。

二、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教學課標,領會本科目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於過去的要求,因為新教材其靈活性加強了,難度降底了,實踐性變得更為明確了。教師必須認真領會其精神實質,對於每一項要求要落到實處,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難度。

2。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新教材不僅在傳授文化知識,更注重於培養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

的各類實驗,做到一個一個學生過好訓練關,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練為止。

3。講求教學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不能默守陳規,應該要時時更新教學方法。本期我要繼續實踐好興趣教學法,雙向交流法,還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讓科學進入物理課堂,讓新的理念武裝學生頭腦。使得受教育的學生:學習的觀念更新,學習的內容科學,學習的方法優秀。

4。嚴格要求學生,練好學生紮實功底。學生雖逐步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也會學習,愛學習,但終究學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嚴格要求,不能放鬆任何一個細節的管理。做到課前有預習,課後有複習,課堂勤學習;每課必有一練,杜絕學生不做作業、少做作業,嚴禁學生抄襲他人作業;教育學生養成獨立思問題的能力,使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學習成為自已終身的樂趣。

5。開展好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課外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在狠抓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注重利用業餘時間,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教學活動。

6。加強教師自身的業務進修,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本期我在教學之餘,要認真學習大學有關的物理課程,擴大自己的學識範圍,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增進教學藝術。多聽課,吸取他人教學之長。

三、教學進度

時 間 內 容

第一週 組織入學制定學習計劃、總結上學期的不足。 第二週 新課教學17章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週 複習聲現象 複習物態變化

第四周 複習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 第五週 模擬測試

(一)、小綜合複習

第六週 複習電流和電路、電壓、電壓

第七週 複習歐姆定律

第八週 複習電功率

第九周 複習電與磁、信息的傳遞 第十週 複習多彩的物質世界、運動和力

第十一週 複習力和機械、功和機械能

第十二週 複習壓強和浮力

第十三週 熱和能

第十四周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十五週 模擬測試

(二)、小綜合複習

第十六週 綜合複習聲、光、熱學

第十七週 綜合複習力學

第十八週 綜合複習電學

第十九周——— 第二十週 模擬測試

(三) 、考前學生動員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重力是如何產生的,能列舉生活中的重力現象,感知重力; (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係;

(3)瞭解並描述重力的方向,會用重力方向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瞭解重力的重心。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方法,主動建構知識;

(2)通過體驗和觀察,感知重力方向,培養學生善於觀察、樂於思考的能力;

(3)通過創設物理情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觀察、實驗、設問釋疑,營造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啟迪、輕鬆和諧氛圍;

(2)通過體會“物理就在身邊”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設計思路

1、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和核心任務

“重力”這節課,知識點本身難度不高,但比較瑣碎。我通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的設置,以知識為載體,創設對話平台,營造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啟迪、輕鬆和諧氛圍;促使學生主動交流、勇於表現,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利用大量的、具體的、感性的素材,主動建構與重力有關的知識,使學生體驗多種學習方式,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是物理課堂必須承擔的責任

這節課,通過設置與學生認知不同或認知匹配的情境,培養學生髮問意識和思維能力;通過探究“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係”,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及實驗數據分析的過程,從而通過質疑、對比分析等環節,得出結論,提高探究能力;通過“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應用,使學生對“重力方向”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學生經歷自主建構重力與質量成正比的過程,認識重力;

(2)通過觀察、討論及實驗,讓學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

用點。

教學難點:(1)通過創設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師對課堂動態生成的有效引導和駕馭 (3)學生描述“重力方向”過程的教學

四、教學準備

學生:彈簧測力計、質量已知的鈎碼、重垂線、鐵架台、細線、金屬組 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

一端裝有鐵塊的粗細均勻的管子、不規則形狀的紙板、細線

五、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節是在學習了“力”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學生有着豐富的體驗和感性認識。 這節課,知識點本身難度不高,可通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的設置,創設對話平台,促使學生主動交流、互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利用大量的、具體的、感性的素材,從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方面,感知重力、認識重力、描述重力。“重力方向”的認識對學生來説是難點,通過學生觀察、實驗、實踐活動等環節的設置,使學生認識“豎直向下”的含義,為後續知識壓強、功、機械效率的學習打下基礎。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對布朗運動的研究,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組成物體的分子總是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

2.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布朗運動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布朗運動形成的原因。

教具

兩人一台顯微鏡(設備不夠的學校至少應有一台給學生輪流觀察),紅墨水、黑墨汁各一瓶。兩隻燒杯分別裝入冷、熱水,滴管一支,投影幻燈及布朗運動模擬器一台。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演示:分別將紅墨水用滴管滴入冷水和熱水中各一滴。

提問:看到了什麼現象?這現象説明了什麼問題?

應答:看到了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説明了組成物質的大量分子是在做不停的無規則運動。

追問:兩杯水中擴散快慢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應答:擴散快慢即分子運動激烈程度與温度有關。

二、新課教學

現在研究一個更明顯的證明分子在做不停地運動的現象——布朗運動。

1

介紹在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植物花粉顆粒,發現這些小顆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這種運動叫布朗運動。

2.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布朗運動實驗:

(1)先調好顯微鏡。

(2)在載玻片上先放上一大滴水,後在水上滴一小滴稀釋的墨汁,蓋上玻璃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提問:看到了什麼現象?

一般回答是小黑顆粒都在不停地運動。

追問:還看到些什麼現象?

應答:有的顆粒運動得快些,有的慢些,或顆粒越小的運動越明顯。

(對於這一追問,常常有許多學生答不上來,教師可藉機教育學生,應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

(3)讓學生用滴管滴人玻璃片上一滴熱水後,再繼續觀察布朗運動與前次看到的有何不同?

應看到較前次的布朗運動加快。

3.帶領學生看課本64頁圖11-4,説明圖上記錄了三個小顆粒,每隔30s記錄到微粒的位置後用直線連接起來的,雖不是小微粒的徑跡但也可以看出小顆粒的運動是極不規則的。

4.布朗運動是怎樣產生的?

演示:用投影幻燈及布朗運動模擬器邊演示邊説明。

由於大量水分子(比小顆粒小得多)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它們和小顆粒相撞。每個水分子和小顆粒碰撞都使小顆粒受到衝力。每一瞬間各個方向都有大量分子碰撞小顆粒,哪個方向衝力大些,小顆粒就向哪個方向運動。下一瞬間另一方面衝力大了,小顆粒就向另一方向運動,結果使小顆粒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這樣便形成了布朗運動。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第三節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節是這一章的重點,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這是整個國中物理的重要

基礎知識,是後面學習浮力、液體壓強的基礎;二是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既是物理課程的目標,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

設計思想:新的課程改革對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作為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落實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入手提出問題,這樣的例子讓學生既覺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創設了探究情景,為後面的探究教學奠定了基礎;密度的概念沒有直接給出,而是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大膽猜想、實驗探究,經過計算、分析、比較、交流,最後得出的。這樣既讓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又讓學生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還加深了對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課時,着重讓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密度知識解決我們身邊的問題,使學生感受物理有用,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1、形變:物體發生形變是力作用的結果,形變方式有形狀和體積的改變,任何物體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發生形變,只不過有些形變程度很小,只有通過儀器及實驗手段才能明顯顯示出來,在力的作用下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形變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彈性形變,一種是非彈性形變。

2、彈力:彈力是接觸力,物體間產生彈力,兩物體必須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兩接觸物體是否發生彈性形變,可用假設法來判斷,若假設接觸的物體間有彈性形變,則有彈力作用,若物體所處的狀態與事實不相符,則假設不成立,無彈力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麼是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②.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畫出力的方向;

③.知道彈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2、過程與方法

①.提高在實際問題中確定彈力方向的能力;

②.通過探究彈力的存在,是學生體會假設推理法解決問題的巧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和了解形變的有趣現象,感受自然界的奧祕,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內容及應用。

2、難點: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授課類型】新授課

【主要教學方法】講授法

【直觀教具與教學媒體】 黑板、粉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問題1:力的定義是什麼?

——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問題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

問題3:能夠舉出一些外力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的例子?

——壓縮彈簧、擠壓海綿、用手彎曲直尺、小鳥壓彎枝頭、拉動橡皮筋等。

二、新課教學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

問題4:以上例子中各物體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物體的形狀或體積都發生了改變。

結論: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上面所舉的例子中,在外力的作用下物體的形變都非常明顯,用肉眼可以看的很清楚,但有些形變非常微小,無法看清。例如書本放在桌面上,桌面發生的形變;人站在地面上,地面發生的形變。這些形變我們需要通過儀器及實驗手段來判斷。任何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都會發生形變,只不過形變有大有小。

演示:①.用力擠壓海綿,海綿發生形變,鬆手後恢復原狀;

②.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斷裂,無法恢復原狀。

總結:物體發生形變,在撤去外力後,有些能恢復原狀,如例子中的海綿,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而有些物體由於形變過大,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從而不能恢復到原狀,這種形變叫做非彈性形變,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任何物體的形變如果超過了彈性限度,將不能恢復到原狀。

演示:①.被彎曲的直尺上放一粉筆頭,放手後粉筆頭被彈起;

②.被拉伸的橡皮筋上放一小紙團,放手後小紙團被彈飛。

問題5:為什麼粉筆頭、小紙團會被彈起?

引導學生回答: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會對和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就被彈起。我們把這個力叫做彈力。

問題6:如果粉筆頭、小紙團與形變的物體不接觸,會受到彈力嗎?

引導學生回答:不接觸一定不會受到彈力。

總結:彈力的產生需要兩個條件,直接接觸併發生形變。

(二)幾種彈力

學習了彈力的定義,我們通過幾種常見的彈力進一步來研究彈力的問題。 問題1:課本放在桌面上,根據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課本和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什麼呢?

——課本多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課本的支持力。

問題2:它們是彈力嗎?為什麼?

——它們是彈力,因為它們符合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並且發生形變。

教師精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由於重力作用而壓迫桌面,使書和桌面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書要恢復原狀,對桌面產生垂直於桌面向下的彈力F1,這就是書對桌面的壓力;桌面要恢復原狀,對書產生垂直於書面向上的彈力F2,這就是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學生活動:靜止的放在傾斜木板上的書,書對木板有壓力,木板對書有支持力,知道學生畫出力的示意圖,分析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

物體;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引導學生分析靜止時懸繩對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懸掛物由於重力的作用而拉緊懸繩,使重物、懸繩同時發生微小的形變。重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繩產生豎直向下的彈力F1,這是重物對繩的拉力;懸繩由於發生微小的形變,恢復原狀時對重物產生豎直向上的彈力F2,這是懸繩對重物的拉力。

結論:拉力是彈力,方向總是沿着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彈力有無的判斷可以採用假設法。

產生彈力必須要接觸,但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有彈力。引導學生分析如圖4中靜止的小球與牆壁之間是否有彈力。

結論:牆壁與小球之間沒有彈力。可以採用假設法,假設牆壁與小球之間存在彈力F,則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會靜止,會向右運動,這與題目中小球靜止相矛盾,所以牆壁對小球沒有彈力。

這是判定相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有哦彈力的基本方法,説明兩物體接觸但沒有發生形變。

(三)胡克定律

結論:壓力、支持力都是彈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持面而指向被壓的

演示:①.直尺彎曲不同的程度彈射粉筆頭,彎曲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②.橡皮筋拉伸不同的程度彈射小紙團,拉伸程度越大,彈射越遠。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物體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這是對彈力大小的定性描述。

想要定量描述彈力與形變的關係,一般來説是比較複雜的,但是彈簧的彈力與形變的關係是比較簡單的。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滿足關係式:

F=kx

即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這個式子是由英國科學家胡克首先發現的,因此叫做胡克定律。式中,F表示彈力,x表示彈簧的型變量(既可以是伸長量,也可以使縮短量),k表示彈簧的勁度係數,其單位是牛/米,符號是N/m。生活中常説有的彈簧“硬”,有的彈簧“軟”,指的就是彈簧的勁度係數不同,彈簧的勁度係數和彈簧的粗細、材料、長度、直徑、繞法等有關,它反映了彈簧的特性。每根彈簧都有其特定的勁度係數。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首先通過做相同功所用時間不同引入功率的概念,再全面解析物理量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等,通過估測學生上樓時的功率學以致用。功率是國中物理量力學功能中重要的一個物理量,也是後面將要學習的電功率的基礎,並且是生活中機械的一個重要指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知識和技能:

1、 理解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估測人做功的功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歸納認知功率,提高學生的自學歸納能力和交流能力。

2、經歷估測功率,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估測功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將物理與生活聯繫的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認知功率,估測功率的大小。

教學難點:功率物理意義的認知理解。

教具:每組鈎碼一盒、彈簧測力計一個、米尺一根、機械停表一塊。

教學程序: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漫畫:小華和小明同時從一樓到三樓。

討論:對他們的做功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 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自學:功率。

自學提示: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

2、 認知:一些功率值。

3、 活動:估測人將物體從地面提升到桌面的功率。

討論:

(1)實驗原理。

(2)猜測:怎麼能使功率更大一些?

(3)測量工具和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三、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1、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2、你還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四、學以致用,佈置作業。

1、設計方案:估測人做引體向上時的功率。

2、收集家中用電器及其他機器的功率,並對它們進行排序。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內容:

國小語文第一冊第七課《爺爺和小樹》。

教學目的:

1、學會5個生字和一個詞語。

2、會認8個字。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教育學生要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

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麼。

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電腦教學。

教學準備:

自制CAI課件、生字卡片、小紅花。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

新課。

1、導: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在篇課文的生字並初讀了課文。現在請大家來認讀生字。看誰認得快?(指認5個生字)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齊讀課題《爺爺和小樹》)

3、複習小。

(1)(遮住課題小)問:你還記得這是什麼字嗎?(齊讀小)對嗎?誰來噹噹小老師,帶着大家讀讀它的音。(指名讀,齊讀)

(2)課題裏用小組的詞是小樹。(教師範讀)樹是翹舌音,要讀準。爺爺和小樹第二個爺是輕聲。(帶讀,齊讀)

二、檢查讀書。

1、自由讀。

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朗讀比賽,誰讀得好就可以為本組爭得一朵小紅花,比比哪組紅花多。先請大家自己練習讀一讀,不會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請教。

2、檢查讀書情況。

3、齊讀課文。

4、總結小組獲獎情況。

三、讀講新課。

1、學習第一段。

(1)請小朋友齊讀第一段,找找裏面哪個字是這篇課文裏學過的生字?(口)

(2)你會用口組詞嗎?課文裏組的詞是(門口),誰家門口?(我家門口),我家門口有什麼?(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3)指導朗讀。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指讀、引讀)

(4)、指導背誦。

2、學習第二段。

(1)過渡:(打開CAI課件,顯示冬天圖)這是什麼季節?(冬天)(貼:冬天)

對。這就是北方的冬天,那兒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着大雪,小朋友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這麼冷的天氣裏,爺爺在幹什麼?請女同學齊讀地二段。(CAI顯示飛來小花,擋住衣裳)同學們猜猜,被擋住的是什麼字?(衣裳)

(2)複習衣字。(重點複習新筆畫和新偏旁)

(3)提問:暖和的衣裳指什麼?(板書;暖和的衣裳)(CAI顯示動畫圖片)讓學生聯繫動畫圖片,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稻草。

(4)擴散思維:你還會説暖和的(CAI顯示暖和的句式)(讓學生自由説,只要詞語搭配恰當)

(5)問:穿上暖和的衣裳後,小樹怎麼樣?(板書:不冷)

(6)指導朗讀:用你自己喜歡的語氣來讀。

(7)指導背誦。

四、學習第三段。

過渡: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嫩綠葉子。那麼夏天小樹又長得怎麼樣?它又是怎樣對爺爺的呢?(男生齊讀第三段)

(1)提問:小樹是怎樣做的'?(板書:綠色的小傘)

(2)指導讀:撐開。

(3)綠色的小傘是什麼?(CAI顯示動畫圖片)讓學生看動畫圖片,理解綠色的小傘就是樹冠,也就是樹茂密的樹葉。問:爺爺在樹下怎樣?(板書:不熱)

(4)擴散思維:你還會説綠色的(CAI顯示綠色的句式)讓學生自己説,只要詞語搭配恰當。

(5)學生分組討論,自己用喜歡的語氣讀。

(6)檢查讀,背的情況。

五、環保教育。

1、同學們,爺爺這麼愛護小樹,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也要愛護小樹)小朋友你們再看看我們的校園怎麼樣?(很美麗)那你們又應該怎樣做呢?(CAI顯示學校綠化地帶畫面,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欣賞美麗的校園風景,討論後再自由發言。)

2、小結。

剛才,小朋友個個都説得很好,相信你們以後也會做得很棒,那麼我們的校園會更美,更綠。你們就很自豪地對別人説:我們的學校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六、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讀)

2、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小朋友都明白了要愛護小樹,愛護花草,愛護大自然的一切。

3、作業

做一份關於保護環境的手抄報。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鋭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説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説明。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説明,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它是誰呢?彆着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後,請用簡潔的語言説説你剛認識的這位朋友,説説你最喜歡它什麼?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麼,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位朋友的祕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説明文──《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閲讀提示,想想:

這篇文章要我們瞭解什麼?

反饋: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説説從哪裏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徵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小組討論:

⑴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着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徵。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着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徵──馴良。第3、4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徵──乖巧。一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它的智慧;二從“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三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四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它的輕快;五從不高興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豐富的感情。作者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後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淨的特點。

⑵ 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松鼠》一文以準確性説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説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説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於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於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説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採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説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⑶ 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説説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3、經過小組討論後,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説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4、能言善辯: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⑴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裏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裏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幹淨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⑵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釐米;尾蓬鬆,長16~2424釐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築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佈於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製衣,尾毛可制筆。

五、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後,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徵;D、恰當選用説明方法。)

2、仿造《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鯨》。

六、作業佈置

改寫。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它們從20xx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後,我有一些話要説:

一、感動

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着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鬥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

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羣策羣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麼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複,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

國小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穫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箇中原因自然是很複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國小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並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並沒有消失,他們為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為自己以後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王 林)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的:

1、培養同學繼續獨立識字的習慣和根據上下文識字的方法;

2、培養同學閲讀時讀出自身的感受,做到有感閲讀,陶冶情操,感受閲讀的樂趣;

3、感受少年兒童的生機勃勃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法感受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伴奏《快樂的節日》歌曲《快樂的節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課

師:小朋友們,上課前老師請大家欣賞一首好聽的歌曲,想聽嗎?出示多媒體課件:歌曲《快樂的節日》。

師:你們知道這首歌名叫什麼?對,快樂的節日。(師板書課題)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全班齊讀)

師:我們中國有很多很多的節日,你們知道有哪些節日?(同學回答)

師:哪個節日是屬於我們少年兒童自身的節日呢?(同學回答)對,“六月一日”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節日,大家都會以快樂、自豪的心情度過這愉快的一天。今天讓我們也一起來過過這個快樂的節日,好嗎?請翻開語文書107頁。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小朋友們,這首歌詞寫得可美了,你們願意自身讀讀嗎?老師請大家大聲的藉助拼音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拼幾遍,再把生字詞圈出來讀給你的同桌聽好嗎?(生自由讀文,認識生字)

2、檢查認識生字情況。指名讓願意當小老師的同學帶領大家認讀自身喜歡的、讀得準的詞語。(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

3、(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讓同學觀察説説自身的發現。(可以説説讀音也可以説説偏旁)

4、同學以開火車的形式按順序讀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剛才同學們都展示了自身的識字水平,不但聲音洪亮,而且讀的非常

準確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我們的好朋友丁丁也來湊熱鬧了,你聽!

2、教師點擊課件,出現丁丁配樂範讀課文的畫面和聲音:

師:丁丁讀的是什麼呀?(同學回答)丁丁讀的怎麼樣?(同學回答)

師:對,因為丁丁帶着自身的感情去讀了,我們讀書不但要聲音洪亮,讀流利而且還應該帶着自身的感情去讀,這樣才幹讀好。你想不想讀好呢?下面,請你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小節在小組內練一練。一會兒,咱們競賽,看誰是今天的讀書小能手!

3、同學自由讀課文。

4、讀書競賽。誰想爭當第一個讀書小能手?

師:你最喜歡的哪一小節。(同學回答)

師:好,請讀吧。(同學讀書)

師:你覺得讀的怎麼樣?(同學自評)想不想聽聽他人的評價?(同學互評)師:還有誰想讀?這麼多同學想讀?那好,想讀的就跟你的同桌合作讀吧!看你和同桌到底誰是讀書能手!

5、教師評價:我覺得同學們都是讀書小能手!剛才,我們讀了自身喜歡的小節。

現在,我們就來學一學我們喜歡的小節。怎樣學呢?請看我們的學習小助手的建議:(課件出示學習建議:在小組內⑴你能大聲的、有感情的朗讀你喜歡的小節嗎?相信你!⑵説説你讀懂了什麼?試一試)

6、由4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解疑。(教師參與討論)

7、彙報自學情況(根據同學的彙報情況出示相關的課件內容):

小朋友們,誰來説説你最喜歡哪一個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指名回答)還有誰喜歡這一小節?(同學舉手)還有補充嗎?好,既然喜歡,一定能讀好。請你們再把這一小節讀給大家聽聽好嗎?(好,請起立)

還有喜歡其他小節的同學嗎?(指名同學説)

8、指導朗讀:形式可為指名讀、挑戰讀、扮演讀、全班齊讀等

四、唱誦詩文,昇華內涵

師:小朋友們,剛才咱們美美地讀了課文,大家感到快樂嗎?為了獎勵大家這節課的精彩表示,老師想教大家唱這首歌,你們願意嗎?好,請聽!出示多媒體課件:歌曲《快樂的節日》。

1、同學聽歌。

2、好聽嗎,你想唱嗎?來,我們再來聽一遍,這次你可以一邊聽一邊小聲跟唱。

3、小朋友,讓我們一起用歌聲來表達我們節日的喜悦的。生齊唱《快樂的節日》

4、你還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你節日的快樂呢?(同學回答:可以讀詩歌,也可以唱歌曲,也可以扮演詩歌,還可以畫畫等)那好,下面就讓我們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度過這個快樂的節日吧!可以畫,可以讀,可以唱,可以跳。(同學在小組內自由活動)

四、情感昇華

師:能和一羣快樂的小夥伴玩,老師真高興。你們有沒有想過是誰送給我們這快樂的節日?(同學回答)

師:對,是祖國媽媽。是我們的祖國給了我們幸福的生活。沒有祖國媽媽的培養、保護,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那我們怎樣報答祖國媽媽呢?請你對着我們的祖國的説説你的心裏話。(同學暢談理想)

師總結:剛才同學們都談出了自身的理想,希望同學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五、自主作業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學生的語感。

3、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師:“啟示”是什麼意思?課文題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瞭解課文

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

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 拋出釣線 湖面漣漪 耐心等待

魚竿劇抖 大魚掙扎 小心翼翼 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 筋疲力盡 拉魚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無果 不容爭辯 放魚回湖 依依不捨

月光如水 獲得啟示 遇到誘惑 思父告誡

道德抉擇 簡單問題 道德實踐 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麼不明白的,請提出來。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麼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

板書:

釣魚放魚啟示

三、深入體驗課文情感

1、初步瞭解情感:

從對課文內容的瞭解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敍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瞭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到了課文中的什麼情感。

2、提問,隨機指導,擇要板書:

如:得意 依依 不捨 感激

(對獲得啟示以後感激的情感的體會很難,學生可能説不出來。在學生真正説不出來之後,可以暗示:明白了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後,我對父親是什麼情感啊?)

四、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釣到大鱸魚時;把魚放回湖裏時,得到啟示是。

請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我”的情感變化的語句,並用表示。

2、指導與交流:

⑴ 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説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⑵ 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繫《江上漁者》體會。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⑶ 把魚放回湖裏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語句:“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當父親再次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

“可是不會再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我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

五、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把大鱸魚放回湖裏,他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在課文什麼地方?

2、交流與指導:

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逐句指導: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麼?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説。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從中體會到什麼?

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指導:“不容爭辯”什麼意思?

板書:

不容爭辯

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

(課件顯示插圖)這是當時的情景。兒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領會到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正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裏取下來。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説些什麼?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

(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麼?

4、討論:

師: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態度為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為什麼?先在小組裏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六、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啟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為什麼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七、課外作業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後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我 父親

釣魚 得意

放魚 依依不捨 不容爭辯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

啟示 拋(出去) 劇烈 小心翼翼 操縱 跳躍 掙扎

沮喪 紐約 抉擇 曾經 實踐 獲得

(聽寫完後對照大屏幕,那幾個字寫錯了。一個字連詞寫2遍。)

2、學習“釣魚”部分的體會:

師:從“我”釣到大鱸魚到把它放回湖裏的心理變化,你體會到什麼?

從父親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時態度的堅決,你體會到什麼?

答題要點:

⑴ 要把釣到的魚放掉很難很難。

⑵ 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二、學習課文後半部分

1、默讀思考: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啟示?你是從課文什麼地方體會出來的?

2、學生讀書思考,並畫出有關語句。

三、交流與指導

1、提問: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啟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

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劃上橫線。

2、輕聲齊讀帶橫線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麼?

(“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4、“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什麼意思?

指導:剛滿11歲那年,“我”在鱸魚捕撈開禁之前2小時釣到一條大鱸魚,是留下來還是放回湖裏,是道德問題嗎?

(因為把還沒到捕撈鱸魚時間,把釣到的鱸魚留着,就是錯誤的;而把鱸魚放回湖裏,就是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抉擇就是這麼簡單。從作者放魚回湖心情的沮喪,可以看出實踐道德很難,實踐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魚,放棄個人利益。)

5、“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這句話體會到什麼?

指導:“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是什麼教育?(“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這句話是説,從小得到嚴格的道德教育,就會有勇氣和力量去實踐道德。)

6、小結:

用自己的話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啟示是: 。

7、指導朗讀這段話。

8、課件顯示:

拓展: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經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誘惑,也就是像這位作者所説的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遇到過誘惑嗎?遇到誘惑時怎麼做的?

比如:

在家裏: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采,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選舉班幹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

四、課外拓展

蒐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鳩:“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嚴格教育

道德實踐

勇氣和力量

【設計説明】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是比較難學的。選擇這篇課文教學,是為了探索深文淺教的教學方法,即對藴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課文,如何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以及如何優選組合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和釋化疑點,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1、確定淺教的教學目標:

⑴ 學段閲讀教學特點是確定如何淺教的主要依據:

第二學段,這時學生的朗讀能力已基本形成,語言發展也初步規範,內部言語的心理機制也開始成熟。因此,應將教學重點放到以默讀、感悟為主要方式的語段訓練上,同時進行言語表達和語感訓練。其中,言語表達主要是指用規範語言簡要概括信息的表達能力,語感訓練則是通過對典型語例的精緻化教學,以課文的思想情感為背景,感悟體驗不同言語表達形式的作用和差異。第二學段仍要加強朗讀教學,但與第一學段不同,主要是通過典型語句的朗讀比較,感悟句段內的語言組合規律,以發展良好的語感心理圖式。

⑵ 文本的重點與難點要根據淺教的原則確定:

文本解讀的重點和難點,不一定就是閲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釣魚的啟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啟示”,而不是釣魚過程中的放魚。但根第二學段閲讀教學目標,把釣魚過程中“我”的心情變化的語句作為教學的重點,既要求感受體驗,也要求熟讀積累。“啟示”,只作為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理解。

⑶ 學生的'真實起點:

學生的真實起點,一是指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徵。學習內容的難度超越學生心理特徵,學生學起來必定是困難重重。二是指學生已經知道什麼。美國奧蘇伯爾編著的《教育心理學》指出:“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可見,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非常重要。對第二學段的學生來説,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聯繫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才能化難為易,學生才有可能感悟像《釣魚的啟示》這類課文所藴含的哲理。

2、優選組合淺教的教學方法:

⑴ 降低起點層層突破:(逐步提高)

剛開始唱歌時調子起高了,就難以唱下去。教學也是這樣,一開始,把起點定的很高,隨着教學難度的提升會使教學難以進行下去。深奧的課文,起點定得低些,然後逐步提高要求,學生的學習才能比較順利。揭題時,是引導學生關注“釣魚”還是“啟示”,起點是不一樣的。如果一開始就關注“啟示”,抓住“啟示”的語句學習,遵循的是從理性到感性,學生學習會感到困難重重。一開始從“釣魚”入手,體會放掉魚之難和父親教育之嚴肅,再來感悟得到的啟示,遵循的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⑵ 以讀為主、讀中體驗:

對深奧的課文,更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驗。教學中讀的引導,有篩選主要信息的默讀,如找出表現“我”的心理變化的語句,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裏的語句,“我”得到啟示的語句等;有在體驗中的朗讀,如讀“我”的心理變化以及父親態度的語句等。

感悟體驗方法的引導力求符合文本特點。一是運用整體感受法。課文中父親和“我”的人物形象豐滿、意境悠遠、意象豐富,初讀時引導學生整體感受父親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體驗法。課文對“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鮮明;父親的角色着墨雖然不多,但對子女嚴格進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朗讀與感悟中體驗。三是想象體驗法。對“我”再次向父親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導學生想象:兒子向父親“乞求”,會怎麼説?四是移情體驗法。父親的“不容爭辯”,引導學生移情體驗:你就是父親,當年兒子投來乞求的目光時,你會不容爭辯地説些什麼?

⑶ 引導思維,問題解決:

閲讀的本質是思維,要引導學生學會閲讀,就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外問題解決。

如,《釣魚的啟示》以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問題一: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裏,“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抓住主要詞句感悟放棄已經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

問題二: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度那麼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也是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問題之三,“我”從釣魚中得到什麼啟示?引導聯繫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啟示,並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聯繫生活,通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加深對“啟示”的理解。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1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語三年級下冊第22課《月球之謎》

第二課時教材簡析:《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國小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藴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通過對這麼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瞭解有關月球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對象分析:本班學生好奇心較強,對科普知識興趣濃厚,而本課可讀性強,趣味性強,要學生理解本課的內容不難。但要很好地實現教學目的,一定要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但本班學生的課外閲讀量不足,資料收集有一定得難度,因此教學中主要以小組的探究學習為主,重視學習的過程,培養自學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習慣。

教學目標:1、教養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2、教育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約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3、發展目標:(1)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2)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教學重點:瞭解月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祕和魅力。

教學方法:1、教師教法:情景教學法、引導法、點撥法。2、學生學法:小組探究學習法。教學資迅媒體準備:電腦、課件教學時數:共二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

運用

設計意圖

一、回顧課文內容

出示課件,回顧上節所學的內容。

觀看課件,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

課件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自主學習,瞭解月球景色的奇異。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讀後想想:月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並用-----在書本上畫稱呼相關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本段,感受月球景色的奇異。

出示課件:

師:現在老師就與同學們一起參觀一下月球,感受一下月球的奇異。

觀看後指導朗讀。

(二)小組合作,探究月球之謎。

1、出示小組合作任務:

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

(1)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_____________;

(2)我們要找到相關的段落讀一讀;

(3)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

2、彙報學習成果, 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段落,教師指導朗讀。

3、師:除了課文向我們介紹的沒有解開的謎,結合你們收集的月球資料,你還想提出哪些謎呢?

(師先向學生展示幾個從課外資料中收集到的月球之謎,引起學生的興趣。)

如有學生知道可當堂解決,如不瞭解,鼓勵學生課餘查閲資料。

(一)1、學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獨自思考:月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在書上畫線)

2、(1)全班交流。

(2)學生觀看課件,感受月球景色的奇異。後感情朗讀。

(二)小組活動,探究月球之迷

1、小組內認真讀學習任務併合作完成。

2、學生彙報小組學習成果。

3、學生自由向同學們介紹自己收集的月球資料和月球之謎。

1、課件出示月球環境錄象

2、課件出示小組合作任務

3、展示幾個從課外資料中收集到的月球之謎

教師運用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祕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三、拓展延伸

師: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假如有一天將一部分人移居月球上去,你覺得可以嗎?説説理由,小組討論。

學生根據從課外書上學得的知識,小組討論後自由發言。

通過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運用課外知識的能力

教學環節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運用

設計意圖

四、積累詞語

鼓勵學生課餘把詞語表裏的詞語及課文中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學生從課文中學則喜歡的詞語進行積累並抄寫。

鼓勵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有利於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

板書設計

22 月球之謎

景色奇異 實驗結果 月球年齡

簡潔、清晰的板書是課程重點的最好體現。更有利於學生對本節知識的內化和理解。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2~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負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麼?(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着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出示)。

①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④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着寫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裏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後,交流、檢查。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藉助插圖、展開想象,並運用增、補、調、換四種方法理解古詩,體會詩句的意境。

3、習得觀察方法,明白古詩藴含的道理。

4、指導背誦《題西林壁》。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讓學生掌握理解詩句的方法。

教學難點:

明白古詩藴含的道理。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望廬山瀑布》引入,板書課題

二、初讀

師:請大家自由讀、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古詩,糾正讀音。)

師:讀好一首古詩,還要注意停頓和節奏的劃分,大家邊聽老師讀,邊在自己的書上劃分節奏,好嗎?(PPT投影節奏劃分)

生根據節奏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理解

(一)藉助題目悟方法

師:孩子們,要想看懂一首古詩,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請大家説説平時是用什麼方法來理解詩句意思的?

請看這首古詩的題目:題西林壁(指題目)(借解釋小結方法)

板書:增補調換

(二)運用方法學詩句,感受廬山的千變萬化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讀讀古詩的第一二句:(齊讀)

請大家按照剛才小結的理解詩句的方法,學習小組之間討論討論這兩句詩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體方法跟同學説説就更好了!開始吧!

師巡視,傾聽、指導。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認真,誰來結合理解古詩的方法,説説第一句的意思?

補充解釋:看課文插圖,理解“橫看”“側看”

誰來繼續結合理解詩句的方法説説第二句的意思

請大家看看課文插圖,展開想象,説説你看到了怎樣的廬山

生充分觀察課文插圖,説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難怪詩人説廬山:(齊讀)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廬山嗎?(出示一組廬山圖片)

能再説説廬山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嗎?

能帶着你的感受再讀這兩句詩嗎?(個別讀)

師:是呀,這些都是詩人遊覽廬山看到的景色。(板書:景)

只要詩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會看到廬山不同的樣子,所以觀察廬山的角度遠遠不止文中提到的六個。

自古以來,有不少文人墨客遊覽廬山,寫下了他們的感受,我們去看看詩人眼中的廬山,感受廬山的千變萬化:(師大約講解詩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所以,難怪詩人説廬山:(齊讀)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讀邊在頭腦裏想象廬山的樣子,把你最喜歡的那幅廬山風景畫讀出來……

(三)活用方法悟詩情

廬山的景色真是讓人目不暇接!所以詩人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歎:

(齊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請大家繼續用剛才理解詩句的方法説説這兩句話的意思。

師:詩人已經看到廬山這麼多不同的景色了,為何它還説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呢?

生:因為他身在廬山之中,視野太狹窄,所能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

師:所以這兩句詩的解釋中,我們還可以用“補”的方法,把原因補充得更加具體——

生:(補)我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貌,只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太狹窄)

師:那該站在怎樣的角度才能看清廬山的全貌呢?

生答:應該跳出廬山,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俯覽整個廬山

師:所以詩人説:(齊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請大家再讀讀這首詩,從這首詩中,大家明白了什麼道理呢?

生説:我明白了要從多個角度觀察事物、處理問題,這樣才能客觀、全面。

師:是的。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多個角度,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這也就是俗語説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誰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正好説的也是這個道理?(《畫楊桃》)

能舉個生活中的例子説説嗎?(下棋、同學之間吵架)

師:詩人遊廬山,把自己的所見、所感都寫下來了,讓我們不僅欣賞到了廬山的美景,還讓我們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書:道理)

像這樣的詩,我們可以叫它哲理詩。

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廬山,欣賞廬山的美景,把這首詩美美地讀一次。

(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全班齊讀)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完成語文天地第一至三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練習語文天地內容(板書:語文天地)

二、練習第一題:學寫字。

指導寫字 出示投影:奶、候、常

(1)指名認讀。(學困生) 這幾個字應該怎麼寫?指名書空。(中等生) (2)老師在田字格小黑板上書寫這個字,要求學生認真觀察。 提問:這幾個字最後一筆分別是什麼?(優等生)

(3)想一想這幾個字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小組交流) 小結: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4)學生描一描,寫一寫。

三、練習第二題:給下面的音節補上聲母。

1、複習聲母 b、p、m、f、d、t、n、l、g、k、h、j、q、x、z、c、s、zh、ch、sh、r、y、w

2、認讀下列字出示投影 辦法高興喂牛野果事情

(1)學生自讀生字

(2)自己練習給生字補上聲母。

(3)小組交流。(鼓勵每個學生都能夠大膽發言)

3、全班交流。

4、指名學生拼讀生字(中等生回答)

5、全班集體朗讀。

四、練習第三題:照樣子寫一寫。

1、出示卡片,讓學生回憶這些偏旁。(全班進行)

2、以“ィ”為例,進行教學。 將卡片貼在黑板上,讓學生交流,我們學過的哪些字帶有這個偏旁。 讓學生説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3、你能試着給寫出帶有其他偏旁的字嗎?(全班進行)

4、補充練習: 教師説一個偏旁,學生説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讓學生自由發言,當學生提出沒有學過的字時,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注意平時的積累,並給予表揚與鼓勵。

五、作業 你還學過或認識哪些偏旁,你知道哪些字帶有這樣的偏旁嗎?把它説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語文天地第四、五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第一、二、三題。

二、練習第四題:讀一讀,選一個詞語造句。

1、教師出示詞語投影 時候夥伴打擾 事情重要撫摸

2、讀課文《我長大了一歲》、《馬莎長大了》。(中等生、學困生)

3、請你們從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看看它們用在哪裏。(全班進行)

4、學生自己找詞語。

5、你能不能也像課文那樣,自己再説一句話用上這個詞語嗎?(小組交流,指名發言) (鼓勵孩子大膽發言,對精彩的語句大力表揚。)

6、你能不能把自己説的這個句子記錄下來。

五、練習第五題:小組討論:我們長大了。

1、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並朗讀學生説出的話,你認為從他們做的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們長大了嗎?為什麼?(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2、互相討論一下。(小組交流)

3、指名朗讀。(優等生)

4、反覆朗讀。(全班進行)

5、你認為會做哪些事情説明你長大了?你們長大了嗎?所以你會自己做哪些事情了呢?(中等生、優等生)

六、作業: 必作題:有感情地朗讀《我們的節日》。 選作題:你能不能把自己認為《我們長大了》應該做的事情記錄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語文天地第六、七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年過去了,在這個學期裏,你一定和許多同學成了好朋友。他們都有自己的好東西,你喜歡別人的東西嗎?當你喜歡時是不是也回家向爸爸媽媽要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二、讀一讀,説一説。

1、出示投影一隻漂亮的手錶。同學們,你們喜歡嗎?想要嗎?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你會怎麼做?(中等生回答)

2、下面我們來看看圖中的這個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3、指名學生朗讀文章。(優等生回答)

4、學生自己朗讀文章,並説一説這個小朋友為什麼不要這個漂亮的手錶了? 5、小組討論、交流。

6、全班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

7、你能不能説一説,你平時是怎麼做的?今後準備怎麼做?(讓全班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對於意識不到或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同學,教師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指導)。

8、能夠考慮到爸爸、媽媽的難處或他們工作的辛苦,這也是長大了的表現。這説明我們同學經過一年的學習,已經長大了。

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不僅能夠考慮到自己的喜好,更能夠考慮到別人的難處,處處替別人着想。

三、練習第八題:讀一讀。

1、説一説哪天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

2、我們節日這天,我們都做些什麼?

3、指名讀一讀《我們的節日》。

4、全班學生分組進行朗讀。

5、齊讀。

四、練習第八題:自查。

1、看書,指名讀自檢的要求。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檢。 教師巡迴檢查、指導。

3、我們已經知道複習的重要性了,下面你們自己把前幾個單元看一看,你覺得自己在:認字、讀書、造句、組詞、拼音、背詩這幾個方面能夠的幾朵小紅花。如果這幾個方面你做的都很好,請你獎給自己六朵小紅花。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5

題目:學寫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明白什麼是“人物的內心活動”,認識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三種方法。

2.使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把人物內心活動寫具體、寫真實。

3.指導學生運用所學三種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用詞準確。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細緻觀察、想象,運用三種方法:內心獨白法,抓住人物內心的真實感受;動作暗示法,抓住人物活動時的動作;景物襯托法,周圍環境。用詞準確,真實具體的反映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難點

1.在學習內心獨白法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白內心獨白就是人物在內心對自己或對他人要説的話。

2.指導學生恰當的處理好內心獨白法,動作暗示法,景物襯托法三者的關係。

教具準備:

1.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

2.課件。

3.對創設情景時表演的學生作以適當的指導。

教學過程:

一、認識什麼是人物的內心活動

1.板書:學寫人物的內心活動

2.提問:什麼是“人物的內心活動”?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討論回答。

3.教師歸納:人物的內心活動就是隱藏在人物內心的想法、情緒、感受。學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就是要學會怎樣把人物內心的想法、情緒、感受明明白白的表達出來。這樣就能增強文章的真實感,準確的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幾種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好嗎?

二、學習內心獨白法

1.創設情境、展開想象。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遇到一些事物,會產生這樣、哪樣的想法、情緒、感受。這其實就是你的內心活動。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一樣東西,請同學們注意。

出示禮品盒問:“你們都想到些什麼?”

要求學生及時回答後,教師歸納:同學們剛才把自己心裏想到的説了出來,怎麼想的就怎麼説的,這其實就是你的內心獨白。

2.出示課件,認識內心獨白法。

課件:怎麼辦呢?把這張票給了他們吧,《大鬧天宮》我盼了好多天了。不給吧,我説過給他們的呀,我急得在門口打起轉轉來。左思右想,我終於想出了個主意,下回學校再組織看電影,不

管多好的片子,我都把票給他們。再説,我答應給他們兩張票,這一張票,叫姐弟倆誰去好呢?乾脆這一回我不告訴他們,等下回拿到兩張電影票,我再對他們講吧。

通過讀這段文字,引導學生明白這段描述也是作者的內心獨白,寫出了作者由矛盾到拿定主意的內心活動,是作者在內心説話給自己聽的。並通過老師在“我急得在門口打起轉轉來”後面加一句“小弟弟呀,小弟弟,你可真把我難為壞了。”讓學生明白內心獨白法也可以是在內心説話給他人聽。

歸納方法:把人物在內心自己對自己,或自己對他人要説的話寫出來,我們給這種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起個名字就叫做內心獨白法。(板書:內心獨白法)

3.在設情景,及時練筆。

師述:請同學們再回到這個禮品盒上來,這個禮品盒出現在9月10日教師節那天,老師的辦公桌上。當時,我曾經再三強調教師節不許學生給老師送禮物。因此,當看到這個禮品盒後,我很生氣但當打開之後,老師的臉上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學們,當你看到這種情景,你又產生了哪些內心後動?請你用內心獨白法寫下來。

4.學生習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師生評析,重點點撥。

三、學習動作暗示法

1.出示課件,認識動作暗示法。

課件:我低着頭進了門,溜着牆根往裏走,眼睛往他們屋裏瞟了一眼。偏偏被小弟弟瞅見了,他跑出來問:“有電影票嗎?”我慌慌張張地搖了搖頭。

引導學生讀後討論:這段文字是什麼描寫?學生的回答不外乎這段文字是動作描寫,或人物內心活動描寫。教師歸納:這段文字通過人物動作的描寫暗示了人物的內心活動。這種描述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就叫做動作暗示法。(板書:動作暗示法)

2.創設情景,及時練筆。

師述:我想,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剛剛進行過的單元測試。改過卷子後,我告訴大家這次考試個別同學成績不太理想,但沒有公佈分數就把卷子發了下去。這時,我發現有幾位同學的反應很有意思。現在,我就請其中的一位同學把他當時的反應再現到大家面前。請大家認真觀察。

學生上台表演老師髮捲子時,自己的一系列反應。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表演學生當時的內心活動,並要求學生接着“老師把卷子一下子扔到他桌上,只見他?”這句話,運用動作暗示法寫出這位同學的內心活動。

3.學生習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師生評析,重點點撥。

四、學習景物襯托法

1.板書:景物襯托法。

2.師述:提起景物襯托法,老師就不禁想起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同學們,這首詩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內心活動呢?是怎樣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分析:這首詩通過“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鐘聲”這些景物襯托出了作者孤寂、憂鬱的內心活動。教師歸納:這種通過景物的描寫來反映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就叫做景物襯托法。

3.喚起共鳴,加深印象。

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運用景物襯托法寫人物內心活動的片段,和電影、電視中為襯托人物內心活動而採用的拍攝周圍環境的手法加深印象。

4.指導學生運用景物襯托法進行口頭練習,師生評析。

五、學生運用所學的三種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六、展示修改後的習作,師生評析

重點使學生理解三種方法的關係是相互獨立但並不是孤立的,可以在文章中穿插運用,相互協調,從而增強文章的真實感,恰當的表達中心思想。

學生習作:

咦!真奇怪,這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是誰送的`呢?它竟有這麼大的魔力,使郭老師的臉色一會兒“陰雲密佈”,一會兒有“多

雲轉晴”,裏面究竟裝的是什麼東西呢?讓我猜猜,難道會是錢嗎?不會的,郭老師可不是那樣的人。嗯,是一份温馨的祝福?是一張記錄着往日那些快樂時光的照片?是一本以往調皮學生書寫工整的作業本或一份保證書?是哪位細心的同學發現這幾天老師的嗓子沙啞而送的一盒潤喉片?還是????真想馬上就知道。郭老師,您就別難為我們了,還是趕快揭開謎底吧。(河南宏力學校高家慧)

老師把卷子一下扔到他桌上,只見他身子向後一蜷,猛的打了個哆嗦,用眼角的餘光偷偷瞟了幾眼站在他身旁的老師,又看了看扔在桌子上的單元測試卷。待了好大一會兒,他才伸手把卷子挪到自己面前,捏着試卷剛想打開,又猛的合上了,回過頭左看看,右看看,確認沒有人注意他之後,閉上眼睛,雙手合十,嘴裏默默唸叨着些什麼,大概祈求上天保佑他考一個好分數吧。可能還嫌不夠,他又在胸前畫了個十字架,這下中國的、外國的神都求了,加了個雙保險,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壯了壯膽子,慢慢伸出右手,捏着試卷,猛的掀開卷子,瞪大眼睛一看,才長長的噓了一口氣,臉上落出了笑意,看來是個不錯的分數。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6

【學習目標】

1、通過閲讀,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2、研究本文中反問句,理解其語氣強烈的作用。

3、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鍛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人

當你為宇宙的神祕而驚異,為人類的智慧而自豪時,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智慧創造了這一切,你的心靈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類卻妄圖面對充滿了母性關懷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説:我要征服你!快看看這篇文章,望我們保持理智的清醒和靈魂的温情吧。

二、整體感知

學生反覆閲讀課文,然後圍繞問題: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麼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進行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第1段:人類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錯誤的。

第2段:大自然竊笑人類。

第3段:人類發明的工具可能是人類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級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遠勝於人。

第6段:人類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第7段:人類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碩大的永恆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質的另一種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處處都是人類的兄弟。

第11段:我們應當視其他生物為我們平等的生命,敬畏它們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們自己。

三、語言品讀

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讀一讀,並説説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課後研討與練習二為例)

四、反問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説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並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後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如:

1、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2、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3、誰説大自然是沒有生命的?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嗎?如果宇宙沒有生命,怎麼會從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4、難道你沒有聽到石頭裏也有生命的吶喊嗎?

5、你難道沒有用心靈聽到從那遙遠的星系裏傳來的友好問候嗎?

五、質疑

充滿思辨的智慧是世間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處處洋溢着思維的火花,那麼你敢對本文作者的觀點進行質疑嗎?

1、如果説至今人類的作品(一萬年後)還是可笑,那麼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作者有沒有否定現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3、我們對自然正確的看法應當怎樣?

4、作者認為自然創造人類的目的是什麼?自然界有目的嗎?

5、人類也有好有壞,大自然是否也一樣?那麼本文是否也有好壞?

6、人類的科學是人類需要的產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種需要的產物?

六、探究活動

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根據是什麼?

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蒐集資料,並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專刊。

七、小結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麼,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係。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雖然作者的某些説法不無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科學的發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俱,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同時在文字裏我們也讀到了作者一種大生命觀:生命平等,生命尊嚴的理性之美和人文關懷。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之美好境界當是人與自然真正和諧之境界。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7

一、教學內容

人音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欣賞教學—《同伴進行曲》

二、教材分析

樂曲為復三段體結構,是一首用管樂器(包括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及打擊樂器)演奏的進行曲。作者泰克早年曾在軍隊中供職,在此期間創作本曲,但樂隊隊長並不欣賞,還加以嘲諷。後來廉價賣給出版商,演出後卻受到人們極大的歡迎,作者一舉成名。樂曲的曲名系以後所加,用以表示對就是軍樂隊中同伴們給予他的關心和幫助的感激。

三、教學目標

1、瞭解進行曲體裁音樂的強弱、速度、風格特點等知識。

2、聆聽《同伴進行曲》,能聽辨樂曲的不同樂段,感受樂曲所表現的內容,能邊聽音樂邊進行列隊表演和打擊樂伴奏。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實踐,激發音樂欣賞的興趣,體會同伴之間的珍貴友誼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1、感受進行曲的風格特點,聽辨樂曲的異同樂段。

2、聽音樂進行隊列表演和打擊樂伴奏。

五、教學準備

紙杯、鋼琴、多媒體、哨子、打擊樂

六、教學過程

一、杯子節奏遊戲

1、師:我們先來做一個杯子的節奏遊戲。請同學們仔細看桌上的六個杯子,胡老師要用擊掌的方式,打出一條節奏。你們可以嗎?

2、師:看!我的杯子發生了變化。(第一拍為強拍)

再來打一打,但是這次我要加大難度了,請同學們一邊拍一邊要觀察杯子的變化,我的杯子發生變化的時候你的節奏也要發生變化。(強弱強弱強弱)

3、師:現在的這條節奏若果用強弱來表示的話就是:強弱強弱強弱

4、師:我們就用這樣的節奏來為下面的樂曲打一打拍子(播放《運動員進行曲》)

5、師:咦,這段旋律熟悉嗎?在什麼場合聽見過?

6、師: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運動員進行曲》,它的強弱規律就是強弱強弱設計意圖:通過杯子節奏遊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感受進行曲二拍子強弱的特點

二、瞭解進行曲

1、師:如果用一幅圖來表現一下剛才那首曲子所表現的畫面,你覺得哪一幅比較合適?

2、師:對,進行曲就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曲子,通常會出現在閲兵式、運動會、開幕式等比較隆重的場合。

3、師:我要請同學們來給進行曲把一把脈,數一數進行曲每分鐘的心跳。拿出你小手,輕輕地拍一拍你的大腿

4、師:進行曲每分鐘的心跳是120—130下,速度怎麼樣,很快,但是卻跳得很有節奏。所以進行曲可不是什麼地方都能播放的,它有很多的講究。我們來回顧一下進行曲的知識

設計意圖:在實踐中學習進行曲知識,熟悉A段旋律,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也有利於知識地更好吸收

三、揭題

1、師:今天,胡老師要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世界上非常著名的進行曲——《同伴進行曲》。首先,請用熱烈的掌聲請出作者

2、(教師化粧成作者,用第一人稱講述作品創作背景)

設計意圖:教師用第一人稱講故事的方式介紹作者及作品,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體會作者與小夥伴的友情。

四、聆聽樂曲

(一)聆聽A段

1、師:今天,泰克先生要帶同學們去軍隊裏看一看,學一學本領。聽!他的小夥伴們來了!播放A樂段

2、師:我這兒有兩種圖形,哪一種圖形更能表現剛才所聽到的音樂。(一種波浪線,一種小圓點)

3、師:小圓點,因為剛才聽到的音樂有什麼特點?剛健有力,彷彿好像是泰克先生和小夥伴們在隊列練習

4、師:我們趕緊看看他們在隊列練習的時候都做些什麼?師隨音樂做踏步、敬禮、轉頭的動作,學生仔細觀察。

5、師:請你學一學他們的動作。

6、學生跟隨老師律動,當音樂發生變化是,仔細觀察老師的手勢進行隊列變化表演

(二)聆聽B段

1、師:哦,小夥伴們有點累了,坐下休息一下,聽泰克唱支歌吧!教師用B段旋律創編歌詞,演唱,學生聆聽

2、師:泰克在唱什麼?(彷彿在和老朋友回憶以前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適合用什麼線條?(波浪線,旋律優美,比較抒情,不像之前那麼鏗鏘有力)

3、師:我們也加入吧。用“唻”模唱,注意口型

4、帶歌詞演唱B段

(三)聆聽C段

1、師:我們來聽聽樂曲的最後一部分,聽辨一下,這一樂段和之前我們聆聽的哪一樂段相同?是完全相同嗎?

2、師:和第一樂段相同,但比第一樂段少一次主題。所以這首曲子的結構是:A+B+A的三段體結構,也叫做復三段體結構

3、師:還記得我們在第一樂段時做的踏步、敬禮、轉頭的動作嗎?我要用另外的東西來替代他們?

4、師:請同學們看一看你手中的樂器,打一打,想一想,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和屏幕上的那個圖形相似?(響板:實心點串鈴:波浪線)

5、師簡單講解樂器的演奏方式:用響板代替踏步,用串鈴代替敬禮,用哨子代替轉頭

6、和着音樂演奏

設計意圖:低年級孩子還處於形象思維階段,聆聽的習慣還在不斷培養中,教師要運動用律動、模唱、打擊樂等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各個感知器官,使其參與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聆聽樂曲中來

(四)完整聆聽

師:讓我們來一次完整的閲兵儀式吧!

A段:隊列演習B段:靜靜聆聽,休息A’段:打擊樂

五、情感昇華

1、師:同學們,不知不覺,我們把泰克先生的《同伴進行曲》都聆聽完了。最後,泰克先生還有幾句話想跟大家説。

2、泰克:同學們,今天真的很高興認識這麼多的小夥伴,你們之間配合的默契讓我很感動,也讓我想起了在軍隊時候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訓練的美好時光。我想送大家一首歌—《友誼地久天長》

友誼需要真誠去播種,友誼需要熱情去灌溉,友誼需要原則去培養,友誼需要諒解去護理。

希望同學們能珍惜你生命中每一段珍貴的友誼!再見!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8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提問:你們知道這是歌唱誰的歌嗎?根據回答,板書課題“王二小”

二、指導看圖,整體感知

1.按順序一幅一幅地看,一邊看圖一邊按要求説圖意。

(1)每幅圖上畫的都有誰,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做什麼。

(2)仔細觀察圖上人物的動作、神態,想象他們在想什麼,要做什麼?

2.把四幅圖的內容連起來,在小組內説一説。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標出生字,並多讀幾遍,不懂的地方標上問號“?”。

4.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正音。注意指導:“員、英。是整體認讀音節;“響、雄”是三拼音節:又是後鼻音;“助”的聲母是zh,不是z。

5.一邊看圖一邊細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共分幾段。找出圖文對應的部分,然後看圖想讀,弄清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課堂練習,鞏固所學

1.認讀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認讀字詞。(先帶着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

二、品讀感悟

1.學習1—2段,明白二小帶敵人進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讀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簡介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幫助理解“兒童團員”、“常常”、“放哨”、“掃蕩”的意思。

(3)句式訓練:一邊……一邊……

(4)觀察圖,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見二小時的情景,誰能來説一説、演一演。

過渡:面對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麼做的呢?

2.學習3—5段,感悟二小是個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小英雄。

(1)自由讀,初步感悟:你覺得二小怎麼樣?從哪幾句話可以看出?

(2)小組討論,彙報。

(3)出示句子: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

敵人被王二小帶進了埋伏圈。

指名讀或齊讀,想想這兩句話有什麼區別。

(4)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當的敵人心裏會怎麼想,怎麼做?演一演。

(5)(輕緩、悲痛的語氣)知道自己上了當的日本鬼子竟殘忍的殺害了小小年紀的王二小,八路軍叔叔們含着眼淚,高喊着:“衝啊! 為王二小報仇!”消滅了全部敵人。

①體會八路軍叔叔們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讀一讀最後一段。

三、昇華情感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王二小的神態,想象出王二小的語言、行動和內心活動,創造性地複述課文。

2.找出文中最打動你的句子讀一讀,讀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樂曲為伴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隊活動課開展“學習小英雄、爭當小英雄”活動。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19

【教材簡析】

本課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與動作。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英子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故事的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字。理解生詞意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讀熟課文。

理解“憂鬱、猶豫、驟然、歧視”等詞語。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感人的課文,第29課 掌聲,請注意看老師寫課題。

二、檢查詞、句

出示生詞。

昨天,老師佈置同學們回家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老師想重點來檢查一下這幾個詞語。

點擊出示:猶豫、憂鬱、剛調來

誰來讀? (個別讀、齊讀2遍。)

理解詞義。

師:我們看到“猶豫、憂鬱”這兩個詞語,它們的拼音相同,但聲調是不同的。那它們的意思一樣嗎?誰來説一説。

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

憂鬱:一個人總不愛説話,整天悶悶不樂的,我們就説這個人很憂鬱。

師:這樣看來,這兩個詞語的讀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樣。

認識多音字“調”。

“調”是我們這一課要學的一個多音字,它還讀什麼?誰來看着拼音給這個多音字組出詞語。

讀難讀的句子。

出示句子:“因為他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師:這個句子裏生字多,誰來讀一讀?

認識多音字“落”。

指出“落”在句子中讀”lao”, 它也是本課要學的一個多音字。這個字還讀什麼?誰能看着拼音給這個多音字組詞語。

齊讀句子。

瞭解小兒麻痺症。

師:同學們,你們瞭解小兒麻痺症嗎?

小兒麻痺症:小兒麻痺症又叫脊髓灰質炎。這種病多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得了這種病,往往會留下終身殘疾,腿腳萎縮,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個孩子。

三、接讀課文,瞭解故事中的人物

接讀課文。

請5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課文中的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瞭解故事中的人物。

同學們,大家想一想,在這個故事裏面都有哪些角色?(老師、英子、同學們)

老師是怎樣的?(剛調來的)

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學生結合課文第一段中的句子談理解)

生:英子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

師:還有嗎?

生:英子是一個不愛説話的小姑娘。引導:你是從哪裏知道出來的?

生:我是從“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來的。

表揚:這位同學多會讀書,她能從課文的詞句中讀出自己的理解。真好!(老師給學生以學習方法的指導)

生:她是一個孤獨的小姑娘。從哪裏知道的? “早早地、又總是”

師引導:剛才同學們説英子不愛説話、孤獨、寂寞,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它概括了英子的這些表現,哪個詞?大家找一找!(憂鬱)

師:後來她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小姑娘,又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學生結合課文第四段內容理解)

生:“她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

師引導:還可以説她變得怎麼樣了?(活潑、開朗)

四、重點探究,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

(此環節採用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景,師生共同參與,為學生創設生活情景,創設師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與文中人物的對話,進而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突破課文重點。)

(一)渲染過渡

開始,英子是那樣自卑、憂鬱,後來卻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麼力量使英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掌聲)

課文的23自然段就寫出了英子的變化過程。今天我們變一種方式來學習這兩段課文。同學們先各自讀課文,然後我們再來表演課文內容,你們覺得行嗎?

要想演好,首先要認真讀書。下面就請大家用心讀一讀課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認為要重點表演好的詞句下面做一下標記。

師:讀好了嗎?誰願意演英子?

(注:選一名同學當英子,同學們做英子的同學,老師當剛調來的老師)

(二)試演:(第一次掌聲部分)

課件出示第一次掌聲部分內容。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這一部分。

師:今天,我們開個故事會,請同學們輪流上台講一個故事,老師藉此來了解一下大家。

同學們一個一個地講完了故事,下一個,輪到英子了。英子,該你了?(英子表演)

(三)評議表演

同學們對剛才的表演滿意嗎?誰來評價一下大家演得怎麼樣?

(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詞句進評議)

師:同學們,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英子。

英子, 我看到你站起來的時候眼圈紅紅的, 這是為什麼

師:同學們, 你們的掌聲想對英子説什麼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會講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們會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難過,我們不會笑話你。

師:英子以前總是早來晚走,不願意讓同學們看她走路,今天她鼓起勇氣走上講台,

英子,你是好樣的,你勇敢地走上了講台, 戰勝了自己!英子, 聽了同學們的掌聲, 你為什麼流淚了呢

(因為我沒想到,同學們不但沒有笑話我,還用掌聲鼓勵我,我非常激動。我一定要講好。)

(四)配樂表演(課件出示第三段課文)

師:現在讓我們完整地表演一遍這段課文,再現那感人的一幕。(表演略)

英子的故事講完了。(同學們鼓掌。英子鞠躬後走下講台)

師:同學們,這一次掌聲你又想對英子説什麼呀?

生:英子,你講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動人了,以後歡迎你再為我們講故事。)

生:英子,你的普通話説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聲音真好聽。

師: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為什麼?

(感謝大家對我的表揚,我還要繼續努力;謝謝大家的稱讚,我以後也要加入到你們中間和你們一起快樂地學習、遊戲。)

(五)朗讀課文第三段

在入情入境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六)理解兩次掌聲

我們看在這一段中,寫到了大家的幾次掌聲?(兩次)

誰來讀讀這兩句話?(一般) 誰能比他讀的更好?(個別讀、齊讀)

這兩次掌聲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支持、鼓勵;稱讚、表揚)

(七)對比兩個“一搖一晃”

師;在這一段中還有兩句寫英子走路姿勢的句子。

點擊出示: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的走上了講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的走下了講台。

師:大家看,這兩句話中都有“一搖一晃”這個詞語。同一個詞語,同一個姿勢,英子的心情有什麼不同嗎?自己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緊張、害怕;高興、愉快)

(八)進一步體會掌聲的力量

師:同學們,英子走路的姿勢是無法改變的,但他的心情卻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是同學們的掌聲給了英子以勇氣和自信,使他從一個自卑、憂鬱的小姑娘逐步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同學們,你們説,掌聲是什麼?(理解、尊重、支持、鼓勵、讚揚、誇獎、關愛)

同學們,就是大家的掌聲,大家的鼓勵,大家的稱讚,使英子從此改變了自己的性格,也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九)聽課文朗讀錄音,齊讀最後一段。

(十)全文總結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平時,我們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送給別人。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20

教材內容

《絲綢之路》人教課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需一個課時)。

教材分析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説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學情分析

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讀懂閲讀提示,把握閲讀要求,然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交流。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守候、鴕鳥、匕首、貿易、芝麻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西部燦爛的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發起瞭解西部歷史的興趣,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理念

1、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2、及時、多層次、多角度地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獨立閲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法,激發瞭解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2、齊讀課題。

二、閲讀課文,交流體會

1、自由朗讀課文:

讀準生字,把文章讀通順。

2、檢查預習情況,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部分:

激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絲綢之路稱為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那麼,文中所寫的中國使者稱它為什麼呢?

3、齊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繫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4、進一步激疑:

聽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中國使者為什麼稱它為偉大的路呢?偉大體現在哪裏?

5、小組合作討論。

6、鼓勵各小組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和學生的對話中相機梳理思路──友誼之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科學之路

三、深入讀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

⑴自由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使節見面的部分,在原來小組同學發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掘:兩國人民友誼體現在什麼地方?

⑵交流、生髮:

安息國臣民等待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在邊境迎候,剛出現駱駝隊時人們的歡呼奏樂歡騰。中國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滿面笑容;安息國將軍的翻身下馬高興得連連點頭等地方可以看出兩國的友好與融洽。

教師在對話中點撥:

安息國(今伊朗)方面:迎候之遠──邊境線上;迎候之眾──感受浩浩蕩蕩的意思,讀出浩蕩的氣勢,然後引史實以佐證:20000多人;迎候之熱──表情、語言、動作、禮物、節目。

大漢國方面:謙遜有禮──沒有盛氣凌人的傲慢;薄禮不薄──史料記載:西方宮廷皇族和貴族以穿絲綢服裝為時尚,絲綢與黃金在當時幾乎等價;羅馬國和安息國交戰,見安息帝國士兵身上穿的絲綢服裝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宛如天神,嚇得不知所措,結果潰不成軍。

教師同時注意鼓勵學生不僅要理解正確,而且要讀出人物當時的感情。

⑶小結:

一條路,打通了隔膜,增進了瞭解,加深了友誼,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繫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2、感受經濟(科技)之路:

⑴絲綢之路是偉大之路,除了因為這是一條友誼之路,還因為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⑵讀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⑶為什麼説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⑷交流、生髮,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以向深層探究:

為什麼説將中國的養蠶、冶鐵等技術帶向國外,將國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帶到中國,就會促進經濟或者科技的發展呢?

⑸有感情地朗讀。

3、感受文化之路:

⑴絲綢之路的偉大還體現在它是一條文化之路。

⑵齊讀我國音樂、舞蹈、繪畫,由於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⑶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的?

(楊貴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説明了這種舞蹈在當時的風行。已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向達先生曾撰有長篇論文《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我們可以從這篇史學名作中,一覽唐代長安的種種胡化景象。)

⑷小結:

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綵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繫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綿的絲綢之路古道上,遺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蹟,傳達給人們的卻是超越國界和民族差異的精神共鳴,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繫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四、總結昇華,領會現代意義

1、教師有感情地激疑:

望着這座羣雕,作者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望着這座羣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對往日商貿繁榮的遐想。同學們,從這些首尾似乎重複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2、交流:

絲綢之路對古代經濟、文明的巨大貢獻;深情的民族自豪感;絲綢之路對現代西部人的一種感召力──西部大開發。

3、激情朗讀。

4、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路發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還知道些什麼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5、交流小組內蒐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