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監理工作方案(精選3篇)

欄目: 工作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2W

監理工作方案 篇1

為認真貫徹晉中市建設局安全專項整治精神,切實開展好介休市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理工作,充分發揮工程監理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減少和防止安全生產事故,根據總公司規定,針對介休市綿山墅住宅小區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監理工作方案(精選3篇)

一、成立項目安全生產監理工作專項整治領導組,提高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的力度

1、安全生產監理工作領導組成員如下:

2、我項目監理部安全生產領導組每月定期召開安全會議,彙報交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通報當前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方面的問題,同時安排整改工作。

二、建立安全生產監理工作責任制

1、項目總監

1、對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監理工作負全面責任,是項目安全監理直接責任人。

2、所監理的工程項目,要與公司簽定安全生產監理工作責任書,並按照監理部成員安全責任分工,與監理人員簽定安全生產監理工作責任書。

3、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監理工作程序和強制性標準。

4、及時處理施工現場安全隱患,並做好事故的記錄。

5、認真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施工方案,並按規定填寫有關監理資料。

6、認真審查施工單位安全施工方案、安全生產資質證、特殊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應急救援予案和安全防護措施。

7、編制的建設工程監理規劃、監理細則中,必須有安全生產監理工作的內容和實施辦法。在審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時,要檢查安全驗算結果,並予簽字。

2、監理工程師

1、在總監領導和安排下,承擔本工程安全監理具體工作。

2、在編制工程監理規劃、監理細則中,明確安全監理方案、監理措施,並認真實施。

3、堅守工作崗位,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口頭和書面通知施工單位整改,並向總監報告,同時對施工單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

4、發現安全隱患要嚴格執行安全隱患處理程序。

檢查施工單位及相關人員安全資格,巡查施工安全情況、安全監理資料,及時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並報告總監。

3、監理員

1、在專業監理工程師的指導下開展現場安全監理工作;

2、檢查承包單位投入工程項目的機械、設備、安全設施的使用、運行狀況,並做好檢查記錄;

3、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條例、規範、規程、強制性標準,有關合同及安全施工方案的要求,對承包單位的安全行為、設施、人員、作業過程等實施監理檢查和記錄;

4、檢查、巡視中發現問題、隱患,及時指出並向專業監理工程師報告;

5、做好監理日記中的安全檢查記錄和有關的安全監理記錄。

確定監理安全組織機構的同時,與各相關責任人分專業簽署《建設工程安全監理責任書》,見附頁。如人員進行調整將與新進人員重新簽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理責任書》以明確有關責任。

三、專項整治檢查內容

1、檢查施工企業是否制定了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建立了安全專項整治責任制,對本企業承建的工程項目是否進行了徹底的摸底排查並對排查出的問題和隱患進行了認真整改。

2、檢查施工企業是否取得了建築施工企業資質證書,是否及時申領了安全生產許可證,所屬“三類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取得了相應的資質證書,這些資質是否合法有效。

3、檢查施工企業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規章制度,是否層層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安全生產責任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實。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情況是否合理。

4、檢查施工企業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比例提取了安全費用,是否制訂了符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應急預案。

5、檢查施工單位是否按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的要求進行施工作業。深基坑、高大模板、腳手架等危險性較大工程是否編制了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方案是否進行了審批、交底、驗收程序。

6、檢查現場建築起重機械的安裝(拆卸單位和使用單位,是否分別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了安裝(拆卸告知和使用登記,是否編制了建築起重機械安拆專項方案,是否開展了施工現場的建築起重機械的專項治理。

7、檢查發現事故隱患,要嚴格執行事故隱患處理程序,做好記錄、安全台帳登記,並及時記入監理日記和監理月報中。

四、事故隱患處理程序

監理在旁站和巡視檢查中,發現各類安全事故隱患,書面通知施工單位,並督促其立即整改;情況嚴重的,應及時下達工程暫停令,要求施工單位整改,並及時報告建設單位。安全事故隱患消除後,監理應檢查整改結果,簽署複查或復工意見。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不停工的,監理應及時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項目的行業主管部門報告,以電話形式報告的,應當有通話記錄,並及時補充書面報告。同時將檢查、整改、複查、報告等情況記載在監理日記、監理月報中。

五、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規範檢查、更進一步完善安全監理制度

1、現場監理人員要堅持天天抓安全,日日查隱患,把安全生產作為工程監理一項重點工作,認真做好。

2、按照本監理部制定的專項整治方案的步驟和要求,紮紮實實地開展工作。所有查出的安全事故隱患,要記錄在案並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全面整改。

3、監理部每月都集中組織相關監理人員和施工單位包括分包單位共同對事故隱患進行排查,按照誰生產誰負責的`原則,明確整改時間、要求和標準。每月向公司報告安全排查結果和採取的措施,並報告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六、注重總結,構建長效機制

為保證本工程安全生產整治工作不斷深入開展,實現隱患排查整治目標,把安全隱患徹底“清除”出現場,構建專項整治工作的長效機制,在整治過程中,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果及時整理、分析,總結經驗,研究制定新的對策、措施,不斷完善。通過進一步落實安全監理責任制,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提高我監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素質,將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長期不懈的抓下去,力求控制和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該施工項目的順利完成。

監理工作方案 篇2

一、施工組織設計中,針對各種地下管線制定切實有效、可操作的專項保護方案,以及管道損壞應急預案,報監理、建設單位審核、審批。建立安全保障體系,項目部設專職安全員,作業隊伍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選用技術水平過硬的機械操作人員,並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施工技術交底。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

二、施工前應對施工範圍內的地下管線進行認真調查,對線路的種類、走向、埋深等具體情況必須瞭解清楚,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繫,做好保護,加固工作,並做好警示標誌。施工機械行進路線應避開已標明地下管線位置。

三、機械開挖部位有專人指揮,地下管線位置安全距離外,灑石灰線,線內嚴禁機械作業,避免管道兩側土體受到擠壓而損壞管道。

四、管線溝槽臨邊要求做好安全警示及臨邊防護,溝槽做好排水措施。

五、管線周圍及上下2米範圍內採用人工薄層輕挖,不得使用機械挖掘,管道暴露後採取臨時保護加固措施,隨時檢查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六、施工時施工單位必須向直接操作人員做好地下管線的交底工作,對開槽發現的沒有標明的地下管線,或雖有竣工資料,但管線位置、走向與實際不符時或無法判斷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及時上報管線協調部門及權屬單位,在有關單位人員現場監護並採取保護或排遷後方可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服從現場管理人員指揮,小心操作,挖掘動作不宜過大,杜絕盲目施工。

七、做好管線排遷作業可能發生的事故隱患分析並做好各項應急處置預案,進行交底,做好應急準備。發生管線事故應及時保護事故現場,通知管道維修單位到現場搶修,並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做好現場警戒,專人看守。

八、監理工程師對現場野蠻操作違章作業及時要求整改、停止作業,拒不停止作業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監理工作方案 篇3

一、目的意義

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120萬畝,年產450萬噸,蔬菜批發市場126家,其中年交易1000萬斤以上的約50家,主要分佈在向城、尚巖、蘭陵、車輞、下村、磨山、莊塢、南橋、蘆柞等鄉鎮,產品主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大中城市,形成了大生產、大市場、大流通格局。但由於我縣蔬菜批發市場建設起步早,建設初期缺乏相關標準約束,造成市場建設起點低、硬件設施落後,市場分散、佈局不合理,冷鏈倉儲、加工配送、信息發佈等功能不完善。在銷地市場入市門檻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亟需倒逼我縣蔬菜批發市場改造升級、規範管理。

二、監管標準

(一)已建市場

1.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做到證照齊全,合法經營。

2.配備檢驗檢測設備。配備與交易規模相適應的檢測設備,對市場內蔬菜質量進行抽檢。或與有資質的檢驗中心簽訂送檢協議進行抽檢,或將檢驗機構引入市場。

3.符合安全生產要求。交易廳棚、結算中心、預冷庫、商品化處理間、貯藏庫、行政管理區等各功能區,加強安全用電和防火管理,滿足雪災、風災、洪災等防禦要求,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

4.配備垃圾處理設備。嚴格環保要求,與環衞公司簽訂合同,對市場內固體廢棄物、有機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和統一處理,尾菜還田利用,做到市散場淨。

5.達到污水排放標準。應配置污水收集和過濾設施,對生產污水進行處理,宜採用暗管排入污水處理設施或市政排水管網。對市場內餐飲等服務性行業進行規範化管理,對產生的污水集中收集處理。

6.建立信息發佈平台。建設信息中心,實時發佈市場內各類蔬菜價格信息,實現公平交易。有條件的市場可以發佈銷地市場產品及價格信息,引導菜農種植中高端市場適銷品種。

7.推行電商平台銷售。在做好傳統銷售的基礎上,以“蒼山蔬菜”為統一價值品牌,加大在電商環節營銷力度。

8.產品商品化處理。配置分級包裝車間或區域,以銷地市場為導向對蔬菜進行分級包裝,標明產品品名、品牌、產地、生產者、採收期、保質期等,採用條形碼或二維碼實現可追溯,提高品牌效益。

9.符合用地要求。市場用地應為非違佔用地。

(二)新建市場

市場選址應符合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遵循因地制宜、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節約土地、節能減排的原則,避免近距離同類市場重複建設。在辦理規劃、土地等項手續後方可開工建設,建成後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方可運營。

三、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7月22日前)

縣政府組織召開會議,對全縣蔬菜批發市場整改提升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二)調查摸底階段(7月23日—7月25日)

各蔬菜主產鄉鎮(含街道,下同)對轄區內蔬菜批發市場進行調查摸底,調查內容包括:市場業主姓名及聯繫方式、詳細地址、佔地面積、用地性質、設立時間、是否工商註冊、是否配備檢測設備、主營蔬菜品種、主銷市場名稱、整改時限等。調查摸底表經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審閲後,連同電子版報縣商務局。

(三)上報整改方案階段。(7月26日—7月28日)

各蔬菜主產鄉鎮根據本實施方案要求,制定符合各自實際的整改方案,經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審閲後,連同電子版報縣商務局。整改方案內容包括:符合標準條件的市場名稱、擬整改保留市場名稱及整改時限、擬取締市場名稱、整改措施等。具體整改標準為:

1.對於符合前述第1—9項監管標準的,經驗收合格,發放《經營許可證》,准予經營。

2.對於不符合前述第1—5項監管標準的,發放《臨時經營許可證》,准予臨時經營,限期3個月內整改完畢;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締經營資格。

3.對於不符合前述第6—9項監管標準的,發放《臨時經營許可證》,准予臨時經營,限期半年內整改完畢;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締經營資格。

4.對於佔道經營、露天經營的,取締經營資格。

(四)督促指導階段(7月29日—8月5日)

縣政府安排各職能部門赴各蔬菜主產鄉鎮對調查摸底情況及整改方案逐一落實,出具合格或不合格證明,對不合格的下達整改通知書,督導整改提升。建立週報告制度,各蔬菜主產鄉鎮在市場整改期間,於每週五下午5點前將整改推進情況通過協同辦公系統報縣商務局,縣商務局彙總後報縣政府,縣政府召開職能部門會議進行研判部署。對於取締經營資格的,縣政府安排協調縣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符合條件的市場,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為其提供經營攤位;或將其作為蔬菜批發市場在合作社、種植基地的收購點,實現功能互補、融合發展。

(五)建立長效機制階段(8月6日起)

縣政府各職能部門對全縣蔬菜批發市場登記造冊、實時監管、認真履責,對職能範圍內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整改。及時總結整改經驗,完善監管標準,改進監管措施,提升監管水平,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保障工作開展,縣政府從商務、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蘭陵縣蔬菜批發市場規範化管理工作專班,研究確定市場的准予建設、准予運營以及依法取締等事宜,重點發揮在市場規劃佈局、檢驗檢測、尾菜處理、資源整合、品牌創建等方面的規範引導作用,統籌推進全縣蔬菜批發市場整體改造升級。

(二)嚴格規劃選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商務局、屬地鄉鎮負責編制蔬菜批發市場商業網點規劃並監督實施,實現市場佈局、建設規模與區域內蔬菜種植面積、產量、上市時間及周圍交通狀況等相適應,推動市場良性競爭。對重點蔬菜產區,根據商業網點規劃,保留一定數量的蔬菜批發市場。

(三)提升品牌建設。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蔬菜發展中心負責引導菜農、合作社、經銷商開展分選分級、統一包裝等,打造“蒼山蔬菜”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縣農業農村局、縣蔬菜發展中心、屬地鄉鎮負責規劃佈局“一村一品”,引導菜農、合作社按照市場導向調整蔬菜品類、品種,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蔬菜供應基地。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對市場內交易的蔬菜進行抽檢,對不合格蔬菜實施銷燬,確保產品質量。

(四)強化產品銷售。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負責對接江浙滬等銷地市場,構建緊密型產銷關係,鼓勵發展品牌化、標準化、包裝規範化、運輸冷鏈化運銷模式,直供超市和中高端市場,提升“蒼山蔬菜”附加值和影響力。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發改局、縣蔬菜發展中心負責指導市場採集、分析、發佈交易信息,與銷地市場開展信息共享,共建蔬菜價格指數發佈平台。縣市場監管局負責辦理市場工商註冊;組織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規範和維護市場秩序,實現場內公平交易;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縣税務局對涉及經營的市場主體、商户按照國家現行税收政策開展相應的税費徵繳工作。

(五)加強安全管理。縣應急管理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蔬菜發展中心、屬地鄉鎮負責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及問題整改,對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發出預警,組織應急救援。縣交警大隊、屬地鄉鎮負責場外交通信號燈設置、路標設置等項工作,維護場外交通秩序。

(六)注重環境保護。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屬地鄉鎮負責監督市場主體配置必要的設施設備,對市場內固體廢棄物、有機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統一處理,尾菜還田利用,保持環境衞生良好;縣生態環境局負責市場排污口管理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