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縣委調研報告4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35K
本文目錄縣委調研報告縣委縣政府文化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縣委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縣委精準扶貧調研報告範文

近年來,在省、州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我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層的宣傳思想文化建設有了較快發展。總體來看,基礎設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體現,民間文化有所弘揚,文化市場漸趨繁榮。通過對我縣所轄的七鄉一鎮一場,四十個行政村,經過實地調研瞭解。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縣委調研報告4篇

一、我縣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宣傳文化管理隊伍。在縣委宣傳部行政編制人員中(包括參照公務員管理辦法),外宣辦3人、文明辦1人、縣文聯1人,在職幹部,共5人。年齡在25歲至46歲之間,26歲至36歲的佔40%,36-46歲的佔60%;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佔20%,大專學歷佔70%,中專學歷佔10%。事業編制人數佔10%。業務經費相當短缺,沒有專門的辦公用房,外宣辦、文明辦、縣文聯和宣傳部合用二間辦公室。

(二)新聞傳媒專業人才。瑪曲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全局行政編制為8人,事業編制為20人。現有職工29人,年齡在23-47歲之間,其中本科文化程度4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11人,中專文化程度5人。初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2人。現有辦公用户和機房建築面積477平方米,其中磚木結構平房187平方米,磚混結構二層樓房290平方米,固定資產174萬元。下屬機構包括縣有線電視台、調頻廣播電視轉播台和無線電視轉播台。事業發展經費嚴重不足。現有辦公和業務用房477平方米,無演播室、材料庫房,廣播電視播出機房和值班室混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存在一定隱患。

(三)文化、文藝專業人才。

1、機構設置:縣文化體育局內設辦公室、文化股、體育股、財務項目股。下設縣文化館、藏族歌舞團。文化館內設辦公室、民間文化工作室、羣眾文化工作室、圖書室、文博工作室、財務室;歌舞團內設辦公室、舞蹈隊、聲樂隊、創作室、民間藝術團、財務室。

2、編制:文化體育局5人,文化館16人,歌舞團33人。

3、人員構成:總人數54人。25歲以下的16人,26至35歲的20人,36至45歲的11人,46歲以上的7人。本科4人,大專13人,高中及中專22人,高中以下15人。副高職稱1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24人。圖書管理人員7人,聲樂管理人員5人,作曲1人,編劇1人,舞蹈表演15人。文化體育方面,除了縣文化體育局和歌舞團經費基本上能保證其日常業務的正常運轉外,縣文化館的經費顯得十分緊張,好多涉及到文化的蒐集、整理等工作無法開展。

二、我縣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教育,注重學習,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得到提高。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通過深入紮實地開展“三講”教育、“xxxx”重要思想、兩個條列、兩個務必、先進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學發展觀等學習教育活動,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了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隊伍建設。在廣大黨員幹部中,不斷建立健全學習制度,通過中心組學習會、單位支部學習會議、中青年幹部培訓、專題知識講座等多種有效形式,使廣大黨員幹部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政治理論水平。在新聞系統中,重點開展了“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加強了對新聞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二)加強培訓,注重實踐,隊伍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近年來,我們以提高隊伍操作到位、破解難題的能力為重點,堅持培訓與實踐並重的原則,不斷提高廣大宣傳思想文化隊伍的工作水平。制定專業人才培訓計劃,有步驟、多層次、多渠道地對宣傳思想文化人才進行了培訓。近幾年來,我縣組織新聞理論與實踐講座3期,參培人員100餘人次;文化人才培訓班2期,參培人員80餘人次。通過多種渠道,鼓勵幹部和專業人員通過參加業務技能培訓、攻讀中央或省委黨校函授學院的大專、本科學歷等渠道,提高了個人的綜合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在瑪曲縣舉辦了1期瑪曲文學創作“雪光”筆會,邀請了全省範圍內頗有影響力的50餘名作家,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貼近基層、貼近羣眾、貼近生活,創作了一批羣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學作品,進一步提高了瑪曲在外界的知名度。

(三)完善機制,注重培育,隊伍的素質結構得到優化。近年來,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根據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完善用人機制,大膽探索,創新方法,不斷拓寬選才、引才渠道,努力吸引優秀人才到宣傳文化隊伍中來。一是面向全社會招聘人才。縣廣電局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節目播音等專門人才等。這些人員到崗後,經過實踐磨練,已成為單位的骨幹和“中堅”力量。二是跨部門選調人才。全縣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從相關部門單位選調了一批文功底紮實、理論水平較高、且有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的高素質人才,進一步優化結構,充實力量。為全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深化改革,注重實效,隊伍的工作潛能得到激活。全縣宣傳文化系統各部門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的原則,按照德才兼備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設為重點,切實加強了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在圍繞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培養了一批堅持原則、敢抓敢管、有改革創新精神的宣傳思想文化幹部隊伍,繼續深化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xxxx”重要思想、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三項教育”活動,在全社會樹立了我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正確把握改革方向,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為優秀人才發揮才智、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的成才環境。

(五)縣、鄉(鎮)、村領導以及廣大幹部羣眾的文化意識有所增強。文化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尼瑪鎮、阿萬倉鄉宣傳文化站已啟動使用。曼日瑪的宣傳文化站正在修建當中。宣傳文化站配備有圖書、電視、光盤、閲覽室、健身器材、棋牌等文化活動廳(室),縣城中心興建了格薩爾文化廣場,縣總工會開設了1處文化活動室。縣老齡委開設了1處文化娛樂活動室,為整合文化資源開闢了一條創新之路。縣委宣傳部、縣文化體育局、工青婦等部門在每年都能利用重大節(慶)日、配合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組織了一定規模的文體活動,如組織文藝演出、書畫攝影展、籃球比賽、送“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等。尤其是自前年在全省範圍內實施的“千台大戲送農村”戰役活動開展以來,活動規模大,品味檔次高,文藝節目多姿多彩,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普遍受到基層廣大幹部羣眾的熱烈歡迎。縣委、縣政府為了向外界推介並打響了“天下黃河第一彎”、“格薩爾發祥地”、“亞洲第一天然草場”等特色文化旅遊品牌。通過政府投資,市場引導,將瑪曲賽馬大會做大做強,形成規模,樹立了產業品牌。瑪曲賽馬大會已成為全甘肅十大旅遊文化賽事活動之一,使民間傳統文化體育事業得到傳承發揚。

三、我縣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我縣宣傳思想文化及隊伍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國家、省、州對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相比,差距很大,問題不少,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意識不強,思想認識不到位。不少鄉鎮、牧村幹部對宣傳思想文化建設意識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對牧村宣傳思想文化建設豐富內涵的整體把握。甚至不知道牧村文化建設應該抓什麼,如何抓,導致於不想抓、不願抓的局面。他們在思想認識上有偏差,認為新農村文化建設是“軟任務”,不如搞經濟建設,能夠看得見,摸得着,體現政績明顯。長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認為宣傳思想文化建設不好搞,費錢費力抓不到點上,出不了成績。

2、文化經濟政策落實不夠,文化事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雖然,中央、省上制定和提出了關於加快基層文化建設的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但地方政府文化事業的投入幅度不是太高。尤其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很少,與經濟增長的幅度相比,嚴重失衡。

3、文化陣地建設滯後,村級文化設施基本處於空白。截止目前,全縣七鄉一鎮一場,已建成2處宣傳文化站。還有1處正在修建當中。基層鄉鎮宣傳文化站的覆蓋面佔全縣鄉鎮、場總數的33.3%。40個行政村文化設施建設基本處於空白。遠遠滿足不了牧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4、基層文化建設引領作用不強,牧民對文化活動方面的參與積極性不高。首先基層領導幹部缺乏先進文化的影響力、號召力和凝聚力;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過於單調、匱乏,導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賭博打麻將之風盛行不止。在這種情況下,先進文化如何能夠佔領基層鄉村陣地?不少幹部羣眾對此十分憂心。這種現象,固然與大多數羣眾知識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思想觀念落後等因素有關。但主要原因則是基層幹部對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夠,工作方法不對路,缺乏相應的組織和因勢利導,調動不了牧民羣眾參與先進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5、農村文化人才隊伍缺失,文化活動後繼乏力。絕大部分鄉鎮、村沒有吹、拉、彈、唱和文學創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人才。各鄉鎮文化站沒有專門的文化幹部,已建的2處文化站的管理人員都是由鄉政府一般幹部兼職,沒有專業的文化知識和管理經驗。總體素質偏低,業務能力不高,且大多身兼數職,工作處於應付狀態。文化部門缺乏對文化工作者系統的業務培訓,基層文化工作者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出外開闊眼界的機會少之又少,在文化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上很難有所作為。人員編制、經費支持、活動場地等得不到落實,文化活動開展沒有發展後勁,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6、隊伍素質整體不高。一是“先天不足”。全縣宣傳文化人才隊伍來源比較雜,科班出身少,第一學歷大專以上的比例不高,大多是工作之後再進修、再深造取得的。二是“專業人才少”。尤其是宣傳文化部門調進來的幹部中,絕大多數沒有學過宣傳報道或文化管理方面的專業,只能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好多幹部剛調進來,一時無法適應,工作上面“眉毛鬍子一把抓”,費時費力抓不到點子上,工作上很難打開局面。三是屬於“大家”的人才太少。在宣傳文化領域能夠擔當起懂專業、能帶頭的人才少,特別是有影響力、知名度的“大家”類的人才更少。

7、隊伍結構不合理。從年齡結構看,一些學科和專業人才斷層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高中級專業人才年齡構成偏高。40歲左右的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比重較小。從專業結構看,就文化系統而言,有些專業如:戲劇人才、舞台藝術人才、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學術性研究人才、網絡技術人才、圖書情報信息人才等相當緊缺。從知識結構看,有的學科和專業人才學歷結構偏低,知識結構老化,不少人僅停留在“技術性”層面,缺乏發展後勁。這種人才結構,很難適應和滿足目前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8、民間藝人缺少機制管理。近幾年來,民間文化藝術人才在我縣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成為繁榮發展全縣文化事業的重要力量。由於長期以來對民間藝人的作用、地位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缺乏有效的管理。平時也沒有什麼扶持的政策措施等。目前對民間藝人的管理處於無序、鬆散狀態,影響了其作用發揮和水平的提高。

五、加強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思考

(一)加強領導。充分認識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和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儲備是第一儲備、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切實加強對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領導,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大力支持的抓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格局。要把人才建設工作列入宣傳文化單位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的年度考核內容,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每年要對系統內人才的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工作業績、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及崗位職能履行情況進行考核。加強對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宏觀調控、中長期規劃和督促協調等工作。

(二)重視培訓。在抓好人才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的基礎上,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重點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以培養拔尖人才、複合型人才為重點,以培養中青年人才的創新能力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宣傳文化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一是要加強教育培訓。整合培訓力量,創新教育形式,組織人才參加各類專業培訓,促使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建立基層文化骨幹培訓制度,每年至少舉辦1次館、站文化專職幹部學習交流活動,縣、鄉(鎮)、場文化專職幹部每年至少參加2次集中培訓。每年至少組織宣傳文化幹部出外考察學習1次,進一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轉變觀念,有助於在工作實踐中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改進方法。逐步將繼續教育與專業技術職務考證進行掛鈎,調動各類人才學習的積極性,使全縣宣傳文化系統各類專業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時間不少於15天。二是要注重實踐培養。大力發展區域文化產業,舉辦好賽馬大會等特色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在實踐中培養人才;重視在宣傳文化重點工作、重大課題項目中培養人才;採取上掛下派鍛鍊、橫向交流、下基層採訪、演出、體驗生活等有效形式,選派宣傳文化幹部到艱苦環境和重要崗位接受鍛鍊、增長才幹;充分發揮有專業知識、懂行業管理人員的帶動作用,通過對中青年宣傳文化人才骨幹進行傳、幫、帶,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三是要抓好個性化培養。充分發揮用人單位、高等院校、各類協會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促進人才的個性化培養。重視用人單位的作用,促使崗位成才;重視高等院校的優勢,抓好專業化教學;重視各類行業組織、學術團體的作用,整合資源,促進人才建設;重視培養民間文化人才,突出以師帶徒的方式,延續傳統文化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三)完善機制。一是要建立人才公平競爭機制。深化宣傳文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競爭上崗制度,完善目標責任制考核,積極推進幹部交流,建立動態管理的長效用人機制。推行專業技術人才聘用制,按崗選人,競聘上崗,獎優罰劣,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建立評價體系,對宣傳文化人才實行“業績文化”評價,真正形成“重業績、重能力”的用人氛圍,並作為提拔任用的依據。鼓勵企事業單位對關鍵崗位的專業技術骨幹和承擔重點文化項目的帶頭人實行協議工資制、年薪制。對特殊專業崗位上的優秀拔尖人才,經批准可以實行高薪聘用。二是要建立人才合理流通機制。省、州、縣、鄉鎮宣傳文化幹部實行上掛下派,增強機關幹部的實踐能力,拓寬基層幹部的視野範圍;加大宣傳文化系統人才交流力度,理順各級宣傳部與“宣傳口”單位的幹部使用渠道,為激發宣傳文化幹部的幹事創業奠定創造有利條件。三是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對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創作上有重大成果、經營管理上實現較高經濟社會效益的拔尖人才給予獎勵。繼續開展“三優兩品牌”(優秀記者、優秀編輯、優秀人才,品牌欄目、品牌活動)評選活動,對高學歷、高職稱、有專長和優秀工作者給予表彰獎勵。要重視對民間文化藝人的有效管理,對優秀民間文化人才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特別是對一些瀕臨滅絕的民間文藝項目和藝人進行重點扶持,推動民間文化藝術有序健康發展。建議中央、省上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宣傳文化人才建設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資金、培訓等方面給予扶持、傾斜。四是要完善人才保障機制。根據宣傳文化系統的職業性質、職業風險、對社會的累積貢獻度等特點,實行具有宣傳文化人才特點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住房、津貼制度和補充養老保險等制度,使編制內外的宣傳文化人才在享受養老保險、經濟適用房等待遇及社會保障上地位平等、待遇公平。對學有所長、貢獻卓著的專業人才要優先繳費,在住房、職稱等方面給予傾斜。要保證宣傳文化專業人才的工資福利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做到“用適當的待遇留住人才”等激勵機制。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8、民間藝人缺少機制管理。近幾年來,民間文化藝術人才在我縣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成為繁榮發展全縣文化事業的重要力量。由於長期以來對民間藝人的作用、地位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缺乏有效的管理。平時也沒有什麼扶持的政策措施等。目前對民間藝人的管理處於無序、鬆散狀態,影響了其作用發揮和水平的提高。

縣委縣政府文化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縣委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近年來,在省、州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我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層的宣傳思想文化建設有了較快發展。總體來看,基礎設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體現,民間文化有所弘揚,文化市場漸趨繁榮。通過對我縣所轄的七鄉一鎮一場,四十個行政村,經過實地調研瞭解。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宣傳文化管理隊伍。在縣委宣傳部行政編制人員中(包括參照公務員管理辦法),外宣辦3人、文明辦1人、縣文聯1人,在職幹部,共5人。年齡在25歲至46歲之間,26歲至36歲的佔40%,36-46歲的佔60%;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佔20%,大專學歷佔70%,中專學歷佔10%。事業編制人數佔10%。業務經費相當短缺,沒有專門的辦公用房,外宣辦、文明辦、縣文聯和宣傳部合用二間辦公室。

(二)新聞傳媒專業人才。瑪曲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全局行政編制為8人,事業編制為20人。現有職工29人,年齡在23-47歲之間,其中本科文化程度4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11人,中專文化程度5人。初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2人。現有辦公用户和機房建築面積477平方米,其中磚木結構平房187平方米,磚混結構二層樓房290平方米,固定資產174萬元。下屬機構包括縣有線電視台、調頻廣播電視轉播台和無線電視轉播台。事業發展經費嚴重不足。現有辦公和業務用房477平方米,無演播室、材料庫房,廣播電視播出機房和值班室混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存在一定隱患。

(三)文化、文藝專業人才。

1、機構設置:縣文化體育局內設辦公室、文化股、體育股、財務項目股。下設縣文化館、藏族歌舞團。文化館內設辦公室、民間文化工作室、羣眾文化工作室、圖書室、文博工作室、財務室;歌舞團內設辦公室、舞蹈隊、聲樂隊、創作室、民間藝術團、財務室。

2、編制:文化體育局5人,文化館16人,歌舞團33人。

3、人員構成:總人數54人。25歲以下的16人,26至35歲的20人,36至45歲的11人,46歲以上的7人。本科4人,大專13人,高中及中專22人,高中以下15人。副高職稱1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24人。圖書管理人員7人,聲樂管理人員5人,作曲1人,編劇1人,舞蹈表演15人。文化體育方面,除了縣文化體育局和歌舞團經費基本上能保證其日常業務的正常運轉外,縣文化館的經費顯得十分緊張,好多涉及到文化的蒐集、整理等工作無法開展。

二、我縣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教育,注重學習,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得到提高。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通過深入紮實地開展“三講”教育、“xxxx”重要思想、兩個條列、兩個務必、先進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學發展觀等學習教育活動,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了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隊伍建設。在廣大黨員幹部中,不斷建立健全學習制度,通過中心組學習會、單位支部學習會議、中青年幹部培訓、專題知識講座等多種有效形式,使廣大黨員幹部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政治理論水平。在新聞系統中,重點開展了“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加強了對新聞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二)加強培訓,注重實踐,隊伍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近年來,我們以提高隊伍操作到位、破解難題的能力為重點,堅持培訓與實踐並重的原則,不斷提高廣大宣傳思想文化隊伍的工作水平。制定專業人才培訓計劃,有步驟、多層次、多渠道地對宣傳思想文化人才進行了培訓。近幾年來,我縣組織新聞理論與實踐講座3期,參培人員100餘人次;文化人才培訓班2期,參培人員80餘人次。通過多種渠道,鼓勵幹部和專業人員通過參加業務技能培訓、攻讀中央或省委黨校函授學院的大專、本科學歷等渠道,提高了個人的綜合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在瑪曲縣舉辦了1期瑪曲文學創作“雪光”筆會,邀請了全省範圍內頗有影響力的50餘名作家,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貼近基層、貼近羣眾、貼近生活,創作了一批羣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學作品,進一步提高了瑪曲在外界的知名度。

(三)完善機制,注重培育,隊伍的素質結構得到優化。近年來,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根據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完善用人機制,大膽探索,創新方法,不斷拓寬選才、引才渠道,努力吸引優秀人才到宣傳文化隊伍中來。一是面向全社會招聘人才。縣廣電局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節目播音等專門人才等。這些人員到崗後,經過實踐磨練,已成為單位的骨幹和“中堅”力量。二是跨部門選調人才。全縣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從相關部門單位選調了一批文功底紮實、理論水平較高、且有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的高素質人才,進一步優化結構,充實力量。為全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深化改革,注重實效,隊伍的工作潛能得到激活。全縣宣傳文化系統各部門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的原則,按照德才兼備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設為重點,切實加強了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在圍繞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培養了一批堅持原則、敢抓敢管、有改革創新精神的宣傳思想文化幹部隊伍,繼續深化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xxxx”重要思想、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三項教育”活動,在全社會樹立了我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正確把握改革方向,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為優秀人才發揮才智、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的成才環境。

(五)縣、鄉(鎮)、村領導以及廣大幹部羣眾的文化意識有所增強。文化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尼瑪鎮、阿萬倉鄉宣傳文化站已啟動使用。曼日瑪的宣傳文化站正在修建當中。宣傳文化站配備有圖書、電視、光盤、閲覽室、健身器材、棋牌等文化活動廳(室),縣城中心興建了格薩爾文化廣場,縣總工會開設了1處文化活動室。縣老齡委開設了1處文化娛樂活動室,為整合文化資源開闢了一條創新之路。縣委宣傳部、縣文化體育局、工青婦等部門在每年都能利用重大節(慶)日、配合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組織了一定規模的文體活動,如組織文藝演出、書畫攝影展、籃球比賽、送“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等。尤其是自前年在全省範圍內實施的“千台大戲送農村”戰役活動開展以來,活動規模大,品味檔次高,文藝節目多姿多彩,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普遍受到基層廣大幹部羣眾的熱烈歡迎。縣委、縣政府為了向外界推介並打響了“天下黃河第一彎”、“格薩爾發祥地”、“亞洲第一天然草場”等特色文化旅遊品牌。通過政府投資,市場引導,將瑪曲賽馬大會做大做強,形成規模,樹立了產業品牌。瑪曲賽馬大會已成為全甘肅十大旅遊文化賽事活動之一,使民間傳統文化體育事業得到傳承發揚。

三、我縣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我縣宣傳思想文化及隊伍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國家、省、州對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相比,差距很大,問題不少,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意識不強,思想認識不到位。不少鄉鎮、牧村幹部對宣傳思想文化建設意識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對牧村宣傳思想文化建設豐富內涵的整體把握。甚至不知道牧村文化建設應該抓什麼,如何抓,導致於不想抓、不願抓的局面。他們在思想認識上有偏差,認為新農村文化建設是“軟任務”,不如搞經濟建設,能夠看得見,摸得着,體現政績明顯。長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認為宣傳思想文化建設不好搞,費錢費力抓不到點上,出不了成績。

2、文化經濟政策落實不夠,文化事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雖然,中央、省上制定和提出了關於加快基層文化建設的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但地方政府文化事業的投入幅度不是太高。尤其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很少,與經濟增長的幅度相比,嚴重失衡。

3、文化陣地建設滯後,村級文化設施基本處於空白。截止目前,全縣七鄉一鎮一場,已建成2處宣傳文化站。還有1處正在修建當中。基層鄉鎮宣傳文化站的覆蓋面佔全縣鄉鎮、場總數的33.3%。40個行政村文化設施建設基本處於空白。遠遠滿足不了牧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4、基層文化建設引領作用不強,牧民對文化活動方面的參與積極性不高。首先基層領導幹部缺乏先進文化的影響力、號召力和凝聚力;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過於單調、匱乏,導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賭博打麻將之風盛行不止。在這種情況下,先進文化如何能夠佔領基層鄉村陣地?不少幹部羣眾對此十分憂心。這種現象,固然與大多數羣眾知識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思想觀念落後等因素有關。但主要原因則是基層幹部對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夠,工作方法不對路,缺乏相應的組織和因勢利導,調動不了牧民羣眾參與先進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5、農村文化人才隊伍缺失,文化活動後繼乏力。絕大部分鄉鎮、村沒有吹、拉、彈、唱和文學創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人才。各鄉鎮文化站沒有專門的文化幹部,已建的2處文化站的管理人員都是由鄉政府一般幹部兼職,沒有專業的文化知識和管理經驗。總體素質偏低,業務能力不高,且大多身兼數職,工作處於應付狀態。文化部門缺乏對文化工作者系統的業務培訓,基層文化工作者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出外開闊眼界的機會少之又少,在文化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上很難有所作為。人員編制、經費支持、活動場地等得不到落實,文化活動開展沒有發展後勁,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6、隊伍素質整體不高。一是“先天不足”。全縣宣傳文化人才隊伍來源比較雜,科班出身少,第一學歷大專以上的比例不高,大多是工作之後再進修、再深造取得的。二是“專業人才少”。尤其是宣傳文化部門調進來的幹部中,絕大多數沒有學過宣傳報道或文化管理方面的專業,只能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好多幹部剛調進來,一時無法適應,工作上面“眉毛鬍子一把抓”,費時費力抓不到點子上,工作上很難打開局面。三是屬於“大家”的人才太少。在宣傳文化領域能夠擔當起懂專業、能帶頭的人才少,特別是有影響力、知名度的“大家”類的人才更少。

7、隊伍結構不合理。從年齡結構看,一些學科和專業人才斷層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高中級專業人才年齡構成偏高。40歲左右的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比重較小。從專業結構看,就文化系統而言,有些專業如:戲劇人才、舞台藝術人才、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學術性研究人才、網絡技術人才、圖書情報信息人才等相當緊缺。從知識結構看,有的學科和專業人才學歷結構偏低,知識結構老化,不少人僅停留在“技術性”層面,缺乏發展後勁。這種人才結構,很難適應和滿足目前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8、民間藝人缺少機制管理。近幾年來,民間文化藝術人才在我縣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成為繁榮發展全縣文化事業的重要力量。由於長期以來對民間藝人的作用、地位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缺乏有效的管理。平時也沒有什麼扶持的政策措施等。目前對民間藝人的管理處於無序、鬆散狀態,影響了其作用發揮和水平的提高。

五、加強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思考

(一)加強領導。充分認識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和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儲備是第一儲備、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切實加強對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領導,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大力支持的抓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格局。要把人才建設工作列入宣傳文化單位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的年度考核內容,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每年要對系統內人才的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工作業績、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及崗位職能履行情況進行考核。加強對宣傳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宏觀調控、中長期規劃和督促協調等工作。

(二)重視培訓。在抓好人才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的基礎上,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重點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以培養拔尖人才、複合型人才為重點,以培養中青年人才的創新能力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宣傳文化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一是要加強教育培訓。整合培訓力量,創新教育形式,組織人才參加各類專業培訓,促使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建立基層文化骨幹培訓制度,每年至少舉辦1次館、站文化專職幹部學習交流活動,縣、鄉(鎮)、場文化專職幹部每年至少參加2次集中培訓。每年至少組織宣傳文化幹部出外考察學習1次,進一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轉變觀念,有助於在工作實踐中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改進方法。逐步將繼續教育與專業技術職務考證進行掛鈎,調動各類人才學習的積極性,使全縣宣傳文化系統各類專業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時間不少於15天。二是要注重實踐培養。大力發展區域文化產業,舉辦好賽馬大會等特色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在實踐中培養人才;重視在宣傳文化重點工作、重大課題項目中培養人才;採取上掛下派鍛鍊、橫向交流、下基層採訪、演出、體驗生活等有效形式,選派宣傳文化幹部到艱苦環境和重要崗位接受鍛鍊、增長才幹;充分發揮有專業知識、懂行業管理人員的帶動作用,通過對中青年宣傳文化人才骨幹進行傳、幫、帶,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三是要抓好個性化培養。充分發揮用人單位、高等院校、各類協會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促進人才的個性化培養。重視用人單位的作用,促使崗位成才;重視高等院校的優勢,抓好專業化教學;重視各類行業組織、學術團體的作用,整合資源,促進人才建設;重視培養民間文化人才,突出以師帶徒的方式,延續傳統文化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三)完善機制。一是要建立人才公平競爭機制。深化宣傳文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競爭上崗制度,完善目標責任制考核,積極推進幹部交流,建立動態管理的長效用人機制。推行專業技術人才聘用制,按崗選人,競聘上崗,獎優罰劣,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建立評價體系,對宣傳文化人才實行“業績文化”評價,真正形成“重業績、重能力”的用人氛圍,並作為提拔任用的依據。鼓勵企事業單位對關鍵崗位的專業技術骨幹和承擔重點文化項目的帶頭人實行協議工資制、年薪制。對特殊專業崗位上的優秀拔尖人才,經批准可以實行高薪聘用。二是要建立人才合理流通機制。省、州、縣、鄉鎮宣傳文化幹部實行上掛下派,增強機關幹部的實踐能力,拓寬基層幹部的視野範圍;加大宣傳文化系統人才交流力度,理順各級宣傳部與“宣傳口”單位的幹部使用渠道,為激發宣傳文化幹部的幹事創業奠定創造有利條件。三是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對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創作上有重大成果、經營管理上實現較高經濟社會效益的拔尖人才給予獎勵。繼續開展“三優兩品牌”(優秀記者、優秀編輯、優秀人才,品牌欄目、品牌活動)評選活動,對高學歷、高職稱、有專長和優秀工作者給予表彰獎勵。要重視對民間文化藝人的有效管理,對優秀民間文化人才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特別是對一些瀕臨滅絕的民間文藝項目和藝人進行重點扶持,推動民間文化藝術有序健康發展。建議中央、省上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宣傳文化人才建設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資金、培訓等方面給予扶持、傾斜。四是要完善人才保障機制。根據宣傳文化系統的職業性質、職業風險、對社會的累積貢獻度等特點,實行具有宣傳文化人才特點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住房、津貼制度和補充養老保險等制度,使編制內外的宣傳文化人才在享受養老保險、經濟適用房等待遇及社會保障上地位平等、待遇公平。對學有所長、貢獻卓著的專業人才要優先繳費,在住房、職稱等方面給予傾斜。要保證宣傳文化專業人才的工資福利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做到“用適當的待遇留住人才”等激勵機制。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加大投入。加大對宣傳文化人才建設的投入,從實際出發,多渠道籌資。設立宣傳文化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於人才培養、培訓、引進、扶持、激勵和管理等方面的支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活宣傳文化單位的內在活力,為宣傳文化專業人才施展才華創造良好平台和發展環境。加大對優秀宣傳文化人才的宣傳力度,深入報道引才、育才、用才的先進經驗,樹立典型,擴大影響,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縣委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報告縣委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根據縣委統一部署,按照《關於在全縣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的通知》要求,近期,縣委派出的三個調研組赴縣直單位、各鄉鎮、村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前期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開展調研工作基本情況

**月底,分別由三名縣領導帶隊,抽調縣紀委、組織部、宣傳部、縣委辦、政府辦、縣直機關工委等部門工作人員,組成三個調研組,採取個別走訪、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到**餘個縣直單位、*個鄉鎮、**個村進行調研。此次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份,收回有效問卷***份,參與問卷調查各層次對象***人次,其中黨員佔**%,普通羣眾佔**%;召開座談交流會**場次,走訪基層羣眾***人次。徵求到意見建議***條。

從調研掌握的總體情況來看,基層幹部羣眾普遍反映,近年來,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始終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把羣眾路線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求思求變求發展、苦幹實幹拼命幹,推動阿瓦縣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台階,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廣大基層幹部羣眾對縣委、政府的各項工作總體上是滿意的。

二、***縣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需要總體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績效考評機制不科學、不合理。

1、考評指標過多過濫,基層不堪重負。目前各類考核繁多,縣、鄉為了應付考核,編造檔案成了負擔,不僅失去考核的意義,而且還打亂一些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助長弄虛作假、騙上哄下的歪風。尤其是為應付考核,鄉鎮幹部沒有更多的精力、靜下心去辦實事。如:林果業、糧食種植、黨建等考核任務太重、不科學,而且實際效果差,幹部羣眾意見很大。

2、考評指標設置不合理,不切合實際。如:地區在對縣(市)農業生產考核時,在發展設施農業上年年強行下達指標任務,從基層實踐看,羣眾一方面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缺乏技術,温室大棚雖然建成了,但大多閒置,並沒有收到實效;紅棗篩選機的配備不符合基層實際。羣眾意見大。

(二)政府職能轉變滯後。

1、行政干預過多。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考核任務,在林果業、糧食、畜牧業等工作方面,鄉、村為完成任務,只有對不願種植或養殖的農民採取行政強制手段推行,影響了幹羣關係。

2、存在建房返貧現象。近年來,地、縣給各鄉鎮分配的富民安居任務很重,大部分建房户只能借債修房、貸款建房,但農民實際收入並未增加,有的因建房後收入反而降低,所借債務難於還清,造成農民債務纏身、修房返貧問題十分突出。

三、各層次、各領域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縣直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

1、縣直部門對鄉鎮的各類檢查過多,鄉鎮疲於應付。尤其是一些檢查時間安排不合理,經常安排在週六、週日,或是放假前一天下發檢查通知,節後上班第一天下來檢查,缺乏人文關懷。

2、各部門文件過多。鄉鎮每週收到的文件太多,有的根本沒有實質性內容,鄉鎮幹部反映這麼多文件連看的時間都沒有、更不可能落實好。

3、黨報黨刊徵訂任務偏重、數量偏多。各單位從中央到地方規定的黨報黨刊都要訂齊,一些單位還出現了同樣的黨報黨刊要求訂數份的情況,這增加了基層負擔,與建立節約型社會要求有所不符。有關縣直部門要求各單位、鄉鎮懸掛橫幅、製作各類板報過多,嚴重增加了鄉、村兩經濟負擔。

4、一些縣直部門幹部工作作風不實,為基層提供服務不到位,許多工作停留在打電話、發文件上,平時下基層少,下基層調研、檢查工作也是走馬觀花,不解決實際問題。

5、一些縣直部門辦事效率低,辦事程序複雜。如:農村劃宅基地要經村、鄉、縣、地區層層審批,環節多、審批時間長,羣眾對此不滿意。

6、個別部門違反車輛管理規定,未經批准擅自購車、超標準配車、無編制購車、豪華裝修車輛、個別領導幹部公車私用、駕駛公車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個別部門對“三公經費”控制不嚴,存在超標準接待的問題。

(二)鄉鎮機關需要解決的問題。

1、鄉鎮幹部超負荷工作。鄉鎮幹部幾乎沒有休息日,長期超負荷工作,幹部意見很大,致使一些鄉鎮幹部思想不穩定、不安心基層工作;且鄉鎮幹部調整使用太慢,影響了鄉鎮幹部工作積極性。

2、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基層最需要的是農業技術方面的人員,但目前部分鄉鎮事業站所,尤其是林業、農技、畜牧等站所人員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些站所的服務能力。

3、個別鄉鎮幹部工作作風漂浮,抓工作落實不到位。

(三)村、社區需要解決的問題。

1、關於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一是鄉村債務多。因前些年的新農村和村級陣地建設,大部分鄉鎮和村都欠了許多債務,但相當一部分債務未納入自治區村級債務清理範圍內;二是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相當一部分村無集體收入,有的集體土地但承包費過低、有的村幾十年的承包費已提前收取,村集體無錢辦事。

2、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存在問題。一是個別村幹部處事不公、謀取私利,在申報補貼、農村低保、惠農政策等方面顧親厚友、與民爭利、弄虛作假,影響了幹羣關係;二是村務公開、財務收支等制度落實不到位。一些村重大事項不按程序民主決策、重大支出不按制度落實,村務、財務公開流於形式,由此造成的農牧民上訪問題時有發生;三是農村的黨員結構不平衡,老黨員多,年輕黨員少,而且年輕人對入黨的積極性不高。

3、農村宣傳文化建設薄弱。一是組織村(社區)黨員幹部學習形式單一,大多是通過讀報紙、寫筆記、寫心得的方式,不吸引人,學習的成效不大;二是宣傳效果不夠好,沒有充分利用有線電視、農村大喇叭這一當前農村宣傳主要陣地,節目、內容等方面不夠豐富,個別村大喇叭還未開通。

四、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關於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推進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當前,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後,在農村工作和農業生產上依然大包大攬,政府管得過多、統得過死,導致鄉鎮黨委、政府職能錯位、越位,工作中過多依賴行政命令和強迫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黨羣幹羣關係緊張。同時,由於政府職能不清,管得過多,但實際又管不了、管不好,也是滋生形式主義的原因之一。建議:

1、上級儘快出台加快推進南疆地區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尤其在農業生產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在切實放開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上實現重大突破。

2、縣級政府職能應向“實驗和指導”上轉變,改變一味下指標、定任務、搞檢查的工作方式;鄉鎮政府職能應向“示範和引導”上轉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示範引導、搞好服務上,切實改變農業農村工作的保姆式管理模式。

(二)關於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的建議。

應大幅度減少考核指標。地、縣兩級必須大量減少對鄉鎮的考核內容、考核次數(1年最好1次),沒實質性、難於操作、沒有成效的內容指標必須全部刪除。讓鄉鎮幹部從應付考核的縛束中解脱出來,騰出更多精力抓實事。建議以縣委、政府名義向地區提出建議,對組織部門千分制考核方式方法進行簡化,將目前的 項考核指標壓縮至 項;農業生產儘量少制定或不制定硬性攤派任務,側重考核示範引導和技術服務工作,林果業考核技術服務和建立營銷渠道情況,畜牧業考核開展技術服務情況。

(三)關於減少繁文縟節、精文減會的建議。

1、減少黨報黨刊徵訂。由宣傳部門向上級建議取消黨報黨刊徵訂考核任務,各部門只徵訂一份新疆日報和阿克蘇報,其它報刊由部門自願徵訂,不要硬性攤派、下任務,給基層增加負擔。

2、除縣上統一組織召開的黨代會、“三幹會”、人大會、政協會等重要會議外,其他一般性會議和部門自行召開的會議一律不得懸掛橫幅;未經縣委、政府同意,有關部門不得擅自要求鄉鎮、縣直部門懸掛宣傳橫幅、製作宣傳板報。

(四)關於制止奢侈浪費、厲行節約的建議。

切實按照地區要求對違規公務車輛進行清理糾正,嚴格執行公務車輛配備有關規定,今後任何單位不得超編制、超標準配置公車,未經縣公務車輛管理領導小組研究審批,任何單位不得擅自更新、配置公務用車。

(五)關於開展好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建議。

1、分層實施,突出重點。此次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應區分縣、縣直部門、鄉、村四個不同層次,活動內容各有側重,不搞一刀切;要突出領導幹部這個重點,不能搞成“領導得病羣眾吃藥”。

2、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儘量精簡信息、簡報,少搞一些橫幅、板報和心得體會,不要形成新的“文山會海”和形式主義。

3、借鑑和發揚以往開門搞活動的有益做法,多貼近羣眾,多做暖人心之舉,調動羣眾參與整個活動的積極性。

縣委精準扶貧調研報告範文縣委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根據市政協工作安排,由xx縣政協經科委牽頭,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我縣屬於秦巴連片扶貧開發區,是592個國定貧困縣之一。全縣現有貧困村158個,佔全縣總村數的75.3%;現有貧困人口11.45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2.7%。新一輪扶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工作要求,狠抓精準對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通過機制創新全力破解扶貧攻堅難題,全縣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確目標任務,強化組織保障。

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縣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聯繫分管領導分別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於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從XX年起,每年完成貧困人口脱貧1.5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相繼印發了《xx縣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xx縣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xx縣選派幹部進駐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實施方案》、《xx縣創新社會參與機制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方案》、《xx縣各鎮、部門扶貧開發年度考核實施細則》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導規範全縣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

(二)深入摸底調查,逐一建檔立卡。

根據中省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有關要求,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和選準對象、找準原因、定準類別的要求,逐村逐户開展貧困狀況調查摸底,全面掌握貧困村、貧困户的基本情況並建檔立卡,為實現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基礎。縣上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扶貧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扶貧信息監測中心。在貧困户識別過程中,我縣探索推行的“户申請、組評議、村審查、鎮審核、縣審定”和“實地核實、到村到户,嚴格程序、羣眾評議,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和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目前,我縣已全面完成158個貧困村、11.45萬貧困對象識別和信息錄入工作,為精準監測、精準施策、精準脱貧奠定了基礎。

(三)抓實精準對接,強化項目支撐。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項目整合工作,捆綁涉農項目資金,集中用於精準扶貧。我縣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則和“鄉鎮申報、部門踏核、縣上研定”的要求,由縣扶貧局牽頭彙總整理各鎮貧困村急需實施的項目,分類反饋到相關部門進行現場核查,初步確定年度擬實施的項目和投資額度,經縣政府審定後由縣發改局、扶貧局和相關部門下達項目計劃,有效提高了項目資金使用的精準度。截止目前,全縣共整合縣發改、國土、住建、交通、教育、農業、林業、水利、扶貧、電力、通訊等部門資金1.79億元,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四)夯實綜合措施,實施重點突破。

一是完善規劃體系。為確保實現每年1.5萬人以上貧困户脱貧目標,按照“五結合、四到位”的要求(堅持扶貧開發與城鄉一體化相結合,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整村推進與到村到户相結合,產業扶貧、移民搬遷與教育扶貧相結合,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相結合;堅持增收項目到村到户,扶貧資金到村到户,幫扶措施到村到户,幫扶責任到幹部人頭),以解決貧困村、貧困户發展瓶頸問題為突破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城鎮一體化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建立了系統完善的縣、鎮、村扶貧規劃體系,確保扶貧規劃與其他專項發展規劃協調統一。同時,以户為基礎、項目為支撐、移民搬遷安置為核心、產業發展和就業增收為重點,為貧困户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户情實際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切實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二是加快貧困户搬遷。縣政府下發了《關於做好重點解決危居貧困户搬遷工作的通知》,明確在三年扶貧期間,必須徹底完成71個貧困村的危困户搬遷任務。為切實解決貧困户搬遷資金難的問題,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與縣農商銀行積極合作,開展了危居貧困户搬遷貸款工作,建立金融扶貧產業貸款風險基金,擴大金融扶持產業信貸規模,確保XX年底前所有危居貧困户一户不少的搬入新居。三是推動產業發展。突出富硒特色產業開發,重點抓好茶芋藥果菜(茶葉、魔芋、中藥材、特色林果、富硒蔬菜)和豬牛羊雞魚(黑豬、黃牛、白山羊、烏骨雞、富硒魚)五大特色養殖業,並將特色產業與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相結合,延伸特色產業鏈,依託特色種養業,積極發展農村小型加工業,大力發展旅遊、電商、勞務等三產服務,做到村村有產業、户户有項目、產品有銷路、增收有門路。四是強化勞務輸出。採取“訂單式、定向式”的方法,紮實開展修腳足浴、電子商務、民歌茶藝、特色烹飪和建築勞務五大培訓工程。

(五)幹部駐村幫扶,充實扶貧力量。

我縣結合聯繫服務羣眾“五個一”工作法,按照省、市、縣派駐工作隊不重合的原則,實行領導聯村、部門包村、工作隊駐村和幹部包户工作機制,落實了71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目前,71個駐村工作隊410名幹部全部進駐各貧困村履行幫扶工作職責,實行定點、定人、定時、定責幫扶,做到“一人駐村、單位全員幫扶”,確保了每個貧困村都有幫扶單位,每個貧困户都有幫扶責任人。

二、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還存在着四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合力未形成。

一些部門和幹部潛意識認為扶持到户很難出“成績”。導致有的幫扶單位和幫扶幹部沒有把心思用在扶貧工作上,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近一年時間,到底扶誰,怎樣扶尚未完全搞清楚。一些鎮政府未將精準扶貧工作列入本鎮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認為精準扶貧工作,縣上派的有工作隊,自然由工作隊負責,政府只催催進度,過問過問就行了,考核追責首先是追工作隊的責。村幹部只熱衷於爭取和實施覆蓋面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於到户產業項目不熱心,感到落實、實施難度大,不願投入精力抓落實。扶貧工作隊則認為,工作隊是到鎮入村協助當地政府、村兩委開展扶貧工作,希望得到鎮村兩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對目前的現狀覺得工作無動力、無信心,感到彷徨和無奈。合力攻堅的氛圍未形成。

(二)貧困户主觀脱貧意識差,發展意識不強。

一是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思維觀念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沒有發展動力,安於現狀。國家諸多惠農政策的實施和兑現,社會各界捐資捐物,使部分貧困户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思想。在入户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少數貧困户,當問及打算髮展啥產業、如何發展拔窮根時,則不假思索的説:“我現在是三無,無錢、無勞力、無技術,啥都搞不成,你們既是來扶貧的,請你們給我安排低保”。二是就業觀念嚴重落後。相當部分的貧困户處在小錢不願賺,大錢賺不來的狀態。以全縣開展的修腳師培訓為例,一些貧困户子女不參與,認為這項工作不體面、名聲不好、不願幹。其擇業標準與自身素質能力極不相符。

(三)資金投入滯後,到户產業實施難。

一是投入精準扶貧資金總量小。從XX年精準扶貧項目實施情況看,貧困村面上基礎設施項目部分得到了落實實施,而到户扶持項目除移民户享受陝南避災移民搬遷項目支持外,對貧困户產業扶持微乎其微。二是扶貧到户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出台的扶持產業發展政策、對產業規模的要求與貧困户的自身能力,生產水平不相匹配。一些扶貧資源投向了實施效果相對明顯的“大户”身上,而“大户”與貧困户之間利益鏈接機制不健全,導致部分扶貧項目最終未能落實到貧困户。如現行的產業獎勵扶持政策要求養羊50只以上、養雞1000只以上,魔芋種植20畝以上等,這種標準無疑將貧困户排除在受扶持行列之外,難以獲得產業發展扶持。三是精準扶貧項目落實嚴重滯後。截止5月中旬,貧困村項目計劃、建設規模、扶持標準還未下達到鎮村,時間過半,計劃未下達,將會影響年度目標的實現。

(四)社會參與度不高,氛圍不濃。

一是一些集體私營企業,個體工商老闆的社會責任感不強,沒有主動參與社會扶貧的意識,特別是對扶持貧困户發展經濟,新建產業興趣不濃,認為做這項公益活動時間跨度長,見效慢、成效難以短時間內顯現。二是對社會扶貧的認識模糊,認為辦公益就是社會扶貧的全部內容,忽視了支持農户發展,增加造血功能這一重內容。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的確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公益事業可以通過申報爭取國家基礎設施項目解決,而扶持貧困户產業發展資金短缺,才是開展扶貧工作最大短板。這一短板並未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傾力支持。

三、幾點建議

(一)要深化認識,增進共識,形成合力。

一是開展對縣、鎮村幹部精準扶貧工作的專題培訓。首先培訓要開宗明義,着重解決對精準扶貧工作內容和要求理解不透,無從下爪的問題。其次是通過培訓增進共識。精準扶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個工作隊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它需要全縣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精準扶貧工作目標任務才能實現,要從根本上杜絕各吹各號、各唱各調的問題發生。二是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考核機制是推動工作的“方向標”。建議要制定更具操作力,具體化的考核措施,實行考核積分制,增加扶貧減貧分值,考核不僅是對扶貧工作隊工作的考核,同時,要納入對各鎮年度綜合考評。三是要理順精準扶貧工作組織、指導、管理體系。鎮設立精準扶貧工作辦公室,鎮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全面負責對本鎮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督促,檢查落實工作,避免縣工作隊與鎮工作分離脱節問題。縣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各鎮、隊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要求,直接發文到各鎮精準扶貧工作辦公室,避免向鎮、隊雙向發文,互相推諉的問題,切實將鎮、隊、村、受扶個體統起來,形成合力。

(二)抓教育,轉民風,增信心。

一是要重視宣傳動員工作。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户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羣眾,使脱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成為羣眾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二是要重視開化引導工作。抓項目到村到户不是扶貧工作唯一渠道,抓好開化引導,強化扶“志”措施也十分重要,因此,在廣泛開展政策、法制、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前提下,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邊的人通過自身艱苦努力,創業致富的案例進行開化引導,同時,要完善對優撫對象的管理體制,探索組織引導優撫户,根據自身能力實施力所能及的產業項目,培育其自食其力的能力。三是要努力引導貧困户轉變就業,擇業觀念。要避免一方面在就業上急功近利,那裏門檻低,來錢快就去那,不考慮安全,不顧長遠,有的打了小半輩子工,老了老了還沒學到一技之長。另一方面擇業就業,好高騖遠,長期無法就業的問題長時間存在。

(三)加大資金投入,儘早落實項目,提高扶貧效果。

一是建立涉農資金整合統籌機制。當前,涉農資金多頭下達,零打碎敲、平均用力、“天女散花”的現象仍然存在,儘管縣政府在整合統籌涉農資金上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一些嘗試和探索,但受限於體制性障礙,成效有限,急需從更高的層面,更深的層次,更廣的範圍加以解決。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對涉農資金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歸併力度,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統籌,集中財力辦大事,做大扶貧資金總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建立金融扶貧引導機制。要出台激勵措施,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引導金融資源向貧困村傾斜,加大對貧困户的信貸支持。三是要建立受扶企業和“大户”幫帶貧困户考核機制,夯實企業和“大户”幫帶責任,打牢企業,“大户”與貧困户之間利益鏈接鏈條,使貧困户能夠從多渠道,廣範圍得到幫扶。四是要加大對現代農業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土地流轉步伐,採取企業流轉,反租倒包形式,根據貧困户生產能力反租倒包給貧困户,引導農户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逐步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格局,促進貧困户產業發展、效益提升。五是要制定出台幫扶貧困户發展的到户扶持政策,明確與貧困户自身能力相適應的項目規模和扶持標準,針對貧困户經濟實力弱,生產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現狀,建立小發展小補,大發展大補的激勵扶持機制,調動貧困户發展生產源動力,解決貧困户難以享受到產業發展扶持問題。六是要加大扶貧項目落實力度,儘早下達項目計劃,確保年度目標實現。

鎮、村、工作隊,要統籌安排貧困村扶貧項目,在抓好本年度項目實施的同時,科學規劃次年度扶貧項目,並及時向扶貧局申報,扶貧局將收集的項目彙總分送各相關部門作為本部門申報下年度項目的依據。各相關部門在項目申報時,要儘量保證貧困村項目需求,確保貧困村建設項目落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