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桂林導遊詞範文3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3W
本文目錄桂林導遊詞範文桂林山水導遊詞廣西桂林堯山導遊詞

七星公園位於桂林市區灕江東岸,小東江流貫其間,佔地面積100餘公頃,因七星山的七個山峯,猶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墜地而得名。公園內有“北斗七星”、“駝峯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勝景,佔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點有七星巖、龍隱洞、月牙巖、曾公巖、駱駝山、龍隱巖和花橋、月牙樓、兒童樂園、動物園、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清真寺、盆景藝苑、桂海碑林等。為桂林最大,遊客最盛,歷史性最長的一個綜合性公園。

桂林導遊詞範文3篇

七星山在灕江東岸,距市中心1000米,由普陀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4峯與月牙山玉衡、開陽、瑤光3峯組成,海拔依次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個山尖幾乎擺在一個水平上。普陀月牙,一東一西,相互連屬,分佈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來。山體面積51.5公頃,以巖多洞奇著稱。七星巖而外,有元風、玄武、白鶴洞和四仙巖、曾公巖等幾十個巖洞。普陀山的石林,突兀崢嶸。駝峯下的盆景苑,集桂林石木之勝,蒼勁挺拔,氣度非凡。更為珍貴的,有隋唐以來石刻500餘件。

天柱石在七星公園西,花橋東。石挺撥矗立如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亦名“芙蓉石”。石高約10米,上刻“毛澤東思想萬歲”7個大。北臨靈劍江,江中磯石上築有小亭。東南茂樹葱蘢,濃蔭簇擁。石顛有小葉榕,亭亭如蓋。天柱北面刻有崇寧五年(1106)和光緒十一年(1885)的洪水標記,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資料。晚清著名臨桂詞人況周頤曾住天柱峯下,有“天柱峯下人家”小印一枚,常蓋在詞箋上。

花橋在七星公園正門靈劍江與小東江匯合處,橋畔繁花似錦,小橋掩映於“滿溪流水半溪花”之間,故名花橋。

七星巖位於七星公園普陀山腹,巖洞長約1100米,寬處50米,最高處20米。七星巖又稱棲霞洞、碧虛巖等,七星巖之名起於宋代。該巖本為地下河牀,後因地殼變動,地下河上升,露出地面成為巖洞,其後雨水長期沿巖石縫隙滲入,溶解石灰巖,並不斷在洞內結晶,從而形成許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形成蔚為奇觀的自然景緻。七星巖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普陀山位於七星公園內,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峯組成。因唐時山前建寺供奉普渡眾生的觀音,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風洞,數九寒天,外冒暖氣;盛夏酷暑,涼風習習。山上芳草如茵,翠柏濃郁,古木參天。從山門拾級而上,蟬噪鳥鳴,林靜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飛檐門拱,琉璃朱飾,素負盛名。往左過碧虛巖、真武閣、四仙洞,即到斐聲中外的七星巖,往右繼續登山,則有為抗日捐軀的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普陀山有歷代石刻100餘件,著名的有唐顏真卿親筆榜書“逍遙樓”、宋李彥弼《湘南樓記》以及“龜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門在普陀南麓,建於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門,是仿亭式的建築,由一堵通花矮牆分隔着山體與平地,中間開一個圓形拱門,上面是硬脊翹檐坡頂,綠色琉璃瓦,高4.5米,長6.7米,深4.6米,面積26.8平方米。門上懸掛着“普陀山”的匾額,“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對聯分掛兩側,整個山門掩映於古樹濃蔭之中,顯得更加清幽、寂靜。

摘星亭位於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璣峯頂,單檐、8柱8角,混凝土結構,長寬各5.2米,高6.5米,面積27.04平方米,建於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峯唯一的高亭,立於亭上,可以曠觀。東可眺堯山、天聖、屏風、貓兒山;北可望虞山、疊彩、仗波、老人諸山及清澈的灕江;西可賞象鼻、南溪諸勝,故曾有“曠觀亭”之名。

護碑亭在普陀山南麓山門東側。1974年興建,以保護同刻在陰陽兩面的唐顏真卿書“逍遙樓”和宋李彥弼的《湘南樓記》珍貴石刻,故名護碑亭。因“逍遙樓”出自大家手筆,碑亭又被稱作“逍遙亭”。亭高4.5米,長6.7米,深4.6米,面積30.6平方米,為鋼筋水泥結構的4柱、單檐、綠瓦仿古建築,簡樸、典雅,不與名碑爭勝,兼有護碑、會景的作用。步入碑亭,欣賞書法藝術,瀏覽方誌資料,兼得園林勝景之趣,實在是賞心的樂事。亭內原來還有明包裕《重修廣西省城碑記》,現已他移。

文昌亭在普陀山半山腰,“超杜淨境”右側,名取文運昌盛之意,因處濃蔭聳翠之間,又名“擁翠亭”,為重檐、尖頂8角亭。原建於明,有樓,毀於抗日戰爭時期,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長寬各5.7米,面積32.4平方米。亭北鄰小蓬萊,東為普陀精舍,西、南有矮牆欄杆,是憑眺佳處。

元風洞古稱玄風洞,俗稱勞動量荽巖。在普陀山西麓,洞口西向,高3~24米,寬2~15米,深250米,面積1945平方米。元風洞與普陀山其它洞佔相通,形成空氣對流,洞口有一股強勁氣流,洞內空氣清新。由於日照,山體熱量的聚散,山洞的氣温終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夏日最高達39℃,冬天最低-5℃。洞內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內題刻的“温涼別況”以及田汝成的《遊記》中“冬時温如火,蓋陽伏之徵也”的記載,準確地概括了元風洞冬暖夏涼的特點及其原因。宋詩人趙少隱曾在洞口建“來風亭”,明呂調陽曾築“七星庵”,清改為“大賢庵”,現已無存。

三將軍墓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在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桂林防衞戰中,第31軍參謀長呂旃蒙、防山軍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第131師師長闞維雍壯烈犧牲。1946年,國民黨政府建“三將軍墓”以示紀念,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題。1982年重修,墓地呈葫蘆形,寬16米,長20米,佔地320平方米。

憶昔亭在普陀山博望坪八百壯土墓旁,1946年建。以紀念抗日陣亡將士,撫今憶昔,吸取血的教訓,亦名紀忠亭。高7.5米,寬5.3米,長4.2米,面積22.26平方米,為磚柱、單檐、尖頂、青瓦、方形的仿古亭,中有石桌凳供憑弔憩息。

普陀精舍在普陀山半山腰、第2道山門“超塵淨境”後的山坡上。原為普陀寺舊址,1959年拆除全部舊建築,重新修建,更名“普陀精舍”。精舍為紅柱、粉牆、硬脊、翹檐、坡頂、綠瓦的2層樓閣式建築。1層長17.3米,深12米,2層長度略小,總建築面積約為400平方米。正屋開敝,樓上四面開窗,上有觀景廳。普陀巖崖壁前的天然石屏,“超塵淨境”山門、普陀精舍、文昌亭、小蓬萊等一組錯落有致的建築,形成封而不閉的多變格局,登樓觀賞,城市風光、山林奇趣,各呈勃勃生機。

普陀石林在普陀半山腰的普陀精舍前,高9米,面積約150平方米,呈不等邊多邊形。相傳,唐代地方官員在這裏選石進貢朝廷,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喜愛,視為“瑞石”,鐫刻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於其上,錢藏宮中。李靖出任桂州總管時,唐太宗囑咐他考查“瑞石”產地,得悉產於普陀山,敕命建慶林觀,並御書“慶林觀”賜額。普陀石林,林峯嶙峋,突兀崢嶸,最為奇美,為桂林三大石林之冠。

小逢萊園林建築。在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精舍前,普陀石林左側,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為亭閣式長廊,紅柱、坡頂、青瓦,長16米,寬6米,頂高6.5米,建築面積96平方米。廊西有矮圍牆,可憑欄眺望城東佳景。山牆上有“小蓬萊”匾額,亭柱分懸著名教育家馬君武聯句:“城中佳境,常繞夢魂,歎半世飄零,遂與名山成久別;嶺表舊都,屢經離亂,望故鄉英俊,共籌長策致昇平。”

博望亭在普陀山天璣峯半山坳上,為鋼筋混凝土結構,8柱、單檐、翹角、綠瓦、長方形仿古亭,寬約4米,長10餘米,面積40平方米左右。亭建於山脊,與米,深180米,面積平方米。宋南西路經略安撫使曾布,性喜訪奇,元豐二年(1079)發現並開發,闢為景點。宋劉誼《曾公巖記》詳載其事。曾公巖是個迷人的山體地勢配合,宜於近觀遠眺山前山後景物,俯仰顧盼,處處入畫。

棲霞亭在普陀山四仙巖口。始建於宋,名“簪帶”,劉克莊《簪帶亭》有“上列青林杪,憑欄盡桂州”之句·清代重建後易名“倚嵐”,後改“碧虛亭”,毀於抗日戰火。抗戰勝利後在原址建“棲霞亭”。1979年再新建,沿用“棲霞”之名。亭有月門,又稱“步月亭”。亭為兩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單檐方亭、面積25平方米。底層作售票處,上層為觀景亭。遊人上下,若穿雲步月,與碧虛閣對應。渲染了“天上人間”的意境。

玄武洞在普陀山北半山腰,與白鶴洞相連。洞口向西北,高5~6米,寬2~15米,深21米,面積230平方米。洞呈喇叭形,前大後小。洞中有全真觀,為元代所建,明改名真武閣,後因避諱又改為玄武閣,洞亦更名玄武洞。玄武客早廢,抗戰勝利後重蓋,1989年拆除原格,重新修建。一偏一正,分別為45、100平方米的仿古混凝土結構,飛角、單檐,高6.5米。偏客南向,正閣西向,均有“玄武閣”匾額。從偏閣登10數級石階,達正閣,為8柱大廳,前可憑欄眺望普陀山麓秀色,後通白鶴洞,經四仙巖,達名聞遐邇的七星巖。透過閣樓南窗,可以看見明代浮雕《龜蛇合一》。

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水神,後為道教所信奉,同青龍、白虎、朱雀合稱四方四神,其形象為龜或龜蛇相纏。這座浮雕,巧妙地利用巖石的天然色澤,雕成青灰色的龜、淡紅色的蛇的玄武形象。龜,水母類,披甲,有防禦水火刀兵之意,表達了人民羣眾追求安定吉祥的願望。

白鶴洞在普陀山北半山腰間,與四仙巖、玄武洞相連。洞高3~4米,寬6~7米,深23米,面積150平方米,呈圓管形。洞壁石紋如白鶴飛翔,洞中一石柱,如鶴腿,故有白鶴洞之稱。白鶴洞是從普陀巖、玄武洞進入七星巖的必由之路,地勢較高而曲折,且洞內幽暗,通過時自卑而高、由明轉暗,再出敝亮的四仙巖,給人以變幻無窮的神祕感。

四仙巖位於普陀山西北半山腰,與白鶴洞相接,高7.3米,寬4~13米,深32米,面積約270平方米,呈穹隆形,上圓下平,北連七星巖。洞口開闊、敝亮,鐫刻有摩崖作品多件,巖內有4個石筍,傳説是日華、月華、星華與好事者開懷暢飲,給巖洞增加神奇色彩。宋時,巖口建有“簪帶亭”,早廢。1978年在原址新建步月亭和棲霞亭。

普陀巖在普陀山半腰的普陀精舍北側,高4~10米,寬6~9米,深15米,面積約120平方米。普陀巖南北對穿,高敝通透,形如三角卷蓬。地面為斜坡,有25級石階,分3級坡降,中設花圃。明朝在洞中建有碧虛樓,曾稱碧虛洞,樓早廢。

永泉在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石林旁,是一個像米臼一樣的天然石穴,深約30釐米,裏面有積水,即使在大旱之年,也永不枯竭,可能與地下水源相通,用以沏茶,清甜適口。

飛來石桂林名石,在普陀山西北的壽佛洞南側,原聽月亭故址旁,因石無根,傳為飛來之石。高6.4米,呈倒圓錐形,上大下小。頂平,四周凹凸不平,上有“堪語”二,為清人餘心孺所刻。

朝雲洞位於普陀山西半山腰,南有壽佛洞,寬敝若廳堂,洞口西向,高3~6米,寬3~4米,長45米,面積157平方米。朝霧迷漫時,雲凝洞口,故稱朝雲。洞開拓於明代,太虛和尚修磴道,並於絕壁處建樓閣。洞口有清詩刻兩件。

碧虛閣在普陀山七星巖口,因閣中函碧虛亭而得名。閣高7米,面積270平方米。碧虛亭為宋代建築,早廢。1956年在原址重建,1974年拆除改建,1979年建成兩層遊廊式亭閣。旋梯而上,上層遊廊連接大小不對稱的兩座遊亭:在大亭中,可以看到城市遠景;在小亭中,可以俯視七星巖內景。碧虛閣建築,構思精巧,吸收廣西三江程陽橋與桂林“吊樓”的民族、民間建築形式,亭與閣層層挑出,增加輕巧感和架空效果,突出了“碧虛”這一主題,被建築界譽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範例。

曾公巖原名冷水巖,在普陀山東南,與動物園相鄰,曾作七星巖出口。巖高4~20米,寬5~50米,洞府,巖前有石門,“屈曲而入,則流水橫其中,碧乳垂其上,周環四視,其狀如雕鐫刻鏤,殆出於鬼工而不類融結者也”。源於地下河的清流,穿巖而過,溪水冰冽,所以也叫冷水巖,這是它不同於別的巖洞的特色。洞口留下宋刻10餘件。洞壁有“巖洞就是學校”、“敵人在轟炸,我們在上課”等標語。抗日戰爭期間用作防空的巖洞比比皆是,反映了中國人民抵禦外侮的抗戰決心和必勝信念。

壽佛洞位於普陀山西麓,高3.4米,寬6.4米,深8.5米,面積約54平方米。明代創為壽佛庵。庵前建棲霞寺。《臨桂縣誌》載:“順治八年(1651),楚僧渾融和尚乃建為棲霞寺,起藏經閣、聽月亭,殿宇樓堂,備極宏麗,山水繞環,竹樹掩映,為一府勝遊之地。”清光緒十八年(1892)重修,後毀於戰火。

彈子巖在普陀山北麓,洞口高敝,寬14米,高6~9米,寬4~8米,深65米,面積280平方米,呈弧狀。酈道元《水經注》説:“山甚及溪,中有石若丸,自然圓珠矣,故山水即名焉,驗其山有石竇,下深數丈,洞上深遠,莫究其極。”宋淳熙間(1174~1189),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劉諄,“買地為圃,隔橋築亭,仰觀巖石,如坐冷泉,對飛來諸峯,遂為桂林勝遊之最”。壁間有宋代石刻多件。

留春巖在普陀山北麓,南距彈子巖50米,高3.5~4米,寬3~5米,深18米,面積69平方米。巖前一片平野,春回大地,滿眼新綠,令人留連。巖名取其“留取春常駐”之意。留春巖景色平平,宋人樑安世等在巖壁留下的《乳牀賦》,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論述鐘乳石成因的科學論文,指出“泉春夏而滲流,積久而凝……以歲而計之,十萬年而盈寸”,很值敝開。巖前有平台,宋代曾建樓閣,供地方官員視察春耕之用,所以取名省春巖。宋劉希旦《省春巖》詩:“省春巖畔點春衣,傍洞山泉浸洞磯”,“泥燕不來燈光寂,野鷺孤飛帶落暉”。寫出了省春巖寧得遊人賞柳。

雙忠亭在靈劍江葛老橋北,始建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用以紀念明未殉難的瞿式耜、張同敝,故又名“雙忠祠”。光緒十八年(1892)重建,增加了渾融和尚、性因和尚和義士楊義等牌位。抗戰期間被毀,遺址尚存。

月牙山位於七星公園內,是七星山的斗柄峯之一,因山腰有巖如新月,故名。明代孟詳月牙巖詩宏:“天設巖須古,月牙名白今。樹低千岸轉,洞敝萬峯侵”,月牙山景緻優美,山西沿小東江有石級可登,沿路有伴月亭、月牙巖、小廣寒閣、襟江閣等景觀,且均面臨江面,視野開闊,桂林市景悉陳眼前,遊人莫不心曠神怡。石級下到山西南麓,有龍隱洞、龍隱巖、桂海碑林等桂林名勝。

月牙樓在月牙山的玉衡峯北麓。3層,下為餐館、小賣部,中為素食館,上為宴會廳、觀景樓。主樓長31米,深13米,總面積近1200平方米。樓後有架空的走廊與後山涼亭相通。整個建築由樓、亭、廊組成,高低錯落,起伏有致,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這裏的素食有100多年的歷史,獨具一格。登樓品嚐地方風味的同時,還可以觀覽普陀山、博望亭、普陀精舍、花橋、展覽館以及遠山近景。郭沫若1963年題詩讚美:“月牙樓是畫廊樓,八面奇峯豁遠眸。毋怪樓中無一畫,畫圖難及白然優。”

伴月亭在月牙山山道上,靠近月牙巖,名取隨伴月牙巖之意。始建於清代,1958、1978年兩次重建。為4柱、單檐、攢尖頂方亭,長、寬各2.9米,面積8.4平方米,有半月形觀景台挑出小東江之上,是俯瞰江水,遙看“花橋虹影”的最佳點。

月牙巖在月牙山西北山腰,高2~3米,寬1.5~3米,深10.5米,面積25平方米。在花撟遙望,巖如新月。巖內,清建有月牙山寺,兩層,上為觀音殿,下為大雄寶殿,毀於抗戰烽火。1963年在舊址新建“小廣寒”樓閣,另建襟江閣,以飛虹橋相連。在這裏觀景,正如清人張寶描繪的:“螺峯遠近堆千點,雉堞迴環鎖萬家。玉筍瑤簪山似畫,丹楓紫桕葉如花。”

小廣邃在月牙山月牙巖。1964年在月牙山寺舊址,依傍巖穴形勢築成3開間2層仿古樓閣,硬脊、坡頂、翹角,上有飛虹橋與襟江閣相連,建築面積230平方米,設旅遊商品點,是觀景、購物的理想場所。

襟江閣在月牙山月牙巖旁,原建於清,名文昌閣,抗戰期間破毀。後建成眺遠樓,1958年更名襟江閣;1959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高14米,長寬各7.8米,總面積120餘平方米。

1964年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理論與歷史研究室設計,與小廣寒統一構築,二者均為2層,而襟江閣標高較高。小廣寒橫向構圖,6角聳立,形成一隱一顯,一低一高,一後一前,一橫一豎的強烈對比。襟江閣坐落在月牙山通往龍隱洞的風景道上,北有花橋,西北有老人、疊彩諸山,下臨小東江,是遊人必經之道,又是觀賞花橋一帶美景薈萃的勝地。

驂鸞亭在龍隱巖東側的石台上,名取韓愈“飛鸞不暇驂”詩意。《廣西通志》載,為宋范成大建,後廢。明覆建,更名怡雲亭。明包裕《重修怡雲亭記》詳記其始未,摩崖依稀可辨。驂鸞亭前臨小東江,後陀山西北麓,壽佛洞南側,與飛來石相鄰。高7.5米,呈不等邊多角形。蒼翠如玉屏,清佟鈞刻“翠屏寒雨”於石上。

攬月亭在月牙山瑤光峯頂,原名噓雲亭。襟江閣旁有登山道可達。本世紀70年代新建,為4柱混凝土結構仿古亭,高6.5米,長5.4米,寬5.8米,面積31.3平方米。宋光詡題額,周遊書聯。灕江自北而南緩緩流過,東岸民族風情園的侗族鼓樓高高聳立,西岸虞山、疊彩、伏波、獨秀、老人諸峯歷歷在目,是眺望桂林勝又一佳處。

丹桂巖在市區月牙山襟江閣西50米處。亦稱凌空洞。洞江向西,深6米,寬5米。在厚約2米的文化堆積中,含黃褐膠結土和螺殼堆積層,學中雖發現磨製骨針和鹿、豬、羊動物骨骼以及大量瓣鰓類水生動物骨骼。是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洞的遺址。由於人為破壞,大部分文化堆積已無存,僅洞穴後壁尚有少量殘跡。

翠屏石桂林名石之一,在普名泉。洞內乳石垂懸,幽暗逼仄,遊人多駐足探奇,留有摩崖石刻百餘件。宋熙寧間(1068-1077)在龍隱巖建有釋迦寺,為桂州四大名寺之一。1963年建藏碑閣。1988年建碑廊,廊閣相連,稱桂海碑林。其後,又於巖側築陳列館,3層,高閣、曲廊、飛檐,總面積達100平方米,寬敝明亮,是藏展與觀景俱宜的好設施。

龍隱洞在月牙山西北麓,高8~12米,寬8~20米,長64米,面積645平方米。有一條碩大、蜿蜒、矯勁石槽通貫洞頂,傳為老龍隱此留下痕跡。小東江流注洞中,“金鱗倒影水浮空”,似為遊人再現當年破壁而飛的景趣。1963年建觀景台於洞西北,是觀“神龍”的佳境。古往今來,遊人不絕。洞中唐宋石刻近百,後人有“壁無完石”之歎。

龍隱巖在月牙山西麓,與龍隱洞相鄰。巖高3~5米,寬20米,深10米,面積200平方米。洞口西向,呈穹隆狀,像個口袋,俗稱布袋巖。傳老龍曾隱巖內,後從龍隱洞“破壁而飛”,故有龍隱之名。此巖開發較早,宋人譚評介説,“天下洞穴,類多幽陰,或遠水,清韻不足;龍隱巖高而明,虛而有容,大概似碧落洞,而登覽之富則過之”。巖的南隅,高處有一懸巖,名懸洞;巖的北面有一洞,像海螺,名海螺洞,洞前有平台,叫禪台,洞中有滴玉泉,傳為烹茗依月牙山麓,“飛翼鼓,周匝有欄,陟降有路”,成為一代名勝之地。古亭不復存。現在原址新建,混凝土結構,高6.5米,長寬各3.5米,面積12.25平方米,復“驂鸞”之名。

輔星山在普陀山南、月牙山東面,海拔221米,相對高度約71米,面積2.75公頃。《廣西通志》載:“七星山者,七峯位置如北斗,又一小峯在旁,日輔星。”山有小道可翻越,通月牙山,給七星公園平添一趣。

劍柄石在月牙山玉衡峯北,像一把寶劍插入山中露出的劍柄。石高14.4米,孤立聳峙,上刻“列翠之屏”4個篆,是桂林五大名石之一。

駱駝山在七星公園內,為桂林市名山之一,原名酒壺山。因其狀態酷似駱駝,遂名之。每當晨昏,霞光映耀山石,色澤斑斕,頗為壯觀。明清以來,山下遍植桃樹,若逢春至,桃花爛漫,江霞紫務,分外妖嬈。因此,“壺山赤霞”為清代桂林新八景之一。現山周圍闢有動物園、盆景藝苑、花圃茶室等亭台樓閣。桃花依舊,桂樹成林,花果滿園,“壺山赤霞”更加絢麗多姿。

盆景園在七星公園東南、駱駝山南側,1985年建成,面積4355多平方米,分水石、樁景、乳石3個景區、水石景區,從入口到山水廊,設置各種吸水石、水邊石製成的盆景,從山水廊到水榭,陳列各種樹樁盆景和室外樹樁,佔地2465平方米;乳石景區,從水榭到出口,陳設各種鐘乳石盆景,佔地830平方米,這是全苑的精華,它完全不同於夢幻般的洞府。而是暴露在明媚的陽光下,還其玉潔冰清的本來面目,有的燦若朝霞,有的翠如黛玉,有的簡直是噴薄着的飛泉。全部近盆的各類盆景俱屬珍品,各具神韻,意趣天成,並採取了窗洞、景窗、景門、挑板、地景、博古架等多種陳列式樣。景區內建設,佈置殊異,或池魚、疊石、雁牆、籬笆,或平橋、曲廊、水榭、亭台,或樹叢、竹林、草坪、藤架,以建築小品、庭院、植物連接或分隔成若干空間,曲折清幽,如入仙境,令人心蕩神移,目不暇接。

靈劍溪又名靈劍江、靈劍河,在城東,源於堯山西南大河鄉上陽家之北、堯山公路之南一池塘,池中有泉,終年不涸。由池向北,至堯山西麓茅坪庵附近,有一溝壑,豐水季節,也有水注入靈劍溪。七星山古名彈丸山,靈劍溪繞其下,有彈丸溪之名。靈劍發自堯山,經省春巖,留春巖、彈子巖、同志橋、張曙墓、七星山,會小東江,繞月牙、龍隱,至穿山人灕江,全長約9公里。它流經眾多著名勝跡,其本身也最為遊人所鍾愛。

靈劍石桂林名石,在靈劍溪畔,彈子巖前。高出水面15米,寬12米,長9米,面積約110平方米,呈筆架形,主峯突如劍戟,上刻“靈劍石”3個大。

龍隱橋位於龍隱巖西南170米龍隱路,是小東江上的一座大跨度單拱石橋。1940年,這裏建有跨度單拱石橋。1940年,這裏建有跨度24米、寬2米的木便橋,用以疏散城區人口,早廢。現橋長62.2米,寬10.7(7+2×1.85)米,跨徑40米,荷載汽-13級。此間地形複雜,崬岸橋台基於一塊大孤石上,高10米,西岸橋台築在基巖上,高1米,有一2米徑溶洞,植樁支承。1964年興建,1966年始竣工。前此,馬坪街一帶通往三裏店需經花橋,又不能行車,十分不便。龍隱橋的建成,不僅緩解了花橋的重負,便利了交通,且為小東江新添一景。

桂林山水導遊詞桂林導遊詞範文(2) | 返回目錄

Hello!親愛的旅客朋友們,我是你們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叫Lily!今天,我來帶領大家遊覽迷人的桂林山水。

來,請大家一個一個地、慢慢地上船。哎,小心!好了,咱們一邊欣賞山兩邊秀麗的風景,一邊來聽我講解吧!

從桂林到陽朔,160裏灕江水路,滿眼畫山繡水,這是大自然的千古傑作。灕江的碧綠碧綠的,沿江攢聚着怪石奇峯,峯峯都是瘦骨嶙嶙的,卻又千奇百怪,姿態萬千。在薄靄輕霧中,若隱若現,時遠時近,請看灕江兩岸,竹子的色調使兩岸春光常在,而它那風度翩翩的倩影,又使灕江在人們心中倍增親切。

3億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積了巨厚的石灰石巖層。後來地殼上升為陸地,石灰巖經過水的溶蝕和風化作用,形成了挺拔秀麗的峯林和曲折幽深的巖洞。人們説,桂林的美可以概括為八個: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先説這山吧。什麼象鼻子、磨米山,鬥雞山、螺獅山……數不勝數!位於市內的獨秀峯,有“南天一柱”之稱。清代詩人袁枚寫過一首詩讚美她:“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峯插南鬥。”請看這裏,這是另一處景物,名叫疊彩山。這裏的巖石層層橫斷,遠遠望去,好像是一匹匹堆疊起來的綵緞,因此而得名。

桂林的山還多奇石,著名的有月牙山的劍柄石象鼻山的垂釣石,伏波山的試劍石……桂林的洞更是一絕。下面我請大家跟我一塊兒上岸去欣賞欣賞神祕的七星巖。

七星巖溶洞的面積巨大,可容納一萬多人,請看這兒,洞內有着造型奇特的各種景物:有莽莽的原始“森林”,高聳挺拔的“寶塔”,還有潔白鮮嫩的“竹筍”……有“大自然藝術宮”之稱。大家請看這邊兒,形形色色的鐘乳石,在彩燈的照耀下,是不是更有情趣了呢?這些鐘乳石還有着動聽的名,什麼“獅嶺朝”,“石乳羅帳”,“雲台攬勝”等等。請大家自由欣賞,一定要注意安全!

桂林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這絕世無雙的美麗景色,贏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讚譽。構成了一幅長達80餘千米的山水畫卷。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我隨時恭候大家的再次光臨,我相信大家一定對這迷人的桂林流連忘返,一定喜歡上了我這個跟桂林一樣美的導遊,對嗎?再見了!

廣西桂林堯山導遊詞桂林導遊詞範文(3) | 返回目錄

堯山在桂林市東北,距市中心約10公里。桂林市東北與靈川縣接壤即以堯山為分界線。堯山主峯海拔909.3米,相對高度760米,是桂林最高的山峯。山勢大致南北延伸,高大雄渾,狀如伏牛,俗名牛山。遠雲16~8億年前,堯山原為海底,約在4億年前的廣西運動抬升為陸地,其後又降為淺海,3.6億年前再由砂巖與頁巖組成,經億萬年來,以物理風化為主,巖體緩慢地破壞,形成平緩的“土山”,至今表層的碎屑堆積物仍留存在山坡與山麓。據考察,堯山山體斷層自兩億年前的印支運動、7000萬年前的燕山運動及2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中,不斷地把堯山推向高處,成為桂林羣山的最高峯。

堯山西坡海拔450米處,秦時建堯廟,堯山之名由此而來。後壽佛寺和白雲觀建堯廟舊址上,寺前有旱澇保收的“天賜田”。在海拔600~700米處,原建有白鹿庵,為唐白鹿彈師故居,亦稱玉皇閣。海拔200米處,明建祝聖庵,又名茅坪庵。堯山腳下,有明靖江王墓羣300多座。

堯山岡巒起伏,氣勢磅礴,植被豐茂,杜鵑遍野。冬季山頂時有積雪,明嚴震直《堯山冬雪》詩云:“朔風從東來,吹落遙空雪,灑向堯山頂,相看最奇絕。”山上有白石穴中湧出的玉乳泉,水質清冽,四季長流。堯山是一處自然風光和古代陵墓集中的風景名勝區。1992年9月建成電動登山索道,為遊人提供了方便。

茅坪庵又名茅庵、祝聖庵。位於桂林東郊堯山西麓。始建於明代,一進三開間。請代屢有修茸。是桂林頗具影響的寺庵之一。三百多年前,名僧性因和尚歸缽於此。性因原名舍堡,號道隱,浙江錢塘人,進士出身,官至明永曆朝兵科給事中,後以“罪謫”,至桂林,削髮為僧。性因棄戎服,披袈裟,仍心懷故國,關心抗清大事,常與文淵閣大學士、抗清名將瞿式耜,共商抗清復明大計,很受世人尊敬。學年茅坪庵,香火頗監。今庵已廢,遺地留存。

壽佛庵在堯山山腰天賜田旁。始建於明,清乾隆間重修,增建石拱門樓。早廢,石基尚存。原建為三開間,中為主殿,側為次殿,主次間有門相通。供奉壽佛,誕日特盛。

天賜田在堯山山腰,有田數畝、傳為堯帝所賜,年年豐收,人稱“天賜田”。田中之水,來自玉乳泉,終年不涸。白雲觀、壽佛庵世代耕作,以作“香火田”。這裏,清代香火鼎盛,為宗教勝地。

白鹿禪寺在堯山山腰,原為堯廟,秦時所建,後白鹿禪師居此,改白鹿禪寺。白鹿,桂林人,原名元康,唐代高僧,講法京師。相傳外國進貢白鹿給唐玄宗,元康侍側,所進白鹿跑元康前,牽之不去。玄宗賜鹿元康,並封為白鹿禪師。回桂後住持堯廟,人稱“白鹿禪師故庵”,後已稱白鹿禪寺或白鹿禪師故庵。庵久廢,遺址尚存。天賜泉在堯山半山深澗中,距堯山電視塔百餘米,堯山路旁刻有“天賜泉”3個大。泉水從山頂石穴中湧出,質清味甘,四時不絕。用天賜泉沏堯山茶,芳香四溢。

堯山杜鵑暮春三月,堯山成了一片杜鵑花海。堯山杜鵑品種甚多,色彩豔麗,有紫、綠、紅、橙、粉、赭多種。著名詩人柳亞子贊曰:“靖江陵畔遺謨在,祝聖庵前暮靄斜;好是西南春意蕩,堯山紅遍杜鵑花。”堯山杜鵑,堪稱一絕。

桂林陽朔導遊詞2017桂林導遊詞(4) | 返回目錄

各位親愛的遊客,今天我們出發去陽朔,遊覽仙境般的桂林山水。

以風景秀麗著稱的陽朔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屬桂林市管轄。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30萬人,轄6鎮3鄉,有漢、壯、瑤、回等11個民族。

陽朔縣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年產量為13萬噸。沙田柚、金桔、柿子、板栗為陽朔四大特產水果,其中沙田柚以其果大色美味甜聞名海內外,1997年總產量達1.6萬噸,1995年在中國農業博覽會上榮獲同類產品最高獎棗銀獎;1998年獲全國柚類評比“金盃獎”1996年被農業部確定為“中國沙田柚之鄉”。縣內礦產資源豐富,有鉛鋅、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礦種。陽朔人心靈手巧,近幾年來,開發製作出大量的旅遊工藝品,如書畫、畫扇、大理石、滑石工藝品,還有山水盆景、文化衫、石章、木雕、仿古服裝、仿古陶器、繡球等工藝精品,暢銷國內外旅遊市場。

自古以來,名人與名景都有理不斷的淵源:孫中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xx等國家領導人都曾來過,尼克松、卡特、喬治·布什、克林頓四位美國總統,前聯合國祕書長德奎利亞爾等紛沓而至,1996年,李鵬攜夫人到陽朔遊覽,並題:“陽朔——中國旅遊名縣”。

陽朔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區,熱量豐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温為攝氏19度,日照146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無霜期302天。

陽朔是最早確定的“國家級風景旅遊名勝區”之一,山水景色更勝桂林。灕江的“黃金水道”(楊堤至興坪),即位於陽朔境內,境內還有挺拔俊秀的奇峯2萬多座,蜿蜒於萬山叢中的河流17條,被徐霞客譽為“碧蓮玉筍世界”。再加上處處是景的自然風光,古樸清秀的田園景緻,驚絕天下的溶巖奇觀,難以忘懷的“洋人街”——西街......到陽朔來!您將不虛此行!

陽朔美景無處不在,許多初到此地的人都説彷彿人置畫中:在縣城景區,除了為您提供良好的衣食住行的同時,有西郎山、山水園、碧蓮峯等美景,還有老外老願呆在這裏的“洋人街”——西街,您可以泡吧、到攀巖館攀巖;可乘船遊覽灕江上的九馬畫山、下龍勝景、浪石風光、黃布倒影、興坪佳境(二十元人民幣的背面圖取景處)等灕江著名景點,登岸拜訪克林頓訪問過的漁村,探被譽為“巖溶奇觀”的蓮花巖;在月亮山景區,有十里畫廊、穿巖古榕、月亮山、聚龍潭、天然的巖洞——菩薩巖(可洗泥浴,有益皮膚)、蝴蝶泉、眾多的攀巖勝地等;騎自行車遊覽遇龍河景區:有遇龍橋、富里橋、仙桂古橋三座5XX年曆史以上的古石橋,以及隨處可見的田園美景,因其之美,被遊客們稱為“小灕江”,可游泳、漂流、釣魚、野營等;在灕江下游景區,遊書童山、東郎山、中國畫扇之鄉——福利鎮......陽朔就是一座大公園!

大自然給了陽朔以美麗的風景,吸引了全球熱愛大自然的遊人的目光,從八十年代的少部分老外,到現在每年的接待量在300萬以上,陽朔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外桃源的尋夢人。隨着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資訊的發達,以前只知道桂林而不知道陽朔的人們找到了真正最能代表喀斯特地貌的“喀斯特公園”!

其實,老外比大多數國人更先了解陽朔,一本lonely planet把他們從地球的另一面帶到了陽朔,到陽朔的外國遊客都是人手一本,他們只把桂林作為一個交通的中轉站,下飛機了,下火車了,直接從桂林趕到陽朔,一刻也不停留。知道為什麼嗎?我只知道一點,老外大多數很有主見!隨着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成了一個大多數人重要的議程,加上國家政策的調整,五一、十一黃金週的執行,每到節假日風景區人滿為患!據陽朔旅遊部門統計,從XX年至今,陽朔的賓館牀位翻了一番!今年的五一依然無法安排完所有的客人,不少人只能去搭帳篷。陽朔沸騰了!陽朔爆發了!

陽朔在外國遊客紛紛到來的時候,才慢慢地新建或用舊房改裝了幾十家各具特色的涉外賓館、酒店,可以説陽朔的旅遊是被推着走的!現在,西街上的四十多家各色酒吧,可讓您品嚐到世界各地的飲食風味,即使再小的一家小旅館,服務員都能用流利的外語為外國遊客服務,比起有些地方的三星級酒店來,還略勝一籌。陽朔當地的風味除了米粉外,主要有灕江啤酒魚、各色釀菜、清水灕江魚等,尤其是啤酒魚,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