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精選12篇)

欄目: 文明禮儀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5.1K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精選12篇)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僅對路的內涵揭示的淋漓盡致,對現代文明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有人問,文明到底離我們多遠?我說,文明在身邊!

文明在身邊,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是很容易。為一位盲人指一次路,為一位外地遊客做一次嚮導,不吐甚至少吐一口痰,不踐踏一棵小草,不折一束公共綠地中的鮮花,多講文明語言,購物、消費時自覺排隊等等,都是文明的具體體現,都是點滴的小事。雖然是小事。可點滴之間見真情,只要我們事事處處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文明就會來到您的身邊,您就是文明使者,城市文明建設的標兵。

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公民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員,而活動又是每一位公民與文明融合的介質,只有我們人人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事事處處為文明著想,文明的春風會從身邊揚起,文明會充滿整個城市。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讓座是一種美德。公交車上,讓座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只要看到老弱病殘乘客,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起身讓座。有時聽到免費卡的聲音都會覺得凳子像長了刺似的坐臥不安。而我這次的讓座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折騰了好幾次。過程到底是怎樣的,還是聽我慢慢道來吧。

暑假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姥姥家。很幸運,車上人不多。我挑了一個最靠前的座位,一屁股坐了下去。眼睛緊盯著窗外的景色,什麼高樓大廈、綠樹紅花……一個也不放過。公交車向南行駛幾站之後,車上的乘客漸漸多了起來,人擠人,人挨人,整個車廂像一個裝滿沙丁魚的罐頭。可我正陶醉於窗外的景色,對車內的事情全然不知,更別說那細聲細氣的“免費卡”了。不知行駛了多遠,忽然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小朋友你要坐到哪一站啊?”咦?問我這個幹嗎呀?可能只是個普通乘客想打聽一下而已。於是,我頭也沒回,心不在焉地說:“六裡山南路。”話音剛落,那個聲音又響起來:“唉!什麼時候才能有位坐啊。”我好奇地回頭一看,竟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手裡還拄著柺杖,身子隨著汽車的顛簸搖搖晃晃。看到這,我的臉立即又紅又熱,像一個火紅的大辣椒。感覺好像車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著我看,我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我趕忙站起身,對爺爺說:“爺爺,您快請坐吧,剛才我沒看到您。”爺爺連忙推辭:“不用了小朋友,我還有幾站就下車了。你還遠著那,還是你坐吧。”……最後終於讓座成功。不過我很幸運,沒過多久我的身邊又有了空位。可屁股還沒坐熱,一位老奶奶又上車了,這次我可第一時間就讓坐成功了。後來竟然又發生了同樣的事,一趟車我竟然讓了三次座。終於到站了。媽媽誇獎我是個尊敬老人,懂禮貌的好孩子。

公交車上還有許多不文明的現象:上車不排隊,搶座,對老年人視而不見……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精神文明也要跟上啊。讓坐事情雖小,但卻能反映一個人的文明程度,道德修養。希望大家從讓座這件小事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我們的車廂更加溫馨,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古人云:兩川之民,快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現在我們的城市文明大大降低。例如: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出口成髒……我曾在電視上看過一則廣告:一位老奶奶上車沒有座位,竟然沒有一個人主動讓座,直到司機提醒乘客時,才有人心有不甘的站了起來。我也有過這種親身經歷,那次我上書法課坐公交車回家,在一站上來了一位老奶奶,她站在那裡沒有座位,而車上的人都把頭扭向窗外,我就主動站起來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那位老奶奶。老奶奶對我笑了笑誇我是個好孩子。

每個人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記得又一次,我自己去世景園找39號樓怎麼都找不到了,看到那有位叔叔坐那,我就上前問道:“39號樓在哪呀?”叔叔說:“不知道。”我當時心裡特別生氣。最後我問一位阿姨:“阿姨,請問39號樓在哪裡呀?我找不到了。”阿姨笑著說:“呵呵……小朋友,39號樓向前左拐就到了。”“謝謝阿姨!”我高興地說。阿姨直誇我懂禮貌。當時我就明白了,在之前問那位叔叔時我應該要文明用語。

文明相當於金錢,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牽手,一同創造文明城市。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文明看似簡單,但是要落實卻又不簡單。而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卻是最能體現文明。

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我乘坐著公交車去姥姥家,那輛公交車是多麼地明亮,多麼地整潔啊!

突然,我看見了非常不和諧的一幕:一位叔叔正坐在公交車的後排,悠閒地磕著瓜子,一邊磕著瓜子,一邊把瓜子殼往地上扔。我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決定上前勸阻這位叔叔。我對叔叔說:“叔叔,請您不要亂扔垃圾,好嗎?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讓這輛公交車保持乾淨。”可是他不理不睬,繼續磕著瓜子。見他沒有理會我,我便彎下腰,一顆一顆地撿起瓜子殼,扔進垃圾桶。那位叔叔看見了我的舉動,忙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也開始撿起他剛才磕到地板上的瓜子殼。在我們倆的努力下,所有的瓜子殼都被我們清理進了垃圾桶。

有一句廣告語說的特別好,“文明——只差一步”。只差一步,僅僅一步之差,但這卻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的體現。當只差一步時,你會不會選擇進呢?我想會的。既然只差一步,為什麼不去做呢?

相信,每個人都爭做文明人,做文明事,文明就會在中華大地上播下種子,然後茁壯成長!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人們的心;文明是一本書,讓人們學會文明待人;文明是一粒種子,深深的紮根在我們心中。其實,文明無所不在,只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文明就在你我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出去玩。公交車上擠滿了人,沒有一個空座位。這時候上來一位大概有七十歲的老奶奶,她滿頭的白髮,臉上佈滿了皺紋,拄著柺杖的身體走起路來顫顫巍巍,但這些不足以掩蓋她慈祥的笑容。

老奶奶上車後,站到我身邊。她拉著頭上的拉手,另一隻手扶著我的座位。我沒有在意,只是呆呆地看著車外。

過了一段時間車停了,這時起來一位青年人,她對著老奶奶說:“老大娘,您坐在這裡吧。”老奶奶說:“你坐吧,你上了一天班,肯定累了。”“我沒事,還有一站我就下車了,還是您坐吧。”青年人說。老奶奶見青年人這麼堅定,點點頭答應了。青年人把老奶奶扶到座位上,等老奶奶坐下後,自己扶著把手站著。

我看到以後,羞愧地低下了頭,心想:“我為什麼沒位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就在我的旁邊,我真是太不文明瞭。青年人的行為值得我學習,我以後也會為老人讓座。

文明就像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少一些。一個座位,對老人來說,是一種愛護;一句話,對別人來說,是一種體諒;一件事,對我來說,是一份教育。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文明禮貌習慣,爭做社會小標兵》。

你們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麼不相稱!但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於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並且為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麼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孔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後來當了,仍然能以禮待人。一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由此可見,文明禮貌是多麼重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

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為了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社會小標兵,我們要養成哪些習慣呢?比如說,你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聲“對不起”;別人幫你做了事,要對別人道一聲“謝謝”;在校內外,見到老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吃飯時,要把最舒適的座位讓給長者,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有了這些習慣,才算具備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質。但這些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漸養成。那麼怎樣才能養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對別人、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要有一個衡量的準則,我們通常把這種衡量和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準則,叫做道德。而禮貌與道德是互為表裡的。禮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禮貌的內涵,因此,我們要認清哪些是我們應該做的,哪些是我們不應該做的,以此來規範我們的行為。其次,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來培養習慣。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在放置著“不準踐踏草地”、“請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園裡、綠化帶中,照樣有人踐踏青草。光靠佈置告示來提醒,對有些人看來是無效了,他們對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違反,因此,在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的時候,採取一些強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做子女的,年少時就應當學會尊敬師長,親愛同學,學習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節。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觀念。

在我們的校園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比如:下課鈴聲響後,有些男孩兒便橫衝直撞地跑出教室,和其他同學大聲說笑,有時還說出一兩句髒話。還有的同學,可能因為一點口角紛爭而不依不饒,甚至拳腳相加。這些不好的風氣大家一定要制止、杜絕。

有些同學認為要好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可真難。其實,從許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體現出來:在撞到別人時的一聲“對不起”;得到幫助時的一聲“謝謝”;在和他人告別時的一聲“再見”。只不過這些小事微不足道罷了。

文明禮儀不在於嘴上功夫,而是在於真真正正的實踐。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諦。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做文明禮儀的小主人,讓我們的校園失去粗言,充滿歡聲笑語,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中萬紫千紅的盛開吧!

有時,一句誠實、有禮貌的語言可平息一場不愉快的爭吵;一句粗野汙穢的話可導致一場軒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是這個道理。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我們做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每個人都要學會使用文雅樸實、健康向上的語言,用文明語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正體現新世紀國小生優秀的精神風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8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裡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裡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麼。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9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乾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裡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乾。就是這麼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後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瞭然的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程序中,人人能拋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要構建文明和諧社會我們作為學生應如何去做?這是**中學在最近組織全校學生討論該話題的一個閱讀材料,學校要求每班每位同學針對自身、他人、班級找出與校園文明禮儀相違背的做法,用你手中的筆描述出來,用你的心聲去倡議大家自覺講文明禮儀並,用你的好點子去完善我們的文明條例。

這是**中學充滿人文氣息的德育育人活動的一個縮影,這裡沒有一點說教的意味,沒有對學生橫加批評和指責,沒有命令和強制要求,有的是反思,關注,傾聽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活動後從學生交上來令人叫好的整改措施,學校校容校貌的一點點改變,說明德育只有深入人心才會具有實效性。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趙俊琦,我演講的題目是《講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文明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不文明現象時常會出現,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是刻不容緩的。不文明現象帶來的後果可預知的……

某天,一名高中生不服老師管教而頂撞老師。當然學校請來了該學生家長。此學生不但不道歉還對老師惡語相向。老師一怒之下請了幾天假,要求平息一下心情。雙訪都鬧得不愉快。

這個事例提醒我們要尊敬師長,講文明話。或許你覺得被老師批評很沒面子,和老師頂撞很神氣,說幾句粗話很瀟灑。要記得我們是鮮花的唯一使者,我們為傳播華美清香和希望而來。我們在風中昂首挺胸,我們的一生應該在令人敬仰的高雅中度過。

文明是一聲“對不起”,文明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文明是相遇時的微笑。文明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為了有效地溝通,實現最佳人際關係,需要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文明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也是最容易的事情,但它卻是最珍貴的事情。講文明的人受人歡迎,不講文明的人被人排斥,文明使有文明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文明相待的人們喜悅。一切的門戶都向文明敞開。

用鮮花的清香裝扮自己的生命,用鮮花的顏色點綴自己的人生。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內化成自己的一種力量——文明是一種無聲的力量,良好的文明修養將會幫助你取得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

文明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從現在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校園的一點一滴開始,樹立文明禮儀新風尚,讓校園因為有你而自豪。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攜手播下文明之種,孕育文明之芽,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校園文明禮儀》。

當燦爛的陽光綻放你的笑臉,當絲絲微風拂過你的臉頰,同學們你是否感覺到:攀上枝頭的那樹鵝黃的嫩芽,是春天的微笑?歡暢在天空的那群可愛的小鳥,是春天的心跳?是的,春天是美好的!

當你踏著光潔的地板走進教學樓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位經常手拿拖把,埋頭辛苦擦地的同學;當你在操場上與朋友盡情嬉戲的時候,你是否看見學校老師栽培草坪的背影;當你在乾淨、整潔的校園裡漫步徜徉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那位拖垃圾車的老大爺的艱辛。我們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潔、文明的!

在這麼美麗的校園裡,同學們,你怎麼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麼忍心讓潔白的牆壁,留下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只需要別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這春意濃濃、生機勃勃的春天,意味著我們該有一個嶄新面貌。那麼怎樣才能使我們職高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裡呢?

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

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跡,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春天寧靜的早晨裡,在五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建立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展“三實國小子”的風華,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謝謝!

講文明從身邊做起演講稿 篇12

一個個的小家庭組成的一個大家那是國。那什麼是家呢?就是由一個一個成員而組成。所以,一個國家中人最重要。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三年前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汙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尤其是星期六、日教室裡、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怎樣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